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肥的十大误区

合集下载

关于微生物菌剂的这些错误观点

关于微生物菌剂的这些错误观点

关于微生物菌剂的这些错误观点任何正在做农业的人都知道土壤是一切的基础,生活来源。

土壤在作物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物的原因不好,因为作物不好,因为土壤不好。

近年来,由于我们的农业长期依赖于肥料的长期,它导致土壤中的大量有益的微生物植物群被破坏,这么多人现在解决目前的土壤生态质量,这是使用土壤中高质量的微生物细菌。

那么,在使用微生物剂以消毒土壤后,你能担心吗?微生物细菌真的培养了各种作物吗?首先,可以微生物剂可以灭菌吗?微生物细菌不起作用以消毒土壤。

它只是利用我们的人工选择卓越的微生物群落来抓住原来的微生物细菌的营养和空间在以前的土壤中,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是不完全杀死其他细菌。

例如,一些抗生素微生物在土壤中,它们可以分泌抗生素,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繁殖,这可以预防和降低致病微生物对土壤中的作物。

其次,微生物细菌真的是种类种植的各种作物吗?对于各种作物植物,微生物剂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活化土壤矿物质营养,并提供相应的生物刺激的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植物的生长和生产,患有疾病的抗病,所以不可能。

但它从未被作物培养。

1,微生物细菌功能条件微生物是生物体,只有生物微生物可以进行生理代谢,并且可以进行一系列功能。

因此,微生物细菌应该有效,还有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温度,湿度,水分尺寸,土壤透气性,包括有机物类型,有数量,这些都是微生物的所有步骤,以及微生物的所有步骤,和微生物该作用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寿命系统调整微生物调整。

我们必须符合微生物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环境。

这种存活环境很好,微生物剂可以快速增殖,产生足够的数量以发挥功效。

2,微生物细菌不能取代传统肥料微膜剂主要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而不是提供矿物质,因此微生物剂不会完全取代传统肥料,而是用肥料,有机肥等进入土壤。

最后,我将提醒您,不要将微生物细菌用给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肥料(如硫酸钾等)。

由于这些药物,肥料,很容易杀死微膜剂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菌肥最佳使用方法

微生物菌肥最佳使用方法

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接种剂或菌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可以用于浸种、蘸根、混拌底肥、沟施或穴施,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因为微生物肥料是“活的肥料”,含有大量的有益菌,而有益菌的活性受到地温、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使用方法上有着合理的规范,方法使用对了,效果发挥好,不浪费。

下面来看一下微生物菌肥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微生物菌肥常见误区。

微生物菌肥使用方法1.育苗时开始使用效果最佳提前一天,浸种十五分钟至半个小时,然后阴凉处晾干,提前一二天,均匀混拌育苗基质,略蘸小水浇洒,让菌剂提前定植繁殖生长。

覆盖薄膜,以免杂菌混入。

微生物肥料越早使用越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微生物肥料当中含有的有益菌,可以促进土壤当中有益菌的繁殖,并且抑制杂菌的生长,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并且能够改善因长期使用化肥而造成的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一系列土壤性问题。

微生物菌肥还能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

所以在育苗期就开始使用生物菌肥,对提前预防作物的病虫害起到很好的作用,间接地减少了因病虫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定植穴施或沟施穴施为佳,均匀混拌麦麸、碎磨稻糠、豆粕等有机质,若少量添加玉米粉、黄豆粉尤佳(为避免豆粕等有机质烧苗,尽量使用腐熟过的,并添加晒干的泥土)。

施入后及时覆土。

微生物肥料为什么穴施效果最佳?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营养,而作物叶片光合作用供给的营养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的营养供给都是来自于作物的根系吸收。

所以保证根系的生长及根系周围土壤环境健康是十分有必要的。

只有保证了根系周围土壤环境营养丰富,有机质充足,才能保证根系很好地生长,为作物提供全生长周期的营养需求。

3.混拌底肥、有机质旋耕进土下若第一次使用微生物菌肥,建议加倍用量,旋耕下底肥时使用。

因为长期使用化肥的土壤,比如连作三年以上的土壤,土壤营养平衡一般就会被打破,常年使用的就会发生一系列土壤问题,严重危害了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使用微生物菌肥常见误区1.为图方便,习惯与化学农药混用,降低活性微生物肥料中含有活菌成分,将微生物肥料与杀4950细菌药剂混合使用且长时间放置,极易影响菌的活性,造成部分菌死亡。

