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卷B卷答案 出卷人:彭思源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分/题〕1、测定溶液pH时,先用溶液对仪器“定位〞,然后调节“斜率〞。

2、Ag-AgCl参比电极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内部溶液中Cl-浓度。

3、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物质性质、入射光波长、溶液温度与溶剂等因素有关,而与溶液浓度及液层厚度无关。

4、分光光度分析中,当吸光度A=0.434 时,测量相对误差最小。

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物理干扰可用标准参加法方法消除。

6、产生1%吸收时对应待测元素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气相色谱常用检测器中,属于质量敏感型检测器有FID与FPD 。

8、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最主要因素是桥电流。

9、每次新安装了色谱柱后,为了使固定液结实及除去固定液中易挥发成分应对色谱柱进展老化处理。

10、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常用流动相主体是水。

11、梯度洗脱可分为高压梯度与低压梯度。

12、正相分配色谱可用于分析极性化合物样品,被别离组分分子极性越强,在柱中停留时间越长。

1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心部件是迈克尔逊干预仪。

14、中红外区可大致分为特征谱带区与指纹区。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2分/题〕1、以下方法中可用于确定电位滴定法滴定终点方法是〔A〕2、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蒸馏水中浸泡〔B〕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那么说明〔C〕4、校准曲线斜率常因温度、试剂、仪器条件变化而变化。

在测定样品同时绘制校准曲线最正确方法是〔C〕5、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原那么是在保证放电稳定与有适当光强输出情况下,尽量选择〔C〕工作电流。

6、为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测量,必须使发射谱线中心频率与吸收谱线中心频率完全重合,而且〔C〕7、当被分析组分沸点范围很宽时,以等温方法进展气相色谱分析就很难得到满意分析结果,此时宜采用〔A〕方法。

8、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过滤膜?〔B〕μμμμm9、以下哪种高效液相色谱常选用检测器不可以进展梯度洗脱?〔B〕A.荧光检测器B.示差折光指数检测器C.紫外-可见检测器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10、假设样品在空气中不稳定,在高温下易升华,那么红外样品制备宜选用〔D〕A.压片法B.石蜡糊法C.熔融成膜法D.漫反射法三、简答题〔共25分,5分/题〕1、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浓度时,所参加TISAB组成是什么?其作用又是什么?答:〔1〕离子强度调节剂:NaCl溶液,保持溶液离子强度一致;〔2分〕〔2〕pH缓冲盐:HAC与NaAC混合物,消除OH-干扰;〔2分〕〔3〕掩蔽剂:柠檬酸钠,消除Fe3+与Al3+干扰。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武汉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答案(B)学号姓名院(系)分数一、填空(每空1分,共9分,答在试卷上)1.在测定AsO33-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_I2_。

实验中,将阴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其原因是防止阴极产物干扰, 在套管中应加足Na2SO4_溶液,其作用是_导电 .2.液相色谱分析法常使用的化学键合反相色谱填充柱是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填充柱或ODS(C18),分离原理是疏水作用,常使用极性溶剂(如水—甲醇)流动相,分析分离难挥发弱极性类化合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在试卷上)1。

空心阴极灯的构造是:(4 )(1)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棒作阳极,内充氮气;(2)待测元素作阳极,铂棒作阴极,内充氩气;(3)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4)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惰性气体.2 关于直流电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直流电弧是一种自吸性很强、不稳定的光源;(2) 直流电弧的检出限比交流电弧差;(3) 直流电弧的电极头温度比交流电弧低;(4)直流电弧只能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3. 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的气体,它的组成是:(4 )(1) 正离子和负离子;(2) 离子和电子;(3)离子和中性原子; (4) 离子,电子和中性原子。

4. 极谱分析中,氧波的干扰可通过向试液中__(1)___而得到消除。

(1)。

通入氮气; (2). 通入氧气 ;(3). 加入硫酸钠固体;(4)。

加入动物胶。

5。

在化合物 R-CO—H(Ⅰ),R—CO—Cl(Ⅱ),R-CO—F(Ⅲ)和R—CO—NH2(Ⅳ)中,羧基伸缩振动频率大小顺序为:( 3 )(1)Ⅳ>Ⅲ>Ⅱ〉Ⅰ; (2)Ⅲ〉Ⅱ>Ⅳ〉Ⅰ;(3) Ⅲ〉Ⅱ>Ⅰ>Ⅳ; (4)Ⅰ>Ⅱ>Ⅲ〉Ⅳ.6。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 ( 2 ) (1)保留值; (2)分配系数;K=C1/C2(3)扩散速度; (4)传质速率.7. 单扫描极谱的灵敏度为 10—7mol/L 左右,和经典极谱法相比,其灵敏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2 )(1)在电解过程中滴汞速度比较慢;(2)快速加电压方式,单滴汞周期末取样;(3)氧波和迁移电流变小不干扰;(4) 电压变化速度满足电极反应速度。

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B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B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B 答案【考试试卷答案】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现代仪器分析考试试卷B 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微。

