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规范
0到3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到3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0到3岁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主要是指在这个年龄段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发育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关怀。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规范和建议。
1. 儿童健康体检:每个儿童应定期接受全面的健康体检,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发展正常。
这些体检应由专业医师进行,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的测量,以及对生长发育、听力、视力和心理发育等方面的评估。
2. 疫苗接种:儿童在0到3岁期间需要接种一系列的疫苗,以保护他们免受各种常见疾病的侵害。
这些疫苗包括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接种疫苗的时间和剂量应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标准和建议。
3. 喂养与营养:儿童的饮食应当健康均衡,并且符合他们的年龄和需求。
0到3岁的儿童需要充足的奶类、谷物、水果、蔬菜和蛋白质食物。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如果母乳不足或无法喂养,可以选择适宜的婴儿奶粉。
4. 疾病预防与控制:家长应注意儿童所处环境的卫生与安全,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和事故伤害。
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勤洗手,避免与患病者接触,定期消毒儿童常接触的物品等都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5. 心理健康: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家长应给予儿童充分的关爱和安全感,提供恰当的刺激和游戏环境,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如果有需要,家长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如儿童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教育师的帮助。
扩展和深入分析:儿童在0到3岁这个阶段,处于身体和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因此,全面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对于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健康体检是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关键部分之一。
除了测量身高、体重和头围等基本指标外,医师还会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这些指标可以作为评估儿童是否正常发育的重要依据,也可以帮助家长发现任何问题或潜在的发育障碍。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在0到3岁期间,儿童接种了针对多种疾病的疫苗,如乙肝、百日咳和脊髓灰质炎等。
这些疫苗能够有效地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减少儿童患病的风险。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2.22•【文号】国卫办妇幼发〔2017〕9号•【施行日期】2017.0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1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规范早产儿保健工作,提高早产儿医疗保健水平,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我们组织制定了《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7年2月22日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为提高早产儿医疗保健水平,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制定本规范。
一、定义范围(一)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是新生儿死亡发生的重点人群,也是易发生远期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
本规范将早产儿分为:1.低危早产儿: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000克,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
2.高危早产儿: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克、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生后早期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异常情况的早产儿。
(二)早产儿保健是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早产儿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
(三)早产儿专案管理是指按照本规范要求定期对早产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指导等综合管理。
(四)一般情况下,评价生长发育时建议使用矫正年龄至24月龄。
小于28周出生的早产儿,可使用矫正年龄至36月龄。
二、工作职责(一)卫生计生行政部门1.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早产儿救治和保健服务能力。
制订辖区内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实施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2.建立健全辖区内早产儿会诊、转诊网络体系,明确各级机构职责。
第三版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指导规范要点
迁出至钟祥市外的,应告知迁出地继续随访,并保持 电话通畅
考核的总体原则:
电话通畅、内容真实、服务认可
肋软骨沟
肋骨串珠
鸡胸
佝 偻 病 手 镯
佝偻病脚镯
O型腿
X型腿
服务类别
服务时 间
主要内容
次 服务地 数点
1、建册:建立《母子健康手册》
2、了解:出生情况、预防接种、新生儿疾 病筛查、环境
3、询问:喂养、睡眠、大小便
4、体检:面色、体温、皮肤(黄疸))、
新生儿家 出院后 脐部、呼吸、口腔、五官、胸部、腹部、四 庭访视 1周内 肢、肛周外生殖器等
1
体格测量(身长、体重)
8
乡镇 社区 医疗机构
6、听力筛查:6、12、24、36月龄 时听性行为筛查。
7、预防接种(检查有无禁忌症)
服务类别 服务时间
主要内容
次 服务地 数点
1、询问:膳食及患病情况
2、体格检查
学龄前 儿童健 康管理
4-6岁, 每年1次
3、评估:生长发育、心理行为 4、筛查: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 5、指导: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 育、伤害预防、口腔保健、常见疾
数据来源:目前妇幼卫生年报系统 3+1模式(已收到文件将采用自 然年度统计,但未统一培训)
