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

合集下载

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三种

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三种

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三种许多农业机械的使用离不开汽油,因此从事农业生产也需要有一定的汽油使用知识。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有哪些,希望对农民朋友们从事生产有所帮助。

一、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有哪些
汽油主要指标包括辛烷值、胶质、馏程、蒸汽压、硫含量等,其中辛烷值、胶质、蒸汽压、馏程等指标直接关系到汽油使用性能;而硫含量等指标则作为重要的环保指标。

评定汽油使用性能的指标有抗爆性、蒸发性、热值、氧化安定性、腐蚀性、清净性以及化学组分。

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抗爆性、蒸发性、腐蚀性。

二、汽油抗爆性、蒸发性、腐蚀性简介
(1)抗爆性
抗爆性表示对爆燃的抵抗能力。

它说明一定牌号的汽油能否保证与之相适应的压缩比的发动机无爆震地正常工作,它对提高发动机功率以及降低耗油率有直接关系。

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越大,汽油的抗爆性越好。

(2)蒸发性
汽油的蒸发性表示汽油由液态转为气态的性能。

它直接影响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质量与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通常以汽油10%的馏出温度来评定,即在规定馏出的容积为10%
时的馏出温度。

10%馏出温度越低,则汽油中的轻质成分越多,其蒸
发性能越好。

但蒸发性也不宜过好,因为在发动机温度较高时,汽油受热很容易蒸发而形成许多气泡,这些气泡阻碍汽油的正常流动,产生“气阻”现象,不利于工作。

(3)腐蚀性
汽油中的硫化物、水溶性酸碱和有机陵对汽油机的供给系有腐蚀作用,硫化物燃烧后的产物还会腐蚀气缸活塞等零件。

汽柴油质量指标含义

汽柴油质量指标含义

1汽油的质量指标1.1汽油的蒸发性汽油的蒸发性太差,不能在在气缸中完全气化,使汽油机功率下降,还会造成启动和加速(尤其是冬季)困难;蒸发性太强,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会造成较大损失。

反映汽油蒸发性能的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气压。

1.1.1馏程汽油国标中用恩氏蒸馏的馏程数据描述其蒸发性能,对初馏点、10%、50%、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做出了具体要求。

1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低沸点馏分的多少,其值越低,表明蒸发性越强,汽油机能在低温下易于启动。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10%馏出温度不高于70Ⅴ。

5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与汽油机启动后升温时间的长短及加速是否及时均有关系。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50%馏出温度不高于120Ⅴ。

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表示汽油中重馏分含量的多少,如果过高,难以保证汽油完全蒸发和完全燃烧,导致气缸内积碳增多,耗油率上升。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90%馏出温度不高于190Ⅴ,终馏点不高于205Ⅴ。

1.1.2饱和蒸气压蒸气压大小表示汽油汽化的程度,是控制汽油在夏季不发生气阻,保证有适当的蒸发性能,以利于加速性和冬天冷启动的指标。

饱和蒸气压是用规定的仪器,在燃料蒸汽与液体的体积比为4:1,以及37.8Ⅴ条件下测定的,国外将此指标称为雷德蒸气压(RVP)。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蒸气压:冬季(11月1日-4月30日)45-85kpa,夏季(5月1日-10月31日)40-65kpa。

1.2汽油的抗爆性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条件有关,二是取决于所用燃料的质量。

衡量燃料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称为抗爆性。

1.2.1汽油抗爆性的表示方法—辛烷值辛烷值指和汽油的抗爆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百分数。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研究法(RON)和马达法(MON),一般可用经验公式MON=RON×0.8+10推算二者的关系。

抗爆指数(AKI)=(MON+RON)/2。

油品检测指标说明

油品检测指标说明

油品(汽油)检测相关指标介绍1. 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

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

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Motor Octane Number)和研究法辛烷值(RON:Research Octane Number)。

RON 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而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AKI:Anti-Knock Index),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

欧盟的汽油标准,同时对RON和MON予以限制,美国仅限制抗爆指数(AKI),中国限制RON和AKI。

RON和MON的关系应该是RON ≈MON+10 RON和AKI的关系应该是RON≈AKI+5。

3. 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 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775kg/m3。

4. 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

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

化验汽油标准

化验汽油标准

化验汽油标准
化验汽油标准是指对汽油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的一系列
标准。

其目的是为确保汽油的质量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汽车的安全和可靠性。

化验汽油标准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燃烧值、辛烷值、饱和度、硫含量、密度、挥发度、蒸馏范围、铅含量等。