2、激发光波长、荧光发射波长、荧光发射光强度。

3.热导池、火焰离子化、浓度、质量。

4. 富集、溶出、阴极化富集、阳极化溶出。

5.紫外,可见。

6.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或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振动中伴随有偶 极矩变化。

7.等离子温度高、 稳定性好、自吸效应小、线性范围宽(基体效应小); 高 频发生器、等离子炬管、进样系统(装置)。

8.小,保证一定分辩率,减少谱线之间的重叠干扰 ; 大 , 保证有较大的光 照强度,提高谱线强度。

9. 指纹区。

二、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①2、④3、④4、④5、③6、②7、③8、②9、① 10、②三、问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1. 答:不可。

因为红外光区的能量不足以产生光电子发射,通常的光子换能器不能用于红外的检测。

2.答:储液瓶-高压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系统 3.答:相同点:两种方法均有双电极或三电极系统电解池,在电极上均有电化学反应发生,电流流过电解池。

不同点:(1)电解分析法力图避免工作电极产生浓度极化。

在电解时使用大面积工作电极,搅拌和加热电解液。

极谱分析法恰恰相反,是利用工作电极的浓度极化,在电解条件上使用微电极工作电极,静置和恒温电解液,使工作电极表面产生浓度梯度,形成浓度极化。

(2)电解分析法是根据电解物析出物量或者通过电解池的库仑数来定量。

极谱法是根据 i d = Kc 的关系来定量。

四、计算题(共4题,共35分)1、解b 组分溶液在580nm 下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114b b 580cm L mol 5.587Lmol 1000.8cm 1470.0)b (bc A ----⋅⋅=⋅⨯⨯==ε(1’) a 溶液在450nm 下及580nm 下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114a 450cm L mol 1276Lmol 1000.5cm 1638.0)a (bc Aa ----⋅⋅=⋅⨯⨯==ε (1’) 1114a a 580cm L mol 278Lmol 1000.5cm 1139.0)a (bc A ----⋅⋅=⋅⨯⨯==ε(1’) 又)b (bc )a (bc A)a (bc Ab 580a 580mix 580a450mix 450εεε+==代入数据 (2’))b (c cm 1cm L mol 5.587)a (c cm 1cm L mol 278414.0)a (c cm 1cm L mol 1276964.0111111⨯⨯⋅⋅+⨯⨯⋅⋅=⨯⨯⋅⋅=------(1’)解方程组得:c(a)=7.55×10-4mol ·L -1 c(b)=3.47×10-4mol ·L -1 (2’) 2、解:)(lg 20592.02++=Ca c VK E s ……① (1’) x x c VK E lg 20592.0+=……② (1’)①-②得:446.2V0592.0)V 3243.0V 3111.0(201.0lg 0592.0)E E (2)Ca (c lg c lg S x 2x -=-+=-+=+(4’)1x L mol 00358.0c -⋅=∴ (3’)3. 解:据 W i = ( f i ’A i ) / (Σf i ’A i ) (3’)化合物 f i ’ A i 质量分数 乙醇 5.00× 0.64 0.18 庚烷 9.00×0.70 0.35 苯 4.00×0.78 0.17乙酸乙酯 7.00×0.79 0.31 (4’) Σf i ’ A i = 18.15 (1’)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B 答案【考试试卷答案】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4. 解: 11cm 664.0240cm S 02765.0R --=Ω⨯⋅=⨯=κθ (3’) 151cm S 10104.160160cm 0664.0R ---⋅⨯=Ω==θκ (3’)12115m mol cm S 104.1Lmol 0100.0cm S 10104.1c ----⋅=⋅⋅⨯==Λκ(3’)。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武汉工程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现代仪器分析考核类型:考试A卷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徐兰英考试专业:环境工程考试班级:研究生一、名词解释(5×4)1、离子色谱2、参比电极3、生色团4、摩尔吸光系5、酸差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上。

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

A、向长波移动B、向短波移动C、不移动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2、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B、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C、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3、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A、柱温B、载气的种类C、柱压D、固定液膜厚度4、用NaOH直接滴定法测定H3BO3含量能准确测定的方法是。

A、电位滴定法B、酸碱中和法C、电导滴定法D、库伦分析法5、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的最根本的作用是。

A、调节pH值B、稳定离子强度C、消除干扰离子D、稳定选择性系数6、已知在c(HCl)=1mol/L的HCl溶液中:ΦCr2O72-/Cr3+=1.00V, ΦFe3+/Fe2+=0.68V。

若以K2CrO7滴定Fe2+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适合。

A、二苯胺(Φ=0.76V);B、二甲基邻二氮菲—Fe3+(Φ=0.97V);C、次甲基蓝(Φ=0.53V);D、中性红(Φ=0.24V);7、进行电解分析时,要使电解能持续进行,外加电压应。

A、保持不变B、大于分解电压C、小于分解电压D、等于分解电压A卷【第页共页】8、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沸点差,B、温度差,C、吸光度,D、分配系数。

9、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原则。

A、沸点高低B、熔点高低C、相似相溶,D、化学稳定性10、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

