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与经理制度
委托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
一
、
委 托 与 代 理 关 系
当拥有很多投 资者 ,股权 被分散 ,另外 ,股东 对公 司只 有 有 限责 任 ,这 样 就 毫 无 疑 问 会 出 现 资 产 所 有 权 与 管 理 分 离 的 现 象 。出钱 的人不参 与公司 日常 的管 理事物 ,而 交 由代 理方代 为 管理 。所谓 的代理 人 ,从 专业 角度讲 也不 只是 一个人 ,而是 一 个 管 理 团 队 ,这 样 ,我 们 可 以称 之 为一 个 委 托 关 系 。 ( 1 ) 采 用委 托代 理 关 系治理 公 司的 原 因 1 . 为 了提 高决 策 效 率 采 用 现 代 公 司 制 度 形 式 ,能 够 比 以 前 更 有 效 地 收 拢 资 金 , 由于 出资者们共 同承担 风险 ,所 以也相对 分散 了风 险。而投 资 者 和 董 事 会 、董 事 会 和 经 营 者 之 间 的 授 权 关 系 ,就 可 以 在 这 种 情形下解决决策效率问题。 2 .为了更加有效利用信息 公司会有很多为决策 所必 须的信 息 ,这些信息 广泛 分布 于 企业 内部 。每一个员 工都 多多少少拥 有一 点公 司的信息 。如果 把 一 切 决 策 权 交 给 最 高 管 理 者 ,如 此 一 来 ,要 想 保 证 决 策 的科 学 性 ,就 要 做 到 所 有 的信 息 都 可 以 再 最 快 的 时 间 内 以最 准 确 的 方 式 传 送 到 最 高 管 理 者 那 里 。 于 此 同 时 ,决 策 者 还 要 能 对 获 取 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 ,才能达到理想 的决策效果。
( 2 )信 息 不 对称 与代 理 问题 的 关 系 的一切经济 活动本质 上都是 为了 自己的利益服 务的 。于是 ,美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 看 ,信息传 递是要 成本 的。想 象一 项决 国 人 就想 出将 代 理 人 的个 人 利 益 和 委 托 人 的利 益 挂 钩 ,让 代 理 策 ,如果是在信息变化 剧烈 的情况 中,那 么等 到决 策信 息传递 人 在追 求 自身 利 益 的 同 时 ,也 不 会 损 害 股 东 的 利 益 ,反 而 能 为 到管理者手中 ,那 么据此作 出 的决 策很有 可能是依 赖 已经失去 公司创造价 值和财 富。起 始 阶段 ,可以给代理 人奖金 ,公 司发 时效性甚至无用的信息 ,这又必然会造成决策的失误 。 展 越好 ,代 理 人 得 到 的 奖 励 就 越 多 ,相 应 的 ,委 托 人 的 收 益 也 从员工积极性 的角度 看 ,信息传 递是要 占用时 间和员 工精 会 越大。但是后 来 ,出现 了短期业 绩问题 ,在这 种情况 下 ,很 力 ,同时员工并不 一定会有传递真实信息的积极行 动。 可能代理人为 了满足 自身短 期业绩 的提升 ,并不 注重公 司长远 再从 信息本身 的性质 来看 ,公 司里 的信 息可 以分 为专有 信 发展。看起来好像短 期业绩 上升很 明显 ,代理人得 到 了相应 的 息和通用信息。可 以在不 同人之 间进 行 传递 的只有 通用 信 息 , 奖励 ,可是实 际上损害 了股东 的长期利益 。因此 ,现在 的激 励 专有信息才是 信息采 集者 的专属所 有 ,在这样 的情况 下 ,只能 制度里 面也包括 了长期激励性的报酬 。 通过给专有信 息所 有人授 权 ,让他 尽力把做 决策 的信息 汇集到 第二道是董事会 。就 是用董 事会来 约束代理人 T作 ,它起 决策管理者手中 ,才是高效解决科学决策的办法 。 到 了监 督 的作 用 。董 事 会 是 受 股 东 的 委 托 ,对 公 司 的 生 产 经 营 二 、代 理 问题 和公 司治 理 目标 进行监督 。其 中包括大股东和与企业没有任何关 系的独立董事。 ( 1 )投 资者 价 值 与 公 司 目标 第 三道则是委 托人 自己行 使表决权更换 已选 出的但 是表现 公司的一 切活动 都 围绕着 为 股东 创造 价值 这样 一个 目标 。 不尽职 的董事会 。有 一种说法 是 ,股东 的压力是公 司价值创 造 个公司成立 之前 都要通 过一个 分析和 承诺对外 进行说 明 ,其 的动 力 。原 因就 是 在 股 东 的 表 决 权 很 有 可 能 会 被 赶 出 董 事 会 , 中就包括对一 个基本 的问题 ,即投资 回报情况 的说 明。创造 价 这 样 会 造 成 董 事 会 原 成 员 的声 誉 跌 入 谷 底 。 值 ,是企业成立 的原 因和核心 目标。 第 四道则是社会 所给 的压 力。现在公 司的透 明度更 高 ,社 那 么 ,如何确保企 业可 以创造 出股东价 值 呢?那 就必须 要 会 的舆论对代理人 的行 为也造 成 了很 大的约束 ,同时也是对 股 进行 科 学 有 效 的 管 理 ,首 先 是 要 搭 建 管 理 框 架 的 基 本 内 核 ,简 东 的权益有 了非常大的保 障。(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商学院) 历 战 略 、组 织 和流 程 之 间 的 动 态 调 整关 系 。 当有 了一个好 的 “ 管理框 架” 之后 ,还 要有高效 能 的 日常 参 考 文 献 管理运作活动 。换 句话说 ,就是 当企业 制定 了一个好 的适应 战 [ 1 ] 孙蔓莉 ; 王竹君 ;蒋艳 霞.代理 问题 、公 司治理模式与业 略 的业 务 流 程 和 组 织 框 架 之 后 ,还 要 把 企 业 日常 的 活 动 和 这 个 绩 自利 性 归 因倾 向— — 基 于 关 、 中 、 日三 国 的 数 据 比 较 战略 目标很好 的结合起 来 ,把价 值创造 和战 略 目标跟企 业 内部 [ J ] . 会 计研 究 ,2 0 1 2一 O 1 —1 5( 3 4 ) . 各个环节和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 。 [ 2 ] 陈仕 华;郑 文全.公 司治理理论 的最新进展 :一个新 的 只有通过先设定一 个框架 ,再 建立起 更为 细致 的工作 ,才 分析 框 架 l J . 管 理世 界 .2 0 1 0( O 2 ) 能有效地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 的总 目标。 [ 3 ] 李建华. 美、德 、 日公 司治理结构模 式探 究 [ J ] .经 济
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目录一、绪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建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股东日益增多,公司制企业以其可以自由转化的企业股权,只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独立法人,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主体等优势逐渐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和传统的单个业主制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投资主体更多,成分更复杂,经营管理和决策难度更大,企业所有者已不能亲自管理自己决策,而必须逐步脱离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开始雇佣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以及专业的管理才能的人员来对公司进行管理,从而形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制度;委托代理问题便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导致的问题之一;二、委托代理理论概述1、建立基础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从非对称信息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为,研究此类问题的,我们称为隐藏行为模型;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隐藏的信息,研究此类问题的模型我们称之为隐藏信息模型;2、主要内容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在解释一些组织现象时,优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3、主要观点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世界——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三、委托代理问题及其所产生的原因委托代理使得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被分离;公司股东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及剩余索取权,但是没有经营管理权;相反,公司经理拥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但是没有企业的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这使得经理有可能偏离股东的目标函数,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委托代理问题会导致两种类型的结果: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就是指代理人借委托人观察监督困难之机而采取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逆向选择就是代理人占有委托人所观察不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私人信息进行决策;我认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虽然公司的经营者享有公司的经营管理劝和最终成果的控制权,但是由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并不能享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由企业所有者享有,因此就使得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产生了偏差;从财务角度来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因此股东的财务目标是实现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亦即股东权益最大化;而股东权益的增多并不一定能使得经营者的收入增多,因此经营者的财务目标是使得个人在当前阶段以及未来阶段自己的收入最大化;经营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追求短期的收入最大化,有可能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以及股东的个人利益;由于财务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利益的冲突,导致经营者在缺乏委托人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出现以牺牲公司利益为代价谋求私利、隐瞒行动和信息等行为,使得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偏差越来越大;2、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主要是由于交易费用和人为故意隐瞒所