(六)记录表单
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1-8月龄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12-30月龄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3-6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男童生长发育监测图 女童生长发育监测图
七、考核
新生儿访视率:
能发育筛查量表(DDST)、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0-6岁小儿 神经心理发育检查量表(儿心量表)等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 筛查评估。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要求
可疑 或 异常
分析原因, 进行针对性 健康指导或 及时转诊。
询问两次随 访间发育和 患病情况 体格检查和 生长发育评 估 健康指导, 包括科学喂 养、合理膳 食、生长发 育、疾病预 防、预防意 外伤害和口 腔保健等
不需疫苗接种
正常
告知下次健康 管理或疫苗接 种时间
需疫苗接种: 若无禁忌症,按 照免疫程序进行 预防接种。接种 后观察30分钟, 无异常可回家。 填写预防接种 记录。
五、服务流程
儿童保健பைடு நூலகம்诊应相对独立分区(最好
与预防接种门诊相邻,与疾病门诊分隔 开),环境温馨,符合儿童特点。布局与 服务流程合理。
出院后1周内 满月 3月龄 6月龄 8月龄 12月龄 18月龄 24月龄 30月龄 3岁 4岁 5岁 6岁
询问一般情况及预防接种和先天性疾病筛查情况 观察家居环境、进行体格检查等 指导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
②喂养:宣传与指导母亲喂养,教给母乳喂
养的正确技能;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 的婴儿,指导选用配方奶喂养和调配方法, 新生儿出生2周后适量补充儿童用鱼肝油或 维生素D400IU。
③皮肤护理:注意皮肤清洁,预防脓疱疮、 尿布疹、脐炎等; ④口腔、眼、耳护理:预防鹅口疮、结膜炎、 中耳炎等; ⑤早期发展:促进新生儿感知觉和运动发育, 如说话、注视、看鲜艳玩具、听悦耳音乐、 抚触、游泳等,2~3周后的新生儿可每日俯 卧1~2次,训练抬头发育。
5、处理:当发现有鹅口疮、尿布疹、脐部感 染等,应及时处理。疾病新生儿应及时转 入有条件的专科诊治。
6、建册: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填 写好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7、转诊: 疾病新生儿应及时转诊,如以下情况: ◆若面色不好、嗜睡、不吃奶、少哭少动, 有硬肿、红肿。 ◆若体温超过37.5℃或低于35.5℃。 ◆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或出现呼吸困难、胸 凹陷者。 ◆若出现中度黄疸(累及四肢者)或黄疸退 而复现者。 ◆若囟门隆起、张力高或明显凹陷。
儿童早期发展指导
儿童早期发展指导
儿童早期发展是指从婴儿出生到六岁期间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成长,以及智力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于父母和看护人员来说,了解儿童早期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方法非常重要,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基础,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其次,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对于儿童早期的情感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孩子需要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和亲密的亲子关系,以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父母和看护人员应尽量提供温暖和关怀,给予孩子足够的重视和保护,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支持。
同时,也要给予孩子适度的自主空间,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此外,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和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在早期发展阶段需要得到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医疗保健,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展。
父母应确保孩子的饮食均衡,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适当的锻炼和休息,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和免疫系统的健康。
最后,早期发展的指导还包括培养儿童的社交和情感技能。
通过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如参加幼儿园、托儿所和游乐场等,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社交技能和友谊,培养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父母应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互相分享和尊重彼此的感受,培养他们的情感智力和自信心。
总之,儿童早期发展的指导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
父母和看护人员应理解和重视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提供适当的刺激、稳定的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互动,以支持孩子全面发展。
通过科学的教养方法和耐心的指导,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要求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要求儿童的健康是每个家庭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0~6岁儿童的健康与成长,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家长以及社区应积极参与并遵循相关的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要求。
本文将介绍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和要求,旨在提供准确的指导和帮助。
一、早期儿童发展与健康评估0~6岁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儿童发展与健康评估是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供干预措施。
评估包括多个方面,如生长发育、认知与语言、社交情绪等。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业的儿童发展评估中心,提供全面的评估服务,以帮助儿童获得早期干预和有效的治疗。
二、定期健康体检定期健康体检是保障儿童健康的关键环节。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阶段,体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测量身高、体重、头围、视力、听力、口腔健康等方面的指标。
