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损伤恢复时间介绍

合集下载

神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

神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

神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
出现神经损伤之后,可以根据损伤的严重情况进行不同的分级,一般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等级,具体如下:
1、零级是没有任何症状,体现的是严重神经损伤。

2、第一级可以出现肌肉轻微收缩的感觉,但是无力,不能抵抗任何的外力。

3、第二级往往会导致地心引力的出现不可对抗,也就是出现不可对抗地心引力的肌肉收缩的动作。

4、第三级的神经损伤,可以对抗地心引力,但是不可以对抗有力量的阻力。

5、第四级的神经损伤是完全能够抵抗地心引力,能够使关节进行适度的运动。

6、第五级则是完全正常神经的表现。

根据不同的神经损伤的程度进行分级,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按摩等, 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肌肉紧 张。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 其缓解焦虑和疼痛感。
康复训练
被动运动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进行被 动运动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
缩。
主动运动
当患者疼痛减轻后,逐渐进行主动 运动,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如穿衣、洗漱、进食等,以促进其 自理能力的恢复。
02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原则
基础护理
01
02
03
保持环境清洁
确保周围环境干净、整洁, 减少感染的风险。
定期清洁伤口
根据伤口情况,定期进行 伤口清洁,保持伤口干燥、 无菌。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疼痛程度、肢体感觉 和运动功能等。
疼痛管理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 予适当的止痛药进行治疗。
康复时间
腓总神经损伤的恢复期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具体时间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和 个体差异。
案例三:坐骨神经损伤的护理
护理要点
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久坐或 弯腰,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和肿胀,进 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如电刺激、 温热疗法和按摩。
康复时间
坐骨神经损伤的恢复期取决于损伤的 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式,可能需的特殊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
总结词
定期排尿、保持清洁、监测病情
定期排尿
为预防膀胱过度膨胀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定时排尿,通常每4-6 小时一次。
保持清洁
监测病情
患者应保持会阴部清洁,以预防尿路感染 。定期更换尿袋,并使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

正中神经损伤真的能恢复吗

正中神经损伤真的能恢复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正中神经损伤真的能恢复吗
导语:我们都知道人体是有很多神经元素组成的,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有知觉和能够正常的活动,但是在生活中由于不小心刀伤或者玻璃割伤等就容易导
我们都知道人体是有很多神经元素组成的,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有知觉和能够正常的活动,但是在生活中由于不小心刀伤或者玻璃割伤等就容易导致正中神经损伤的现象,往往会导致我们知觉不够灵敏等现象,很多人都特别的担心会不能恢复正常,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正中神经损伤真的能恢复吗
正中神经损伤真的能恢复吗
神经损伤的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目的是为神经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的治疗措施,伤后和术后均可采用:
(一)解除骨折端的压迫肢体骨折引起的神经损伤,首先应用手法将骨折复位固定,解除骨折端对神经的压迫。

如神经未断,可望其在1~3个月后恢复功能,否则应及早手术探查。

有的神经嵌入骨折断端间,如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伤,此时应尽早手术,以免手法复位时挫断神经。

(二)防止瘫痪肌肉过度牵拉可用适当夹板将瘫痪肌肉保持在松弛位置。

如桡神经瘫痪可用悬吊弹簧夹板,足下垂用防下垂支架等。

(三)保持关节活动度可预防因肌肉失去平衡而引起畸形,如腓总神经损伤足下垂可引起跖屈,尺神经瘫痪引起爪状指等。

应进行被动活动,锻炼关节活动度,一日多次。

如关节发生僵硬或挛缩,虽神经有所恢复,肢体功能也不会满意,尤其是在手部。

(四)进行物理治疗可用按摩、电刺激等方法保持肌肉张力,减轻肌。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

第四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物理因子治疗
运动疗法 感觉功能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康复治疗(以桡神经损伤为例)
(一)物理因子治疗 1.神经损伤后早期 治疗方法:①高频电治疗(无/微热量),如短波、超短波、 微波;②直流电碘离子导入;③激光治疗;④脉冲磁疗;⑤蜡疗、水 疗等


