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边坡治理
岩质边坡绿化工程方案
岩质边坡绿化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岩质边坡绿化工程是指对岩石边坡进行绿化改造,使其成为一片生态绿地,达到防止坡体侵蚀、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山体景观等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岩质边坡绿化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二、项目目标1. 保护环境:通过绿化工程,减少岩石边坡的风蚀、水蚀,减轻土壤侵蚀带来的地质灾害风险,保护生态环境。
2. 美化山体景观:改善岩石边坡的原貌,打造生态景观,提高城市整体形象。
3. 增加绿化覆盖率:通过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环境。
三、方案设计1. 生态绿化设计:鉴于岩石边坡的特殊地质条件和环境气候,应选择适应该地区环境的植物进行绿化,同时根据坡面的高差和坡度进行分区设置,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如梯田绿化、植物覆盖绿化等。
2. 技术手段选择:岩质边坡绿化工程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岩石爆破、钻孔爆破、爬山机作业等,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采用生态工程、土木工程等相关技术手段,对边坡进行稳定处理。
3. 设施设备配置:为了实现岩质边坡绿化工程的目标,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如爬山机械、岩土钻机、自动喷灌系统等,以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方案实施1. 前期准备工作:对施工区域进行勘察,了解地质地貌情况,确定工程范围和施工难度,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方案。
同时需要筹备相关设施设备,并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2. 施工成本预算:根据前期准备工作情况,制定施工成本预算,合理安排人员和物资供应,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 施工方案实施: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实施,根据绿化设计要求,选用适宜的植物进行绿化,同时配合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岩质边坡稳定处理。
五、项目效果评估1. 生态环境效果评估:通过对岩质边坡绿化工程实施后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如空气质量、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情况等,以验证工程目标达成情况。
2. 城市景观效果评估:对岩质边坡进行绿化改造后的城市景观效果进行评估,如美化效果、视觉优美度等,以验证工程成果。
岩石高边坡防治施工
始 施 工记 录 。
2 . 2 . 2 编 索
2 . 1 . 2 钻 孔
编索在平台上进行,钢绞线规格 出J 1 5 . 2 4 ,强度 1 8 6 0 M p a , 编索 前对钢绞线进行检查确认合格 。钢绞线用砂轮机切割 自由段钢绞 线涂抹黄油并外套波纹管防腐。为确保锚索在锚孔中的平、顺、直 , 每隔 3 . O m安装一对中支架 , 将锚 索体捆 扎牢固与对 中支架上 ,每个 对 中支架下方 设置 一块船 形铁 皮,便于推送锚索 。锚具用 Q M l 5 —5
求。
锚杆固定于坡面上 。钻孔直径 1 1 0 m m,钻孔钻杆统一规格 ,钻孔方 位角用罗盘仪控 制。实际孔位 和设计孔位误 差控制在 ±1 0 c m 以内。 钻孔完成后,注入清水 ,用高压风吹净 ,直至吹 出清水 。以确保注 浆 时 水 泥 砂 浆 与 孔 壁 的粘 结 。对 渗 漏 较 大 的孔 段 ,在 进 行 灌浆 处 理 后 ,重新钻孔 ,再试 水,待确 定不漏浆 后,才临时封闭孔 口。 由于 岩层破碎 , 钻孔深度约在 l _ 5 m ~3 . 5 m时 , 卡钻现 象严重 , 进尺困难 。 般一 台钻机进 尺 4 m  ̄5 m . 卡钻时,一般采用注浆固孔的方法 ,将 孔壁 固定后 再继续钻 进。有时采用套管钻孔的方法。钻孔应做好原
【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锚杆挂 网防护和预应力锚索框 架梁施 工技 术供施 工技 术人 员参考 。 【 关键词 】 岩 石;高坡 防护 ;施 工
1设计概况
将边坡高以 1 0 . 0 m为一级划分。一级边坡 为护面 墙;二 、三级 边坡锚索框架用 以分散坡脚应力 。四级 以上采用锚杆 ( 1 = 8 . 0 m )挂 网喷 C 1 5混凝土 以防止坡面破 碎岩体 再风化 ,沿节 理面切割塌落 。 二 、四、级平台 内侧设排水沟,通过周边排水沟排入涵洞 。 级边坡护面墙 。墙 高 1 0 . O m墙面坡率 1 :0 . 5 ,底宽 1 . 3 7 m , 墙顶 0 . 4 0 。每 1 0 . O m设伸缩缝 ,距墙顶 4 . 0 m 、8 . 0 m的墙后设耳墙 ,
岩土工程中的边坡治理与防护技术
岩土工程中的边坡治理与防护技术概述: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土地和岩石的行为特性以及针对地质灾害情况下的治理与防护技术。
边坡治理与防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保障工程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边坡治理与防护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岩土工程中的边坡问题岩土工程中的边坡问题是指土地或岩石表面的倾斜,其可能导致土地滑坡、崩塌等灾害。
边坡问题一旦发生,将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需要进行边坡治理与防护。
二、边坡治理技术1. 植被措施植被是边坡治理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通过引入适宜的植物,可以增加土地的抗冲刷能力和抗滑坡能力,减少降雨对边坡土壤的侵蚀。
2. 加固措施岩土工程中常用的边坡加固措施有锚杆加固、喷射加固等。
锚杆加固是通过将锚杆深埋于岩石或土壤中,使其发挥抗拉功能,增强土体的稳定性。
喷射加固则是将水泥、混凝土等材料喷射进岩土间隙,形成固结体,增加地质体的强度。
三、边坡防护技术1. 护面结构护面结构是一种将岩土表面进行保护的技术手段。
主要包括喷砂喷涂、铺石和砌石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加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减少断层的发生。
2. 排水系统边坡排水系统是为了降低土体的含水量,减少土体饱和程度,从而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常用的边坡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
