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美学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和《柏拉图学派对话录》中提出的一种关于美的哲学观念,它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美是真、善和美的结合,是理念及其外在表现的统一。
柏拉图的美学理论深刻影响了欧洲文化,同时也为当代世界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下面将从当代艺术、社会和个人发展等方面来浅析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
在当代艺术领域,柏拉图的美学理念对于艺术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思考方式。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而模仿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因此艺术作品只是真理的幻影,而非真理本身。
他主张真正的艺术家应当追求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之美,而不是停留在物质世界的表面形态。
这一观点为当代艺术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提示艺术家要不断追求内心真理的美感,超越世俗的材料和形式,从而创造出更加深邃、更有内涵的艺术作品。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柏拉图的美学理念为艺术家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提醒他们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和真理。
在当代社会中,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表现在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和引领。
柏拉图认为,美是真理和善的结合,是理念和形态的统一。
美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理念之美,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在当代社会中,柏拉图的美学理念为我们指明了追求真、善和美的道路。
柏拉图的美学理念提示我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更要注重内心精神世界的升华,追求真理与善的结合,努力塑造美好的社会风尚。
在当代社会中,柏拉图美学的思想对于塑造和引领社会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柏拉图的美学

,第九章柏拉图的美学一、柏拉图讨论美学的著作著名的希腊哲学史家蔡勒(Zeller)曾经说,希腊古典时期雅典的大哲柏拉图(Plato 427—347.B.C.)没有提到过美学;并且艺术论也在他研讨的范围之外。
这话是真的,不过并非没有限度,其限度则在于其真实的程度允许我们作他的先进和同辈也都没有处理过美学的指证。
这就是说,柏拉图并没有把美学上的问题和假定整理出一套体系;然而,实际上,在他的著作中,他却论及了所有的美学问题。
他在美学领域中的兴趣,无论是旧观念之斟酌或新观念之创始,都算得上是异常之广泛。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美和艺术的问题上,尤其是在他的大作<<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更是如此;在《飨宴》篇中,他对理想主义之美学加以解释;在《依翁》篇(Ion)中,对精神主义之诗学加以解释;并且在《菲雷布斯》篇(Philebus)中,他又分析了美感经验;在较长的《希比亚》篇(Hippias Major)中,他还指证出界说美之种种的困难。
从来就没有一位比柏拉图更加渊综广博的哲学家,他是一位美学家、形上学家、逻辑学家并且还是伦理学的大师。
在他的心目中,美学的问题往往跟其它别类的问题交织在一起。
特别是跟形上学和伦理学的问题交织在一起。
他的形上学和伦理学的学说,影响了他的美学理论;他的理想主义的存在论和先验主义的知识论,都反映在他的美的概念之中;而他的精神主义的人类说以及道德主义的人生观也都反映在他的艺术的概念之中。
美和艺术的概念被引进于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这还是头一次。
这个体系具有理想主义、精神主义和道德主义的性格,唯有连同柏拉图有关理型、灵魂以及理想国的学说,才可能了解他的美学。
但是,除了他的体系之外,柏拉图的著作也包含了一些关于美学的思考,虽然这些思考,主要是以暗示、摘要、指点和明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柏拉图从事著作,前后延续了半个世纪,在他一贯探求较佳的解答的过程中,他几度变更他的见解。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1. 引言1.1 介绍柏拉图美学的背景柏拉图美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美学的探讨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理念,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存在,是真、善、美的统一体现。
他认为美是一种普遍的抽象理念,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纯粹精神的存在。
柏拉图关于美的理论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得到了深入阐述,他将美视为一种完美、真实和永恒的存在,是一种纯粹的理念而非具体的物质形态。
柏拉图强调美的价值和作用,并认为通过对美的追求可以实现人的灵魂的升华和完善。
他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哲学家和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艺术和美学思想的重要基石之一。
1.2 解释柏拉图美学的基本理念柏拉图美学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柏拉图看来,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理念,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完美形式。
他通过形而上学的思考,认为这种美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世间的事物只是这种美的暂时体现。
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标准,是一种无形的完美之美,存在于每一个美的个体之中。
他强调美的本质是内在的、精神的,而非外表的、物质的。
柏拉图美学强调的是内在的美感培养和精神提升,而非外在的装饰和享乐。
柏拉图还认为美与善是密不可分的,美是引导人追求善的动力。
通过对美的追求,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灵魂,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
在柏拉图的美学中,美不仅是审美的对象,更是道德和精神的指引。
柏拉图美学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对真、善、美的追求,引导人们超越物质世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灵魂的升华。
这种基本理念对后世的哲学、艺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探讨柏拉图美学在当代艺术中的影响柏拉图美学在当代艺术中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在当代艺术领域,柏拉图的理念对艺术家们的创作和表达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柏拉图提出的“理念”的概念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美学理论

