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10《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5篇【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5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第一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词语。
2、知道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方面。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教学进程:一、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并读准字音。
2、分自然段读课文,并摸索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课文,并摸索:(1)葡萄沟在哪里?那里生产什么水果?(2)这个地方为何叫葡萄沟?2、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课文并摸索:(1)本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主要讲了葡萄?(2)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的什么?(3)文中作者由葡萄联想到了什么?3、学习第三段。
(1)本段共有几句话?(2)葡萄干是在什么地方制作的?(3)葡萄是怎样制成葡萄干的?(4)这里生产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四、总结课文。
葡萄沟好在哪些方面?五、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二段。
六、分析字形,指导学生书写。
七、课堂作业。
(略)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
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开火车读)葡萄新疆茂盛维吾尔族吐鲁番吃个够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
特别是葡萄,非常着名。
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葡萄沟看一看葡萄是怎么样子的。
二、学习新课(一)看录像,自学第2自然段。
1、看录像2、自学第2小节,出示要求:(每人发一张)自学要求:(1)先读第2段,数数这段共几句话。
(2)说一说从第2句到第4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请你用"——"划出来。
3、检查自学(1)数好了吗?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啊?(2)请你读一读第一句,告知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想看看梯田到底什么样吗?图片出示,这就是梯田。
小学语文公开课《葡萄沟》教案设计(精选7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葡萄沟》教案设计(精选7篇)小学语文公开课《葡萄沟》教案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公开课《葡萄沟》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公开课《葡萄沟》教案设计篇1(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教学目标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葡萄沟好在哪,难点是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VCD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VCD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VCD播放歌曲《新疆好》,学生边欣赏边手舞足蹈。
孩子们都问:“新疆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再播放“吐鲁番简介”,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地方真好。
”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巧用多媒体VCD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
二年级下册《葡萄沟》公开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葡萄沟》公开课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葡萄沟》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二年级下册《葡萄沟》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三、教学难点:感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2、师:新疆舞很优美,其实新疆还有更吸引大家的地方,想不想去了解一下。
(出示课题:《葡萄沟》)学习生字“沟”。
二、初步感知1、学生观看葡萄沟的课件,听朗读课文。
2、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三、自主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
3、学习生字。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识字游戏一:摘葡萄教师画一串大葡萄,每个葡萄上写上本课生字,让学生摘一个葡萄,认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
(3)识字游戏二:找朋友让学生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圈一圈。
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碉堡。
学生边轻声读边在文中用圆圈划一划,再指名读一读。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5)指导书写。
“沟”、“够”、“密”、“蜜”(6)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指导书写1、出示所写的生字,认读。
2、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3、老师范写。
4、学生练习,评议。
五、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地方旅游,知道去哪儿吗?(读题)但有个条件:要能正确地读出这些词语。
(课件逐个出现)同学们的生字掌握的不错。
事不宜迟,现在我们一起前往葡萄沟。
二、学习课文(一)听课件朗读。
听完后问: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是个好地方、板书)为什么说是个好地方?她好在哪儿?自己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练习(出示)1、葡萄沟在2、葡萄在月份成熟。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教案名称:《葡萄沟》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葡萄沟》,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
2.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
教学重点:1.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葡萄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葡萄沟》的课件或教材。
2. 关于葡萄生长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3. 提前准备好葡萄的种子或幼苗,以备实践活动使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入葡萄的话题,通过观察和描述葡萄,复习葡萄的特点和味道。
2. 准备一些葡萄的图片或视频资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葡萄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
Step 2:学习课文(15分钟)1. 呈现课文《葡萄沟》,让学生跟读课文。
2. 预测课文内容,根据课文标题和首段内容,让学生猜测葡萄沟的故事情节。
3. 阅读理解,提问学生课文中的细节和信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Step 3:植物观察实践活动(20分钟)1. 对学生进行植物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种植葡萄或观察葡萄的生长。
2. 依次向学生展示葡萄的种子、幼苗、成长过程中的变化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3. 引导学生讨论葡萄的生长规律,如阳光、水分、土壤等对葡萄的生长有哪些影响。
