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史政治专题
❖ 现代史:主线
❖ 中共领导的探索社会主义建立和建设历程
政治史
❖ (一)列强侵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五次侵华战争:(重点-两次中日战争)掌握要点:战争爆发的原因; 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危害;影响及中国在外来侵略下的变化(社会形态,革 命任务,经济结构,思想,对外态度,社会生活。)
❖ 经济上:资本主义19世纪末初步发展,20C初,继续发展, 一战期间短暂春天。
❖ 思想文化上: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迅速发展,西学东 渐内容从自然科学深入到资产阶级政治学说。A三次思想解 放潮流:维新思想传播,革命思想传播,新文化运动民主科 学思想传播-思想近代化开端。B新的思想理论形成 :三民 主义
政治史
❖ 3、思想近代化:理性化、科学化
❖ 新文化运动(开端):彻底否定封建传统思想,根除封建制 度的思想根源。(前期传播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思想,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 4、军事近代化:A、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积极仿制西方
战舰,提出建立新式海军主张 B、洋务运动期间,筹
划海防,建立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
政治史
❖ (二)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 1、地主阶级:(1)抵抗派: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活动:仿制战舰,筹建海防,编译《四洲志》,《海国图志》介绍西方
❖ (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活动:洋务运动举办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军,筹划海防、新式学校(三个近代化第一步)
❖ 1937-1945联合国民党,实行全民族抗战,成为中流砥柱。(三阶段) ❖ 1945-1949争取和平民主,建立联合政府努力。-解放战争,推翻国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百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主发展史。
陈独秀曾指出:“民主主义是人类发生政治组织以致于政治消灭之间,各时代多数阶级的人民,反抗少数特权之旗帜。
”事实求是地研究中国近代史就必须承认,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变的历史。
实现国家民主化是近代中国的主题。
在百年民主政治的实践中,中国人付出了巨大艰辛,留下了鲜明足迹。
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变的历史。
实现国家民主化是近代中国的主题之一。
一.关于民主问题在思想认识上的变化。
1.19世纪40到60年代,鸦片战争后,国门渐开,中国人对民主政治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
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首次向中国人介绍了英国的议会。
书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满衙门公议乃行。
”魏源是中国称赞民主制度的第一人。
他指出,美国“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
2.19世纪70——80年代,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有识之士对民主的认识越发深入。
第一,明确民主是立国的根本。
郭嵩焘最先认识到这个问题,他在1875年清廷关于海防的讨论中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
”他在出使英国后进一步认识到民主的决定性,他在1877年12月22日写道:“计英国之强……在巴力门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此其立国之本也……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
”第二,倡导“君民共主”。
用君主立宪制取代中国专制制度,是19世纪70-80年代中国民主思想的主流。
郑观应在成书于1875年的《易言》中介绍了泰西列国的两院制,建议朝廷“仿泰西之良法”,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主张“开设议院”。
1883年,翰林院编修崔国因在《奏为国体不定后患方深请鉴前车速筹布置恭折》中,向清廷强调“设议院者,所以因势利导,而为自强之关键”。
他主张由王公大臣组成上议院,由“各省民间公举之人士”组成下议院。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书目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书目基本文献典籍:
十通之《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
会典:《大清会典》《大清会典则例》
清国史馆编纂:各朝《起居注》《实录》
当时私人性编年体当代史:《东华录》《续东华录》
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明清档案:《上谕档》《朱批奏折》
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
中国社科院、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学术著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
钱端升:《民国政制史》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制度史》商务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科文献出版社
薛毅:《国民在政府资源委员会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
孔庆泰:《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
钱实甫:《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书局
制度文献常识:
庙号谥号尊号(徽号)陵号
注
1.慈禧太后是清朝1865年—1908年实际执政者。
慈禧太后谥号“孝钦慈禧端佑
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葬于定东陵。
2.通称宣统皇帝,也被称为清逊帝,或末代皇帝。
由南京总统府历史变迁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由南京总统府历史变迁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近代的中国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究的时期,一个天朝大国,一个世界强国,最终却成为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先进攻的“香馍馍”。
这是一个屈辱的、动荡的、顽强的、拼搏的、探索的时期,是一个不断的失败走向成功的时期。
深究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了解这个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
而南京的那座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见证着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见证着中国清末农民起义的政治,见证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下的兴与衰,它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史。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总统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1368年,明太祖推翻元朝以后,在南京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政权。
为了笼络人心,巩固政权,在此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汉王府,用来安置汉王陈友谅之子陈理。
明朝迁都北京后,成祖朱棣封其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在此设汉王府。
(一)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由于宰相胡惟庸谋反,于是为防止宰相权利过大威胁皇权,明太祖废除了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馀年的丞相制度,由吏、户、礼、工、刑、兵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每部只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达到相权与皇权的融合,使皇帝独揽大权,皇权得到强化和加强。
在强调集权的同时,为防止属下权利过大,也注重分权和监察,国家的军权、行政权、监察权三权分立,分属不同的部门,相互牵制制衡。
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于皇帝本身,这也是导致繁杂的国事集于皇帝一人的原因。
(二)明成祖朱棣时期明成祖朱棣夺权之后,将都城迁往北京,使行政中心北移。