3. 监测技术监测技术是边坡防护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对边坡的位移、变形、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测。
常见的监测技术包括应变测量、变形测量和位移测量等。
四、案例分析取洛阳市某大型水库工程为例,该工程位于一个地质条件较差的山区,面临严重的边坡问题。
在边坡治理与防护中,工程人员采用了植被措施和加固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在边坡表面引入了一系列具有抗冲刷能力的植物,以减少降雨对边坡造成的侵蚀。
其次,针对边坡的不稳定性,利用锚杆加固和喷射加固技术加强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通过对该案例的治理与防护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岩土工程中的边坡治理与防护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滑移岩石边坡治理的稳定性之我见
滑移岩石边坡治理的稳定性之我见摘要:笔者将在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的施工工程为例,简要的对公路松散滑移岩石边坡现有的治理方法进行介绍,同时还为这类岩体建立了本构模型,希望通过对其的数值进行分析来找到更为切实有效的治理方法。
关键词:滑移岩石;岩石边坡;本构模型;数值分析;该工程所在地区属低山丘陵基岩区和黄土塬的过渡区,该区域内沟壑纵横、沟谷深切、冲沟发育,地面起伏不平,且线路多通过滑坡群与煤矿采空区,共有4处出现滑坡现象,在公路的修筑过程中,边坡坍塌已成为最为严重的阻碍。
尤其是在第十合同段,因为岩体的异常发育和施工对坡体的破坏,使该区内的地基和原匝道以及边坡大部分都出现了失稳与滑塌现象。
本文将针对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并找出合理的加固办法。
一、加固设计如下图所示,根据当地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针对k86+066—k86+587路段进行综合的考虑,根据边坡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坡体开挖高度等因素将该区域分为三个段落进行不同的治理:第一区为k86+066—k86+200,第二区为k86+200—k86+400,第三区为k86+400—k86+557,各个区域内的路段加固方案如下。
(一)第一区段的加固方法设计该区段的坡体高度超过65m,岩体破碎极易风化有很大可能会产生失稳。
坡体在开挖时已出现过大规模的滑塌现象,在这样的条件下,继续施工很有可能出现更大规模的滑塌现象。
因此,单纯的采用测压施加法已无法有效地稳固坡体阻止变形的继续出现,所以,该区域将采用中高压注浆以及预应力锚杆进行辅助支挡的多台阶肋柱式挡土墙措施。
挡土墙及肋柱使用的是c25现浇混凝土,其基础规格为3.0mx1.om,墙体的厚度是0.8m,肋柱的尺寸是0.5mx0.7m。
该区段的左边坡的坡度已小于挡土墙的坡度,所以要对其进行填方。
(二)第二区段的加固方法设计该处的边坡高度在30—65m之间,岩石类型同第一区段相似。
在这一区段内,二叠系的砂岩与泥岩的强度几乎全部消失,坡体在开挖期间有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坍塌。
边坡整修方案
边坡整修方案引言边坡是指山体或土壤中的一个陡峭斜面,其稳定性的问题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中关注的热点。
由于地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边坡的稳定性经常受到威胁,需要及时采取整修措施。
本文将探讨针对不同类型边坡的整修方案,旨在保障边坡的稳定,确保周围环境和人们的安全。
一、对于软弱地层的边坡在软弱地层的边坡中,常见问题为土壤松散、含水量高、易滑落等。
因此,针对这种类型的边坡整修方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边坡支撑:可以采用加固网、夯实土壤或安装地下材料的方式,增加边坡的支撑力。
同时,可以在边坡顶部设置混凝土梁或钢梁,以提高整个边坡的稳定性。
2. 排水处理:因为软弱地层的边坡容易受到水分的渗入和积聚,进而导致滑坡。
因此,需要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确保边坡内的水分能够及时排除,从而减少边坡的液化风险。
例如,可以在边坡中安装排水管道,并设置遗水渠道,引导水流远离边坡。
3. 植被保护:对于软弱地层的边坡,通过种植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侵蚀,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同时,植被还可以吸收水分,防止水分在边坡中积聚。
二、对于岩石边坡的整修相比软弱地层的边坡,岩石边坡的整修更加复杂和困难。
岩石边坡通常存在岩石剥落、裂缝扩张、岩体崩塌等问题,因此整修方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常见的整修措施有以下几点:1. 岩石支护:对于岩石边坡,为了增强其稳定性,可以采用土工格栅、锚杆等方式进行支护。
这些支护结构旨在防止岩石剥落和岩体滑动。
2. 控制裂隙:岩石边坡中存在的裂缝是整修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通过填充适当的填充材料,如水泥浆、聚合物等,可以缩小裂缝的宽度和深度,从而使边坡更加稳定。
3. 击碎松动岩块:对于岩石出现松动的情况,需要对这些岩块进行击碎,从而减少其对整个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一般采用爆破或冲击的方式进行。
三、定期监测和维护不论边坡类型如何,定期监测和维护是确保整修方案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
改造裸露岩石边坡有新方法
改造裸露岩石边坡有新方法汇报人:2024-01-08•裸露岩石边坡的现状与问题•新方法:生态修复技术•新方法:植被恢复技术目录•新方法:工程加固技术•案例分析:某地区裸露岩石边坡改造实践01裸露岩石边坡的现状与问题裸露岩石边坡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在外,没有植被覆盖的山体边坡。
定义裸露岩石边坡通常具有陡峭的坡度、坚硬的岩质、缺乏土壤和水分等特征。
特征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裸露岩石边坡由于缺乏植被固定土壤,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水土流失裸露岩石边坡在雨季容易遭受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周边农林业生产。
影响景观和生态平衡裸露岩石边坡破坏了自然景观,影响了生态平衡,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传统治理方法通常采用削坡、挡土墙等工程措施,成本较高,难以大面积推广。
