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林学术研究报告之基于“标准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通用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品】吴江林学术报告之学科建设与基于策划的校本教研版-精品资料PPTPPT资料

【精品】吴江林学术报告之学科建设与基于策划的校本教研版-精品资料PPTPPT资料

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能 力、基于教学目标设计 评价任务和教学活动的 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意识淡薄; 教学设计比较随意; 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一致性差; 学习过程零散而缺少逻辑。
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策略·研修
「活动策划」
通过一次由封闭到开放,由独立到合作的研 修过程,按照设计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 设计评价任务——基于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设 计教学活动的活动程序,让教师体验到教学目 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评价——活动一致 性的重要意义和设计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专 业能力和课堂教学的质量意识。
吴江林学术报告之 学科建设与基于策
划的校本教研版
教研组建设及教研活动问题种种……
—教研活动离学术远离行政近,离研究远离任务近,离系统远 离零散近,离合作远离单干近,失去了教师专业发展载体的功能。
—教研活动大多数时候是“一次性消费”,但教师专业发展的 许多深层次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跟踪式研究才能解决。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不过就是听课和评课,除此之外很难有 什么称得上研究的活动。即便是听课和评课,也有许多是走过场, 去专业化现象严重。
—教研组建设,不仅是教研组的事,更需要学校的支持与指导, 然而学校的力量在哪里呢?
—适合做教研组长的人在哪里?面对这个群体,很多时候没有 办法,你不满意?换个人也未必比他(她)好,将就着吧。
这种长期的活动,需要坚守,需要共识、需要扎实 有效的行动,更需要科学缜密的计划,落实得好将对 教研组的研修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常规的专业活动精心策划为不常规的研修方法,这 需要集体的智识,也是形成学科特色的有效路径。
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策略·研修
【基于策划的教研活动 ·教学目标设计】
「发现问题」
• 备课即做课件 • 做课件即做教学流程 • 做教学流程即呈现内容 • 课堂教学即完成预设内容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迷失方向
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标 准”意识,学习目标的设计往往会迷失
方向。
要正确看待、使用教材
正确看待教材 01
在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教材 ,吃透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
教材意识。
实现目标载体 03
教材中的内容绝非教学任务,也绝非教学过 程应该达成的目标,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
测评内容与目标一致
实际教学中,我们应避免随意找几个相对简单的题目进行当堂检测,以确保测评内容与教学目 标保持一致。
目标一致才能检测学习效果
如果测评与目标不一致,就无法检测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的掌 握情况。
选择与学习目标一致的题目
为了确保测评与目标一致,我们应该选择与学习目标一致的题目作为检测,从而对学生一节课 的目标达成做出准确的评价。
评价设计要在循序渐进中不断考量学习目标
教学评价镶嵌课堂
教学评价应该“镶嵌”在课堂教学之中,是嵌入式的,教学的过程也应 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评价过程。
评价问题梯次有度
评价问题的设计也应该梯次有度,疑点难点要给学生搭支架、架梯子, 关键处应注明方法、步骤。
05
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
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
06
总结
总结
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
由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引领课堂教学,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许会充满困 惑,遇到挫折。
教书育人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向着“教书育人”这个大目标迈进,教育就能真正走进 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润泽生命。
THANKS
0目标进行重新审视
01 审视学习目标
设计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目标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 ,确保目标的可测性和准确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
行为 程度
程度(Degree): 学生对目标所 达到的最低表 现水准。用以 评量学习表现 或学习结果所 达到的程度。
行为 动词
行为(Behavior): 可观察、可测量、 可评价的具体外 显的学习行为
☆ 一种解决办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 理解教学目标的意涵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学习体验:怎么样?
具备这些特征的教学目标应该以“外显行为”为核心!
☆ 一种解决办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 理解教学目标的意涵
学习者(Audience): 学生而非教师 条件(Condition): 影响学习结果的 特定限制或范围 等(如辅助手段、 提供信息、时间 行为主体 的限制、完成行 行为 为) 格兰伦的ABCD 条件 表述法
/
☆ 一种解决办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 五步转化法
第四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程度
教材分析 行为程度 说出 用生物学术语 学情分析 有前备经验 有前备经验 概述 用规范的学科语言 或图式准确表达 无前备经验 无前备经验 有前备经验 有前备经验
免疫主体(抽象)
免疫对象(抽象) (( 非非 免 识别 常常 疫 复抽 过 清除 杂象 程 )) 免疫特点(抽象) 免疫意义(具象)
学的活动