柏拉图的美学理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他对于美学理论的探讨也是独具一格的。
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他提出了一种关于美的理念,这种理念在柏拉图美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美的本质、美的层次以及美的作用三个方面来探讨柏拉图的美学理论。
首先,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
他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完美的,而真正的美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对于柏拉图来说,美是一种超越于感官的理念,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
物质世界中的美只是理念世界中美的影子,是对于理念世界中美的模仿。
因此,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不是通过感官来感知的,而是通过理性思维来领悟的。
其次,柏拉图将美分为三个层次:物质美、形式美和理念美。
物质美是最低级的美,它是对于感官世界中物体的外在美感的体验。
然而,物质美是短暂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形式美是对于物质世界中事物的内在本质的把握,它超越了感官的局限,是对于事物的真正理解。
最高级的美是理念美,它是对于理念世界中的真理的追求,是对于真理的领悟。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追求理念美,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最后,柏拉图认为美具有一种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通过美的教育,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更高的境界。
美的教育不仅仅是对于感官的培养,更是对于人的灵魂的培养。
通过对于美的追求,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培养自己的智慧。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美的教育,人们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柏拉图的美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
他认为美的本质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美分为物质美、形式美和理念美三个层次,美具有一种教育的作用。
柏拉图的美学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美的本质、追求美的境界以及实现自我完善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于柏拉图美学理论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领悟美的真谛。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1. 引言1.1 柏拉图美学的概念柏拉图美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的一种审美理论体系,主要探讨了美的本质、美的来源和美的价值。
柏拉图认为美不仅是外在形态的表现,更是内在灵魂的显现。
他强调了理念世界的存在,认为真正的美是绝对的、完美的理念,是超越感官世界的存在。
在柏拉图看来,美是智慧、道德和秩序的体现,是引导人灵魂向上升华的力量。
他认为美的存在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可以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和提升。
柏拉图美学强调了艺术的教化功能,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是高尚的、真实的,并能激发人们的道德感和理智。
柏拉图美学强调了内在意义比外在形式更为重要,倡导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
它是一种超越感官享受的审美追求,是对灵魂的熏陶和启发,是文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柏拉图美学的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对于指导人们追求高尚、美好生活仍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1.2 柏拉图美学的重要性在柏拉图美学中,美的概念被认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真理和完美的象征。
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的映照和实现,是一种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存在。
柏拉图的美学理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柏拉图美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柏拉图美学强调了道德和美的关联。
在柏拉图看来,美和善良是相互关联的,美的存在可以促进人们向善的方向发展,而道德和美是一体的。
这种观念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柏拉图美学提倡了理念的追求和超越。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存在,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种种局限,追求更高尚、更完美的境界。
这对当代社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启示作用。
2. 正文2.1 柏拉图美学的核心理念柏拉图美学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对美的本质和价值的探讨,以及美对人类精神和道德的影响。
在柏拉图看来,美是真善和美的统一体,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理念,是超越现实的永恒之美。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柏拉图美学是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美学理论。
他认为美是一种精神的境界,是神性的体现,美是真善美三者中最高的境界,是让人产生精神抚慰和灵魂升华的感觉。
这种美学理论在现代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对现代美学影响深远。
首先,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强调了人类精神上的需求,认为美是精神上的抚慰和升华,这一点对于现代人非常重要。
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物质的积累和物质生活的舒适性,很多人已经忽略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和物质享受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精神世界的建设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生幸福。
其次,柏拉图美学强调了美是人类灵魂的升华,这与现代未来主义美学理论的核心思想非常相似。
未来主义美学理论认为美不仅是艺术的外在表现,更是人类意识和灵魂的升华。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对于未来主义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美学思想的交流和互通,有助于形成更加完整和深入的美学理论。
