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国的土地退化
第六章-土地整治规划PPT课件
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
据测算,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 总潜力为2亿亩,其中土地整理可补充约9000万 亩,复垦可补充约2300万亩,开发可补充约 8800万亩。根据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国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对农村地 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和对工矿废 弃地复垦,将是2020年前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工作的重点。
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
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是一 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财政、规划、科技、 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气象等多个部门的工 作,又与各级地方政府、农民的利益紧密相联。
在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过程 中,一定要建立起相关部门与地方联动的工作机 制,统筹规划,确保投入,突出重点,积极推进, 将《决定》提出的此项战略举措进一步落到实处。
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缓解人 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土地整治,这也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和合理路径。 通过土地整治,统筹城乡用地,还能积极应对水 土资源不断减少而农产品需求持续增加、耕地质 量不断下降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持续提高的需要。 据2005年统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土地整治, 全国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得到强化,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土三
.
二是积极应对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而社会要求农业持 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 多年来由于农业资源的超负荷利用、水土流失和荒 漠化,我国的土地质量不断下降。目前我国中低产 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3以上,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平均仅为1.8%,这些耕地产量只有高产田的40 %~60%。 据有关部门测算,今后如果我国通过中低产田改造, 增加1亿亩灌溉面积、改善2亿亩中低产田,就可 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00亿公斤以上。 因此,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耕地 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是持续提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六章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内蒙中部农牧交错带及草原区 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区 3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区 1 2 4
蒙陕宁长城沿线旱作农业区
点击图中数字出现相应内容
大海子在干涸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百年的树林死亡
二月春风似剪刀?尖刀?
风啸啸沙龙舞!大漠漫漫归何处?
背井离乡
沙进人退
我国荒漠化现状
第二节、土地荒漠化
造成土壤荒漠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干旱程度;②全球气候变化;③地质因素 2、人为因素 ①水资源的过渡开采; ②生态环境的恶化; ③滥垦、滥牧、滥伐。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危害
发 展 态 势 严 峻 , 扩 展 速 度 快
总体而言,我国荒漠化有不断扩展与加重趋势,如 内蒙古自治区 1983 年退化草地面积为 2 133.7 × 104 hm2 ,而 1995 年时退化草地已发展到 3 869.9 × 104 hm2 ,作为我国荒漠化主体的风蚀荒漠化土地, 50 年代 到 70 年代平均扩展速度是 1 560 km2.a-1 , 70 年代中期 至 80 年代中期平均扩展 2 100 km2.a-1 ,至 90 年代中期 扩展速度平均达 2 460 km2.a-1 ,约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 县的土地面积。 据预测仅我国北方风蚀荒漠化所涉及的 212 个县(市、 旗)的风蚀荒漠化程度,将会由目前的 154 个轻度、 35 个中度、 23 个重度,发展到本世纪初的 76 个轻度、 88 个中度、 48 个重度,预计将有 96 个县(市、旗)的风 蚀荒漠化程度升级。
04、05、06 年我国分别 发生19、19、18 次大的沙尘 暴 宁夏地区是古西夏国的范围,塔里木河流域是楼 兰古国的地域,大约在 1500 年前还是魏晋农垦 之地,但现在上述古文明已从地图上消失了。 从近代时间看, 1961 年新疆生产建兵团 32 团开 垦的土地,至 1976 才 15 年时间,已被高 1 - 1.5m的新月形沙丘所覆盖。。
土地退化与恢复方案
土地退化与恢复方案土地退化是指土地资源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生产力减弱的过程。
土地退化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
为了有效应对土地退化问题,制定科学的土地恢复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土地退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行的恢复方案。
一、土地退化的原因土地退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包括:1. 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长期的过度耕作、过度放牧、过度疏伐等行为导致土地养分流失,土壤结构破坏,加速土地退化的进程。
2.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降雨冲刷、河流冲刷等导致土壤流失,加剧土地贫瘠。
3. 化学污染: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加速土地退化。
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加剧土地退化的速度。
5.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加速土地退化的过程。