朱棣为加强自身统治,对于建文时期的的忠臣进行残酷的诛连和屠杀,之后选取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行政机构的空缺。
同时,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
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二、清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盛世时期的清朝政治制度明朝被清朝所灭之后,清王朝把汉王府改建成两江总督衙署,管理江南军政事务。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习目标
2.概括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表现。
中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现场及会址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 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 召开。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 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大会 推选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
措施:《论人民民主专政》
意义:这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
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 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3-1928.12)——政党政治
概 念解析
北洋政府: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 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3-1916.6)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袁世凯为清 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 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 军阀政府,实际上是指北京政权在不同时期由北洋军阀中的不同派系的实力 较强的军阀所控制,北京政府对各地的军阀势力的实际控制比较薄弱,形成 了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 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广义包括各国政 党为实现其政纲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浅析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和历史作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六月按《辛丑条约》之规定,总理衙门改组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前后凡40年。
它的设立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既反映了晚清政府适应对外开放和图谋改革的需要,又标志着晚清洋务运动的开始。
本文试就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和历史作用进行论述。
一、设立总理衙门的原因设立总理衙门的建议是由奕 ,桂良、文祥等人提出的。
1861年1月13日,奕 ,桂良、文祥等上奏《统筹洋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请求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有效地办理洋务和外交事务。
1861年1月20日清廷正式批准成立,并派“恭亲王奕 ,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管理”该衙门。
究其设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它是中西矛盾长期冲突的结果。
从清朝入关伊始,就有一批又一批的西方国家使臣到中国来,希望促进中西方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但往往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当时清政府施行闭关锁国政策,一方面是对西方深深的疑忌,另一方面真正的原因则是本国的清高自大,看不起除其以外的蛮夷之国,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故只由理藩院和礼部来负责接待办理,中外地位上就处于不平等。
而这一传统体制在鸦片战争后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难以为继。
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中外地位发生了逆转,外国列强为控制清政府,不再愿意也不屑以“蛮夷”身份同带有封建社会衙门习气的“理藩院”打交道,并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因而多次要求建立专门、对等的机构来处理中外事务。
其次,随着中国大门被打开,对外事务复杂繁多,客观上必须设立一专门机构来管理外事,而军机处、理藩院和礼部都无法充当此任。
于是,中外交往的机构不得不因此而变,总理衙门则应运而生,主管对外交涉和通商、关税等事务。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课件)
二、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 中国政治制度史主要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政治
制度、政治文化、有关重要政治事件和人物 的活动。其中,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 式、国家各种典章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 究的主要对象。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活动及其效果。包括政治体制、 社会背景、政治理论根据、政权结构、政治运行过 程,以及因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制度。(政治制度
第十五讲:民国时期的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治与基层社会控制
第四部分
人民民主政权时期的政治 制度
第十六讲: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
第十七讲:抗战时期的抗日民主政权 第十八讲: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政权
绪论
一、政治制度的含义
二、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三、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四、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五、参考书目
2、理藩院
3、翰林院 4、詹事府 *都察院
*大理寺
第四节、晚清时期中央机构的变动
1、总理衙门 2、总税务司署 3、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4、督办政务处 5
、邮传部
6、学部 7、法部 8、农工商部 9、巡警部 10、责任内阁 11、资政院
第三讲: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
李进修著《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求实出版社1988年。 林代昭等著《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重庆出版社1988年。 史远芹等著《中国近代政治体制的演变》,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 王永祥著《戊戌以来的中国政治制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 钱实甫著《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 钱端升著《民国政制史》,商务印书馆1946年。 陈瑞云著《现代中国政府》,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袁继成等编《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 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 胡春惠著《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台湾正中书局1983年。 朱建华主编《中国近代政党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 朱汉国著《中国政党制度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近代至当代的巨大变革。
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王朝,如清朝、明朝等。
然后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共和政体,成立了中华民国。
