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明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四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2)内容 ①19 世纪 60 年代, 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19 世纪 70 年代, 打出“求富”的旗号, 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 办的形式, 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3)评价 ①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起到 了推动作用。 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二、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逐渐发 生变化, 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 和国家富强的新的历史任务已经摆在了中华民族的面前, 中国 革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新的社会阶级结构尚 未形成,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 农民阶级已经无法完成历 史提出的新课题的重任, 新时期的中国需要一个代表时代发展 方向的阶级力量来领导, 太平天国运动无疑具有它的局限性。
易错点分析: 恩格斯的评价表明这次战争的受益者包括 英国、法国和俄国, 而俄国受益最大。据此可判断这次 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因为俄国在这次战争后, 除了获 得英法所取得的特权外, 还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本题考生易错选 A 项, 其原因是新课标教材没有对两次 鸦片战争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详细的讲述, 考生知识范围 相对狭窄。对于文科考生而言, 知识面的宽窄对于能否 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从这一角度来说, 文科 生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 应注意按照新课 标的要求充实丰富历史知识。答案为 B。
鸦片战争后, 中国社会的变革实际上是工 业文明冲击的产物, 也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政治上 的民主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 思想上的人文化等是工业文 明的基本特点, 中国近代化首先从经济开始, 洋务运动是中 国工业化的起点。
一、考向聚焦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和转型讲义(PPT 69张)
2)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斗争: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 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 (3)口号: “扶清灭洋”,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明 的排他性。
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1)原因: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2)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建立近代海军
【主干回顾】
一、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政治变动
冲击:列举近代以来列强历次侵华战争 变动:中国从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国家 面对冲击的反应: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侵略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创立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国
(3)评价: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②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③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④加速了封建经济的瓦解 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三)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1)条件 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②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 ③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 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 ④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 (2)过程 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②建立民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 ③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 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④革命失败: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果实被袁 世凯篡夺,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专题四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2.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两次鸦片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巨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大影响?(提示:可从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时期, ?(提示 大影响?(提示:可从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时期, 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思潮,物质生活,社会习俗, 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思潮,物质生活,社会习俗,西学东渐等方 面来综合归纳,除了系统地梳理知识点外,主要是引导学生全方位, 面来综合归纳,除了系统地梳理知识点外,主要是引导学生全方位,深 刻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变) 刻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变)
6.早期维新派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其共同的基 .早期维新派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本主张有哪些?简要评述这一政治派别的历史地位. 本主张有哪些?简要评述这一政治派别的历史地位. 参见必修三P69和必修三第 课学案【问题探究】 和必修三第14课学案 问题探究】 参见必修三 和必修三第 课学案【 历史背景: (1)历史背景: 洋务运动的开展,其弊端日益显露; 洋务运动的开展,其弊端日益显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 分子; 分子; 西学的传入和广泛传播. 西学的传入和广泛传播. 共同主张: (2)共同主张: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历史地位:虽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历史地位:虽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却 促进了西学传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①促进了西学传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首倡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②首倡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标志着先进中国人的向西方学 习从器物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 习从器物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 ③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做了思想准备. 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做了思想准备.
[高考]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
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4、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 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 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 “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 也守约。这种变化表明 A.清政府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7、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常熟有个叫曾含章的人在《避难 纪略》中写道:“令业户(指地主)领伪凭, 曰田凭, 诱以领凭之后得以收租,卒无一人应之者。盖明知租之 必不能收,而深虑贼之知为业户而加害不休也。”这一 记载 A.可体现出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颁行的局限性 C.表达了他对清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D.不是对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如实反映
19世纪60至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设立总理 衙门开展近代外交,筹划海防,近代海权意识觉 醒,以夷制夷维持和局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逐渐丧失抗拒列强的 信心,开始主动地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一定程度 的外交政策调整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 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 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 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 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现代中国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高三教学案例1: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至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阶段特征】这一阶段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也是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的历史阶段。
1.政治上,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国家。
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4.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教学设计与反思师生互动,导入教学:联系晚清(鸦片战争)前的中西社会的情况,让学生说出这时期中外的不同,为本次教学打下基础。
师生合作,解读探究以图片形式展示这时中国转型的特点:时代特征由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演进;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具体体现政治上:侵略与反侵略;民主革命兴起经济上:传统经济遭到破坏,工业化开始起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思想上:由妄自尊大到师夷长技生活方式: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一、两次鸦片战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②借口: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①政治上,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上,中国被卷入了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③思想上,中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权益。
(2)过程①1856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专题四_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五、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 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
(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
(2)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
(3)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3.近代报刊的出现: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
