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泥教案
5-6岁幼儿园陶泥课教案

5-6岁幼儿园陶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陶泥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3.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式1.教师讲解和演示。
2.幼儿自主制作。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介绍陶泥1.介绍陶泥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让幼儿看、摸、闻陶泥,让他们了解陶泥的材质和质地。
步骤二:制作陶泥人物1.教师演示如何制作陶泥人物。
2.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开始制作自己的陶泥人物。
3.教师逐一指导,帮助幼儿完善细节,避免出现破损和裂纹。
步骤三:上色1.介绍如何给陶泥人物上色。
2.幼儿可以自由选择颜色,用颜料为自己的陶泥作品上色。
3.注意教育幼儿不要互相污染。
步骤四:晾干1.提醒幼儿陶泥需要晾干,不能碰动。
2.建议在室外晾干,避免室内湿度引起变形。
步骤五:展览1.让幼儿将自己的陶泥作品放在展示台上。
2.幼儿可以欣赏彼此的作品,交流互动。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课程,幼儿不仅学会了陶泥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细心。
同时,通过展示和交流,丰富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和互动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的设计,让幼儿在自由发挥的情况下,创造出了各自独特的陶泥作品。
但是在制作过程中,一些幼儿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陶泥破损和颜色掌控不到位的问题。
因此,需要在下次课程中继续加强指导和引导,以提高幼儿的制作水平。
劳技课自制陶泥教案及反思

劳技课自制陶泥教案及反思一、教案。
1. 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陶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工艺技巧。
b.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c.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兴趣。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a. 重点,教授陶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工艺技巧。
b. 难点,如何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陶泥制作的技巧和方法。
3. 教学过程。
a.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陶泥的制作过程和成品。
b. 讲解,讲解陶泥的原料、制作工具和基本工艺技巧。
c. 演示,老师进行陶泥制作的实际演示,让学生观摩学习。
d. 实践,学生自行动手制作陶泥作品,老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e.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陶泥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4. 教学手段。
a.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b. 实物展示和演示。
c. 学生动手实践。
5. 教学评价。
a. 学生制作的陶泥作品。
b. 学生对于陶泥制作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反思。
劳技课自制陶泥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传授陶泥制作的技巧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设计并制作出符合自己审美观念的陶泥作品,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教学手段需要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讲解和演示,还可以引入更多的互动和合作形式,例如学生之间的合作制作、小组展示和交流等形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最后,教学评价需要更加全面和客观。
除了学生制作的陶泥作品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总之,劳技课自制陶泥教案的实施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目标。
中班陶泥制作教案

中班陶泥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陶泥的基本原料和制作工具;2.学习陶泥的正确使用方法;3.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陶泥原料:黏土、水、颜料;2.制作工具:刀子、模具、印章、刷子;3.桌布或报纸保护桌面;4.洗手盆和纸巾。
三、教学步骤1. 介绍陶泥制作的基本知识(5分钟)•陶泥是一种由天然黏土经过处理而来的材料。
•陶泥分为软陶和硬陶两种,我们今天要制作的是软陶。
•陶泥可以通过揉搓、塑造、涂刷等方式,创作出各种形态的作品。
2. 准备工作(10分钟)•将桌布或报纸铺在桌面上,防止陶泥弄脏桌子。
•将陶泥原料准备好:黏土、水、颜料。
•将制作工具准备好:刀子、模具、印章、刷子。
3. 陶泥制作示范(15分钟)•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使用陶泥原料和制作工具。
•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
4. 操作实践(30分钟)•学生按照自己的创作意愿,使用陶泥制作作品。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 作品润色(10分钟)•学生可以用刷子将自己的作品涂上颜料,增加艺术效果。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润色的技巧和方法。
6. 整理和评价(10分钟)•学生将桌面上的陶泥残渣收集起来,放回陶泥盒中。
•学生用纸巾擦干双手,清理桌面并折叠桌布。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陶泥制作活动,学生了解了陶泥的基本原料和制作工具,掌握了陶泥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了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整理和评价,学生学会了整理工具和作品的习惯,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陶泥制作中享受快乐和成就感。
陶泥科学教案