随后,中国经历了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包括计划经济和一党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实行市场经济,同时政治体制也有所改革,加强了法治建设,逐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制度。
总体来说,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封建到共和再到社会主义,再到市场经济和多党合作的发展演变。
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鄂军都督府
(二) 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破坏
• • • •
《临时约法》 1.主权在民原则的确立 2.确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3.行政权中实行责任内阁制
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
• 第一步:破坏责任内阁制 • 第二步 从控制国会到解散国会 • 第三步 废除《临时约法》,制定新约法
(三)从新约法到洪宪皇帝
一、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 • • • • • (一) 清末新政 外务部 商部 巡警部 学部 财政处
预备立宪——11个部 外务 度支 民政 陆军 邮传 理藩 农工商 法 礼 学 吏
《钦定宪法大纲》
• 咨议局 • 资政院 • 皇族内阁
第二专题 北洋政府的政治制度
• 一、北洋政府的政治 制度的确立和变迁 •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 中央政权机构 •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 地方政权机构 • 思考题: • 1. 如何认识北洋政 府时期的国会? • 2. 论洪宪帝制 • 3. 北洋政府政治制 度总论
中国近现代 政治制度史
主讲:刘会军
绪
论
• 绪论讲三个问题: •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 和目的 • 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的几个共 同性问题 • 三、参考论文和书目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 究的对象和目的
• 1. 政治制度 • 2.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 范围 • 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4.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临时参议院
• • • • • 一、立法权 二、同意权 三、财政权 四、选举权 五、弹劾权 • • • • • 六、质问权 七、建议权 八、受理国民请愿 九、答复政府咨询 十、咨请查办官吏
2.第一届国会
• • • • • • • • • 共行的主要有: 1. 制宪、选举大总统(两院联合共同行使); 2. 议决法律案; 3. 议决预算、决算案; 4. 议决税法医、度量衡法、币制; 5. 议决公债及其他国库负担契约; 6. 弹劾大总统案; 7. 弹劾内阁、国务员案; 8. 审查、同意大总统任命国务员、大使、公使,宣战,媾和, 缔结条约,宣布大赦令等事项。 9 .议员的提案权和对政府提案的审查权。
浅谈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演变
浅谈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60多年的历史。
自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外国侵略者接踵而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以攫取越来越多的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同样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从西方列强侵略欺辱的对象到如今东方腾飞的巨龙,这其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我们不妨来做一下探究。
探究一个国家的发展史,政治制度是不得不谈的方面。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1840年以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西方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还闭关锁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仍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虚幻中无法自拔。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屈辱的条约并不能让统治者完全清醒,随后太平天国的建立几乎让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清朝统治者不得不重用汉臣并在洋人的帮助下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经制之师”的八旗和绿营的腐败从侧面反应出整个清王朝的腐朽。
清王朝作为我们封建史上最后的王朝,虽然吸取历代专制统治的教训,丰富了专制统治的经验,但是在经历过康雍乾盛世之后不断地衰败,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已成为强弩之末,封建统治摇摇欲坠。
统治集团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地位,不断出卖国家主权,在西方列强以华治华的政策下,统治集团逐渐买办化,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此时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广大人民处于封建统治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双重压迫之下,过着饥寒交迫且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1-22版:第3课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创新设计)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1.了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初建共和、北洋军阀时期的政党政治和国民党的《训政纲领》,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在中国近代的尝试2.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权、抗战时期“三三制”政权和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从“唯物史观”角度论证社会主义共和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国旗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纪年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意义 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2)①目的:为防止袁世凯独裁。
②概况:孙中山颁布,临时参议院制定。
③内容⎩⎨⎧a.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b.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限制总统的权力(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北洋军阀时期(1)政党政治的尝试①背景⎩⎨⎧a.辛亥革命后,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
存在三种相互抗衡的势力,即旧官僚、立宪派和革命派势力b.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
②表现⎩⎨⎧a.概况: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b.结果: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
(2)袁世凯复辟帝制①镇压二次革命后,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就任正式大总统后,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
③1915年,接受“劝进”,当上皇帝。
最终被迫取消帝制。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共36张ppt)
大家思考一下,上述两大文件反映了近代到现代我 国的什么历程?它们对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又有何重 大影响,这些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主题。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解读
1.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 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2.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政权 建设实践的重要历史意义。 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体会新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首先,在被革命军解放的地区,应有三年的军政时期。在此期间,军政府将 在县级政权中控制军政与民政。同时,它将与地方人民合作,以清除诸如缠足、 吸食鸦片以及官僚腐败等一些政治与社会恶瘤。