其中,燃烧值、辛烷值和饱和度是衡量汽油品质的关键指标。

燃烧值表示汽油的单位质量所释放的热量,辛烷值是测量汽油燃烧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而饱和度则是汽油中饱和烃的含量。

为了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化验实验室需要使用专业的化验设备和仪器,如辛烷值测定仪、密度计、硫含量分析仪等。

同时,化验人员也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化验设备,并正确解读化验结果。

总之,化验汽油标准是汽油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保障汽车安全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 1 -。

汽油的评价指标

汽油的评价指标

汽油的评价指标
汽油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辛烷值、饱和度、硫含量、挥发度和密度等。

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性能的指标,它表示汽油在燃烧时的抗爆性能,即汽油能否在缸内以最佳的方式燃烧。

辛烷值越高,说明汽油的抗爆性能越好,燃烧效率越高,相应的动力输出也会更好。

饱和度是指汽油中饱和烃的含量,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种类型。

饱和度越高,汽油的抗氧化性和稳定性就越好,燃烧产生的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也会相应降低。

硫含量是指汽油中硫元素的含量,硫含量越高,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也会越多,对环境污染越严重。

挥发度是指汽油在一定温度下的蒸发性能,挥发度越好,汽油在起动、行驶和停车等不同速度和工况下的混合气状态就会更适宜,发动机的启动和加速性能也会更好。

密度是指汽油的比重,密度越大,热值越高,燃烧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同时也意味着单位体积内能存储更多的能量。

汽油的性能指标知识讲解

汽油的性能指标知识讲解

汽油的性能指标汽油的性能指标汽油的性能指标用汽油蒸发性、抗爆性、氧化安定性及防腐性来衡量。

其中最主要的是汽油的抗爆性和蒸发性。

1、抗爆性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常用辛烷值表示。

辛烷值越高,汽油的标号亦越高,其抗爆性能越好。

发动机要产生动力,必须压缩发动机汽缸内的油气混合物,在做功冲程将混合物用电火花引爆,产生强大的膨胀气体,推动活塞及连杆做功输出动力。

气体压缩愈强,爆发力愈大,发动机动力越澎湃。

但压缩比越大,形成爆燃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谓爆燃,是指汽油发动机火花塞的电极中心形成电火花后,以电极为中心形成一个焰心,焰锋以一定方向和速率向整个燃烧室传播。

远离焰心的油气混合物,如果在焰锋到达前开始形成爆炸性燃烧,形成强烈的振动与冲击性压力波,称为爆燃。

爆燃不但会引起发动机过热、油耗过高,而且还会导致发动机内部机件损坏,产生异响,时间一长易引发严重机械故障。

这时就必须使用高标号汽油来保证不形成爆燃。

标号越高,形成爆燃的趋势越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2、汽油的蒸发性物理学中,把液体变为气态称为汽化(或蒸发)。

汽油的蒸发性是指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的难易程度。

不管是传统的化油器汽油发动机,还是揉合现代高科技的EFI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要使汽油燃烧产生爆发力,必须先使汽油形成汽化物质,再由火花塞点火产生动力。

汽油的蒸发性越好,就越易汽化,形成的油气混合物也越均匀。

汽化良好的混合气燃烧速度快,发动机易起动,加速及时,油门响应快,同时可以减少发动机的机械磨损,降低油耗及汽车尾气有害物质的排放。

但物极必反,若蒸发性过高,汽油在炎热气候和大气压较低的地区易发生“气阻”而使车辆出现加油不畅、加速不起、易死火等故障。

同时也会使汽油的储运损失增大。

汽油的选用在车辆的日常使用中,我们无法知悉汽油的蒸发性等汽油性能参数,也没必要花时间了解,但有一点我们很容易知道而且需要用心选用,那就是汽油的辛烷值,即在加油站所加汽油标号的大小,再通俗一点就是指选择加90号汽油,还是加97号汽油。

汽油常规检测项目

汽油常规检测项目

汽油常规检测项目
汽油的常规检测项目一般包括辛烷值、硫含量、蒸汽压(挥发性)、甲醇、苯等15个项目。

这些项目的检测结果可以反映汽油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具体如下:
- 辛烷值:也就是常说的汽油标号,是衡量汽油抗爆震性能的指标。

- 硫含量:过高会影响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

- 蒸汽压:是汽油的挥发性指标,关系到汽油是否易于燃烧,是车用汽油的重要性质之一。

- 甲醇、苯等:这些物质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汽油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因此在使用汽油之前,建议进行常规检测,以确保汽油的质量符合要求。

