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古代汉语.pdf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古代汉语》(王力)笔记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大全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汉字结构六书的内容(1)象形许慎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意思是:随着物体的轮廓弯转曲折,画出它的形象。
例如日月二字的写法:甲骨文:日月金文:日月小篆:日月* 象形字举例:斤:甲骨文:斤;金文:斤;小篆:斤。
《说文》:“斫木也。
”《庄子·徐无鬼》:“运斤成见。
”。
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行:甲骨文:行;金文:行;小篆:行。
《说文》:“人之步趋也。
”按:据甲文字形,“行”象四通八达的道路。
《诗经·周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本义: :道路。
文:金文:文;小篆:文。
《说文》:“错画也,象交文。
”本义:花纹;纹理。
而:金文:而;小篆:而。
《说文》:“颊毛也,象毛之形。
”干:金文:干;小篆:干。
《说文》:“犯也。
从反入,从一。
” 按:据甲文字形,干象盾牌。
本义:盾牌。
(2)指事许慎对指事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了就能认识,仔细体察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例如上下二字。
上下二字甲骨文作上下。
弧线表示标准线,“—”表示在上方或下方。
篆文将弧线变成了直线,将弧线上下的“—”变成了竖线“ |”。
指事字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a、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例如:一: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一。
《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凡一之属皆从一。
”二:金文:二;小篆:二。
《说文》:“地之数也。
从偶一。
”三:金文:三;小篆:三。
《说文》:“天地人之道也。
从三数。
”四:金文:四;小篆:四。
《说文》:“阴数也。
象四分之形。
”b、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的指示字,例如:刃:金文:刃;小篆:刃。
《说文》:“刀坚也。
象刀有刃之形。
”本:金文:本;小篆:本。
《说文》:“木下曰本。
从木,一在其下。
”末:金文:末;小篆:末。
《说文》:“木上曰末。
从木,一在其上。
”亦:金文:亦;小篆:亦。
“亦”是“腋”的古字。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通训定声》。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
还有清代刘淇《助一、填空: 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五种依次排列。
主。
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B、加上词头词尾。
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
文字学主要凭字形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辨别本义。
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纠正。
的分水岭。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16、押韵分为三种:局。
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
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BA学术、学问B 邑中的道路C技能、技艺D 方法2、“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CA 文学课B 理论课C 基础课D 应用课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A 女耳自B 本刃末C 武信从D 江河娶4、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DA知智益溢 B早蚤昏婚 C莫暮反返 D信伸畔叛5、“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比喻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D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
(《吕氏春秋?知度》)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诗经?周南?汉广》)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C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
它是:AA 《尔雅》B 《玉篇》C 《正字通》D 《康熙字典》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A 对文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10、“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BA 结构助词“的”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二、填空题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6、“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祁”、“部”、“邦”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
古代汉语高效实用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古代汉语高效实用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第一节、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 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一~十八)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一至十八)(一二册全)通论(一)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副”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语文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
采用《广韵》和《集韵》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来标志这个字的中古音。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还收录了百科性的古代词语。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汉字,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
最新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古代汉语》(王力)笔记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古代汉语(1).pdf
单选题1.“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中“是”的词性和意义是A.系词,是B.形容词,正确C.代词,这些D.词尾,……样子答案:C2.“舍瑟而作。
”中的“作”的文中义是.A.耕作B.站起C.写作D.起义答案:B3.“擐甲执兵,固即死”中“即”的词义是()A.立即B.即使C.走近D.已经答案:C4.“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
”中“轶”的意思是A.偷袭B.后车超过前车C.攻打D.快马驱车答案:B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中的“凶”的文中义是B.凶险C.荒年D.厉害答案:C6.下列句子中的“而”是连词,连接并列结构的是A.长驱到齐,晨而相见。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D.任重而道远答案:D7.“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中“选”的文中义是A.选举者B.提拔的人C.选拔出来的人物D.当权者答案:C8.“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中的第一个“夫”的词性是A.语气词B.副词C.连词D.代词答案:A9.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左传》解释A.《春秋》B.《谷梁传》C.《国语》D.《公羊传》答案:A10.《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什么体著作B.编年体C.纪传体D.语录体答案:B11.“纣以为恶,醢鬼侯。
”中“醢”的意思是A.烹煮B.车裂C.炮烙D.剁成肉酱答案:D12.“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
”中“兹”的词性和意思是A.代词,这里B.名词,年C.介词,在D.连词,却答案:B13.“诺,恣君之所使之”中“恣”的词义是()A.放肆B.纵容C.任凭D.故意答案:C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中的“杇”词义是()A.涂饰B.污泥C.污浊D.污染答案:A15.“俯噣白粒,仰棲茂树,鼓翅奋翼。
”中“噣”的文中义是B.啃噬C.拾取D.鸟嘴答案:A16.下面句子中,有名词用如动词现象的是A.吾道一以贯之。
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2020年8月整理).pdf