陶泥科学教案教案标题:陶泥科学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陶泥的成分和制作过程。
2. 掌握陶泥的特性和用途。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陶泥原料:黏土、水、沙子。
2. 非毛细管玻璃管。
3. 实验工具:刀具、刷子、模具等。
4. 实验器材:天平、容器、温度计等。
5. 实验记录表。
6. PPT或者教学板书。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陶泥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或使用过陶泥吗?它有哪些特点?探究:1. 介绍陶泥的成分和制作过程。
让学生了解陶泥是由黏土、水和沙子混合而成的。
2. 分组实验: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定量的黏土、水和沙子。
要求学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这些材料,制作出陶泥。
3.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黏土、水和沙子的变化,以及混合后的陶泥的特点。
4. 学生完成陶泥制作后,可以利用模具或手工塑造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动物、植物等。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陶泥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陶泥的特性和用途,并与引入部分进行对比。
3. 教师总结陶泥科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动手实践和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拓展: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陶泥的烧制过程和陶瓷的制作。
2. 学生可以通过调整黏土、水和沙子的比例,观察陶泥的特性变化。
评估:1. 学生完成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2. 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并给予及时反馈。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刀具伤人和使用过热的材料。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利用陶泥制作更复杂的作品,如陶瓶、陶碗等。
2. 学生可以了解陶瓷的历史和文化,扩展对陶泥科学的认识。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陶泥的特性和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陶泥》试讲教案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陶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和想法,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陶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生活中陶瓷艺术品的关注,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意识到有些学生对陶瓷艺术的认识较为浅显,今后在导入环节可以加入更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对陶泥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通过示范和案例分析,学生们对陶泥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揉、搓、捏、盘等基本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泥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民间艺术价值。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陶泥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陶泥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Nhomakorabea五、教学反思
2024年陶泥上釉教案8篇

2024年陶泥上釉教案8篇陶泥上釉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会在团、搓、压泥的基础上,学习压坑、捏边的技能,能表现餐具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3、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不同大小分泥,培养幼儿根据实物独立塑造的能力。
教学准备:经验准备:课前观察家里的餐具,如:碗、盘子、勺子、筷子。
物质准备:人手一份陶泥、范例教学过程:一、感知与体验师:今天我们来捏制一些餐具,请你们说说,小碗是什么样子的?小结:小碗从上向下看,是一个圆圆的凹坑。
勺子:从上向下看,一头是长柄,一头是椭圆形的。
筷子:两根长短、粗细相同的棍。
二、探索与发现1.学习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的技能,捏制小餐具。
师:要先将泥团圆,用大拇指压个坑,其余四个指头放在外面,边捏边转动泥,只要把边捏的一样薄就行了。
盘子:从旁边看,圆圆的扁扁的,中间低,边稍高。
先把泥团圆压扁,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边捏的稍竖起来即可。
勺子:先将泥搓成胡萝卜形,在粗头一端用大拇指摁进去即成。
将泥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搓成一样长、一样粗细的两个长棍。
三、创作与表现1.引导幼儿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等技能捏制小餐具。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欣赏与评价1.作品展览,评选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陶泥上釉教案篇2活动目标1.进一步掌握搓圆的技能。
2.能创造性地进行圆球组合,表现毛毛虫的不同动态。
3.逐渐对陶艺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1.可爱的陶泥毛毛虫若干条。
2.陶泥、长15厘米的彩色电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1.出示陶泥毛毛虫,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是怎么做出来的?(幼儿观察讲述)(2)教师小结:这可爱的.毛毛虫是用一个个泥球连接而成的。
2.复习搓圆的方法,学习泥球与泥球之间的连接方法。
(1)幼儿边说儿歌边复习:搓搓,用力搓;搓搓,搓圆球;看看,谁的圆球最最圆?(2)教师示范、讲解泥球的连接方法。
要点提示教师在幼儿完成多个泥球的制作后,边示范边讲解用彩色电线连接泥球制作成毛毛虫的操作过程。
陶泥手工制作幼儿教案大全