成本高昂由于裸露岩石边坡的特殊地质条件,传统治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技术难度和风险。
技术难度大传统治理方法注重工程安全,往往忽视了生态恢复,导致治理后的边坡缺乏植被覆盖,难以实现生态平衡。
生态恢复困难传统治理方法的局限与挑战02新方法: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基于生态学原理,通过模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自然材料,对裸露岩石边坡进行改造和修复。
生态修复技术具有可持续性、环保性和自然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改善裸露岩石边坡的环境状况,提高其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与特点特点原理对裸露岩石边坡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其地质、水文、植被等情况,确定修复目标和方案。
前期调查与评估对边坡土壤进行改良,增加其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土壤与基质改良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进行植被恢复和种植,以增加边坡的绿量和生态功能。
植被恢复与种植对已修复的裸露岩石边坡进行长期的养护和管理,确保植被的正常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养护与管理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步骤生态修复技术具有可持续、环保、自然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改善裸露岩石边坡的环境状况,提高其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矿山、采石场边坡稳定性治理6个方法及生态修复的4个措施
矿山、采石场边坡稳定性治理6个方法及生态修复的4个措施随着矿石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长期无序地开山采石,导致矿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了诸如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
因此,采石场的生态环境恢复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1.矿山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1)边坡稳定与加固矿山在经过长时间的过度开采后,通常会出现地质不稳定的问题,存在山体坍塌等安全隐患,在山体生态修复前需要先全面了解受损山体的地质环境,分析论证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
通过现场调查测绘,查明受损山体的分布、规模、开采侧壁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主要诱发因素、稳定性及发展变化趋势、危害特征等。
根据地质环境评价结果,采用工程治理措施对受损山体进行治理,如清除坡面松动危岩体及潜在不稳定块体、陡坡削坡、系统锚固等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
2)矿山植被修复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方法之一便是修复矿山植被,该方法的修复要点是先明确矿山生态修复的目标,并对矿山的土壤及环境条件进行全面勘察,进而确定植被种植的方法。
3)矿山土壤生物修复修复土壤生物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修复土壤微生物。
主要方法是提高土壤的活性,进而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
另一方面修复土壤动物。
做好土壤动物的修复工作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土壤动物具有分解枯枝、残枝的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还可以帮助土壤植物完成营养循环的工作。
2.矿山边坡稳定性治理的方法由于采矿的采剥作业打破了边坡岩体内的原始应力的平衡状态,出现了次生应力场,常使边坡岩体发生变形破坏,使岩体失稳,导致崩落、散落、座落、倾倒坍塌和滑动等。
治理前,应首先进行边坡的安全评估,然后开始治理。
一般采石场边坡的治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对于坡度较陡,存在不稳定岩体及堆积体的边坡,进行削坡。
对于高度不大的陡坡,也可填方压脚;2)对富水地区边坡必须制定地表排水,地下排水相结合的方案,进行疏干排水,必要时可钻引水孔排水;3)对局部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破碎带,采取清除危岩或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支护等措施;4)对于边坡岩石风化严重,易造成小范围塌方的削坡后采用挡土墙的方法治理;5)为防止浮石滚落造成安全隐患,必须对坡面进行清理并严格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
山西岩石边坡清理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山西省某地区,工程范围为XX公里。
边坡高度约为20-30米,岩石边坡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存在不同程度的剥落、风化现象。
本次施工旨在对岩石边坡进行清理,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施工目标1. 清理边坡表面的松散岩石、风化层等,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2. 修复边坡裂缝,防止进一步剥落。
3. 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减少雨水对边坡的影响。
三、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包括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测量员、安全员等。
2. 材料准备:备足清理、修复、排水所需的材料,如钢丝绳、锚杆、水泥、砂石等。
3. 机械准备:配备挖掘机、装载机、吊车、切割机等机械设备。
四、施工方案1. 清理工作(1)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清理,先进行人工清理,将松散岩石、风化层等清除干净。
(2)使用切割机对边坡裂缝进行切割,清除裂缝中的松散岩石。
(3)对清理后的边坡进行喷浆,防止岩石进一步剥落。
2. 修复工作(1)对切割后的裂缝进行锚杆锚固,确保裂缝稳定。
(2)对边坡表面进行喷浆,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3. 排水系统(1)在边坡底部设置排水沟,将雨水引出。
