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月事件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法律离谱反转案例分析(3篇)

法律离谱反转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不断进步,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然而,在法律实践中,仍有一些案例让人瞠目结舌,引发了公众对法律公正性的质疑。

本文将以“小悦悦事件”为例,分析一起法律离谱反转案例,旨在探讨法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案例背景2011年10月13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发生了一起悲剧。

一名2岁女童小悦悦在街头被一辆面包车撞倒,随后被第二辆车碾压,路过的18名行人无人施救。

事后,肇事者陈女被抓获,但小悦悦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人们纷纷质疑道德沦丧、冷漠无情。

然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却发生了一起法律离谱反转。

三、案例分析1. 案件审理阶段小悦悦事件发生后,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将肇事者陈女抓获。

在审理过程中,陈女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辩称自己当时并不知道小悦悦已经死亡,因此没有及时停车施救。

对此,法院认为陈女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但考虑到其认罪态度较好,判决有期徒刑3年。

2. 案件反转阶段判决结果公布后,公众舆论哗然。

一方面,人们质疑法院判决的公正性,认为肇事者陈女应该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另一方面,受害者家属也对判决结果表示不满,认为法院没有充分考虑到小悦悦的悲惨遭遇。

在此背景下,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导致案件发生了反转。

原来,在小悦悦被撞倒后,有路人用手机拍摄了现场情况。

这段视频显示,在小悦悦被第二辆车碾压后,仍有路人围观,但没有一人上前施救。

这些证据表明,肇事者陈女并非不知情,而是故意未停车施救。

于是,法院重新审理此案,最终判决陈女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3. 法律离谱反转原因分析(1)证据收集不充分:在案件审理初期,法院对证据的收集不够充分,导致判决结果与事实不符。

(2)法官主观臆断:在审理过程中,法官可能受到公众舆论的影响,导致判决结果偏离事实。

(3)法律适用不当: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能对法律条款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判决结果与法律规定不符。

小月月事件

小月月事件

由小悦悦事件所想到的一、背景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完善,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

但我们在为我们伟大祖国感到骄傲的同时,也仍有一丝遗憾。

两岁的小女孩,本该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缠着爷爷奶奶讲故事,抑或随同自己的小伙伴无忧无虑的玩耍。

而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那个有着无限美好未来的两岁女孩小悦悦却离我们而去,带着对这个社会的一点无奈与可怜。

幼小的生命,来这里走了一遭,甚至都没有弄清楚社会是怎么一回事,就被上帝又匆匆召了回去。

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

从小悦悦被第一辆车碾到被陈阿婆救起来,中间十八个路人的冷漠触怒了上帝,他终于还是召回了这个可爱的天使。

随着越来越多“彭宇案”的发生,人们纷纷表示自己不是不想救,是不敢救的思想。

由此角度,十八个路人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

有人说陈阿婆这种行为是“想出名,炒作”。

媒体的行为也让陈阿婆一家觉得自己的正常生活严重受到影响。

小悦悦,一条幼儿的生命因为事故,因为周围人的漠视而逝去,引起社会一片议论,也当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

二、谁之罪,谁之责小悦悦事件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事件,也不能说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既然事件发生了,我以为其有一定的必然性。

从广受关注的彭宇案到小悦悦的惨剧,我们的社会被冷漠和无情所覆盖,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似乎在不断消失。

那么,小悦悦的死,谁之罪,谁之责?本文将按事件可以避免的因素控制的顺序来分析。

父母看管不到位随着我们的社会不断发展,社会流动性,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太大。

年轻人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

孩子要么跟随父母,在外打工生活,往往教育等各方面得不到较好保障,例如我们的社会经常都在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要么跟随爷爷奶奶在家呆着,常年得不到父爱和母爱,引发了诸多留守儿童问题。

本案中的小悦悦就是跟随在外奔波父母一起生活。

为什么孩子还有可能在居住在车来车往人流混杂的混乱地带,并自由玩耍出入无大人陪伴?我们中国的年轻父母总会有无数“理所当然”甚至“不得已”的理由,将未成年子女独自放任在危险的地方。

“小月月事件”的新闻伦理探讨

“小月月事件”的新闻伦理探讨

“小月月事件”的新闻伦理探讨摘要:“小月月事件”是2010年的网络热门事件,它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

通过分析新闻媒体在此事件中的行为表现,以新闻伦理的视角探讨新闻媒体在报道该事件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新闻来源及其真实性、内容“二次侵权”、社会责任与舆论导向等问题。

从而启示新闻媒体应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新闻伦理问题。

关键词:“小月月事件”新闻媒体新闻伦理2010年10月5日上午11点45分,一个叫“蓉荣”的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念》的帖子。