微生物菌肥的十大误区

微生物菌肥的十大误区

微生物菌肥的十大误区随着农户种植模式转变、施肥用药习惯的转变,农作物生产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为了应对新问题,用户将注意力转向了微生物肥料产品。

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目前,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接种剂(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菌肥)、生物有机肥(菌肥)三类。

在使用过程中,微生物肥料在提高土壤生物肥力、防控根部病害、提高产品品质作用显著,但是也有用户反映效果不稳定,同一批次的品种在不同作物、不同时期、不同用量的情况下效果差异很大。

经过调查发现,引起效果不稳定有产品本身的问题,也有储运和用户使用的问题。

因用户不正确使用造成微生物肥料效果降低的现象十分常见,农户使用这类肥料中存在诸多误区,主要体现在观念和使用方法上。

第一部分:7个观念误区误区1:靠见效速度评价产品好坏,认为见效快的就是好菌剂或菌肥。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除了会分解土壤中难溶及被固定的元素,增加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物质,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外,还能产生植物生长刺激素和拮抗某些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可减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肥料效果的发挥与微生物菌群繁殖速度、菌群数量关系紧密,菌群生长存在周期,这一点是与化学肥料和植物调节剂的最大区别,这也就出现了微生物肥料速效性不如化学肥料与植物调节剂的现象。

见效慢并无意味着菌剂及菌肥是无效果的,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作物长势明显改善的品种也未必是好的菌肥或菌剂,其中也不乏一些添加了植物调节剂的品种。

误区2:种类混乱,分不清使用的是菌剂还是菌肥。

农用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益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作用;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种植黄瓜注意了,用菌肥时存在哪些误区,赶快看看【一点资讯】

种植黄瓜注意了,用菌肥时存在哪些误区,赶快看看【一点资讯】

种植黄瓜注意了,用菌肥时存在哪些误区,赶快看看【一点资
讯】
误区一:盲目大量施用
虽然施入较多的菌肥不会出现像未腐熟的有机肥料那样的烧根烧苗现象,但并不是施得越多就越好。

这是因为黄瓜产量的高低与土壤中养分含量最低的一种养分相关,土壤中某种营养元素缺乏,即使其他养分再多,黄瓜的产量也不会再增加。

只有向土壤中补偿缺少的最小养分后,黄瓜产量才能增加。

另外,当施肥量超过最高产量施肥量时,黄瓜的产量会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因此,不可盲目大量施用菌肥。

如激抗菌968菌肥沟施、穴施或畦施时,在土壤状况比较正常的情况下每亩用80~100kg即可;若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可增加用量。

根据盐渍化的轻重程度,每亩可增加20~40kg。

再如芽孢杆菌类生物菌冲施肥,在土壤状况比较正常的情况下每亩可用40~50kg并混加高钾复合肥10~15kg;但若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可单用芽孢杆菌类生物菌冲施肥冲施即可,每亩用量增至
误区二:菌肥代替农药
很多菜农穴施菌肥有效地控制住了黄瓜死棵的发生发展,于是不少菜农就将施用菌肥作为抑制黄瓜死棵的唯一方法,或者在菌肥预防死棵效果不理想时说“这个菌肥是假的”等。

菌肥虽然可以以菌抑菌,但对于病害,不能达到农药的效果。

旦发生病害,特别是根茎部病害,还要使用药剂对症用药进行防治。

浅析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微生物肥料是一种以微生物菌群为主要活性成分,辅以有机物质和无机元素,通过固氮、磷解、生长促进等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养分利用率的新型生物有机肥料。

由于其具有绿色环保、高效节约、对土壤和作物有益等诸多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与此微生物肥料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对微生物肥料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微生物肥料的特点1. 绿色环保微生物肥料主要以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菌群为活性成分,不含化学合成物质,对土壤和作物的无害性较低,属于绿色环保产品。