思想 生活
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 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萌发
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 式传入中国,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开始发生变化
一、两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①根本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等西方列强 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 (3)影响 ①政治上,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上,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 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③思想上,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 到猛烈冲击,中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3)评价: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进程,对外国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企业的诱导。 (3)影响
①经济上,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②政治上,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无
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先后产生。
(5)社会思想: “闭目塞听”局面有所改变,一批爱国的封建士 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芽,产生
2013年高三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
(2012·安徽文综)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 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 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 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规范路径】 第(1)问,要求回答张之洞对发展民用工业的看法, 从材料一反映的创办民用工业的原因、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 问,从材料二反映的洋务企业创办中过分依赖洋人、洋务企业的管 理方式僵化、缺乏创新能力等信息归纳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 总结洋务派所做的努力。第(3)问,评价时既要看到其优势,又要看 到其弊端。第(4)问,要求论证材料四的方案,从“是什么”“为什 么”等方面论证,同时需要结合清末民族工业发展、民营工业的优 势以及官办工业的弊端进行论证。
3.太平天国运动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工业的兴起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小农经济的“织”与“耕”分离,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2.洋务运动 (1)原因: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为 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
【解析】 本题容易错选A、B,主要是没有分清不同类型的近代 企业。观察两幅图,前者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资金主要 来源于国家,虽有商人入股,但仍为官僚资本的企业;后者为中国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是官僚、地主、商人私人投资的近代 企业,故二者的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洋务派企业和民族工业 都没有外国投资,故谈不上外国资本的投资控股,但都是使用机器 大生产的近代企业。
2019年高考二轮历史 第2篇 第4讲 晚清时期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对应学生用书第40页)[整体感知]政治—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对应学生用书第41页)一、政治上——在战争推动下被动变革1.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两次鸦片战争(1840—1860年)①1840年,英国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①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朝鲜东学党起义提供契机。
②过程:1894年,日本在丰岛挑起战争,黄海大战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
③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
(3)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①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阶段,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
②结果: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4讲晚清时期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通史版历史·第一部分通史整合突破2.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①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
③1856天京变乱是转折点④《资政新篇》: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
【历史】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关键字】历史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知识重组制度。
(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因此得出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技术力量薄弱,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少。
②集中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地区分布不平衡,沿江或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较发达。
西方的先进技术,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
要与这些地区较早受到外来侵略、自然经济瓦解较早有关。
而广大农村地区,相对比较封闭、落后,社会习俗变化不大。
误区警示1.民族独立和近代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两大任务,其中民族独立是前提,近代化是最终目标。
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这两个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发展,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
民族独立是前提,是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2.《资政新篇》不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纲领。
《资政新篇》不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纲领,因为当时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它只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也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事实上并未实施。
3.清王朝兴办洋务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它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虽然洋务运动的兴办客观上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但这不是清政府的根本目的。
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
4.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但由于封建制度的阻碍,一直没有能够发展起来。
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
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教学目标】1.理清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和中国军民反抗的基本史实2.理清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自然经济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基本史实3.理清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思想解放的基本史实【重点和难点】1.重点: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的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与思想解放2.难点:宏观把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教学过程】【前置作业】知识重组(一)列强侵略与中国抗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原因: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利益。
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协定关税。
其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政治: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商品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侵略暴行: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经济: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思想:洋务思想;早期维新思想产生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阶级矛盾的激化,民族矛盾的产生重大事件: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天京变乱—天京陷落重要纲领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的方案。
具有革命性、空想性和落后性后期:《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具有革命性、空想性和先进性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提出了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完成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最终失败。
2018二轮复习 专题二 第4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 和愿望。
(3)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 杀下失败。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
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
关条约》。
3.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
类别
外资企业 洋务企业 民族企业
性质
外国资本 洋务资本 民族资本
出现时间
19C四五十年代 19C60年代 19C六七十年代
分布地点
通商口岸 沿海、沿江地 区 沿海地区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四个表现:外资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 解体;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19C六七十年代)。 一个主体:整个近代社会,自然经济仍然 占据主导地位。 一个特征:经济结构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前期 (1)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
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2)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 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 2.后期 (1)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
点。
(2)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
二、经济: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的 兴起
(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
取经济特权。第二次鸦片战争增开11个城市
为通商口岸,外国经济势力由此深入内 地,扩大了外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2.在外国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原有的经济结构遭到破 坏。