她在帖子中描述了自己在10月3日、4日(两天一夜),接待与男友“小W”前来上海游玩的“小月月”的“无比复杂而又痛苦的经历”。

来自安徽芜湖的高中同学“小月月”来上海看世博会,“蓉荣”受“小月月”妈妈之托照顾她。

“小月月”身高1米5,体重160斤,行为举止怪诞,“极品雷人行为”令“蓉荣”深感——“我不八(八卦)出来我都快憋得吐血身亡了” [1]。

据统计,这篇帖子长达数万字,发出仅三天,原帖的点击量已接近1600万,回复达5万多条!《新周刊》在第335期发布了《2010中国网络红皮书》,将“2010年的中国网络世界”各月的热门事件进行了梳理,其中,“小月月事件”在10月的榜单上“独占鳌头”。

“神马都是浮云”“拜月神教”“极品女”等网络词汇充斥于现实生活,社会上就“小月月事件”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2]除了狂热的网民,相关媒体也加入了这场狂热的“围观”,天涯论坛策划了作者的“独家专访”,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对“蓉荣”进行身份认证,以《潇湘晨报》《东莞时报》《京华时报》《天府早报》为代表的纸媒对此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小月月事件”像一场瘟疫在全社会范围内蔓延开来,它甚至成为一种“合理”的“客观存在”,甚嚣尘上。

一、“小月月事件”中媒体的作为一般来说,公众对于一些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大众传播[3],大众媒体报道的内容,往往成为公众议论的话题和关注的焦点[4]。

专家解读小悦悦事件+图片

专家解读小悦悦事件+图片

专家解读小悦悦事件:社会价值问题是直接原因 2011年10月20日 18:08 东莞阳光网佛山日报发起的“如果你是儿童被碾的目击者,当时你会怎么做?”微博投票昨日已经进入第3天,至昨晚11时,共有103626人参加,其中有79%的人选择先拨打120或110求助;14%的人选择抱起孩子,赶紧救治;2%的人选择为避免不必要麻烦当作没看见;5%的人选择纠结,说不清。

而对于“18个路人”的冷漠,广东省晴朗天心理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兼高级治疗师袁荣亲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18路人”的旁观者效应网络上一边倒地指责“18个路人”的冷漠。

不过,也有网友指出,“假若这18人换成另外18人,结果会不一样吗?实话实说,把我放到那18个人中我也不会好到哪去,能做的就是打个电话。

”“@江湖小霞”说。

袁荣亲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18个路人”现象,假如某个事件只有一个人遇到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他会积极干预。

但是,如果有很多人或者预料到很多人可以见到,这样他的责任就会分担开,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期待别人去做,或者是哪怕自己不做的时候,他自己的内疚感、自责和负罪感也会减轻,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寒溪石”也认为,“过于对漠视路人的道德谴责,会加重人们的道德压力;而过于宣传社会的黑暗面,更容易让人们对社会失去信心。

”需要反思道德缺失原因袁荣亲分析了陈姨的行为,他认为,18个路人不救助,而陈姨救人,这个现象不单纯是“旁观者效应”可以解释,而是这个社会结构引起的。

这几十年来,社会整体上处于高度快速发展,人的价值观变了,更物化。

人处于竞争中,而大多情况下又以外在物质衡量一个人。

因此,每个人都处于高度焦虑中,不论贫穷或富有。

在这种状态下,人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会夸大一些因素对他的不利。

如此前南京彭宇案的影响,会认为救人的行为会受到一些不好的结果。

加上社会媒体对此事的讨论,放大了做好事反而带来不好的效应。

因此,一个人做事时往往会衡量一件事对他有没有坏处。

小月月事件的反思

小月月事件的反思

小月月事件的反思广东佛山的小悦悦走了,此时此刻,我们心里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亦不知道那十八个路人现在有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如果还有最起码的一点良心的话,就用你们的下半生赎罪吧!小悦悦事件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事件,也不能说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既然事件发生了,我以为有一定的必然性。

从我爸是李刚到李双江之子打人,从对喊出救命的人讨价还价到广受关注的彭宇案,从曾经的范跑跑事件到后来的药家鑫杀人,整个社会被冷漠、无情所覆盖,社会的良知被一点点摧残,仅有的道德感顷刻间似乎荡然无存,这不得不让人发问:中国是怎么了?中国社会是怎么了?前段时间,中央某部门发言说中国社会并没有发生道德大滑坡,简直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当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是慌忙的去掩饰还是去勇敢地去面对,去反思,这值得我们每一个国人思考,而不是在去说一些自欺欺人的话,试图去掩盖一些事实。

鲁迅先生曾经讲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必须要认清的事实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如果说一个单独的事件发生的话,那是个案,可以特殊对待,而当一系列的事情向我们无情地袭来时,我们就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了,而应该从宏观的层面去理性的看待,认真地分析,追本溯源,用“中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用些“西药”,治标不治本。

其实,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一种深层次的社会背景,以及这个时代人们的整体面貌的集中体现,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把所有的这些事件串联起来,把这一个个个体连成一个整体,从整体上把握,真正地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好问题。

据环球网的调查,面对小悦悦事件,会有86%的人愿意出手相救,有14%的人袖手旁观,这还只是个调查,现实中,由于种种的不安与担心,这个数字的准确性也还值得怀疑,毕竟真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十八个路人若无其事地走了,而只有一个拾荒的老太太去救人了,十八比一,多么令人震惊的比例,面对这一切,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再大的愤怒也挽救不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了,她就那么的走了,那么的不甘心。

