【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单元全套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

本单元中的质量单位是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在学习第一课时“有多重”时,教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来进行感知。尤其重视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吨有多重”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平时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所以教材首先通过猜一猜“大象有多重”,自然引出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接着通过看一看、算一算、说一说来感受1吨有多重;再通过练一练,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有关质量的问题,已经明确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单纯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1千克和1吨的表象,让学生在一些实际测量中积累经验并巩固质量观念,培养估测意识。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了解1克、1千克和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之间的相互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4. 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和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 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举的例子尽可能都是学生能接触或者是看到的。教材通过测量小朋友和小鸡的体重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所有物体都有轻重之分,如果想要知道物体的实际质量,就要用秤来称一称,以此来引出常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的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1克、1千克及1吨多一些切身感受。

2. 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质量单位。教材还适当地安排了多种活动,以体验和应用质量单位。例如,教材第46页第4题,让学生先估一估,再实际称一称,并将估计结果和称量结果进行比较,以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质量单位。

1有多重1课时

21吨有多重1课时

有多重。(教材第45~46页)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了解1克、1千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

就在身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难点:了解1克、1千克的实际质量,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人体秤、台秤和弹簧秤、学生调查哪些物品重1千克。

教师让学生掂一掂自己的数学书和语文书,猜一猜,看哪个比较重。

学生相互交流,猜一猜看哪个比较重。最后称一下看猜对了没有。

师:物体的质量有轻有重,我们平时用什么来称体重呢?

教师出示常用称质量的工具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工具的名称。学生从图片中认识一些常见的秤。

师:你们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吗?

师生互相交流常见秤的使用方法。

通过具体事例引入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

1.认识千克和克。

师:大家见过这种秤吗?哪个同学用这种秤称过自己的体重?你体检时的体重是多少?(教师出示人体秤)

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体检时的体重是多少。

生1:35千克。

生2:32千克。

生3:40千克。

……

师:大家还见过哪些秤?

生1:电子秤。

生2:台秤。

生3:天平。

生4:弹簧秤。

师:大家真棒,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幅图吧。(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左图中秤上刻度表的单位是千克,秤指针指向30,说明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

生2:右图中天平的左盘放着一只小鸡,右盘放着5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说明这只小鸡的体重是50克。

师:上面提到千克和克都是常用的质量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那么,什么时候用“千克”,什么时候用“克”呢?

生1:千克一般表示较大或较重物体的质量。

生2:克一般表示较小或较轻物体的质量。

师:答对啦!千克用“kg”表示,克用“g”表示。

2.感受1千克和1克有多重。

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1千克有多重”和“1克有多重”情境图。

师:要知道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我们要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试着称一称,掂一掂。

生1:用台秤分别称一称4个苹果和16个鸡蛋的质量。

生2:4个苹果和16个鸡蛋的质量都大约重1千克。

生3:可以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生4:观察天平,发现第一个天平左边托盘放着1枚2分硬币,第二个天平左边放着3个曲别针。

生5:两个天平的右边托盘都放着一个1克的砝码,所以一枚2分硬币和3个曲别针的质量都是1克。

师:大家真聪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比1千克轻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以此化抽象为具体,强化学生对“1千克”的理性认识】

3.千克与克的换算。

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45页“认一认,说一说”的情境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1:从图中可以看出,盘秤的刻度指向了“1”,而它所用的单位是千克,所以这瓶饮料的质量是1千克。

生2:发现这瓶饮料标注的质量是1000克。

生3:可以得出1000克=1千克,用字母表示就是1000g=1kg。(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4.生活中的质量。

师:找一些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一称。

学生用手掂量自己准备的1千克和1克的物品。

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

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不知道的同学抄在书上,回家找一找。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形成克与千克明显的反差,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克与千克鲜明的对比,先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再让学生同时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梨重200()一只鸭重3()

一条鲤鱼重1000()一袋大米重50()

2.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