再次,柏拉图美学强调了美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和互动。
柏拉图提出的理念中,万物都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这个思想在现代有很多应用,比如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互动,物联网的发展等等。
现代社会的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因此,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工具。
最后,柏拉图美学强调了理念的重要性,认为美是理念的体现。
这与现代艺术理念的核心思想非常相似。
现代艺术也强调理念的表达和体现。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享受,可以通过形象和表象展现出真理和理念。
这一点对于现代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总之,由柏拉图提出的美学思想对现代社会和文化影响深远,它为我们认识美的本质,理解艺术的本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让美术创作和艺术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让人类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美学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对后世欧洲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对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进行浅析,从不同角度探讨柏拉图美学对当代艺术与美学的启示和影响。
柏拉图美学的核心理念是“形式论”,他认为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有其无形的理念,而这些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在柏拉图看来,艺术是对这些理念的模仿和表达,而艺术创作的价值在于它所表达的理念。
柏拉图认为艺术创作是对理念的模仿,而并非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他对艺术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认为艺术创作应该追求对理念的忠实再现,而非对现实的歪曲和夸张。
柏拉图对艺术的这种严格要求,体现了他对普遍、永恒真理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理性与感性的关系的深刻认识。
柏拉图美学的一大特点是强调艺术对灵魂的影响。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诗人驱逐”观念,即认为诗人与艺术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因为他们往往通过感性的表达引导人们远离理性,误导灵魂。
柏拉图认为艺术创作应该服务于灵魂的升华,是对灵魂的教育和治疗,而非对灵魂的摧残和毁坏。
从这一观念来看,柏拉图美学对当代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感性关系的思考有着深刻的启示,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还体现在对艺术与社会责任的思考上。
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家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与道德,其创作应该体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担当。
他提出了“哲学君主”的理念,即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成为真正的君主,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与智慧,能够真正为社会谋福祉。
柏拉图的这一思想对当代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与品德要求,对于当代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也有着积极的启示与影响。
柏拉图美学对审美教育的思考也有着现代意义。
在柏拉图看来,审美教育是对灵魂的塑造和启蒙,是对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与调和。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柏拉图美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美的理论与观念的总称。
柏拉图认为,美是世界上最高贵、最完美的东西,是超越感觉和经验的超然存在。
他认为美是一种抽象的、理想的东西,是超越感官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超验存在。
柏拉图美学在古代希腊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美学理论和美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在当代,柏拉图美学的理论与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柏拉图美学强调理想与完美。
在柏拉图看来,美是一种永恒不变、普遍存在的理想之物,是一种完美的存在。
这种理念与当代社会追求完美和理想的价值取向相契合。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美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感官的层面,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抽象的、普遍的、超然的美。
人们渴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追求,寻找到一种理想中的美的存在,这与柏拉图美学所强调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柏拉图美学对艺术和审美的理解具有现代意义。
在柏拉图看来,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模仿和表现,更重要的是它所呈现出的理念和价值。
柏拉图认为审美不仅仅是感官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对理想之美的认识和追求。
这种对艺术和审美的理解在当代社会同样具有现代意义。
当代艺术家和美学家不仅仅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和技巧,更关注其中蕴含的理念和价值,追求一种思想的深度和内涵。
当代人们对美的追求也不仅限于感官的享受,更注重审美的思辨和认知,力图通过审美来感知和把握理想之美的存在。
柏拉图美学强调教育和道德的重要性,具有现代意义。
在柏拉图看来,艺术作品和审美活动应该成为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柏拉图认为,通过欣赏和理解美的存在,人们可以接触到理想之美,从而提升自己的品格和修养。
在当代社会,教育和道德的重要性同样备受重视。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和道德是培养和提升人们的素质和品位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点上,柏拉图美学的理论与观念在当代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柏拉图美学对于社会和政治的关注也具有现代意义。