造成的;委托人聘请代理人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时,对候选的代理人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无法进行百分之百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代理人虽然对于自己的各方面水平都十分了解,但是未必会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完全向委托人反映,因此就造成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同时,由于成本的考虑、技术上的制约以及其他未知因素的干扰,委托人不能对代理人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因此委托人只能根据可以观测到的数据来判断代理人是否存在隐藏信息和行动的情况,这使得委托人的主动权和对代理人的有效监控受到一定的制约;3、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责任不对称委托人对企业的盈亏状况承担直接后果,但是失去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权;代理人对企业的盈亏状况不承担直接后果,并且拥有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权;这种责任上的不对称性使得对于代理人的行为约束被大大弱化,从而缺乏认真负责、努力工作的压力,进而偏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四、解决途径虽然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但是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人个人能力的局限性以及股份制企业股东众多等问题,委托人与代理人又存在着依赖关系,同时代理人又会由于以上矛盾而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我认为委托人需要在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激励,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1、完善公司对于代理人的约束激励机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一方面,要想促使经理人努力工作,就必须使他与业绩相连的报酬弹性很大;另一方面,要想保护经理免遭风险,就应给予他的报酬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决定了经理的报酬应由固定的和变动的两部分组成;固定报酬应独立于经营成果,这部分薪金根据公司规模和经理的劳动性质来确定;变动报酬则应与业绩具有紧密相关性;这其中的关键是怎样使经理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与股东的效用最大化具有一致性;因此,目前最好的方式是采取股票期权的激励制度;根据理性人假设,人们都会选择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因此,将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挂钩,让代理人有权分享公司因利润上涨所获得的收益;具体做法是企业的股东或者董事会授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种权利,即在一定期限内,以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的股票,让其持有本公司的股权;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能够让管理者享受股票升值的收益,从而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感和约束力,也可以形成对管理者的长期激励,该报酬能否实现取决于管理者能否通过努力来实现公司的激励目标;实行股票期权制度有以下几点好处:①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难以得知代理人是否有为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而努力,而股票期权将代理人与企业的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在做决策时能更加考虑股权权益;此外企业对于代理人的薪酬激励中的工资、福利、津贴都是企业为激励所支付的成本,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尤其对于刚刚设立的,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而言,难以支付给管理者较大的现金流,但是如果薪酬水平不合理又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股票期权激励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股权激励对于管理者而言是不确定的预期收入,这种收入是在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增长在股票市场上得以实现,既不用让企业为激励代理人而支付大量的现金,又能将代理人的管理绩效与自身利益相结合,节约成本;②有利于改善代理人的短视心理和行为股东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考虑的是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代理人考虑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更多的是以自己任期内的管理绩效作为考察自身能力的标准;因此较之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出业绩得到回报的项目,代理人则更可能投资于短期内即可看到成果但是收益不明显的项目,因为当长期项目发挥作用的时候代理人可能都已经退休或者离职,无法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所以代理人更多的是追求短期利润;但是这种追求短期利润的做法对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以及长期发展来讲是不利的,因此股票期权可以解决委托代理中代理人短期行为,通过让管理者持有公司股票而享受公司长期发展带来的收益,避免其短期行为;2、完善经理人市场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人事档案,加强对经理人声誉资本的监控和管理,准确地反映其不同时期的价值变动情况,并将其资源统一系统中共享;这样,经理人在努力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市场也会给予他一个新的价值,从而形成一个规范有序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在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经理人员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其过去的工作业绩和市场声誉,而其市场价值又决定了他的未来收入,因此,作为具有理性的代理人,经理人员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常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来积累自己的工作业绩;通过诚实守信的职业行为,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从而提升自身市场价值和未来收入;同时,在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经理人员的私人信息趋于公开和透明,这种状况为委托人选择合适的代理人提供了信息便利,降低了交易成本和决策风险;因此,作为一种隐性激励机制,经理人市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削减了代理人道德风险滋生的土壤,使得经理人既勤于工作又注意职业操守,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为委托人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自身价值,从而形成一种委托人与代理人同心协力、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合作双赢的全新格局;3、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在企业中发挥着监督作用;独立董事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代理人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为了加大对于代理人的监督力度,有必要将独立董事像职业经理人一样,建立一个独立董事的人才市场以及统一管理其档案资料的系统,合理确定企业独立董事的数量,将独立董事的聘用、管理以及考核都予以规范化,从选聘到薪金的发放都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从而就加强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其监督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更好地行使独立董事监督的职能,为企业服务;五、总结在长期的发展中,公司由业主制企业发展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促进了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而委托代理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在现代公司中,只要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代理问题也就存在;要想解决公司中的委托代理问题,需要将我国企业的特殊制度背景以及所处的特殊环境进行改革和创新相结合,从而改善公司治理模式;本文对于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大致的思路,当然,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有待展开;参考文献1李桂荣,宁珊珊.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J.财政监督,20122史健.证券投资基金委托代理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J.价值工程,20123郑永彪,张磊,张生太,刘丹.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流通经济,20134殷萍萍.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5蒋慧.委托代理关系下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J.中国证券期货,20116韩瑞铭.双重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研究J.西部金融,20117陈茜.公司治理中对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8朱模.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研究J.才智,2012。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