汽油指标最新详解

汽油指标最新详解

车用汽油是指沸程即馏程在30~205℃,含有适当添加剂的精制石油馏分,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装有点燃式发动机(既汽油机)的车辆的动力燃料。

为了保证发动机迅速启动,正常运转并延长使用寿命,对车用汽油的质量提出以下主要要求:1. 适当的蒸发性:燃料中应含有足够的轻质馏分,保证发动机在各种使用温度下能顺利启动,加速性能良好,燃烧完全,并不产生气阻。

2. 良好的抗爆性:汽油应在发动机中燃烧良好,能保证发动机发出最大的功率而不会由于爆震而损害机械。

即汽油应具有和发动机压缩比相适应的高辛烷值。

3. 无腐蚀性:汽油应对发动机及储运器材金属不产生腐蚀。

4.良好的安定性:汽油应该性质安定,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易氧化变质而生成胶质及其他有害物质。

汽油中胶质含量应不超过规定,以免在使用中损害燃料系统,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5. 良好的洁净性:汽油中不应含有机械杂质和水分。

6. 良好的清净性:能够有效防止喷油嘴、进气阀和燃烧室沉积物的生成。

7. 良好的排放特性:汽油的组成有利于减少发动机污染物排放。

为了满足发动机对车用汽油的上述要求,就必须了解汽油的各项性能评价指标,详细介绍如下:一、汽油的蒸发性能:用馏程和蒸气压两个指标表示:1.馏程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它是控制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

将100ml汽油按规定的方法进行加热使其沸腾,然后将汽油蒸气通过冷凝装置冷却为液体。

从冷凝管中流出的第一滴时的温度,到蒸馏结束时的最高温度,就是汽油的“沸点范围”。

蒸出第一滴油时的温度称为初馏点,馏出10ml、50ml、90ml时的温度分别称为10%、50%、90%馏出温度。

蒸馏完毕时的最高温度,称为终馏点或干点。

1)10%馏出温度表示发动机冷启动性能表示汽油中含轻质馏分的多少。

它对发动机在冬季启动的难易和发动机在夏季使用中是否发生“气阻”有着直接关系。

若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温度过低,则易产生气阻。

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

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

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抗爆性发动机燃料在汽缸燃烧时,发生剧烈震动,汽缸中出现敲击声和输出功率下降,排出黑烟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爆震。

抗爆性表示发动机燃料可能产生的爆震程度。

如果不易产生爆震,则认为该燃料的抗爆性好。

抗爆性是发动机燃料的重要指标之一,汽油的抗爆性以辛烷值来表示。

辛烷值越高,表示燃料的抗爆性越好,燃料的抗爆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关。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和研究法辛烷值(RON)。

都是在标准条件下,把试样与巳知辛烷值的参比燃料的爆震倾向进行比较。

参比燃料是由异辛烷(辛烷值为100)和正庚烷(辛烷值为零)混合而成的.与试样中爆震强度相当的参比燃料中所含的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该试样的辛烷值。

RON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

汽油蒸发性指标馏程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在轻质燃料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控制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可用沸点范围来区别不同的燃料,是轻质油品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

1. 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启动、加速和燃烧的性能。

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过低又易产生气阻现象(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

汽油的50%馏出温度是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

汽油的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示汽油中不无援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镏分的含量。

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无援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完全燃烧。

汽油质量指标

汽油质量指标

汽油质量指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汽油的定义与作用
2.汽油质量指标的分类
3.主要汽油质量指标的含义与影响
4.汽油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
正文
一、汽油的定义与作用
汽油,又称汽油燃料,是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液态燃料。

它是由多种烃类混合而成,具有较高的辛烷值,能够在气缸内迅速燃烧,为内燃机提供足够的动力。

二、汽油质量指标的分类
汽油质量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辛烷值、蒸汽压、馏程、含硫量、含锰量、含铅量、密度等。

三、主要汽油质量指标的含义与影响
1.辛烷值: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性能的重要指标,越高表示汽油抗爆性能越好,发动机工作越稳定。

2.蒸汽压:蒸汽压是指汽油在一定温度下产生的蒸汽压力。

蒸汽压过高会导致汽油蒸发损失大,影响供油系统工作;蒸汽压过低则易产生气阻,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

3.馏程:馏程反映汽油的蒸发特性,影响发动机的启动和暖机性能。

馏程过短,易产生气阻;馏程过长,会导致发动机冷启动困难。

4.含硫量:硫对发动机有害,会腐蚀发动机部件,降低发动机寿命。

因此,汽油中的含硫量应尽量低。

5.含锰量:锰对汽油的抗爆性能有重要影响,但过高的含锰量会导致汽油催化剂中毒,降低催化效果。

6.含铅量:铅对汽油的抗爆性能有显著提高,但铅对环境和人体有害,因此现在我国已禁止生产含铅汽油。

7.密度:汽油密度影响供油量,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发动机的供油量,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四、汽油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需求,汽油质量标准不断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降低含硫量、降低蒸汽压、提高辛烷值、限制含锰量等。