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具体的体检表格和标准操作规范,确保体检数据准确可靠。
三、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家疫苗免疫规划,0~6岁儿童应接种相应的疫苗。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管理系统,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接种服务。
同时,家长应积极配合并按时接种疫苗,确保儿童的免疫力健康稳定。
四、健康指导与教育健康指导与教育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家长和教育机构应向儿童传授正确的卫生习惯、营养知识以及安全常识。
医疗机构应制定健康指导与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和培训课程,提高家长和社区的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
五、心理健康服务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重视。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业的儿童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同时,家长和教育机构应注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关爱。
六、应急救援与意外事故处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医疗机构、学校和社区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
相关人员应定期参加救护培训,熟悉处理常见意外事故的方法和流程。
家长也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保证儿童的安全。
第三版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点说明
□
□
3. 不会示意大小便
□
□
4. 走路经常跌倒
□
□
12 月 1. 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
龄
拍手表示“欢迎”
1. 呼唤名字无反应
2. 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
3. 不会爬
4. 不会扶物站立
3岁 1. 不会双脚跳
□
2. 不会模仿画圆
□
3. 不能与其他儿童交流、游戏
□
4. 不会说自己的名字
□
筛查评估:标准化量表使用全国标准化的儿童发育量表,如小儿智
3
乡镇、 社区
、托幼 机构
病防治等
5、预防接种(检查有无禁忌症)
体格发育评价
指标:体重/年龄 、身高/年龄、体重/身高(表示一 定身高的相应体重增长范围)
评价:正常 低体重 :体重/年龄 <M-2SD 消瘦:体重/身高<M-2SD 生长迟缓:身高/年龄<M-2SD 超重:体重/身高>M+2SD
8
乡镇 社区 医疗机构
6、听力筛查:6、12、24、36月龄 时听性行为筛查。
7、预防接种(检查有无禁忌症)
服务类别 服务时间
主要内容
次 服务地 数点
1、询问:膳食及患病情况
2、体格检查
学龄前 儿童健 康管理
4-6岁, 每年1次
3、评估:生长发育、心理行为 4、筛查: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 5、指导: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 育、伤害预防、口腔保健、常见疾
220umol/L(12.9mg/dl)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后1-2天开始出现 下降幅度为出生体重的6-9% 7-10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服务类别 服务时间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点
8
乡镇 社区 医疗机构
6、听力筛查:6、12、24、36月龄
时听性行为筛查。
7、预防接种(检查有无禁忌症)
整理课件
11
服务类别 服务时间
主要内容
次 服务地 数点
1、询问:膳食及患病情况
2、体格检查
学龄前 儿童健 康管理
4-6岁, 每年1次
3、评估:生长发育、心理行为 4、筛查: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 5、指导: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 育、伤害预防、口腔保健、常见疾
=年度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数/年度辖 区内活产数×100%
*分子:按规范要求接受过1次新生儿家庭访视或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的儿童数(新生儿因疾病住院未在家中不能进行访视,至出院回家进行, 按照真实访视时间填写内容)
儿童健康管理率:
=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0—6岁 儿童数×100%
整理课件
17
男孩2-5岁身高别体重标准表
2006WHO儿童生长标准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9
整理课件
20
整理课件
21
整理课件
22
整理课件
23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目的:
定期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及时掌握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 行为发育水平,营造良好环境,科学地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早期发现、 及时消除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不利因素,早期 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偏异,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和管理。
正常
可疑 或
异常
不需疫苗接种
告知下次健康 管理或疫苗接 种时间
需疫苗接种: 若无禁忌症,按 照免疫程序进行 预防接种。接种 后观察30分钟, 无异常可回家。 填写预防接种 记录。
第三版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点
新规范的主要变化
考核指标(3个)---改成工作指标(2个)
删除儿童系统管理率指标。该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区域内 的儿童保健工作情况,服务不完全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承担
开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早期筛查,将儿童大运动发 育评估内容修改为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
儿童健康管理率:
1、完成指标:≥90%,80%以下不得分
2、考核方法: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家庭档案(10 份/1月/1季度等),查看儿童家庭访视记录表的随 访时间(时间可适当延后但必须真实)、相关记录 是否填写完整、准确,随访是否真实,系统录入内 容是否与档案一致。
例:①随机10份家庭档案,有8份档案填写完整 、准确、随访真实,访视率为8*10=80%
3
乡镇、 社区
、托幼 机构
病防治等
5、预防接种(检查有无禁忌症)
体格发育评价
指标:体重/年龄 、身高/年龄、体重/身高(表示一 定身高的相应体重增长范围)
评价:正常 低体重 :体重/年龄 <M-2SD 消瘦:体重/身高<M-2SD 生长迟缓:身高/年龄<M-2SD 超重:体重/身高>M+2SD
5、指导:母乳喂养、护理、发育、保健、 疾病预防