【摘要】根据公司治理理论,当公司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单一的组织结构已经很难满足管理的需求,为了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产权分离被多数企业所采用。
但是随之而来的产权不明晰,委托代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直接导致了公司结构的混乱,效率低下。
本文分析了现今普遍存在的一些代理权问题,主要包括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债权人与股东之间和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结合案例——泰科国际——解释了委托代理问题在实践中出现的弊端。
然而,公司治理不仅需要一套完备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更需要若干具体的超越结构的治理机制,文章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对策,诸如完善契约机制、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发展中介机构等。
并且也提出了一些能降低代理成本的建议,旨在完善治理机制的同时,也能使代理成本最小。
关键词: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pany scale, the current single organization could no longer effectively functioned as originally schedul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most of the panies adopted the mechanism that separates the ownership from control. However, this mechanism would also give rise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unclarity of the property right and the inpleteness of the agency system, resulting in the chaos and low efficiency of the pany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In this article, I will analyze some general agency problems existing in between the shareholder and the manger authority, the creditor and the shareholder and the major shareholder and the minus shareholder. I will illustrate the shortings of the agency problem by the case of Tyco International in practice. However, corporate governance needs several effective mechanisms which exceed the structure rather than a maturity structure itself. According to the case, t his study gives us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consummating the agency contract, improving independence of the board ’ s and developing the agency institution, etc. In addition, it also finds some measures which could reduce the agency cost as well.Keywords : Corporate governance, agency problem目录第一部分引言----------------------------------------------------------------------------------1第二部分文献综述----------------------------------------------------------------------------2第三部分公司治理理论基础3.1 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33.2 公司治理的基本制度 --------------------------------------------------------------------3 3.3 公司治理的原因---------------------------------------------------------------------------4---------------------------------------------------------------------------5第四部分案例分析——泰科国际4.1 公司简介------------------------------------------------------------------------------------64.2 舞弊事件------------------------------------------------------------------------------------64.3 舞弊原因分析------------------------------------------------------------------------------6第五部分对策及结论-------------------------------------------------------------------------10参考文献-------------------------------------------------------------------------------------------1 5第一部分引言1.1 研究背景近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每年都会爆出一些知名上市公司舞弊的事件。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公司治理问题是近30年来最受关注的经济学和财务学研究领域之一,而由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则是研究公司治理绕不开的话题。
从代理理论视角出发来观察公司中的代理关系和存在的代理问题,会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形成与解决产生更加清楚的认识。
一、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是在过去20年中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关系指的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
事实上,公司治理问题就是外部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二、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按照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目标并不一致,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这必然引起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因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而引发的代理问题。
现代公司内部的代理关系极为复杂。
仅公司治理层面就包括股东大会与董事会,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会与经理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公司治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解决好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监事会、公司高管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股东行使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有权审议通过董事会所制定的公司重大决策并通过驾驭董事会控制企业管理当局。
但是在股权高度分散、大多数投资者只持有少量股份的现实中,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实施有效治理的成本很高。
这样在股东之中普遍存在着“搭便车”的心理,使股东对经营者的约束、激励机制变得名存实亡。
此外,在公司的CEO同时兼任董事长,有的甚至还同时兼任执行主管的情况下,CEO不仅能直接控制董事会且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能左右股东大会,至于操控监事会更是不在话下。
在管理者屡屡越权、股东大会形同虚设的情形下,建立健全一个强有力的董事会来保护自身利益,乃是广大股东寄予厚望的势在必行的选择。
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的董事组成,扮演着股东利益监护人的角色。
委托代理机制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董事会构成
董事会的规模、组成、职责和权利等 。
监事会构成
监事会的规模、组成、职责和权利等 。
高级管理层构成
公司的高管人员及其职责和权利等。
董事会制度
董事会的职责与权利
董事会的职责和权利,如制定公司战略、监督公司运营等。
董事的任职资格与选聘
董事的资格要求、选聘程序和任期等。
董事会的运作机制
董事会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会议制度等。
信息与沟通
企业应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 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以及企 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控制活动
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相应的规章制度 ,采取的一系列必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授权审 批、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 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核控制等。
监督与评价
05
提高经营效率:通过优 化流程和减少浪费来提 高经营效率。
