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物质运输的管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管道

【学习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并说出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合作探究】

看视频,阅读教材68页,填写学案知识点一中1、2

知识点一、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材料用具:尾鳍色素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纱布)

方法步骤:

1、包裹: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和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并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的目的是(保证小鱼的正常)

2、放置及观察: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平贴在培养皿上,等鱼安定后,

将盖在尾鳍上。用倍显微镜观察。

3、学生展示: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模拟实验操作步骤,通过“一对一智慧课堂”的录制功能,向全班展示,从而发现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管径最小的血管中,红细胞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②管径最小的血管两端,血液是由一条血管分支进入多条血管,还是由多条血管汇集进

入一条血管?如果以此为分类依据,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

③各种血管中血流速度有什么不同?

5、典例分析

显微镜下看到的鱼尾鳍血管及血液流动现象的一个示意图:

(1)图中标号①是,判断的依据主要是血液方向是由较粗流向较细的血管。

(2)图中标号②是,判断的依据其内的红细胞是通过的。

(3)图中标号③是

是血液方向是由较细流向较粗的血管。

阅读教材69--70页,填写知识点二和知识点三

知识点二:比较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

名称

结构功能

管壁特点血流速度

动脉管壁、弹性将血从()送到()静脉管壁、弹性

四肢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

血液倒流的__

将血从()送回()

毛细

血管

管壁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交换。

方法指导:三种血管的判断方法

(1)根据血管是分支还是汇集

动脉逐渐分支,越分越细,最后形成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又逐渐汇合成静脉。毛细血管

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2)血流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知识点三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阅读教材70页第一段后填写

(1)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①数量分布。

②管壁非常、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③管内径很窄,只能允许通过。

④血流速度最。

(2)物质交换过程:

血液中的和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

和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被运走。

【学以致用】:

(1)医生在输液或者抽血时,首先用橡皮管将上臂扎紧,请解释这样做的理由?

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向流动,并且静脉中有能防止血液倒流,这样血液就滞留在手臂的静脉血管中,使血管起来,从而便于扎针时准确到位。另外,刺后的伤口出血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2)中医切脉“切”的是腕部的血管?因为该部位的这种血管分布浅,能感受到它的搏动。在身体的还能感受到这种搏动?

(3)有人因创伤引起出血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a.血液只是少量的渗出;b.缓慢的流出暗红色的血液;c.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分析以上三种情况分别是伤及哪类血管?

a:是出血,b是出血,c是出血

【成果展示】把这节课的收获讲给同桌听

【学情分析】物质运输的管道

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也就十二三岁左右,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绝大多数都有过创伤出血的生活体验,又因为上一节课刚刚学习了血液运输的载体——血液,对于运输血液的管道并不陌生,因此对于出血这种现象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学生对于不同的出血现象是与哪种血管受创有关,运输血液的管道——血管其具体的特点及功能还不了解,认识比较模糊。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了近一年半的生物课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思维,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愿意与老师积极合作,大多数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较高。

但七年级的学生,智力类型和发展水平与小学高年级相差不多,抽象思维和想象力有待于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多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让学生充分感知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内容是整个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学好血液循环,了解血管的组成特点,为后面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作好铺垫,由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学生通过之前对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系统学习,初步掌握了用观察、实验、比较等手段去探究人体生理的奥秘。在本课学习中,我引导学生继续利用之前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认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进而锤炼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带领学生对人体进行系统地研究,让学生在对人体结构认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效果分析】物质运输的管道

通过前面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学习,学生们迫切地想知道:人通过消化系统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物质,通过呼吸系统吸入的氧气,在人体中是如何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并被组织细胞利用的呢?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通过《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的学习他们会找到对这些问题的答案。

关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有所耳闻,所以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模拟打吊瓶”,让学生们利用胶皮管两两合作,观察手背的变化,并将自己观察到的表达出来,通过这个活动,让老师了解他们的已有知识基础。并引导学生去探究血液在心脏与血管组成的密闭管道内怎样循环流动。

本节的重点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学生要借助这个观察实验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往往能很快地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但很容易因为满足于这一点而不再深入比较不同的血管的分支,及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验前可以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通过看视频,集体展示,问题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们掌握了本实验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但这个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们对于血管的分支和流动速度观察的不是很清楚、很全面,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所以在实验中教师强调“成功是建立在一万次的失败之上”,帮助学生们克服困难,去大胆探索。实验中,我先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找到小鱼尾鳍的末端,这个地方容易找到毛细血管,它的内径很窄,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然后,缓缓地移动培养皿,根据血流的情况分别找到小动脉和小静脉。同时我时常提醒学生经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让保持鱼鳃湿润,避免使小鱼受伤害。如果时间过长,可以把小鱼放回鱼缸,另换取一条小鱼观察,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对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教材中没有运用太多的文字介绍,所以我利用大量的图片、视频,让学生们结合刚才的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去对比三种血管的特点,推测其功能,最后再去修改实验报告,这对于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不同有一定帮助。

课堂小结中,引导学生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划分依据出发,来绘制人体的血液循环路线,从而与前面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内循环流动相呼应,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的循环路线,并为后面学习体循环和肺循环打好基础。

因为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联系密切,所以设计了“我来当医生”,让学生们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来解答一些问题。例如:输液一般是扎什么血管,血液为什么不能倒流等。最后在借助输液的话题引出“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注”的健康生活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