低效课堂:现象与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教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环节
教 学 目 标 设 计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课 堂 教 学 实 施 教 学 结 果 评 价
• 适切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 一种解决办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 理解教学目标的意涵 •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 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 标准,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 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可作为教学设计和评价依据的教学目标特征是? 可观察、可检测、可解释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ppt课件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ppt课件
34
谢谢您的倾听!浪费了您的宝贵时间! 我的新浪博客:菊荣行思录
/zjrongcn
35Biblioteka 三教学活动嵌入评价任务

视 角 教学过程优化评价信息
教学设计:从框架到细节
27
教学活动嵌入评价任务
明确评价任务 执行评价任务 交流学习成果

• 不放学

• 不扰学
收 • 不替学
学习链/评价链
28
教学过程优化评价信息
展开评价任务
学习目 标
获取(收集) 评价信息
利用(处理) 评价信息
教学链/评价链
朱旭东《足弓传球》教 学分析
4
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是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因此,“好课”的核心问题就是目标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落实
5
学习目标怎样落实?评价任务怎样组 织?——“评价与教学”的整合,也即 “教-学-评一致性”。这就涉及到教学活 动的设计,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 1.学生在学习 2.学生向着目标学习 3.大部分学生达成目标,一部分学生创造了目标之 外的精彩
式及其原因”,而不是把这些作为载体学习课文的表达方
式,那么,这些目标明显是属于科学课的,而不是语文课
的。所以,我建议删去。——目标的课程性。
这里,可能蒋老师为了追求学习的多元化,但事实上,不 切合学生实际,学生做不到。我建议选择其中的一项活动 作为载体,可将目标定位为:通过同桌合作,能借鉴课文 中的对话方式,用问答的方式说出其它小动物是怎样过冬 的。——目标与学生、与教材的适切性。太难,做不到, 就要考虑降低;课文是资源,可以进行开发。
21
表现性评价=表现性任务+评分规则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施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施

• 课标要求: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 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 选自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20页
• 课标分解过程:
• 第一步:分析陈述方式、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 课标: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 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 陈述方式:结果性目标
综合呈现学习目标(依据目标叙写ABCD原则)
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兼顾教材、校内外资源和学情分析综合呈现目标:(以行为 目标为主,表现性和过程性目标为辅,综合呈现三维目标)。
1.联系第五、六单元有关英国的历史知识,分析相关材 料,全面概括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列举工业革命的成果,并比 较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3.研读图文史料,多角度分析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感 受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的表达
目录 三、推进路线
1.分解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的确定
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五步转化法
第一步:分析陈述方式、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第二步:分析行为表现(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和行为动词)
第三步:确定行为条件。 第四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第五步:综合上述思考,初步确定学习目标。
• 案例: 九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标分解:
行为主体(学生)+行为条件+行为程度+行为动词+核心概念
评价任务设计
评价任务是什么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习的评价” 课堂评价是一项任务 是学习任务,也是评价任务 收集信息——判断——改进(决策)
不仅是“判断学习的评价”
课堂评价不是简单的加分,“你 真棒”
不是先“教-学”后评,而是边 “教-学”边评,是“教-学-评一 体化”