(2)在边坡表面设置排水孔,减少雨水对边坡的影响。
五、施工进度安排1. 第1-5天:人员、机械、材料进场,施工准备。
2. 第6-10天:清理边坡表面松散岩石、风化层。
3. 第11-15天:切割裂缝,清除裂缝中的松散岩石。
4. 第16-20天:进行锚杆锚固和喷浆修复。
5. 第21-25天:设置排水沟和排水孔。
6. 第26-30天:完成施工,验收。
六、安全生产措施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2.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4.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七、文明施工措施1.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规定,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岩石边坡地质及处理
4.7.2 岩质边坡的赤平面投影
1.赤平极射投影基本原理 赤平极射投影,是利用一个球体作投影工具,通过球心作
一平面EAWC,这个平面通过球体赤道,所以叫赤平面。从球体的 一个极点S或N(南极或北极)发出射线,叫极射。射线与赤平面交 点M,即为投影。这种投影形式,称为赤平极射投影。
赤平极射投影就是把物体放在球体的中心,将物体上各部 分的位置投影于赤平面上,化立体为平面的一种投影。
AC线代表ABCD面的走向。 同线的投影一样,OM线的长短随面的夹角α的大小而变,若将WO划 分为90º,则WM代表面的夹角α。 若有两个相交的面,其投影如图4-26,MO则为两面交线的投影,MO 的方向代表交线的倾向,PM代表交线的倾角。 同上述原理,可求出三个面或更多的面的交线特征。
9
10
11
12
3.赤平面投影结构面边坡稳定性分析 1) 一组结构面边坡
13
2) 两组结构面边坡
14
4.7.3 边坡的稳定计算 1.滑动面为一平面时的计算
计算
17
18
19
20
21
4.7.4 不稳定边坡的加固措施 对于不稳定的边坡,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
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国内外常用的 方法有:
• (4)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护面法。对邻近有建筑物的
深基坑边坡,可在坡面垂直楔入直径10~12mm,
长40~50cm 插筋,纵横间距1m,上铺20#
铁丝网,在表面喷射40~60mm 厚的C15细石
混凝土直到坡顶和坡脚;亦可不铺铁丝网,而在坡面铺
φ
φ6@250~300mm 钢筋网片,浇筑
50~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表面抹光。
• (2)土袋压坡法。对深度在5m 以内的临时基坑边 坡,在边坡下部用草袋或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装土堆砌压 住坡脚。边坡高3m 以内可采用单排顶砌法,5m 以 内且水位较高可用两排顶砌或一排一顶构筑法保持坡脚 稳定。在坡顶设挡水土堤或排水沟,防止冲刷坡面,在 底部作排水沟,防止冲坏坡脚。
边坡生态治理方法
边坡生态治理方法
边坡生态治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边坡进行保护、修复和优化,使其能够维持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边坡生态治理方法及其拓展:
1. 植被覆盖:植被是边坡生态治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边坡上种植各种植被,如树木、草本植物等,可以覆盖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
改善水文条件,提高植被覆盖率,从而实现边坡的生态治理和保护。
此外,植被还可以提供氧气、养分、庇护等多种服务,对于改善边坡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2. 岩石防护:针对陡峭的边坡,可以采用岩石防护技术,通过在岩石表面覆
盖植被、安装防护网等方式,防止岩石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从而保护边坡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3. 生态控制:通过建立生态控制措施,如设置生态标志、监测生态状况等,
对边坡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控制某些有害物种的生长和繁殖,减少其对边
坡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实现边坡的生态治理和保护。
4. 景观规划:通过对边坡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提高边
坡的观赏性和吸引力,增加人们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从而促进边坡生态治理和旅
游业的发展。
5. 资源化利用:在边坡上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种植水果、蔬菜等,实现边坡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等。
边坡生态治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边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方法,实现边坡的生态治理和保护。
风化严重的碎石土边坡及顺层岩质边坡滑坡处理意见
风化严重的碎石土边坡及顺层岩质边坡滑坡处理意见一、处理措施1.刷方卸载工程一般是在山顶部位滑体卸载量不大时采用。
这种方法在设计阶段就应优先比选,二次卸载会大大增加工程费用。
(1) 台阶式边坡设计,坡脚采用挡土墙加固或护面墙防护对可能发生倾倒破坏或楔体破坏的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设计, 台阶高8~10 m, 平台宽3~4 m,放缓边坡坡率至1∶1.2 ~1∶1.5。
坡脚采用挡土墙加固或护面墙防护。
边坡高于30 m地段,边坡中部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
采用该措施后,由于边坡坡率较缓, 防止边坡的倾倒和楔体破坏,个别边坡锚索加固,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
(2) 预应力锚索分级加固边坡对可能产生平面滑动破坏的边坡, 采用预应力锚索分级加固边坡, 坡脚设挡土墙或锚固桩加固。
(3)边坡坡比有病害的矮边坡(即高度小于8M 以下的)改成了1∶1.5 的坡比;高边坡则改为1∶1,并采用浆砌片石防护方案。
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经验上,将所有的边坡改成1∶1,其中已习生病害或可能产生病害的区段均改成1∶1.5 或1∶2 的坡比。
2. 抗滑桩工程(详见滑坡案例)普通微型抗滑桩普通抗滑桩属一般抗滑结构设桩位置灵活,一般设在滑坡前缘,并和其他防治措施联合使用。
开挖土石方量小抗滑效果明显,适用范围广,对浅层和中、厚层非塑流性滑坡均可采用。
虽然计算理论还不尽完善,但从实例分析其安全系数过于保守得2倍以上。
