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ca171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e.png)
二、甲骨文
二 甲骨文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 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 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至今已发现 16万片以上,商代10 万余片,单字有4500 个左右,已经识别的 有1500多字。
二 甲骨文 古人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么要在甲骨上面书写文字呢?
汉字发展特点:由繁到简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简体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发 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以 铸造、使用青铜器为标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 时代的国家之一。
一、青铜器的高超艺术
青铜器的功能用途
食器
簋guǐ
鼎
敦
鬲lì
盂
一、青铜器的高超艺术
青铜器的功能用途
酒器 斝jiă
觚gū
尊
爵
角
一、青铜器的高超艺术
青铜器的功能用途
兵器
青铜矛
透雕兽面纹青铜钺 铁刃铜钺[yuè]
湖南炭河里遗址 四羊方尊·商
如此精美的青铜器如何铸造? 特点:工艺高超、艺术价值高
铸造工艺
①制模
②制范
③分范
④削模
⑤浇铸
①制模:先用泥土做一个模子;
②制范:模子烧制后用泥土包裹在外面; ③分范:将包裹好的泥土切分、剥离,成为外范;
“泥范铸造法”
④削模:将模子最外层刮去,并与外范重新组合;
⑤浇铸:进行高温焙烧,并趁热将青铜溶液倒进模和范中间的空隙中;
这是一块卜甲,上面记载道 商代国君武丁的妻子妇好率领 一万三千军队伐羌方的事迹。 “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 万,呼伐(羌)”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227a0c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8.png)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①了解王室衰微的表现和结果。
(历史解释)②知道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认识诸侯争霸的影响。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③知道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关系。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铁农具牛耕;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季氏在家庙的庭前,举行天子所专享的八佾之舞。
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狠心做出来的呢?”季氏为什么敢违犯礼制,犯上作乱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动荡的春秋时期。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阅读教材子目录,说一说春秋时期,社会政治、军事、经济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提示:教师指导: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
其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这一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生产力提高,诸侯开始崛起并竞相称霸,为了图强开始变法改革。
通过这种变革,奴隶制度最终消亡,新兴的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教师指导:观察图片,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主要体现在哪些行业上?答案提示:农业、手工业、商业教师指导:经济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
中国古代经济可以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
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自主学习: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每个行业上有哪些具体表现?答案提示:铁制农具和牛耕、扩大、分工、细致、鼓励、保护、金属货币3、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将上列图片进行分类并填入相应板块。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1551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2.png)
第二部分 诸侯争霸
三、诸侯争霸
阅读教材,自主完成
1、诸侯争霸的原因、旗号、目的是什么?
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自身利益 旗号:“尊王攘夷” 目的:争夺霸主地位
2、当时著名的霸主有哪几位?
春秋 说法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五霸 说法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hé]闾[lǘ]、勾践
2.(2024·山东济宁真题)东周时期,周桓王因不满郑国不来朝 觐,率军征讨,结果战败而归。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 )
A.周王室权力衰微 B.郑国国君成为霸主 C.周桓王霸道好战 D.君主专制受到冲击
【答案】A
夯实基础
3.(2024·甘肃兰州真题)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到: “周桓王死,因为穷,七年才得以埋葬……周朝最后一代的王周 赧王,他无地无民。穷到向人民借贷,不能偿还,藏在台上避债。 周人称这台为避债台。”这反映出( )
周襄王贵为天子,却狼狈
不出钱来办丧事,没有随葬品, 地连一辆自己乘坐的马车都置办
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讨。 不起,又派人去鲁国索要。
土地 情况
西周
千里王畿
春秋
春秋中期以后,周天子实际拥有的土地方圆不超过 二百里,只相当于一个中小诸侯国地盘 。
王室 土地财富 平王死,桓王派人到鲁国乞求丧葬费。三年后发生 收入 诸侯缴纳贡赋 灾荒,又去鲁国“告饥”。以后又向鲁国乞求贡车。
秦国
晋国
楚国
齐国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尊王攘夷 会盟天下 问鼎中原
吴国
越国 秦穆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独霸西戎 纵横江淮 东南称雄
三、诸侯争霸
3、齐桓公 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
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 练军队;“尊天子,攘四夷”号令诸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c0c90d3ab7360b4c2e3f6467.png)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
2.观察思考青铜器比原始社会的工具有哪些优点?它怎样促进当时经济发展?概括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其概念。
联系比较氏族部落与奴隶制国家,哪个进步?夏、商、西周疆域扩展概况.综合归纳:夏、商、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统治的基础之上3.增强民族自豪感,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重点和难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我们往往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
导入新课:2001年7月13日,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欢乐。
北京申奥成功,聚集在中华世纪坛的各界群众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
请同学记住7月13日,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大会对殷墟的评价是: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播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问答题1、在汉语中,与鼎有关的成语有很多,如三足鼎立、钟鸣鼎食、人声鼎沸、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等。
那么,你知道古代的鼎是什么样子的吗?它是怎样制造的?2、夏、商、西周三代的经济发展状况怎样?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3、请你找一找古代的青铜器还有哪些种类,说说它们都有哪些用途?二、填空1、_______朝时,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2、商朝青铜器的著名代表有巨大的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3、西周青铜器大量用于________4、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5、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https://img.taocdn.com/s3/m/5f525ce6c8d376eeaeaa3187.png)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发展: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盛行: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成就: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制作工艺:商朝时期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当时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
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
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业不仅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如: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二、甲骨文记事