2.神经损伤恢复期
(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在单位时间内 传导神经冲动的距离
(三)体感诱发电位检查
体感诱发电位(SEP)是刺激从周 围神经上行到脊髓、脑干和大脑皮 层感觉区时在头皮记录的电位。
通过针极肌电图检查,可 判断神经受损的程度是神 经失用或轴突断离或神经 断离 评估标准 •1.轻度失神经支配 •2.中度失神经支配 •3.中度失神经支配 •4.完全失神经支配
分级 评定标准
0级(S0)
神经管辖区无任何感觉
1级(S1)
2级(S2) 3级(S3) 4级(S3+) 5级(S4)
皮肤深痛觉恢复
浅痛觉与触觉有少许恢复 浅痛觉与触觉完全恢复,没有过敏 除S3外,尚有部分两点分辨觉存在 感觉恢复正常,两点分辨觉<6mm
第三节 康复评定
三、电生理评定
(一)肌电图检查
3级(M3)
4级(M4) 5级(M5)
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
能进行所有运动,包括独立的或协 同的 完全正常
感觉功能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压觉、两点辨别觉、皮肤定 位觉、皮肤图形辨别觉、实体觉、运动觉、位臵觉、神经干叩击试验 (Tinel征)等。
感觉功能恢复评定表(英国医学研究会1954年颁布)
一、神经损伤的临床 表现:

神经损伤了解神经系统受伤后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神经损伤了解神经系统受伤后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神经损伤了解神经系统受伤后的修复和再生过程神经损伤是指神经系统遭受外力或其他因素的破坏或损伤,导致局部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

神经系统在受伤后,会尽力修复和再生受损的组织,以恢复神经功能。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受伤后的修复和再生过程。

一、神经损伤的类型与程度神经损伤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

轻度损伤一般指神经组织的部分破坏,神经传导功能尚存在;中度损伤指神经组织的完全破坏,但神经鞘还存在;重度损伤则是指神经组织的完全破坏,并伴有神经鞘的损失。

二、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1. 炎症反应阶段:在神经损伤的初始阶段,受损的神经组织周围会出现炎症反应,包括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浸润。

这一过程是神经组织修复的第一步,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和清除坏死组织,为后续修复提供基础。

2. 新生血管形成:在炎症反应后,新生血管会开始形成。

这一过程被称为血管新生或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的形成能够提供养分和氧气,为神经细胞的生存和修复提供支持。

3. 轴突再生:当伤口愈合后,受损神经细胞的轴突开始再生。

轴突再生是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步骤,它使得受损部位的神经纤维可以重新连接,并恢复正常传导功能。

4. 再髓鞘化:在轴突再生后,受损神经细胞周围的 Schwann 细胞会开始再髓鞘化,即重新合成和包裹轴突的髓鞘。

通过再髓鞘化,轴突的传导速度得以增加,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三、神经损伤修复的挑战与研究进展尽管神经系统具备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完整恢复受损神经功能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由于神经细胞的特殊性,其再生速度较慢,且常常会出现走偏和纠缠等问题。

此外,由于神经损伤后的瘢痕组织形成,也会阻碍轴突再生和再髓鞘化。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方法和技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

近年来,基因治疗、细胞移植、生物材料和电刺激等新技术逐渐应用于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

例如,通过改变特定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髓鞘形成;干细胞移植可以为受损的组织提供新的神经细胞;生物材料可以用于引导轴突再生并抑制瘢痕组织的形成;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活化和轴突伸长。

临床正中神经损伤的相关解剖、损伤类型、病因、诱因、症状、检查治疗、功能锻炼及好发人群和预防措施

临床正中神经损伤的相关解剖、损伤类型、病因、诱因、症状、检查治疗、功能锻炼及好发人群和预防措施

临床正中神经损伤的相关解剖、损伤类型、病因、诱因、症状、检查治疗、功能锻炼及好发人群和预防措施正中神经起源于臂丛神经外侧束和内侧束,其中感觉神经纤维多来源于外侧束C6 和C7,运动神经纤维多来源于内侧束C8 和T1。

正中神经在前臂支配除尺侧腕屈肌及环、小指指深屈肌以外的所有屈肌,其走行及功能如下:正中神经在上臂通常无分支,与肱动脉伴行;于肘部发出肌支支配旋前圆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桡侧腕屈肌等;发出骨间前神经,支配食、中指指深屈肌,以及拇长屈肌、旋前方肌;经过腕管进入手部,分出数个肌支支配大鱼际肌和第1、2蚓状肌,感觉支支配腕掌侧、手掌、和挠侧三个半手指掌侧。

正中神经在不同部位损伤,会表现出不同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损伤类型正中神经损伤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有Seddon三级分类法和Sunderland五度分类。

不同损伤程度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感觉或运动功能丧失,临床根据损伤的程度,决定治疗方法。

病因包括上肢开放伤、骨折脱位导致的急性正中神经卡压、牵拉、划破,甚至断裂等。

慢性损伤是正中神经的慢性卡压,最常见的是腕管综合征,其他包括旋前圆肌综合征、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等。

病因外伤导致急性正中神经损伤最常见,包括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如骨折导致正中神经断裂。