在肥料的生产、施用和循环利用的全过程中,不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2. 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肥料中含有大量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菌群和活性物质,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微生物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

3. 提高土壤肥力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能够与土壤中的养分形成协同作用,帮助土壤中的养分更好地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微生物还可以分解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蓬松度和通透性,有利于土壤的气体交换和水分渗透。

4. 抗逆性强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菌群具有一定的抗逆性,能够在逆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在水浸、干旱、盐碱等环境中,微生物能够帮助植物吸收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

微生物肥料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1. 技术含量不稳定目前,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微生物菌群的活性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受到生产工艺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活性容易丧失,导致产品的质量和效果不稳定。

2. 需要科学配方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菌群需要科学配方,不同的土壤和作物需要不同的微生物菌群组合,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目前,对微生物菌群的组合和配比研究还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蔬菜生产上使用生物菌肥的几个误区

蔬菜生产上使用生物菌肥的几个误区

何永梅王佐林1. 误认为微生物肥料是万能肥料或不是肥料一种认为生物菌肥肥效很高,属万能肥料,甚至说可以完全 取代化肥;另一种认为生物菌肥根本不是肥料。

这两种 说法都不正确,合理使用生物菌肥对作物确实有增产效 果,但不能单施,一定要与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才 能达到增产提质、减少化肥使用成本、改善土壤理化性 状、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施用生物菌肥后又用杀菌剂灌根部分菜农在定 植时施用了生物菌肥,但在定植一段时间后又用杀菌剂 灌根防止根部病害,从而导致生物菌肥中含有的放线菌、 芽孢杆菌、毛壳菌等有益微生物被全部杀灭。

因此,在 未发现严重的根部病害时,不要用杀菌剂灌根。

最好是 先用杀菌剂处理,待杀菌剂过了有效期(如半个月以后), 再施用生物菌肥。

3.拿生物菌肥当药用部分菜农定植时施用了生 物菌肥,在发现死棵现象后,认为继续冲施生物菌肥 就可防止死棵,其结果是死棵现象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目前,很多菌肥中都含有能够杀菌抑菌的有益菌,但 这些有益菌分泌的杀菌物质可能只对一种或一类病菌 起作用,如木霉菌对韭菜上的白绢病、果树的根腐病 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使用后可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 密度,降低发病概率,但对其他病害作用有限。

而且, 有益菌释放的杀菌物质,如链霉素、井同霉素等浓度 很低,相对于人工提取的工业化产品作用有限。

另外, 菌肥中有益菌需要等菌群扩大后才能起到抑菌作用。

所以,在病害发生较多的菜地里,翻地时普施生物菌肥, 定植前用药剂拌种或蘸根,定植后进行灌根,采取综 合措施才是防止死棵的有效手段。

当植株出现病害时, 用菌肥来防治是不可取的。

4.用菌肥代替肥料部分菌肥中含有解磷解钾菌,这些菌种能释放有机酸等物质,将土壤中的无效态磷 钾活化,利于植物根系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

但植液。

根外追肥还应注意做到:使用喷雾性能好的喷雾 器,雾点细而均勻;最好加0.3%的展着剂(如中性洗 衣粉);喷施时间避免在中午高温时间段,最好选择在 早晨露水干后至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这两个时间段株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还是依靠施用的有机 肥和化学肥料来满足的,菌肥起到的仅是辅助作用。

菌肥施用莫要走的误区.doc

菌肥施用莫要走的误区.doc

菌肥施用莫要走的误区菌肥现在越来越多的受到农民的喜爱,但是在喜爱的同时,我们不要走以下几大误区:菌肥用量越多越好,忽视了补充N、P、K。

菌肥能够改良土壤结构,为作物和土壤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施入较多的菌肥,虽然不会出现烧根烧苗现象,但并不是越多越好。

这是因为N、、K才是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元素,而生物菌肥富含生物菌,含有作物所需的这些营养很少,它的作用是解磷解钾,防止死棵。

因此当土壤中营养元素缺乏时,即使施用菌肥再多,农作物的产量也不会再增加。

另外,当施肥量超过最高产量施肥量时,作物的产量便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生产投入成本增加而收益降低。