1.名称来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发现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七年级上历史第5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历史第5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50a30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4.png)
七年级上历史第5课知识点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过去,洞察现在,把握未来。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第5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史的基础。
本文将以七年级上历史第5课知识点为主线,深入探究相关知识点。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这些发明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南宋时期的诗人辛弃疾就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了对南针的情感:“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日。
” 这说明南针的发明给中国的军事和商业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另外,造纸术为书写和传播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书写和印刷成为可能。
而火药也是中国古代科技之精华,它不仅用于军事上,还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制作焰火、花灯等。
商业和贸易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极为发达的商业和贸易,在清代时期,中国的商品据有很高的地位,如茶叶、丝绸、瓷器等。
同时,在此期间,欧洲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大航海探险也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文化渐渐地接近了中国文化。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商业和贸易在经历了盛极而衰的过程之后便开始落后,但中国的古代经济、人民生活和文化传承仍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制度。
它秉承着“以才为官,以学为先”的思想,即只有有文化、有才能的人才能被任命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统治者治国的效能。
在科举制度兴盛的时期,官僚们都要参加考试,这些考试严谨公正,向来被世人所称道。
在科举制度的推动下,中国古代教育逐渐得到普及,而学子们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总结综上所述,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在对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经历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得到的。
在七年级上历史第5课知识点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商业和贸易、军事和教育制度等多个方面,让我们深度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承受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42cb2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f.png)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本节课主要介绍的就是夏、商、西周时期的成就其中重要的两个,也就是青铜器和甲骨文。
青铜器从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出现,甲骨文从商代开始出现,夏朝有青铜器,但是暂时并没有发现甲骨文。
2.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铜容器残片;再如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铜镜。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比如鼎、簋、尊、爵、斝、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
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和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确立了制度。
鼎和簋的配合一般是奇数个鼎,偶数个簋,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士为三鼎二簋或者一鼎零簋。
3.鼎是用来烧煮食物和煮饭的,相当于锅。
4.簋是用来盛饭的,相当于饭盆。
5.尊是用来盛放酒的,相当于酒桶。
6.爵是用来饮酒的,相当于酒杯。
7.斝是用来温酒和调酒的,相当于酒壶,没有壶嘴。
8.盉是用来温酒和调酒的,相当于酒壶,有壶嘴。
9.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采用“泥范铸造法”。
当时的工匠已经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泥范铸造法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筑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序。
到了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比如司母戊鼎。
铸造这样巨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课文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课文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c7f6e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8.png)
主题: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文内容解读一、课文重点概述1.1 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围绕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展开,通过对夏朝君主制度、商朝的封建制度以及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进行介绍,展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
1.2 课文的重点观点课文通过对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突出了古代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变迁,让学生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影响,加深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
二、夏朝的君主制度2.1 夏朝的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是禹。
夏朝的君主制度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君主制度,国家由君主一人统治,君主拥有最高权力。
2.2 夏朝的政治特点在夏朝,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国家事务有最终的决定权,同时君主也会依靠贵族来管理国家,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三、商朝的封建制度3.1 商朝的兴起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商朝的建立者是商汤。
商朝的封建制度是我国封建制度的最早形式之一。
3.2 商朝的政治构造商朝的政治权力主要掌握在王和贵族手中,王作为国家的最高领袖,贵族则占据着社会的主要地位。
商朝王室通过封赏贵族和授予爵位的方式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
四、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4.1 周朝的兴起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周朝的政治制度以及宗法制度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2 周朝的政治特点周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封建的宗法制度来维持统治,国王通过分封诸侯和宗法制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五、课文的启示和反思5.1 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通过对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加深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
5.2 对当代政治制度的启示这些古代政治制度对当代政治制度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可以让学生思考当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发展。
结语通过本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对比三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ppt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276ef0360cba1aa811da7e.png)
2、图文资料:
白天:在奴隶主的监督下,在暴日下辛勤的劳动; 夜里:奴隶主将奴隶的双手用木枷锁起来。
说明奴隶没有 人身自由
3、图文资料:
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一 座大型祭祀坑,其中有三百多 具骨骸,他们是作为祭品被杀 奴隶。
另:在安阳的一座商王大 墓中,有四百多具奴隶作为殉 葬品被活埋或杀死。他们有的 和车马、狗同葬。
1. 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已经 ➢ 畜牧业: 有了(品种)
2.那时还建有牲畜圈栏和 专门的牧场(方 ➢ 商业: 式)
观察思考:
与“灿烂的青铜文明”相比,奴隶们却过着悲 惨的生活,根据下列资料,说说奴隶们的处境?