普通抗滑桩设计,主要用于山体不高滑坡体不大之处。
但事实上,因岩石风化严重,开挖桩基还不到标高时就出现滑塌,为此一部分改为微型桩加挡土墙加固,另一部分滑塌严重的进行彻底卸载。
抗滑桩的应用不成功一部分原因与不规范施工有关,但也与设计时对地质了解不透有关。
预应力抗滑桩.预应力抗滑桩是一种新型抗滑结构,它通过在抗滑桩头部加设预应力锚索,改变了一般抗滑桩不合理的悬臂式受力状态,桩身内力小,大幅度地减少了桩长和桩身的横截面,节省钢材和水泥等原材料,工程造价低。
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技术
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技术摘要:对石质边坡的防护,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普遍采用生物防护及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防护技术。
在处理石质边坡的各生物防护技术中,植被恢复效果最为明显,并且近两年发展最快的是喷混植生技术。
关键字:石质边坡工程措施生物防护喷混一、喷混植生技术的发展1、基本概念喷混植生技术是以工程力学和生物学理论为依据,利用客土掺混粘结剂和锚杆加固铁丝网技术,运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肥料、有机质、保水材料、粘结材料、植物种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形成近10㎝厚度的具有连续空隙的硬化体,种子可以在空隙中生根、发芽、生长,而一定程度的硬化又可防止雨水冲刷,从而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
它是集岩石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环保技术,其核心是通过成孔物质的合理配置,在岩石坡面上营造一个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而种植基质又不被冲刷的多孔稳定结构,使建植层固、液、气三相物质基于平衡。
喷混植生技术实现了边坡防护和景观绿化两大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环境保护和国土绿化工程的一大突破。
2、喷混材料的选择喷混材料是喷混植生技术的关键,是国内外研究的核心。
喷混材料的选择包括土壤、有机质、肥料、保水材料、粘结剂、pH缓冲剂等选择和配比,乔、灌、草种的选择与配比以及挂网和锚杆材料的选配。
二、保水剂、黏合剂的喷混植生技术应用效果喷混植生技术是当前工程创伤的石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最新模式,保水与黏结材料能使植物快速生长覆盖,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绿化美化整体景观,保持水土、恢复植被的目的。
但是,作为一项崭新技术,还认识不多,在我国岩石边坡生态防护和绿化工程中,将逐渐被接受和应用。
近年来,我们先后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承担了一批岩石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得到了业主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三、有关岩石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几点建议1、大力推行资源利用与节约工程水资源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然物质。
边坡治理专项施工方案
边坡治理专项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边坡是山体、岩石或土体的边界线,由于地形、气候等因素,边坡容易发生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边坡治理专项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施工目标本施工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对边坡进行稳定处理,减少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并为周边环境提供保障。
三、施工方法为确保边坡治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采用以下施工方法:1.勘探与分析:通过地质勘探和分析,明确边坡的类型、结构和破坏原因,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
2.挡土墙施工:对于具有明显滑坡倾向的边坡,采用挡土墙的方式进行加固。
挡土墙的建设将使用高强度混凝土,并结合钢筋、锚杆等加固措施,确保墙体稳定。
3.排水系统:对于土石方边坡,设置排水系统,排除地下水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排水系统将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措施,确保坡体内部水分的及时排除。
4.植被恢复:为增强边坡的生态环境,降低坡面土体流失风险,施工完毕后将进行植被恢复工作。
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覆盖,加强坡面的保护和生态修复。
四、施工步骤1.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搭建工棚和道路,组织材料与设备的补给,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挡土墙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先进行挡土墙的基坑开挖,然后铺设钢筋骨架并浇筑混凝土;根据设计方案加固边坡,增加挡土墙的稳定性。
3.排水系统建设: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排水系统的布置,并进行挖沟、铺设排水管等工作,确保边坡内部的水分迅速排除。
4.植被恢复:在施工结束后,根据植被恢复计划,在边坡表面进行植物覆盖,加强坡面的保护和生态修复。
五、施工安全边坡治理施工过程中需注重安全,遵循以下原则:1.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方案,并具备相关岗位技能,必要时要进行专业培训。
2.严格执行工地安全管理规定,并配备安全防护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
岩石边坡加固常见方法
岩石边坡加固常见方法一、锚杆加固锚杆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岩石边坡加固方法,通过在边坡岩体中钻孔并插入锚杆,对岩体进行锚固,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锚杆,如预应力锚杆、砂浆锚杆等。
