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课堂PPT)

合集下载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中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的核心要素,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的矛盾运动规律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一定条件下的劳动,通过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合理组织,创造物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而生产关系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所有者与非所有者的关系、雇佣与劳动的关系等。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推动经济基础的演进。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包括生产关系和劳动工具等生产资料。

而上层建筑则是指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哲学和艺术等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而上层建筑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形成复杂的矛盾运动规律。

3.矛盾运动规律的表现在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是以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特征。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往往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也会出现矛盾,上层建筑的观念和制度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导致社会出现了种种矛盾和冲突。

4.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规律。

只有深刻理解这些规律,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总结与回顾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我们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矛盾运动规律的表现,并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通过这样的探讨和分析,相信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社会规律。

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以及规律的变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课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课件

生产关系的类型
• 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公有制 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一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的生产关系。 • 公有制:原始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生产 关系 • 私有制: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 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简洁的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 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随着生产力的 的发展而变革。 •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适应是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时制约其发展。
怎 么 做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 况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 展状况的规律,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 义。
首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探索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 匙。 其次,这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 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 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 础。
见 再
欧洲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首先,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然后资本主义慢慢壮大,直 到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上层建筑也就是封建体制彻底不能满足而且已经 严重阻碍了迅猛发展的资产阶级产业的发展,矛 盾已经无法调和,然后从最发达的国家开始,封 建势力被暴力或者和平的方式赶下了历史的舞台。 这是最符合我引用的经典的学说的演变历史。即: 并不是先出现资本主义的法律法规等等上层建筑 的东西,而是先有了自发的资本主义经济,然后 为了适应这个经济,才慢慢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 法律法规。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A 邓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艺艺术 B C D F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
利润平均化趋势及其影响
利润平均化对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的影响
11
资本积累、集中和垄断过程剖析
资本积累的过程和机制
资本积累的内涵和实质
资本积累的源泉和机制: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2024/1/24
12
资本积累、集中和垄断过程剖析
2024/1/24
01
资本集中的过程和形式
02
竞争和信用在资本集中中的作用
2024/1/24
25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战略调整方向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 话。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24/1/24
26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作用和影响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 件)PPT课件
2024/1/24
1
CATALOGUE
目 录
•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分析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探讨 •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
2024/1/24
2
01
CATALOGUE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与实践 探讨
2024/1/24
18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和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形成与 发展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历史背 景与过程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 样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三章-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三章-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PPT课件

2、另一方面同时也意味着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类 破坏自然的能力,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2021/7/24
40
科学技术与“全球问题”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 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 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 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
2021/7/24
41
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加速发展 的 “有力的杠杆 ”,但不是唯一动力。
2021/7/24
38
课堂讨论: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可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科学技术有何作用? 2、科学技术为何会被滥用?
2021/7/24
39
(二)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一方面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 福于人类。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额不平
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21/7/24
10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 的社会现象
1、阶级: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社 上层建筑

基 本
经济基础
矛 生产关系

生产力
改革
阶级斗争 社会革命
科技实践 生产实践
社人 会民 实群 践众

2021/7/24
实践活动
43
2021/7/24
答案:C
44
2021/7/24
答案:D
45
2021/7/24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全册课件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全册课件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的第三章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动力”。

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发展动力的概念、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基本矛盾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 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社会发展动力的概念、内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发学生对社会发展动力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发展动力的概念、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例,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社会发展动力的概念2.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3. 社会发展动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影响。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明确指出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深入了解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同时,关注时事新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直观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经济政治与社会ppt课件完整版

经济政治与社会ppt课件完整版
活质量。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 置,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
量的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 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 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 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和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 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营造诚实 守信的社会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 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的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 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采取多种途 径和措施。包括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 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推广清洁生产 和循环经济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和人 才培养等。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 参与和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 作、公众参与的良好机制。
生产关系概念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资源环境约束加 剧,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创新、 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先 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 置,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ppt课件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ppt课件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注意: 生产关系的变革不可能自然而然的发生,它必 须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在阶级社会中, 是通过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进行的 革命斗争而实现的。
.
16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起反作用
( 1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 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18
1958年到60年代大跃进:1958年5月,中共八
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
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
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
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
的状况。总路线提出后,党轻率地发动了“大
二、上层建筑 简单得说,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等有关的就 属于上层建筑。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与经济基
础相适应。
.
23
产业工人
生 产 工 具
石锄 加工 铁犁
拖拉机
劳 动 对 象
土地
.
6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石器
铜器
铁器
机器
.
7
各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1)、河姆渡出土的石斧
(2)、殷代早期青铜斧
原始社会 石器
(3)、战国时期铁农具
奴隶社会 青铜器工具
(4)、18世纪初的蒸汽机
封建社会 铁制工具
资本主义社会 大机器生产
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
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5.2社会历史的发展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5.2社会历史的发展课件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 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255 页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案提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 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这一普遍规律的发现,使人类第一 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之谜,使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 成为科学。
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
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
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
会 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
历 础状况的___规__律_____。
(二)连一连
答案
(三)想一想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两者的地位和作用是并列的吗?
答案 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_生__产__方___式__。生
展 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
的 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
规 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
律 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PPT48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PPT48页)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 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 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生 决定