小悦悦事件背后的原因

小悦悦事件背后的原因

小悦悦事件背后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旧的优良道德规范标准被淘汰。

06年“彭宇案”中老人摔倒扶起反而被冤枉的情况,引发的一系列老人摔倒不敢扶问题。

人与人信任缺失,在中国的传统道德哲学“明哲保身”的引导下,人们大多数会选择对事发现象采取视而不见,更有的是躲得远远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似乎不复存在,在外界新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下,国民道德观的自私、利己比较严重。

随着经济改革开放,国人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而相关的文化道德建设却被远远地抛在了时代后面。

经济的繁荣,永远不可能脱离文化和道德水平的提升而孤军奋战、一枝独秀。

否则,将会在现实中出现一幕幕让人悲怆的苍凉。

道德堕落的社会不是社会主义,我们需要鼓起勇气正视以往的发展方式带来的偏颇,用良知的尖刀雕刻重塑社会道德。

这次事件中是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社会立法的不足,处理社会关系的法律还不够细致和人性化。

做好事反被诬陷的新闻时有出现,经过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伸手相助有可能“惹祸上身”,这让很多人产生道德焦虑,也成为摆在法律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在一些国家,见死不救甚至会构成犯罪,英国的“见死不救罪”规定:如果涉嫌“没有对涉险人士予以协助”,将面临法律的惩罚。

在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的时刻,或者可以让法律来拯救道德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需要相互补充,这样既可以发挥道德规范的柔性约束,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和谐,同时,在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又可以通过完善的法律来公平、公正协调利益关系。

但如果法律让人因道德行为而损失巨大,则会造成人们因趋利避害而放弃道德行为。

无论是南京“彭宇案”还是“小悦悦事件”,都表明,当前的道德困境,一定意义上也是法制的困境。

小月月事件分析

小月月事件分析

小月月事件分析网友发帖讲述小月月雷人举止横空出世的极品女“小月月”在国庆大假的最后三天迅速蹿红网络。

10月5日,网友蓉荣在天涯社区发表一个直播帖,名为“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曝光了高中同学小月月和男友小W在上海看世博,自己在接待两人的两天一夜时间内遭遇的悲情事件,其中包括小月月吟诗、自杀等雷人行为。

在3天的时间内该帖子的点击量超过千万。

“极品女”小月月拥有身高1.5米,体重160斤的健硕体格,一出场就“天雷滚滚”:虽然与“小W”只见过两面,却当着“蓉荣”的面在宾馆勾引对方;经常使用“低血糖、头晕”的招式晕倒……“小月月”离开上海后,“蓉荣”将2天1夜的遭遇写出来:“不写出来就快憋得吐血身亡了。

”当事双方网上大打口水战“小月月”刷新了凤姐、芙蓉姐姐等诸多网络红人创造的雷人纪录,大有史上第一极品女的气势。

7日,两个名字分别为“张蓉”和“肖月”的人,自称是事件的当事双方,在人人网上大打口水战,双方各自澄清事实的真相,并指责对方无中生有、搬弄是非,令这场雷人事件进一步升级第二天,“小月月”在人人网上的个人主页浏览量激增,网友们纷纷组团膜拜,一睹“小月月”的真人真迹。

也有网民质疑该帖类似此前的“贾君鹏”事件,是有人在背后炒作。

有热心网民在上海沿着帖子中出现的地点实地踏访,并上传照片称该帖内容为真。

淘宝店主凑热闹推出小月月商品记者在淘宝网店发现,一些精明的店主已经想到如何借助“小月月”这一网络热点挣钱了。

在淘宝网上用“小月月”进行检索,能找到1900多个宝贝与小月月有关,其中有女装、女鞋、包、美容霜等。

另外,在淘宝网上输入“拜月神教”能找到26件宝贝,其中拜月神教专用胸章,售价4元;拜月神教必备女款T恤衫,售价29.99元。

最雷人的是一家网店销售的高跟鞋,竟然用“小月月专用高跟鞋”作为标题诱人点击,售价竟然高达1313元。

“我觉得这些商家都有病,不过我们倒是看得很欢乐。

”网友“Q总”如此评论。

小悦悦案件的法律(3篇)

小悦悦案件的法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1年10月13日,广东省佛山南海区发生了一起悲剧,一名2岁的女童小悦悦在街头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周围多名路人目睹事故发生却无人施救。

事后,肇事司机陈飞燕逃逸。

此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谴责肇事者的冷漠行为,同时呼吁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法律分析1. 侵权责任(1)肇事司机陈飞燕的行为构成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陈飞燕在事故发生时,未采取必要措施避免造成损害,致使小悦悦受伤,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肇事车辆所属单位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若肇事车辆为陈飞燕所在单位所有,则该单位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2. 刑事责任(1)陈飞燕的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陈飞燕在事故发生后逃逸,可能存在故意伤害的故意。

(2)陈飞燕的行为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 民事赔偿(1)陈飞燕应承担小悦悦的医疗费用、护理费用、营养费等合理费用。