因此,盲目大量施用生物菌肥达不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菌肥单施,不与肥料混用。

有些菜农认为,菌肥不能与化学肥料混用,混用后高浓度的化学物质会杀灭菌肥中的活性菌,因而菌肥就失去了其意义,其实不对。

菌肥作追肥进行冲施时,因自身营养含量低,若单用则难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养分需求。

同时,菌肥除了不宜与碳酸氢铵等化肥混用外,与其它化肥混用还有不少好处。

如过磷酸钙施易被土壤固定而失效,与菌肥混合后施用,减少了化肥与土壤的接触面,减少养分的固定,同时化肥也可以被菌肥吸收保蓄,减少养分流失。

单独施用较大量化肥或化肥施用不均匀时,容易对作物产生毒副作用,若与菌肥混合后施用,则不会发生此类问题。

而且化肥只能为作物提供一种或几种养分,长期施用,作物会产生缺素症。

菌肥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体系,增强土壤中酶的活性,有利于养分转化。

认为菌肥防死棵万能,忽视了其它防治措施。

死棵是近年来棚室蔬菜最为突出的病害。

随着菌肥的不断推广应用,很多菜农穴施菌肥有效地控制住了蔬菜死棵的发生发展,于是生产中不少菜农就将使用菌肥作为抑制蔬菜死棵的唯一措施。

菌肥的确可以起到以菌抑菌的防病效果,但是菌肥不是农药,不能达到农药防治病害的效果。

一旦发生病害,特别是根茎部病害,还要使用药剂对症用药进行防治,不可过分依赖菌肥的防病功效。

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的问题和误区

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的问题和误区

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的问题和误区《中国种植业大观·肥料卷》1.问题我国微生物肥料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研究、生产及应用效果和开发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①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仍然明显落后于生产实际,许多障碍应用效果提高的因子未能得到深入研究,多年来的这种头重脚轻的研究格局和长期投入极低的态势已经制约了应用发展。

曾收集过150多篇报告,涉及机理的研究极少,主要是一些增产原因的分析,诸如分析了株高、株数、分蘖、苗数、粒重和百(千)粒重,少数的文献探讨了微生物肥料适合的接种剂量(显示效果的活菌数量),个别的还测定了土著群体数量的多寡与接种必要性的关系。

但真正涉及微生物肥料及产品中微生物本身,例如,它们的作用实质,产品制造过程中最佳、最合理的工艺,微生物肥料施用后在土壤和植物根部的定居、存活和数量消长,与土壤中的同类或异类微生物的竞争,以及影响微生物肥料作用发挥的其它制约因素等,研究得极少,深度也远远不够。

长期以来,从国家的角度极少有微生物肥料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立项,不仅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条件、设备落后,而且科研队伍萎缩、老化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除此以外,极少有企业愿意出资在这方面加强研究。

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产品的构成需要改进。

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的产品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诸如有效活菌含量低,杂菌率偏高,有效期短等。

还有一些产品的构成表现出明显的不合理,例如菌种的组合、产品成分组成等,有的产品组合的菌株报告有多种,实测结果不符,在与营养成分的搭配上或高或过低,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

同一类产品质量差距很大,影响了市场的开拓和农民使用的积极性。

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薄弱,企业的技术素质低下和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不合理或相对落后,一些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产品质量问题对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健康发展的制约不容低估。

微生物菌肥使用的误区

微生物菌肥使用的误区

微生物菌肥使用的误区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大量破坏,及瓜果蔬菜被检测化肥农药的大量残留,微生物菌肥越来越多的走进广大种植户的视线。

金宝贝微生物菌肥能够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环境,通过调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来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肥料。

微生物菌肥优点多多,但是很多种植户对于微生物菌肥的施用也存在着误区,导致微生物菌肥不能充分的发挥效用,或是效用减半。

误区一:微生物菌肥与杀菌剂混用微生物菌肥中含有大量的活菌成分,将微生物菌肥与杀菌剂混合使用或是长期存放,极易影响菌肥内菌的活性降低,甚至会造成部分活菌死亡,从而使菌肥的效用减低。