局部肿物的压迫、腕部机械重复性动作等可导致慢性正中神经损伤,如正中神经压迫、腕管综合征等。

急性正中神经损伤。

骨折、刀剑伤、碾压伤等突然外力或尖锐物体伤害导致。

慢性正中神经损伤:由于不当体位或反复进行同一动作,使正中神经周围组织压力增加,逐渐压迫神经造成的正中神经损伤。

诱因劳动:长期暴露于机械性重复性高的上肢活动或重体力劳动之下,尤以经常做前臂旋前、旋后动作易于诱发上肢慢性损伤,导致正中神经损伤。

外伤:骨质疏松的人,在外力作用下有可能会导致骨折进而损伤正中神经。

生育: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由于其激素水平的变化,易发生本病。

疾病:患全身性风湿疾病或血液病的人,其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其易于罹患正中神经损伤。

脑部神经损伤与康复治疗

脑部神经损伤与康复治疗

脑部神经损伤与康复治疗在现代社会中,脑部神经损伤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交通事故、意外跌倒还是其他意外事件,都有可能导致脑部受损。

脑部神经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困扰,还会对其日常生活和精神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康复治疗在脑部神经损伤的恢复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康复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多种干预方式。

首先,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通过各种形式的理疗,如运动疗法、电刺激和热疗等,可以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强度,提高患者的肌肉控制能力。

此外,物理治疗还可以减轻痉挛和疼痛,促进神经再生和氧气供应,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职业治疗是帮助患者重获日常生活技能的过程。

脑部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患者失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例如无法自理、无法驾驶或回到工作岗位等。

职业治疗专家通过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将学习使用辅具、学会简化任务,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

职业治疗还注重恢复患者的精神健康,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减轻焦虑和抑郁。

言语治疗则是关注患者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康复方式。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脑部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患者失去语言表达能力或面临阅读和书写问题。

言语治疗帮助患者通过各种口腔肌肉锻炼、语言技巧训练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此外,言语治疗还可以利用辅助性沟通设备,如电子交流板和语音合成器等,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然而,脑部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并非一蹴而就。

它需要医生、家人和患者自身的积极参与和无限耐心。

康复治疗的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如患者的年龄、损伤的程度、康复开始的时间和治疗的质量等。

希望通过早期干预,恢复的机会往往更大。

此外,患者的心理素质也对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力和支持的家庭环境都将对康复有所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康复治疗对于脑部神经损伤的恢复至关重要,但并非每个患者都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康复治疗的时间不同疾病的康复治疗时间不同

康复治疗的时间不同疾病的康复治疗时间不同

康复治疗的时间不同疾病的康复治疗时间不同康复治疗是指通过系统的医疗措施和专业技术,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生理、心理和社交功能。

不同的疾病所需要的康复治疗时间是不同的,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时间特点。

一、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时间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或日常生活活动中引起的各种韧带、肌肉拉伤、骨折等损伤。

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时间一般较短,一般为几周至几个月。

例如,轻微的扭伤或拉伤一般需要几周的休息和物理治疗;中度的运动损伤需要几个月的恢复训练和理疗;而重度的运动损伤可能需要长达数月或更久的时间进行手术治疗和长期康复。

二、中风的康复治疗时间中风是指脑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功能障碍的疾病。

中风的康复治疗时间较长,一般为数月至数年。

在中风后的早期康复阶段,主要侧重于恢复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如吞咽、言语和行走能力。

接下来的中期康复阶段,患者将继续进行功能、平衡和协调训练。

最后的晚期康复阶段,患者将进行复杂的认知和言语康复训练。

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时间取决于中风的发生部位和程度,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康复意愿。

三、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时间脊髓损伤是指由于脊髓受到外力撞击或压迫而导致神经损伤的疾病。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时间较长,一般为数月至数年。

早期康复阶段,主要是进行神经保护和功能恢复的治疗,其中包括手术修复、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

中期康复阶段,患者将进行更加复杂的康复训练,如肌肉力量恢复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等。

晚期康复阶段,患者将进行社会适应、劳动能力重建等更为复杂的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时间也受到损伤部位和程度、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四、糖尿病的康复治疗时间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

糖尿病的康复治疗一般为终身进行。

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等手段,以达到血糖控制的目标。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血糖、定期就诊医生进行调整治疗措施,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理康复和生活习惯的转变。

