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二单元 青岛版(六年制)
5.太阳的光和热∙教学目标1.能说出太阳能够发光,太阳能够发热, 初步感知太阳的光和热。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探究过程,能与同学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石块、玻璃杯、铁片和太阳伞。
三、教学重难点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由太阳的光和热引发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探究。
四、教学设计(一)提出问题太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们热爱太阳,崇拜太阳,赞美太阳,把太阳看作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起来认识太阳,同学们你们对太阳了解多少呢?(二)动手探究1.找证据证明太阳发光和发热的特点。
(1)发光的特点,学生们很快从直观体验中找出证据(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的球体。
特别强调学生在感受太阳的光时,要注意“安全提示,保护眼睛”。
正确地进行观察,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2)课前让同学们分别摸一摸背阴处的墙和阳光下的墙,谁来说一说感觉如何?(引导学生说出背阴处的墙凉阳光下的墙热)2.摸教室内石块、玻璃杯、铁片,再把它们放到阳光下晒一会再摸。
(三)合作交流1.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摸教室内和阳光下物体的感觉: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后汇报:用手摸教室内和阳光下物体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用手摸教室内的石块、玻璃杯、铁片的感觉,用手摸阳光下的石块、玻璃杯、铁片又有什么感觉?)3.师生总结: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
(四)拓展延伸1.在阳光强烈的日子里,和家人进行户外活动时,应注意什么?(事先准备防晒品,引导学生把准备的防晒品写一写或画一画。
)2.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可以回家分享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其他的家人。
青岛版二年级科学上册6太阳和生活6、太阳和生活一、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和有重要影响。
2、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探究太阳对动植物影响的兴趣。
4、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收获资源。
小学科学大象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游乐园》教案(共3课)(2022秋)
第二单元小小游乐园1.滑梯【教学分析】在游乐场,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让儿童流连忘返,秋千、滑梯、旋转木马等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这些孩子们熟悉的设施是开展技术与工程学习的良好载体。
“滑梯”是第二单元“小小游乐园”的起始课。
作为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第一课,本课选择了学生最为熟悉的滑梯作为载体进行教学,一方面贴近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滑梯制作简单,更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该领域知识的信心。
【教学目标】1.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2.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教学准备】[教师]光滑的卡纸、粗糙的卡纸、牙膏盒、纸杯、放大镜、剪刀、胶水、美工刀、透明胶带。
【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情景师: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小玩偶,你最爱的玩偶是哪一个?生1:玩具小猴。
生2:布娃娃。
师:这些玩偶一定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快乐,那么你有没有关心过它们?有没有想过为它们做点什么或者送一份礼物呢?生:有。
师:想一想你们的玩偶,它们需要什么呢?生1:我想给我的布娃娃建一个房子,这样它就不用睡在玩具箱子里了。
生2:我想给我的玩具小猴建一座游乐园,这样我上学去了,它在家就不孤单了。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贴心,你们都很善于关心别人!你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对玩偶,它们是丁丁和当当,它们想拥有一座游乐园,你们能帮助她实现梦想吗?生:能!师:游乐园里面有很多游乐设施,比如滑梯、跷跷板、秋千等,今天我们就先做一部小滑梯吧?生:好![设计意图]一个好的工程技术活动,要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科学教育观。
创设关心自己的玩偶,为玩偶制作游乐场的情景来导入教学,既蕴含了关爱他人的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又总领了整个单元的任务目标。
2.提出任务师:既然是滑梯,那就要能让丁丁和当当顺利地滑下才行,请大家看一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滑梯的图片,再结合自己滑滑梯的经历,想一想,如何建造滑梯才能保证它们能顺利地滑下来呢?生1:滑梯的滑道要很光滑才行。
生2:滑梯要足够高,否则它们就不会往下滑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材料教案
第二单元材料1.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体会物品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组成物体的材料。
2.科学探究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用自己的标准,给我们周围的物品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分享自己的观点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物品分类的标准,把周围物品分类。
2.教学难点: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感受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10张不同物品的卡片2.教师使用:课件、实物、班级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预设5分钟)1.出示《我们生活的世界》课题,导言:我们生活的世界绚丽多彩,物质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从身边的物质出发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
2.新授:请同学们说一说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物品,思考一下,哪些是来自大自然的,哪些是来自人工制造出来的?3.教师组织学生识别实物图片。
二、讨论分类的标准(预设15分钟)1. 播放“自然视觉生活景观”剪辑视频和“创造工厂人工智能”剪辑视频2.引入科学词汇自然世界人工世界沙石木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纸……3.教师分别对这些科学词汇进行讲解及举例说明。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习。
三、给物品分类(预设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对物品按材料类别分类。
2.出示活动手册样本,先填写分类标准,再逐一出示物品图片,让学生深入理解物品分类标准。
3.布置学生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去分类,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四、研讨交流和总结(预设10分钟)1.我们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成了哪几类?(师生共同探讨研究)2.每一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完成班级记录表)板书设计:《我们生活的世界》分类标准:自然世界人工世界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纸……2.不同材料的餐具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2课。
本课教学将以常见餐具为载体引领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对不同材料进行多角度观察,进而了解金属、陶瓷、木头、塑料几种材料的特点。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
反思)
简介
本教案包括了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的内容,以及每节课的教学反思。
目标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