第二期为训政期,时间至多六年,在此期间将成立地方自治政府,由民众 选举地方议会与官员。但是军政府仍将保持对中央政府的控制。这个时期,一部 暂时性的宪法将会明确军政府的权利与义务。
图解历史
非党进步人士
中间人士
共产党员
“三三制”原则
“三三制”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 上,共产党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 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各占1/3,共产党员 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的左派进步 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和其他 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实 行“三三制”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民参加 抗战。
1、试行政党政治:宋教仁案——二次革命—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后解 散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2、袁世凯独裁及复辟帝制(1915年): 失败后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明概念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 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 导地位的中央政府。代表大买办和大地 主阶级的利益,对内独裁对外卖国。
二、中共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严耕望(读书心得2000字)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严耕望(读书心得2000字)【原创版4篇】目录(篇1)1.中国政治制度史概述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发展历程3.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和影响4.结论正文(篇1)一、概述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从夏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封建制度、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二、发展历程1.夏朝至秦朝: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始于夏朝,经过商朝、西周、东周等时期,最终在秦朝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这一时期,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汉朝至唐朝:在秦朝之后,汉朝至唐朝时期,中国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封建制度。
这一时期,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命,实行分封制度。
3.宋朝至清朝:在唐朝之后,宋朝至清朝时期,中国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这一时期,国家权力逐渐分散,地方自治程度逐渐提高。
三、特点及影响1.君主专制: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即君主拥有最高权力,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
这种政治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实现,但也容易导致君主的独裁和腐败。
2.封建制度:中国政治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封建制度,即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命,实行分封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有利于地方自治程度的提高,但也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和分裂。
3.君主立宪制:在清朝之后,中国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君主立宪制。
这种政治制度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立,但也容易导致君主的干预和操纵。
4.共和制:在清朝之后,中国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共和制。
这种政治制度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立,但也容易导致政治分裂和社会动荡。
四、结论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从夏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封建制度、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目录(篇2)I.中国政治制度史概述A.政治制度史的定义B.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发展历程II.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A.夏商周时期的政治体制B.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III.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A.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体制B.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IV.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现代影响A.中国政治制度史对现代政治的影响B.中国政治制度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正文(篇2)中国的政治制度史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
1.戊戌变法――中国民主化的首次尝试戊戌变法是洋务运动的延续和发展。
甲午战败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人士:强国的根本在先进的制度。
要救国必须抛弃片面的经济改革模式,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
有鉴于此,甲午战败之后,中国先进人士掀起了一场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的领袖是光绪皇帝。
重要推动力量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知识分子维新派。
他们接受了民主的观念和价值,严厉批判专制制度,以激昂的姿态力倡走明治维新之路,实现中国的“全变”、“速变”。
维新派从“中国风气未开”的国情出发,创办报刊,建立学会,传播民主自由思想,团结民主力量,为戊戌变法扩大了社会基础。
他们的言行,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抗战胜利后,国共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达成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各党派平等合法等共识。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向全国宣告变法。
戊戌变法的最终目标是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它是秦汉以来中国两千年专制史上第一次自上而下的体制创新活动,可谓“系中国数千年政治之变”。
戊戌变法是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推动中国进入世界现代化行列的首次实践。
2.中华民国――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辛亥革命高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旗帜,结束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民主社会的开端,其民主程度虽比不上今天的台湾,但却是20世纪中国最民主的时期。
北京政府时期,公民所享有了较为充分的结社自由。
至1913年底仅政治类的党团就达312个。
言论自由得到一定保障。
公民可以自由发表政见,报纸可以刊登抨击政府的文章。
北洋军阀混战”是事实,应予否定,但其次数和规模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可比性。
事实上,倒是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民主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