《论语》①十二章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②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
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乎,语气词。
说,通“悦”,愉快。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注释:①曾(Zēng)子: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
孔子的学生。
②吾: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⑥信:真诚,诚实。
⑦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
”(《为政》)注释:①十有(yòu)五:指15岁。
古代汉语整理笔记
古代汉语理论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古汉语定义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也就是1911年以前中国人所使用的汉语。
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空的限制,所以,古代汉语只能是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
2、古汉语分期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3、古代汉语书面系统⑴书面语:①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世仿古作品的语言。
特点:稳固性、保守性。
②古白话:唐宋以来产生的为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
子胥祭了,发声大哭,感得日月无光,江河混沸。
《伍子胥变文》(唐五代)。
行者曰:“我年纪小,历过世代万千,知得法师前生两回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害。
法师曾知两回死处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⑵口语:已消失二、为什么学习古汉语㈠、总说1、古汉语是桥梁2、古汉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
3、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发扬光大。
4、古代文献是这些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5、历史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历史。
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数千年积淀、潜移默化积累的生活方式。
㈡、详解1、古汉语是桥梁①古汉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
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发扬光大。
③古代文献是这些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④历史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历史。
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数千年积淀、潜移默化积累的生活方式。
2、语言具有传承性古代汉语(文言)是一种历史语言,在各个方面与现代汉语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但是,它与现代汉语有源与流的关係,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演变来的,因此,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都与古代汉语有密切的关联1)、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古代汉语知识点11.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2.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3.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4.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
/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5.音变:连音变化,在动态的语言序列中有些音节的结构受前后其他音节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它通常是由前后的音节结构和音素间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
6.轻声: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7.儿化: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音色的特殊音变现象。
8.口音: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通畅,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
9.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时,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中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鼻音。
10.鼻化音: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鸣,叫鼻化音。
11.声母:音节中语音前头的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
/ 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语音:人类说话是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只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13.音质音位: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又叫音段音位。
14.音段音位: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属于非音质音位,因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叫非音段音位。
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
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2020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附全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BA学术、学问B 邑中的道路C技能、技艺D 方法2、“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CA 文学课B 理论课C 基础课D 应用课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A 女耳自B 本刃末C 武信从D 江河娶4、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DA知智益溢 B早蚤昏婚 C莫暮反返 D信伸畔叛5、“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比喻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D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
(《吕氏春秋?知度》)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诗经?周南?汉广》)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C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
它是:AA 《尔雅》B 《玉篇》C 《正字通》D 《康熙字典》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A 对文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10、“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BA 结构助词“的”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二、填空题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古代汉语2020最新完整
1、雄兔的脚扑朔,雌兔的眼迷离。双兔并排走,怎么能够区分雌雄? 互文 2、君子言语不多,小人抢先说话。 互文 3、用雷霆去鼓动,用风雨去滋润。 连文 4、禹、稷亲自耕种而有天下。 连文 5、大老鼠还有一张皮,人却没点威仪。人没点威仪,为何不死? 起兴 6、不管是宫中还是府中,都一样对待。提拔好的惩罚坏的,不应该有什么不同。 合叙 7、楚国的食物比玉贵,柴禾比桂花贵,守门通报的人像鬼一样难以看见。 共用 8、春天与猴猿一起生活游戏,秋天与鹤生活游戏。 变序 9、我走的时候,杨柳枝儿摇摇摆摆。现在我回来了,却到了雨雪菲菲的严冬。 重言 10、天下的根本在国家,国家的根本在家庭,家庭的根本在自身。 顶真
至少要有一个词)、(有一个完整的句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意)。 2(语法) 3(副词能够做句子结构成分)。 4(《马氏文通》)(马建忠)。 5(之乎)( 之于) 6(动词)。 7(窈窕淑女) 8(宜其家人 )。 9(其鸣喈喈)。 10(赳赳武夫 )。 11(孔迩 )。 12(维鸠居之)。 13(忧心忡忡)。 14(夙夜在公)。 15(其实七兮)。(迨其吉兮)!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虚词“以”“为”“而”“则”“虽“”且“如”的词性和用法, 并翻译各句为现代汉语。