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x

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x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评卷人得分单项选择题(8小题, 每小题1分共8分)题目二三四总分核分人复查人得分A、200〜400nmB、400〜800nmC、lOOOnm D^ 10〜200nm2、发射光谱分析中,应用光谱载体的主要日的是()A、预富集分析试样B、方便于试样的引入C、稀释分析组分浓度D、增加分析元素谱线强度3、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的比较标尺的元素是()A、钠B、碳C、铁D、硅4、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孰离子时,其电极电位()A、随试液屮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B、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C、随试液屮氧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D、与试液中银离子浓度无关5、微库仑分析过程屮,输入的电解电流()A、恒定的B、随时间呈线性变化C、呈指数衰减D、呈由小到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6、在控制电位电解法屮,被测物电解沉积的分数与()A、电极面积4,试液体积V,搅拌速度力被测物质扩散系数Q和电解时间/有关B、A, V, v, D, /有关,述有被测物初始浓度co有关C、与A, V, v, D, /有关,而与c()无关D、与A, V, v, D『及co无关7、库仑滴定法的“原始基准”是()A、标准溶液B、基准物质C、电量D、法拉第常数8、确定电极为正负极的依据是()A、电极电位的高低B、电极反应的性质C、电极材料的性质D、电极极化的程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7分)1、最常用的光谱缓冲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随电弧光源温度增加,同一元素的原子线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3、对下列试样进行发射光谱分析,应选何种光源较适宜?(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定量分析(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物屮微量Ag、Cu的直接定性分析(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佛中Sn、Bi的直接定性分析4、摄谱法定量分析屮,发现工作曲线向浓度轴方向弯曲,可能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5、采用原子吸收法测量3mg •皿、的钙溶液,测得透射率为48%,则钙的灵敏度为6、原子吸收法测量时,要求发射线与吸收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致,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窄得多.产生这种发射线的光源,通常是7、共辄二烯烧在己烷溶剂中几瓷二219nm,改用乙醇作溶剂时几逊比219nm _________ 原因是该吸收是由_________ 跃迁引起,在乙醇中,该跃迁类型的激发态比基态的稳定性______ o8、红外光区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Z间,习惯上又将其分为三个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o其中, _________________ 的应用最广。

仪器分析试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仪器分析试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仪器分析试期末考试试卷答案仪器分析试题库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C5.A6.C7.D8.D9.C 10.A 11.B 12.C 13.B 14.A 15.C 16.D 17.D 18.E 19.C 20.D21.C 22.D 23.E 24.A 25.C 26.E 27.A 28.C 29.D 30.C二、解释下列名词1.摩尔吸光系数:在吸光分析中,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的情况下的一个特定常数,在数值上等于1mo?·L-1吸光物质在1cm 光程中的吸光度。

其单位为L·mo?-1·cm-1。

2.发色团:凡是能导致化合物在紫外及可见光区产生吸收的基团,主要是具有不饱和或未成对电子的基团。

3.非红外活性振动:分子振动不能引起偶极矩变化,分子不能吸收红外辐射,这样的振动为非红外活性振动。

4.保留时间: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最大值出现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用符号t R 表示,是物质定性的指标。

5.死体积:不被保留的组分通过色谱柱所消耗的流动相的体积,可由死时间确定。

6.共振线:在AAs法中,由基态电子从基态能级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线,是特征线。

7.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将原子中的一个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激发电位,通常以ev为单位。

使原子电离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称为电离电位(U),也用ev为单位。

8.原子线和离子线:原子线: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谱线叫原子线。

离子线:原子最外层电子激发到无穷远处,剩下的离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谱线叫离子线。

9.半波电位:就是电流等于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位,在一定组分和浓度的底液中,任一物质的可逆极谱波的半波电位是一个常数,不随该物质的浓度变化而变化。

10.支持电解质:在电解液中加入能消除迁移电流,并在该条件下不能起电解反应的惰性电解质称为支持电解质。

11.极谱波:极谱法是通过极谱电解过程所获得的电流一电压(i 一V)曲线来实现分析测定的,所得的这条曲线称为极谱波。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doc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doc