有效教学(学教评一致性的视角)PPT课件

有效教学(学教评一致性的视角)PPT课件
主干:它反映教学目标的达成时间和行为主体,通常以 将来时形式表述。
“学完本节课(章、单元)的内容后,学生能够……”。
具体的目标要求:它规定学生的各项行为表现。具体目 标的陈述要求是把条件置于句首,然后跟随的是行为动 词,最后叙述行为标准。
如,“把一个用过去时或将来时书写的句子,改写成将来时的句 子,不出现时态和语法错误。”
assessment
lear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二)学教评一致性的教学程序
备课、上课、作业的一致性 学段、学期、单元、课时的一致性
我们平时是不是这样上课的?
备课时,“目标(到哪里去)”不清楚,但整 天琢磨着“教什么/怎么教(怎样去)”的问题。
上课时,(1)当我们在告诉时,是关注自己有 无告诉还是关注学生有无明白?(2)当我们采 用讲解、讨论、作业等方法时,是关注该方法 与目标的一致性还是场面的好看性?
(5)课后作业:检测目标是否达成? 反思教学是否有效?
目标链
学段、学期、单元、课时的一致性
学段内容标准 学期课程纲要 单元/课时教案
二、如何设计学教评一致性的方案
(一)撰写一门课的纲要 (二)设计一节课的方案 (三)一项核心技能:目标叙写
(一)撰写一门课的纲要
何谓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的研制路径 课程纲要的呈现格式
较差的具体目标:
学生将知道端午节的来历。
较好的具体目标:
学生将能够完整地陈述端午节的来历。
常用行为动词:认知领域
1.描述记忆:
识别、描述、陈述、叙述、匹配、选择、列出、说出、默写。
2.描述理解:
归类、解释、总结、翻译、转换、重述、区分、概括、抽象。
3.描述应用:

教学评的一致性课题报告PPT课件

教学评的一致性课题报告PPT课件

15
15
四、文献析评
❖ 国外相关文献评析
▪ 1. 安德森等人编著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 2. 伯纳(Daniel M. Perna)和戴维斯(James R.
Davis)合著的《标准和课程的一致性:为了课堂的成 功》 ▪ 3. 安斯沃斯(Larry Ainsworth)的《解析标准:管理 标准的一个简单过程》 ▪ 5.本森的《基于标准的教学模式——关于科罗拉多州 的教育工作者们如何将基于标准的教育运用于当地学 区、学校以及课堂的实践指南》 ▪ 4.史密斯(Ian Smith)的“学习性评价丛书”
❖启示:
▪ 教学目标就是课堂的“标靶”(target),标 靶不清楚,噼里啪啦乱打一气,结果往往是出 力不讨好,徒然增加学生的负担。
▪ 一课时只有四十几分钟,一个学期只有百十个 课时,教师必须要清楚这个学期、这个课时最 需要和学生分享的是哪些东西!
6
6
(一)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案例二
❖教学随访(instructional rounds)的经历
❖1.古诗文的教学重在通过朗读和吟诵来体悟 诗歌的意境,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 验、培养语感”。
❖2.课程标准“附录1”提供了推荐背诵的优 秀诗文篇目,其中苏轼的作品有:《江城 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5
5
问题与启示
❖问题:
▪ 课程内容的选择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 背诵的篇目不是课程要求的基本篇目
9
9
(三)课程改革政策的设计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 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 的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基于标准的教学目的在于清除困扰基础教 育界的知识至上、机械训练的应试教育积 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 心概念界定

基“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

基“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
四边形的特性
抽象/无基础
学情分析最重要的是分析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 五步转化法制定教学目标 · 案例分析
第三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程度
教材分析 行为程度 学情分析
认 四 识 四 边 边 形