Step 4:拓展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编写一个与葡萄相关的小故事。
2. 分小组分享小故事,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探究其他植物的生长规律,理解植物与人类的互动关系。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内容和活动,让学生总结葡萄的生长过程和相关知识点。
2.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解答和巩固。
Step 6:课后作业(1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文中的阅读理解题。
2. 鼓励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和绘画,继续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集锦4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集锦4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葡萄沟》教案(一)【课文特点】这篇课文介绍俺这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表达了作者热情赞美葡萄沟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使同学知道俺国新疆吐鲁番怎样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训练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协助同学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俺国新疆有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出产水果,被称为瓜果之乡,你们想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今天,俺们就到这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配乐范读课文边听边考虑: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读后提示不懂的问题。
三、通过同学的质疑引出目标带着这些问题俺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俺们还要学习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朗读得最好,谁背的最快。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2、看图或投影:突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
3、怎样读才干读出这种喜爱呢?(练读──指读──齐读)过渡: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其中葡萄著名中外,为人们所喜爱,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呢?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考虑:第二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同学讨论明确:(投影)第一句: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句:葡萄的枝叶茂密。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结和又多又好。
第四句:维尔吾尔族才乡拿葡萄热情待客。
2、比较句意,用取主舍次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⑴让俺们来看看这4句话讲了几个意思?(几句话算一个意思)⑵同学讨论明确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个意思:葡萄枝繁叶茂且又多又好。
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重点理解3、4句:⑶这两个意思中,哪是主要的呢?⑷俺们的归纳段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一个自然段当中会有几个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大的就是主要的,仅仅是次要的,留下主要的,舍掉次的就是取主舍次,所以有主舍次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⑸谁能用取主舍次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抓词语,谈理解:你人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先谈枝繁叶茂:像……绿色的凉棚。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教案标题:《葡萄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葡萄的外形、种植环境、收获方法等;2. 培养学生对水果种植过程的兴趣;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如何引起学生对葡萄种植过程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葡萄实物、PPT等。
学生:课本、笔、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师自备的葡萄实物,引导学生讨论葡萄的外形、颜色等特点。
2. 导入问题:“你们家或者附近有没有种葡萄的地方?葡萄在哪个季节生长?”二、新课呈现(15分钟)1. 分享一段关于葡萄沟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葡萄是如何生长的。
2. 教师利用PPT或者课件呈现葡萄的生长过程和种植环境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课题:“葡萄的生长环境”、“葡萄的收获方法”、“葡萄和其他水果的区别”等。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图书馆或者互联网寻找相关资料,并进行分享讨论。
2.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进行提问和交流。
四、巩固提高(10分钟)1. 游戏环节:教师准备一些关于葡萄的问题,学生组成两个队伍进行问答比赛,根据答题情况给予奖励。
2. 学生个人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葡萄知识,写一篇关于“我和葡萄”的小短文。
五、课堂总结(5分钟)教学反思:老师总结和点评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拓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葡萄园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观察葡萄的生长情况。
2. 种植实践:在学校的合适地方或者家中,组织学生进行葡萄的种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3.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葡萄相关的游戏,增加学生对葡萄知识的兴趣和记忆。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及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及说课稿【#二年级# 导语】《葡萄沟》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及说课稿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3.正确的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读题。
提出预习要求:(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③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①仔细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②交流讨论。
要点:a.葡萄沟不但出产,而且盛产。
b.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的。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d.有一个顿号。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3.正确地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读准生字,给正确的读音打"√"。
凉棚(pénɡ pónɡ)好客(hǎo hào)荫房(yīn yìn)(3)读通长句子,注意下面3句话。