二、土地退化的影响土地退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生产受阻:土地退化导致土地肥力下降,作物产量减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2. 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退化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地的生态功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3. 水资源供应减少:土地退化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水资源供应减少,影响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
4. 经济发展受限:土地退化影响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供应,影响农民收入,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土地恢复方案为了有效应对土地退化问题,制定科学的土地恢复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土地恢复方案: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农田、林地、草地等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避免过度开发。
2. 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梯田、植树造林、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3. 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提高土地的肥力,减轻土壤污染。
土地退化ppt
②
③
尽快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严格限制利用强度;
按自然规律利用和开发土壤资源; 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④ ⑤
实施科学的耕作法,如土壤保护耕作法。 加大水土保护的工程投入
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农田工程、生物工程等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及荒漠化土地分布较广的国家,已经荒漠化的 土地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另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面积15.8万平 方公里。 据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资料,我国50~70年代,土地荒漠化速 度为每年增加 1560 平方公里;从 70~80 年代,其速度已为每年增加 2100平方公里;目前则扩展至每年增加2460平方公里。速度之快令人 震惊。 目前,我国约有6000万亩农田处在荒漠化威胁之中。虽然有些局 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的遏制或改善,从总体上看,我国土地 荒漠化仍在加速扩展和蔓延。若将其与沙漠和戈壁合计,则有 153.3 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
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2》土地状况统
计知,我国国土资源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现有耕地面积 121.72 万平方公里,占总面
积的12.8%;水利设施用地 3.65万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0.38%。
我国耕地资源退化概况
我国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44亿亩,耕地约20亿亩,仅占14.21%。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土地资 源退化面积高达 80.88 亿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56.2 %。其中:水 土流失面积 27 亿亩( 180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 5.01 亿亩 (33.4 万平方公里),土壤盐碱化面积 14.87 亿亩,草场退化面积 30 亿亩,土壤污染面积 4亿亩。这些退化过程所涉及的耕地 10多亿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一半。近二、三十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和粗放的
专题我国土壤退化与防治
1.土壤(地)沙化和沙漠化的类型
(1)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 (2)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 (3)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沙化:指土壤在风蚀作用下,表层土壤细颗粒 减少而粗质砂粒增多的过程。 沙漠化:是土壤在风蚀作用下,向沙漠生境演 化的过程。沙漠是沙漠化的顶极状态。
干旱沙区:内蒙狼山—宁夏贺兰山—甘肃乌鞘岭以西 半干旱沙区:内蒙中西部、河北北部、陕北及宁夏东南部。 半湿润沙区:东北地区。
我国土壤退化现状与防治
第一节 土壤退化
一、概念
土壤退化是指一种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农田、草原、牧 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 下降或丧失。
据统计: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 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 积约 4.6 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0% ,是 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 1/4 !!!。
•目前每年损失耕地达 300-600 万亩; 荒漠化面积发展速度: 2640 平方公里/年。
•过去 30 年中,土壤侵蚀面积的增长速率为 1.2~2.5% ,致 使长江成为中国的第二条“黄河” 。
•我国每年流失土壤 50 亿吨,流失的土壤养分 4000 万吨化 肥,流失的土壤相当于 10mm 的土层。
造成土壤荒漠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干旱程度;②全球气候变化;③地质因素 2、人为因素 ①水资源的过渡开采; ②生态环境的恶化; ③滥垦、滥牧、滥伐。
土壤荒漠化的防 治
1 、营造防沙林带 2 、实施生态工程 3 、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 式 4 、合理开发水资源 5 、控制农垦
防风固沙
(二)土壤流失
全国总水土流失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土壤退化过程
三、局部改善而总体继续恶化
治理速度比退化速度慢 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大谈治理效果 向上级要钱时,大谈问题和危害;
谁来救救地球! 谁来救救人类? 谁来救救中国?
沙越治越多,树越种越少!