- 理解并掌握二年级科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索能力
教学内容
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春天的变化
- 课程一:春天的气候变化
- 课程二:春天的动植物
- 课程三:春天里的工作
第二单元:夏天的一天
- 课程一:太阳公转的原理
- 课程二:夏天的天气和穿着
- 课程三:夏天的游戏
第三单元:秋天的变化
- 课程一:秋天的气候变化
- 课程二:果实的丰收
- 课程三:秋天的风筝
第四单元:冬天的变化
- 课程一:冬天的气候变化
- 课程二:雪花的奇妙旅行
- 课程三:冬天的活动
教学反思
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研究情况。
教学反思包括以下方面:
- 教学准备的充分性
- 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情况
-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以上是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的内容。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
能力。
祝教学顺利!
---教案结束---。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万魏榕)
科教版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十一课时:神奇的纸【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重点难点】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普通的纸、订书机、杯子、热水、刷子、食用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杯套、防腐木、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1.基于观察,交流纸的特点。
纸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具有多种。
这是一张非常常见的白纸,说一说,这张纸具有什么特点?预设:白色、很薄、轻等。
2.基于纸的特点,交流纸的用途。
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预设:写字、画画、折纸、手工……3.基于现有特点,引发对纸的畅想。
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呢?二、探索(一)明确改造纸的方法1.交流改造纸的方法。
请同学们大胆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改造一张白纸?预设:折叠、染色、刷油……2.明确改造纸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用折叠的方法改造白纸,看看改造后的白纸会有哪些新的功能(二)探究改变形状后纸的新功能1.折纸。
(1)教师示范折叠方法(或播放微视频),明确注意事项。
(2)学生折纸。
2.观察中发现纸的新特点。
(1)(教师拿着折好的纸)请仔细看一看(教师示范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预设:学生回答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或纸的宽度发生了变化。
(2)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楞状,折叠出来的纸就叫瓦楞纸。
3.实践中发现纸的新功能。
2024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教案
2024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空中的星体》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天空中的常见星体,如太阳、月亮、星星等,并探究它们的特点和现象。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对天空中的星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天空中的星体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他们对星体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现象,对于星体的特点和形成原因等深层次的知识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天空中的常见星体,如太阳、月亮、星星等。
2.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星体的特点和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天空中的常见星体。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星体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的星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讲授法:讲解星体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讨论法:分组讨论星体的现象和特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讲解星体。
2.准备教案和课件,用于指导教学。
3.准备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等,方便学生观察星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天空中的星体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你们见过这些星体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讲解太阳、月亮、星星等常见星体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星体的现象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星体的运动和变化。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星体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讲解其他天空中的星体,如行星、卫星等,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星体知识。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星体的特点和现象。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 《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
2. 能够通过触摸、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固体物体,如木块、金属片、气球等。
2. 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和示范:讲解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并示范如何观察和描述。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互相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4. 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描述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物体的特性。
2. 观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1.2 《比较物体》教学目标:1. 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 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测量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2. 学习如何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和示范:讲解如何使用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并示范操作。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使用工具测量和比较不同的物体。
4. 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和比较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 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比较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2.1 《水的奇妙》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学习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 水的性质和特点,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2. 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以及相关实验。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水的性质和特点。