(2)若肇事车辆所属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则该单位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4. 侵权责任保险(1)肇事司机陈飞燕的侵权责任保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被保险人因第三者责任保险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陈飞燕的侵权责任保险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2)肇事车辆所属单位的侵权责任保险。

小悦悦事件引发的思考

小悦悦事件引发的思考

谁为丢失的社会道德负责?——从小悦悦事件引发的思考2、观看视频: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小悦悦》/show/tqOzTh0cOerJoCGY.html3、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就小悦悦事件展开讨论,各小组组长负责记录成员发言观点。

4、讨论:谁为丢失的社会道德负责?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培养和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5、每个小组负责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培养和增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小论文。

“小悦悦事件”所引发的有关见死不救的全民热议仍然在持续。

人们对这场大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强烈谴责事件中路人的冷漠,认为这一见死不救现象凸显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大滑坡;二是探讨我们该如何拯救国人的良知;三是引发了一场是否该对见死不救进行立法的争论。

这些讨论无疑都是具有十分现实而且深远的社会意义,基于道德的讨论本身,就是一个提升全民道德意识的过程。

但是,我们必须警醒近年来人们对某一事件进行大讨论时表现出的较为普遍的现象:批判别人而缺乏自我检讨,上纲上线地放大事件中的消极因素,一知半解地提出对策建议,或者偏离问题实质而纠缠一些表面的枝节。

我们必须从深层次对事件背后的社会环境进行剖析。

例如,当事件发生后,我们应当学会怎样去关注事件的核心要件,以及如何客观理性地讨论问题;我们每个人如何从抱怨、发牢骚的“旁观者”,变成直接参与改良的行动者;事件中的涉事各方,甚至包括作为“受害者”的小悦悦的父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面对“小悦悦事件”所反映出的道德颓势,在法律制度与道德风尚之间究竟应当依赖什么样的规范,才是突破我们今天所遭遇的困境的最佳选择;法律是如何缺失的以及应当怎样完善,等等。

具体到“小悦悦事件”,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应当包括:首先,事件中见死不救的路人的确令人愤慨,必须要受到谴责!这件事也确实说明如今国人的道德状况出现了亟待修正的问题。

但这18名路人,是不是就完全能够代表所有中国人今天的道德水准?这个极端的例子是不是就能够得出如今我们的社会道德已经普遍沉沦的结论?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网络低俗文化传播中的受众心理探析_以_小月月事件_为例

网络低俗文化传播中的受众心理探析_以_小月月事件_为例

2011年第2期(总第78期)2011年第二期著名的CBS 评论员埃里克·塞瓦赖德曾说过,任何一个低级趣味的人都不会有高级趣味,但是每一个自称趣味高级的人都有相当份量的低级趣味。

意思就是说,低俗文化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一种真实存在的反映。

“文化有雅俗之分,但雅与俗既是相对的,并有各自的受众群体。

种种迹象表明,低俗文化呈现出低级趣味的功用和影响,它会使人萎靡和颓废,不利于社会健康运行;是与超凡脱俗、高尚情趣、积极奋进等具有社会进步价值的内容背道而驰的。

低俗文化之所以备受指责,根本不在其‘俗’,而在于‘低俗’,即‘跌破’了‘通俗’的界限,它迎合了人性中丑恶的东西,违背了道德的基本底线。

”[1]鉴于对网络低俗文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在此尝试着把网络低俗文化定义为出现在网络上的低级趣味、背离社会传统文化、道德的非常态现象。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兴盛,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市场选择。

网络低俗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的,是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低俗文化的生存提供了沃土。

近些年来,综观普通大众媒体、网络,与低俗文化有关的事情接二连三:电视相亲节目以其低俗内容被叫停,“伪娘”和“凤姐”以其反传统审美形象相继走红……在人们目不暇接这些低俗文化现象之时,国庆长假期间的又一网络红人———“小月月”走红。

此类被公认为低俗的文化现象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得到网络受众的热捧。

那么网络受众在传播此类低俗文化事件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如何能更有效地对网络受众予以正确引导,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小月月事件”为例,试图对此类问题予以探讨。

一、“小月月事件”2010年10月5日,天涯社区网友“蓉荣”的帖子———《感谢小月月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恋》得到众网民的热捧,其中的新人物———“小月月”更是以其让人近乎抓狂的举止行为得到了众网民的传诵与膜拜,大有抢占“雷人女”第一称号的气势。

小悦悦案件法律道德(3篇)

小悦悦案件法律道德(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一名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随后被一辆失控的货车碾过,导致小悦悦严重受伤。

在事故现场,18名路人经过,却无人伸出援手。

事后,小悦悦的家人和市民纷纷质疑路人的冷漠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二、法律层面分析1. 侵权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本案中,小悦悦在事故现场受到第三人(面包车和货车司机)的侵害,应承担侵权责任。

2.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案中,面包车司机和货车司机明知小悦悦受伤,仍驾车碾轧,构成故意伤害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3. 道德责任道德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道德规范而应当承担的责任。