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通过内部审计和财务 报告来确保财务报告的 准确性和合规性。
合规性管理:通过内部 审计和合规性检查来确 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 内部政策。
02
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
股权结构
描述了公司股东的构成及各股东的持 股比例,如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 众股等。
公司声誉受到严重损害,面临法律诉讼和监管处罚。
案例二
1. 公司背景介绍 该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
公司在过去几年中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业绩下滑。
案例二
2. 优化治理结构与加强内部控 制的措施
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全面改革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加强董事
会职能。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风险评 估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利益代理关系。
根据研究的不同侧重点和角度,可以将代理问题分为两类。
本文旨在对这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研究的主要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第一类代理问题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代理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股东作为公司的实际所有人,希望通过委托管理层来实现其投资目标。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管理层可能会采取行为,损害股东的利益。
对于这一问题,研究者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董事会的角色。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扮演着监督和决策的角色。
研究者探讨了董事会的组成、独立性、经验和激励等因素对其有效性和监督作用的影响。
研究表明,独立董事的比例和经验对董事会的有效性有正向影响,而董事会激励制度的合理性能够促进董事的监督行为。
第二,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
股权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治理机制,通过将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利益挂钩,来激励管理层追求公司的长期利益。
研究者研究了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发现股权激励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并减少代理问题的发生。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持股结构和治理规则等方面的安排。
研究者研究了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对代理问题的影响,并发现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少代理问题的发生。
独立董事的比例和大股东的监督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代理问题的出现。
第一,激励机制与员工行为。
激励机制是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利益协调的重要手段。
研究者研究了不同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发现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动机和绩效。
第二,员工参与与治理效果。
员工参与公司治理是一种重要的治理模式,可以促进员工的参与和权益保护。
研究者研究了员工参与对公司治理效果的影响,并发现员工参与可以增强公司的长期绩效和治理效果。
员工权益保护与公司治理。
员工权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代理问题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利益分配、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代理人不能完全代表委托人的利益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在公司治理领域中,代理问题成为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一、两类代理问题简介1.机构代理问题在机构代理问题中,代理人是公司的董事、高管、经理等职位的人员,而委托人是公司的股东。
在此情形下,代理人掌握着公司的决策权,并且可以影响公司的资产配置、经营决策及风险控制。
但是代理人的决策可能并不总是符合委托人的利益,这就容易引起代理问题。
在机构代理问题中,代理人所面临的主要困境是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
因为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利益不一致,有可能会出现代理人追逐个人利益的情况,而忽略股东的利益。
此外,代理人通常比股东在公司内拥有更多的信息,这使得代理人同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外部代理问题指的是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而代理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例如,公司雇佣的经济顾问、评估师、代理投票机构等等。
在此情形下,利润的再分配在代理代表中实现,而不是的股东直接掌握。
外部代理问题的主要困境在于,代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并且代理人能够比股东更加影响公司的重大决策,如公司并购、股权融资等。
此外,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距离使得委托人难以了解代理人的行为,更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督。
二、公司治理和代理问题的关系公司治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设计股权结构来解决代理问题。
以下是与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相关的文献综述:1. 董事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董事会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董事会的规模与公司决策的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个适中大小的董事会可以带来更好的决策结果。
此外,拥有独立董事的企业则更有可能保护股东利益。
研究还表明,带动召回投票的外部代理机构,比如投资者投票研究小组(ISS)等机构,也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一、引言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内部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和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员工等。
在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是一个核心的议题,指的是代理关系中代理人行为可能偏离委托人的利益,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利益冲突等问题。
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代理问题分为两类: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和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
本文旨在对这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文献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二、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1. 代理成本理论代理成本理论是解释股东与经理人之间代理问题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
该理论主要指出,由于股东和经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导致了代理成本的存在。
这些代理成本包括监督成本、控制成本和契约成本等,通过这些成本的存在使得代理问题变得复杂和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机制,包括董事会制度、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市场竞争等。
2. 股东监督理论股东监督理论主要强调了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在公司治理中,股东以监督经理人的行为为核心,通过监督和激励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该理论认为,股东是公司的最终所有者,应该在企业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监督和约束经理人的行为。
3. 股东权利与公司绩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股东的权利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通过将股东权利水平与公司绩效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股东的权利水平越高,公司的绩效也越好。
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权力平衡和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1. 公司融资结构与债权人代理问题公司的融资结构对债权人代理问题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当公司债务水平较高时,债权人的代理问题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高债务水平会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从而使得债权人处于更加脆弱的地位,公司有可能通过不当的行为减少债务的权益。