①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扛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②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③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荫房里制成葡萄于。
4.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2.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
《葡萄沟》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葡萄沟》教案授课者:火晓慧单位:中堡镇中堡小学《葡萄沟》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的美丽与可爱;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三、教法与学法: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一)在导入新课中走近葡萄沟1、教师首先板书“葡萄”一词,指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这个轻声词后,完整课题板书“沟”,葡萄是一种水果,葡萄沟是一个地名。
2、边说边出示中国地图,中国有个省份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个地方叫--(吐鲁番),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你能在地图上帮我们找找葡萄沟吗?指学生找,可是根本找不到。
3、教师乘机设疑: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在地图上连名儿也找不到,是什么值得一写呢?(二)在初读课文中走进葡萄沟1、快把书打开,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课文吧。
2、大家读过课文了,谁能告诉大家,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为什么值得一写呢?(大部分学生能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那里盛产水果。
)3、过渡:尤其是那里的葡萄太棒了,现在你们最想读哪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三)在细读课文中欣赏葡萄园1、那好,自己赶快去读第二自然吧,想想你能读懂些什么。
2、你知道这个小节有几句话吗?通过读这段话你看见了什么?(首先看到的是茂密的枝叶、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引导学生理解“茂密、一个个”(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老师画几片叶子,再由学生上前继续),像这样层层叠叠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就是茂密。
你能做一个枝叶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吗?(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理解“茂密”。
小学语文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10《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识记“沟、密、蜜”三个汉字,并能正确书写。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聚焦词、句,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积累、运用语言。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能力和生字研究方法,因此在本课中生字的研究更多是放手自学,书写重在指导写好一类字。
对于本课内容新疆葡萄沟,南方的孩子肯定是陌生而好奇的,他们渴望了解那里。
所以,教学是从地图入手,采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接受水平的教学形式来落实课文教学重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研究兴趣、突破难点,培养创造性思维。
重点难点: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体会文中遣词的准确,比喻的巧妙。
教学过程:1.第一学时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葡萄沟揭示课题,寻找“葡萄沟”。
教学生字“沟”,指导书写。
借助地图,找到“葡萄沟”。
研究句子:“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自读课文,初识“葡萄沟”。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读完后想想:“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2.研究生字、词语。
整体感知。
过渡:“葡萄沟到了!第一次来,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自由发言。
小结:“那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夸夸葡萄沟。
”出示句子:“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指导朗读(板书:“好地方”)。
研究第1、2段,感受“好地方”。
过渡:“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我们再好好地到葡萄沟走走、看看。
”读课文第1、2段,画出让你感觉“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交流:“那儿出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感受水果多。
”(板书:“水果多”)圈出表示水果的词语,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画好后再读读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小结:“先写时间再写水果,作者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告诉我们葡萄沟每月都有新鲜的水果,每月都有不同的水果,‘真是个好地方’。
【优质课教学设计】-葡萄沟-语文-小学(教学实录试讲稿)

《葡萄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11 个字,会写12 个字,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凉棚、五光十色” 等词语。
2、通过学生自主质疑、课件展示、感悟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出示葡萄的图片,找到眼睛和葡萄的相似点,想去盛产葡萄的地方看看吗?2、介绍葡萄沟的位置(出示幻灯片,找一找葡萄沟),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同桌讨论)2、检查字词(出示我会认,多种形式认读),(出示我会写,重点指导“密”和“蜜”的区别,并能正确的组词,造句。
重点指导“留”的书写,师范写,生跟写)。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 、学习第一段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葡萄沟出产水果有哪些?出示图片,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2、问题质疑:这里生产这么多水果,为什么叫葡萄沟,不叫水果沟?四、多元对话,合探解疑(一)学习第二段同桌交流汇报。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人们最喜爱吃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
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种葡萄的地方与众不同,出示图片理解“梯田”)3、登上山坡,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秋天的葡萄有什么特点)(1)图片出示“一大串”,生感悟“大串,一大串”之意。
(2)图片,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