1、图片资料1:
在西周一件青铜器上,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外一个奴隶 主买5名奴隶,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
谢谢!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 ,一说 宋人, 战国初 期思想 家,政 治家, 教育家 ,先秦 堵子散 文代表 作家。 曾为宋 国大夫 。早年 接受儒 家教育 ,后聚 徒讲学 ,创立 与儒家 相对立 的墨家 学派。 主张•兼 爱”“ 非攻“ 尚贤” “节用 ”,反 映了小 生产者 反对兼 并战争 ,要求 改善经 济地位 和社会 地位的 愿望, 他的认 识观点 是唯物 的。但 他一方 面批判 唯心的 宿命论 ,一方 面又提 出同样 是唯心 的“天 志”说 ,认为 天有意 志,并 且相信 鬼神。 墨于的 学说在 当时影 响很大 ,与儒 家并称 为•显 学”。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 十三篇 ,其中 有墨子 自作的 ,有弟 子所记 的墨子 讲学辞 和语录 ,其中 也有后 期墨家 的作品 。《墨 子》是 我国论 辩性散 文的源 头,运 用譬喻 ,类比 、举例 ,推论 的论辩 方法进 行论政 ,逻辑 严密, 说理清 楚。语 言质朴 无华, 多用口 语,在 先秦堵 子散文 中占有 重要的 地位。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 ”又称 鲁班, 山东人 ,是我 国古代 传说中 的能工 巧匠。 现在, 鲁班被 人们尊 称为建 筑业的 鼻祖, 其实这 远远不 够.鲁 班不光 在建筑 业,而 且在其 他领域 也颇有 建树。 他发明 了飞鸢 ,是人 类征服 太空的 第一人 ,他发 明了云 梯(重武 器),钩 钜(现 在还用) 以及其 他攻城 武器, 是一位 伟大的 军事科 学家, 在机械 方面, 很早被 人称为 “机械 圣人” ,此外 还有许 多民用 、工艺 等方面 的成就 。鲁班 对人类 的贡献 可以说 是前无 古人, 后无来 者,是 我国当 之无愧 的科技 发明之 父。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交互版):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含微课视频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交互版):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含微课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1ceb59a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f.png)
答案: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 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 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材料二 《论语·宪问篇》中写道:“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 解读:“一匡天下”是指当时周王室衰微,天下 诸侯都不去朝拜进贡,而齐桓公称霸后率领各方 诸侯向周王室朝拜进贡,所以将齐桓公的这种行 为看作是匡正天下。
➢ 猜猜两幅图各讲了什么成语故事? 卧薪尝胆、问鼎中原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王室衰微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我国 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不
“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
朝(朝觐),则贬其爵(废除诸侯 朝聘、贡献大大减少,王室财政越来越
影响:推动各国变华法夏图民强族,,促非进一社会族变所革成;。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春秋时的经济发展
名称:牺尊 年代:春秋 晚期 造型:尊作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孔, 中间一孔套有一个锅形器,可以取出。从其结构看, 这是一件温酒器,牛背上的锅形器可以盛酒,空穴注 水装于尊腹用来温酒。用动物形态设计成酒器尊的外 形,为中国青铜器的一个特点。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用于田间劳作) ——《国语·晋语》(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
《国语·齐语》记载,管子曾对齐桓公说: “美 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 㔉,试诸壤土。”(文中的“美金”是指青铜, 当时用以制武器;恶金是指铁,用以制斤、斧等 农具。 )
铁 农 具 耒耜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127c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a.png)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知识点历史知识的原始资料分为三种:文字记载的、口头流传的、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通常历史学家会综合三种方法进行理解研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3cde4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d.png)
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集晋、楚、齐、秦、宋、鲁、郑、卫、曹、
侯
许、陈、蔡、邾、滕14国代表来到宋国都城(商丘),召开弭兵大会。
争
霸
会议作出决定:各国签订盟约,停止战争。
·
弭
晋、楚分享霸权,成为共同盟主。
兵
弭兵大会后,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比较和平
大 会
安宁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
春
和发展。中原地区战争大大减少,周王室派人到鲁国求财物下葬;桓公十
、
五年,周桓王派官员到鲁国求车;桓公十八年;周王室派人求金,以埋葬
王
室
周襄王。——选译自《左传》
衰 微
材料二: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
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
说一说:从材料中你能看出平王东迁后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变