在经济方面,几乎所有近代史著都承认,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封建君主专制(袁世凯独揽大权,恢复帝制)——责任内阁制——封建军阀制度4.联省自治运动――中国联邦主义的实践联省自治运动,是中国志士仁人依据大国实行民主的普世性原则在中国进行的联邦主义实践。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名词解释1、官僚政治所谓的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礼崩乐坏所谓“礼崩乐坏”,即是原来的以血缘构成的宗法制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意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新的社会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通过权力使之达到合法化,新的政治治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3、朝聘“朝聘”,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方式。
诸侯亲自觐见天子称为“朝”,派遣卿觐见天子称为“大聘”,派遣大夫觐见天子称为“小聘”。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的交往也开始称为朝聘,而在西周时是不许可的。
4、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是中央政务管理体制中“因俗而治”的政治管理机构的一种。
猛安谋克制原来是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期的组织形式,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
完颜阿骨打时规定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
金代进入中原以后,在地方行政中保留这一制度,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施用范围除女真族之外,还有归附的契丹和部分汉人所在地区。
猛安相当于防御州,谋克相当于县,主管休整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地方行政三位一体的组织。
5、三司推事隋唐以后,形成以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为主的三大司法机关,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分工。
遇有大案,由三个部门的长官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6、宰相开府辅政制宰相开府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设置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意图,独立行使权力。
宰相府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职能机构,他们各有分工,按照不同的职责来贯彻执行皇帝和宰相的指示。
宰相开府辅政制主要出现在隋代以前。
7、夷离堇制是辽代各部族的自治制度。
耶律阿保机曾把契丹和臣属契丹的部落编为20部,圣宗时扩展到34部,后来确定为48部。
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制度篇一:浅谈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演变浅谈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60多年的历史。
自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外国侵略者接踵而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以攫取越来越多的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同样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从西方列强侵略欺辱的对象到如今东方腾飞的巨龙,这其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我们不妨来做一下探究。
探究一个国家的发展史,政治制度是不得不谈的方面。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1840年以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西方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还闭关锁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仍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虚幻中无法自拔。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屈辱的条约并不能让统治者完全清醒,随后太平天国的建立几乎让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清朝统治者不得不重用汉臣并在洋人的帮助下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经制之师”的八旗和绿营的腐败从侧面反应出整个清王朝的腐朽。
清王朝作为我们封建史上最后的王朝,虽然吸取历代专制统治的教训,丰富了专制统治的经验,但是在经历过康雍乾盛世之后不断地衰败,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已成为强弩之末,封建统治摇摇欲坠。
统治集团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地位,不断出卖国家主权,在西方列强以华治华的政策下,统治集团逐渐买办化,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课程编号:0223327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后续课程: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总学分:2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明确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不同政权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质、相会关系和区别。
这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导言(2学时)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的几个共同性问题三、参考论文和书目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第一章晚清政治制度(6学时)第一节近代以前清朝的政治制度清朝与中国其它封建朝代一样,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所有的行政、立法、司法的最高权力都在皇帝本人,皇帝实行世袭制。
(一)清朝的主要中央国家机构内三院、内阁、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南书房行走、军机处、宗人府和内务府。
(二)清朝的地方政权机关省——巡抚——从二品道——道台——正四品府——知府——从四品县——知县——七品第二节1840年后清朝国家机关的变化五口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税务司署、同文馆。
第三节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清末新政时设立的机构: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财政处。
预备立宪时《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中央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的设立,皇族内阁的成立和破产。
本章重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难点:六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议局、资政院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第二章太平天国政治制度(2学时)第一节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的建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南京,天京事变,政权覆灭。
第二节太平天国中央和地方职官制度和乡官制度天王是太平天国元首和最高领导,下设王、侯爵位,设军师、丞相、检点、指挥等职官。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制度建设,这些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 度体系中分别处于怎样的地位?保障的对象分别是谁?
(2)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选举政府委员 (3)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材料: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 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 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思 考:抗日根据地为何采取“三三制”的政权模式?