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形象描写。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葡萄沟》是一篇描述农村生活的短文,通过描绘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和农民的辛勤劳动,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农民的辛勤付出。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组词等方式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例。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谈论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葡萄。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跟读,纠正发音,强调重音和停顿。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展示生字词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形象描写。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朗读课文: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4.2 生字词练习:学生完成生字词练习册的相关题目,巩固对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字词掌握和课文理解。
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和指导,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案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主题活动:组织一次以葡萄为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学生发挥创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葡萄沟。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优秀教案优秀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优秀教案优秀9篇《葡萄沟》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课文,积累语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多媒体图片的辅助,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感受葡萄沟的美丽;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利用插图和多媒体课件,以及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以问导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词句。
2、学法:自主学习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了解葡萄沟1、教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自由回答。
然后教师说:老师也有特别喜欢吃的水果,我特别喜欢它酸酸甜甜的滋味,猜猜是什么?学生可能有其他的回答,但教师明确是葡萄。
2、师问:有谁知道哪个地方出产的葡萄最多、最甜吗?(学生可能能回答出是新疆吐鲁番,那教师就顺势引入吐鲁番的葡萄沟。
如果不能,教师就说:老师知道有一个地方的葡萄很出名的,人们还因此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葡萄沟”。
然后导入新课。
3、教师课件出示课题“葡萄沟”及相关介绍。
4、今天就让我们去这个地方游览一番,去看看这儿独特的葡萄风景。
(二)初读课文,走进葡萄沟1、教师以急切的语气说出:一说到葡萄,老师都有些嘴馋啦!孩子们,快把书打开,让我们借助课文一起去这个地方玩一玩吧!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读完之后,教师问:我们都到葡萄沟去游览一番了,谁能来给大家说说,你在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3、学生回答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时,教师顺势指导朗读。
(1)从这里你读出了葡萄沟的什么?(水果种类的多、丰富)(2)再看看作者是用什么顺序来向我们介绍?你会这样说话吗?4、然后教师过渡: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由衷地感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教案(通用20篇)

《葡萄沟》教案《葡萄沟》教案(通用2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葡萄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葡萄沟》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认11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领略新疆吐鲁番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人民的喜爱之情。
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葡萄沟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位于我国东南部的宝岛台湾,领略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我国的一个省区,位于西北部的新疆,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有一个吐鲁番市,在吐鲁番市的东北部有一个的地方——葡萄沟。
(板书:葡萄沟)齐读课题。
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呢?二、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对照生字表圈出生字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检查词语。
(1)(点击课件出示:葡萄沟新疆吐鲁番)这三个词语是三个什么的名字?这三个地名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点击课件)中国地图,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师进行讲解。
(2)蜜桃,强调“蜜”的字形,下面是“虫”字(3)梯田,强调字音并利用图片认识梯田(4)出维吾尔族,强调“维”“吾”字音,利用图片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5)碉堡说记忆方法(6)认读所有字词,提示多音字“钉”3、指名分段读课文,4、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三、理解课文(一)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师小结描述: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但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那么多的酸甜可口、五光十色的葡萄可以让你吃个够,还能制成葡萄干。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葡萄沟》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葡萄沟》(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教材分析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
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
第二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再讲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
第三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
本课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
在课文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通过提炼关键词句理解课文,领略到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并为祖国的富饶美丽而感到骄傲。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黄山奇石》和《日月潭》这两课,已经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自主地学习。
这节课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放手让学生从文中提取出能够体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语句。