三 、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史书《国语》中记载,
春
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晋国有
秋
时
一大力士,名字叫牛子耕。
期
材料二: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的
经
恶金(金属铁)以铸锄、夷、斤、劚(都是农
济 发
具),试诸壤土。
展
——《国语·齐语》
青铜牺尊/春秋晚期 耐磨损
说一说:以上材料与图片说明了脆易什断么? 昂贵
霸主:
晋文公 楚庄王
诸
秦穆公等
侯
争
霸
局部统一 影响: 民族融合
随堂演练
1.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
的趋势是( C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https://img.taocdn.com/s3/m/256aba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3.png)
04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古代贸易与交通
古代贸易路线
如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文 明,促进了商品、技术和思想 的交流。
交通工具
如骆驼、马匹和船只,在古代 贸易和交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贸易中心
如罗马、中国和印度等地的市 场和商路,促进了地区间的经 济交流。
古代战争与征服
02
01
03
战争与征服的起因
拉伯数字的发明和应用。
古中国文明
01
起源
古中国文明起源于东亚的黄河流域,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02
政治制度
古中国文明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强调君权神授和儒家
思想。
03
科技与文化
古中国人在农业、纺织、冶金等领域具有重要贡献,同时在文学、艺术、
哲学等方面也有丰富的遗产,如《诗经》、《尚书》等经典和甲骨文、
古代宗教与哲学
儒释道思想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思想对世界哲学和宗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佛 教也在中国传播并融入中国文化。
宗教信仰
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十分丰富,包括道教、佛教、伊斯兰 教等,这些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 中国化特色。
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也十分丰富,如《易经》、《道德 经》、《庄子》等经典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影响。
古印度文明
01
02
03
04
起源
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南亚的印度 河流域,约公元前2600年左
右兴起。
宗教信仰
古印度文明以婆罗门教和佛教 为主要信仰,强调轮回和修行
。
哲学与文学
古印度文明在哲学、文学和艺 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如吠 陀经、摩诃婆罗多等经典。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背记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背记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b9892de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c.png)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5 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1. 王室衰微
特征 西周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社会动荡和变化,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
坏,“礼崩乐坏”
表现 (1)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权威明显削弱,渐渐
失去对各地诸侯的控制。
(2)诸侯国日益强大,各自为政,不再定期朝觐和缴纳贡赋,导致
周王室财政入不敷出,困难重重
结果 大国诸侯操控政治,竞相角逐,使春秋时期的政治呈现出新面貌
2. 诸侯争霸
目的
追逐自身的利益,积极争夺霸主地位 方式
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表现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吴国和越国先后北上争霸 影响
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易误警示
1. 春秋争霸不断、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转型,生产工具的创新,铁器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政治转型,王室衰微,诸侯竞相争霸。
2. 争霸的实质是大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争夺霸主地位)。
3. 民族关系
政治:王室衰微
(分封制瓦解、周
天子地位下降) 经济:经济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
军事:诸侯争霸 (齐桓公、晋文公等)
(1)地位: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
(2)表现: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4. 经济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含反思)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9bed919c77da26924c5b025.png)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就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2.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二、甲骨文记事(重点)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刻有文字的甲骨2.甲骨文的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有1500个以上。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甲骨文发现的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难点)1.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甲骨文字形举例【知识拓展】金文有些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