2. 公司治理对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公司治理结构与债权人权益的保护是密切相关的。
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
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引言: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公司作为一种主要的商业组织形式,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
代理问题指的是,当一个人(代理人)被委托代表另一个人(委托人)进行某项任务时,代理人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而违背委托人的利益。
在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是指公司股东(委托人)将公司管理委托给管理层(代理人)后,管理层可能因个人利益或不当行为而违背股东的利益。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一、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在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代理问题的背景下,公司治理成为解决代理问题的重要机制。
公司治理通过诸多机制来确保管理层合理行使权力,最大限度地维护股东利益。
其中,董事会的作用至关重要。
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应充分发挥监督、决策、资源配置等职能,确保管理层按照股东意愿行事。
此外,独立董事的引入可以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决策水平,减少利益冲突,有助于解决代理问题。
二、激励与约束激励与约束是解决代理问题的两个关键因素。
一方面,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为股东利益服务。
例如,薪酬制度应该设置与公司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使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约束机制可以限制管理层的行为,防止其滥用权力。
监管机构的角色就是对公司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确保公司按法规和道德准则运营。
三、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披露信息不对称是代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管理层掌握的信息多于股东时,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信息披露机制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供公司内部信息给外部相关方。
例如,上市公司应定期披露财务报表、重大事件和决策,以便股东和投资者了解公司状况。
此外,独立评估机构可以对公司业绩和治理情况进行评价,提供独立的信息。
四、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除了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还应承担社会责任。
在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之间,社会责任是一个重要的折衷点。
公司治理应坚持以股东利益为核心,但也应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员工、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利益。
公司治理代理问题与管制策略
公司治理代理问题与管制策略
2. 独立董事制度:引入独立董事来监督和平衡管理层的权力,减少代理问题的发生。
3. 信息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度,让股东和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运营 情况和决策过程,减少信息不对称。
公司治理代理问题与管制策略
公司治理代理问题是指在公司中,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代理关系,导致可能出现利益冲 突和道德风险的情况。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委托管理层代表其管理和运营公司,但管理 层可能会追求个人利益或违背股东利益。这种代理问题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低效率和不公平 的决策。
为了解决公司治理代理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管制策略:
4. 监管机构和法规:加强对公司治理的监管和法规制定,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提高违规 成本,以降低管理层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
5. 股东参与和监督:鼓励股东积极参与公司事务,行使股东权益,通过投票和提案等方式 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和约束。
公司治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问题与管制策略
这些管制策略的目标是建立健康、透明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 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广泛应用,主要是针对公司管理中的代理问题。
其核心思想是,公司的股东作为主要的委托人,将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管理交给了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代理人,由代理人进行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
然而,股东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公司治理,遏制代理人行为多样化。
其应用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应该拥有代理人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维护股东利益以及保护公司持续的生产和经营。
代理人应当通过透明、规范的内部治理机制,尽可能地保护股东利益,同时减少内部代理问题。
因此,公司治理规范化以及高效、透明的财务信息公开,是保障股东权益不受侵害的基础。
第二,公司和股东作为委托人,应该全面了解代理人的职业操守和作风。
如果需求能够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估,这样公司就能够及时制止代理人的违规行为。
而且在公司治理中加强董事会的作用,加强独立董事的职级权利还有权威,可以开展外部监管审计、并设立董事会秘书室,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职业准则来约束代理人的行为。
第一,委托代理理论不仅适用于股东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关系,也适用于公司中各部分管理者之间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例如,公司中的工作任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委托关系,部门经理可能也存在代理冲突等问题,这时候就可以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决。
第二,委托代理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治理,也适用于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部门等不同的社会组织。
例如,政府旗下的公共事业机构,民间组织等都会涉及到类似的代理问题。
第三,遏制代理人行为,不仅要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完善法规架构,也需要加强社会治理机制。
关于社会治理机制的建立,政府部门应该强化监管机制和检验机制,社会媒体应该开发出一些移动端应用面向公众监督公司管理的行为,而公民社会应该发挥更大的主人翁的角色,在议事和制定规范方面,同时出现的有新的青年精英阶层,他们结合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媒体,采取更加创新的治理方式,账号亲民、全民参与,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途径,共同推进社会治理机制的实践与创新。
第65讲_三大公司治理问题(1)
第五章公司治理第二节三大公司治理问题类型含义关键词问题表现形式第一类(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经营者的利益最大化目标与股东的财富最大化目标不同,这样就会造成经营者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以及资源为自己谋福利,而不是为了股东的利益而工作,甚至会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股东⇌经理经理人对于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第二类(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近年来,现代股份公司股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集中于一个或少数大股东手中,公司管理层通常由大股东直接出任或直接指派,管理层与大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
由于所有权集中使控股股东有可能也有能力通过各种手段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为取得控制权谋取私利而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控股股东⇌中小股东终极股东对于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第三类公司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公司治理的第三类问题公司⇌除了股东和经营者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一、经理人对于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经理人对股东负有忠诚、勤勉的义务,然而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缺乏足够的监督,经理人在经营管理中通常会违背忠诚和勤勉义务,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