有灾易致富,救灾升官快。
执行者 管理者
资金
问题
天 堂 无 限 南 无 阿 弥 陀 佛
sos
为谁祈 祷?
这都是人类对自 然犯下的罪过!
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
一、土壤退化面积广,强度大,类型多 二、土壤退化速度快,影响深远 三、局部改善而总体继续恶化 四、土壤退化制约因素
(一)土壤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 1 、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总耕地面积为 1.23 亿 hm2 ,人均不到 0.1km2。 我国与一些国家的土地资源占有情况对比
国 家 土地总 面积 106ha 916.7 24.2 人口 106 246. 1 57.2 耕地 106ha 187.9 6.93 草地 106ha 241.5 11.6 林地 106ha 268.2 2.32 农业人 口 % 2.5 2.1 人均耕 地 hm2/p 0.764 0.121
灾害多。
(二)水资源制约
1、人均水资源少
2200m3/人,贫水国之一。
2、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北旱南涝。 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的耕地占全国耕地 的38%,而径流量占全国82%,黄淮海平 原占全国耕地的40%,而径流量只占6%.
(三)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制约
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和8%的淡水资源养活
占世界人口22%的人! 人口 规模越来越大,人地矛盾更加尖锐。 中国1990年近11亿人,粮食 2175亿公斤 2000年近13亿人,粮食需求 2500亿公斤。 2030年近16亿人,粮食需求 4500亿公斤。 与此同时,耕地正在加速减少。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
中国地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静爱主编)课后思考题答案(个人总结版)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中国地理(专业课1)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编辑出版学陈世超2015.08.07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1、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
思考下列问题。
(本题课本上无答案答案来源:网络+自己总结)(1)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偏北?(2)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位置区偏北,美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南?中美地理位置的异同点:①相同点:a:两国都位于北半球,中国的纬度范围为4°N~53°N,美国的本土纬度为20°N~47°N,两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
b:两国都是太平洋沿岸国家,海岸线漫长,沿海都有许多优良港湾。
c: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②不同点:a: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经度范围大致为73°E~135°E,美国经度范围为70°W~180°W。
b:从所属大洲来看,中国属于亚洲东部,美国属于北美洲,位于北美洲南部。
c:两国虽都属于太平洋沿岸国家,但分别从属于太平洋两岸,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美国则位于太平洋东岸,同时位于大西洋西岸。
d:中国纬度范围更广,接近50度,美国本土纬度不到30度。
e: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一面沿海,大陆海岸线是一条完整的相连的,美国三面临海,大陆海岸线分成三段不相邻的部分。
f:从邻国角度看,中国邻国众多,美国北部只有加拿大,南部只有墨西哥,邻国较少。
g:两国内陆山脉走向不同,中国山脉走向多种多样,而美国主要为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
h:山地格局及面积不同,中国山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山地面积较大,距海较远,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呈阶梯状分布,美国山地主要在大西洋沿岸,高度不及中国,山地占有面积也比较少。
(1)美国东部受墨西哥暖流影响,水热条件好,且一路向北,故亚热带位置更偏北。
土地退化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质量下降的现象。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本文摘抄了关于土地退化的相关资料,旨在为我国土地退化问题的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
二、土地退化的原因1. 自然因素(1)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干旱、洪涝、高温等,对土地产生严重影响。
(2)地形地貌:山区、丘陵等地形地貌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石漠化等土地退化现象。
(3)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差、有机质含量低、结构不良等,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2. 人为因素(1)不合理土地利用:过度开发、过度耕作、过度放牧等,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2)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土壤酸化等。
(3)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导致耕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4)环境污染: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对土地造成污染,导致土壤退化。
三、土地退化的类型1. 水土流失:由于雨水冲刷、风力侵蚀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导致土壤流失,土地肥力下降。