周围神经损伤后最佳修复时间时机的选择

周围神经损伤后最佳修复时间时机的选择

周围神经损伤后最佳修复时间时机的选择张大鹏;潘世奇;侯明明;杨琪;王延忠【摘要】背景: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研究报道较多,但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时间的选择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观察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修复的效果,以选择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方法:随机将大白兔分为4组.剪下长约1 cm的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即时修复组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2,4周和3个月修复组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缝合伤口,分别在2,4周后和3个月后修复坐骨神经.术后3个月于缝合神经处的取材,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移植神经段结构,并进行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结果与结论:2周修复组大白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P<0.01),与即时修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处组织形态、结构明显好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明显多于4周修复和3个月修复组(P<0.01).结果提示在2周后修复神经损伤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0(014)020【总页数】4页(P3726-3729)【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不同时间;修复;兔;神经组织工程【作者】张大鹏;潘世奇;侯明明;杨琪;王延忠【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勃利县人民医院骨科,黑龙江省勃利县,154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 引言经过不断的探索,已经有很多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的研究报道[1-7],但对修复时间的选择很少研究。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指导(一)周围神经损伤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包括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及神经终末装置;周围神经可根据分布的对象不同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手外科周围神经主要是指躯体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有哪些?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多由外伤、感染、压迫、缺血、肿瘤和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

而手外科最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外伤、肿瘤、感染、神经压迫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有哪些?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或受限,感觉上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运动上表现为肢体乏力,屈伸、抬举、外展等功能受限或障碍。

周围神经损伤需要做哪些检查?(1)理学检查,如体格检查。

(2)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B超检查等。

(3)神经电生理检测,如肌电图检查。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根据周围神经损伤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以口服或注射促神经生长药物或营养神经的药物,并配合康复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周围神经修复、神经松解等手术方式。

(-)周围神经损伤术前健康指导周围神经损伤手术前应该如何配合治疗和自我护理?(1)保持良好的心态周围神经损伤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缓慢或不明显,造成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因此患者本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医护人员要尽可能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并耐心解释,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康复的信心,看到恢复的希望,主动配合治疗。

(2)积极配合治疗由于患者对周围神经损伤相关知识的缺乏,当周围神经损伤时,肢体功能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甚至丧失,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故部分患者会积极要求手术。

但是由于对手术效果盲目乐观,以及对术后缓慢的神经修复功能的过程认识不足,患者容易出现急躁、焦虑等情绪。

因此患者要积极配合护士做好心理疏导,认真听取医护人员介绍周围神经损伤的相关知识,在自己了解医疗相关知识之后,对自己的病情做一个自我评估,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手足外科常见病诊断治疗规范

手足外科常见病诊断治疗规范

手足(显微)外科诊疗规范与流程手足(显微)外科诊疗规范及操作流程滨州市人民医院目录1、开放性骨折的诊疗规范 (1)2、周围血管损伤的诊疗规范 (3)3、周围神经卡压的诊疗规范 (5)4、跟骨骨折的诊疗规范 (6)5、踝部骨折的诊疗规范 (7)6、桡骨远端骨折的诊疗规范 (8)7、手足(显微)外科手足外伤急诊处置流程 (9)手足(显微)外科诊疗规范一、开放性骨折【概述】骨折端或骨折血肿经软组织创口与外界空气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

【临床表现】患肢可见皮肤及软组织创面,部分患者就诊时骨折尖端尚暴露在外;多发生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机械绞轧、枪弹伤等高能量损伤之后,患者可同时伴有烦躁、精神萎靡、虚汗、手足发冷、心率加快、血压进行性下降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表现。

【诊断】l.直视下见到骨折端,或伤口内流出漂浮油滴的血液,或急诊探查时可直接触及骨质,可诊断为开放性骨折。

2.X线表现(1)X线片上骨折端露出于软组织阴影之外。

(2)软组织内有空气阴影。

3.开放性骨折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应检查患肢远端动脉搏动、皮温皮色及肢体感觉、运动有无异常。

疑有血管损伤者应行多普勒超声波检查。

4.注意全身情况,警惕有无内脏或其他伴发损伤。

5.分型开放性骨折Gustilo-Anderson分型:I型:伤口清洁,长度不足lcm。

Ⅱ型:伤口长度超过lcm,但无广泛软组织挫伤,骨折端仍有血供。

Ⅲ型:软组织损伤严重,创缘血供不良,可伴有重要神经血管损伤。

6.潜在性开放骨折,由于重力碾锉,在造成骨折的同时使皮肤广泛皮下剥离;此时皮肤不一定有伤口,但以后往往部分或全部坏死,转化为开放性骨折。

【治疗】1.视全身情况和生命体征而定,复合伤患者应由有关科室人员共同处理。

2.止血带的应用伤口内有活动性出血时需加压包扎或用止血带,并立即转送手术室探查血管损伤。

如患者来院时已使用止血带,必须询问止血带使用时间和是否曾定时放松,应即行伤口包扎后松除止血带,松除止血带后如仍有后续出血,应立即使用器械止血。

损伤的修复介绍.

损伤的修复介绍.