汽油质量指标

汽油质量指标

汽油质量指标摘要:一、汽油质量指标的定义与作用1.汽油质量指标的概念2.汽油质量指标的重要性二、汽油质量指标的分类1.馏程2.辛烷值3.饱和蒸气压4.烯烃含量5.芳烃含量6.其它指标三、汽油质量指标的我国标准及与世界标准的对比1.我国汽油质量指标的标准2.世界汽油质量指标的标准3.我国与世界标准的对比四、提高汽油质量指标的方法与意义1.改进炼油工艺2.提高油品质量监管3.汽油质量指标提高的意义正文:汽油质量指标是衡量汽油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准,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能、排放性能以及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在我国,汽油质量指标的监管日益严格,对保障我国空气质量和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汽油质量指标包括馏程、辛烷值、饱和蒸气压、烯烃含量、芳烃含量等多个方面。

其中,馏程反映了汽油的沸点范围,辛烷值则代表了汽油的抗爆性能,饱和蒸气压和烯烃含量与汽油的蒸发排放和燃烧性能密切相关,而芳烃含量则关系到汽油的燃烧效率和尾气排放。

我国对汽油质量指标有一系列严格的标准。

与世界标准相比,我国汽油质量指标在馏程、烯烃含量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辛烷值、芳烃含量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提高汽油质量指标的方法主要包括改进炼油工艺和提高油品质量监管。

通过采用先进的炼油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汽油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提高汽油性能。

同时,加强对油品质量的监管,严厉打击不合格油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利于确保汽油质量指标的合格,从而提高我国汽油的整体质量。

提高汽油质量指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优质汽油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环境,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优质汽油有助于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和发动机使用寿命,降低汽车维修和保养成本,从而提高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汽油各项检测指标的含义

汽油各项检测指标的含义

汽油各项检测指标的含义1. 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

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

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Motor Octane Number)和研究法辛烷值(RON:Research Octane Number)。

RON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而MON 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AKI:Anti-Knock Index),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

欧盟的汽油标准,同时对RON 和MON予以限制,美国仅限制抗爆指数(AKI),中国限制RON和AKI。

RON和MON 的关系应该是RON≈MON+10 RON和AKI的关系应该是RON≈AKI+5。

3. 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和市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775kg/m3。

4. 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X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

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

汽柴油质量指标含义

汽柴油质量指标含义

汽柴油质量指标含义1汽油的质量指标1.1汽油的蒸发性汽油的冷却性太差,无法在在气缸中全然气化,并使汽油机功率上升,还可以导致启动和快速(尤其就是冬季)困难;冷却性太弱,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可以导致很大损失。

反映汽油蒸发性能的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气压。

1.1.1馏程汽油国标中用恩氏酿造的馏程数据叙述其冷却性能,对初馏点、10%、50%、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作出了具体内容建议。

1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低沸点馏分的多少,其值越低,表明蒸发性越强,汽油机能在低温下易于启动。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10%馏出温度不高于70℃。

50%馏出温度则表示汽油的平均值冷却性能,与汽油机启动后高涨时间的长短及快速与否及时均存有关系。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建议50%馏出温度不低于120℃。

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表示汽油中重馏分含量的多少,如果过高,难以保证汽油完全蒸发和完全燃烧,导致气缸内积碳增多,耗油率上升。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90%馏出温度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

1.1.2饱和状态蒸气甩蒸气压大小表示汽油汽化的程度,是控制汽油在夏季不发生气阻,保证有适当的蒸发性能,以利于加速性和冬天冷启动的指标。

饱和蒸气压是用规定的仪器,在燃料蒸汽与液体的体积比为4:1,以及37.8℃条件下测定的,国外将此指标称为雷德蒸气压(rvp)。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蒸气压:冬季(11月1日-4月30日)45-85kpa,夏季(5月1日-10月31日)40-65kpa。

1.2汽油的抗爆性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条件有关,二是取决于所用燃料的质量。

衡量燃料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称为抗爆性。

1.2.1汽油抗爆性的则表示方法―辛烷值辛烷值指和汽油的抗爆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百分数。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研究法(ron)和马达法(mon),一般可用经验公式mon=ron×0.8+10推算二者的关系。