家中
※ 时间、地点、建、看、问、查
新生儿家庭访视注意事项
提醒:未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应尽快补种 告知: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补筛 建册:《母子健康手册》 特殊:低出生体重、早产、多胎、出生缺陷等新生儿
增加随访次数 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目的:
定期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及时掌握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 行为发育水平,营造良好环境,科学地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早期发现、 及时消除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不利因素,早期 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偏异,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和管理。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婴幼儿健康管理
➢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 检测。
➢ 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 进行1次听力筛查。
➢ 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 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行为观察测听
行为观察测听(Behavioral Observation Audiometry BOA) 指给予被测试者一个声刺激,观察被测者的行为反应,以 此了解其听力水平。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社区儿童保健意义:
1.促进儿童的早期教育; 2.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3.减少儿童患病率及死亡率; 4.控制或消灭儿科领域的某些疾
病.
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0~6岁儿童 (包括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3个月的 ≤7周岁儿童。
健康指导内容
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健康指导: 1、科学喂养 2、生长发育 3、疾病预防 4、预防意外伤害 5、口腔保健
*吃奶量 ml/次
*吃奶次数 次/日
*呕吐 1 无 2 有
□ *大便 1糊状 2 稀
□
*大便次数 次/日
体温
℃
脉率
面色1红润 2黄染 3其他
前囟
cm× cm 1正常 2膨隆 3凹陷 4其他
眼外观 1未见异常 2异常
耳外观 1未见异常 2异常
次/分钟 黄疸部位1面部 2躯干 3四肢4 手足
□ 四肢活动度 1未见异常 2异常 □ 颈部包块 1无 2有
转诊建议 1无 2有
原因:
机构及科室:
指导 1喂养指导 2发育指导 3防病指导 4预防伤害指导 5口腔保健指导
本次访视日期 年 月 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4.17•【文号】国办发〔2019〕15号•【施行日期】2019.04.1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3岁以下婴幼儿(以下简称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
为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广大家庭和谐幸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家庭为主,托育补充。
人的社会化进程始于家庭,儿童监护抚养是父母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家庭对婴幼儿照护负主体责任。
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重点是为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并对确有照护困难的家庭或婴幼儿提供必要的服务。
政策引导,普惠优先。
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强化政策引导和统筹引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大力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安全健康,科学规范。
按照儿童优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婴幼儿,确保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遵循婴幼儿成长特点和规律,促进婴幼儿在身体发育、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0到3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到3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0到3岁阶段的儿童。
这一阶段的儿童是人体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建立健康生活习惯的基础。
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许多国家都制定了0到3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以确保他们能够在最佳的健康状态中成长。
一、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而进行的一系列健康管理措施。
0到3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此时儿童的脑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都在发育阶段,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能够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监测和干预,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二、0到3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内容1. 儿童健康体检儿童健康体检是0到3岁儿童健康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体检,医生可以全面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包括生长发育、营养摄取、免疫状况等。
同时,体检还可以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提前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2.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保护儿童免受传染病侵害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程序,儿童应按时接种预防接种疫苗,以提高其免疫力。
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提供相应的疫苗接种服务,帮助家长保证儿童接种完整。
3. 生长发育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是评估其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