二、喷射混凝土加固喷射混凝土加固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岩石边坡加固方法,通过将混凝土喷射到边坡岩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剪强度,从而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三、注浆加固注浆加固是通过将浆液注入到边坡岩体的裂隙和孔隙中,将破碎的岩体粘结在一起,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注浆材料可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选择,如水泥浆、粘土浆等。
四、挡土墙加固挡土墙加固是在边坡外缘修建挡土墙,通过挡土墙的支撑作用,减少边坡的滑移和坍塌风险,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挡土墙,如重力式挡土墙、桩基挡土墙等。
五、排水措施排水措施是通过在边坡上设置排水沟、排水管等方式,将雨水等水分引出边坡,减少水对边坡的侵蚀和破坏作用。
排水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排水效果。
六、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在边坡上种植草本植物、灌木或乔木等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和覆盖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和风化作用对边坡的影响,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植被恢复应根据边坡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
七、支挡结构支挡结构是在边坡内部或外部修建支挡结构,如抗滑桩、挡土墙等,以防止边坡的滑移和坍塌。
支挡结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支挡效果。
八、综合加固措施综合加固措施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加固方法,制定出全面有效的加固方案。
综合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滑移和坍塌的风险。
岩质边坡专项施工方案
岩质边坡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岩质边坡是指由岩石组成的边坡构造体,在工程施工和自然环境作用下容易发生边坡滑坡等灾害。
为保障工程安全和环境稳定,需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边坡灾害的发生。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岩质边坡专项施工方案,以指导工程施工人员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边坡灾害的发生。
2. 边坡勘察与分析2.1 边坡勘察在施工前,需要对岩质边坡进行全面的勘察,包括边坡的地质构造、岩石特性、边坡的形态和地质应力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2.2 边坡分析基于边坡勘察的数据,采用合适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边坡的稳定状态,明确需要采取的措施。
3. 施工前准备3.1 安全培训与意识施工前需要对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进行岩石边坡施工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边坡灾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水平。
3.2 设备准备与检查准备好适当的岩石边坡施工设备,并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意外事故。
3.3 环境保护施工前应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措施的规划与设计,避免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
4. 施工过程4.1 岩石爆破岩质边坡施工通常需要进行岩石爆破作业,以便在边坡中开展挖掘工作。
在进行岩石爆破前,需要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爆破操作,以确保施工安全。
4.2 边坡支护在进行边坡挖掘后,需要对边坡进行支护工作,保证边坡的稳定。
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如钢筋混凝土喷射支护、锚杆支护等。
4.3 边坡排水针对边坡的地下水位情况,制定相应的排水方案,避免地下水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可采取排水沟、排水管等措施,将地下水有效排出。
5. 施工后监测与维护5.1 边坡监测施工后需对边坡进行定期监测,了解边坡的变形情况和稳定性指标。
可采用测点标志、倾斜仪、应变计等常用监测方法,及时发现边坡变形的异常情况,以便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岩石边坡防护技术
岩石边坡防护技术一、主要防护措施1)坡面防护坡面防护的措施,如用灰浆、三合土等抹面、喷浆、喷混凝土、浆砌片石护墙、锚杆喷浆护坡、挂网喷浆护坡等,这类措施主要用以防护开挖边坡坡面的岩石风化剥落、碎落以及少量落石掉块现象,如常用于风化岩层、破碎岩层及软硬岩相间的互层(如砂页岩互层、石灰岩页岩互层)的路堑边坡的坡面防护,用以保持坡面的稳定,而其所防护的边坡,应有足够的稳定性。
当采用封闭式坡面防护类型(如抹面、喷浆、喷混凝土、浆砌片石护坡等),应在坡面设置泄水孔和伸缩缝。
对高陡边坡,应在中部适当位置设置耳墙,并应有便于检查维修用的安全设备。
2)拦截措施拦截措施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墙、栅栏、金属网等,用以滞留、拦截自然山坡上的落石或小型崩塌体,以保证路基工程和行车的安全。
当崩塌落石的岩块较小,一次塌落的数量不多,且线路与陡山坡间有缓冲落石的场地时,可设置上述拦截建筑。
设计建筑物应根据崩塌、落石在陡坡上的部位,岩块翻滚、弹跳以及停留在坡面可能的最大块径等,来确定其位置、结构形式和尺寸。
3)支顶加固对于开挖边坡或其上自然山坡可能形成落石、崩塌、滑坡的危岩体,视其规模大小、危险程度、危岩体裂隙分布和组合特征以及施工条件等,可分别或综合采用一些加固或支顶工程措施,如勾缝、嵌补、灌浆、锚杆、锚索、支垛、支承、支墙等。
一般说来,对一些规模不大的个别危岩体,除可清除外,还可采用钢钎插入加固、嵌补等措施;而对于大型的危岩体,如边坡上的大型危岩体或倒悬的危岩体等,则需要采用锚固、支顶等措施。
4)拦挡遮挡工程对于可能发生较大规模滑塌或顺层滑动的开挖边坡,或可能产生规模较大崩塌体的自然山坡,则往往需要修建诸如抗滑挡墙、锚固桩、棚洞、明洞等大型拦挡遮挡工程。
设计这些工程时,除需要了解边坡上可能发生变形破坏的危岩体的范围、规模外,对滑坡破坏的岩体尚需了解其有关参数及滑坡推力;对崩塌体则应了解其可能的冲击力等,以便根据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等做出相应的设计。
边坡治理有哪些加固措施?-工程
边坡治理有哪些加固措施?-工程
边坡治理有哪些加固措施?