本案中,18名路人目睹小悦悦受伤,却未伸出援手,违反了社会公德,应承担道德责任。

三、道德层面分析1. 公德心缺失公德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

本案中,18名路人的冷漠行为反映出他们公德心的缺失,对社会公德造成了严重伤害。

2. 人性冷漠人性冷漠是指人们面对他人遭遇困境时,缺乏同情心和关爱之心。

本案中,18名路人目睹小悦悦受伤,却未伸出援手,反映出他们人性冷漠的一面。

3. 社会责任感缺失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负责。

本案中,18名路人面对小悦悦的困境,未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反映出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四、启示与反思1. 强化法律意识本案提醒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生命权益。

反思与行动——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演讲稿

反思与行动——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演讲稿

行动与反思——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演讲稿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

悦悦去世,是否能唤起人们对城市冷漠的关注,尚属未知之数,因为人们对冷漠的原因没有充分的认识。

小悦悦事件反应了当今社会对他人普遍冷漠的心理,2岁的小女孩竟然没有人出手相助,我们心里在对这个女孩感到可惜的同时,也在批评那18个冷漠的路人,可是自己又没有好好问过自己,如果你是当时的目击者,你又会不会出手相助呢?是不是也是想着,总归会有好人替自己救那个女孩的?因为法律没有规定不救人是犯法的行为,什么道德不道德也就没有考虑过,这种只考虑自身不顾他人的心理是很可怕的,若长期以往下去,定是失道者寡助。

但是,若是那18个路人都像第19位路人陈贤妹一样,将小悦悦救起,那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么?很可能不会。

如果第1位路人救起了小悦悦,那么也不会有第二辆卡车从她身上压过。

小悦悦的生命被18名路人忽略了387秒,在这段时间里,小悦悦不懂什么叫做“冷漠”,不懂什么叫做“爱心”,也不懂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

小悦悦的生命在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就已最痛苦的方式结束了。

思品课上,不是有一课是讲关爱生命的么?这关爱生命并不只是关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关爱别人的生命。

如果那18个路人也懂得关爱别人的生命,那么就不会再有悲剧发生。

在别人有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不也是关爱生命么?试问:如果是当时是你碰到了小悦悦,你会像那18位路人一样视而不见么?你会想…总会有人去救那个女孩么‟?在我们批评那18位冷漠的路人时,同时也要自我反省,如果是我,那我该怎么做?这的确无法可想。

以《小悦悦事件》为例分析探究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以《小悦悦事件》为例分析探究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以《小悦悦事件》为例分析探究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摘要: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能让让悲观者前行,让无力者有力。

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现代文明的要求,也是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新闻报道的庸俗化、媚俗化、人文关怀缺失是媒体不成熟的现象,当媒体报道体现人文关怀的时候说明媒体的文明和成熟,本文从新闻报道的价值本位和社会价值层面出发,通过小悦悦事件的分析,探究人文关怀与新闻本位之间的密切关联,提出了我国的新闻报道应如何坚持和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分析As an example of the little yueyue event analysis reports embodimentof humanistic concernAbstract:News reports reflect the humane care to let bears go on,powerless to powerful.In News reported in the reflected Humanities care,is modern civilization of requirements,is media by should bear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News reported of vulgarization of,and kitsch of,and Humanities care missing is media does not mature of phenomenon,dang media reported reflected Humanities care of when description media of civilization and mature,this from News reported of value standard and social value level start,by small yueyue event of analysis,research Humanities care and news standard of close associated,made has in China of news reported should how adhere to and reflected Humanities care principles.Key words:news report;the human care;analysis目录一、引言 (6)二、相关含义的界定 (6)(一)人文关怀的界定 (6)(二)人文关怀与新闻本位之间的关系 (7)1.新闻以人为本的价值本位 (7)2.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社会价值 (8)三、新闻报道坚持人文关怀应遵循的原则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9)(一)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应遵循的原则 (9)1.新闻报道应该坚持“三贴近”原则 (9)2.新闻报道应坚持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9)3.新闻报道应注重媒体品格的塑造 (9)(二)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应注意的问题 (10)1.新闻实践中应该避免以肤浅的感情取代理性的思考 (10)2.新闻报道应避免在“人文关怀”的指导下走极端 (10)四、以"小悦悦事件"为例分析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11)(一)视角虽然还原了现实但却从暴力复制的层面再次碾压了人们的心灵..11(二)对于受害者而言采访的重复询问就是伤口撒盐 (11)(三)媒体播报过程中不注意细节让人反感 (12)五、媒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13)(一)选择焦点,关注社会问题,引发读者的理性思考 (13)(二)关注弱势群体、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13)(三)敢于自我批评 (14)(四)树立正确的舆论引导机制 (14)结语 (15)一、引言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开始逐渐运用到新闻实践中,并逐渐被新闻从业者和广大受众所接受。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与反思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与反思

⼩悦悦事件的社会⼼理学分析与反思⼩悦悦事件的社会⼼理学分析与反思2011年10⽉13⽇,⼴东佛⼭两岁⼥童⼩悦悦被车撞后先后遭到两次汽车碾压,18名路⼈⽬击却⽆⼈救援,最后只有拾荒阿姨陈贤妹将孩⼦救起。