1、白芷、兰草生长在深林,不因为无人欣赏就不芬芳。“以”作介词,介所因,相当于 “因为……”。
2、郑庄公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来讨伐京。“以”作连词,连接目的状语。 3、到庄公即了位,姜氏又替段请求要制地作他的封邑。“为”作介词,相当于“替”。 4、担子很重道路遥远。“而”作连词,表平列关系 5、如果不行的话,趁势杀掉他。“则”作连词,放在表条件关系的分句前,相当于“若”。 6、虽然军队众多,也没有用武之地。“虽”,连词,表转折或让步。 7、庄公告诉颖考叔缘故,还告诉他自己后悔。“且”作连词,表平列关系。 8、“则”作连词,表让步关系。燕国倒是治理好了,但不是信上的意思。 9、王您如果喜爱钱财,能跟老百姓一道,对您实行王政有什么困难呢?“如”作连词, 表条件关系 10、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去治理,等到三年以后,可以使人民第丰衣1 页共 2 页 足食…… “如”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古代汉语PDF.pdf
语法(一)词类活用一、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1、①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②划分词类的目的③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
❖2、词类活用主要是有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问题。
下面一起回顾一下这三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名词——指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动词——指表示动作、行为和发展变化的词,经常作谓语。
❖形容词——指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1、词类的活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有固定属类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充当别的词类使用,就叫作词类的活用。
❖2、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前者是指某个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后者是指某个词具有两种词性或两种以上的词性。
例如:❖⑴铁了心了。
(活用)❖⑵我们应当学习群众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词汇。
(因活用变兼类词)❖⑶我翻译了一本书。
(兼词)古汉语词类活用例子: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⑵将军身被坚执锐。
(《史记·陈涉世家》)练习: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⑵草木有生而无知。
⑶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⑷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有的兼词兼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词性:例如❖⑸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⑹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⑺其家必日益。
❖⑻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由此可见,词的兼类现象,词义有明显的变化,是词义引申的必然结果,不是词类的活用。
❖某一类词,活用得久了,也可以转化为兼类词。
❖词类的活用,最重要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是古代汉语特殊的语法现象。
三、名词活用作动词1、普通名词活用作动词。
例如:⑴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⑵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
⑶驴不胜怒,蹄之。
⑷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⑸城朔方城⑹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下列各组字中,全属于形符或声符在一角结构的一组是A.B.C.D.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徒”,从辵土声,属于声符在一角。
“疆”,从土疆声.属于形符在一角。
“颖”,从禾顷声,属于形符在一角。
故答案选C。
2.单项选择题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 信一伸B. 内一納C. 矜一鳏D. 罸一罰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中“信”和“伸”是通假字关系,C项中“矜”和“鳏”是通假字关系,D项中“罸”和“罰”是异体字关系。
3.单项选择题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 )A. 晏子爲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闚(窥)。
B. 其時已舆先王之法虧(詭)矣。
C. 名立而功成,美章(彰)而惡不生。
D. 黄帝伐涿鹿而禽(擒)蚩尤。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闚”,“窥”的异体字,二者是异体字关系,意为暗中察看。
4.单项选择题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字关系的一句是( )A. 昔也往責(債)於東邑,人可問也。
B. 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啖)君。
C. 文士並餝(飾),諸侯乱惑。
D. 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
太后盛氣而胥(須)之。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胥”,“须”的借字,二者是通假字关系,意为等待。
5.单项选择题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使用本字本义的一句是( )A. 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
B. 齊桓任戰而伯天下。
C. 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視而笑。
D. 宋人背北杏之會。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中“革”是“亟”的借字,紧急。
B项中“伯”是“霸”的借字,称霸。
c项中“解”的意思是“分割、分解”,用的是本字本义。
D项中“會”的意思是“盟会”,而“會”的本义是“相聚、会合”,这里用的是“會”的引申义。
故答案选C。
6.单项选择题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是复合词的一句是( )A. 普哉!雖然,公輸盤爲我爲雲梯,必取宋。
古代汉语整理完整
古代汉语字词意思整理1.汉语的分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2.《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书,通行本是晋郭璞的注本3.有鸟焉,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是”4.《淮南子》注本有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今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5.四极发,发:倒塌6.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兼:同时具备若干方便,广泛地。
周:普遍7.炎:火花。
浩洋:水势浩大的样子8.淫水:洪水9.日思高其位,高:使动,提高大其禄,大:用作使动,加大10.《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前1716年),共收入47035个。
古代收录汉子最多的字典。
张玉书、陈廷敬等奉康熙皇帝令编写。
这部字典按部首排列,部首又以笔画为序,分别归入用十二地支标分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体例:用214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释字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引古书为证。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11.王引之曾作《字典考证》。
王力先生著有《康熙字典读订误》12.《汉语大字典》在字形方面,它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在字音方面,首先是用拼音字母尽可能注出所收字的现代读音,然后收列它的中谷反切,并标注它的音韵地位和上古所属的韵部。
13.《助字辨略》请刘淇著。
全书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诗词、小说,资料比较丰富。
14.《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共收字一百六十个。
15.《词诠》近人杨树达编。
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附有部首目录。
近人张相著《诗词曲语词汇释》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6.汉字字符有三种:表意字符、表音字符、记号。
汉字是表意字符。
17.六书: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
许慎的称名,班固的次第背诵:六书:一曰指事。
2020年8月自考《古代汉语》00536真题及答案