误区二:微生物菌肥用量不足使用微生物菌肥,能够调节土壤养肥,改良土壤环境,从而使作物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但是前提是要用足量。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接收的外来有益菌要形成优势菌群,需要经历来自环境的考验和土壤原有微生物的竞争。

为了促进有益菌的繁殖,需要人为创造有利于有益菌生长的条件,如改良酸化土壤,调整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物理肥力;增加微生物菌的数量等。

所以种植户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中的使用量施用,不要因小失大。

误区三:微生物菌肥使用方法微生物菌肥属于固体菌剂,使用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用来拌种、蘸根、混播、混施等,不同的使用方式对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应避免在土壤表层撒施、高温强光下喷雾,做底肥、沟施、穴施、灌根使用时采取局部用肥的方法会有利于肥效的发挥,与未腐熟的畜禽粪混合使用时,腐熟过程中的高温对菌剂活性和数量会产生影响,建议将畜禽粪腐熟后再混用。

为更好的发挥微生物肥料效果,避免单一方式的使用,建议根据菌种的特性将以上方法组合使用。

微生物肥料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菌种繁殖的基础上的,繁殖需要时间,为了更好的发挥肥料效力,应避免在作物已经出现脱肥或需肥高峰期使用,应将用肥提前到种植前或需肥高峰期来临前10-15天。

据有关人士调查,越来越多的家庭关注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所以很多种植户也在往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作物种植方向发展,微生物菌肥年产量也在逐年增高,以期满足广大新老客户的需求,也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熟悉微生物菌肥的具体特征,根据其特征来正确使用,以期保证肥效稳定,低效益高产出。

微生物菌剂使用注意事项

微生物菌剂使用注意事项

微生物菌剂使用注意事项近两年菌剂真的很火,在土壤出问题、作物出问题等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施用菌剂,大多数情况下,菌剂的效果也确实很不错。

但是,有时候明明施用了菌剂,却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白白地浪费我们的钱……这是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吧。

1、菌剂撒施在地的表面我们都知道,紫外线对微生物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或者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一般紫外线几秒钟就可达到杀菌效果,所以尽量避免在太阳光很强烈的时候施用菌剂,我们要在每天的早晨或者傍晚,或者是阴天的时候去施用。

2、在什么条件下施用菌剂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使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的生存和繁殖会受到影响,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有可能还会把菌给杀死。

而一般菌剂所能承受的低温也就是5度,如果我们在冬天施用菌剂的话,一定要先测量好温度是多少,如果温度零下,菌剂中的菌很有可能会被杀死。

我们在施用菌剂的时候,一般要保持地温在5~35℃内施用,低于5℃菌种不能发酵繁殖,高于35℃菌种可能会被烧死,土壤湿度比较好是60%左右。

3、菌剂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我们很多种植户在给作物施用底肥的时候,会把菌剂和农家肥一起施用,觉得这样对作物的效果更好,但是,如果我们不小心施用了未腐熟的农家肥,那菌剂就会被未腐熟的农家肥杀死。

因为未腐熟的农家肥在继续腐熟的过程中会释放出高温,高温会杀死微生物,如果菌剂中含有不耐高温的菌种,那这部分菌种就会失活,效果大打折扣。

4、菌剂与农药,化肥同时施用有时候,我们种植的作物会出现根系发育不良等现象,我们可能会施用菌剂,也可能会施用化肥等帮助作物正常生长。

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为了防止活菌被杀死,菌剂是万万不能和杀菌剂、高浓度肥料溶液混用,另外菌种繁殖需要中性或者弱酸性的环境,所以也不能和强碱性的草木灰混用。

因为这些药、肥很容易杀死微生物菌。

在施用时,如果我们施用的菌剂与防病虫、除草相矛盾时,最好等到药剂持效期后再用菌剂。

如果我们用菌剂来拌种,切忌不要和已经拌好杀菌剂的种子混合使用。

浅析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促进植物生长和改良土壤的肥料。

它与传统的化肥相比具有许多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类肥料。

1. 可持续性:微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相比,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它不会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也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有助于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生物多样性:微生物肥料中含有各种微生物,如固氮菌、磷酸溶解菌、铁细菌等,这些微生物能够提供不同种类的养分供植物吸收,有助于增加土壤的生物多样性。