◎五色旗
早期民国政府时期
1913年10月,袁任正式大总 统。 1913年11月4日,解 散国民党。1914年1 月10日,解散国会
1914年5月1日,废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1915年12月11日,参 议院开会,全部拥护 “君主制”
(袁世凯亲信梁士诒)收买各方, 组织各种请愿团,如京师请愿团、教 育1“9会1(5年请中8愿国月团,人美、)国妇大人女多古请数德 愿之人团民、智乞识丐不代甚表高尚” 请筹诺 袁“发 世安愿(表 凯会团中《 同的、国共时各人和组人与织省)力君“请无车主筹愿研夫论安究团》代。政一表治起请之,愿能同团力时…”向…参和 政会“”院(,投辛鼓递亥吹请君革主愿命制书),由掀专起制一了变请而愿为实共行和君, 主此制诚的太风骤潮之。举动,难望有良好的结 果……中国—如—用李君侃主等制《,中较国共近和代制史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理衙门的设立及其性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
在晚清的外交事务以及推动现代化事务上发挥了作用,是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
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1901年据《辛丑条约》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其设立是清政府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2 、清末官制改革的内容与影响1901 年春,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
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机构。
7月,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903年设练兵处,主持编练新军事宜。
至1905年,先后设立了财政处、商部、巡警部、学部,裁撤了詹事府、通政使司、东河总督与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当年改革中央官制,次年改革地方官制。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宣布“预备立宪”期限为9年。
次年10月各省咨议局成立,1910年10月中央成立资政院,1911年5月成立“皇族内阁”。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颁布宪法《十九信条》令袁世凯重组内阁。
3 .《钦定宪法大纲》与宪法《十九信条》的颁布及其意义《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在革命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于1908年制定和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
23条中,其中维护君上大权的就有14条,其余9条规定广大人民有当兵、纳税、服从清政府统治等义务,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权利。
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的封建性。
《大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君上大权,意味皇权由法定,再把臣民的权利义务作为附则,表现了清朝统治者重军权、轻民权的一贯性,但它在中国法律史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臣民的权利义务,这对于开启民智,培养近化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宣统三年九月八日(1911.10.29),陆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等联名“兵谏”,提出政纲12条,要求立即改革政体。
次日,清廷下罪己诏,宣布释放政治犯,承认革命党,接受12条政纲。
11月3日,正式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通称宪法《十九信条》,主要内容:1 .实行责任内阁制:“以英国之君主宪章为准”。
2.限制君权:“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对内动用军队须经国会议决;内阁总理大臣“国会公举,皇帝任命”;缔结条约、宣战、媾和须经国会议决;皇位“继承顺序”、皇室经费由国会议决等。
3.提高国会权力:国会有“宪法改正提案权”;公举内阁总理大臣,议决缔约、宣战、媾和,批准预决算等项权力。
4.皇族不得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国务大臣。
5.皇位世袭,不受侵犯;皇帝任命内阁总理、国务大臣,统率军队,宣战、议和、缔约等。
6.“国会未开前,资政院适用之”。
4 .《鄂州约法》的制订及其意义1911 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由宋教仁起草的《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简称《鄂州约法》。
共60条,分为“总纲”等七章。
规定:人民一律平等;允许人民有各种民主、自由权利,如言论、出版、通讯、信教、居住、营业、保有财产、保有身体、保有家宅等;规定人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对于政府组织、都督与议会的权限和职责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三权分立原则的政权根本法。
它首次正式规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权利,“自由保有财产”和“自由营业”的权利,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令.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令。
5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权建设有何特点。
(参考课本,只是一个方面)南京临时政府包括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种势力,但它不是三种政权的混合体,领导权掌握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手中,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性质:在政府中,孙中山全权掌握军政大权,下设9位国务委员,同盟会会员仅3人,分别是黄兴、王宠惠和蔡元培。
但孙中山采用“总长取名,次长取实”的办法直接任命各部次长、局长和总统府秘书长,次长多为青年革命党人。
9名次长中,有8人是同盟会会员,并任命胡汉民为总统府秘书长,宋教仁为法制局长,黄兴兼任参谋总长,这样权利就集中在了革命党人手中。
同时,有立法权的临时参议院的43人中,同盟会占34席,同情革命的绅士1人,立宪派8人,旧官僚根本没有席位。
因此临时政府表面上是,旧官僚、立宪派、革命派的联合体,实际上是又革命党人主持的资产阶级政权。