十年检测经验,教你车用汽油检测标准和意义

十年检测经验,教你车用汽油检测标准和意义

⼗年检测经验,教你车⽤汽油检测标准和意义车⽤汽油是汽油的⼀种,也是⽤量最⼤的运输燃料。

为点⽕式发动机燃料。

原油经过蒸馏或重质烃类原料经过⼆次加⼯(热转化或催化转化)得到的,并加有适量抗爆剂和抗氧防胶剂。

沸程范围从初馏点到⼲点为205℃(215℃)的烃类混合物。

也可以通过⽓体原料加⼯制得类似的产品。

考虑到车⽤汽油的质量会影响其安全问题,需要对其进⾏质量检测。

那么车⽤汽油怎么检测呢?有着⼗年检测经验的专家来教你车⽤汽油检测标准和意义。

⼀、车⽤汽油通⽤检测项⽬及标准1.抗爆性研究法⾟烷值(RON)抗爆指数(RON+MON)/2汽油⾟烷值测定法(研究法)GB/T 5487-1995汽油⾟烷值测定法(马达法)GB/T 503-19952.铅含量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吸收光谱法)GB/T 8020-1987(2004)3.馏程GB/T 6536-2010已认证4.蒸汽压/kpa⽯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GB/T 8017-2012 ⽯油产品蒸汽压的测定微量法 SH/T 0794-20075.胶质含量/(mg/100 mL)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GB/T 8019-2008 ASTM D381-126.诱导期/min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诱导期法)GB/T 8018-1987(2004) ASTM D525-12a7.硫含量⽯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GB/T 380-1977(2004⽯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波长⾊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11140⽯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波长⾊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17040轻质⽯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 0253-1992 ASTM D3120-08(2014)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它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SH/T 0689-2000 ASTM D5453-12汽油中硫含量的测定(能量⾊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0742汽油8.硫醇⽯油产品和烃类溶剂中硫醇和其他硫化物的检验博⼠试验法NB/SH/T 0174-2015馏分燃料中硫醇硫测定法(电位滴定法) GB/T 1792-1988(2004) ASTM D3227-139.铜⽚腐蚀(50℃,3h)/级"⽯油产品铜⽚腐蚀试验法GB/T 5096-1985(2004)ASTM D130-12"10.⽔溶性酸和碱⽯油产品⽔溶性酸和减测定法GB/T259-8811.机械杂质及⽔分12.苯含量(体积分数)/%车⽤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测定(⽓相⾊谱法) SH/T 0713-2002 ASTM D3606-10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相⾊谱法)SH/T 0693-200013.芳烃液体⽯油产品烃类的测定荧光指⽰剂吸附法GB/T 11132-2008汽油中烃族组成的测定多维⽓相⾊谱法NB/SH/T 0741-201014.烯烃"液体⽯油产品烃类的测定荧光指⽰剂吸附法GB/T 11132-2008 ASTM D1319-14"汽油中烃族组成的测定多维⽓相⾊谱法NB/SH/T 0741-201015.氧含量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相⾊谱法NB/SH/T 0663-2014 ASTM D4815-15a16.甲醇含量汽油中醇类和醚类含量的测定⽓相⾊谱法NB/SH/T 0663-2014 ASTM D4815-15a17.锰含量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吸收光谱法)SH/T 0711-2002 ASTM D3831-1218.铁含量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 (原⼦吸收光谱法)SH/T 0712-2002油品质量⼆、车⽤汽油各项性能指标及检测意义1、车⽤汽油的蒸发性(1)质量要求在⼀定的温度、压⼒下,汽油由液态转化为⽓态的能⼒,称为汽油的蒸发性。

汽油评定指标及意义

汽油评定指标及意义

汽油评定指标及意义汽油评定指标及意义车用汽油的质量要求及评价指标与意义 1. 质量要求油品在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保持其质量不发生永久变化,称为油品安定性。

汽油安定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关,如果汽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烃,特别是二烯烃,在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酸性物质、胶状物质和不溶沉渣,使油品颜色变深,辛烷值下降,并腐蚀设备。

若生成的胶质过多,沉积在发动机的油箱、滤网、汽油导管、汽化器(或称化油器)喷嘴和进气门等部位,会堵塞油路,影响供油;沉积在汽缸盖、汽缸壁上的胶质形成积碳,导致散热不良,易引起爆震燃烧;沉积在火花塞上的胶质在高温下形成积碳,使点火不良,甚至造成短路,不能产生电火花。