“⼩悦悦事件”引发了社会上关于道德的⼤讨论。

路⼈的冷漠⼜⼀次成为了争议焦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路⼈连⼀个120救助电话都不打?是不是社会上⼤多数⼈都是这样呢?我的⼼产⽣了极⼤的触动,这是⼀种漠视,⼀种视⽽不见,这种⾏为深深的冲击着道德的底线。

接下来就通过下⾯4个⼼理学效应来透视这种冷漠现象。

破窗效应:若⼀幢建筑物被打破了⼀块窗玻璃,且没有及时更换维修玻璃,那么路过这幢建筑物的⼈们就可能会不由⾃主地去打烂更多的窗玻璃。

如果这些破窗户仍旧得不到及时维修,那么还会继续产⽣其他破坏⾏为。

这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破窗效应”,美国斯坦福⼤学著名的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曾⽤⼀项社会⼼理学实验进⾏了证明。

津巴多找来两辆⼀模⼀样的汽车,把其中⼀辆停在了社会底层聚居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另⼀辆停在了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车不仅敞开了顶棚,⽽且摘掉了车牌,结果当天就被偷⾛了。

⽽在帕洛阿尔托的这辆,停放了⼀个星期也⽆⼈理睬。

后来,津巴多⼲脆⽤锤⼦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洞。

结果,仅仅过了数个⼩时,它就被偷⾛了。

“破窗理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是纽约的居民⽐帕洛阿尔托⼈更冷漠,⽽是这种冷漠在开了⼀个头之后,在群体中产⽣了传染。

⼩悦悦两度被汽车碾压,经过的18个路⼈并没有对其进⾏救助,也正是验证了“恶”或者说“冷漠”在⼈群中的传染。

⾃我中⼼性:⼈类是社会性的⽣物,其所⽣活的环境,所交往的⼈都会对⼼理和⾏为产⽣潜移默化的影响。

即便是⼀种暂时氛围,也能对我们的⾏为产⽣意料之外的巨⼤作⽤。

⼈类⼼理⼀⽅⾯依存于群体,另⼀⽅⾯⼜极其在意⾃⼰的利益,看似⼗分⽭盾。

但⼈类对群体的依存,正是为了更有效的维护⾃⼰的安全和利益,这⼀点在进化的⾓度⽆可厚⾮。

小悦悦事件法律案例(3篇)

小悦悦事件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1年10月13日,广东省佛山南海区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交通事故。

年仅两岁的女孩小悦悦在街头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但周围多名路人目睹了事故发生,却无人伸出援手。

最终,小悦悦在送往医院途中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被称为“小悦悦事件”。

二、案件经过1. 事故发生2011年10月13日下午,小悦悦在母亲的陪伴下,到附近商店购物。

在回家的路上,小悦悦突然被一辆行驶中的面包车撞倒。

由于面包车司机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小悦悦被拖行了一段距离。

2. 路人冷漠事故发生后,周围多名路人目睹了这一幕,但均未伸出援手。

其中一名目击者表示,当时有十多名路人路过,但没有人停下来救助小悦悦。

3. 救援不及时在路人冷漠的情况下,小悦悦被第二次碾压。

由于救援不及时,小悦悦的伤势严重,被紧急送往医院。

然而,由于伤势过重,小悦悦在送往医院途中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三、法律分析1. 面包车司机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面包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未采取有效制动措施,导致小悦悦被拖行,最终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面包车司机应承担主要责任。

2. 路人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人肉搜索案例

人肉搜索案例

05年——10年人肉搜索的例子0920310109 练芳新闻0911 2005年“卖身救母”事件:1、事件经过:2005年9月15日,天涯社区论坛重庆版一则题为“卖身救母”的帖子称自己是重庆在校女大学生,母亲患重病急需用钱,她愿“卖掉自己”换取帮助。

帖子发出后,该学生的个人账号,很快收到各地网友超过10万元的捐款。

但随后传出,该女生在母亲重病期间买500元一副的隐形眼镜,烫时髦的头发……因此,网友们义愤填膺,“声讨”她借此“骗钱”。

随后深圳网友“八分斋”以独立调查人的身份调查事情真相,发布了《天涯网友、〈今日说法〉:“卖身救母”事件调查实况》等帖。

当网友还在津津乐道、紧追不舍“八分斋”的连载时,10月22日又一剂“猛料”在网上炸开了,《卖身MM陈易的聊天记录》曝光。

其中有“菓菓菟&﹎”(后为“橙坑兔∮”)和“*********”、“心源”、“天生我才”、“我心永恒”的“聊天记录”,发帖者称这分别代表陈易、某阿姨、母亲、其小叔叔和舅舅。

这位黑客后来将记录完整发表在一个MSN共享空间上,该空间的名字叫做“盒子打开了,是因为善良彻底被践踏了!!!”在公开记录的开头,他说:“为了找出真相,为了网络捐助的通畅,接下来几天,我凭借技术手段取得了陈易QQ的聊天资料。