2020年8月自考《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536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組是()A.磊莫游B.韭上信C.趾顛欽D.夜柴衷正确答案:A2、“本無其字,依聲托事”解釋的漢字結構類型是()A.象形B.形聲C.轉注D.假借正确答案:D3、下列各組字,屬於分化字關係的一組是()A.俯一俛B.番一蹯C.歡一懼D.括一杯正确答案:B4、下列各組字,屬於異體字關係的一組是()A.置一寘B.指一旨C.考一拷D.燈一證正确答案:D5、下列對漢字結構的分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伐,從人持戈。
會意。
B.果,從木,象果形在木上。
指事。
C.晦,從日從每。
形聲。
D.向,從宀,中象屋形。
象形。
正确答案:A6、下列各組詞,全是聯綿詞的一組是()A.霹靂尋常倉庚B.斟酌芣苢逍遙C.隳頹逶迤參差D.社稷樵悴形容正确答案:C7、下列句中的“亡”與“追亡逐北”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B.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D.若假之道,則虢朝亡而虞夕從之矣。
正确答案:A8、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屬於複合詞的一句是()A.(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B.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C.璧有瑕,請(指示)王。
D.今公從数騎,一旦有(缓急),寧足恃乎!正确答案:D9、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用本義的一句是()A.(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B.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C.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
D.帥偏師以修封疆。
雖(遇)執事,其弗敢違。
正确答案:D10、“顧”和“望”兩詞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A.程度深淺不同:“顧”程度深,“望”程度淺。
B.情感色彩不同:“顧”情感色彩重,“望”情感色彩輕。
C.性狀情態不同:“顔”是轉頭向後看,“望”是抬頭向遠處看。
《古代汉语》完整复习整理笔记十套试题答案
《古代汉语》完整复习整理笔记十套试题答案1、六书汉代的语言学家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分析出来的六种结构类型。
即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四体二用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
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
3、本意即词本来的意义,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
4、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度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5、正义又叫“疏”,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注释方式,这种新的注释方式既对经文正文注释,也对前代人的注释做注释。
6、衍文校勘术语,也叫“衍字,衍”,指古书在传刻过程中误增加的字。
7、脱文校勘术语,也叫“脱字,夺字,脱”等,指古书在传抄刻印过程中误脱落字。
8、对近体诗在平仄方面的要求之一,指在一首诗中,同一联中对句和出句的平仄应当相对,尤其是双数字及句尾。
9、会意兼形声指兼含表音成分的会意字,即那些合体字既取其两个构件来会意,又取其中一个构件之音来表声。
例如“汲”,从水从及会意,“及”又表读音。
在《说文解字》中,凡是指出“亦声”的字,都属会意兼形声。
10、粘近体诗在平仄方面的要求之一、指在一首诗中,下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必须和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同。
11、三平调丁种句“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则为第五字)必须是仄声,如果用了平声,句式就成了“仄仄平平平”,末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这叫做“三平调”,是近体诗绝对不允许的。
12、孤平乙种句“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为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句式就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除去韵脚字是平声以外只有一个字是平声这叫做“犯孤平”。
13、“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一句使用的注释术语是谓,“泮读为畔”一句使用的注释术语是读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疬。 (3)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二、古代汉语的意动用法 (一)概念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 思。
古汉语词类活用例子: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⑵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练习: 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⑵草木有生而无知。 ⑶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⑷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有的兼词兼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词性:例如
❖ ⑸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 ⑹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 ⑺其家必日益。 ❖ ⑻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由此可见,词的兼类现象,词义有明显的变化,是词义引申的必然结果,不是词类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二)如何区分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如: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它表示的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用法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它表 示的是一种主观的看法,而不是客观上必然如此,翻译为“认为、以为、把……当作”。再如: (1)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 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在意动用法中,这个用作谓语的动词叫作意动词。 意动词的来源有两个:形容词和名词。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具有这个谓语形容 词的性质和状态。翻译为:认为……,以为……。 注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时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一致的。例如: (1)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2)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2、名词的意动用法——所谓“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 这个用作谓语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即“把宾语当作谓语”。例如: (1)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2)孟尝君客我。 (3)侣鱼 ❖ 名词——指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 ❖ 动词——指表示动作、行为和发展变化的词,经常作谓语。 ❖ 形容词——指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 1、词类的活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有固定属类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 能和语法意义,充当别的词类使用,就叫作词类的活用。 ❖ 2、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前者是指某个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后者是指某个 词具有两种词性或两种以上的词性。例如: ❖ ⑴铁了心了。(活用) ❖ ⑵我们应当学习群众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词汇。(因活用变兼类词) ❖ ⑶我翻译了一本书。(兼词)