2. 讲解和示范:讲解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并示范相关实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第一章:认识科学探究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b.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答案、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结果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调查、分类等。
b.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答案、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c. 教师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二、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物质,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b.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物质特性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常见的物质:水、空气、土壤、金属、塑料等。
b. 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溶解性等特性。
3. 教学活动:a. 教师展示各种物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性。
b.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c. 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物质的特性和用途。
三、第三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器官。
b. 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生长现象,探究植物生长的原因。
2. 教学内容:a.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b.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
3. 教学活动:a. 教师演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器官。
b.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现象。
c. 学生讨论植物生长的原因。
四、第四章:动物的世界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b.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动物行为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常见的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昆虫等。
b. 动物的生活习性:捕食、迁徙、繁殖等。
3. 教学活动:a. 教师展示各种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行为。
b. 学生分组调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c. 学生举例说明常见动物的特点。
大象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小小游乐园 3 秋千 配套教案
3秋千【教学分析】本课通过组织开展设计和亲自动手制作秋千的活动,引导学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与手工制作的不同。
【教学目标】1.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能够通过画图或口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
3.能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并根据自己和同学互评的意见进行改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吸管、木棒、绳子、细铁丝、卡纸、橡皮泥、橡皮筋。
2.学生准备:无。
【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情景师:在之前的两节课中,我们分别完成了滑梯和跷跷板的制作,同学们的设计和动手能力越来越棒了!今天,我们来挑战一项难度更大的任务——为丁丁和当当制作一部秋千,同学们有信心吗?生:有!师:有了前两节课的经验,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今天的任务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生开展小组讨论)师:谁有好的办法?生1:首先要知道秋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生2:还要知道我们有哪些材料和工具。
生3:画设计图的时候要考虑制作时候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先让我们一起通过视频和图片来认识一下秋千的结构吧!(师利用视频和PPT带领生认识秋千的结构)生:秋千主要由支架和座椅两部分构成。
[设计意图]本课的导入活动除了创设情景和观察秋千的结构之外,还特意增加了一个讨论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前两课的学习经验,思考和总结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学习的一般方法。
2.提出任务师:再结合你玩秋千的经历,说一说秋千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生1:我认为是支架,如果秋千支架不稳固就荡不起来了,而且还会有危险。
生2:我也认为是支架,支架上面的横梁要能承受得了丁丁和当当的重量。
生3:我觉得吊座椅的绳子也要结实,否则荡起来断了就麻烦了。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秋千的支架是特别最重要的部分,要稳固才行,绳子也要结实。
[设计意图]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制作与美工制作的最大区别在于美工制作往往以美观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制作往往以满足实际需求为第一要务,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兼顾美观。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2. 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科学保持兴趣和好奇心,有良好的科学惯。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能够运用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1. 《种子和种植》2. 《植物的生长》3. 《植物的繁殖》第二单元天气和气候1. 《天气与季节》2. 《天气的变化》3. 《气候和我们的生活》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分类》2. 《物质的性质》3. 《物质的转化》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1. 《生物和环境》2. 《生物的生长和变化》3. 《生物的适应和生存》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天气的变化等,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转化。
3. 调查法: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讨论法: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的运用,以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或者作业,检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时间每节课40分钟,全册共32课时。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2. 实验器材3. 计算机和网络4. 调查工具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或者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3. 交流:让学生与他人交流探究成果,分享探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4. 总结: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2024年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版
2024年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身边的科学1.1 认识我自己1.2 感知物体2. 第2章:多样的生物2.1 校园里的植物2.2 校园里的动物3. 第3章:地球与空间3.1 天空和大地3.2 天气与季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类物体、植物和动物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地球与空间的基本知识,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观察、描述和分类物体、植物和动物。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放大镜、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在第1章“认识我自己”中,让学生画自己的手,观察手的结构。