在柏拉图看来,美的存在不仅仅是个体的感受和体验,更是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基础。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浅析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浅析【摘要】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等著作中提出的一种关于音乐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认为音乐是一种具有魔力的艺术形式,能够深刻影响人的心灵和道德观念。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音乐被视为对灵魂的一种教育,具有重要的道德和心理效果。
柏拉图认为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娱乐,更重要的是能够塑造人的品格和修养。
他强调音乐的美和和谐对人的心灵具有深远的影响,并提倡通过音乐来进行人的道德修养。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哲学家和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古代音乐美学的经典之作。
柏拉图音乐美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过于理想化,难以与现实音乐实践相结合。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在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批判和思考。
【关键词】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音乐、哲学体系、影响、核心理念、后世、重要性、现实意义、不足之处1. 引言1.1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浅析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观念在古代就备受赞誉,至今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有人赞同他对音乐的观点,也有人对他的想法持不同看法。
但无论如何,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西方音乐美学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
在柏拉图看来,音乐是一种能够深刻影响人们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他认为,音乐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疗愈人们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音乐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形式。
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核心理念主要包括对音乐的审美价值、音乐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他认为,音乐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够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虽然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无论如何,他的思想对后世的音乐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音乐的本质和意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柏拉图的美学构想——审美文化的一种创意式解读

但他也承认艺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
03
对后世的影响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对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美学家提供了重
要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启示。同时,其美学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文学、艺术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
02
审美文化中的柏拉图元素
古典审美文化中的体现
理念与形式
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的具体化,古典 审美文化强调对理念的追求和形式的 完美,如古希腊雕塑和建筑艺术。
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
柏拉图认为艺术作品应该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既要注重外在的美感,也要注重内在的 精神内涵。同时,艺术作品还应该具有教育功能,能够引导人们向善。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柏拉图强调艺术与道德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艺术应该为道德服务。他反对过于追求感官 刺激和娱乐性的艺术,提倡具有道德教化作用的艺术。
虚拟现实技术与审 美体验的创新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审美体 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虚 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更加深 入地探索柏拉图所描述的理念 世界,从而获得全新的审美体 验。
消费文化与审美需 求的变革
在消费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 美需求发生了深刻变革。柏拉 图的美学构想提供了一种超越 物质欲望的审美追求,对于引 导当代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 有重要意义。
美的分类
柏拉图将美分为身体美、 灵魂美和知识美等层次, 其中知识美是最高境界。
美的实现途径
通过哲学思考、艺术创作 和审美教育等途径,人们 可以逐步认识并实现美。
审美价值观及影响
01
审美价值观
柏拉图强调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认为真正的美应该具备善与真的品
质。
02
对艺术的态度
柏拉图对艺术持批判态度,认为艺术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相隔甚远,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在美学方面的思想被称为“柏拉图美学”。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理念依然在当今世界有着重要的现代意义。
本文将从柏拉图美学的基本理念和其在当代美学中的意义两个方面对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进行浅析。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他对美的本质和价值的探讨,以及他对美的教育作用的看法。
在柏拉图看来,美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形而上之物,是永恒不变的理念之物,是普遍存在的、超越个体的普世之善。
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描绘了一个理想国家的模型,并认为在这个理想国家中,艺术和美的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相信艺术可以在人们心灵中唤起对美的渴望,引导人们向上追求美的终极价值。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在当代美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柏拉图对美的本质和价值的思考启发了当代美学对美的理解。
