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化设计》书评Dick&Carey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系统化设计》书评

现代教育技术

刘张周

读完Dick&Carey的《教学系统化设计》之后,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纠正了我对教学系统化设计的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通过对本模型的学习,我对“系统”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对系统的理解仅仅是知道系统的基本特征(动态性)。本书对系统的解释通俗易懂,即是相关部分的相互作用的集合。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输入输出建立联系,整个系统使用反馈来确定是否达到了目标。在教学系统化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有对教学的有效性作出评价的机制,而且还要有在教学失败时能够及时修改的机制。

迪克凯里模型介绍了一种基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的教学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化方法模型,整个系统分为九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输入和输出,上一部分的输出又会成为下一部分的输入。比如,在评价需求确定目的阶段,输入信息是需求评估结果、对学习困难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对实际做这项工作的人员分析等,输出信息则是所确定的教学目的;而这一教学目的又是教学分析、学习者和环境分析的输入信息。根据反馈信息,经过不断修改,最终输出的产品是一个能尽力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广义范畴的教学设计。书中提到,在进行这一系列步骤之前,要先确定教学目的。没有唯一适合的教学设计模型,只有更适合所处的教学情境的设计模型。所以在真实情景中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该模型进行设计。书中的迪克凯里模型既是基于理论和研究的,也是基于广泛的应用和实践的。

经过个人分析,书中涉及到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模型中的分析学习者和环境阶段,教学目标确定以后,行为目标或学习者的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育者的目标,即学习者能够做什么。编写绩效目标,教学策略开发,修改教学等也反映了行为主义“环境影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影响后继行为”的观点。

2. 教学目标分析中能力分类依据的是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分析从属技能的方法、教学策略设计的步骤也来自于加涅的理论。另外在分析学习者、设计教学材料等方面也体现了认知主义不仅关注学习者外在行为,还重视其内部心理过程的观点。

3. 在教学策略设计、分析入门技能、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等环节也涉及到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也就是说,教学目标中的新技能的学习要建立在入门技能的基础上。另外,要创设尽可能接近事实的问题情境,对教学进行评价、修改教学也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反馈精神。

与以往读到的有关教学设计的书相比,本书在内容结构的设置上有很大不同。首先,它给出了迪克与凯里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模型(如下图),然后整本书的内容则是围绕模型中的各个环节一一详尽展开描述和讲解,并且每个环节的描述完成后,在章节的最后都附有连贯性的案例演示,让读者对前面讲到的理论有了可具体操作的实践。虽然本书只是阐述了一家之言,但它是建立在多种理论的基础之上,并且其详尽和严谨程度都让人对其理论方法深信不疑。相比之下,在之前看到的教学设计的书中,罗列出各家理论,每个理论都略有触及,结果让学生感到每个理论方法都显得空洞无力,毫无学习下去的兴趣。

根据迪克与凯里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模型,本书的章节分为:评估需求以及确定教学目的(第二章)、教学目的分析(第三章)、确定从属技能和入门技能(第四章)、分析学习者和环境(第五章)、编写绩效目标(第六章)、开发考核量表(第七章)、开发教学策略(第八章)、开发教学材料(第九章)、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第十章)、修改教学材料(第十一章)、设计和实施教学的总结性评价(第十二章)。看完各章节内容,我对教学设计的功能产生了新的认识。以前在学习了各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后,就形成一种思维: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尽可能的利用新颖的、彰显自己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设计出丰富多彩、与众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本书仅用了一个章节来描述教学策略的开发(第八章),其他章节着重分析了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本书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方法才是我意识到教学设计的真正目的是分析教学实施的目的是什么,学习者是否达到目标,而不是教学过程要怎样精彩。

总结来看,本书的第二章至第七章都是围绕“目标目的是什么?”、“怎样检查学生是否已经达到目标”展开的。在之前有关教学设计的学习阅读中,教学目标的描述仅以加涅的学习类型为核心展开一个章节的讲解,而本书用了四个章节讲解了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首先,本书讲解了教学目的、从属技能、入门级能、教学目标、绩效目标的概念。通过仔细解读这几个概念,我意识到应用环境和学习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差别是不容忽视的。一切教学都是围绕学习者能够在应用环境中运用所学新技能为目的的。如果学习环境与应用环境的差异在教学设计时没有考虑到,那么学习者无法将获得的新技能迁移到应用环境中,那一切也只是徒劳了。另外这四章对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做了详细地分析,使教学目标的编写过程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详细、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评价学

生的达标情况时,更易操作和衡量。

但与此同时,也许是由于对目标描写太过详细,让我感到书中的一些地方有重复之嫌。例如,在应用环境的分析时,实施点的物理条件与工作环境是否存在物理条件的限制有重复,也许是由于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使得原作者的意思没有表达出来。

另外让我产生疑惑的地方是,在绩效目标的标准表达时,书中解释不能用掌握程度的语句来表达标准,如正确率为90%,而是表述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及在什么情况下要判定行为不及格。其实,我并未分清二者的区别。但在章节末尾的示例中,其标准却用了掌握程度的表述,明确的写出了“正确率超过80%”,这更使我感到疑惑了。

此外,通过对此教学设计模型各个环节的学习,让我感到如果此书的教学设计模型用在传统的学校教学中,会有一些环节无处实施。因为它侧重于对学校以外的工厂、社区生活中的目标人群的教学。书中举例的各类目标学习者需要学习的技能都是学校以外的各领域的专业技能,而且对这些领域的教学需求分析、目的确定、目标分析等设计环节的是都非常完美,可操作性很强,但如果将其移植到我国中小学学校的文化课的教学设计中,就感到无从下手了。因为学习者在学习完成后没有相对的应用环境(或者说学习环境就是其应用环境),继而对应于应用环境的教学目的也不存在。教学目标或许应该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取。这样的话,五章有关教学目标的内容对于我国学校教育的教学设计就毫无用处了,而其它章节的环节也不能充分利用。书中提示对基础教育中的一门课所学技能的“应用环境”分析,可以考虑从以下角度回答:确定这些技能会用在课程的什么地方,与老师讨论这些技能应用的情景,了解过去具备这些技能的学生的表现情况。书中对此只是一笔带过,对于实际操作起来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但书中对学习环境的分析,在传统学校中还是很有效的,可以向目标学习者访问,他们可以为教师提供他们如何使用学校、教室环境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也可以帮助教师按学生的喜好实施教学。

在考核量表的编写方面,作者也做了详细的介绍。他提到了四种标准参照评测,即入门技能测试、前测、练习测试、后测。在我看来它们可以归入三种评价类型。入门技能测试和前测是诊断性评价,练习测试是形成性评价,而后测既有形成性评价的成分也包含总结性评价的成分在里面。在编写考核量表时,作者指出针对不同的技能目标,要选择合适的考题类型、评价量表。考试题目的编写要以学习者、情景、目的、评测为中心。考试题目的编写要符合目标中规定的行为,题目中的语言、应用环境都应是学习者熟悉的,题目设置的情景也要尽可能真实、自然。考察学习者真实的能力,不要出偏题、怪题使学生感到紧张。另外,掌握标准、答题指示的编写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环节步骤都描述的尽可能的详细,而且内容充实、不空洞。这使得我在阅读时,不能快速浏览,每一个段落都要实实在在地阅读并且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但由于是翻译的缘故,一些句子读起来很拗口,不得不反复读几遍才能明白意思,而且每一章节后面的例子与我们的生活相差较远,也使得我们在理解的过程中有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