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建议
理清考试内容
首先要把2006年的高考试题认真做一遍,对其中规律性的内容要做到心中
有数,对整个试卷的结构要了然于胸。高考语文含五大块内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在第一学期全
面复习的前提下,按照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要做好思路整理,建立高考的
整体框架,认真归纳整理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内容包括有语音认读、汉字识记、词语选用(近义词、关联词)、成语或熟语运用、病句辨析、语句衔接几个主要知识点。下面逐一提出复习步骤及策略。
1.语音认读、汉字识记两题要注意训练的数量,只要量的积累到位,解决
此问题不难。
2.词语选用(近义词、关联词)题就需要一些答题技巧(语境的提示作用,
辨析语素以及词语的语义轻重,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搭配)。
3.成语一般来说更依赖学生自身平时的积累,但不要学生背成语的意思,
而是在运用中明确它的用法,当然,大量做题也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4.病句一项,要熟记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
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每年高考都不会超出这六种类型。如果不
能记熟的话,可以采用背诵例句的方式。
5.语句衔接一项,在注意保持话题一致,层次清楚,句序合理,音节和谐,
语气协调的同时,也要注意所涉及材料的语体特点(描写性语段、记序性语段、
说明性语段、议论性语段),依据语段的特点来答题。总之,要继续积累,重在
落实。
二、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的材料大都是人物传记,有人物,有情节,也会有议论,这种趋
势在今年的高考中不会变,同学们应多注意。文言文的复习首先要做好课本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固定格式包括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的一些归纳梳理。重点
掌握一些在传纪文章中使用频率高的文言实词。做好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
虚词的整理工作。要以近两年的高考题为本,除了弄懂词义、会翻译句子外,还
要能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就需要把握文章脉络。此能力的培养需要多做题,培养语感,总结其规律。
三、诗歌鉴赏
理解古典诗歌的特点
首先把握古代诗歌的特点,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隐含意义多,想象空间大。和文言文一样,诗歌语言也会出现词类活
动,倒装语序的现象,而且会涉及到古代人名、地名、官职名,专有名词等。诗
歌尚简,主语变换是诗歌的特点之一,主语变换不作交代,会凭意会,不知此,
便会误读。例如2004年浙江高考卷“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词主语变化,表达的
意思就有不同。此外古诗省略成分较多,需要适当补充才能理解。这些现象常常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例如有些古诗意在言外,诗人常常不直说自己的想法,而是用委婉曲折的话,把要表达的意思藏在文字背后。这就要求我们要设法读出
其言外之意,听出其弦外之音。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谴责歌女,其实是把批判矛头直指国难当头还在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另外运用象征手法,通过言物而及人、及情。如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故”就是此类的代表,这就要求我们独处其隐含意义。还有就是时空跳跃,在诗
歌创作中也是常用的。如杜甫“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一句,不
理解时空跳跃的特点,就不能深切理解诗句所表现的控诉力量。也有些诗歌打乱语序,因为追求平仄和谐。鉴赏时必须理解语言顺序。如苏轼词“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就属此例。
明确考试大纲要求
要明确考纲要求,2005年高考对诗歌考查的目的是“鉴赏诗歌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高考也从这些角度设题。
如考查诗歌的内容、技巧、炼字、情与景的关系等。
建立框架,按步答题
明确考试说明中考查的要求,拿到一首诗应按一下几步完成鉴赏:读、辨、析、答。
读什么:题目、作者、题材、体裁和注释
1、题目:交代写作时间、背景、地点、缘由、情感等,是解题的关键。题
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标题往往能揭示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提示诗歌的类别。
2、作者:作者的经历、艺术创作特点常是解题的关键,我们要学会知人论世。
3、题材:常见的诗歌题材主要有: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
塞诗,哲理诗、羁旅诗、奢侈享乐;或表达对官场的厌恶;或反映战乱造成的民
生疾苦;或陈述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或抒写寄情山水的闲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流露青春易逝年华老去的伤感。分类复习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4、体裁:主要包括诗、词、曲,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主要是
指唐代以前的诗,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都属于古
体诗的范围,近体诗则是南北朝以后出现、唐代成熟的讲究格律的诗歌,包括律诗和绝句。诗歌从字数上又分为七言、五言、四言、六言、杂言。特别要注意的
是唐代以后诗歌也有模仿乐府的拟乐府,一般把它归为古体诗。词主要是宋词,
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曲主要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又包括小
令和套曲。
5、注释:考题的注释会交代人物,时代,解释典故,从而暗示文章的主旨、表达的情感。
评价古诗词要读懂作品。一定要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标题、注释、作者
生平经历等来理解诗歌。我们必须学会透过语言、形象去揭示作品的内容以及作者所持的观点态度。
辨什么:辨别意象、诗眼、基调、风格流派
1、意象: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数不胜数,学生要熟悉常见意象的一般象征意义,如折柳代表离别,落花伤春、望月怀远、秋风萧瑟、松柏延年、归雁思乡、
梅兰竹菊喻君子……这些内容要注意在平时积累。
2、诗眼:全诗的主旨所在,如杜甫的《江村》一诗中,一个“幽”就领起
了全诗。
3、基调:即诗人在作品中借助意象表达的喜、怒、哀、乐感情。对此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