课程代码: -1- 座位号:2006 —2007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1-《仪器分析》试卷A姓名: 学号: 专业: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学号:2007年7 月17日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2分,共30分)1. 2 分 (190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适用于检测多卤、含电负性基团的有机物气体的检测器是 【 】 (1)热导池检测器 (2)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3)电子捕获检测器 (4)火焰光度检测器2. 2 分 (1391)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是【 】 (1)高压泵 (2)梯度淋洗 (3)贮液器 (4)加温3. 2 分 (1133)利用选择性系数可以估计干扰离子带来的误差,若05.0potj i, K ,干扰离子的浓度为0.1mol/L ,被测离子的浓度为0.2mol/L ,其百分误差为(i 、j 均为一价离子)【 】(1) 2.5 (2) 5 (3) 10 (4) 204. 2 分(1129)在CuSO4溶液中,用铂电极以0.100A 的电流通电10min,在阴极上沉积的铜的质量是多少毫克[A r(Cu) = 63.54] 【】(1) 60.0 (2) 46.7 (3) 39.8 (4) 19.85. 2 分(1119)影响经典极谱分析灵敏度的主要因素为【】(1) 迁移电流的存在(2) 充电电流的存在(3) 氧波的出现(4) 极大现象的出现6. 2 分(1142)极谱分析使用去极化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其目的是【】(1) 产生完全浓差极化(2) 降低溶液iR降(3) 使其电极电位随外加电压而变(4) 使其电极电位不随外加电压而变7. 2 分(1090)摄谱法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下列哪种关系建立的(I——光强, N基——基态原子数,∆S—分析线对黑度差, c—浓度, I——分析线强度, S——黑度) 【】(1) I-N基(2) ∆S-lg c (3) I-lg c (4) S-lg N基8. 2 分(1553)发射光谱分析中,具有低干扰、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激发光源是【】(1) 直流电弧(2) 低压交流电弧(3) 电火花(4)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9. 2 分(1243)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 空心阴极灯(2) 火焰(3) 原子化系统(4) 分光系统10. 2 分(1367)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1) 分子的振动(2) 分子的转动(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11. 2 分(1308)在310nm时, 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射比是90%,在这一波长时的吸收值是【】(1) 1 (2) 0.1 (3) 0.9 (4) 0.0512. 2 分(1104)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1) R C O R (2)C R(3)C O(4) F CR13. 2 分 (1180)CO 2的如下振动中,何种属于非红外活性振动 ? 【 】(1) ← → (2) → ← → (3) ↑ ↑ (4 ) ⊕ ☉ ⊕O =C =O O = C =O O = C =O O = C = O↓14. 2 分 (1071)下列化合物含 C 、H 或O 、N ,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4H 2N 6O (4) C 9H 10O 215. 2 分 1626)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B 的质谱仪中分析, 当加速电压V 慢慢地增加时, 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 】 (1) 质量最小的正离子 (2) 质量最大的负离子 (3)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 (4)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6. 2 分(2377)气化室温度的选择, 一般是要求在该温度下, 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仪器分析考试题-模拟题B

期末仪器分析考试题-模拟题B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密……………封……………线……………密……………封……………线…………………嘉应学院 化学与环境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仪器分析》模拟试题(B 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复核人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个选项2分,共30分)将答案填入表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根据以下数据─────┬───────┬────物 质 │ t R - t 0/min │ I─────┼───────┼──── 正己烷 │ 3.43 │ 600 ─────┼───────┼──── 苯 │ 4.72 │ ?─────┼───────┼──── 正庚烷 │ 6.96 │ 700 ─────┴───────┴────计算苯在 100℃的角鲨烷色谱柱上的保留指数是 ( B ) A 531; B 645; C 731; D 7452. 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三种分析方法中均很严重的干扰因素是 ( B ) A 谱线干扰; B 背景干扰; C 杂散干扰; D 化学干扰3.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1×10-5mol/L Na +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 1%,则试液的 pH 应当控制在大于( D )A 3;B 5;C 7;D 94.下列式子中哪一个式子不能用来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 C ) A (t R /σ)2; B 16(t R /W b )2; C 5.54(t 'R /W 1/2)2; D 16(t 'R /W b )2[(k +1)/k ]25. 在下列激发光源中,何种光源要求试样制成溶液? ( A )A 火焰;B 交流电弧;C 激光微探针;D 辉光放电6. 使 pH 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 ( B ) A 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 B 强碱溶液中 Na + 浓度太高 C 强碱溶液中 OH - 中和了玻璃膜上的 H +; D 大量的 OH - 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7.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要使分配比增加,可以采取 ( C ) A 增加柱长; B 减小流动相速度; C 降低柱温; D 增加柱温8.在实际测定溶液 pH 时, 都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 目的是消除 ( C ) A 不对称电位; B 液接电位; C 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D 温度影响9. 试指出下述哪个条件的改变会引起分配系数的变化? ( B ) A 缩短柱长; B 改变固定相; C 加大载气流速; D 加大液膜厚度10. 镇静剂药的气相色谱图在 3.50min 时显示一个色谱峰,峰底宽度相当于 0.90min ,在 1.5m 的色谱柱中理论塔板数是 ( C ) A 62; B 124; C 242; D 484 11. 液-固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 ( B )A 分配平衡;B 吸附平衡;C 离子交换平衡;D 渗透平衡12. 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中, 频率最小的是 (C ) A X射线区; B 红外光区; C 无线电波区; D 可见光区13. 阶跃线荧光的波长 ( A ) A 大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 B 小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 C 等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 D 正比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14.已知: h =6.63×10-34 J ⋅s 则波长为0.01nm 的光子能量为( C )A 12.4 Ev;B 124 eV;C 12.4×105eV;D 0.124 eV15. 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干扰, 应采取的措施是 ( B ) A 直流放大; B 交流放大; C 扣除背景; D 数字显示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密……………封……………线……………密……………封……………线…………………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 在气相色谱中,归一化定量方法计算组分的含量的公式是 _ w i =A i f i ’/(A 1f 1’+A 2f 2’+.....A n f n ’)_ .17. 元素光谱图中铁谱线的作用是元素光谱图中的铁光谱线为波长标尺,可为查找谱线时作对照用。