在当代,美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而是更多地关注美的本质和意义。
柏拉图的思想帮助人们认识到美是超越个体和时空的普世之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理念之物,这为当代美学提供了更加深刻的美的理解和价值的探讨。
柏拉图对美的教育作用的思考对当代美育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提出的“青年教育是最重要的事业”思想,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尤其是美的教育。
在当代社会,美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使学生能够欣赏美的作品,领略美的意境,感受美的魅力,提高审美情操。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还对当代艺术创作具有启发意义。
柏拉图主张艺术家应当追求理念之美,而非具体形体的美,因此柏拉图反对模仿艺术和物质世界的艺术。
他认为真正的艺术是能够激发人们向上追求美的艺术,而不是仅仅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
这一思想对当代艺术创作提出了挑战和启发,要求艺术家在创作中要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境界,呈现出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普世的价值。
从“灵感”与“艺术”的对立看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从“灵感”与“艺术”的对立看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于美学的思考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
他将美学问题与道德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美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理念,是一种超越个体感官经验的东西。
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灵感”和“艺术”被视为互相对立的两个概念,本文将从这一角度来探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和再现。
艺术家通过创造出的形象和事物来模仿现实世界,而这种模仿无法真正达到真实和完美。
艺术只是存在于感官层次上的,它无法表达超越感官的理念和真理。
而灵感则是一种超越感官经验的理念的直接体验和认识。
柏拉图认为,艺术家仅仅是灵感的媒介,他们通过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来传达理念,并帮助人们接近真理。
柏拉图将艺术家比作梦境中的人,他们只是在模仿现实世界的表象,而没有真正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艺术品只是现实世界的复制品,它们只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并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触动和启发。
相反,灵感却是对理念的直接体验和认识,它能够引导人们超越感官层次,进入到更高的精神领域。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虚假的,是误导人的,它只是一种为了满足人们的感官和情感需要而存在的。
艺术家只是展示了世俗事物的表面,而并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真实面貌。
只有通过灵感,人们才能够真正认识到理念的存在和重要性,才能够超越物质和感官的束缚,追寻真理的殿堂。
柏拉图的美学

,第九章柏拉图的美学一、柏拉图讨论美学的著作著名的希腊哲学史家蔡勒(Zeller)曾经说,希腊古典时期雅典的大哲柏拉图(Plato 427—347.B.C.)没有提到过美学;并且艺术论也在他研讨的范围之外。
这话是真的,不过并非没有限度,其限度则在于其真实的程度允许我们作他的先进和同辈也都没有处理过美学的指证。
这就是说,柏拉图并没有把美学上的问题和假定整理出一套体系;然而,实际上,在他的著作中,他却论及了所有的美学问题。
他在美学领域中的兴趣,无论是旧观念之斟酌或新观念之创始,都算得上是异常之广泛。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美和艺术的问题上,尤其是在他的大作<<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更是如此;在《飨宴》篇中,他对理想主义之美学加以解释;在《依翁》篇(Ion)中,对精神主义之诗学加以解释;并且在《菲雷布斯》篇(Philebus)中,他又分析了美感经验;在较长的《希比亚》篇(Hippias Major)中,他还指证出界说美之种种的困难。
从来就没有一位比柏拉图更加渊综广博的哲学家,他是一位美学家、形上学家、逻辑学家并且还是伦理学的大师。
在他的心目中,美学的问题往往跟其它别类的问题交织在一起。
特别是跟形上学和伦理学的问题交织在一起。
他的形上学和伦理学的学说,影响了他的美学理论;他的理想主义的存在论和先验主义的知识论,都反映在他的美的概念之中;而他的精神主义的人类说以及道德主义的人生观也都反映在他的艺术的概念之中。
美和艺术的概念被引进于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这还是头一次。
这个体系具有理想主义、精神主义和道德主义的性格,唯有连同柏拉图有关理型、灵魂以及理想国的学说,才可能了解他的美学。
但是,除了他的体系之外,柏拉图的著作也包含了一些关于美学的思考,虽然这些思考,主要是以暗示、摘要、指点和明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柏拉图从事著作,前后延续了半个世纪,在他一贯探求较佳的解答的过程中,他几度变更他的见解。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理论与艺术创作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理论与艺术创作
一、柏拉图美学理论概述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在《理想国》和《斐道洛斯篇》中提出了他的美学理论,认为美是至善至美的象征,是超越世间的理念之物。
他强调艺术作品应当追求美的真正本质,而不是单纯的模仿。
二、柏拉图的观点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艺术作品应当是灵魂的表达,而不是对物质世界的模仿。
艺术家应当努力追求超越感官的真理,探索宇宙的普遍美和至善。
因此,艺术家的创作应当是灵感的体现,而非单纯的技巧表演。
三、柏拉图美学理论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发
许多当代艺术家受到柏拉图美学理论的启发,尝试通过作品传达关于人类、社会和宇宙的思考。
他们致力于超越表面现象,探索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呼应着柏拉图对美和真理的追求。
四、结语
柏拉图美学理论对艺术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发,它提醒我们艺术的使命不仅仅是满足感官需求,更是引领我们追求至善至美,揭示宇宙的秘密。
当代艺术创作可以从柏拉图的观点中汲取灵感,融入更多的哲学思考和智慧,开启艺术之美的新纪元。
以上是针对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理论与艺术创作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引发更多人对艺术创作与哲学之间的互动探索。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表达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表达引言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在《对话录》中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包括美学的思想。