第二单元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上课课件(深圳专版)
![第二单元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上课课件(深圳专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9101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7.png)
3.研读“史料实证1”,“周室衰微”“政由方伯”说明当时
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使整个国家处于什 么样的状态? (1)现象:_分__封__制__逐步走向瓦解,_周__王__室__地位不断下降, 大国诸侯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操控政治,竞 相角逐。
史料实证1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七年级 上册》P32 “知识拓展”
4.影响。 (1)诸侯争霸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_疆__域__不断扩展。 (2)为_民__族__交__融__创造了契机;周边民族产生了_华__夏__认__同__观__念__。
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研读教材及右栏“史料实证2”,说明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 史料实证2 工具和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种变化起了什么作 用。归纳春秋时期其他领域经济发展的表现。 1.变化:_铁__制__农__具__和_牛__耕__的出现。 2.作用:使农业的_深__耕__细__作__、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 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 恶金以铸锄、夷、斤、 ,
【解析】第(1)题,“桐叶封弟”的历史典故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这一制度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西周统治等角度直接回答即可。第(2)题,由材料二可以看出,齐 桓公与晋文公称霸的共同原因是重用人才,通过改革实现国富兵强,打着“尊王攘夷” 的旗号。第(3)题,由材料三可以看出,诸侯争霸促进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统一奠 定了基础;由材料四可以看出,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交融。第(4)题,根据材料五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赵简子为卿大夫 却僭越使用七鼎,反映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国崛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
黄 金
两 换 不 去 举 世 无 双
做 自 己 , 保留 一份骨 子里高 尚的人 格,只 为那份 最真的 性情而 坚守。 下面是 美 文 网 小 编 给大家 带来的 有关做 自己的 人生感 悟散文 ,供大 家欣赏 。 有 关 做 自 己 的 人 生 感悟散 文:做 最潇洒 的自己 拥 有 自 信 是每个 人都希 望的状 态,很 多 时 候 还 是 会被感 情左右 ,工作 ,感情 ,朋友 圈,家 庭,生 老病死 ,喜怒 哀乐。 曾 经 谁 没 有 辉煌, 回望过 去,也 许是激 动背后 的狂妄 之流和 得意将 筑起的 台基一 点 点 侵 蚀 , 也许是 一时的 成就幸 运之光 照着懒 惰的睡 床,不 想去行 动。 曾 经 也 许 有 过 理 想,现 实的社 会逐渐 把理想 的光芒 折射, 迷失了 方向。 顺着折 射的光 线 却发现 另一片 天空。 精彩的 世界, 与我们 同行。 好奇的 眼睛永 远不会 缺少色 彩。 想 不 到 自 己 将会到 哪里去 ,只看 见前面 一片精 彩。 你 的 出 现, 陪我作 伴,我 们 竞 争 , 我 们合作 。我害 怕你会 夺走我 已经有 的一切 。时间 是催化 剂,磨 老了一 颗 规 则 的 心 ,遮住 了属于 这里的 斑斓。 即使是 这样的 环境, 他存在 有他的 道理, 我 可 以 得 到 我需要 的东西 ,尽管 艰难。 现在的 你,一 如当时 的我, 那么理 想。我 不 知 道 我 该 以怎样 的心态 对你, 一如对 自己, 一直认 为我是 一个体 面的人 ,每个 人 都 有 一 个 开始, 我也一 样。也 许,君 子只能 直视自 己的地 盘被一 点点占 据。这
文字资料: 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一座大型祭祀坑,
其中有三百多具骨骸,他们是作为祭品被杀 奴隶。
另:在安阳的一座商王大墓中,有四百 多具奴隶作为殉葬品被活埋或杀死。他们有 的和车马、狗同葬。
说明:奴隶被任意杀死或活埋,作奴隶主 的殉葬品,地位和猪狗一样,命运悲惨。
首页
历史沉思:“文明”还是“残酷”?
二、农业、畜牧业、商业
五
六
谷
畜
丰
兴
登
旺
你知道吗:“五谷”指什么? “六畜”何时都已出现?
水
稻
麦
黍
粟
豆
二、发达的农业
当时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品种 —— 五谷齐备 技术 —— 选种、施肥、治虫害 工具 —— 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三、发达的畜牧业
当时畜牧业有何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畜齐备,有圈栏和牧场
有 关 商 代 畜 牧 业 的 甲 骨 文 字
四、繁荣的商业
当时的商业有何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商业、交通发达 都城繁荣 使用“贝”作为货币
商业
商朝的贝币
商代的商业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时以海贝、骨贝、玉贝、铜贝等作为货币。
我国的夏、商、西周奴隶社会 时期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 繁荣,形成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商周青铜器有没有完全相同的?