通过定期的生长发育评估,医生可以了解儿童的身高、体重和头围等指标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潜在的健康问题。
4. 婴幼儿喂养指导良好的喂养是婴幼儿健康发展的基础。
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提供婴幼儿喂养指导,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
指导内容应包括喂养频次、喂养量、添加辅食的时间等,以确保儿童得到充分的营养。
5. 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和保健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也是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
儿童易感染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
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室内通风、手卫生和合理的饮食安排,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 生长发育监测:通过定期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测量,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发育异常或营养不良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干预措施。
2. 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常规体检项目、口腔检查、眼耳鼻喉检查、心理发育评估等,早期发现儿童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3. 疾病预防接种:根据国家免疫规划,为学龄前儿童提供规范的疫苗接种服务,预防儿童常见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并及时提供疫苗补种服务。
4. 营养指导:向家长提供儿童科学饮食、营养需求和膳食搭配的指导,帮助儿童获得均衡的营养摄入,预防营养缺乏等问题。
5. 免疫力提升:通过生活习惯指导、合理的营养摄入、体育锻炼等措施,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
6. 家庭健康教育:开展面向家长的健康教育活动,向家长传授儿童保健知识和健康管理技能,提供儿童紧急救护知识,提高儿童的家庭保健意识。
7. 心理健康服务: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心理咨询、行为疗法等服务,及时发现和处理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8.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儿童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生长发育数据、疫苗接种情况、健康体检结果等信息,为儿童健康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工作制度
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高儿童综合素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一)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确保儿童营养、免疫、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二)提高儿童教育质量,促进儿童认知、语言、情感、社交等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家庭养育照护能力,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四)建立健全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实现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的普及和均衡。
三、工作原则(一)家庭主导原则:强调家庭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家庭的功能和作用。
(二)科学养育原则:依据儿童发展规律和心理学原理,倡导科学、合理的养育方式。
(三)全面干预原则:关注儿童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实施全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四)协同合作原则: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四、工作内容(一)儿童健康管理1. 开展儿童体格生长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心理和行为发育评估等服务。
2. 落实儿童眼保健和口腔保健等工作,预防和控制儿童常见疾病。
(二)儿童早期教育1. 开展儿童语言、动作发育、情绪等家庭和社区预警评估适宜技术。
2. 实施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确保儿童心理发展健康。
(三)家庭养育照护指导1. 提供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分享育儿经验,开展亲子活动。
2. 强化父母及养育人是保障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供咨询指导。
(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建设1. 建立社区可初筛、区级能复筛、专业机构诊断和干预的服务网络。
2.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工作流程(一)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参与度。
(二)初筛与评估1. 社区层面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筛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
2. 区级层面进行复筛,对筛查异常的儿童进行进一步评估。
(三)干预与指导1. 对筛查异常的儿童,由专业机构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服务。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第三版)
•(2)宫内、产时或产后室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
•(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 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及遗传代谢 性疾病。
•(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 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 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5、儿童随访体检应在规定时间段(满月在28-30天,3、6、 8、12、18、24、30个月满后1-2周内改为满月后加29天内 进行,3、4、5、6岁满后2周内改为满后加11个月29天内进 行)。
•6、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工作指标 •1、新生儿访视率达95%以上。 •2、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5%以上。
•2.2.2服务内容增添了“头围测量”,对家长 进行“喂养、发育、防病指导”。