分类含义主要表现违背忠诚义务忠诚义务:忠诚无私、真心诚意①过高的在职消费,盲目过度投资,经营行为的短期化②侵占资产,资产转移③工资、奖金等收入增长过快,侵占利润④会计信息作假、财务作假⑤大量负债,甚至严重亏损⑥建设个人帝国违背勤勉义务勤勉义务:努力不懈、勤劳不懈(在其位,要谋其政)①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②敷衍偷懒不作为③财务杠杆过度保守④经营过于稳健、缺乏创新国有资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国企改革过程中的“内部人控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治理“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基本对策:首先,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加大监督力度。
在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责的基础上,使其运作流程更加规范,信息更加透明、公开。
这既有利于监管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也能为建立更好的经理人激励机制提供条件。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引言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它关乎着公司内部的权力关系和资源配置问题。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代理问题主要涉及两类情况:一是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即股东代理问题;二是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即债权人代理问题。
这两类代理问题的存在对公司治理结构和规范影响深远,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综述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股东代理问题股东代理问题是指股东与公司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代理成本问题。
股东与公司管理者之间存在代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和利益相悖。
股东通常希望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能够最大化股东财富,而管理者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而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决策。
这种情况下,股东将面临代理成本和代理风险,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公司财富的流失。
在相关文献综述中,研究者一般会从代理成本理论、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对股东代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主要是由代理成本引起的,而代理成本又包括监督成本、契约成本、谈判成本和联络成本等。
研究者通过对代理成本的划分和分析,揭示了代理问题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公司治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监管也被广泛应用于股东代理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监督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的分析,探讨了如何有效地解决股东代理问题和降低代理成本。
在债权人代理问题的文献综述中,研究者通常会从债权人保护、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对债权人代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债权人保护是解决债权人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研究者在相关文献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债权人保护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为债权人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研究者还对公司治理机制在解决债权人代理问题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债务董事会、债务合同设计和债务监督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降低代理风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引言公司治理是指由董事会、监管机构、股东以及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共同负责管理公司的一系列机制和方法。
在大多数公司中,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利益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他们之间可能会存在代理问题。
代理问题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代理人)被委托代表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委托人)进行决策和行为,但代理人的行为可能会对委托人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综述关于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中买方和卖方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其中一方可能会因此获得不公平的利益。
在公司治理中,管理层通常会比股东更了解公司的情况,因此可能会利用这一优势获取不当利益,导致代理问题的产生。
文献《信息不对称与公司治理》中指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管理层的激励结构不完善,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利于公司整体利益的行为,比如虚报业绩、挪用资金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比如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完善股权激励机制等,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代理问题。
还有研究认为,信息不对称还会对股东投票产生影响,管理层可能会通过不当手段操纵股东大会,以确保自己的利益。
加强公司治理,保障股东权益,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代理问题的关键。
二、利益冲突导致的代理问题除了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也是导致代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公司治理中,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导致董事会无法有效监督管理层的行为,从而产生代理问题。
《利益冲突与公司治理》一文指出,董事会成员可能与公司管理层有利益上的关联,比如亲属关系、经济利益等,这些利益关联可能会导致董事会成员无法客观地履行监督职责,从而影响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董事会成员不得有与管理层利益有关的直接或间接关联,以确保董事会能够独立、客观地履行监督职责。
研究还表明,董事会成员的激励机制也会影响他们的监督行为。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是指在经济学中解释代理问题的一种理论。
代理问题指的是当一个人(代理人)被委托去为另一个人(委托人)进行某项任务或行动时,代理人是否能够真正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动。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扩展。
公司治理是指管理者如何履行责任,保护股东利益以及与股东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关系。
以下是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1. 委托代理理论解决了股东-经理代理问题:公司股东委托经理人来运营公司,但经营者可能有自己的利益,并不全然按照股东利益行动。
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如薪酬制度、奖惩机制等来解决这一问题,以确保经理人行动与股东利益一致。
2. 委托代理理论衍生出了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一系列公司治理机制来解决代理问题,例如董事会监督、股东大会监督以及外部监督机构的设立等。
这些机制旨在确保经理人展示诚信、尽职尽责,并履行对股东的义务。
3. 委托代理理论扩展到不完全合同和信息不对称: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和合同不完全性是普遍存在的,在公司治理中也不例外。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用来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的问题,提供了合同设计和激励机制等解决方案。
4. 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治理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涉及投资公司的资源和管理,通常存在明显的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应用于风险投资中,帮助投资者设计激励机制,确保投资者和经理利益的一致性。
5. 委托代理理论扩展至监管问题:在监管领域,委托代理理论可以解释监管机构与被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
监管机构代表公众利益,但被监管机构可能有自己的利益,可能存在监管“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应用于监管机构和被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约束,以确保监管的有效性。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问题中的应用与扩展,提供了一套解决代理问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引言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公司治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公司治理被定义为对企业行为和资源分配的监督和控制,以确保公司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并最大化股东价值。