陶泥手工制作幼儿教案大全标题:陶泥手工制作幼儿教案大全教案一:认识陶泥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陶泥的基本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对陶泥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陶泥的特点和用途介绍。
2. 观察和比较不同颜色、质地的陶泥。
3. 通过触摸、捏揉等方式感受陶泥的质地和变化。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陶泥,引起幼儿的兴趣。
2. 介绍陶泥的特点和用途,让幼儿对陶泥产生好奇心。
3. 分发不同颜色、质地的陶泥,让幼儿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差异。
4. 引导幼儿触摸、捏揉陶泥,感受其质地和变化。
5. 结束:让幼儿表达对陶泥的感受和想法。
教案二:陶泥捏塑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捏塑陶泥,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基本的陶泥捏塑技巧介绍。
2. 创造性的陶泥捏塑活动。
教学步骤:1. 导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陶泥特点和用途。
2. 介绍基本的陶泥捏塑技巧,如捏、揉、搓等。
3. 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陶泥捏塑活动。
4.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表扬。
5. 结束: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教案三:陶泥彩绘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
2. 通过彩绘陶泥,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和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1. 陶泥彩绘的基本技巧介绍。
2. 利用陶泥制作的器皿进行彩绘活动。
教学步骤:1. 导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陶泥捏塑技巧和作品。
2. 介绍陶泥彩绘的基本技巧,如选择颜色、使用刷子等。
3. 分发陶泥制作的器皿,让幼儿进行彩绘活动。
4.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图案组合。
5. 结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案四:陶泥装饰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装饰能力。
2. 通过装饰陶泥作品,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和手工技能。
教学内容:1. 陶泥装饰的基本技巧介绍。
2. 利用陶泥制作的作品进行装饰活动。
有趣的陶泥公开课教案

有趣的陶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知识和制作工艺。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陶泥的基本知识。
2.陶泥制作的基本工艺。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在制作过程中保持陶泥的柔韧性。
2.如何运用各种工具进行陶泥的塑造。
四、教学准备。
1.准备好陶泥和相应的工具。
2.准备好教学课件和示范作品。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可以通过介绍陶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陶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讲解。
老师可以通过课件和实物示范,向学生介绍陶泥的基本知识,包括陶泥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和常见的陶泥制品等。
3.操作。
老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亲自感受陶泥的柔软和塑造的乐趣。
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简单的造型,如捏泥人、做花瓶等,然后逐渐引导他们尝试更复杂的作品。
4.展示。
老师可以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点评和交流。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从他人的作品中学到更多的经验和技巧。
5.总结。
在课程的最后,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情。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陶泥制作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但也有一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快乐。
七、教学反馈。
通过观察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作品展示,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陶泥的基本制作技巧,并且制作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
但也有一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得比较迟疑和羞涩,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关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这堂有趣的陶泥公开课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陶泥的基本知识和制作工艺,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了对陶艺的兴趣和热情。
幼儿园小班陶泥教案

幼儿园小班陶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手工技能。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让幼儿能够欣赏美、创造美。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陶泥,了解陶泥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学习简单的陶泥制作技巧,如揉、搓、压、捏等。
3. 通过制作小动物、花朵等简单的陶泥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陶泥材料和工具,如陶泥、擀面杖、刀具、模具等。
2. 准备一些关于陶泥制作的教学图片或视频,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
3. 准备一些小动物、花朵的图片或模具,供幼儿参考和制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幼儿介绍陶泥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讲解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捏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小动物或花朵的陶泥作品,让幼儿观察和学习。
4. 制作: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动物、花朵等陶泥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
2. 评价幼儿的制作作品的质量,如形状、颜色、布局等。
3.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陶泥制作的兴趣和喜爱程度。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陶泥作品的展览,让幼儿互相欣赏和学习。
2. 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制作陶泥作品,与家人分享制作乐趣。
3. 开展陶泥制作比赛,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独特的作品。
七、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陶泥工具时安全,避免尖锐物品造成伤害。
2. 提醒幼儿不要将陶泥放入口中,避免误食。
3. 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陶泥屑屑造成滑倒。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能否准确反映幼儿的制作水平。
初中陶泥课教案

初中陶泥课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瓷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帮助学生体验陶瓷艺术的乐趣,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陶瓷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陶瓷制作技巧的掌握。
2. 创意和设计。
教学准备:1. 陶瓷材料和工具。
2. 动物图片和模具。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陶瓷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展示一些陶瓷小动物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讲解如何揉、搓、压、擀陶瓷泥。
2. 演示如何制作陶瓷小动物的基本形状。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动物模具。
2. 学生根据模具制作陶瓷小动物的基本形状。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创意设计(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为陶瓷小动物添加细节和装饰。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独一无二的陶瓷小动物。
五、作品展示(5分钟)1. 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
2. 强调陶瓷制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了陶瓷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动物模具,发挥创意,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陶瓷小动物。
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事项,确保学生在制作陶瓷过程中不受伤。
此外,教师应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掌握陶瓷制作技巧。
总体来说,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感受到陶瓷制作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增添一份美好的回忆。
幼儿园小班陶泥教案(通用