我决定把整个事件的历史聊天记录全部完整披露,不要和我讲什么隐私权,从你第一天决定‘卖身救母’时你已经放弃了你的隐私抛弃了你的尊严!!”黑客一直跟踪她的QQ,窃密了许多对话和资料。

2、受侵害者:陈易及其家人3、受侵内容:隐私权,名誉权4、侵害者:天涯社区论坛、“八分斋”等网友、网络黑客、网络舆论5、事件结果: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人能证实陈易及其家人聊天记录的真实性。

9月27日,陈易出现在重庆媒体上:“我承受不了这些压力了,我决定暂停接受社会捐款。

”失去母亲的陈易将募集来的捐款余额捐出,为这一起风波划下了一个苦涩的句号。

母亲去世后,依然有人对陈易不依不饶,以张书舟为代表的网友任然在要求陈易公布捐款账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个人: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
☣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 ☣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不断回望小悦悦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没有停步
☣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
☣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奇异的目光 外再无动作 …………………………………………………………………………………………
我们用不着去咒骂别人,可以设身处地 的想一下,如果你面对一个血肉模糊的人, 你会去勇敢的相救吗?即使勇敢了,你救 人的风险如果考虑,被人诬告怎么办,这 些巨大的救人成本是压在每一个小市民头 上的大山,没有相关的法律保护让救人者 必须三思而后行......

试想一下,如果是自己亲身遇到那种情 况,自己是会视而不见还是会救人?先不 说人性的冷漠,道德的败坏,也许现在自 己会很自信得说我一定会去救人,那是因 为我们作为旁观者,在那种危急的情况下, 自己还会保证自己很镇定?据记者调查事 后访问那些周边的商户,他们一致都说一 定会去救,可根据当时的录像拍摄,有个 商户还看了躺在雨里和血里的小悦悦,但 没去管。
想,各种实践的能力却未曾提高,我们的 行动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羁绊。最后我 们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教育作为国之根本,我们必须重视这一 块。否则,我们在教育这片土地上洒下了 汗水,却不能收获到丰硕的果实。
二、法律制度

彭宇案、吴俊东案,类似的还有闵行钓鱼案, 执法者利用人的同情心钓鱼,你让人民如何不心 寒不害怕。 再看美国:美国加州对2004年万圣节发生的好 人救助车祸者反被起诉一事之后,在2009年6月 25日,加州议会以75:0票通过“好心人免责条 例”。这一保护做好事者的法律,目的就是破除 负面的“做了好事不至于反而惹麻烦上身或被告 上法庭”的“权威效应”。类似的案件,不同的 两个国家,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
肇 事 者?
总之,小月月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激烈的 讨论,也引起了我们对此事件思考与分析。
小悦悦事件分析
个人立场
撞倒老人,司机逃窜,结果救人者被反诬, 要求赔偿,法院判决被告须赔......彭宇案和许云鹤 案就是例子。这样事件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中国人民贫穷了数千年的小农思想在面对小利的时 候变为现实。这也是几乎所有的外国人都无法理解 的卑劣品行,同时也让这个社会本就脆弱的人情宣 告了死刑。
我们在谴责他人不道德的行为时,也请注意我们 的行为,一个不注意,我们的行为更让人不齿
小悦悦事件分析
制度问题
到底是怎么了?


先有南京彭宇夫妻扶老太太被讹4万多。 再有浙江金华吴俊东扶起老人而被判7万元 罚款。 现在又有广东小悦悦,残忍被车压过3次而 前后几位路人熟视无睹。
面对这些,人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人 民的道德滑坡了;换一个角度来看, 我们的国家呢?是不是我们的国家存 在着什么问题? 的确,这些事件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 我们国家的一个问题——体制不健全。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各种制度的不 完善是难免的,法律、教育等等。生 活在这个国家,我们可以从这些体制 中看出一些端倪。


——小月月事件
诸如小月月事件的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我相信也 一定不会是最后一次! 就其本身来说,只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但是他却如 一面镜子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弊病,
当提起中国的国家形象时我们会想到怎样一 个词???
礼仪之邦
不错,中华大国,气度非凡,礼仪之邦。自秦汉来,中 国就有着优越的思想与传统美德。上古有葛天氏的大同 社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蔚然。盗贼不兴, 人与人相互都很有爱。然而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到如 今,我们的祖国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三、社会保障制度

“小悦悦”事件中,仔细观看视频,你会发现第 一个司机是停顿了一下后轮才压过去了,我想当 时他肯定是想到自己要承担什么责任。假设18个 路人如果早知道不需要自己负太多的责任的话可 能早就去救了,现在就是怕负责任。很重要的一 点,就是承担难以承受的经济赔偿责任。我们的 社会保障制度如何让你救了人不会让你背一身债, 我想这个问题是需要完善的。否则,谁都会在需 要救助时顾前顾后,社会保障制度要让大家放下 这个负担。






是的!我们这个古老的王国丢 失了他的灵魂,丢失了他自古就有 的——
41
道 德
小悦悦已经离去了...
我们一起祝福她在天堂幸福 ...
THANK YOU
党楠,孙智勇,张晓波
单单由路人的这两种心态,我们就可以看出 一些问题。