美学是研究美、审美和艺术的学科,而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思想则是对这些主题的探讨和反思。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艺术表达的看法和观点,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美学思想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他提出了“理念论”(Theory of Forms)的概念,认为真正的现实世界并非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而是存在于意识的更高层次之上的理念世界。
他认为美是一种终极的理念,通过美的概念来了解和体验这个世界。
柏拉图强调,艺术作品应该追求真正的美,而艺术家应该追求超越感官世界的美的理念。
艺术表达根据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艺术家应该追求超越感官世界的美的理念,而不仅仅是追求感官的享受。
艺术作品应该是对现实世界的理念化表达,而不是简单的模仿或描绘。
柏拉图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启发性的表达,让人们感受到美以及更高的理念。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的表达,可以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和反思,超越感官世界的束缚,追求真正的美和理念。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表达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通过理解柏拉图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以及艺术对我们生活的启发和影响。
希望本文能够引发读者对美学和艺术的深入思考,以及对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
以上为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表达的探讨,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了解更多有关哲学与艺术的精彩内容。
西方美学史第2讲 柏拉图美学-精选文档

塔塔凯维奇:“著名的‘美、智、善’三位一体说正是起 源于柏拉图,它体现着人类的最高价值。柏拉图把美置于其他 最高(supreme)价值同等的地位,但不在它们之上。”
真、善与美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美与善本身都是一 种“相”,都是本体,都是真。然而,美与善本身之间是同一 的,还是异质的?在“相”的世界中是并列的还是从属的? 美不是善,善也不是美。在《会饮》篇中,柏拉图认为通 过对美的观照,可以达到对于真理的把握,并把关于美的学问 看作是“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那么,美本身就是一种最 高的“相”?是一种最高的真? 在知识世界中最后看到的、也是最难看到的,即是善的理 念。要认识到它,就必须说明它确实是各种美和正义事物的原 因,是可见事物中的光明之父,是可知世界中理智和真理的最 高源泉。任何一个要合理地处理公务和私人生活的人必须注视 到它。
因此,善不仅是一种最高的“相”,而且还是一种与众不 同的“相”,因为所有其他的事物只是由于跟善相关,才变得 有用和有益。如果没有善,那么其他任何事物就没有价值。不 知道什么是善,就不知道其他没有善的事物是没有价值的。 追求美,是能够接近善本身的。追求美是与善、与永恒相 关: 这种美本身的观照是一个人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 柏拉图把爱、美、善等,最终都还原到人的生活本身中, 与不朽相关,也可以说,不朽是人的最终目的。 美的概念不仅仅与审美和艺术相关,更主要的是一种人的 生活方式和理想,是一种哲学的最高境界之一。从对于荷马史 诗《伊利亚特》的阅读和欣赏中,我们从希腊人的生活和精神 世界,就可以对柏拉图的这个思想产生深切的领悟和体验。
与认识对象相对应,认识能力也分为两个部分、四个等级。 第一部分:“可以理解的”“知识世界”。分二等: 1.理解,与理性(noēsis 原意为“智性”、“智析”、 “思”)相关,对象是“相”。理解不用任何感性事物,单凭 概念本身,就可以把握“相”。理解属于哲学的活动; 2.了解,与知性(dianoia 原意为“思考”、“分析”) 相关,对象是数学对象和几何图形。数量和形状往往借助于图 形和事物来说明其不可感的数的规定性,仍然具有具体事物的 感性色彩。此外,数学方法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前提具有 假设的性质。例如:“一切数非奇即偶”,“一切数都可通约” 等。 第二部分:“可见的”“意见世界”(判断力)。分二等: 1.相信(信念),即日常经验和常识,但缺乏确定性; 2.猜测,对象是肖像,得出的幻想是个人的想象和印象, 诗和艺术作品都属于这一阶段。
柏拉图美学思想总结

柏拉图美学思想总结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柏拉图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对美学的思考对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形式论、美的本质、艺术的作用等方面。
首先,柏拉图提出了形式论的概念。
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由永恒的、不变的形式所支配的。
这些形式存在于一个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世界中。
在这个理念世界中,形式是真实的、永恒的,它们是事物的真正本质。
而感官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只是形式的模仿或参与。
柏拉图认为艺术家是从理念世界中获取启示,并将其表达在感官世界中的物质作品中。
其次,柏拉图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美是一种超越感官的观念,是一种理念世界中的形式。
美是与真善一样的真实存在,是伴随着真理和道德的,它是无私、正义和完美的。
柏拉图认为人们对美的欣赏和追求是一种对真理和完美的追寻,是灵魂的升华和超越。
此外,柏拉图认为艺术有一种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艺术作品是启迪人类灵魂的工具,能够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艺术作品是一种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真实美的存在并激发人们的内心。
艺术家通过创作和表演,传达出理念世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引导人们追求真理和完美。
柏拉图认为优秀的作品应该具有真实性、完美性和道德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和精神的升华。
然而,柏拉图对艺术的态度并不是完全肯定的。
他认为艺术作品只是形式的模仿,不能够直接展示真理和完美的本质。
因此,艺术作品只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而不能够给予人们真正的智慧和认识。
柏拉图担心通过感官世界中的艺术带来的欢愉和享受会成为人们追求真理的障碍。
因此,他主张要正确看待艺术,将之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引导人们向着真理和完美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强调了形式的存在和真理的追寻。
他认为美是真理和完美的体现,艺术是人们对真美的追求和表达。
柏拉图通过形式论的概念和艺术的教育作用,向人们阐释了美的本质和艺术的意义。