2. 沙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逐渐变为沙漠,土地生产力丧失。
3. 石漠化:在山区、丘陵等地形地貌,土壤侵蚀严重,土地表面裸露,形成石漠化。
4. 盐渍化:土壤中的盐分积累过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生长困难。
5. 土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影响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
四、土地退化治理措施1. 退耕还林还草:将退化的耕地、草地进行植被恢复,提高土地生产力。
2. 生态修复:采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化学措施等,对退化土地进行修复。
3.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有机农业、绿色防控等,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
4. 加强土地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保护耕地,防止土地资源过度开发。
5. 生态补偿:对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项目进行补偿,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
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退化的成因及对策
农业水土工程与乡村规划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退化的成因及对策杨晓静(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1)摘要:土地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但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依然存在,由此造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退化。
文章以5种类型为例,说明我国土地资源退化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退化成因;对策1我国土地资源概述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快,可供有效利用的土地资源逐渐减少。
此外,由于人们没有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出现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土地退化问题%所以,我们要增强全民爱土惜土意识,针对不同的土地退化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现有的土地资源退化问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不同类型土地退化问题成因及对策########################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研究生态修复方式和生态修复技术,推动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发展%3.3做好科学研究,提高技术水平3.3.1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由于生态退化因素不同,在生态修复中,要做好前期调查工作,了解生态退化的真正原因,因地制宜,根据地区条件制定针对性治理方案。
在盐碱地修复中,通过种植碱茅的方式治理,挖沟排出盐碱地的积水,并加入化学制剂辅助修复,采用围栏封育的方式,实施土壤潜翻、挖沟和深松,保证土壤治理效果;水源丰富区域,要建设水利工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牧区生态系统修复中,要封山禁牧,推行舍饲养畜方式,缓解由于放牧造成的生态压力,促进自然植被的快速修复,进而达到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
3.3.2过度垦殖、樵采生态系统修复在过度垦殖、樵采区域,为了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要运用“退耕还林+梯田”的治理方式,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环境干扰,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在实际实施中,要根据国家要求和相关政策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坡度高于25。
的坡耕地禁止农田开垦,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减少破坏和干扰,而针对坡度低于15°的坡地,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水土保持耕作,强化生态环保能力。
土地退化
我国土地退化类型与特点及防治对策摘要本文根据土地退化的成因与特点,将我国土地退化分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土地贫膺化、土地损毁6大类,并总结出我国土地退化的3大特点:①发生广,类型复杂,区域差异明显。
②发展快,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⑧强度大,生态、社会后果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土地退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土地退化退化类型防治对策土地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及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口膨胀的压力以及人类对这一宝贵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致使全球范围内的土地退化现象日趋普遍和严重,所谓土地退化,指在人类活动或某些不利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和影响下,土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土壤和环境质量变劣,调节再生能力衰退,承载力逐渐降低的过程。
其范围不仅包括耕地,而且包括林地、牧地及一切具有一定再生产力的土地在内。
近40年来,我国在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土地污染,土地破坏等土地退化现象也日趋严重。
众所周知,我国是有11亿多人口的大国,据统计,1991年人均耕地0.08了hmZ,仅为世界人均数量的1/3左右。