第4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2)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 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 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3)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洋务运动 前期局限于“器物”层面,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 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
经济 人类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 小农经济由非常稳固到开始解体,但在这一时期 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仍根深蒂固;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 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
“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
经典再练
1.(2017江西鹰潭二模,29)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 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 能行也,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 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 ( )
1886(光绪十二年) 1891(光绪十七年)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对外国资 1896(光绪二十二年) 本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901(光绪二十七年)
19世纪后期中西文明的嬗变
西方 中国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拓展和完善;工人运动 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出现全球范围的 建国家,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民族资产 海外扩张 阶级产生;清政府适当调整了统治政策
D.扭转中国对外贸易不利局面
A
考向三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考向专练
(2017河南郑州一中高三4月模拟,28)有学者在评价洋务运动时指:“当 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 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该学者旨在说明 ( ) A.“中体西用”完全脱离了中国实际 B.中国不具备近代化的客观条件 C.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内在必然性 D.政治体制改革是近代化的前提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
【变式训练】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 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 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状况来说明材料中所说 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主权遭到破坏,开 特征 始沦为半殖半封社
会; 民族危机加强;
农民阶级最早担 负起反封反侵任务
思想 生活
【尝试训练】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
问题: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动?体现 中国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小农经济占主导 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 侵略
外国资本主义 小农经济解体 民族工业
近代化 全球化
小农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专制 理学主导
海禁 闭关锁国
鸦片 战争 后
半殖半封 民族危机 人民抗争
小农经济解体 近代工业产生 全球化近代化
学习西方 逐步深入
逐步开放
总特 征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 逐步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知识拓展:中西社会转型
政治
经济
思想
近代中国 外源型
列强侵略 民族危机 人民抗争
【重点深化2】
太平天国运动和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
背景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新: 反封建的同时也反外来侵略 方案新: 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方案《资政新篇》 败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变式训练】
右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 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 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 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革命任务,最终失败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
原因 解体;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
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①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②著名的有 表现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
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时间
19世 纪末
20世 纪初
政治
甲午中日战争 和《马关条 约》;三国干 涉还辽;反割 台斗争;瓜分 狂潮、维新变 法
八国联军侵华 与《辛丑条 约》;义和团 运动;列强 “以华治华”
经济
文化
资本输出;
民族资本主 维新派主
义初步发展; 张君主立
洋务运动破 宪;近代
产;实业救 报刊兴起;
经济
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 “黄金时 期”
文化 中山装、 剪辫;三 民主义; 新文化运 动;马克 思主义传 播
新三民主 义
阶段
十年 对峙
抗日 战争
解放 战争
时间
1927~ 1937年
1937~ 1945年
1945~ 1949年
政治
经济
南昌起义;八七会 民族资
议;工农武装割据; 本主义
红军长征;日本局 进一步
部侵华
发展
七七事变;国共合 作;两个战场;四 大会战;抗战胜利
民族资 本遭受 打击
重庆谈判;战略防 御;战略反攻;三
毛泽东思 想初步形 成
毛泽东思 想成熟
毛泽东思 想进一步 发展
一、时空坐标
二、特征概览
阶段 特征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 代化迈进
牟机器磨坊
影响
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开始壮大,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三、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主要思想 派别 代表人物
及著作
影响
地主阶 级抵抗 派
师夷长技以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
林则徐、 制夷;《海 展成一股社会思潮;探究、 魏源 国图志》等 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 代思想的主流
代表人
派别
过
平均分配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主张,具有革
程 重要 命性和空想性
纲领 ②《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
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但未能反映农民最迫
切的愿望和要求,且迫于形势,未能实行
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动摇了其统治根基
②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起了反侵略的任务 评
③部分领导人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 价
政治
经济
自然经济解 鸦片战争和 体;商品输 《南京条 出;洋务运 约》;第二 动兴起;中 19世纪 次鸦片战争; 国民族资本 中后期 三元里人民 主义产生; 抗英;太平 西式服装、 天国运动 餐饮、建筑
传入
文化
抵抗派: “师夷长 技以制 夷”;洋 务派: “师夷长 技以自强”
阶段
中国半殖 民地化大 大加深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中国近代史是 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政治上: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阶段
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时间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从历史概念、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英法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 题的能力。
[解析]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已获得“最惠国待遇”,排 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总理衙门成立于1861年,D 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于是向清政 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决 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故选B项。
国兴起
上海首映
电影(1896);
电话传入
(1882);科
门户开放 举制度废
除(1905)
阶段 时间
政治
中华民 国建立 与北洋 军阀统 治
20世纪 初到20 年代
同盟会;辛亥 革命;中华民 国成立;《临 时约法》;五 四运动;中共 一大;中共二 大
国民大 革命
1924~ 1927年
国民党一大; 国共合作;北 伐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
起 主要原因 民族、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因 直接原因 连年发生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时间范围
1851~1864年
过
洪秀全、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石达 程 主要人物
开
重大 金田起义(开始)、定都天京(发展)、北伐西征
事件 (全盛)、天京事变(转折)、天京陷落(失败) ①《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提出
表
代化迈进
现
思想上
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 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社会生 活上
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 会迈进
一、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1)原因: ①根本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 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 地。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
政
表
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
治
现
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
上
力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
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
经济上 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运动中创办
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
主要思想及著作
物
影响
地主阶 李鸿章、
级洋务 曾国藩
派
等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冲击了传统“夷夏之 辨”的保守观念,为 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 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资产阶 级早期 维新派
王韬、 郑观应
改良政治,实行 君主立宪,推行 “商战”
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 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 转移到政治制度起了 启蒙作用
考点一 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 争、探索
考向1
从历史概念、特征、本质属性的角度考查
考题 统计
2013浙江文综: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概念 2012北京文综: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 2011北京文综:《海国图志》的思想内涵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片面最惠国待遇的理解。片面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被迫给予另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 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在当时的最优惠待遇(一般指商务方面, 当时的中国则超出此范围)。故答案B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