直观感知四边形 说出四边形的特征 有基础,不会用数 四边形的几何定义 说出构成四边形 比较抽象/有基 (平面图形) (四条边、四个角、封闭图形) 础 的三个关键要素 学语言表述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说出长方形、正方 比较抽象/有基 有关于四边形的感 形的特征及和四边 础 (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会用三大要素判 四边形的几何图形(重点) 性认识,但没有形 形的关系 断几何图形是否 (几种常见的四边形) 成有关四边形的系 是四边形 能阐述辨认、区别 抽象复杂/有基 辨认区分四边形 统认识础 (封闭图形、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四边形的特点 有一定的感性经 四边形的几何特征(难点) 简述四边形易变 验,对空间想像 (易变形) 形的特点 简述四边形的“特 能力要求高 抽象/无基 四边形的特性 性”之处 础 行为程度应规避模糊不清的现象,明确应“学到什么程度”
认知常见的四边形 认知四边形的特点
☆ 五步转化法制定教学目标 · 案例分析
第一步:基于内容标准,分析教材,建构知识体系 例1:三年级:辨认平行四边形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问题出在哪里?
直观感知四边形 (平面图形)
认 识 四 边 形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辨认区分四边形 (封闭图形、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四边形的特性 四边形的几何定义 (四条边、四个角、封闭图形) 四边形的几何图形 (几种常见的四边形) 四边形的几何特征 (易变形)
例:小学三年级数学:辨认平行四边形 •分析内容标 准 辨认平行四边形

基“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教学评一致性共37页

基“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教学评一致性共37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基“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教学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评一致性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7

教学评的一致性课题报告PPT教案

教学评的一致性课题报告PPT教案
第20页/共22页
感谢倾听,欢迎提问!
第21页/共2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第4页/共22页
问题与启示
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背诵的篇目不是课程要求的基本篇目
启示:
教学目标就是课堂的“标靶”(target),标靶 不清楚,噼里啪啦乱打一气,结果往往是出力 不讨好,徒然增加学生的负担。
一课时只有四十几分钟,一个学期只有百十个 课时,教师必须要清楚这个学期、这个课时最 需要和学生分享的第是5页哪/共22些页 东西!
第14页/共22页
四、文献析评
国外相关文献评析
1. 安德森等人编著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2. 伯纳(Daniel M. Perna)和戴维斯(James R. Davis)合著的《标准和课
程的一致性:为了课堂的成功》 3. 安斯沃斯(Larry Ainsworth)的《解析标准:管理标准的一个简单过程》 5.本森的《基于标准的教学模式——关于科罗拉多州的教育工作者们如何
(一)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案例二
教学随访(instructional rounds)的经历
《蜀道难》教学中的问题 《将进酒》教学中的改进
范读安排的次序 不一样、评价反 馈的语言不一样 ,教学效果和课 堂气氛竟然完全 两样!
第6页/共22页
启示: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面对四个重要的组织性问 题:
争论:用12分钟的时间温习文学常识,是否合 适?
第3页/共22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 1.古诗文的教学重在通过朗读和吟诵来体悟诗歌的意境,
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2.课程标准“附录1”提供了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篇目,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辨析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明确学习结果的 基本思路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不能被直接检测
课程标准
教学主题
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教材分析
核心素养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学习结果
关于教学主题的具体知识,可被直接检测
第二步: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
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有生活经验与兴趣,对各种几何图形
⑤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小学数学内容标准: 辨认四边形
内容标准/学 段目标能作 为课堂教学 目标吗?
①辩认四边形 的哪些内容?
②这些内容 如何辩认?
③这些内容分别要 辩认到什么程度?
显然,内容标准不能直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 所以,将内容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二、基于课程标准研制行为目标

特点、再从特点区分不同的四边形,
应用特点辨认不同四边形 需要较强的图形观察、系统分析、逻
辑推理能力,才能初步形成四边形的
程 序
难点
系统认识,这对中下水平学生有难度。 有感性经验,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性 性质:相对三角形不稳定 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四边形不稳定的