学生通过自己来提取信息来理解课文,通过朗读来感受课文主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通过语句理解课文主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难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通过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题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是一种十分必要的阅读能力,教学时,我引导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语句,深入领会关键词语和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使之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精品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册《葡萄沟》一文,位于教材第二章“美丽的祖国”第五节。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景物,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景物,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景物,理解课文中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葡萄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掌握。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景物。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尝试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葡萄沟,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葡萄沟》2. 生字词:葡萄、沟、美丽、热情、好客、丰收、香甜、品尝3. 描述葡萄沟的优美句子:阳光洒在葡萄架上,一串串葡萄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优美句子,描述你心中的葡萄沟。
2. 答案示例:我心目中的葡萄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阳光洒在葡萄架上,一串串葡萄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
那里的农民热情好客,丰收的季节,葡萄香甜可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关于葡萄沟的资料,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优秀教案优秀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优秀教案优秀激趣导入篇一同学们喜欢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吗?喜欢吃又香又甜的葡萄吗?如果把这两者合起来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老师和课文一同去盛产葡萄的葡萄沟游览一番。
(读课题:葡萄沟)《葡萄沟》教案篇二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茂密、喜爱、好客、五光十色“等词语。
能用”好客、五光十色“造句。
2、背诵第2自然段。
3、学习分层次介绍葡萄沟的方法。
4、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分层次介绍葡萄沟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分层次介绍后葡萄沟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言、接题、激发兴趣。
1、(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简介吐鲁番。
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初读课文,捕捉文章主要内容。
(自由读)想: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过渡: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节来理解。
)3、学习第1自然段。
(默读)思考:葡萄沟在什么地方?生产什么水果?最著名的是什么?理解“喜爱“一词。
举例说说都什么事物是你喜爱。
指导朗读,水果的名字要读得一高一低,重点指导“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一句重音‘喜爱、成熟了’”。
4、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2)(轻声读)这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用“----”划出,再理解句意。
(3)理解“茂密、凉棚”,说明什么?又讲到了什么?(4)(出示图片)深入理解葡萄长得好。
(5)指导朗读:喜爱的语气。
(6)指导背诵:(出示背诵提示:葡萄种在哪----枝叶----果实----人好客)5、学习第3自然段。
(1)小组自学讨论:A.这段主要写什么?B.先写了------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按提示有条理的讲述)(2)集中学习,看投影片讲述,重点知道学生记住荫房的构造特点及为什么能制成葡萄干有什么特点?6、总结全文。
二下《葡萄沟》教学设计(公开课)

二下《葡萄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学目标:1.复生字词和第一自然段。
2.研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阴房”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葡萄沟的美好。
3.激发学生对葡萄沟和维吾尔族人民的向往和喜爱之情,了解葡萄的特点和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葡萄沟的美好之处。
教学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老师出示生字词,开展认读活动。
2.老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复水果的生长季节和葡萄沟的美好。
二、研究第二自然段1.老师出示梯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葡萄的种植环境。
2.学生自己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吸引他们的地方。
3.学生交流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茂密”的含义。
4.学生想象在炎热的夏季来到葡萄沟的感受,老师指名读句子并齐读。
5.小结:葡萄沟的风景美,真是个好地方。
三、研究第然段1.老师出示葡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葡萄的颜色和形状。
2.学生自己阅读第然段,了解葡萄的特点。
3.学生交流汇报,老师出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4.学生想象吃葡萄干的味道和感受,老师指名读句子并齐读。
5.小结:葡萄沟的葡萄真好吃,制作成葡萄干也很好吃。
四、研究第四自然段1.学生自己阅读第四自然段,了解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和热情好客。
2.学生交流汇报,老师出示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3.学生想象和维吾尔族人民一起生活的感受,老师指名读句子并齐读。
4.小结: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好客,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五、课堂练1.学生自己阅读全文并回答问题。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表达对葡萄沟和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六、课堂总结1.复课文要点和生字词。
2.学生表达对葡萄沟和维吾尔族人民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3.老师总结葡萄沟的美好之处,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A) 描述葡萄的五光十色,强调了它们的颜色美丽。
优质课小学语文二年级下《葡萄沟》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一起猜个谜语好吗?生:(好)。
师:藤儿青青,爬上架架,结了串串小珍珠,颗颗都能甜掉牙。
这是什么水果呀?生:(葡萄)。
师:你们爱吃葡萄吗?生:我爱吃葡萄。
师:是啊!香甜的葡萄多么诱人呐!我国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产量最多,最甜的要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产的葡萄。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去参观新疆出产葡萄的一个地方,是哪儿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板书:葡萄沟。
生念两遍师:(晃动一面导游旗上面写着“葡萄沟旅游团”,拿着一个小喇叭对同学说。
)欢迎加入我们的葡萄沟旅游团,我呢就做大家的导游,带领大家通往那个神秘、诱人、令人向往的地方,看我像导游吗?生:像。