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㈡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由细胞受到损伤因素的刺激后释放,刺激同类细胞或同一胚层发 育来的细胞增生,促进修复过程 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来源于血小板α颗粒) 引起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增生
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刺激内皮细胞、其它间叶细胞增生 ③表皮生长因子(EGF)(颌下腺分离出的一种6kDa多肽) 对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平滑肌细胞促进增殖 ④转化生长因子(TGF):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 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内皮细胞促进作用
部分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不仅可以向本身组 织进行分化,也可向无关组织类型的成熟细 胞进行分化 传统认为的不可修复、不可再生组织的损伤 修复成为可能,更为人工干预下的组织再生 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资源和前景
人工干预下的组织再生
①造血干细胞
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卵黄岛,定居在骨髓并维持机体终身造血 在人工干预下大量扩增造血祖细胞和各阶段的细胞
⑹神经组织再生
神经细胞(脑、脊髓)破坏:不能再生
由胶质细胞及其纤维修补→ 胶质瘢痕
外周围神经受损:
如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存活→ 完全再生 创伤性神经瘤
图3
图4
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细胞外微环境和各种化学因子的调控是细胞再生的关键环节)
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 ECM)在细胞再生 过程中的作用: 影响细胞的形态、分化、迁移、增殖和生物学功能 ①胶原蛋白(collagen)
⑥其他细胞因子(cytokines)
IL-1和TNF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和刺激血管再生
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㈢抑素与接触抑制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常用资料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常用资料

日常生活(DAL)能力障碍:穿脱衣裤、穿袜子、洗漱等自理活动困难
浅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深感觉(关节位置、振动、压痛)和复合感觉(数字识别、二点辨别、实体);
心电图检查:目前尚无资料。
运动功能评定:MMT、下肢功能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临床特点
1. 运动障碍: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抽搐。 2. 感觉障碍:包括主观感觉障碍和客观感觉障碍。主观感觉障碍是在没有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 治疗
病例
右腓总 、 胫神经损伤
主诉:右小腿外伤后右踝疼痛、右足乏力 10 月。
现病史:缘患者于去年 11 月 10 被叉车压伤右小腿,当时右小腿流血、畸形、肿 痛,送来本院就诊,诊为 1、右小腿严重压榨伤 2 右小腿严重皮肤撕脱伤 3 右腓骨下 段及内踝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4、右踝关节开放性脱位 5 右侧腓总、胫神经损伤,经清 创缝合、跟骨牵引术,术后外敷黄水、夹板固定、理疗、营养神经等治疗后骨折愈 合,右踝肿疼减轻,右足乏力好转,于今日出院后,再次收入针灸科住院,入院时 症见:神清,精神可,右踝部肿痛,右足乏力,有麻木感,行走活动不利,纳眠可, 二便调。
诊断:右腓总 、 胫神经损伤
器伤、医源性损伤等。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 主观感觉(感觉异常、自发疼痛、幻痛);
主诉:右小腿外伤后右踝疼痛、右足乏力 10 月。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瞳孔等大形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道无异常分泌物,咽部无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 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未扪及。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
病例
右腓总 、 胫神经损伤
既往史:既往身体尚健,否认肝炎、结核、高血压病、心脏病等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无特殊饮食嗜好及居住湿地之弊。 婚育史:未婚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36.3℃ P:88 次/分 R:20 次/分 BP:115 /85 mmHg

工伤手指神经恢复不了

工伤手指神经恢复不了

工伤手指神经恢复不了工伤手指神经恢复不了是指因工伤导致手指神经受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手指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情况。

工伤手指神经损伤常见的原因包括机械性创伤、电击、烧伤等。

手指的神经损伤会导致手指的感觉、运动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神经损伤的恢复是个长期的过程,依赖于损伤的严重程度、损伤的部位以及个人的康复情况。

一般来说,轻度的手指神经损伤可以在数周或数月内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是,某些严重的损伤情况下,手指神经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功能,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 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严重的神经损伤可能会导致神经切断或断端脱位,影响了神经的再生和恢复。

当神经切断的距离较远时,神经的再生和恢复会更加困难。

2. 神经再生的时间:神经再生的速度相对较慢,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如果手指神经在创伤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康复训练,那么手指神经的恢复可能会受到影响。

3. 健康状况和年龄因素:个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年龄也会影响神经损伤的恢复情况。

比如,有些慢性疾病或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神经恢复不全的情况。

对于手指神经恢复不了的情况,一般需要进行综合康复治疗。

包括保持手指的活动性、进行物理治疗、进行神经韧带和肌腱组织的修复手术等。

康复师会给予患者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手指的功能和灵活性恢复。

此外,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手指神经恢复不了的患者来说,接受自己现实情况的认知和调整,学会适应生活中的各种改变,是促进康复的重要一步。