幼儿园小班陶泥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陶泥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陶泥》,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学习简单的陶泥制作技巧,通过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心中的陶泥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培养他们对陶泥艺术的兴趣。
2. 学习简单的陶泥制作技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掌握陶泥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捏、搓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陶泥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泥、陶泥制作工具(如刀、针、模具等)、展示板。
2. 学具:陶泥、陶泥制作工具、湿巾、塑料袋(用于装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陶泥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作品的形状、颜色等。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或制作过的陶泥作品。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讲解陶泥的基本特性,如柔软、可塑性等。
(2)教师演示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捏、搓等。
3. 动手实践(10分钟)(1)教师发放陶泥和工具,指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完成自己的陶泥作品。
(2)教师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陶泥》2. 内容:(1)陶泥的基本特性(2)陶泥制作技巧:揉、捏、搓(3)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陶泥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陶瓷艺术展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鼓励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进行陶泥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陶泥课教案

大班陶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激发幼儿对陶艺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陶泥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搓、捏、压等。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有个性的陶艺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保持耐心和专注。
帮助幼儿解决在创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陶泥干裂、造型不稳定等。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每人一份陶泥(500 克左右)。
陶艺工具若干,如擀泥杖、陶艺刀、模具、泥浆等。
展示台,用于展示幼儿的作品。
2、场地准备选择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教室或活动室,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精美的陶艺作品图片或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幼儿:“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认识陶泥(5 分钟)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小团陶泥,让他们通过触摸、揉捏来感受陶泥的质地。
向幼儿介绍陶泥的特点,如柔软、有粘性、可塑性强等。
3、讲解制作方法(10 分钟)示范基本的制作技巧,如揉、搓、捏、压等,让幼儿跟着模仿。
介绍一些简单的造型,如圆球、长条、方块等,鼓励幼儿尝试制作。
4、创意制作(20 分钟)提出主题,如“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花朵”等,让幼儿根据主题进行创作。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
5、作品展示与分享(10 分钟)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台上。
让幼儿逐个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6、课堂总结(5 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陶泥的特性、制作技巧等。
表扬幼儿的创意和努力,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探索陶艺的世界。
五、教学延伸1、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陶泥和工具,供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继续创作。
2、组织幼儿参观陶艺工作室或博物馆,拓宽幼儿的视野。
3、开展陶艺作品义卖活动,将幼儿的作品出售,所得款项用于购买新的陶泥和工具,或者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陶泥教案(通用

大班陶泥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六册第二章《大班陶泥教案》。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捏等,同时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
难点:如何将陶泥制作成有创意的物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陶泥、陶泥工具、示例作品。
学具:陶泥、陶泥工具、画笔、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陶泥制作的艺术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捏等,并示范操作。
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制作陶泥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新:学生发挥创意,将陶泥制作成自己喜欢的物品。
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并提供建议。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陶泥制作基本技巧:揉、搓、压、捏创意发挥:发挥想象力,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陶泥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并涂上颜色。
2. 作业答案:学生完成陶泥作品,涂上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并能发挥创意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陶泥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陶泥艺术,了解陶泥制作的历史和发展,欣赏国内外陶泥艺术家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陶泥制作比赛和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六册第二章《大班陶泥教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捏等,同时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
幼儿园中班陶泥教案

幼儿园中班陶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陶泥教材第四章《形形色色的陶泥》,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学习使用简单的陶泥工具,掌握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以及进行创意陶泥作品的制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陶泥,知道陶泥的基本特性,培养幼儿对陶泥艺术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陶泥工具的使用技巧。
3.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陶泥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陶泥造型的掌握和创意作品的制作。
教学重点:陶泥特性的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造型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陶泥、陶泥工具、展示板、范例作品。
学具:陶泥、陶泥工具、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和触摸陶泥,引发幼儿对陶泥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介绍陶泥的基本特性,展示陶泥工具,讲解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陶泥造型的基本方法。
3. 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陶泥作品,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实践(20分钟):幼儿按照示范步骤,动手制作自己的陶泥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形形色色的陶泥》2. 内容:a. 陶泥特性:柔软、可塑性高、干燥后硬度增加。
b. 陶泥工具:泥板、刀片、针棒、模具等。
c. 陶泥造型方法:揉、捏、拍、刻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陶泥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陶泥特性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陶泥作品,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幼儿园中班陶泥教案