2.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例:在第2章“校园里的植物”中,讲解如何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征。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例:在第3章“天空和大地”中,让学生观察天空和云彩,描述其特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需简洁明了,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章:画一幅自己的自画像,标出手、脚等身体部位。
第2章: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描述其特征并分类。
第3章: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描述不同天气的特点。
2. 答案:第1章:自画像及身体部位的标注。
第2章:植物特征描述及分类。
第3章:天气变化记录及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观察和探索。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更多的科学现象。
推荐相关科普书籍和视频,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重点关注细节:教材章节和内容的选取与教学目标的对应。
补充说明:1. 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确保每节课的活动都能有效支撑目标的实现。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特性和变化过程。
2. 掌握常见材料的用途。
3. 发展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标有不同物质名称的图片卡片。
2. 各种常见材料的实物或图片。
3. 活动所需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关于物质的内容,例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2. 提问学生身边有哪些物质,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相互交流。
探究活动(15分钟)1. 准备一些标有不同物质名称的图片卡片,例如铁、铜、纸、塑料等。
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这些物质卡片并尝试猜测它们的用途。
2.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卡片,找出不同物质的特点和用途,并归纳总结。
讨论与展示(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组讨论他们的归纳结果,并将结果展示给全班。
2. 引导学生根据归纳结果描述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实践活动(15分钟)1. 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常见材料的实物或图片,例如玻璃、木头、布料等。
2.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进一步验证和加深他们对不同材料特点和用途的理解。
3. 鼓励学生进行实物比较以及与归纳结果的对比,进一步加深理解。
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出新的材料问题,例如拓展到不同种类的金属、塑料等材料。
2.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探究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小结(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我们学到了什么?不同物质有哪些特点和用途?"2. 结合学生的回答,概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物质,找出新的物质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并准备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总结本节课通过观察、归纳和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了物质的特性和变化过程,并掌握了常见材料的用途。
通过小组讨论和活动实践,学生培养了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和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并探索新的材料。
科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教案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不同材料的餐具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不同材料的餐具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户外烧烤活动:不锈钢餐具,因为不锈钢餐具耐用、易清洗、不易损坏,适合户外活动或多人聚餐时使用。
- 儿童用餐:塑料餐具,因为塑料餐具轻便、价格低廉、色彩丰富,适合儿童使用或一次性使用。
- 正式宴会:不锈钢餐具,因为不锈钢餐具耐用、易清洗、不易损坏,适合正式场合使用。
八、板书设计
① 不同材料的餐具特点:木制餐具环保、无毒、手感好;不锈钢餐具耐用、易清洗、不易损坏;塑料餐具轻便、价格低廉、色彩丰富。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餐具时,可能会遇到难以区分材料特点的困难。此外,他们可能对材料的分类和特点的理解有一定的挑战。此外,学生可能对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感到困惑。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科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不同材料的餐具》》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 《材料的秘密》:揭示不同材料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材料的特点。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认识科学实验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讲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团队合作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练习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
第二章:观察植物的生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主要器官。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茎的生长、叶的生长、花的开放、果实的形成。
讲解植物的主要器官:根、茎、叶、花、果实。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器官。
学生分组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器官特征。
第三章:探究声音的产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声音的产生:声带的振动、乐器的演奏。
讲解声音的传播:空气传播、固体传播。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并观察声音的传播。
第四章:水的性质和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水的物理变化。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水的性质:透明、无色、无味、液体。
讲解水的物理变化:蒸发、凝固、融化、沸腾。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变化。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凝固等物理变化。
第五章:简单机械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和操作简单机械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
讲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特点。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
后
记
课题
3、书的历史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师:这座山坡就是自然世界的,而房子又是属于人工世界的,可见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是相互融合的。
三、按材料类别给物品分类
师:那我们现在一起去刘博士家里面看看吧!咦!他正忙着做实验呢,物品摊了一地,佩奇想和大家一起帮忙收拾一下,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PPT出示物品图片]师:咦?这些物品你们都认识吗?