仪器分析B【考试试卷答案】

仪器分析B【考试试卷答案】

《仪器分析》课程考试试卷(B)1、用酸度计以浓度直读法测试液的pH,先用与试液pH相近的标准溶液()A、调零B、消除干扰离子C、定位D、减免迟滞效应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应通过文献或测定得到()。

A、内标物的绝对校正因子B、待测组分的绝对校正因子C、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D、待测组分相对于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A.氢灯B.氘灯C.钨灯D.空心阴极灯4、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 主要是为了消除( )A、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C、背景干扰D、物理干扰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______ 所吸收A 、原子B、基态原子C、激发态原子D、分子6、原子吸收检测中消除物理干扰的主要方法是()A、配制与被测试样相似组成的标准溶液;B、加入释放剂;C 、使用高温火焰;D、加入保护剂。

7、库仑分析法是通过()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A、称量电解析出物的质量B、准确测定电解池中某种了子消耗的量C、准确测量电解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D、准确测定电解液浓度的变化8、单柱单气路气相色谱仪的工作流程为:由高压气瓶代给的载气依次经()A、减压阀,稳压阀,转子流量计,色谱柱,检测器后放空B、稳压阀,减压阀,转子流量计,色谱柱,检测器后放空C、减压阀,稳压阀,色谱柱,转子流量计,检测器后放空D、稳压阀,减压阀,色谱柱,转子流量计,检测器后放空9、可见分光光度计适用的波长范围为()A、小于400nmB、大于800nmC、400nm-800nmD、小于200nm10、气相色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何种部件()A、进样系统B、分离柱C、热导池D、检测系统1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A、空心阴极灯之后B、原子化器之后C、原子化器之前D、空心阴极灯之前12、氟离子选择电极是属于()A、参比电极B、均相膜电极C、金属一金属难熔盐电极D、标准电极13、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一段时间内不用或新电极在使用前必须进行()A、活化处理B、用被测浓溶液浸泡C、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D、在NaF溶液中浸泡24小时以上14、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般以分离度()作为相邻两峰已完全分开的标志。

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B【考试试卷答案】

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B【考试试卷答案】

现代仪器分析考试试卷B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 闭卷 试卷总分10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 仪器分析按其原理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常适用于__________含量组分的分析。

2、 荧光发射光谱是固定 波长,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的谱图。

3.气相色谱分析中常用的通用检测器有 , _______________。

前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型,而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型。

4.溶出伏安法分析中,被测物质存在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基本过程。

使用阳极溶出伏安时,首先是____________,再是_____________。

5.棱镜材料不同,其色散率也不同,石英棱镜适用于 光谱区,玻璃棱镜适用于 光谱区。

6.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用于研究 的化合物,而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 的化合物。

7.等离子体光源(ICP )具有 , , , 等优点,它的装置主要包括 , , 等部分。

8.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摄谱仪狭缝宜 ;而定量分析时,狭缝宜 ,原因是 。

9. 在红外光谱中通常把4000~1300cm -1的区域称为基团频率区,把 1300~400cm -1的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每题2分, 共20分)1.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①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②内外溶液中 H + 浓度不同 ③内外溶液的H + 活度系数不同 ④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2.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①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②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③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④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3. 库仑分析与一般滴定分析相比① 需要标准物进行滴定剂的校准 ②很难使用不稳定的滴定剂 ③ 测量精度相近 ④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不稳定试剂可以就地产生 4.与法拉第电解定律有关的因素是①温度和压力 ②电极材料和性质 ③粒子扩散系数 ④电子转移数5. 用反相液相色谱分离苯、甲苯、乙苯、联苯, 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①乙苯 ② 甲苯 ③苯 ④ 联苯 6. 在以下因素中,不属动力学因素的是① 液膜厚度 ②分配系数 ③ 扩散速度 ④载体粒度 7.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①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②产生紫外光③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④产生具有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8.在液相色谱中, 范氏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① 涡流扩散项 ②分子扩散项 ③ 固定相传质阻力项 ④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 9. 以下跃迁中哪种跃迁所需能量最大?①σ→σ* ② π→π* ③ n→σ* ④n→π* 10.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①原子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的跃迁 ②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的跃迁 ③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 ④原子核的振动三、问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1.光电倍增管可作为红外吸收光谱仪的检测器吗?为什么?2.画出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结构示意图。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卷及答案B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卷及答案B

XXX 学 校 期 末 考科目:仪器分析 卷别:B 时间:班级: 姓名: 学号:一、填空题:(30%)1、在电位分析法中,若Kij =10- 4(且ni=nj=1),这意味着αj=______αi时,j离子提供与i离子相同的电位。

2、在离子选择性电极中,选择性系数Kij 值越大的电极其对待测离子的检测灵敏度越________。

3、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检测时,需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位分析法中使用的两个电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相键合色谱分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毛细管色柱进行色谱分析,则其速率方程中的涡流扩散项A=_________________。

