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分工理论一:比较优势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5
亚当·斯密认为,一国的财富反映在其生产能 力上,而不是拥有的贵金属。一个能让人们在其 中自由地追逐自身利益的环境是最有利于生产力 提高。所以,他宣传“自由放任”的政府政策, 认为允许个人在法律、社会秩序允许的范围内, 在尊重私人产权的前提下从事各自的经济活动, 才能更好地增加社会的财富。政府的责任是消除 那些妨碍市场“看不见的手”有效运行的障碍。
A
27
小结
绝对利益法则:一个国家应当专业化生产和出 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 进口本国具有绝对劣势(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 两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能够获利。
A
28
值得想一想的问题
• 任何分工模式都能增进效率吗?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广泛存在的国际分工,
绝对优势理论能够解释吗?
—— 亚当∙斯密
A
21
一国应把本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与 外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相比较,以便 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外国进口。一国某种产品的 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那该国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 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相反,就是不具有绝对 优势的产业或处于绝对劣势的产业。
A
22
每单位商品生产的劳动投入量
1740年,他又进入牛津大学深造,闭门苦读了六年。 由于某些政治事件的原因,斯密不得不于1746年回到 楷考第。之后,他经常到爱丁堡作讲演,内容涵盖法学、 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这时,斯密开始对政治经济 学表现出了特殊的兴趣。
A
10
到了五十年代,斯密就提出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思 想。从1751年开始,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连续任教十 二年,先后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即社会科学),颇 受学生欢迎。在这段被他称之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 期”中,斯密参加了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活动(被称为 “俱乐部人”),而且,他每年总要到爱丁堡呆上二 至三个月,宣扬他的经济自由思想。他曾在讲演中说 道:“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然发展,并在其追求自 己的目的和实施其本身计划的过程中给予它充分自 由……”
A
8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A
9
亚当∙斯密于1723年诞生在爱丁堡(Edinburgh)附近 的一个名叫楷考第(Kirkcaldy)的小城。斯密自小博览 群 书 , 在 十 四 岁 时 就 进 入 了 格 拉 斯 哥 大 学 (Glasgow University)学习。他选定了人文科学的方向,在逻辑、 道德哲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都成绩斐然。
A
37
李嘉图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著作,几乎涉猎了 经济学中的所有方面,他首先研究的是货币。他 在1809年1811年发表的几篇文章和几个小册子 中,批判了当时的货币流通制度,并且拟定了一 个实事求是的纲领,甚至提出要创立新的国家银 行,显示了他极大胆的建议方式和极雄辩的著作 能力。
A
31
大卫∙李嘉图首先阐明和论证的比较利益原则, 是分析巨大“贸易利益”来源的基本方法。虽然 早在各种文明的古老年代里,人们就已觉察到专 业化的好处,但只是到了李嘉图,经济学中这一 最深刻和最卓越的研究成果才被发现。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
A
32
乔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迈克尔·乔丹是NBA中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


英国
100
120
葡萄牙
110
80
A
23
首先,按绝对优势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 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
分工前
分工后
呢绒
2
2·2

2
2·375
A
24
其次,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 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
假定交换比例为1:1,再假定英国用一半呢绒 与葡萄牙交换酒,那么,
分工前
ຫໍສະໝຸດ Baidu
A
11
1759年,斯密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科学巨著:《道德情 操论》。这部著作标志着他哲学和经济思想的形成。反 封建的平等思想在他的学说中占据显著地位,他否定了 宗教道德和“天赋道德情操论”,而代之以另一抽象原 则--“同情心”。在《道德情操论》创作的过程中, 内在的兴趣和时代的需要(发展格拉斯哥工商业)使斯 密沉湎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之中。
A
20
亚当·斯密还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和国际分工, 创立了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会遵循以下的准则,从不在家生 产那些比购买的还贵的产品。裁缝不会试图自己做鞋, 而是从鞋匠那里买鞋”
“在每个私人家庭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 在一个大国 的行为中不会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 还便宜的商品供应给我们,那么, 我们最好就用我们具 有某些优势的行业中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向他们购买。”
假如他不仅球打得好,而且能够很迅速地修剪草 坪,就意味着他应该自己修剪自家的草坪吗?
A
33
假设乔丹能用2个小时修剪好自家的草坪。在 同样的2个小时里,他能拍一部运动鞋的电视商 业广告,并赚到1万美元。与他相比,隔壁小姑 娘杰尼弗能用4个小时修剪好乔丹家的草坪。在 同样的4个小时中,她可以在麦当劳工作并赚到 20美元。在这个故事中,乔丹修剪草坪的机会 成本是1万美元,而杰尼弗的机会成本是20美元。
A
5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当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努 力使他们的英国同行相信自由贸易的优点时,首先斯密, 紧接着由李嘉图简洁地阐述了这种方法,试图运用这种方 法对国际贸易作出一种福利判断的努力很快导致对贸易起 因的探讨。在他们努力为自由贸易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时, 他们提出了贸易双方怎样从国际贸易中可能获益的简明的 经典陈述。他们的经典理论在整个一个世纪影响着政策制 定者,即使今天,我们仍把他们的理论视为一种更基本和 更有说服力的贸易理论的唯一特例。
请思考:这个例子能够给予我们什么启发?