师:嗯,看来我们都认识,但是刘博士平时都喜欢根据材料的类别给物品分类摆放。看来我们得先知道有哪些常见的材料。那你们知道哪些常见的材料呀?
三、研讨四种材料做的餐具的优缺点
1.巧虎:谢谢小朋友们的努力,这下我总算对这些材料做的餐具有些了解了,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选择什么材料的餐具送给小花妹妹比较合适呢?(生回答)
2.追问:这种材料做的餐具有什么优点或缺点吗?(生:不易碎,漂亮)
3.追问:为什么没有小朋友选择陶瓷的餐具呢?(生:易碎)
4.巧虎:听了小朋友们的分析,我终于知道该怎么选了,谢谢大家了。
教学过程
旁注
一、情境导入
[出示佩奇图片]
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朋友吗?
预设:认识,是佩奇!
师:今天,佩奇准备带大家去一位科学家刘博士家做客,你们准备好了吗?
预设:准备好了。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植物》第1课《观察一棵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观察植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1.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
2.认识常见的植物。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
2.准备观察植物的工具,如放大镜、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植物。
2.观察植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棵植物进行观察。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植物,记录观察结果。
3.分享观察结果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4.认识植物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等。
第2课《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重点: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长过程中的植物。
2.准备观察植物生长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
2.观察植物生长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
3.分析植物生长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4.分享观察和分析结果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
第3课《保护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2.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保护植物的资料。
2.准备保护植物的工具,如手套、剪刀等。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保护植物。
2.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教师讲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就是保护地球。
3.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保护植物,如种植树木、不摘花折树等。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材料第1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1课。
教材从“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熟悉的场景引入,引领学生了解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
本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由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引出本课要研究的材料这一主题;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根据材料对物品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并在分类过程中对材料作初步的观察与辨别;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观察与分类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关于“按材料对物品分类”的观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描述各种材料的特点。
作为《材料》单元的起始课,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两种世界”的概念,让学生从材料的视角看世界。
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对材料的“初始认识”,从而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材料有许多感性的认识,他们能说出许多材料的名称,也知道许多材料的特点。
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无意识的观察与了解,比较模糊和零散。
他们往往分不清“物品”和“材料”,有时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
学生对材料的这种模糊概念或错误认识都将成为本课教学的起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体会物品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组成物体的材料。
科学探究目标:1.结合学生实际用自己的标准,给我们周围的物品分类。
2.结合学生实际用自己的标准,列举出各分类的代表性物品。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2.乐于表达、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
【教学重点】探索物品分类的标准,把周围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感受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衣服、橡皮筋、烧杯、瓷杯、瓷碗、塑料杯、可乐瓶、玻璃瓶、气球、金属勺、小木块、木筷、回形针、毛巾、学生活动手册等。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课题1:我们周围的物体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物体,如木头、金属、塑料等。
2. 了解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物体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教具:木头、金属、塑料等。
- 幻灯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2. 新课导入:介绍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3. 实例讲解: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并描述组的物体特征。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 观察家里的物品,描述其特征,并和家长分享。
课题2:我们身边的材料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材料,如纸、布、玻璃等。
2. 了解不同材料的用途和性质。
3. 培养学生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材料及其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类和比较材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教具:纸、布、玻璃等。
- 幻灯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材料,引导学生说出材料的名称。