师:在出发之前我还想请一些小导游做我的助手,在必要的时候帮帮我,谁愿意?(生举手)并且我还请了一位好朋友和我们一起上路,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它就是我们的书本,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43页。
二、进入情景,主动探究。
师:金秋九月,我们踏上了开往葡萄沟的旅游客车,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让我们觉得心旷神怡;一阵动听的新疆音乐响起,让我们仿佛闻到了葡萄的芬芳,这时,车上的导游开始工作了。
师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听了导游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生说。
师:真不错!你们都有认真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师:你们还想去吗?生:想。
师:看来我这个导游的第一关已经顺利地通过了,你们也想像我一样当小导游把我刚才介绍个大家的再介绍一遍吗?生:我想。
师:好!刚才我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介绍的?生:高兴!热情!赞美!师:那好,请你也来带着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
生读。
三、分头浏览,自由朗读。
师:经过一路的欢声笑语,我们到达了葡萄沟,我首先为大家介绍今天的旅游景点。
我们要游览三个地方,一是山坡的梯田,二是到老乡家去做客,三是阴房去参观。
你们最想去那个地方?生答。
师:嗯!看来呀你们各有各的打算,这样吧,我们分头浏览,在课文中找到你最想去的地方体验体验,读一读,等会儿当小导游把它介绍给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葡萄沟》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葡萄沟》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葡萄沟》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葡萄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葡萄沟》1原文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那里出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上。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晾房里制成葡萄干。
晾房修在山坡上,样子有点儿像碉堡。
晾房的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有许多木架子。
人们把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空气,使水分蒸发,晾成葡萄干。
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案一、教材分析: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那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二、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三、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欢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二年级下册10《葡萄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的会认字;识记“沟、密、蜜”三个会写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聚焦词、句,在语言品味中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积累、运用语言。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掌握了生字学习的方法,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生字的学习更多是放手自学,书写重在指导写好一类字。
对于本课内容新疆葡萄沟,南方的孩子肯定是陌生而好奇的,他们渴望了解那里。
所以,教学是从地图入手,采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接受水平的教学形式来落实课文教学重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难点,培养创造性思维。
3重点难点
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体会文中遣词的准确,比喻的巧妙。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葡萄沟
揭示课题,寻找“葡萄沟”
揭题。
教学生字“沟”,指导书写。
借助地图,找到“葡萄沟”。
学习句子: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自读课文,初识“葡萄沟”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读完了想想: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学习生字、词语。
整体感知。
过渡:葡萄沟到了!第一次来,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自由发言。
小结:那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夸夸葡萄沟。
出示句子: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指导朗读。
(板书:好地方)
学习第1、2段,感受“好地方”
过渡: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我们再好好地到葡萄沟走走、看看。
读课文第1、2段:画出让你感觉“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交流:
那儿出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感受水果多。
(板书:水果多)
圈出表示水果的词语。
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画好了,再读读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先写时间再写水果,作者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告诉我们葡萄沟每月都有新鲜的水果,每月都有不同的水果,“真是个好地方”。
齐读。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自由读:圈出体现“好地方”的词,说感受。
交流。
重点:
“茂密的枝叶”:
①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茂密”的理解。
小朋友,来好好看看这茂密的枝叶,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茂密”吗?
②小结:枝连枝,叶连叶,层层叠叠,这里的葡萄长得这么茂盛,是个好地方!指名读。
再读这个句子,还有哪儿也让你觉得这是个好地方?
“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①这“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给你怎样的感觉?
②创设情境,感受凉棚之“凉”、多,体会比喻之妙。
③小结:葡萄沟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自由读:圈出体现“好地方”的词,说感受。
(2)交流。
重点:
①“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读着,这些表示颜色的词,你读懂了什么?(颜色多)(品种多: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颜色)
②“五光十色”
课文里边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而是用“五光十色”来形容葡萄沟的葡萄呢?
③“一大串一大串”
葡萄不仅长得好,而且数量多,获得了大丰收。
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啊!
(3)背诵积累。
①出示课后练习“我会填”,口头填空。
②看图片背诵。
(板书:葡萄美)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我们遇见了怎样的维吾尔族老乡?(板书:人热情)从哪儿感受到的?拿起笔,读读句子,圈圈词语。
(2)指导朗读。
3.配乐齐读第二段。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过渡:葡萄园里出来,生字宝宝又开着小火车来接我们了,一起打个招呼。
生字分类认读:吾、季、留、杏密、蜜坡、搭、摘、钉、沟够发现规律,每一类指导写一个字。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评价(教师评、学生评、同桌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