3. 促进土壤健康: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蓬松和通透,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4. 抗逆性强: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强,能够在较恶劣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存和繁殖,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我们来谈谈微生物肥料存在的问题。

虽然微生物肥料具有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1. 有效性不稳定: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受外界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较大,其活性和功效并不稳定,有时会受到温度、湿度和土壤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效果不稳定。

2. 繁殖速度慢: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需要一定时间来繁殖和生长,不能像化学肥料那样立竿见影,需要在施用前提前进行培养和增殖,增加了生产和施用的难度。

3. 使用成本较高:由于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需要进行培养和提纯,以及对施用土壤进行预处理和调节,因此其生产和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给农民增加了经济负担。

4. 应用范围有限:目前针对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的微生物肥料种类和配方较为有限,很难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需要,局限了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

虽然微生物肥料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

为了更好地发挥微生物肥料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其研发和生产,提高其活性稳定性和施用效果,降低其生产成本,拓展其应用范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土壤保护。

浅析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微生物肥料是指由一种或多种有益的微生物组合而成的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与传统化学肥料相比,微生物肥料具有以下特点:
1. 生态友好:微生物肥料来源于大自然,可以有效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2. 可持续利用:微生物肥料可以不断复制生长,具有很高的再利用率,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3. 多功能: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质量,还可以增加植物养分吸收和产量,同时还能抑制土壤病原菌的生长。

但是,微生物肥料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需要专业知识:微生物肥料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知识,如果使用不当或品质不佳,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 品种多样:微生物肥料含有多种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微生物肥料。

3. 存储繁殖难度大:微生物肥料的储存和繁殖很难,需要专门的条件和设备,否则会影响微生物肥料的品质和效果。

综上所述,微生物肥料是一种有潜力的生态友好型肥料,但是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和适当的管理,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同时,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开发更高效、更易于使用的微生物肥料,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

使用生物菌肥,不了解这六点就惨啦!

使用生物菌肥,不了解这六点就惨啦!

使用生物菌肥,不了解这六点就惨啦!生物菌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肥料,能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和生长环境,抵抗病虫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但在使用上存在较多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六点。

误区一、混用化学农药:生物菌肥是活体肥料,将生物菌肥与化学农药混合使用,极易导致有益菌失去活性,降低使用效果。

因此不宜与杀虫剂、杀菌剂及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的包衣种子合用或混用;使用菌肥后也不要再用农药灌根,最好是先用农药处理,待有效期后(如半个月以后),再施用生物菌肥。

误区二、用量不足或过量:生物菌肥成本略高,导致施用量不足,效果不太明显,但也不是施得越多越好。

盲目加大生物菌肥用量,虽然不会烧根死苗,但会使植株体内盐类积累,恶化土壤质地,同时增加了肥料投入成本,降低了栽培效益。

因此,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确定生物菌肥施用量,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以每亩施用80千克左右为宜;如果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根据土壤的盐渍化程度,每亩可适当增施10~20千克。

误区三、施用条件不当:微生物存活并大量繁殖时,需要消耗较多的有机质、氧气等,若土壤板结、有机肥用量少、化肥施用过多、土壤盐渍化加重,都会抑制生物菌的繁殖。

因此,生物菌肥最好与腐熟好的有机肥一起使用,减少化肥用量,同时通过农业技术措施改善土壤温度、湿度和酸碱度等环境条件,保持土壤良好的通气状态(即耕作层要求疏松、湿润),促使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发挥作用。

误区四、长期存放:生物菌肥不宜久放,产品中有效微生物数量会随保存时间、保存条件的变化逐步减少,若数量过少就会失效。

因此最好选用当年产品,拆包后及时施用,并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误区五、冬季施用:冬季建议不使用生物菌肥。

因为生物菌肥中的磷细菌、钾细菌、放线菌等有益活性菌须在适宜的温湿度(20~25℃)条件下才能起作用,在冬季,土壤温度一般在18℃以下,很难满足有益菌对温度的要求,因此效果不太理想。