边坡治理的加固措施:
1.一般原则
(1)减小滑坡体的致滑力;
(2)提高滑坡体的抗滑力,。
2.原则措施
(1)排水:为了使滑坡体的抗滑力下降,可利用排水利截流方法使水不进入边坡岩体内可以来用粘土水泥砂浆等堵塞边坡岩体中的张裂缝;
(2)减载:可将失稳边坡上部岩体减载,也可在脚部加载,位致滑力降低,
工程
《边坡治理有哪些加固措施?》(https://www.)。
有时将边披上部的岩体挖去部分,回填在坡脚部。
(3)加固:局部失稳可用锚杆加固,但锚固点必须是坚硬岩石;挡墙加固,挡墙基础应设置在可能滑床之下;抗滑桩加固;桩墙联合加固,分级支撑滑体,将滑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桩在上部,承担大部分滑动推力,从而减轻对下部挡墙的推力,相应减少下部挡墙圬工数量和受滑体整体下滑威胁而减轻施工困难。
(4)处理好拉伸裂缝与破碎带:大多数边坡在破坏之前,其顶部就出现了拉伸裂缝,而坡体的破坏面可能从这些拉伸裂缝的根部开始,或者是与之相连。
因此,应采取措施防止张拉裂缝出现,采用强力锚杆加固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好方法;对断层、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可进行预注浆加固。
岩质边坡生态护坡施工方案
岩质边坡生态护坡施工方案1. 引言岩质边坡是指由岩石组成的斜坡,常常因为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而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边坡生态护坡施工方案是为了在岩质边坡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边坡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本文将介绍一种岩质边坡生态护坡施工方案,希望能对相关工程有所帮助。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边坡生态护坡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勘测与评估:对岩质边坡进行详细的勘测与评估,了解边坡的地质情况、坡度和坡高等参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前对施工区域进行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清理垃圾、填平坑洼等,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岩石材料,包括不同规格和质量的岩石块和石灰等。
3. 施工步骤3.1 清理边坡表面杂物在施工开始之前,首先需要清理岩质边坡表面的杂物。
清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使用合适的清理工具,如推土机、挖掘机等。
3.2 建立护坡结构在清理好边坡表面之后,需要建立一定的护坡结构,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土工布与钢筋网结合:在边坡表面铺设土工布,并用钢筋网固定,以增加边坡的抗滑能力和抗冲刷能力。
•预埋钢筋混凝土桩:在边坡中预埋钢筋混凝土桩,以增加边坡的牢固度和稳定性。
•护坡砌石:在边坡表面砌石,以增加边坡的自重和抗滑能力。
3.3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岩质边坡生态护坡的关键步骤,通过植被覆盖可以增加土壤的抗冲刷能力、促进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选择适应性强的植被:根据边坡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被,如矮杨、蒿草等。
•进行适当的施肥:在植被种植时,适当施肥以促进植被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及时浇水:植被种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的恢复。
4. 施工质量控制在岩质边坡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效果。
具体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程监理:由专业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锚杆治理岩石边坡的研究
摘要: 应用正交设计原理对常张高速公路某边坡锚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结果表明以边坡水平变形量为评价指标,
主要锚固参数对锚固效果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 锚杆长度> 锚杆间距> 混凝土喷层厚度。
关键词: 锚杆, 正交设计, 锚固参数, 水平变形
在各类边坡工程中, 开挖岩石高边坡工程是十分常见而又非常重要的, 往往由于其复杂的地质结构而成为边坡工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岩石工程边坡的稳定问题事关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对其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和经济价值。
在我国, 治理岩石边坡的最有效措施就是锚固, 然而锚固参数( 锚杆长度、锚固间距、喷混凝土厚度等) 的选取至今都没能很好的解决, 设计大多数停留在经验( 规范) 的层次上。
因此, 如何确定岩石边坡最优锚固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锚杆加固机理
研究锚杆的加固机理必须考虑其锚固方式, 它与所加固的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 作为岩体内在因素的岩体结构在岩体的变形破坏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作为外因的外力即荷载, 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在岩体表面或内部修建工程时, 应把岩体视为工程结构的一部分或全部, 岩体与地下洞室的支护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
而且在整个体系中, 岩体应视为主要的承载体单元。
在岩体加固工程中, 对不稳定岩体不一定采取支护措施, 而从改造变更岩体结构的观点出发, 对劈裂、块裂结构的岩体直接进行处理, 使它变为完整的岩体。
锚杆的作用效果还可从改变岩体应力状况方面来理解。
岩体变形和破坏机制包括结构变形和破坏及材料变形和破坏两种因素, 其中材料的变形和破坏多
数与岩体内部的应力状态有关, 而预应力锚固可对岩体施加围压, 改变岩体的应力状态, 提高岩体的弹性模量和强度。
2 锚固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锚杆是锚杆锚固体系的主体, 实际工程中锚固参数的确定对锚杆性能的发挥和锚固效果至关重要, 包括体材、长度、布置形式、锚固剂、安装工艺等。