7、死时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色谱峰越窄,表明理论塔板数越_____;理论塔板高度越小,柱效能越_________。

9、在气—固色谱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组分在吸附剂上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能力的不同,而将达到分离的目的。

10、依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对极性强弱,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反相分配色谱法。

二、概念解释:(20%)1、检测器的灵敏度2、分配系数和分配比3、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4、梯度洗脱5、电位响应时间三、简述题:(30%)1、试述TCD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2、简要说明气相色谱法的分析流程。

四、计算题:(20%)1、如有一种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K NO3-, SO42-=3.2 X 10 -5。

(完整版)仪器分析期末试卷2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期末试卷2及答案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教育专业《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E卷)班级:学号:考试日期: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一定柱长条件下, 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B)A: 保留值B: 扩散速度C: 分配系数D: 容量因子2.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C )A: 理论塔板数B: 容量因子C: 相对保留值D: 分配系数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A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4.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 则:( A )A:样品的k降低,t R降低B: 样品的k增加,t R增加C: 相邻组分的α增加D: 对α基本无影响5.在发射光谱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A )A: 铁谱B: 铜谱C: 碳谱D: 氢谱6.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 C )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B: 稀土金属C: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D: 过渡金属7. 严重影响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D )A: 电解电流B: 扩散电流C: 极限电流D: 充电电流8. 氢化物原子化法和冷原子原子化法可分别测定( D )A: 碱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B: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C: Hg和As D: As和Hg9.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Cu2+、Cu(NH3)22+、Cu(NH3)42+的溶液,测得的活度为( A )的活度。

A: Cu2+B: Cu(NH3)22+C: Cu(NH3)42+D: 三种离子之和10. 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 B )A: 2.000mol.L-1Cu2+ (E0=0.337V) B: 1.000×10-2mol.L-1Ag+ (E0=0.799V)C: 1.000mol.L-1Pb2+ (E0=-0.18V) D: 0.100mol.L-1Zn2+ (E0=-0.763V)11. 下列因素( D )不是引起库仑滴定法误差的原因。

2014-2015学年一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20141209132352答案 (1)

2014-2015学年一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20141209132352答案 (1)

安徽师范大学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化学各专业专业 2013 级《仪器分析》考核命题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编号(B卷))题目部分,(卷面共有27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单项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约为12的碱性试液,测得pH比实际值()A、大B、小C、两者相等D、难以确定答案:B2、电位分析法需要测定电池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其测定条件()A、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要稳定B、电池的内阻需很大C、通过电池的电流为零D、电池的内阻要小,通过的电流很大答案:C3、极谱分析是一种电解方法, 它在下列哪一种条件下使用才正确()A、可以使用通常的电解装置B、被测物的浓度较高时也能使用C、使用面积较小的滴汞电极D、浓度低时, 可用搅拌的方法, 提高电解电流答案:C、4、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极谱半波电位相同的, 是同一物质B、同一物质, 具有相同的半波电位C、当溶液组成一定时, 某一离子有固定的半波电位D、极谱的半波电位随被测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答案:C5、极谱波出现平台是由于()A、电化学极化使电流上不去B、浓差极化使电流受扩散控制C、离子还原后, 电极周围的电场发生了变化D、汞滴落下, 将电荷带走了答案:B6、极谱分析中在溶液中加入支持电解质是为了消除()A、极谱极大电流B、迁移电流C、残余电流D、充电电流答案:B7、用循环伏安图可以判断电极反应的可逆性, 如果电极反应可逆, 阴极峰和阳极峰的峰电位差为()A、100/n(mV)B、59.0/n(mV)C、30.0/n(mV)D、60.0 (mV)答案:B8、在极谱分析中滴汞电极有时是阴极, 有时是阳极, 下列哪一概念是正确的()A、决定于滴汞电极与外电路的连接方式B、与电源负极相接一定是阴极C、与电源正极相接一定是阳极D、决定于滴汞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还原反应是阴极, 氧化反应是阳极答案:D9、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A)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A)

适用专业: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填到答题纸上。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ⅹ”;每小题1分,共15分)1.标准氢电极是最精确的参比电极,只有在25℃时电极电位为0V。

2.溶液的pH值与温度无关,所以用酸度计测定溶液pH值时,无须温度补偿。

3.比色分析时,待测溶液应不超过比色皿的4/5高度处。

4.吸收系数k为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光度。

5.原子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而紫外-可见光谱是线状光谱。

6.富燃性火焰是指燃烧气流量大于化学计量时形成的火焰。

7.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随待测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8.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单位柱长内,组分在两相向的分配次数越多,分离效果越好。

9.对称因子在0.95~1.05之间的称为对称峰。

10.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11.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被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光的波长位置将向长波方向移动。

12.在一定的保留时间下,色谱峰的区域宽度越窄其柱效越好。

13.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复杂试样时,通常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来改善分离效果。