总之,使用安定性差的汽油,会破坏发动机正常工作,增大油耗。

车用无铅汽油对安定性的质量要求是:诱导期要长,实际胶质要小,在长期储存中不会发生显著的生成胶状物质和酸性物质、辛烷值降低、酸度增大、颜色变深等质量变化。

2. 评定指标及意义评定车用无铅汽油安定性的指标主要有实际胶质与诱导期。

(1)实际胶质汽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粘稠、不易挥发的褐色胶状物质称为胶质。

根据溶解度的不同,胶质可分为三种类型:① 不溶性胶质或称沉渣,它在汽油中形成沉淀,可用过滤方法分离出来。

②可溶性胶质,它以溶解状态存在于汽油中,但可通过蒸发的方法使其作为不挥发物质残留下来,实际胶质法测定的就是这种物质。

③粘附胶质,其特点是粘附在容器壁上,并且不溶于有机溶剂。

以上三种胶质合称为总胶质。

所谓实际胶质,是指在试验条件下测得的车用无铅汽油蒸发残留物中不溶于正庚烷的部分,以mg/100ml 表示。

实际胶质是用于评定车用无铅汽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判断燃料储存安定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实际胶质的大小,可判断其能否使用和继续储存,因此,汽油应定期测定实际胶质。

我国车用无铅汽油质量指标要求实际胶质不大于5mg/100ml。

(2)诱导期诱导期是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以min 表示。

汽油检测

汽油检测

汽油检测一:汽油(003)汽油外观为透明液体,主要成分为C4~C12脂肪烃和环烃类,并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

汽油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优良的抗爆性,用于高压缩比的汽化器式汽油发动机上,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减少燃料消耗量;具有良好的蒸发性和燃烧性,能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燃烧完全、积炭少;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对发动机部件及储油容器无腐蚀性。

二:汽油的主要检测项目外观,颜色,密度,闪点,粘度,倾点,灰分,硅含量,燃点,酸度,酸值,添加元素(钡、钙、锂、磷、硫、镁、硼、锌)含量,含硫量,水分,残碳,灰分,热值,铜片腐蚀,馏程,十六烷值,博士试验,凝点,冷滤点,润滑性,锰含量,铅含量,苯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胶质,甲醇含量,辛烷值,蒸气压等检测。

三:部分检测指标CAS 106-2004 车用汽油及清净剂清净性限值(模拟法)(有英文版)CAS 147-2007 M15车用甲醇汽油CAS 163-2008 汽油发动机电喷系统清洗剂DB31/ 427-2009 车用汽油DB51/759-2008 含燃油添/m~tJ车用汽油DB/T 51251-1995 压缩天然气及汽油双燃料客车DB62/1422-2008 新型车用汽油DB65/T 2811-2007 M15、M30车用甲醇汽油DBl4/T 177-2008 车用甲醇汽油变性醇DBl4/T 178-2008 车用甲醇汽油组分油DBl4/T 92-2008 M5、M15车用甲醇汽油GB/T 10398-2008 小型汽油机振动评级和测试方法GB 11121-2006 汽油机油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5739-1995 小型汽油机噪声限值GB 17284-1998 汽油机助力自行车GB/T 1793-2008 航空燃料水反应试验法GB 17930-2011 车用汽油GB/T 18340.6-2010 地质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汽油族组成测定质谱法GB 18351-2010 车用乙醇汽油科标能源检测中心专业提供汽油成分检测、汽油性能检测、汽油密度检测、汽油粘度检测等相关检测项目,以“专心•专业•专注”的科研宗旨,以推动能源进步发展为己任。

汽油的性能指标

汽油的性能指标

汽油的性能指标汽油的性能指标用汽油蒸发性、抗爆性、氧化安定性及防腐性来衡量。

其中最主要的是汽油的抗爆性和蒸发性。

1、抗爆性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常用辛烷值表示。

辛烷值越高,汽油的标号亦越高,其抗爆性能越好。

发动机要产生动力,必须压缩发动机汽缸内的油气混合物,在做功冲程将混合物用电火花引爆,产生强大的膨胀气体,推动活塞及连杆做功输出动力。

气体压缩愈强,爆发力愈大,发动机动力越澎湃。

但压缩比越大,形成爆燃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谓爆燃,是指汽油发动机火花塞的电极中心形成电火花后,以电极为中心形成一个焰心,焰锋以一定方向和速率向整个燃烧室传播。