产 关
力 反作用 系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 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与要求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的性质和形式
(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 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工具 青铜器
铁器
大机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 作用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三)两个矛盾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地 位和作用更根本,规定了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 其解决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及其解决程度。
3、两个矛盾相互联结、相互制约, 共同支配人类社会发展。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斗争的概念
(二)社会改革
1、改革的含义: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 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进行的变革, 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
2、改革的作用:它是推动同一社会发展的重 要动力。
3、改革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 物,社会规律的客观要求。
4、改革的实质:它是同一社会形态的自我发 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 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上课用的ppt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上课用的ppt

(2)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对外职能 • 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 和颠覆,捍卫国家的 主权和领土完整; • 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创造有利于我国发 展的国际环境;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 共同发展,积极发挥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 作用。
(3)国家消亡
• 阶级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国家消亡是阶级消 灭的必然结果。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 是国家消亡之时。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 程。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
上层 建筑
适合
经济 基础
不适合
适合
生产力
促进 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上层 建筑
适合
经济 基础
阻碍 作用
不适合
生产力
15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圈地运动”很好的阐明了上层
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此观点。

15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圈地运动”很好的阐明了以 上观点。政府的血腥统治,让很多人民流离失所, 但是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民越来越少,失去 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流入城市,为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动者。为 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实现了 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民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 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流入城市,为英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动者。同时,圈 地运动也使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 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 为17、18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 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
决 定
奴隶主阶级专政国家 封建主阶级专政国家 资产阶级专政国家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范围会不断扩大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应
1、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就能大大提高劳 动生产率; 2、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具, 就能生产出比过去多得多的产品; 3、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劳动对象可不 断扩大。
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 的生产关系,二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仍以原始社会为例: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生 产 关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 系 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 的 特 点
产品如何分配
生产关系三要素
生产资料集体公有原始社原始的互助合作




关 平均分配消费品 系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使原来由它所建立并同它相 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以至不能 继续保持其稳定不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 关系就不得不进行部分的变革以继续维持它的存在; 而当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产力继续发 展的客观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所以, 旧生产关系的灭亡、新生产关系的创立,都是客观 的必然。
极其简陋, 主要是石制生产工具
非常有限, 主要是果实根茎及小动物
原始社 会的生 产力水 平极端 低下
那么,“生产关系”这一概念有什么意义呢?
生产关系指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关系:劳动者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生产 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互助、合作关系就是生产 关系。它包括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 面的关系。(最简单的说,生产关系就是指在生产 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业工人
生 产 工 具
石锄 加工 铁犁 拖拉机
劳 动 对 象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PPT演示课件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PPT演示课件
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国际背景: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
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 平的差距明显拉大。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 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 右。与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距。
法国马赛钢厂年产350万吨钢,7000工人,中国武钢230万吨,67000工 人,相差14.5倍。
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1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 机场半小时1架。
日本:普通工人家庭一般有40—50平方米房子,全国平均每2户有一辆 汽车,95%以上的人家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东京大型商场有50多 万种商品,而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只有2.2万种商品。
4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市民生活:
1957—1976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 1957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624元,1976年下降到575元。 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粮票被称作为第二货币。 三转一响一咔嚓五大件,大多数人买不起。 服装:颜色款式单一——灰、蓝、白、黑、绿 住房:人均3.7平方米,40%人居住的是解放前的房子,50%— 70%住平房。
16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思想文化方面:
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开放 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
17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985年春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洛 朗时装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由于 理念超前,参观的人数寥寥无几
老人也喜欢“走秀”了
永久飞鸽凤凰车,胀闸包链三簧座。 蜜蜂标准缝纫机,丈母娘的好女婿。 红灯熊猫收音机,欲收短波没消息。 海鸥相机120,喀嚓时候要端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 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主要
表现为两种情形: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重要的中 间环节。A、分工具有生产力属性:劳动者与劳动工具; B、分工具有生产关系属性:人与人的结合方式。
体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
劳动资料,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或物的系统,
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
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 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 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 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使之适
应于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 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生产力也包括科学。
生产力包括三个主要要素,即劳动者、劳动
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所加工的事物 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进入生产过程的那部分自然界,即自然界直 接提供的用于生产的自然物; 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劳动对象,即原料。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人
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它 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 品分配关系构成的。具体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和 消费四个环节之中。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课堂PPT)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课堂PPT)

❖ 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
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
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
经济
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基础
产生
而产生的。
❖ 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
和特征决定上层建筑的
性质
性质和特征。任何经济
基础都有与之相适应的
上层
上层建筑。
建筑
变革
❖ 再次,经济基础的变化 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很好地阐述了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 建筑这一观点。
迪拜
$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 反作用
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上层 建筑
反作用
经济 基础
促进 作用
阻碍 作用
对 的社 性会 质作

生产力 标准
上层建筑为落后反动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英国圈地运动
$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运动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上层建筑一 旦形成又反作用于 经济基础。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辩证 统一,相互作用, 构成了社会形态内 部的矛盾运动。
2.上层建筑
$
上层 建筑
政治法 律制度
政治上层建筑
政治法