14.填充好的色谱柱在安装到仪器上时是没有前后方向差异的。

15.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所有溶剂在使用前必须脱气。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1.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灵敏度一般A.比化学分析高 B.比化学分析低C.相差不大 D.不能判断2.当透光率T(%)为100,吸光度为A、0B、10C、100D、∞3.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A.mol·L-1·cm-1 B.L·mol-1·cm-1 C.L·g-1·cm-1 D.g·L-1·cm-14.与黄色光互为互补光的是()A.红色B.绿色C.蓝色D.蓝绿色5.紫外光谱中,K带是由何种跃方式迁引起的A.n→π* B.π→π* C.σ→σ* D.n→σ*6.中国药典规定,吸光度A应在()范围内。

06化学仪器分析期末试卷B答案

06化学仪器分析期末试卷B答案

化学专业2006级《仪器分析》期末试卷B 答案一、填空题(20 %)1、1975年,IUPAC 规定检出限为 y B +2σB (y B 数学期望,σB 标准偏差) ;保险检出限为y B +6σB (y B 数学期望,σB 标准偏差) 。

2、现代材料仪器分析的发展方向概括为 微型、高效、自动、智能 。

3、光分析法是指 基于电磁辐射能量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辐射信号与物质组成及结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光分析法的三个基本过程是(1)能源提供能量 、(2) 能量与被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和(3)产生信号 。

4、在气-固色谱柱内,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组分在吸附剂上的 吸附、脱附 能力的不同,而在气-液色谱中,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 溶解、挥发 的能力不同。

5、请指出下列化合物中的C —H 伸缩振动谱带(v )的大致范围:A 、CH 3CH 2CH=CH 2的v =CH 在3040~3010cm -1;B 、CH 3CH 2C≡CH 的v ≡CH 在~3300cm -1;C 、6、甘汞电极半电池的组成是 Hg ︱Hg2Cl 2(s)︱KCl ;跨越玻璃膜内外两个溶液之间产生的电位差,称为 膜电位 。

7、下面两个异构体吸收紫外光波长不相同,一为235 nm ,另一为275 nm ,请根据伍德沃德规则给予归属:8、一是 采用了0.05mm 内径的毛细管 ,二是 采用了高达数千伏的电压。

9、荧光分析法不是测定 激发光 的强弱,而是测定 发射光 的强弱。

二、选择题(20%)1、NMR 是指(C )A 、原子吸收光谱; B 、原子发射光谱;C 、核磁共振波谱;D 、差热分析;E 、分子荧光光谱。

2、下列五个电磁辐射区域:A 、X 射线;B 、红外区;C 、无线电波;D 、可见光区;E 、紫外光区。

(1)、能量最大者 A ;(2)、波长最短者 A ;(3)、波数最小者 C ;(4)、频率最小者 C 。

3、有两种化合物:(1)CH 2=CHOCH 3;(2)CH 2=CH CH 2 CH 2OCH 3。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武汉工程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现代仪器分析考核类型:考试A卷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徐兰英考试专业:环境工程考试班级:研究生一、名词解释(5×4)1、离子色谱2、参比电极3、生色团4、摩尔吸光系5、酸差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上。

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

A、向长波移动B、向短波移动C、不移动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2、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B、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C、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3、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A、柱温B、载气的种类C、柱压D、固定液膜厚度4、用NaOH直接滴定法测定H3BO3含量能准确测定的方法是。

A、电位滴定法B、酸碱中和法C、电导滴定法D、库伦分析法5、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的最根本的作用是。

A、调节pH值B、稳定离子强度C、消除干扰离子D、稳定选择性系数6、已知在c(HCl)=1mol/L的HCl溶液中:ΦCr2O72-/Cr3+=1.00V, ΦFe3+/Fe2+=0.68V。

若以K2CrO7滴定Fe2+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适合。

A、二苯胺(Φ=0.76V);B、二甲基邻二氮菲—Fe3+(Φ=0.97V);C、次甲基蓝(Φ=0.53V);D、中性红(Φ=0.24V);7、进行电解分析时,要使电解能持续进行,外加电压应。

A、保持不变B、大于分解电压C、小于分解电压D、等于分解电压A卷【第页共页】8、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沸点差,B、温度差,C、吸光度,D、分配系数。

9、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原则。

A、沸点高低B、熔点高低C、相似相溶,D、化学稳定性10、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

现代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卷

现代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卷

现代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卷1. 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质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电化学性质)2. 通常利用电极和待测试液组装成()或电解池,根据电池的某些物理量()和待测试液的()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析。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原电池电流电导电量电位组分或含量)3. 电化学分析分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电位分析法)4. 电位分析法:零电流下,利用()与溶液中()的对应关系实现定量测量的方法[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电极电位某组分浓度)5. 直接电位法:测量溶液的电动势,根据()(电位与浓度关系)计算被测物质含量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能斯特方程)6. 电位滴定法:用电位测量装置指示滴定过程中被测组分的浓度变化,通过记录或绘制()来确定滴定终点的分析方法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滴定曲线)7. 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浓)度的()而变化,电极电位与浓度关系符合;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变化能斯特方程)8. 参比电极:电极的电位不受溶液组成影响,电极的电位值(),最常用的是()[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已知且恒定饱和甘汞电极)9. 直接电位法的用途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pH值测定离子浓度测定)10. pH计的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指示电极:()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pH玻璃电极)11. ()由于25℃时,E= = K´ +0.059 pH试液中K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故常先测量()(s)的电动势,再测()(x)的电动势,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B卷
考生学号:考生姓名: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气-液色谱法,其分离原理是( B )。