目前边坡工程中锚固参数的确定多以经验和规范为主, 各参数之间的匹配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 如何将锚固参数组合达到最优效果,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一定重视。
2. 1 锚杆长度选取的研究
锚杆长度和间距是锚固工程设计必须确定的主要参数, 是锚杆布置的主要问题。
一般首先确定锚杆长度, 然后确定间距。
国内外对锚杆长度进行过大量研究, 各国、各行业都有选择锚杆长度的规定。
锚杆长度的选取应当以能充分发挥锚杆的功能作用,并获得经济合理的锚固效果为原则。
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锚杆长度和密度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观认为随着锚杆长度增加和密度提高, 可以有效地控制岩体的稳定性, 而从降低成本和提高施工速度来看, 锚杆长度越短和密度越小越好。
实践和理论研究证明, 开挖后临空面的位移来自于岩体深部, 而且范围是很广阔的, 同时锚固措施的实践目的并不是为了去抵抗、阻止开挖变形, 而是为了限制约束变形的发展, 容许岩体有一定变形和位移, 想用加大锚杆的长度来控制位移量使之显著减少是徒劳的。
2. 2 锚杆间距
锚杆对岩体的约束和控制是有一定限度的, 每根锚杆都有其影响范围, 将各个锚杆相互连接起来才能形成连续的加固层, 从这一角度出发, 锚杆间距越小越有利; 而从降低支护成本和提高施工速度出发点来看, 锚杆间距越大越有
利。
锚杆间距与锚杆长度也存在一个合理匹配的问题, 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分析和现场经验, 目前广泛采用的锚杆长度L 与间距D 之比为: 1. 6< L / D< 2. 0。
通过模型试验, 模拟布设系统锚杆的岩体在不同L / D 时的力学机理, 发现岩体弹性模量越低, 锚杆对岩体的影响越敏感, 为了提高岩体力学指标, 应采用较大的L / D 值; 岩体越硬, 锚杆对岩体的影响越小。
故采用较小的L / D 值, 即布锚量可以少些。
2. 3 混凝土喷层厚度
厚度是混凝土喷层最重要的参数, 喷层的柔性与厚度直接相关。
已有研究表明喷层越厚, 刚度越大, 约束了岩体的变形, 反而容易发生破坏, 所以喷层要具有柔性, 必须控制其厚度, 但喷层也不是越薄越好, 否则支护抗力不足会引起开裂剥落。
国内外经验都表明喷层的厚度多在50 m ~ 200 m 之间, 当喷层厚度小于50 mm 时, 由于材料的收缩而常常导致喷层渗水和结构的破坏。
同时, 混凝土喷层和锚杆在联合工作中又独立又联合。
从各自的受力状态分析, 它们是独立的, 而在支护效应方面互有影响, 起联合支护作用。
当喷层较厚, 支承能力较大, 岩体变形较小时, 锚杆内力减少; 如果锚杆较长, 约束作用较大时, 传给喷层的压力也减小。
3 锚固参数正交优化设计实例
3. 1 模型的建立
影响锚固效果的因素很多, 这里选取锚杆的长度L , 间距D和混凝土喷层厚
度d 三个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在实践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将锚杆长度取3 m 左右, 锚杆间距取2. 5 m~ 4. 0 m之间, 混凝土喷层厚度在50 mm~ 200 mm 范围内, 每个因素各选取四种情况( 四水平) , 因素及水平变化的选择情况见表1。
按照所选取的三个因素四水平模型, 可以选取正交表L 16( 43) ( 见表2) 安排试验, 只需16 次试验, 为完全试验工作量43次的1/ 4。
3.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见表3)
表3 试验安排及结果
根据正交表L 16( 43) 的要求, 共做16 次试验, 若直接两两比较是不行的, 因为在16 次试验中没有任何两个是相同的, 即没有可比的基础。
但是把试验数据组合起来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可比性, 例如锚杆长度的1 水平( A 1 ) 出现在表2 中的1, 2, 3, 4 的4个试验中, 这4 个试验的平均边坡位移量为A 1 ( 同理2, 3, 4 水平的平均值为A 2, A 3, A 4) 。
此时A 1 条件下的4 次试验中, 其余各因素取遍所有的水平, 而且各水平出现的次数相同, 因而A 1具有可比性。
所以A i( i= 1, 2, 3, 4) 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四水平之间的差异。
同理可以计算Bi( i = 1, 2, 3, 4) , Ci( i= 1, 2, 3, 4) 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平均值, 见表4, A 的极差为Ai( i = 1, 2, 3, 4) 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它是评价因素对指标影响大小的重要指标。
按照表4 中Ai , Bi , Ci 的最小值, 可以选取A4 , B1, C4为以边坡临空面的变形量为评价指标时的最优参数方案, 该方案的锚杆长度为3. 5 m, 锚杆间距为1. 5 m, 混凝土喷层厚度为200 mm。
这一方案是进行16 次试验中
没有包括的, 这也证明正交试验设计所得到的结果是全面的。
再从极差来看, A 的极差为1. 187, B 的极差为0. 665, C 的极差为0. 169, 可见锚杆长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大, 而锚杆间距和混凝土喷层厚度的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即锚杆长度是影响边坡变形量的主要
因素。
4 结语
锚杆参数对锚杆性能的发挥和锚固效果至关重要。
锚杆长度和间距是锚杆工程设计必须确定的主要参数。
已有的研究表明: 当锚杆长度过大时, 锚杆的作用效率就大大降低, 锚杆长度的选取应当以能充分发挥锚杆的功能作用, 并获得经济
合理的锚固效果为原则。
采用正交设计原理对边坡锚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优化结果表明以边坡水平变形量为评价指标, 主要锚固措施参数对锚固效果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 锚杆长度> 锚杆间距> 混凝土喷层厚度。
参考文献:
[ 1] 李宁. 预应力群锚加固机理数值试验研究[ J] . 岩土工程学
报, 1997, 19( 5) : 2728.
[ 2] 李宁. 群锚对断层的加固机理分析与工程应用[ J] . 西安: 西
安理工大学学报, 1997, 13( 3) : 44 45.
[ 3] 朱万成. 锚喷参数的回归正交有限元分析及其应用实例[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18( 3) : 61 62.
[ 4] 朱万成. 基于正支试验原理的锚喷参数设计系统及其应用
[ J] . 岩土力学, 1999, 20( 2) : 88 89.
[ 5] 孙玉科, 李建国. 岩石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 J] . 地质科学, 1965( 4) : 120 121.
[ 6] 谷德振. 岩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