而近期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约.073亿hm“〔`,,其中耕地资源仅.013亿hm么“],因此,耕地后备资源严重缺乏。
同时,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严重的土地退化不仅会阻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的发展,而且危机到人类的生存,诸如土地退化引起的生态环境系统的恶性循环,随之伴生的自然资源的衰退、人类的饥饿、贫困、疾病、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等。
面对土地退化的现实,正确认识其客观发展规律,寻求对策,对缓解人口、土地、粮食、经济和环境的矛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至关重要。
1我国土地退化类型土地是可更新的资源,具有物质、能量循环的动态平衡,然而这种平衡却常常遭到破坏造成土地质量的降低。
根据土地退化的成因、后果以及发生地域的不同,可进行不同的土地退化分类。
《中国地理》考试重点
《中国地理》考试重点第一章:1、中国地理区位及其意义;解析:(1)中国处在亚洲的东部,西连西亚,东北接东北亚,东南为东南亚,南接南亚,具有方便的交通和区域协作的地缘优势,在亚太地区,乃至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中国处在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北亚、西北亚与太平洋沿岸国家南下印度洋与大洋洲的陆上、海上交通经过之地。
2、中国的地貌大势及其地理意义;解析:(1)地貌大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形成了一个逐级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2)地理意义:①中国西高东低、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控制着大河的走向;②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坡大流急,峡谷栉比,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③陡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形障碍。
第二章:1、中国的水热格局(分布);解析:(1)中国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差大;夏季气温高,南北温差小;(2)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3)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
2、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地理景观格局的形成有何影响?(P84)解析:(1)巨大的青藏高原海拔高度达到3000m临界高度时,对气流产生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改变了东亚大气环流格局,形成了现代东亚季风,使得东部成为世界著名的森林、森林草原景观区;(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下沉气流加强,印度洋水汽被阻截,加剧了干旱化,成为拥有世界最大温带沙漠的荒漠、半荒漠和草原区;(3)同时青藏高原在抬升的过程中,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被阻挡,边缘山地降水增加,内部则出现寒旱化,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寒景观区。
3、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对中国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响?(P84)解析:(1)受气候的影响,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受地势的影响,则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第三阶梯,第二阶梯上只有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区、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绿洲区分布比较集中;(2)我国林地受气候的影响,绝大部分分布在中温带、寒温带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以大兴安岭-吕梁山-青藏高原东南缘一线以东为有林地集中分布区,受地势上的影响,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区,如大小兴安岭、四川盆地周边地区以及东南丘陵等;(3)草地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寒温带和中温带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从地势上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天山山脉和塔里木盆地等周边地区;(4)中国的城市大部分分布在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以25°N~40°N之间最为集中,同时又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势的局限,我国的城市又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小于500m的丘陵、平原地区。
中国退化土地与退化森林生态景观恢复
中国退化土地恢复面临的挑战
在退化土地恢复中应用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和森林景观恢 复技术, 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 还缺乏共同的认识 及成熟的经验, 对一些关键词的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待探讨。 这里我们先 简要回顾一下有关的定义。 生态系统管理。是将生态学、 经济学、 社会学和管理学原 理仔细巧妙地应用到对生态系统的管理中, 以产生、 修复和长 期保持生态 系 统 整 体 功 能 和 期 望 状 态 , 包括其用途、 产品、 价 值与服务。 森林景观恢复。是对退化的或破坏的森林景观进行修复 的过程, 其目标是恢复这些系统的整体生态功能, 并促进人类 的生活水平。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 即: 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 基本特征是在景观水平跨行政边界的协调性管理。 