远离焰心的油气混合物,如果在焰锋到达前开始形成爆炸性燃烧,形成强烈的振动与冲击性压力波,称为爆燃。

爆燃不但会引起发动机过热、油耗过高,而且还会导致发动机内部机件损坏,产生异响,时间一长易引发严重机械故障。

这时就必须使用高标号汽油来保证不形成爆燃。

标号越高,形成爆燃的趋势越小。

2、汽油的蒸发性物理学中,把液体变为气态称为汽化(或蒸发)。

汽油的蒸发性是指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的难易程度。

不管是传统的化油器汽油发动机,还是揉合现代高科技的EFI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要使汽油燃烧产生爆发力,必须先使汽油形成汽化物质,再由火花塞点火产生动力。

汽油的蒸发性越好,就越易汽化,形成的油气混合物也越均匀。

汽化良好的混合气燃烧速度快,发动机易起动,加速及时,油门响应快,同时可以减少发动机的机械磨损,降低油耗及汽车尾气有害物质的排放。

但物极必反,若蒸发性过高,汽油在炎热气候和大气压较低的地区易发生“气阻”而使车辆出现加油不畅、加速不起、易死火等故障。

同时也会使汽油的储运损失增大。

汽油的选用在车辆的日常使用中,我们无法知悉汽油的蒸发性等汽油性能参数,也没必要花时间了解,但有一点我们很容易知道而且需要用心选用,那就是汽油的辛烷值,即在加油站所加汽油标号的大小,再通俗一点就是指选择加90号汽油,还是加97号汽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
抗爆性
发动机燃料在汽缸燃烧时,发生剧烈震动,汽缸中出现敲击声和输出功率下降,排出黑烟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爆震。

抗爆性表示发动机燃料可能产生的爆震程度。

如果不易产生爆震,则认为该燃料的抗爆性好。

抗爆性是发动机燃料的重要指标之一,汽油的抗爆性以辛烷值来表示。

辛烷值越高,表示燃料的抗爆性越好,燃料的抗爆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关。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
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
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和研究法辛烷值(RON)。

都是在标准条件下,把试样与巳知辛烷值的参比燃料的爆震倾向进行比较。

参比燃料是由异辛烷(辛烷值为100)和正庚烷(辛烷值为零)混合而成的.与试样中爆震强度相当的参比燃料中所含的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该试样的辛烷值。

RON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

汽油蒸发性指标
馏程
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在轻质燃料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控制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可用沸点范围来区别不同的燃料,是轻质油品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

1. 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启动、加速和燃烧的性能。

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过低又易产生气阻现象(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

汽油的50%馏出温
度是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

汽油的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示汽油中不无援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镏分的含量。

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无援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完全燃烧。

反之,表示重质组分多,汽油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

这样,就会增加汽油消耗量,甚至稀释润滑油,增加机件磨损。

①试验表明,若车用无铅汽油的10%馏出温度分别为40℃,50℃,60℃,70℃时,相应开始产生气阻的温度为-13℃,7℃,27℃,47℃。

②试验表明,与使用终馏点为200℃的汽油相比,用终馏点为225℃和250℃的气油,分别造成汽缸磨损增大1倍,4倍,耗油量增加7%,40%。

饱和蒸气压
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适当的试验装置中,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液面蒸气所显示的最大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气压用来评定汽油的蒸发强度。

饱和蒸气压指标值高说明汽油中轻质馏分含量高,其蒸发性好,使用时,发动机产生气阻的可能性就大,储运时轻质馏分损失的趋向也就大,但发动机起动性好。

因此,大气压力与环境温度不同时,对汽油的饱和蒸气压的要求也不同。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
①实际胶质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汽油蒸发残渣中的正庚烷不溶部分。

实际胶质是在规定条件下测定燃料蒸发后和通过正庚烷清洗后的残余物量。

正庚烷可除去可能加入到燃料中的添加剂和不挥发油等溶解于正庚烷的物质。

过量胶质会造成发动机进气歧管阻塞,减少此部位的截面积,因输油量不足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上升。

另外也会造成进气阀的沉积阻塞,胶质碳化后严重时使进气门关闭不严,导致发动机动力经济性下降。

胶质过大也会使发动机气缸、活塞顶部、活塞环槽和火花塞等部位积炭增加,引起早燃或功率下降。

②诱导期在规定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周期。

诱导期作为燃料储存时对抵抗胶质形成的一种指示。

但是诱导期与燃料储存时形成胶质的相关性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和对不同燃料有显著差异。

世界各国对实际胶质的要求基本一致。

我国对诱导期要求较严,这与我国燃油储存期相对较长有关。

为满足诱导期的要求,一般均加入抗氧化剂。

汽油的防腐性及其评价指标
(l)硫含量是指存在于油品中的硫及其衍生物(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等)的含量,以质量百分比表示。