虽然他对艺术的态度持有一定的保留,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美和艺术的重要性的认识。
柏拉图的美学理想名词解释

柏拉图的美学理想名词解释在古希腊哲学史上,柏拉图(Plato)可谓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的创作多以对话形式呈现,其中也包括了他对美学的理想观点。
柏拉图的美学理想着眼于揭示美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并试图提供一种建立在理性和精神层面上的模式。
本文将对柏拉图美学理想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探讨其深度和内涵。
1. 理念(Idea)柏拉图的美学理念中,理念是一个重要概念。
理念是超越感觉经验和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真实和永恒的。
“真实”的理念存在于柏拉图所谓的“理性世界”中,是一种完美、无缺的形式。
通过对于理念的领悟,才能真正抵达美的境地。
2. 理性世界(World of Forms)理性世界是柏拉图哲学中的一个概念,也是美学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理性世界中,理念和形式都是存在的。
与之相对,感觉世界(物质世界)是由理性世界中的理念逐渐参与和映照而来。
“理性世界”是柏拉图对于真实和完美的追求之地。
3. 灵魂(Soul)灵魂在柏拉图的美学理想中具有重要地位。
他将灵魂分为三个层次:欲望之魂、意志之魂和理性之魂。
灵魂的堕落源于欲望之魂的无限追求,而灵魂的拯救便来自于理性之魂。
只有通过理性之魂的修炼和学习,人们才能够回归理性世界,得以真正追求美的境地。
4. 美(Beauty)在柏拉图的美学理想中,美是一种形而上的和理念性的存在。
他认为,美是理性世界中的完美形式。
人们所见的物质世界中的一切美都只是理念美的映照和参与。
美的本质在于其完美、真实和永恒,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存在。
通过对于理念美的追求和领悟,人们可以在有限的物质美中感知和体验到一丝完美的影子。
5. 美的追求(Desire for Beauty)柏拉图强调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渴望。
美的追求来源于人们本性中的理性之魂,而非欲望之魂的无穷欲望。
通过追求美,人们可以逐渐超越欲望的束缚,回归至灵魂的理性部分。
美的追求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可以提升人的灵性和思想。
柏拉图美学

柏拉图美学历史上的哲学家们为柏拉图其人冠以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大哲人、最渊博综合的哲学家,伟大的伦理学家、逻辑学家、美学家等等。
尼采也说整个西方哲学不过是柏拉图个人思想的延续。
这给我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而且也夹杂着不可思议。
就好比中国的孔子一样,被完善,被虚化,给人以不真切的错觉,并不是真实的本人。
而其美学思想并未单独的化为体系,只是各种美学思想夹杂在它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中,而我只能在粗学后浅谈而已。
“倘若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我为它而活的话,那边是去关注美”(柏拉图的《会饮》篇),该篇包含着将美视为最高价值的赞赏,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还是首次。
柏拉图肯定美是真实存在的,而美又是广泛的,柏拉图所谈论的美不仅仅包含着审美价值,也有所谓的善,也就是说他的“美”不只是把好看,好听的东西包括在内,并且把引起赞美,产生快感,欣赏与享受的一切事物也统统包括在内。
有年轻小姐的美、爱神的美、道德的美、法律的美以及灵魂的美等等。
在柏拉图的思想中,他始终认为,美的现象为什么会是美的,都是因为在美的事物中具有了美本身的原因,是美的现象“分有”了美本身,而这种美是本质的、理念上的。
而美的本质又是什么?“这种美是永恒的,它既没有生灭,也没有盈亏;既非一部份是美而另一部份是丑;也非一时为美而一时为丑;既非在此为美而在彼为丑;也非对一人为美而对他人为丑。
它并非像一张面孔、一双手或其它物质性的东西的美,或是像一种思想或一种科学的美,或是像生物、大地、天空或其它别的东西的美;它乃是绝对的,单独地凭它自己存在着,独一无二,永恒长存,而一切其它生灭无常的美的事物都沾了它的光”(柏拉图的《会饮》篇)可见这里的“美”已经上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它是永恒的、完善的。
从《国家》篇来看,美的本质源自于一种统一、一种和谐:“最美的境界”是“身体的优美与心灵的优美和谐同一”。
自我看来,这不过是一种“小美”:仅仅局限于某个人,这并非是一种境界,只能评价为一种人的自我和谐所能期盼的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最早建构了二元论哲学体系。 “相”(Idea)的理论(理念论):把世界分为两个。 现实的世界是个别的、不可靠的世界,是短暂的、变动的、 不纯粹的、混杂的、不完满的,因此是不真实的;“相” 的世界是永恒的世界,是静止的、纯粹的、完满的,因此 真实的,具有一般性。 由此延伸出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本质与现象、 概念与具体等相关问题,成为几千年西方哲学讨论的一个 中心。 尼采:整个几千年的西方哲学,实质上就是柏拉图的 思维方式,即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伸展。 “相”——英文为Idea,国内学术界通常译为“理 念”,也有译为“理式”、“意式”等。
柏拉图认为,凡是由人的理性推理认识的东西总是真实 的,永远不变的,而凡是意见和非理性的感觉的对象总是变 动不居的、不真实的。
同时,关于“相”的知识是先验的。 “如果我们出世以前就获得了这种知识,并且带着它生 下来,那我们在出世以前和出世的时刻就不仅知道‘一样’、 ‘大些’、‘小些’,而且知道一切‘本身’。是不是?因 为我们这个论证既适用于‘一样’,也同样适用于‘美’、 ‘善’、‘公正’、‘神圣’,总之,适用于我们在问答辩 证过程中标上‘本身’印记的一切;所以我们必定是在出世 以前已经获得了关于这一切的知识。”
这种美本身是与哲学知识以及真理,属于同一类的东西。 认识美本身的道路,实质上也是一条探索真理的道路。
2.美与爱、善以及生活本身的关系
柏拉图认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目的是不朽:“我相信人 们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为了获得不朽的声望,赢得后 人的爱戴;他们的品德越高,就越要这样做。他们所爱的是不 朽的事物。” 追求不朽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生育,把自己的精血传给子孙万代,让自己的 生命在后代身上得到延续。 二是生产精神作品,把自己的思想传给当代和后世,青 史留名。这种方式与智和德相关。比如,像梭伦生育了城邦的 法律,哲学家们生育了各种德性。
比较起来,人们更愿意生产出精神产品。“只要看一看 荷马、赫西俄德和其他大诗人,羡慕他们留在身后的为他们在 人世间获得千古芳名的美好子女,那么人们就会愿意选择生殖 心灵子女而不愿意要肉体子女。” 追求这种不朽与智慧和善相关。而智慧与美是相关的: “因为智慧属于最美的事物,而爱是对美的爱,所以爱必然是 爱智者”。“爱就是希望善永远为自己所有。” 因此,这也是一种爱。 生育与世俗的爱与性相关。“一切生物之所以具有这种狂 热和爱情,都是为了追求不朽。”“美是主宰生育的命运神或 生殖女神。”爱美也是与不朽相关。 由于追求不朽,人就要爱,爱美或爱智慧、爱善。爱与 真、善、美被内在地连接在一起。
第二讲 柏拉图美学
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7—— 347 年)出身于雅典的贵族。早年受过 很好的教育,熟悉赫拉克利特哲学。 20岁时起跟随苏格拉底求学,直到 苏格拉底被处死,前后共8年。后来 游历埃及,在那里学了天文学,考 察了埃及的制度文物。然后又去意 大利的西西里,得罪了国王,据说被卖 为奴隶,被朋友赎回。40岁时柏拉图回 雅典建立学园,授徒讲学。公元前367年和361年,他又两次 重游西西里岛的塞拉库萨,都失望而归。晚年一直在学园著 述讲学,80岁时去世。