众多事实表明, 无论在那一个国家, 综合生态管理在退化 土地恢复中的应用, 都将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在中国, 主 要面临的挑战至少包括: 在景观水平实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与决策的生 ( !) 态和社会经济信息不够充分; 中国现有的土地管理框架在政策、 法规、 管理、 技术和 (") 资金层面等依然有许多地方不利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边际 协调; (# ) 中国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限 制着非政府团体的积极参与, 即使公众参与模式, 包括中国多 种经济成分的参与已经取得了良好进展,但整体管理框架的 限制还十分明显; 如何避免冲突和实施冲突管理, 即如何实施跨部门参 ($) 与及应用多学科知识来评价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影响、 绩效和 潜力, 以减少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冲突, 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文为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 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 !""# 年 $ 月 $ 日在 “巴西森林景观恢复国际研讨会” 上的演讲, 刊登时增 加了部分内容。
第六章中国的土地退化
第六章 中国的土地退化
[back]
[next]
本章前言
土地退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耕地面积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受到 土地退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土地退化类型多、 发生广、地域差异大、危害严重,特别是山地丘陵区的水土 流失,荒漠与草原地带的沙漠化,草原与农牧交错地带的草 地退化,以及北方农业灌溉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等,已对中 国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了解中国土地退化 的现状,理解其形成机制与过程,对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 略和工程布局均有重要意义。
[next]
岩溶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云南麻栗坡 石漠化景观
云南石林水土流失
[back]
[next]
三、危害: 1、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经研究测算,按现 在的流失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 黑土层将流失掉,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 翻一番,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1950年至 1999年黄河下游河道又淤积泥沙92亿吨,致使河床 普遍抬高2至4米;辽河干流下游部分河床已高于地 面1至2米,也成为地上悬河;全国8万多座水库年均 淤积16.24亿立方米,是造成调蓄能力下降的主要原 因之一。
积达到2.9亿亩,成灾面积达到1亿多亩。
[back]
3 [next]
四、水土流失的区域影响
水土流失极大地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造成土地生产力的降低和丧失,使农业可持续条件丧失。
水土再分配:使江河淤积、洪水泛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 使经济损失、社会失稳。
水土流失年损失人民币约为:总计约495亿元
生产力降低40亿元 土地资源损失100亿元
土地退化类型与分级规范-最新国标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土地退化类型与分级 (2)土地退化类型及其特征 (2)4.1.1 土壤侵蚀型 (2)4.1.2 土地贫瘠化型 (3)4.1.3 土壤污染型 (4)4.1.4 土地损毁型 (4)4.1.5 盐渍化型 (4)4.1.6 石漠化型 (5)土地退化的分级及各指标值 (5)4.2.1 土壤侵蚀型退化评价 (5)4.2.2土地贫瘠化退化评价 (8)4.2.3土壤污染型退化评价 (9)4.2.4土地损毁型退化评价 (9)4.2.5盐渍化型退化评价 (10)4.2.6石漠化型退化评价 (11)土地退化类型与分级规范1 范围本标准对土地退化类型及其特征、土地退化的分级及各指标值进行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以及石漠化区)范围内土地退化类型划分与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465 水土保持术语GB 19377 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 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SL 19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LY/T 1840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技术规定(2019年修订版)。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土地退化land degradation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
风力侵蚀wind erosion风力作用于地面,引起地表土粒、沙粒飞扬、跳跃、滚动和堆积,并导致土壤中细粒损失的过程。
2012-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
(2)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 (1)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
(3)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沙化:指土壤在风蚀作用下,表层土壤细颗粒 减少而粗质砂粒增多的过程。
沙漠化:是土壤在风蚀作用下,向沙漠生境演 化的过程。沙漠是沙漠化的顶极状态。
干旱沙区:内蒙狼山—宁夏贺兰山—甘肃乌鞘岭以西
渗水流溶解活化其中的盐分,随蒸发耗损聚于土壤表层。
50年代大搞平原水库导致我国平原地区次 生盐碱化面积大增
3.土壤盐渍化的防治