幼儿园中班陶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陶泥活动指导手册》第三单元“有趣的陶泥”,主要涉及第5章节“陶泥的基本塑形方法”和第6章节“创意泥塑”。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学习简单的陶泥塑形技巧,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掌握简单的陶泥塑形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陶泥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陶泥塑形技巧的掌握和创意发挥。
重点:陶泥的基本特性、塑形方法以及创意泥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陶泥、泥塑工具、展示板、投影仪。
学具:陶泥、泥塑工具、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有趣的陶泥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他们对陶泥活动的兴趣。
2. 知识讲解(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陶泥的基本特性、泥塑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简单的塑形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用陶泥制作一个简单的泥塑作品,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陶泥塑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创意泥塑(10分钟)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陶泥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进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陶泥》2. 内容:a. 陶泥的基本特性b. 泥塑工具的使用方法c. 简单的陶泥塑形技巧d. 创意泥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陶泥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植物。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陶泥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b. 组织幼儿参观陶瓷艺术展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c. 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如彩泥、纸黏土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幼儿园小班陶泥教案

幼儿园小班陶泥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学习陶泥的基本操作技能。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准备1.陶泥材料:陶泥、面团模具、切割工具等。
2.教具:幼儿绘画工具、绘画纸、水桶、抹布等。
3.教具:图画书或图片素材。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些陶泥作品的图片,激发幼儿对陶泥的兴趣,并开展问答:(语言环境):老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材料吗?幼儿:陶泥!老师:你们看,这些陶泥作品有什么特点呢?幼儿:可以用来做不同的形状、颜色丰富、立体。
(操纵环境):老师:我们今天要用陶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幼儿:准备好了!2.示范操作(15分钟)老师向幼儿展示如何使用陶泥,并提供一些简单的动物模具供幼儿选择。
同时,指导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语言环境):老师:我们先选择一个动物模具,然后把陶泥放进去,轻轻按压,再把多余的部分切割掉。
然后,我们可以用面团模具或者其他工具来装饰我们的作品,加上眼睛、嘴巴等细节。
最后,把陶泥制作的动物放在水桶中进行晾干。
(操纵环境):老师:大家看我怎么操作,然后跟着我一起做。
3.自主操作(30分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选择动物模具,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
(语言环境):老师: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动物模具,并尽量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你们喜欢的动物形状。
(操纵环境):老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学习别人的创意和技巧。
4.展示和总结(1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物作品,并进行简单评价。
(语言环境):老师:请各位同学依次展示自己的陶泥动物作品给大家看,并说一说你们作品的特点和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操纵环境):老师:大家可以看看别人的作品,说一说你们喜欢或者觉得别人做得好的地方。
五、教学延伸1.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制作一些与动物有关的场景和背景来丰富作品。
2.可以与美术课程结合,让幼儿用绘画工具为陶泥动物作品添加色彩。
小班陶泥教案

小班陶泥教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陶泥的基本知识,如原料、制作方法等。
2. 学生能够掌握小班级制陶泥的基本手法,如揉捏、塑造等。
3. 学生能够使用陶泥制作简单的陶器,并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1. 陶泥原料:黏土、水。
2. 制陶工具:刀、铲子、模具等。
3. 画板、颜料、刷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关于陶泥的经验和想法,如“你们曾经玩过陶泥吗?”“你们在哪里见过陶泥制品?”等。
通过简短的讨论,激发学生对陶泥制作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陶泥的基本知识,如黏土的来源、制作成陶制品的方法等。
并向学生展示一些陶器样品,解释它们是如何制作的。
b. 介绍小班级制陶泥的基本手法,如揉捏、塑造等。
并示范这些手法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操作:a. 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小块陶泥,让他们先进行揉捏,使其柔软且易于塑造。
b. 提供一些简单的模具和工具,并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它们制作陶器。
c.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自由塑造陶器。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陶器,并进行简短的个人介绍,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感受。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制作过程,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与同学一起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心得。
教学扩展:1. 带领学生参观艺术馆或陶艺工作室,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陶泥制作和陶艺文化。
2. 组织学生参加陶艺比赛或展览活动,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陶泥的认识、技巧运用和创作动力等。
2. 评价学生的陶器作品,包括造型、创意和细节处理等方面。
并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进步和提高。
注:教案中所用语言和描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动和调整。
关于幼儿园陶泥优秀教案