(1)后母戊鼎 ——最大
1.1米
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gān guō用来熔化金属 的器皿)能冶炼铜 1.33米12.5千克,铸造 该鼎需要70多个 坩埚。
特点二:生产规模大
史海拾贝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 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
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 的身份等级。
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
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 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
右图所示器物是目前世界
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请问该文物是制作于什么
时期?
B
A. 夏朝 C. 西周
B. 商朝 D. 西汉
"青铜文明"时期大体上相当于我国的(C )
A.原始社会初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形成和繁荣时期 D.奴隶制到封建制变革时期
特点四: 分布广泛
2.陶瓷业
夏、商、西周的陶瓷业也很发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china”的 中文含义是“瓷 器”
3.玉器制造业
商 朝 玉 凤
商朝玉象
夏、商、西周时期,
商 朝
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玉
玉 人
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水平。
商朝玉凤
西周玉鹿
2、陶瓷和玉器业
玉
玉
璧
琮
古人的宇宙观:天圆地方
酒 器勺
觥gong
爵
壶
尊
水器 鉴
匜yí
盘
炊具
甗(yǎn)
簋(guǐ)
乐器
兽面纹鼓
编钟
农具
铜耜
铜犁
特点一:品种多,应用广泛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 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 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 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 种青铜器。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 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 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生产力发展;
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 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历史沉思:“文明”还是“残酷”?
综上所述,商代的文明较全面地体现 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 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当 然这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 基础上的“文明”。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白天:在奴隶主的监督下, 辛勤的劳动
夜里:奴隶主将奴隶的双 手用木枷锁起来
说明奴隶没有自由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这幅图告诉你什么历史信息?
说明西周奴隶的地位十分低下。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人牲”
商代,祭祀坑中的奴隶遗骨。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人殉”
商代武官村大墓 殉葬奴隶40多人, 还有人头几十个, 血淋淋地反映了 商代奴隶主用奴隶 殉葬的野蛮情景。
《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 大夫五,元士三。”
“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呢?
人声鼎沸、一言九鼎、问鼎中原、
钟鸣鼎食、鼎鼎大名、三足鼎立
(2)四羊方尊 ——最精美
“尊”是一种蕉盛叶酒形器。 四羊方尊,纹商理朝清晚期晰偏
早青铜器。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四。只是中大国卷现角存羊
山顶洞人、河 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 用的生产工具 又是什么呢?
打制石器
石
器
时
代
磨制石器
青
青铜器
铜 时
代
青铜பைடு நூலகம்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
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 化发展阶段。它介于“石器时代”和“铁 器时代”之间。
青铜文明:即在青铜时代人们
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 “青铜文明”。
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
尊,高58羊.3厘的米前,腿重近
34.5公斤
特点三:工艺精美
商
成都平原
(3)“三星堆”文化
距今约三千多年, 商朝时期, 西南成都平原上 古蜀人的文化
(3)“三星堆”文化
(3)“三星堆”文化
青
青
铜
铜
神
立
树
人
像
(3)“三星堆”文化
现已探明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出土 了大量金器、青铜器、玉器、石璧、陶器、 象牙等文物,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 元一体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同,都 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三星堆遗址就是长 江上游地区中华文明最杰出的代表。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文化主要覆盖地区是(C )
A.中原地区 B.长江下游 C.成都平原 D.江汉平原
最能说明商代奴隶制文明程度的是(A)
A.青铜制造技术水平高超
B.与其制造业水平很高
C.商朝商业的发达
D.商朝畜牧业发达
青铜器: 用青铜制作的器物。 青铜: 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
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手工业的发展)
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 原始社会末期 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 商朝
3、青铜制造中的精品有: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4、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互动学习1):请大家看以下材料概括青铜 制造业的特点?
是做人的本分
(zhì)
兽 面 酒器 纹 觯 高:16.6cm
拍卖价:
西 RMB 3200万
周
铜镜 估价:
33万
方彝 估价:
10000万
青
铜
估价:
立 人
50万
像
青铜神树
残高3、96米
编钟
估价:100万
价格:???
价格:???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元谋人、北 京人时期用 的生产工具 是什么?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人认为祭祀和 打仗是国家头等重 要的事情,目前青 铜器中最多最重要 的也是宗庙中使用 的器物,即礼器。
礼器
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
礼器
西周礼器 高54厘米、重34.5公斤, 铭文32行、499字, 是现存最长的铭文。
兵器
青铜矛
云雷纹矛
青铜镞(zú )(箭头)
兵器
青铜胄(zhòu) 人面纹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