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的防治应重点围绕“水” 字做文章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① 合理灌溉 掌握灌溉时机,排盐而返盐,提高产量。 ② 节水防盐技术 如滴灌、渗灌等,防止大水漫灌。 ③ 减少输水渗漏 ④ 井、灌、排相结合。
半干旱沙区:内蒙中西部、河北北部、陕北及宁夏东南部。
半湿润沙区:东北地区。
中国土壤风沙化分级
发展现状 世界沙漠化
(二)影响土壤荒漠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干旱程度;②全球气候变化 ③地质因素 2、人为因素 ①水资源的过渡开采; ②生态环境的恶化; ③滥垦、滥牧、滥伐。
人为因素引起的土壤沙化占总沙化面积的94.5%
第十三章 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
教学目标
• 掌握土壤退化的概念,深刻认识我国土 壤退化的基本态势; • 了解我国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措施;
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 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 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及防治 土壤退化的生态恢复
我国土壤退化
退化面积4.6 亿亩 占到40% 全球1/4
重金属污染2500万公顷
华北-盐碱化 西北-沙漠化 黄土高原,长江 上中游-水土流失 西南-着石质化 东部肥力退化, 环境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养分损失250亿元 淤积水库损失37亿元 淤积江河损失18亿元 洪涝灾害损失50亿元
[back]
[next]
案例: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区域影响
黄河的水沙异源: 黄河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流域 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back]
[next]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多年平均含沙量37 kg/m3,年输沙量16×108 t
[back]
[next]
二、土地退化的基本特征
(一)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发展快
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1% 沙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5% 盐渍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3.9% 草地退化占国土面积的9.1%,其中中度退化以上占半数
土地退化的发展呈现出“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 20世纪50-60年代:土地退化由局部到大面积发生期 70-80年代:土地退化大面积快速发展期 90年代:土地退化持续发展,且部分得到控制期 21世纪:向控制土地退化,大面积生态治理方向发展期
逻辑框架
土地退化特征 水 土 流 失
人类
不合理利用
基本状况
环 境 问 题
沙 漠 化 草 地 退 化 盐 渍 化
成因与过程
影响与危害
土地 环境
区 域 生 态 安 全
[back]
[next]
第六章
中国的土地退化
第一节 土地退化的特征 第二节 水土流失 第三节 沙漠化 第四节 草地退化 第五节 土地盐渍化
[next]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
[back]
[next]
2.农牧交错带的特征
• 降水年变率大,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 • 林、灌、草植被交错分布,生物多样性丰富,宜于发展农林牧
复合系统; • 多 “荒地”,对垦荒耕种有极大诱惑力,垦后易导致土地退化;
• 贫困人口分布集中,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 与少数民族居聚区接壤,历史上屯垦戍边、战乱频繁, 农牧界线反复进退
[back]
[next]
案例:
沙漠化的区际影响
沙 漠 化 地 区: 沙尘暴既是土地沙漠化的结果,又是土地沙漠化加剧的 一个动力因素 沙漠化下风地区:土地沙漠化使得过境气流的沙尘浓度累加,加剧沙尘 暴的强度
个,其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back]
[next]
水土流失主要分布
[back]
[next]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与过程
(一)水土流失的成因
不稳定的地质地貌,不稳定的季风降水和较低的森林覆盖度
阶梯状地势和多山的地貌,通过坡度、坡长、沟壑密度、倾斜侵蚀 面等对水土流失产生作用。 土壤与地面组成物质主要有厚层黄土沉积物、紫色页岩风化物和花 岗岩风化物,及其发育的黑垆土、娄土、紫色土、红壤等。在地表植被 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土壤抗侵蚀特性很差,极易受外营力的侵蚀而被搬 运。 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内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多暴雨,常造成流水侵蚀和洪水灾害。 脆弱的自然环境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相互作用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土地开发压力加大 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过程中的滥砍、滥伐、滥垦、滥牧和滥樵 区域开发政策失误加剧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降低固碳能力,加剧气候暖干化
土地退化造成原有碳储量丧失和固碳能力的下降,加剧气候升温
造成地面反照率增大,土壤水分蒸发增强 加速地表空气水分的散失,降低地表和土壤湿度
[back]
[next]
第二节
一、水土流失的现状
水土流失
新华网北京2008年1月29日电
经过28位两院院士、上千名科研人员历时近3年 的科考活动,我国水土流失最新现状基本摸清:目前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 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
近50年来, 因水土流失平均每年毁掉耕地7×104 hm2以上 造成草地退化约100×104 km2 每年50×108 t泥沙流失 年均损失粮食30×108 kg 土壤每年流失的N、P、K超过全国的施用量
土地退化加剧自然灾害,影响生态安全
土地退化使得生态安全的风险加大 退化土地加速土壤侵蚀过程,进而加剧自然灾害,影响生态安全