总之,工伤手指神经损伤的恢复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如何在治疗和康复中进行科学和全面的干预,取决于个体情况和治疗方案。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指神经损伤的恢复效果。

周围神经损伤松解术后即刻功能恢复

周围神经损伤松解术后即刻功能恢复

周围神经损伤松解术后即刻功能恢复
张咸中
【期刊名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卷),期】1988(0)2
【摘要】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280例,发现损伤的神经经过松解手术后可即刻恢复功能,自1982年5月至1987年5月计发现27例,报告中指出立即恢复功能占损伤神经的9.6%。

1982年5月曾遇到1例尺神经损伤患者经神经松解术后功能立即恢复,由于神经粘连受压,外膜增厚,经手术进行松解,运动及感觉功能立即恢复。

【总页数】1页(P92-92)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功能恢复;松解术;显微外科技术;感觉功能;脱髓鞘;轴浆运输;形态学改变;损伤后
【作者】张咸中
【作者单位】吉林省医院手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10例周围神经损伤术后功能恢复欠佳的临床分析 [J], 薄超刚
2.蒙药珍宝丸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于满柱;石桩;巴达拉胡;李丽
3.早期主动活动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徐芝灵
4.早期康复训练并物理因子治疗对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J], 胡勇
5.脑卒中恢复期软瘫患者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J], 周昊;赵军;李冰洁;张宇;郭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中神经损伤恢复期临床治疗进展

正中神经损伤恢复期临床治疗进展

·58· 山 西 中 医 2018年 1月第 34卷第 1期 SHANXIJOFTCM Jan2018Vol34No1
梅等[7]选取正中神经前臂中下 1/3断裂的住院病人 42例, 年龄 15~71岁,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都采用相同的 神经吻合术,且 术 后 的 治 疗 和 功 能 锻 炼 一 致,但 治 疗 组 在 此基础上手术后 3天采用日本 HOMERION神经肌电促通 仪(TENS-21)进行神经促通治疗。3个月后,治疗前后 基本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571%,对照组为 4285%。治疗后实用功能恢复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 为 9524%,对照组为 6667%。 22 矫形器:手部矫形器是手外科中治疗或帮助恢复手部 功能的一种辅助器械,主要用于制动、预防或纠正畸形,作 为动力以代替麻痹的肌肉,甚至可以代替手的部分功能以 适应生活和工作上的需要。王冰水等[8]给予 6例正中神 经损伤的住院病人功能保护性静态手矫形器及动态拇指 对掌矫形器佩戴治疗,治疗前 carroll氏上肢功能试验评定 Ⅲ级 2例,Ⅱ级 4例。训练 1个月后,carroll氏上肢功能试 验评定Ⅲ级 2例,Ⅵ级 4例。治疗前后比较,患手抓、捏、握 等较精细动 作 均 可 完 成 或 大 部 分 完 成,对 指、对 掌、握、捏 功能恢复良好,拇指活动较灵活、协调性动作较好。 23 靶肌肉注射:靶肌肉注射即在临近神经损伤部位的肌 肉注射药物,修复受损神经的方法。刘 焕 兴[9]选 取 男 21 例,女 9例,年龄在 15~49(平均 312)岁。(所有患者均 为外科神经修复 手 术 后 )随 机 分 两 组,治 疗 组 术 后 靶 肌 肉 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照组术后靶肌肉注射 生理盐水,6个月后,运动感觉功能上两组均获得较高的优 良率分别为 933%和 866%,治疗组相对较高,但无统计 学差异(P>005)。肌肉萎缩上对照组较治疗组萎缩更明 显。在术后 1,3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 24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即在患者神经受损后给予相应的 感觉功能训练,帮助周围感觉神经损伤修复后的患者学会 感知由再生神经纤维传入的感觉冲动,重新建立与神经中 枢的联系,从而使其尽可能恢复或接近正常感觉功能的疗 法。兰秀夫等[10]将 70例患者(所有神经部分断裂或完全 断裂的患者使用外科神经修复手术)随机分为康复组 32 例,对照组 38例。康复组术后采用冷热觉、触觉、辨别觉训 练,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处理。7个月后,治疗组感觉功能疗 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后期两点区分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 感觉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明显。何平等[11]收治正 中神经损伤术后患者 90例,治疗组 48例,行感觉再训练, 对照组 42例,仅行一般处理,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损伤恢复时间介绍神经损伤恢复时间介绍指周围神经干及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而发生的损伤,损伤后的典型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外伤,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组织损伤合并发生。