6 .《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与意义3 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用法律肯定了下来。
从国体上说,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保有财产及营业的自由,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的自由和居住迁徙、信教等自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政体上说,它规定中华民国采取三权分立制度,立法权属参议院,行政权属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归法院。
它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历史意义:它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
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
(1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2 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3 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曾经王朝4 文化上,知识分子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5 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防止帝国主义侵略;6 在国际上,在二十世纪初年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8 .政治会议、约法会议的召集及其作用。
政治会议(1913.12.15-1914.3.18)初名行政会议,具有国会的形式。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以新建的御用机构“政治会议”取而代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践踏。
1912 年9月,袁世凯通过内阁通电各省派人进京讨论废省问题,拟名行政会议。
12月15日会议正式开幕,改称政治会议。
政治会议由79名议员组成,议员人选的标准是“年在三十五岁以上,有行政经验十年以上而又明于世界大势、品学俱优的人”。
显然都是袁世凯和各省指派的官僚。
政治会议是袁世凯以命令的形式召集的,议长(李经羲)、副议长、秘书长俱由袁指定,其性质不过是一个咨询机构,袁世凯却想利用它作为取代国会的御用立法机构。
袁世凯利用政治会议解散了国会和各省议会,并于1914年1月26日公布《约法会议组织条例》,使袁世凯据以成立约法会议,彻底毁弃了《临时约法》。
1914年6月参政院成立后政治会议解散。
约法会议:袁世凯解散国会后,立即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刀。
在他的授意之下,政治会议很快成立了一个造法机关——约法会议,并很快炮制出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
1914年3月18日开幕。
1914 年4月29日秉承袁意旨三读通过《中会民国约法》,5月1日公布,世称“新约法”。
通过《参政院组织法》,通过《立法院组织法》,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国民会议组织法》,1915年3月18日宣告闭幕。
该会议产生新《约法》后即行闭会。
客观上说这是一个类似南京临时参议院的临时国会性质的机构。
不过这个会议的议员名为选举产生,实为袁内定或由人保荐经袁同意的。
14 .中政会的设立、组成与职权范围。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简称中政会),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治中枢机关。
中政会是国民党中央机构之一,却非处理党务机关。
国民党对于国民政府的建国方针大计与内外政策有所改进,必须经过中政会去指挥政府。
但中政会又不是政府机构。
中政会在制定政治的根本方案上,对国民党中央负责;国民政府在执行政治方案时,对中政会负责。
从法律上说,国民政府表面上仍是国家最高机关,它与中政会并无隶属关系;但实际上中政会总揽国民政府一切方针政策的决择权,它是国民党与国民政府之间的纽带。
国民党一大后,根据孙中山的建议,在中执委下设立政治委员会。
1924年7月11日中央政治委员会成立,其职权:1.在在党务方面对总理负责,作出的决定应事先或事后取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同意;2.政治和外交方面在作出决定后根据总理意见办理。
孙中山死后,1925年6月国民党中央决议:在中国国民党中执委中设立政治委员会,以指导国民革命;政治方针由政治委员会决定,以政府名义去执行。
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政治会议,不久恢复原名。
中政会职权可概括为:讨论与议决建国纲领、立法原则、施政方针、军政大计、财政计划、特定官吏的人选以及中执委交议的事项等。
但中政会不能直接发布命令及处理政务,它所作的一切决议必须交由国民政府执行。
中政会由正式、后补委员组成。
委员初由孙中山指派,孙死后由中执委推定。
早期主要由中执委、中监委部分正式或后补委员充任;后来扩大到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各部部长以及特许的人选。
中政会成员分为正式、列席两种。
人数由10余人发展到近200人。
中政会设主席1人,由委员互推。
一度改由中执委指派7人组成主席团,旋恢复互推主席;国民党四大改为常务委员制。
中政会内设秘书长1人,秘书、办事员、书记若干人,由主席任命、指挥。
必要时可聘请顾问、设立各种专门委员会。
百度:1924年成立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常委确定它为全国实行训政之最高指导机关。
它处于国民党和政府之间。
它历经了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在每个时期其地位和职能都有所变化作为训政时期的最高领导机关,国民党中央政治会,其地位、性质、作用是十分独特的。
(1) 组织建构:①它隶属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对其负责,然而其功能并非处理党务,而是指导国民政府的国务活动。
②它不属于政府系统,却是国民政府大政方针的发源地。
③国民政府在法理上并非隶属于中政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却事事听命于中政会。
④中政会可以说是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之间的政策制定机关和官吏任免机关,实际上代表国民党在行使政权。
⑤中政会职权显赫、机构庞大,下设法制、内政、外交、财政、经济、教育、土地、交通8个专门委员会,分别由中央委员和对各委员会主管本项有专门研究者充任,其职责是就各部门业务进行研讨,其议决结果交付国民政府负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