关于幼儿园陶泥优秀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陶泥制作课程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五章第三节《陶泥的艺术》。
本节课主要教授幼儿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通过陶泥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手工艺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2. 帮助幼儿掌握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自我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陶泥制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陶泥、工作台、陶泥刀、刷子、烤箱等。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陶泥、一份工作台、一份陶泥刀、一份刷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陶泥作品,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教师讲解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揉、搓、压、切等。
3. 示范:教师进行一次陶泥制作示范,展示如何将陶泥揉成不同形状,并上色。
4. 实践: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动手制作陶泥作品。
5.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尝试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陶泥作品。
答案:幼儿能够向家长介绍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陶泥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陶泥作品展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以此提高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五章第三节《陶泥的艺术》。
本节课主要教授幼儿陶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通过陶泥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中班陶泥教案

中班陶泥教案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认识和感受陶泥的质地特点。
3. 锻炼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
教学准备:
1. 陶泥(颜色可根据需要选择)。
2. 模具。
3. 刀具。
4. 塑料袋。
5. 湿纸巾。
6. 幼儿园园务老师提供的保护措施。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显示操场图片,并鼓励幼儿分享在操场上玩的乐趣。
提问:“你们在操场上玩什么东西最喜欢?为什么?”
2. 引导观察(5分钟)
准备展示一小块陶泥给幼儿看,并鼓励他们用手触摸和感受。
引导幼儿描述陶泥的质地特点,如柔软、湿润等。
3. 模具创作(15分钟)
将陶泥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模具,对陶
泥进行塑形创作。
老师要提醒幼儿注意陶泥的湿润程度,可以适量加水保持湿润。
4. 自由创作(15分钟)
鼓励幼儿用手直接探索陶泥,自由地塑造自己喜欢的形状。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指导,如“你可以试试做一个动物的眼睛”等。
5. 收尾(5分钟)
提醒幼儿将未用完的陶泥放进塑料袋中,以免干燥。
用湿纸巾擦拭幼儿的双手和桌面。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陶泥制作活动,幼儿能够亲身感受到陶泥的柔软和湿润,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专注力和耐心。
下一次教学中,应更好地引导幼儿加深对陶泥质地特点的认识,并提供更多的自由创作机会,让幼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幼儿陶泥托班教案大全及反思