律设施
骼 系
观念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肌肉系统
社会 有机体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的矛盾运动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
辩证统一!!!
经济 基础
上层 建筑
社会形态
$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ppt课件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ppt课件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8
1958年到60年代大跃进:1958年5月,中共八 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 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 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 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 的状况。总路线提出后,党轻率地发动了“大 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 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 选要择求什工么农样业的主生要产产关品系的,产不量是成人倍们、随几心倍所、欲甚的至 结国业几 地 倾 严果 初 较十 泛 冒 重, 期 低倍 滥 进 的而人的地。导经是民生增从致济由公产长了困19生社力。 国 难58产 制 水高 民 。年力 的 平指 经“发 较 是标 济大展 高 不、 比跃水 的 相瞎 例进平 生 适指 的”决 产 应挥 大开定 关 的、 失始的系。浮调的。形由夸,三式此我风并年同可国全造“农见建面成左” 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
二、上层建筑 简单得说,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等有关的就 属于上层建筑。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与经济基
础相适应。
23
8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范围会不断扩大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应
9
1、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就能大大提高劳 动生产率; 2、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具, 就能生产出比过去多得多的产品; 3、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劳动对象可不 断扩大。
极其简陋, 主要是石制生产工具
非常有限, 主要是果实根茎及小动物
原始社 会的生 产力水 平极端 低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它形成以后不到 100年的时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 了以往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的总 和,就是一个证明。
17
• ( 2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 它就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阻碍作用分为两种情况: •
① 当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展 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 当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 展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阻碍作用。
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
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
选要择求什工么农样业的主生要产产关品系的,产不量是成人倍们、随几心倍所、欲甚的至
结国业几 地 倾 严果 初 较十 泛 冒 重, 期 低倍 滥 进 的而人的地。导经是民生增从致济由公产长了困19生社力。 国 难58产 制 水高 民 。年力 的 平指 经“发 较 是标 济大展 高 不、 比跃水 的 相瞎 例进平 生 适指 的”决 产 应挥 大开定 关 的、 失始的系。浮调的。形由夸,三式此我风并年同可国全造“农见建面成左”
资本主义社会 大机器生产 8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范围会不断扩大 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应
9
1、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就能大大提高劳 动生产率; 2、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具, 就能生产出比过去多得多的产品; 3、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劳动对象可不 断扩大。
经济史的基本概念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关系。
1
2
3
• 生产力: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以创造社会财富 的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
4

类 谁来改造 劳动者 改
人的因素
生 产

利 用
自 然
怎么改造
生产工具 生





能 力
改造什么
劳动对象
资 料
物的因素
5
原始人

使用
动 农民

产业工人
生 产 工 具
石锄 加工 铁犁
拖拉机
劳 动 对 象
土地
6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石器
铜器
铁器
机器
7
各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1)、河姆渡出土的石斧
(2)、殷代早期青铜斧
原始社会 石器
(3)、战国时期铁农具
奴隶社会 青铜器工具
(4)、18世纪初的蒸汽机
封建社会 铁制工具
二、上层建筑 简单得说,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等有关的就 属于上层建筑。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与经济基
础相适应。
23
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
19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原有的生产关系上进 行了深入的改革,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使之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取得 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
20
21
22
一、经济基础 含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当然,这里的生产关系并不是一切的生产关系, 它是有界定的,首先,它必须是一个社会占统治 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次,这个生产关系还 必须得与生产力相适应,是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8
• 1958年到60年代大跃进:1958年5月,中共八
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
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
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
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
的状况。总路线提出后,党轻率地发动了“大
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 的生产关系,二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13
仍以原始社会为例: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生 产 关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 系 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 的 特 点
产品如何分配
生产关系三要素
生产资料集体公有



原始的互助合作




关 平均分配消费品 系
14
15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使原来由它所建立并同它相 适应的生产关系,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以至不能 继续保持其稳定不变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 关系就不得不进行部分的变革以继续维持它的存在; 而当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产力继续发 展的客观要求时,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所以, 旧生产关系的灭亡、新生产关系的创立,都是客观 的必然。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注意: 生产关系的变革不可能自然而然的发生,它必 须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在阶级社会中, 是通过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进行的 革命斗争而实现的。
16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起反作用
• ( 1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 发展。
极其简陋, 主要是石制生产工具
非常有限, 主要是果实根茎及小动物
原始社 会的生 产力水 平极端 低下
那么,“生产关系”这一概念有什么意义呢?
生产关系指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12
生产关系:劳动者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生产 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互助、合作关系就是生产 关系。它包括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 面的关系。(最简单的说,生产关系就是指在生产 中人与人的关系)
10
能力测评1
请你标出生产力的要素: 王小二利用拖拉机把荒山改造成果园。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它能精炼地表达 人在生产中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原始社会为例:
生产力各要素 原始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状况 结论
人的因素 劳动者
生产工具 物的因素
劳动对象
经验少、技能低、 科学文化知识有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