周围神经损伤后,受该神经支配区的运动,感觉和营养均将发生障碍。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病因临床上表现为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

包括牵拉损伤,如产伤等引起的臂丛损伤;切割伤,如刀割伤,电锯伤,玻璃割伤等;压迫性损伤,如骨折脱位等造成的神经受压;火器伤,如枪弹伤和弹片伤;缺血性损伤,肢体缺血挛缩,神经亦受损;电烧伤及放射性烧伤;药物注射性损伤及其他医源性损伤。

病理生理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分为三种类型。

1.神经断裂神经完全断裂,临床表现为完全损伤,处理上需手术吻合。

2.神经轴突断裂神经轴突完全断裂,但鞘膜完整,有变性改变,临床表现为神经完全损伤。

多因神经受轻度牵拉伤所致,多不需手术处理,再生轴突可长向损伤的远侧段。

但临床上常见的牵拉伤往往为神经完全或部分拉断,如产伤或外伤,恢复较差。

3.神经失用神经轴突和鞘膜完整,显微镜下改变不明显,电反应正常,神经功能传导障碍,有感觉减退,肌肉瘫痪,但营养正常。

多因神经受压或挫伤引起,大多可以恢复;但如压迫不解除则不能恢复。

如骨折压迫神经,需复位或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临床表现1.指神经损伤:(1)多为切割伤;(2)手指一侧或双侧感觉缺失。

2.桡神经损伤:(1)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2)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3)掌指关节不能伸直;(4)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5)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6)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的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

3.正中神经损伤:(1)手握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指对掌;(2)拇、食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屈曲受限;(3)大鱼际肌及前臂屈肌萎缩,呈猿手畸形;(4)手掌桡侧半皮肤感觉缺失。

4.尺神经损伤:(1)拇指处于外展位,不能内收;(2)呈爪状畸形,环、小指最明显;(3)手尺侧半皮肤感觉缺失;(4)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5)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夹纸试验阳性;(6)Forment试验阳性,拇内收肌麻痹。

5.腋神经损伤:(1)肩关节不能外展;(2)肩三角肌麻痹和萎缩;(3)肩外侧感觉缺失。

6.肌皮神经损伤:(1)不能用二头肌屈肘,前臂不能旋后;(2)二头肌腱反射丧失,屈肌萎缩;(3)前臂桡侧感觉缺失。

7.臂丛神经损伤:(1)多为上肢牵拉伤;(2)上干损伤为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3)中干损伤,除上述肌肉麻痹外,尚有桡神经支配之肌肉麻痹;(4)下干损伤前臂屈肌(除旋前圆肌及桡侧腕屈肌)及手内在肌麻痹萎缩;累及颈交感神经可出现Hornor综合征;(5)全臂丛损伤,肩胛带以下肌肉全部麻痹,上肢感觉全部丧失,上肢各种反射丧失呈弛张性下垂。

8.腓总神经损伤:(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2)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3)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4)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9.胫神经损伤:(1)踝关节不能跖屈和内翻;(2)足趾不能跖屈;(3)足底及趾跖面皮肤感觉缺失;(4)小腿后侧肌肉萎缩;(5)跟腱反射丧失。

10.坐骨神经损伤:(1)膝以下受伤表现为腓总神经或胫后神经症状;(2)膝关节屈曲受限,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无收缩功能;(3)髋关节后伸,外展受限;(4)小腿及臀部肌肉萎缩,臀皱襞下降。

11.股神经损伤:(1)大腿前侧,小腿内侧皮肤感觉缺失;(2)膝腱反射减弱或丧失;(3)膝关节不能伸直,股四头肌萎缩。

12.闭孔神经损伤:(1)大腿内侧下1/3皮肤感觉缺失;(2)内收肌群麻痹萎缩,不能主动架在健腿上。

诊断依据1.常有外伤史:多合并有四肢骨折或关节损伤。

2.肢体姿势:周围神经损伤肢体呈不同程度畸形。

3.运动功能:根据肌力测定瞭解肌肉瘫痪情况,判断神经损伤及其程度。

晚期可存在不同程度肌肉萎缩。

4.感觉功能:感觉神经支配区皮肤痛觉和触觉等发生障碍。

Tinel征感测神经再生到达的部位。

5.植物神经功能:支配区皮肤营养障碍,由早期无汗、乾燥、发热、发红到后期变凉,萎缩,粗糙甚至发生溃疡。

6.反射功能:神经支配范围的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7.神经肌电图检查:有助于神经操作部位的确定,为判断损伤程度,预后及观察神经再生提供依据。