误区六、多种生物菌肥混用:不同的菌肥产品所含的主要有益菌种类不同,不同的微生物之间容易产生拮抗作用,争夺有机质、氧气等养分。

微生物菌剂的优势及使用禁忌总结

微生物菌剂的优势及使用禁忌总结

微生物菌剂的优势及使用禁忌总结其实大家都知道,作物长不好的原因是作物的根不好,而作物的根不好是因为土不好。

近些年,由于我们农业长期过度地依赖化肥,导致土壤中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遭到破坏。

因此,要解决当前土壤生态质量和作物产量,当务之急是在土壤中使用优质的微生物菌剂。

一、微生物菌剂的优势1、改良土壤:有益菌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从而防治土壤板结,调节和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透气能力,让土壤性状更适于作物生长,同时降解土壤中农药和重金属残留,修复被污染的土壤环境。

2、提高肥效:生物菌群分解土壤中有机质,而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生成腐植酸,活化土壤中被固化的大中微量元素,增强土壤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促进性,提高肥料利用率。

3、抗重茬病害:微生物菌能分解土壤中因重茬产生的自毒物质,微生物菌通过寄生、溶解、杀灭病菌,抗重茬。

4、增强作物抗病抗逆能力:生物微生物菌剂施用后,在土壤中大量生长繁殖,聚集在作物根部形成优势菌群,抑制病菌的繁殖和生长,达到保护作物,降低病害发生及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的效果。

5、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微生物菌剂中的微生物在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生长素和抗生素,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6、微生物菌剂养根护根、预防死苗烂根的秘密:作物在定植后很容易出现烧苗、闪苗、沤根现象,引发枯萎病、疫霉根腐病、腐霉根腐病、茎基腐病、青枯病等病害。

这些病害主要是由于一些土传病害引起的,土传病害在温室中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例如瓜类、茄果类、豆类等。

定植前后施用一些微生物菌剂等措施进行防治。

微生物菌剂里面的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能在作物根系周围形成一种“保护罩”,既能够有效地防止病虫害侵染作物根系,减少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又不至于同时杀死土壤中的大多数活性有益菌,还能丰富土壤中的有益菌含量,以菌治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长势情况、提高作物抗逆能力。

二、使用菌剂的禁忌1、微生物菌剂施用时间一般为清晨或者傍晚。

不补有机质菌肥等于白施了

不补有机质菌肥等于白施了

不补有机质菌肥等于白施了
微生物菌肥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活性菌,在施用过程中要非常注意以下几方面:
1.见杀菌剂就死亡,所以不能与杀菌剂混合使用来防治根腐病等土传病害;
2.见紫外线就死亡,秋季为太阳紫外线质量最好的阶段,所以秋施基肥尽量不选用生物菌肥;
3.高浓度化肥对菌肥里的微生物有毒害作用,所以两种肥料混用,化肥用量不能过大,尤其不能与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和硝酸钠等生理碱性肥料混用。

土壤中有足够的有机物或腐殖质被生物活性菌利用,才能使土壤微生物快速繁衍,进而产生各种酶,分解各种养分,产生各种酸和二氧化碳,最终给作物更多养分。

如果土壤的生物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缺乏有机质,单纯补施生物菌肥,肥效将大打折扣。