湿润地带的沙漠化土地: 仅限于河流沿岸沙地及滨海沙地 高寒地带的沙漠化土地: 分布在藏北高原的那曲、聂拉木及阿 里地区狮泉河镇一带,沙漠化土地在城镇 居民点周围发展
长城沿线沙漠南侵一角
[back] [next]
沙漠化土地分布
[back]
[next]
二、沙漠化的成因与过程
(一)沙丘活化
主要发 生在半干旱 的毛乌素沙 地、库布齐 沙地、浑善 达克沙地、 科尔沁沙地 以及呼伦贝 尔沙地。
[back] [next]
(二)水土流失的过程
黄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陕西中部塬剥蚀侵蚀堆积高平地
[back]
[next]
红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韶关
[back]
[next]
紫色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达州
达县
[back]
[next]
黑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齐齐哈尔东北黑土丘陵水土流失
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
[back]
[back]
[next]
(二)古沙翻新
主 要 发生在半 干旱的内 蒙古高平 原的伏沙 地带。
[back]
[next]
(三)沙丘前移
主 要 发生在干 旱沙漠区 的绿洲边 缘地段。
[back]
[next]
(四)就地起沙
主要发 生在沙黄土 地区和沙质 沉积物比例 较高的河湖 相沉积物分 布的地区。
[back]
中国地理教程
第六章 中国的土地退化
[back]
[next]
本章前言
土地退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 人口最多、耕地面积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受到 土地退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土地退化类型多、 发生广、地域差异大、危害严重,特别是山地丘陵区的水土 流失,荒漠与草原地带的沙漠化,草原与农牧交错地带的草 地退化,以及北方农业灌溉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等,已对中 国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了解中国土地退化 的现状,理解其形成机制与过程,对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 略和工程布局均有重要意义。
[back]
[next]
关键词
土地退化(land deterioration) 水土流失(soil and water erosion)
沙漠化(land desertification )
草地退化(grassland degradation) 盐渍化(salinization)
[back]
[next]
[back]
[next]
表6–1 中国土地退化分布、面积与变化
(二)类型组合的地域差异大
中国土地退化类型分区
[back] [next]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不稳定,且类型复杂 多样,人类活动影响深刻且广泛。
土地退化类型组合和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影响程 度的地域差异极为显著。
从宏观上看,呈现东西分异自东向西依次为: 沿海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地带 东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地带
[back] [next]
3、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
专家综合判定,我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
江西赣南1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有10个,占
67%;陕北老区27个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太行 山45个老区县中,水土流失严重县33个。调查显示, 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区。
[next]
岩溶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云南麻栗坡 石漠化景观
云南石林水土流失
[back]
[next]
三、危害: 1、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经研究测算,按现 在的流失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 黑土层将流失掉,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 翻一番,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1950年至 1999年黄河下游河道又淤积泥沙92亿吨,致使河床 普遍抬高2至4米;辽河干流下游部分河床已高于地 面1至2米,也成为地上悬河;全国8万多座水库年均 淤积16.24亿立方米,是造成调蓄能力下降的主要原 因之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黄河含沙量大的根本原因, 黄河泥沙60%以上来自晋陕河段,有1×108 t粗沙来源内蒙古沙漠地段
水土流失导致流域内河道淤积、地上悬河、两岸灌溉区次生盐渍化等, 也是旱洪灾害的隐患
峡谷段建设水利工程,拦水势必拦沙,水库的泥沙问题突出。
黄河黑山峡
黄河晋陕峡谷
开封柳园口黄河“悬河”
中部人为加速土地退化的严重地带
西部自然-人为影响土地退化的地带
[back]
[next]
土地退化类型组合呈现南北差异:
北方以沙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为主要类型组合 南方以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地污染和潜育化为主要类型组合
[back]
[next]
(三)危害严重
土地退化加剧土地资源短缺,影响食物安全
[back]
[next]
4、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 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土层有效持水量降低、热 量状况变劣,裸露土地温度升高,土壤调节水分的功 能也随之下降,影响水资源利用,进而导致水旱灾害 加剧。50多年来,我国从南到北,旱灾发生的频率也 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近10年来全国平均耕地受旱面
[next]
[back]
第三节
一、沙漠化的现状
沙漠化
干旱地带的沙漠化土地 : 面积为12.2×104 km2,占全国沙漠化土地的31.4%,涉及95个县(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