2. 新课导入:介绍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 实例讲解: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并比较组的材料性质和用途。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 观察家里的材料,比较其性质和用途,并和家长分享。
课题3:我们生活中的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教具:日常用品。
- 幻灯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日常用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用品的名称。
2. 新课导入: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实例讲解: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科学现象。
部编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
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回顾并巩固第二单元所学的知识,包括生物的特征、植物的分类等。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一步了解生物的特征和
植物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巩固第二单元所学的
知识。
2.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理解生物的特征和植物的
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探索精神。
2. 学生培养对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生物的特征
2. 植物的分类
教学难点
1. 生物的特征的深入理解
2. 植物的分类的方法掌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单元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自主研究
学生自主复第二单元的知识,教师提供研究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的研究心得和经验,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4. 观察与实验
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进一步了解生物的特征和植物的分类。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收获,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寻求解答。
6. 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评价学生在生物特征和植物分类方面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1. 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做成,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按材料对常见物品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关注我们生活世界里的材料,发展研究材料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材料对于制造人工世界的重要性,倡导环保节能。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衣服、橡皮筋、烧杯、瓷杯、瓷碗、塑料杯、可乐瓶、玻璃瓶、气球、金属勺、小木块、木筷、回形针、毛巾、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分别出示自然景观图、城市风光图和家居生活照片)聚焦: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既有天然形成的自然世界,如山川、湖海、森林、草原等,也有人类设计、制造的人工世界,如房屋、桥梁、汽车、电器、服装、文具等。
(引出课题《我们生活的世界》二、探索(一)认识材料1.(出示椅子图片)这是一把很普通的椅子,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当自然世界里的树木被砍伐下来做椅子、桌子时,木头就成为了一种材料。
木头是我们生活世界里很常见的一种材料。
2.小组讨论: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哪些物品,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提供科学词汇帮助学生描述材料名称(金属、塑料、玻璃、橡胶、纤维、陶瓷、木头等)。
(二)给物品分类1.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很多很多的物品(一一出示14种物品),你能够给这些物品按它们的材料分类吗?2.说明:这些物品都已经标上了序号。
3.出示要求:(1)把这14种物品按顺序在桌面摆好,然后把相同材料做成的分为一堆。
(2)把由同种材料做成的物品序号记在活动手册的表格中(或由教师单独发放活页表格)。
(3)把无法确定的物品序号写在“其他”那一格。
提示:音乐响起时,整理好材料,准备发言。
4.分发材料,小组分类、记录,教师巡视。
三、研讨1.我们把物品分成了哪几类?说说你分类的理由。
适时指导:衣服、毛巾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可乐瓶、橡皮筋是由什么材料做的?(教师简单介绍纤维)。
2.每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呢?塑料——轻、颜色多、光滑金属——有光泽、打不碎、会生锈木头——黄色、有条纹、能浮在水上橡胶——有弹性玻璃——透明、光滑、会反光、容易碎纤维——柔软、能做衣服陶瓷——重、易碎、光滑各小组讨论后开展全班交流研讨。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对物品的分类结果及材料特点的描述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
3.小结:有些物品是由塑料、金属、木头、陶瓷、玻璃、纤维、橡胶等单一材料做成的,也有些物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做成的。
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
四、拓展通过课件展示自然材料被加工成人工材料的例子,并向学生讲述人们常常要将自然材料加工成人工材料,目的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不同材料的餐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认识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陶瓷等。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点。
2.能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通过调查发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学生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观察和辨认不同材料做成的餐具。
教学难点:能辨认不同材料的餐具,并用适当的词语描述不同材料的特性。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不锈钢碗和勺子、陶瓷碗和勺子、塑料碗和勺子、木碗和勺子、纸盒子教师准备:不同材料的餐具、课件、班级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出示准备好的餐具,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那么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课题《不同材料的餐具》板书二、观察餐具特点1.各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知道呢?学生分组带着问题对四种材料的餐具进行观察,提示学生可用手敲,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方法。