幼儿陶泥托班教案大全及反思标题:幼儿陶泥托班教案大全及反思教案一:认识陶泥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陶泥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对陶泥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陶泥、塑料桌布、水杯、模具、彩色细沙等。
2. 幼儿绘本或图片介绍陶泥。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绘本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陶泥的特点和用途。
2. 操作演示:教师示范使用陶泥制作简单的形状,鼓励幼儿观察和模仿。
3. 自由创作:提供陶泥和相关工具,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己喜欢的形状。
4. 清理整理:引导幼儿将用过的陶泥和工具放回指定位置,保持教室整洁。
教案二:陶泥的颜色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陶泥可以通过添加颜色来创作。
2.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 提高幼儿的细致观察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白色陶泥、彩色颜料、刷子、水杯等。
2. 彩色图片或绘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彩色图片或绘本,引导幼儿讨论颜色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操作演示:教师示范如何将彩色颜料添加到陶泥中,鼓励幼儿观察和模仿。
3. 自由创作:提供陶泥、颜料和相关工具,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己喜欢的彩色作品。
4. 清理整理:引导幼儿将用过的陶泥、颜料和工具放回指定位置,保持教室整洁。
教案三:陶泥的纹理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陶泥可以通过不同的纹理创作出不同的效果。
2. 培养幼儿对纹理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白色陶泥、刷子、纹理工具(如梳子、竹签等)等。
2. 纹理图片或绘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纹理图片或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不同纹理的特点。
2. 操作演示: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纹理工具在陶泥上制作不同的纹理效果,鼓励幼儿观察和模仿。
3. 自由创作:提供陶泥、纹理工具和相关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巧妙的纹理作品。
4. 清理整理:引导幼儿将用过的陶泥、纹理工具和材料放回指定位置,保持教室整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在《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团、搓、捏、粘等泥工技能塑造出故事中的水里的动物。
2.萌发泥塑的兴趣,发展立体造型的能力。
3.学习分组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重点目标:
学会分组合作,有合作的意识。
难点目标:
在《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团、搓、捏、粘等泥工技能塑造出故事中的水里的动物。
活动准备:
陶泥、陶泥工具、场景。
活动过程:
1.复习故事《小蝌蚪债妈妈》
(1)(通过复习故事,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蝌蚪、青蛙、乌龟、鱼的外形特征)
(2)教师围绕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遇到了谁?接着遇到了谁?
大鱼长的怎么样?乌龟呢?大白鹅呢?
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
(3)总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遇到了鸭妈妈,接着又遇到了大鱼、乌龟和大白鹅,最后才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环节分析:通过回忆法,故事欣赏法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分组创作。
(1)师:今天,我们创作的要求和以往的不一样,我们这次要来分组合作进行创作,你们看这里有5幅图片(小蝌蚪找鲤鱼妈妈的图片、小蝌蚪找鸭妈妈的图片、小蝌蚪找乌龟妈妈的图片、小蝌蚪找大白鹅的图片、小蝌蚪找到自己妈妈的图片)请你们自己选择喜欢创作哪一幅,然后同样的选择在同一组进行创作。
(2)教师说要求:
在创作之前,请你们先商量好哪些小朋友来做小蝌蚪,哪些小朋友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大白鹅妈妈、青蛙妈妈)最后由哪些小朋来做背景(池塘、水草等)。
(3)幼儿自由分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环节分析:此环节是重难点目标的落实处,通过讨论法、讲解法引导幼儿学会分组创作,初步建立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3.作品展览,引导幼儿相互参观、评价。
师:你最喜欢哪一个场景,为什么?
(环节分析:通过讲评法,引导幼儿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去郊游
活动目标:
1.对自行车的结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能独立设计自行车。
2.尝试用手捏、盘等方法创造性地制作自行车。
3对自行车的结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能独立设计自行车。
.重点目标:
对自行车的结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能独立设计自行车。
难点目标:
尝试用手捏、盘等方法创造性地制作自行车。
活动准备:
1.儿童自行车一辆。
2.多媒体课件:自行车。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展示自行车实物。
(1)教师:请你们仔细看看,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由哪几部分组成?(幼儿思考、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车头像T字,用来掌握方向;轮子是圆形的,便于行走;坐垫像三角形,方便骑乘;两边的脚踏板在受力后可使轮子滚动。
(环节分析:通过直观形象的欣赏,让幼儿简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初步感受自行车的设计美)
2.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集体讨论、交流。
(1)教师:说说这些自行车与你们刚才看到的自行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并适时小结。
(环节分析:此环节是重点目标的落实处,通过图示法,讨论法引导幼儿对自行车的结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以便能独立设计自行车)
3.指导幼儿设计自行车。
(1)教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扶手、轮子、坐垫和脚踏板等,可是它们的外形却多种多样。
只要美观大方,骑乘轻松方便就能让大家喜欢。
(2)教师:今天请你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
(环节分析:通过观察,引导幼儿学会发现每辆自行车的不同特点,学会独立创作)
4.幼儿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环节分析:此环节为难点目标的落实处,通过练习法引导幼儿尝试用手捏、盘等方法创造性地制作自行车)
5.展示、评价、反思。
师幼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赞扬优点,并针对不足提出合理建设。
(环节分析:通过讲评法,引导幼儿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兵马俑
活动目标:
1.了解兵马俑的概况,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外形特点,并能用整体捏塑法表现出来。
2.收集并利用各种材料综合创作、表现人物形象。
3.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重点目标:
了解兵马俑的概况,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外形特点。
难点目标:
能用整体捏塑法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陶泥、陶泥工具。
活动过程:
1.观看兵马俑的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讨论:你们看过兵马俑吗?你最喜欢什么样子的兵马俑呢?
(环节分析:通过讨论法,引导幼儿认识兵马俑)
2.启发回忆,示范讲解。
(1)引导幼儿回忆:以前我们学过如何制作人物形象,谁愿意来给大家看看?
(2)启发幼儿巩固内容:直接捏塑法。
教师:怎样才能避免人物的头、手臂等脱落?
(3)和幼儿一起示范,让兵马俑的动作丰富:半跪的,站着的,有歪着头的等等。
(此环节为重难点目标的落实处,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制作)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兵马俑”展示。
(1)将陶艺展示在图片“兵马俑”前的空地上。
(2)幼儿相互欣赏、评价作品。
(此环节为重难点目标的落实处,引导幼儿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