汽油中含有的硫及硫的衍生物,遇到水或水汽时,会生成亚硫酸和硫酸等,在汽油燃烧的条件下,这种趋向更强烈。

亚硫酸与硫酸对金属有强的腐蚀作用.
(2)铜片腐蚀试验在规定条件下测试油品对于铜的腐蚀趋向的试验,它是检查汽油中是否含有游离硫和活性硫化物的。

测定时,把一块已磨光的铜.片浸没在一定的试样中,并按产品标准要求加热到指定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问。

待试验周期结束时,取出铜片,经洗涤后与腐蚀标准色板进行比较,确定腐蚀级别。

腐蚀标准色板分为4级,l级为轻度变色;2级为中度变色;3级为深度变色;4极为腐蚀。

各级变色及腐蚀标准中均有详细说明。

(3)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是指无机酸和低分子有机酸,水溶性碱是指氢氧化钠等。

它们一般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汽油中不允许存在。

(4)博士试验在升华硫存在的条件下,用亚铅酸钠和轻质石油产品的作用,以检查油中硫醇或硫化氢的试验。

汽油中,不但存在有硫,还存在有硫的衍生物,故仅测硫含量,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因此,需通过博士试验进一步确定硫的衍生物存在情况。

汽油的清洁性及其判定指标
是否含有机械杂质及水分。

炼油厂炼制出的成品汽油中是不含机械杂质与水分的,但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汽油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污染,使得机械杂质及水分进入汽油中。

汽油中的机械杂质有可能堵塞化油器量孔及汽油滤清器;同时也会加剧化油器量孔、气缸活塞组件的磨损。

汽油中的水分在冬季则可能冻结,严重时会堵塞滤清器或油路,甚至造成供油中断;另外,水分还有加速机件腐蚀,溶解抗氧剂,加速汽油氧化生胶质。

环境指标:
铅含量汽油中的重金属元素铅具有高度的潜在致癌性。

大气中的铅含量很高,其中97%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进入大气中的铅95%以上为直径小于0.5微米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布广、危害大,人体中过量含铅不仅损害神经系统和肾,还能导致智商降低,影响生理机能和造血机能,尤其对少年和幼儿中枢神经损伤最大。

但是汽油中如果没有铅含量,发动机气门和气缸就得不到充分润滑,极易造成机件磨损。

苯是公认的致癌物,它在汽油中由于蒸发和燃烧、尾气排放进入大气,给人类的健康带来直接影响。

因此,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汽油标准中均对该指标加以限制,一般规定为不大于5%(v/v)。

但是作为环保要求,各国政府及有关机构还可作出更严格的限制。

芳烃是一种具有较高辛烷值和高热值的汽油调和剂。

但是它燃烧后会导致致癌物苯的形成,并易增加燃烧室的积炭而增大CO
的排放。

因此,降低汽油
2
中芳烃含量必将因减少尾气中苯的排放而有利于环境。

烯烃是一种具有较高辛烷值的汽油调和组分。

但它是比较活泼的烃类,挥发到大气后因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加速臭氧的形成,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另一方面,由于稀烃对热的不稳定性,它易使发动机和发动机进气系统形成胶质和积炭。

氧含量超标表明油中加入了过多的含氧化合物(例如MTBE),这种物质可以提高汽车的标号,但会降低汽油的热值,增加汽车油耗,还会造成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臭氧含量增加,污染大气。

甲醇对橡胶有明显的溶胀作用,因此,汽油中若甲醇含量过高会腐蚀汽车的零部件,且甲醇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汽油中的苯和甲苯对辛烷值有重要的贡献作用,甲苯是苯的同系物,二者均有强致癌作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锰含量:加入MMT过多会使汽油中锰含量超标,会在发动机内部会产生金属沉积物,导致汽缸磨损、火花塞点火不良、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中毒等严重故障。

铁含量:加入二茂铁过多会使汽油中铁含量超标,产生的氧化铁沉积到火花塞上,影响发火从而影响发动机工作。

近期,一些调油商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更大利润,在调和汽油中添加甲缩醛、甲醇、碳酸二甲酯、非芳烃等多类原料。

因此中石化外采中追加了9项检测项目为:
资料显示,甲缩醛是一种无色澄清易挥发可燃液体,主要用于杀虫剂配方、皮革和汽车上光剂、空气清新剂等
汽油中添加甲缩醛后会气阻太大,还有一个就是遇水乳化。

碳酸二甲酯具有高氧含量(分子中氧含量高达53%)、优良的提高辛烷值作用((R+M)/2=105),调和汽油中一般不能超过3.4%,一但超标后会降低发动机功率,增加汽车油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