•2.3.在服务内容的第三部分“婴幼儿健康管 理”中
•2.3.1新版将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 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改为1次血常规(或血红蛋 白)检测,并规范填写化验单。
•2.3.2新版将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 性行为观察法进行听力筛查改为“使用行为 测听法筛查”。
•需水量(人工喂养吃奶量):第一日:60ml/24h/公斤,第二 日递增30ml/24h/公斤→150ml-180ml/24h/公斤 •增加辅食:6个月:每日1次,每次1-2勺 •8个月:牛奶800-1000ml/日 , 辅食:1-2次 •1岁:牛奶500-600ml/日,辅食:3次
• 新生儿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是否做过新生
•2.服务内容:开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早 期筛查,将儿童大运动发育评估内容修改为 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增加了儿 童生长发育监测图;在服务内容中明确免费 项目,统一相关名词;完善填表说明,明确 服务时段。其中服务内容各部分变化如下: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6月龄随访——常规指导
(五)常规指导
1. 继续母乳喂养,同时添加辅食;
• 图片来自网络
6月龄随访——常规指导
(五)常规指导
2. 注意婴儿皮肤护理,保持臀部、外阴部清洁; 3. 不可随便用药;
• 图片来自网络
6月龄随访——常规指导
(五)常规指导
4. 鼓励户外活动; 5. 鼓励家长与婴儿谈话及玩耍来刺激体格和智力发展。
8月龄随访
1、目的: 监测和评价儿童生长发育; 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干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时间: 小儿8月龄左右;
3、地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8月龄随访——随访内容
(一)观察与询问:
1. 先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关系
2. 询问上次随访到这次随访之间的情况:
• 图片来自网络
一般状态、喂养情况、有无患病、户外活动等。
7. 胸部:检查有无串珠肋、鸡胸等佝偻病体征,做心、肺听 诊。
• 图片来自网络
串珠肋
鸡胸
8月龄随访——随访内容
(二)体格检查
8. 腹部:做腹部触诊,有无肝脾大、腹胀等。 9. 外生殖器:检查男孩有无阴囊水肿,有无睾丸下降不全;女
孩有无阴唇粘连。 10.四肢:检查肌张力和四肢活动及对称性。 11.血常规检查:若之前未进行过血常规检查,此次可做。
(五)常规指导
4. 鼓励户外活动; 5. 防止婴儿意外伤害;
• 图片来自网络
8月龄随访——常规指导
(五)常规指导
6. 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龋齿; 7. 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动作和语言训练。
• 图片来自网络
8月龄随访——其他
(六)其他:
填写:填写健康检查记录表。
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相关试题及答案
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相关试题及答案
1、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上,根据儿童年龄开展适宜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婴幼儿的服务月龄不正确的是()
A、3个月
B、6个月
C、10个月
D、12个月
E、18个月
2、通过小组活动对儿童早期发展进行服务,每月至少组织()次活动
A、1
B、2
C、3
D、6
E、10
3、下列小于6月龄孩子的养育风险因素,哪项是错误的()
A、孩子不吃母乳
B、会让孩子一人独自待着超过1小时
C、家中玩具少于3个(包括自制玩具)
D、孩子出生体重低于3500克
E、很少跟孩子说话、微笑或玩耍
4、《农村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规范》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小于()岁儿童
A、3
B、1
C、半
D、6
E、8
5、基层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的原则是()
A、惠及所有儿童
B、结合基本公卫
C、方法简单有效
D、分级服务管理
E、以上都是
6、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IU至3个月,3个月后改为()IU/天
A、800;400
B、600;300
C、500;400
D、400;300
E、400;200 答案:CCDAEA。
武汉婴幼儿服务规范
武汉婴幼儿服务规范1. 引言婴幼儿的生活和成长需要受到特殊的关注和照顾。
为了确保婴幼儿在武汉市接受到安全、健康和高品质的服务,特制定本婴幼儿服务规范。
本文档旨在指导和规范婴幼儿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保障婴幼儿的权益与健康发展。
2. 安全防护婴幼儿服务机构应确保儿童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以下是安全防护的具体要求:2.1 儿童保护措施•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完成背景调查和审核,并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
•儿童的安全和隐私应得到妥善保护,任何不当的行为和触碰都是严重禁止的。
•每位儿童应有独立的安全床位,并避免与其他儿童共用床位。
•儿童在服务机构中的行动范围应得到限定和监控,以确保其安全。
2.2 环境安全•所有设施和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清洁,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儿童服务机构的室内和室外环境应具备合理的安全标准和防护措施,如安装护栏、儿童安全门等。
2.3 卫生防疫•儿童服务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严格遵循卫生防疫要求。
•儿童服务机构应定期对场所,玩具和床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不携带传染病。
3. 专业服务为了提供专业的婴幼儿服务,从业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3.1 从业人员的资质和培训•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婴幼儿护理、早期教育等方面。
•从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3.2 婴幼儿护理•从业人员应确保每位婴幼儿得到个性化的、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婴幼儿的饮食、卫生、睡眠等需求应得到相应关注和满足。
3.3 儿童安全教育•从业人员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进行儿童安全教育。
•通过有趣的教育活动,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沟通与参与为了保障儿童的权益和促进家庭与婴幼儿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参与,需要做到以下几点:4.1 家长参与•婴幼儿服务机构应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和需求。
•婴幼儿服务机构应鼓励和支持家长参与到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