而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指的是公司所有权者(股东)和经营者(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
代理问题的存在会导致经理人的自私行为和资源浪费,从而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本文将综述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这些问题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及相关的文献研究现状。
2.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除了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外,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也是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债权人是公司的债权持有人,他们向公司提供资金,并期望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
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等原因,股东有可能会采取行为,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可能会追求高风险的项目以获取高回报,但这可能会增加债务偿还的风险。
公司也可能会通过资本结构调整等手段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这些行为会降低债权人对公司的信任,增加公司的融资成本,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发展。
二、文献综述1. 代理问题的理论研究代理问题的理论研究从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等不同角度展开。
在经济学领域,代理问题被视为信息经济学和合同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根据不完全合同理论,代理问题源于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导致无法完全通过合同约束经理人的行为。
而在金融学和管理学领域,代理问题的研究主要从董事监督、激励机制、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展开。
相关研究表明,董事监督、激励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对代理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2. 代理问题的实证研究除了理论研究外,代理问题的实证研究也是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内容。
实证研究主要通过统计数据和经验分析,探讨代理问题对公司绩效、股东价值和利益冲突的影响。
在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研究中,相关学者发现,激励机制、公司持股和股权激励等因素对解决代理问题具有显著影响。
公司治理 第3章 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和经理制度
委
在公司治理的两大问题中,委托—代理的这两类界定没有矛盾。
托
在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里,委托人是股东,代理人是经理,经理代
┃
代
表股东经营资产,经理有信息优势;
理
在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里,委托人是中小股东(严格讲是股东整
理
体),代理人是控制股东,控制股东代表全体股东控制公司,控制股东
论
有信息优势。
3.1.2 道德风险问题 3.1
一、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方案
理
首先从最简单情况入手,这时假定信息是对称的,委托人可以观察到代理人
论
的努力水平。委托人和代理人面对的收益关系如图所示。曲线I是代理人收入水平
基
础
和努力水平的无差异曲线。它显示代理人是不喜欢努力工作的,除非获得一定的
:
收入作为补偿,而且对补偿的要求是边际增加的。图中的直线m代表的是代理人
3.1.1 委托—代理关系 3.1
二、委托—代理问题
理 论
根据信息不对称发生的阶段和信息类型,委托—代理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
基
类是逆向选择问题,一类是道德风险问题
础
一些文献将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称为逆向选择问题,将事后的信息
: 委
不对称造成的问题称为道德风险问题;
托
还有一些文献认为隐藏特征的问题就是逆向选择问题,隐藏行动的问题就是
:
将代理人的工资合同设计成图中的直线w,代理人拿计件或计时工资,而且干不
委
好还要扣工资。两种方案下,均衡点e*都能实现。
托
┃
代
收入
m
理
I
理
论
R*
w
W*
e*
公司治理代理型问题典型案例
公司治理代理型问题典型案例
公司治理代理型问题主要表现为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
这种问题通常出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中。
以下是代理型问题的几个典型案例:
1. 高管薪酬过高:某公司的高管薪酬过高,引发了股东的不满。
股东认为高管薪酬过高会损害公司的利益,而高管则认为自己的工作需要得到合理的回报。
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不一致。
2. 内部控制失效:某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效,导致了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误。
股东认为这是经理的失职,而经理则认为自己在财务报表方面已经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公正。
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经理可能会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股东的利益。
3. 股东权益被侵犯:某公司的股东权益被侵犯,例如股东的知情权、表决权等。
股东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而经理则认为自己的决策是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
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代理型问题的解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内部控制、优化薪酬结构、改善信息披露等。
此外,股东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例如起诉经理违反公司章程等。
同时,外部监管机构也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来减少代理型问题的发生。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代理问题指的是在公司治理中,公司的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在现代企业中,公司所有者往往并不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而是通过经理人来代表自己管理公司。
因此,经理人成为了实际管理公司的人,而公司所有者则成为了代理人。
代理问题的产生即是由于代理人的行为可能不完全符合代表人的利益,因而导致代表人权益受到侵害或受到损失。
代理问题可分为两类:信息不对称的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的代理问题。
1.信息不对称的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指的是代理人与代表人在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的能力差异造成的代理问题。
即代理人具有比代表人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使代理人能够更好地评估和判断某些行为或交易是否有利于代表人,但这些信息却未能被代表人完全获知。
代理人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从而侵害代表人的利益。
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在公司治理中表现为:经理人知道企业的实际情况、运营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信息,而所有者则可能并不知道这些信息,也没有能力去获取这些信息。
因此,经理人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去进行一些不符合代表人利益的交易,比如操纵股价、挪用资金等。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代理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财务报告、内部审计、独立董事等。
其中,财务报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
财务报告揭示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等信息,为代表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公司实际情况的途径。
在财务报告的制度上,一些公司可能会采用一些诈骗手段,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或收益。
因此,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财务报告与审计监管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2. 道德风险的代理问题道德风险代理问题指的是,代理人与代表人之间因为行为准则或道德标准的不一致,在合同执行或交易中可能会带来的代理问题。
即,代理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违反道德准则、利用自身职位谋取私利的可能性,而代表人对此却难以得知。
道德风险代理问题在公司治理中表现为:经理人可能会将公司的运营状况、机会和风险等信息隐藏起来,以便追求个人私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I
收入
R*
w
W* e* 代理人的努力水平
Hale Waihona Puke 3.1.2 道德风险问题3.1 一、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方案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首先,根据委托—代理契约的目标——委托人效用最大化,找到委托人所希