2、在文言文中,形容词除一般用作定语.状语.谓语之外,有时也作名词用,以替代跟它 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者事物,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有时前面有“其”字、“之” 字或数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例如: 1、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 2、 吊有忧,贺有喜。 3、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4、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名词的为动用法,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时,它所表示的相关的动作行为是为宾语而产 生的。其翻译格式为:为+宾语+名词+相关动作。例如: ⑴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⑵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⑶佗脉之。 ⑷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⑸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 3、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时,它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是为宾语而产生 的。其翻译的格式为:为了(因为)+宾语+形容词+相关动作。例如:
学海无涯
语 法(一) 词类活用 一、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 1、①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②划分词类的目的 ③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 ❖ 2、词类活用主要是有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问题。
学海无涯
⑹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2、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⑴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⑵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 3、名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例如 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四、 形容词、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一)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倾夺邻国,而雄诸侯。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二)数量词用作动词(内容见教材) 五、词类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偏正关系,则必然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⑴遂王天下。 ⑵面山而居。 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⑷子房前。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⑴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⑵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⑴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⑵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⑴秦师遂东。 ⑵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5、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的前面,活用为及物动词。 例如: ⑴高之、下之、小之、臣之,不外是矣。 ⑵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⑴晋师军于庐柳。 ⑵请勾践女女于王。 7、名词用“而”连接时,组成并列结构,活用为动词。 ⑴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⑵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练习 1、舍相如广成传舍 2、晋军函陵 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左右欲刃相如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7、泥而不滓
学海无涯
8、时秦昭王与楚婚 9、置人所罾鱼腹中 10、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1、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 12、楚王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补充: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判断方法 :
1、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 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的活用。 ❖ 某一类词,活用得久 了,也可以转化为兼类词。 ❖ 词类的活用,最重要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是古代汉语特殊的语法现象。 三、 名词活用作动词 1、普通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如: ⑴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⑵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 ⑶驴不胜怒,蹄之。 ⑷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⑸城朔方城
学海无涯
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例如: (1)止子路宿。 (2)项伯杀人,臣活之。 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有宾语,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但是,由 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 活用。 例如: (1)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2)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 (3)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4)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1)宣子说,乃轻币。 (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4、名词的使动用法
语 法(二) 特殊的动宾关系 一、 古汉语的使动用法 (一)概念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 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这个动作。例如: 1、(张)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2、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 (二)使动用法与“递系结构”(兼语式)之间的关系。 所谓“递系结构”,实际上就是兼语式,其格式为:主语 +使+兼语+谓语+宾语 例如: 齐使田忌将而往。 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从形式上来看,是动宾结构,但翻译过来的句子,却是递系式(兼 语式)。例如:齐威王欲将孙膑。 总结:1、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是用一种特殊的动宾结构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古汉语 中这种特殊的动宾结构——使动用法用得很多,而递系结构却用得很少,这是读古文时应该 特别注意的。 2、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三)分析几种词类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名词的使动用法 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
动词的为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为宾语而产生的。宾语不 再是动词的支配对象,而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所产生的目的或原因。用为“为 动用法”的动词,以不及物动词为最多。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一个不及物动 词带上了宾语,而且又不是使动用法,那么一般就是为动用法。例如: (1)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2)邴夏御齐侯。 动词的为动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A、表示目的或原因,译为:主语+为了(因为)+宾语+动词。例如: ⑴吾非悲刖也。 ⑵今举大计亦死,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B、宾语是主语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益对象。其翻译格式为:主语+给(替) +宾语+动词。例如: ⑴文嬴请三帅。 ⑵提弥明死之。 C、宾语是主语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时直接面对着的对方。其翻译格式:主语+ 向(对)+宾语+动词。例如: ⑴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 ⑵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2、名词的为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