A
34
• 比较成本学最早是由托伦斯于1815年在《论对 外谷物贸易》中提出,李嘉图于1817年在《政 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加以完善和发展。
A
35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1823)
A
36
大卫·李嘉图所受的学校教育不多,14岁就开始跟随 父亲在交易所做事。后来,因婚姻和宗教问题与父亲 脱离关系,自己经营交易所,干得非常成功,25岁就 拥有了2,000,000英镑的财产。功成名就后,他利用 空闲时间学习了自然科学;而斯密的《国富论》又引 导他开始关注经济问题。最终,他在分析、批判前人 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提出的问题,将经济理 论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A
18
亚当∙斯密认为: ➢交换是人类的天性; ➢交换产生分工; ➢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分工的依据是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有利的生产
条件
A
19
斯密用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 分工原则来说明国际贸易。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 擅长生产的东西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 那对交换双方都有利。裁缝不必自己做鞋子,而 向鞋匠购买;鞋匠也不必自己缝衣服,而向裁缝 买衣服。每个人都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集中生 产自己的优势产品,然后相互交换,那是有利的。 国际贸易也是如此。
第二章 国际分工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A
1
本章内容 •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自学) • 绝对优势理论 • 比较优势理论
A
2
国际贸易纯理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 国际贸易的基础(原因) • 国际贸易的模式(流向) • 国际贸易的规模(数量) • 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均衡价格) • 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
在1762-1763年的讲稿里,他提出了一系列出色的 唯物主义思想,在讲稿的经济学部分中,已出现了在 《国富论》中得到发展的思想萌芽。
A
12
1765-1766年在法国巴黎期间,斯密批判性地借鉴重 农主义学派,沿着英国传统的道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上创立了自己的经济理论。同爱尔维修结识后,斯密又将 其关于新伦理的思想用于政治经济学,创造了关于人的本 性和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概念,成了古典学派观点的基础。
A
17
• 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学说基础 之上的。他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改进技术, 增加生产总量。例如:没有分工,一个人最多 一天制20枚针,甚至一枚也造不出。如果有了 分工,10人一天能制48000枚针,效率提高近 百倍。
• 因此,每个人用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去交换自 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获得分工的好处。
——彼得·林德特
A
6
绝对成本理论
A
7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 学说的理论逻辑
• 各国由于自然优势或者获得性优势不同,从而生产相同 产品的生产效率不同;生产效率不同导致单位产品的绝 对成本不同,产品的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存在绝对差异; 这种价格的绝对差异使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国际贸易将 促使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 专业化分工使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和各种具有绝对优势 产品的产量增加,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使各国的消 费水平都得到提高(即贸易双方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 益)。
国内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
A
3
国际贸易发生的条件
只要两国之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出现差异,就存在 国际贸易的基础。
根据Raveendra N Batra教授的见解,国际间商 品相对价格的相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一、国际间的生产函数相同;
二、国际间的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 相同。
分工后
英国 1呢绒 、1酒 1·1呢绒 、1·1酒 葡萄牙 1呢绒 、1酒 1·1呢绒 、1·275酒
A
25
再次,如果两国维持分工前的消费水平不变, 英国只需用100人生产的一单位呢绒与葡萄牙交 换自己需要的单位酒,比自己生产节约了20人一 年的劳动。葡萄牙只要用80人生产的一单位酒与 英国换回自己需要的一单位呢绒,比自己生产节 约了30人一年的劳动。
A
26
一国的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 然禀赋的优势,即一国在地理、环境、土壤、气 候、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这是天赋的优 势;二是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这是 通过训练、教育而后天获得的优势。一国如果拥 有其中的一种优势,那么这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劳 动生产率就会高于他国,生产成本就会绝对地低 于他国。
A
13
斯密通过“经济人”这一概念,提出了一个具有重大 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关于人的经济活动的动因和 动力问题。而“看不见的手”这一提法实质上是把政治经 济学置于科学之上,指出客观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斯密 又把利己主义和经济发展自发规律相结合,提出了自然秩 序这一概念。这是他放任主义政策的原则和目的。当他最 后写作《国富论》之时,竞争自由是他的经济学的基石, 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部《国富论》之中。
A
4
三、国际间的消费型态(Consumption Patterns)相 同。
四、生产函数为一次齐次函数(不存在规模经济)
五、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为完全竞争。
如果五个条件同时存在,则国际间的需求与供给相等,
因而造成各国自给自足的价格(Similiar Autarky
Price)相同。如此各国便没有贸易发生。
绝对优势理论隐含着这样的假设:互利贸易仅仅适用于两个技 术发展水平相同或相近的经济体之间,而不能解释两个技术发 展水平或生产条件差异较大的经济体之间。
A
29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绝对利益怎么办?这 种担心一直存在于那个时代的英国人的头脑 里, 如果荷兰人在制造任何产品上都比他们 更有效率怎么办?
A
30
比较优势理论
A
16
• 书中所提出的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很快引起了 广大读者的注意。斯密将其渊博的学问、深刻的 洞察力和别具一格的幽默贯注于这部著作之中。 《国富论》无疑是政治经济学史上最引人入胜的 著作之一。当时一位有名的学者指出,这不仅是 一篇经济专题论文,而且是“一本描述时代的非 常有趣的书”。
• 斯密成名后,曾在海关工作,但大部分时间还是 致力于精炼修改他的这部著作。1790年7月,斯 密于爱丁堡逝世,享年68岁。
A
14
1767年春,斯密回到楷考第开始写作。1776 年3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即《国富论》)在伦敦 出版并在其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著作中坚定地 提出经济自由主义,重新定义了价值、劳动分工、 生产过程、自由贸易、制度发展、天赋人权、政 府的作用和资本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