望的代理人最佳努力水平。而代理人激励相容约的原则说明,这个最佳努力点也 是代理人所自愿实现的。就是说曲线I以下的范围是代理人无法接受的交易区间。 进而,m与I之间的区间是委托人的收益区间。于是,委托人所希望的代理人的最 优努力水平在e*点。离开这一点,m与I之间的垂直距离都会缩短,即委托人的收 入会减少。这时,代理人的收入是W*,委托人的收入是R*。
分粥的那一天。
经过几轮分粥,大家发现有一人还算心不太黑,大家就决定由这相对道德高尚的人出来 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乌烟障气。 后来,有人捡到本公司治理的书,模仿着其中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搞了个分 粥全体大会、分粥决策委员会和分粥监督委员会。但是,每每发生的扯皮、攻击,让粥吃到 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终于想出来一个好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 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 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小贴士: 商业判断 规则
意和诚实而做出的决议,即便事后看来是不正确甚或有害的, 董事也可以免于承担法律责任。也就是,除非原告能提出董 事会违反受托责任的反证证明,否则法院不会对公司决策指
手画脚。
商业判断原则是法院回避对商业经营进行实质审查的一 种策略。
3.1.2 道德风险问题
3.1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第3章 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 与经理制度
第二篇:两大公司治理问题及相应治理系统
目录
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主要指的是股东与 经理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本章首先从委 托—代理理论入手,说明了委托—代理问题
3.1 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3.1.1 委托—代理关系 3.1.2 道德风险问题
的起因、分类表现、契约结构和处理原则。
体),代理人是控制股东,控制股东代表全体股东控制公司,控制股东
有信息优势。 代理人的信息优势不仅在于其行为无法更被委托人观察,也在于代
理人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没有完全的联系,要受到随机因素的干扰。
3.1.1 委托—代理关系
3.1 二、委托—代理问题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收入 m I
R*
w
W* e* 代理人的努力水平
3.1.2 道德风险问题
3.1 一、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方案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如何激励代理人将努力水平提升到e*点呢?注意,这里假设代理人的努力水
平是可以被委托人观测到的。第一个方案是,给代理人一个强制合同,声称只有 当代理人的努力水平达到e*,才会得到工资W*,否则分文不给;另一个方案是, 将代理人的工资合同设计成图中的直线w,代理人拿计件或计时工资,而且干不 好还要扣工资。两种方案下,均衡点e*都能实现。
2
目标冲突是委托—代理问题出现的主观原因。当可支配剩余没有被
最大限度的创造出来的时候,委托—代理问题就出现。 问题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行为目标是不一致的。 目标冲突的根本表现是可支配剩余的分配。
3
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问题出现的客观原因。 如果委托人可以完全监控住代理人的话,目标冲突并不是委托—代
请给出几个职业经理与‚老板‛友好相处的故事。
3.1.1 委托—代理关系
3.1
公司是作为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出现的。但是,这一联结存在着‚缺口‛,需 要公司治理制度去填补。在此前讨论中,我们将造成‚缺口‛的原因归结为契约 的不完备性,并基于此,从剩余权力配臵的角度,即产权理论的角度,公司治理 的制度系统被论证出来。在企业理论领域,还有一个学派从另一视角看待这个 ‚缺口‛,强调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交易的影响,即所谓的委托—代理理论。产权 理论关心的是怎样的权力配臵可以使交易成本最低,而委托—代理理论关心在既 定的委托—代理权力关系下怎样使用权力可以使交易成本最低。所以,这两大理 论共同构成了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分别涉及权力的配臵和行使。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3.1.1 委托—代理关系
3.1 一、委托—代理矛盾三要素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委托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
应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而由于三项要素的存在,委托—代理契约 中必须安排相应的激励机制。这三项要素是可支配剩余、目标冲突和信息不对称。
理问题产生的充分条件,因为委托人可以强制性地约束代理人的行为。
但在现实的客观世界里,环境是难以预见的和难以观察的,人与人
之间难以做到信息对称,而且代理人恰恰又是掌握信息优势的一方。这 就让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成为了必然。
3.1.1 委托—代理关系
3.1 一、委托—代理矛盾三要素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3.1.1 委托—代理关系
3.1 三、委托—代理契约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代理人接受委托—代理契约的另一个条件,是代理人必须情愿遵守契约。也
就是说,委托人所期望代理人做出的行动,必须与契约中的激励机制相一致。这 被称为激励相容约束。 激励相容的内涵是,委托人所希望的代理人的行为,只能通过代理人自己的 效用最大化行为实现。
与股东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股东要授予经理行动的权力, 经理要对股东尽到受托责任,甚至在这个家族控股公司中,培 养家族接班人也是职业经理的受托责任;经理不仅对控制股东
要尽受托责任,更要对全体股东尽责,不能损害中小股东的利
益;经理的继任选聘制度是经理制度体系的一部分,经理自身 素质,特别是品行素质很重要。遗憾的是,本案例没有关于经 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的讨论。
委托—代理关系以其缔约为标志分为事前和事后两个阶段:
在事前,委托人设计契约,契约中安排双方权利义务,特别要包括代理人应 承担的受托任务,以及委托人给予代理人的激励计划。然后代理人做出决定是否 缔结契约; 在事后,代理人执行契约,尽到受托责任,同时委托人履行激励计划。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不对称信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有关于代理人的自身特征的信息,称为隐藏特征,或者称隐藏知识、 隐藏信息;
3.3 经理制度
3.3.1 经理制度概述 3.3.2 经理的聘任选拔制度 3.3.3 经理的绩效管理制度
3.3.4 经理的激励约束制度
引导案例
3.1
这个案例反映出在一个良好的经理人制度下: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黄代云: 我给刘永好 打工14年
实现经理与股东的目标一致性是公司治理的目的所在;经理
收入
m I
R*
w
W* e* 代理人的努力水平
3.1.2 道德风险问题
3.1 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方案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先考虑两种极端方案。一种叫工资合同方案,即代理人无论干得如何都得到
一笔固定工资;另一种叫租金合同方案,即代理人付给委托人固定租金后而获得 剩余的全部收益。 显然,工资合同方案下代理人是没有努力工作的动机的,租金合同方案则可 以调动代理人最大的工作动力。那么是不是说,信息不对称时,最佳的激励制度 就是租金合同方案呢?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双方,特别是代理人愿不愿 意接受和执行这个激励计划,这也是所谓的激励相容的要求。 事实上,这两种方案不仅表现了不同的报酬分配,更表现了不同的风险分配 。 工资合同方案下委托人承担了全部风险,租金合同方案下代理人承担了全部风险。
1
可支配剩余是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基础。 可支配剩余就是公司收益同时满意委托人和代理人基本要求后的剩
余部分。 可支配剩余就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净收益,是建立委托—代理关系
的前提。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可支配剩余是专用性投资的结果。
3.1.1 委托—代理关系
3.1 一、委托—代理矛盾三要素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信息不对称的类型 隐藏特征 信息不对 称的阶段 事前(缔约前) 事后(缔约后) 逆向选择问题 隐藏行动 × 道德风险问题
3.1.1 委托—代理关系
3.1 三、委托—代理契约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通过委托—代理契约联结。委托—代理契约的目的除
了陈述双方权利义务完成委托事项外,重点是面对着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如 何在一些可观察和可证实的变量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能使委托人收益最大化的激 励方案。 委托—代理契约的目标是委托人收益的最大化。此前有关可支配剩余的论述 说明,委托人的收益至少要不小于其自己亲自行动的收益。 这个可支配剩余也要求代理人进入契约后的收益也不能小于成为代理人的机 会成本。代理人的这一要求被称为参与约束,这是委托—代理契约构建的必要条 件。这说明,委托人和代理只有在双方都不会损失的情况下才会缔结契约。
在以下的讨论中,我们以这样的
例子为研究对象:股东想让经理按照 股东的利益努力工作,但股东不能直 接观测到经理如何努力工作了,能观 测到的只是公司利润的涨跌,公司当 期利润是由经理的努力和市场供需格 局等随机因素共同决定的。股东的问 题是如何根据当期利润额来奖惩经理, 以激励经理努力工作。
3.1.2 道德风险问题
3.1.1 委托—代理关系
3.1 案例 理 论 基 础 : 委 托 ┃ 代 理 理 论 分粥与激励相容
故事说,有7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食一大锅粥。显然,粥每天都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