治疗原则1.开放性损伤:对锐器伤或清洁伤口,作一期神经缝合。

对火器伤或污染伤口,待伤口愈合后3-6周后作二期神经修复。

2.闭合性损伤:神经受压,牵拉或挫损,早期作骨折及关节复位,神经功能多能自行恢复。

如1-3个月无恢复,则需手术检查。

3.晚期神经损伤:争取三个月内修复,伤后一年以上的病例,也应积极修复。

4.根据神经损伤的时间、性质、程度和范围,可分别行神经松解、减压,缝合修复或行神经移位或移植,或后期行功能重建术。

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1)视诊,皮肤是否完整,肌肉有无肿胀和萎缩,肢体有无畸形,步态和姿势有无异常。

(2)肢体周径测量。

(3)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压觉、两点辨别觉、皮肤定位觉、皮肤图形辨别觉、实体觉、位置觉、神经干叩击试验。

我院可通过感觉定量检测仪提供感觉定量检测,为康复提供客观证据。

电生理评定:强度时间曲线,通过时值测定和曲线描记,判断肌肉为完全失神经支配,部分失神经支配和正常神经支配。

肌电图检查:我院可通过针极肌电图检测,可判断神经受损是程度是神经失用,轴突断离或神经断离。

轻度失神经支配:肌电图可见自发电活动,运动单位电位波幅、时限基本正常,募集相为混合和干扰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波幅可下降。

中度失神经支配:肌电图出现较多自发电活动,募集相为单纯至混合相,神经传导速度不超过20%,波幅下降不超过50%。

重度失神经支配:肌电图出现大量自发电活动,仅见单个运动单位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波幅可增高,时限可增宽。

完全失神经支配:肌电图出现大量自发电活动,无运动单位电位出现,电刺激神经干相应肌肉检测不到符合肌肉动作电位。

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神经再生和恢复情况。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主动活动:如神经损伤程度较轻,肌力在2-3级以上,在早期也可进行主动运动。

注意运动量不能过大,尤其是在神经创伤、神经和肌腱缝合术后。

运动是一种生理性刺激,使得中枢神经系统保持紧张性和兴奋性,并能改善周围神经髓鞘本身的血液循环,减少周围组织水肿[1] 。

保持功能位:周围神经损伤后,为了预防关节挛缩,保留受累处最实用的功能,应将损伤部位及神经所支配的关节保持良好的姿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应保持在功能位。

3、被动活动:借助治疗师或器械的力量进行的运动为被动运动,病人用健康部位帮助患处运动为自我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的主要作用为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挛缩变形。

其次能保持肌肉的生理长度和肌张力、改善局部循环。

被动活动时应注意:(1)只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2)在关节正常范围内进行。

(3)运动速度要慢。

(4)周围神经和肌腱缝合术后要在充分固定后进行。

4、理疗: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再生,从而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恢复。

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损伤1周内行功能电刺激治疗,配合肌肉主动和被动锻炼,可以达到促进轴突再生,促进周围神经对肌肉再支配效果[2] 。

另外,(1)温热疗法:早期应用短波、微波透热疗法(无热或微热量,每日1-2次),可以消除炎症、促进水肿吸收,有利于神经再生。

应用热敷、蜡疗、红外线照射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松解粘连、促进水肿吸收。

治疗时要注意温度适宜,尤其是有感觉障碍和局部血循差时,容易发生烫伤。

若病人感觉丧失,或治疗部位机体内有金属固定物时,应选脉冲短波或脉冲微波治疗。

(2)激光疗法:常用氦-氖激光(10-20mW)或半导体激光(200-300mW)照射损伤部位或沿神经走向选取穴位照射,每部位照射5-10min,有消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3)水疗法:用温水浸浴、旋涡浴,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循环,松解粘连。

在水中进行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可防止肌肉挛缩。

水的浮力有助于瘫痪肌肉的运动,水的阻力使在水中的运动速度较慢,防止运动损伤发生。

5、高压氧治疗:临床实践中高压氧治疗也被用于周围神经损伤[3] 。

6、矫形器治疗:早期预防挛缩畸形。

7、中医治疗:(1)针刺治疗:以选取损伤经络穴为主,循经取穴,配合止痛活血、通经活络等作用的穴位。

(2)推拿治疗:以祛瘀消肿、通经活络为原则,推拿按摩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软组织粘连,也能延缓肌肉萎缩。

但手法要轻柔,强力的按摩对软瘫的肌肉多有不利,长时间的按摩也有加重肌肉萎缩的危险。

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

(3)其它治疗:电针、艾灸、火罐、中药治疗等。

其实我们自己所要知道的就是将治疗方法定位为:短期目标:早期康复目标主要是早消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防止肢体挛缩,恢复期目标主要是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矫正畸形。

远期目标:使病人最大程度的恢复功能,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重返工作岗位和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