特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分析
识 建模和实验的方法
不同四边形
区别不同的四边形
观察、系统分析、逻辑推理能力, 才能初步形成四边形的系统认识,
程 序 性 知 识
难点
性质:相对三 角形不稳定
建模和实验的
简述四边形相对三 角形是不稳定的
这对中下水平的学生有难度。
有感性经验,对实验有浓厚的兴 趣。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四边形 不稳定的特征,对学生的动手能 力、比较分析能力、数学表达能
教学目标
功能
质 量 标 准 指向
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
情感态度 过程方法 知识技能
情感目标 过程目标 知识目标
检测 实现
④三维目标的关系
标 目 阶 三
三维目标是递进的不能分割的整体,无须分开叙写
②教学目标的取向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应采取何种目标取向 呢?
以行为目标为主,生成性和表现性目标为辅,
以结果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相结合的方式,反映 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
•应该达到怎么的认知程度? •达到期望的认知程度需要怎么的认知条件?
第三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程度
知识体系
行为程度
学情分析
特点:4条边和 4个角
能从边和角两个角 度归纳并 说出四边
有生活经验与兴趣,对各种几何 图形 有感认识,已学过边和角,
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从边 和角的角度归纳得出特点,需较
数学思考: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
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1.2 基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
空间观念 (核心素养)
生活情景图
几何图形(陈述性知识)
数学推理 (核心素养)
从边和角认识 四边形特点
形的定义(二个特 强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数
点)
学表达能力。
陈 述 性 知 识
重点
图形:有多种 会用二个特点 判断 不同类型 四边形,学会以边
应用特点辨认 和角的特点为依据
能凭经验辨认四边形与非四边形、 不同的四边形。三年级的学生有 较强的探究兴趣,从不同的几何 图形中归纳特点、再从特点区分 不同的四边形,需要较强的图形
去哪儿?
编写 依据
学习 基础
•“五步法”:基于课程标准研制行为目标
例1:三年级数学(上):四边形
第一步: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学习结果
1.1 分析课程标准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运 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辨认四边形
知识技能: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 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要求很高,学生
都有较大困难。

小结: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的 基本思路
三点辨析: ①重点和难点确 立的依据 是什么? ②教材和学情分析结束后,为何可以确定重点和难点? ③教材和学情分析结束后,为何必须确定重点和难点?
陈述性知识 分析 知识基础
程序性知识
能力基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实践中,目标的取向还与一门课程的性
质和某个课题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结果性目标所占比例 大一些,语文、英语、思品、体育、艺术等课程, 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所占比例大一些。政治、 历史则介于两者之间。
③行为目标的要素
建议进一步阅读: 马杰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特点:4条边和4个角 从边和角认识四边形特点
有感认识,已学过边和角,有一定的 观察和分析能力。从边和角的角度归 纳得出特点,需较强的观察、分析、
推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述 性
重点
凭经验能辨认四边形与非四边形、不 同的四边形。三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
知 图形:有多种不同类型
探究兴趣,从不同的几何图形中归纳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教育部国培专家 教育部基教二司校本教研专家组成员
吴江林学术报告系列之五
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 学生要去哪里?如何去?到哪了?(目标、活动、评价)
第一部分:如何设计适切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之理论基础





①教学目标的意涵
教学目标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 质量标准(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它由“知识”和 “认知过程”组成),它是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 评价提供依据。
四边形的几何特点(陈述性知识) 从边和角认识特点(程序性知识)
四边形的特点
应用意识 (核心素养)
生活情景图
数学推理 (核心素养)
数学模型 (核心素养)
四边形分为不同的种类(陈述性知识) 从边和角对四边形分类(程序性知识)
四边形相对三角形不稳定(陈述性知识) 建模方法及实验方法(程序性知识)
1.3 明确学习结果
课本资源
校园生活情景图1 常见几何图形 常见四边形 校园生活情景图2 实验


述 性
识知

方程

序 性


特点: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从边和角认识四边形特点
图形:四边形有多种几何图形 应用特点辨认不同四边形
性质:四边形相对三角形不稳定 建模方法和实验的方法
核心 空间观念、推理能力 素养 模型思想、应用意识
方法
力要求很高,学生都有较大困难。
第四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条件
知识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