这里明确地把善看作是最高的“相”。善是包括美、正义 在内的各种事物的原因和根据。 太阳比喻:在可感世界中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是太 阳。仅有视力和可视对象还不足以使肉眼看见对象。善在可知 领域中也占有与太阳同样的位置。 太阳不仅是所有可见事物可见性的创造者,同时也使得它 们得以生成、生长和哺育;虽然它自己不是生成的。 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并且从善得 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本质,而善自己却不是本质,而是超越本 质的东西,比本质更尊严、更强大。 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的能力,即是善的 理念。 太阳是认识可感事物的源泉,使可感事物对象显现出来, 同样,善决定可知对象所是,使之向心灵显示出来。
与认识对象相对应,认识能力也分为两个部分、四个等级。 第一部分:“可以理解的”“知识世界”。分二等: 1.理解,与理性(noēsis 原意为“智性”、“智析”、 “思”)相关,对象是“相”。理解不用任何感性事物,单凭 概念本身,就可以把握“相”。理解属于哲学的活动; 2.了解,与知性(dianoia 原意为“思考”、“分析”) 相关,对象是数学对象和几何图形。数量和形状往往借助于图 形和事物来说明其不可感的数的规定性,仍然具有具体事物的 感性色彩。此外,数学方法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前提具有 假设的性质。例如:“一切数非奇即偶”,“一切数都可通约” 等。 第二部分:“可见的”“意见世界”(判断力)。分二等: 1.相信(信念),即日常经验和常识,但缺乏确定性; 2.猜测,对象是肖像,得出的幻想是个人的想象和印象, 诗和艺术作品都属于这一阶段。
1.美的本体论——“相”(Idea)的理论
柏拉图赞同苏格拉底的观念,坚信理性能够获 得真知,把追求“真”、“善”、“美”当作是哲学 探索的目的。 真知:必须是关于真实的、永恒存在的事物的 知识,而非关于流动的、变化的、朝生暮死的事物的 知识。像物理学这样的学问所研讨的就是现实世界的 知识,因此它不能把握永恒的、不变的事物和存在。 真知是关于“相”的知识。 永恒的是“相”的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相”的 世界的模仿或“分有”。
认识这种“美本身”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
他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个美形体开始,凭这一个美形体 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步他就应学会了解此一形体或彼一形体 的美与一切其他形体的美是贯通的。这就是要在许多个别美形 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假定是这样,那就只有大愚不解的人 才能不明白一切形体的美都只是同一个美了。想通了这个道理, 他就应该把他的爱推广到一切美的形体,而不再把过烈的热情 专注于某一个美的形体……再进一步,他应该学会见到行为和 制度的美,看出这种美也是到处贯通的,……从此再进一步, 他应该受向导的指引,进到各种学问知识,看出它们的美。于 是放眼一看这已经走过的广大的美的领域,他从此就不再象一 个卑微的奴隶,把爱情专注于某一个个别的美的对象上,某一 个孩子,某一个成年人,或是某一种行为上。这时他凭临美的 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量数的优 美崇高的道理,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 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 彻悟美的本体。
但是,“相”的世界是一般人认识不到的。一般认识只 能停留在日常的、现实的世界上,经常被现实的世界迷惑,不 能获得真知。只有有理性的人能够通过回忆看到“相”,即事 物的本体。哲学家就是属于“那些一心一意思考事物本质的 人”,“就是那些喜欢知道真理的人。” 在“可见世界”里生活的人,就像在洞穴里生活一样, 在“知识世界”里生活的人,就像生活在阳光下一样。
洞口 火 沿墙走的人 矮(被举雕像)墙 囚徒 洞壁、影像
与“相”论相一致,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反复 辩论“美是什么”与“什么东西是美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美不是美的事物,美就是“美本身”。同时,柏拉图不同意智 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观点,认为这种“美本身”不是恰当、有 益和快感,也不是善,善也不就是美。 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美本身给与它以美,是因为它 “分有”了“美本身”——美的“相” 。 这种美本身是什么?
因此,善不仅是一种最高的“相”,而且还是一种与众不 同的“相”,因为所有其他的事物只是由于跟善相关,才变得 有用和有益。如果没有善,那么其他任何事物就没有价值。不 知道什么是善,就不知道其他没有善的事物是没有价值的。 追求美,是能够接近善本身的。追求美是与善、与永恒相 关: 这种美本身的观照是一个人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 柏拉图把爱、美、善等,最终都还原到人的生活本身中, 与不朽相关,也可以说,不朽是人的最终目的。 美的概念不仅仅与审美和艺术相关,更主要的是一种人的 生活方式和理想,是一种哲学的最高境界之一。从对于荷马史 诗《伊利亚特》的阅读和欣赏中,我们从希腊人的生活和精神 世界,就可以对柏拉图的这个思想产生深切的领悟和体验。
洞穴比喻:有一群人世代居住在洞穴里,并被铁链锁在 固定的地点,连脖子也被锁住,只能面壁直视眼前的场景。 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 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面 对的洞壁上,形成多样的、变动的影像。囚徒们的一生都犹 如在看皮影戏。他们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 用不同的名字来称呼他们。于是,有些人则走出洞穴,经过 晕眩之后,终于见到太阳下的事物。
存在的事物分为四个层次: 最高级:“相”,拥有绝对的静止性、纯粹性、永恒性, 最真实; 其次:数学对象,即数字和几何图形等; 再次:个体事物,即个体的“活物”,也就是自然中不 断流变的动物、植物、人工制品等; 最次:肖像,“指的首先是影子,其次是水面和光滑体 表面上的映像,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 它们的关系是:“相”是一切事物的蓝本。个体事物是 同名的“相”的摹本或影子。肖像又是个体事物的摹本或影 子。 具体事物“分有”(particiate)了“相”。分有就是 “具有一部分”之义。
梯利:“柏拉图是一个诗人和神秘主义者,也是哲学家 和论辩学家。他以罕见的程度把逻辑分析和抽象思维的巨大 力量,同令人惊奇的诗意的想象和深邃的神秘感情结合起 来。”
柏拉图的美学是他哲学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和 艺术的概念第一次被纳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柏拉图的 美学思想与他的哲学中神秘的和诗意的东西,并不是一回事。 著述:对话和信件。对话共40篇左右。其中24篇对话和 3份信件可靠,另有4篇对话难以确定,其余疑为伪作。 涉及美学的对话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尔 吉亚》、《会饮》、《斐德若》、《国家》、《斐利布斯》、 《法律》诸篇,而《大希庇阿斯》的真伪难以确定。这些对 话的主角是苏格拉底,因此,常常难以分清文中表达的思想 是属于苏格拉底还是属于柏拉图。有些对话没有结论。
对个体事物的感官知觉不是知识。如果把知觉作为知识 和真理,就会导致像智者学派那样的主观主义。
柏拉图认为理性的先验性质与必然性是两个概念。必然性 是创世纪以前就有的盲目的力量,无秩序,无价值;理性代表 神的力量,它把善放入宇宙,使之具有了秩序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