2.学生小组边观察边进行讨论3.汇报:你们的观察结果是什么?这些餐具都有什么特点?4.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用科学用语,并总结、讲解。
5.拿出活动手册,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填写活动手册。
三、做游戏巩固练习1.“神秘的盒子”游戏。
只能描述餐具或材料的特点,教师回答“是”或“不是”,最后猜出盒子里的餐具是什么。
2.根据之前总结的四种材料的特点,说一说用这些材料做碗和勺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四、交流和总结提问:四种材料都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总结。
五、作业1.回家可以和父母继续做“神秘的盒子”的游戏巩固练习。
2.可以在家里在找一些别的物品观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六、板书设计不同材料的餐具材料特点不锈钢碗反光光滑、坚硬陶瓷碗光滑、坚硬塑料碗光滑木碗粗糙《书的历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书的历史》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三课时。
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制作书的材料发展过程,感受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介绍书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在三种不同材料上写字,并试着装订成一本简易的书,来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不同材料来制作书的优缺点;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索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做书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并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书写材料和现在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获取制作书的材料变化历史,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
纸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
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成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
为什么做出的材料会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科学态度目标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制作书材料的变迁。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纸张、泥板、竹简、竹片、毛笔、墨水、木棒、课件、记录单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了解书的历史1.提问:观察自己的书本,我们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古时候的书也用纸做的吗?你知道古代的书是怎样的?3.了解书的历史。
播放书的历史微视频,解说词如下:在很早很早以前,根本没有纸,人们会用树枝在陶泥上刻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
后来,人们会在乌龟壳上,动物的骨头上刻划文字,这相当于最早的“书”了。
技术发展了,人们会在青铜器上铸字,但这还不算真正的书。
真正的书出现在战国时期,有人用毛笔将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保存,并用绳子编册成书,我们称它为简册。
因为竹片和木片比较容易获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用这种材料。
简册,虽然使用较为普遍,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简册有些重。
丝绸出现后,人们便在轻巧的丝绸上写字,称之为缣帛,可是丝绸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
这个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蔡伦。
他是一位很会动脑筋的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想到了更好的办法造出了一种书写材料——纸。
他用树皮、麻头和破渔网作为原料,经过多次加工,制出了最早的纸——蔡侯纸,这也是是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4.聚焦话题:做书的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5.穿插竹简观察体验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己的书,图书馆里的书,认识到纸是现在做书最为广泛的材料。
通过反问古时候做书的材料,引入书的历史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做出材料变化的思考。
)二、探索:尝试制作一本简易的书活动一: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的体验过程。
任务要求:用毛笔在竹片上写自己的姓名,和同学说一说在竹片上写字的感受。
音乐声响起,将毛笔放回笔筒,体验结束。
活动二:穿越到陶泥时期,经历用木棒在泥板上写字的体验过程。
任务要求:除了在泥板上写姓名,比一比在泥板、竹片,纸三种材料上写字的感受。
完成活动记录表。
音乐声响起,整理实验材料,体验结束。
活动三:1.想办法将它们装订成册,成为一本书。
2.让学生演示,体验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的穿越体验活动,让学生经历在不同材料上写字的过程,感受不同材料书写的优缺点。
通过班级装订成三本书的过程,体验不同材料装订的难易程度,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三、研讨:三种材料做成书的优缺点1.比较三种材料的书,说说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2.从做书材料的变化,说一说你懂得了什么?3.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书写、装订的体验活动后,对三种材料进行客观的评价,体会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提出问题: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启发学生去思考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是最完美的,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不断会出现更好的材料来做书,意识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板书设计】书的历史《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
本课教学以纸为载体,通过改造一张纸,比较和体验纸改造前后性能的变化,交流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继续改造材料、发现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
本课教材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承接第3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经验说说普通纸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让纸具有更多的本领。
第二部分——探索,用“折叠”这种改造方法,引领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纸被改造后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其中比较观察又分三步,即按一按(比较弹力)、放一放(比较承载力)、摸一摸(比较隔热能力)。
第三部分——研讨,纸改造后性能的变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