A. 吸附平衡
B. 分配平衡
C. 离子交换平衡
D. 渗透平衡
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 B )
A.空心阴极灯之后B.原子化器之后
C.原子化器之前D.空心阴极灯之前
3.一含氧化合物,用红外光谱判断它是否为羰基化合物,主要依据的光谱范围是(D)
A.1300~1000 cm-1
B.3000~2800cm-1
C.1650~1450cm-1
D.1850~1650 cm-1
4.下列不属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的是( B )。

A.光源
B.光路系统
C.单色器
D.样品池
5.荧光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B )
A.空心阴极灯
B.氙灯
C.氘灯
D.能斯特灯
6.AAS是下列哪种分析方法的缩写( A )。

A.气相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薄层色谱法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火焰说起的作用类似一般的分光光度计中的( B )。

A.液槽和溶液
B.光源
C.检测器
D.棱镜8.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主要缺点是( D )。

A.检测限高
B.不能测定难挥发性元素C精密度低D比火焰原子化法选择性差
9.在色谱分析中,要使两主峰完全分离,分离度应是( B )。

A.0.5
B.≥1.5
C.≤1.0
D.≥1.2
10.下列试剂中极性最小的是( A )。

A.石油醚
B.苯
C.氯仿
D.水
11.气相色谱法的缩写是( D )。

A.AAS
B.UV-Vis
C.HPLC
D.GC
12.硅胶通常用于分离下列哪种物质( A )。

A.酸性和中性物质
B.碱性物质
C.胺类成分
D.生物碱类成分
13.在同一硅胶薄板上用不同的溶剂系统分离咖啡碱和绿原酸,结果如下,其中最好的溶剂系统是( C )。

A.氯仿-丙酮(8:2)咖啡碱Rf=0.1 绿原酸Rf=0.0
B.氯仿-丙酮-甲醇-醋酸(7:2:1.5:0.5)咖啡碱Rf=0.48 绿原酸Rf=0.05
C.正丁醇-醋酸-水(4:1:1)咖啡碱Rf=0.68 绿原酸Rf=0.42
D.丙酮-甲醇-醋酸-水(5:2:1.5:1.5)咖啡碱Rf=0.68 绿原酸Rf=0.42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来分离沸点低,热稳定性好的物质
B.气相色谱法的优点是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高分离效率
C.气象色谱始于分析有机物,大多数无机物及生物制品
D.气象色谱的操作形式是柱色谱
15.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B )。

A.高温
B.高效
C.流动相
D.上样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反相键合相色谱室一种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分
配色谱方法。

2.气相色谱法的有点是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高分离效率。

3.在色谱柱中固定不动一相称为固定相,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色谱柱的流体称为流动相。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光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为连
续光源,后者为锐线光源。

5.红外光谱中所说的特征频率区是指4000~1250cm-1 的区间,其特点是吸收峰较疏。

6.荧光分光光度计由激发光源、单色器、滤光片、样品池、检测系统五个部分组成。

7.荧光分析法的最大优点是准确性高、灵敏度好。

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用标准加入法可消除物理干扰,加入电离剂可消除电离干扰,对一起调零并予以氘灯校正可消除背景干扰。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4分,共20分)
1.摩尔吸光系数与百分吸光系数
摩尔吸光系数是指在一定波长时,物质的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系数,用ε表示;百分吸光系数是指在一定波长时,物质的浓度为1%(质量浓度)、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用%1
1cm
E
2.荧光强度与荧光效率
荧光强度是表征荧光发射的相对强弱的物理量,荧光效率又叫荧光量子产率,它表示物质产生荧光的能力,是指激发态分支发射荧光的光子数与基态分支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

3.保留时间
保留时间是指从进样点到色谱峰的顶峰的时间
4.分配系数
是分配平衡后,主峰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
5.比移值
比移值是指原点中心至组分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中心至溶剂前沿的距离之比,也可以说是组分移动距离与流动相移动距离之比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异同。

答:相同点:1、都是依据样品对入射光的吸收进行测量的
2、两种方法都遵循朗伯-比尔定律
3、就设备而言,均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或原子化器)、检测器
不同点:1、吸收物质的状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宽带分子光谱,可使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窄带光谱,必须使用锐线光源
2、单色器与吸收池的位置不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色器在光源与吸收池中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吸收池(或原子化器)在光源与单色器中间
2.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答:1、HPLC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话,对于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理智型化合物的分析尤为有利
2、可选用多种不同性质的溶剂作为流动相,且流动相对分离的选择性影响很大,因此分离选择性高
3、一般只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分离,不需要高柱温
3.简述薄层色谱法的样品测定操作步骤。

答、1、薄层板的制备
2、点样
3、展开
4、显色和定位
5、用薄层扫描仪对色谱斑点扫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