第一种情况,社会影响了我们最与生俱来 的本性,毕竟“人之初,性本善”。社会 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如彭宇一案,好心救 助,却反被诬陷,造成了经济与名誉的多 重损失)导致了我们面对垂危生命的漠视。

第二种则是最令我们深恶痛绝的,因为这 类人,他们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人”, 所最基本的东西——良知。(我想此类人 还是很少的,毕竟我对如今的社会还是充 满希望的,相信每个人心中还是有着善良 的本质的。)
除了当时的路人以外,我们认为之后对此事件进 行了评论的人也应该是属于此事件的讨论分析范畴 的




最后帮助小月月的阿婆在网上竟然被人说 是为了炒作自己。 网友对十八个路人的恶意谩骂,以及电话 侮辱 有人认为“小月月事件”纯属造假,并且 罗列了一项又一项的“证据” 有人甚至认为是小月月的父母,让小月月 走上路,害死了小月月
From:刘子钰 /liuziyu1996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十八个路人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行为!


内心的害怕。在社会中生活的太久,生活 的形形色色把我们也社会化了,可能有一 些路人刚开始还是想去就救,但是在心里 上的恐惧,害怕,导致了最终的冷漠 道德标准低下。“那个小女孩怎么了?死 了?可能是吧。管他呢,中国人这么多, 死一两个与我何干。此类最终仍是冷漠。
小月月事件案例分析
小悦悦事件 10.13.——10.21.
2011年10月13日,2 岁的小悦悦(本名王 悦)在佛山南海黄岐 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 车碾压,7分钟内, 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 而不见,漠然而去, 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 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总共18个路人经过,却对倒在地上 的小悦悦不闻不问,不管不顾··· ···
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7 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 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 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 以援手
2011年10 月21日, 小悦悦经 医院全力 抢救无效, 在零时32 分离世。
13日晚上9时,事发4小时后,第二辆肇事车逃逸的司 机蒋某很快被锁定了人和车,经民警口头传唤,蒋某来 到大沥交警中队,其对肇事逃逸供认不讳。在警方的强 大攻势与舆论压力下,下午1时,第一辆肇事车辆的驾 驶员胡某在其岳父的陪同下,到大沥交警中队投案。晚 上,两名肇事司机均涉嫌交通肇事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一、教育制度 Nhomakorabea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被灌输这这样那样的思 想:要懂礼貌;捡到东西要还给失主;要见义勇 为。甚至在儿歌中也有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 的好人好事。各种大学生救人的事件也一直给我 们树立着榜样…… 那么,从小就接受这样教育的我们,如今怎么 会成为他人眼中的“路人”?纵然我们在成长, 在变化,难道当年教育对我们的影响已经不复存 在了么?但我觉得这些依然影响着我们,我们有 着过去救人的想法,却未将之付诸于行动,难道 不能反映出我们教育的缺陷么?我们只被灌输着 思



法律连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保护不了,又谈何提 高国民道德呢?在中国,很多普通老百姓遇到老 人跌倒、急症病人求搭载的第一个反应几乎就成 了“碰瓷”“钓鱼”“讹人”,如果满天下尽是 南京彭宇案的不公,见义勇为的英雄们常常流血 又流泪,冷漠将只能像传染菌一样,越传越大, 越传越危险。 用法律拯救道德是苍白无力的, 但这也是必要 的手段。我们可以借助法律的引导、教育、惩戒、 褒贬等功能,弘扬“见义勇为”美德。 试问,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没有权威 (漏洞还多),做好人成本太高,谁还愿意去做 好人?

每个人都不是冷漠的,都有自己的想 法,尤其在那种关乎个人利益与安危的时 刻,有的可能是晕血,有的是心里担心被 讹诈到,因为这种做好事被讹诈的事例比 比皆是,人们心里多少都有点害怕,难道 这就能说明他们道德败坏吗?我们想想我 们自己,有资格骂他们没人性吗?如果是 自己因为某种原因没救人,被别人骂时想 想我们的感受吧!!!!!
小悦悦事件分析
旁人观点
18个的路人:
☣第一个人: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似乎看不到小悦悦, 然后径直从小 悦悦脚边经过。 ☣第二个人:摩托车男,小悦悦躺在其正前方,他往下看了一眼,一拐弯绕过 伤者。 ☣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走进监控范围后一直盯着小悦悦,却走得离孩 子越来越远 ☣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 过,对2米外 的小悦悦视若无睹。之后该红衣男子再次开车路过,看着小悦悦,却没有停步
没有社会保障,没有“社保”,所以大家要“自 保”。 当完善的社保制度出现时,冷漠难道还会到处可见 么?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不仅要注意经济的建设, 我们体制的建设也是不可忽略的。当公共服务型 政府建成的时候,当人们日益增多的公共服务品 需求被满足的时候,当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 有所医、有法可依的时候,人间不仅有自发的真 情,亦有制度的补助,冷漠又岂会横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