所以提倡施用微生物菌肥时和有机肥合理搭配。

nykj/Content/3e9a4dd7-d277-4882-aa73-cc3fee8e4fb9?cType=2。

农用微生物菌剂使用注意事项

农用微生物菌剂使用注意事项

农用微生物菌剂使用注意事项1. 哎呀,你可别把农用微生物菌剂和其他农药啥的随便混用啊!这就好比把猫和狗放在一起,它们习性不一样,可能会出问题的呀!比如你把菌剂和杀菌剂混用,搞不好就把那些有益的微生物给干掉啦,那不就白瞎啦!2. 嘿,在用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时候可得注意温度呀!温度太高或太低就像让人在极热或极冷的地方待着,都不舒服呀,微生物也不例外呀!要是温度不合适,那效果可就大打折扣咯!比如在大冬天特别冷的时候用,你想想能有好效果吗?3. 哇塞,使用农用微生物菌剂要注意保存啊!你可别随随便便一扔,这可不是玩具啊!要像保护宝贝一样保护好它,不然就失效啦!就好比你把好吃的放坏了不能吃了一样,多可惜呀!像没密封好啥的,那可不行哦!4. 哟呵,注意啦注意啦!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来呀,可别贪心多用哦!这跟吃饭一样,吃多了也会撑得慌呀,微生物菌剂用多了也未必是好事呀!万一用过量了,会不会起到反作用呢,你说是不是?5. 嘿呀,你得选对使用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时间呀!可不是啥时候用都效果好哦,这就好像你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一样!要是时间不对,那可能费力不讨好呀!比如土壤太干或太湿的时候去用,能好吗?6. 哎呀呀,别小看了农用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呀!就跟你学新技能一样,得认真对待呀!要是稀里糊涂地用,那可不行呀!就像你学骑车不认真,肯定要摔跟头的呀!7. 哈哈,知道不,使用完农用微生物菌剂后可别马上又去弄别的呀!得给它点时间好好发挥作用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你想想,你刚种完种子就天天去翻土,那能行不?8. 天哪,可别买到假冒伪劣的农用微生物菌剂呀!这就跟吃了坏东西一样,后果很严重呀!一定要到正规地方去买呀,不然用了没效果,那不白忙活啦!你说会不会买到假的呢,可得小心呀!9. 总之,农用微生物菌剂是个好东西,但一定要正确使用呀!要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细心照顾它,它才能好好帮你呀!。

微生物菌剂使用注意事项

微生物菌剂使用注意事项

微生物菌剂使用注意事项1. 嘿,可别把微生物菌剂想简单啦!就好比你做菜,调料放错了可不行。

你得搞清楚使用的时间点呀,要是在不恰当的时候用,那不就白瞎啦!比如大中午太阳暴晒的时候,你去用微生物菌剂,这能有效果吗?2. 哎呀呀,你知道吗,使用微生物菌剂可不能随随便便的哟!就像人要找对适合自己的朋友一样重要。

不同的作物,需要的微生物菌剂能一样吗?可千万别瞎用啊!比如说你种西红柿和种黄瓜,能一样对待吗?3. 哇塞,使用微生物菌剂的时候,量可得控制好哇!这就跟吃东西一样,吃多了会撑,吃少了又没效果。

你不能一股脑地倒很多,那可不行哟!举个例子,你总不能给那一小块地用远超需要的菌剂吧!4. 嘿呀,一定要注意保存微生物菌剂呀!你想想,要是把宝贝东西随便扔一边不管,那还能好吗?要放在合适的地方,不然失效了你都不知道呢!就像你把最喜欢的零食乱放,结果坏了,多可惜呀!比如把菌剂放在潮湿又闷热的角落,那会咋样?5. 哟呵,用微生物菌剂的时候要仔细啦!不要像个马大哈一样。

你得把它均匀地施用到地里,不然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那能行嘛!这就像给花浇水,得照顾到每一处呀!想想看如果你只浇了一边的花,另一边干巴巴的,好看吗?6. 嘿哟,注意啦!微生物菌剂可不能和一些化学药剂随便混用哦!这就像两种性格不合的人在一起会吵架一样。

你得搞清楚哪些能一起用,哪些不能,别乱来呀!比如说有些药剂会把菌剂的作用给破坏掉,那不就糟糕啦?7. 哇哦,可别小看了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哟!就像走迷宫,得找对路。

你要是胡乱操作一通,那能达到效果吗?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来呀!好比跳舞要跟着节奏,不然就乱套啦!比如不按说明去用菌剂,那不是白折腾嘛!8. 记住咯,微生物菌剂虽然好,但也不是万能的呀!就像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你不能全指望它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啦!得综合各种方法来。

所以呀,用它的时候要有合理的期待哟!可别以为用了它就万事大吉啦!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微生物菌剂使用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大家可得上心,这样才能让它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呀!。

使用徽生物农药误区等2则

使用徽生物农药误区等2则

农家之友2012.03在当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中,微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微生物活体的使用效果,在其施用时要注意使用误区。

误区一:施用时温度过低。

有些农户在施用微生物活体农药时,不注意环境因素,不选择气温较高的天气条件下施用,甚至在冬天和早春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施用,故没有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这是因为生物农药施用时都要求较高的温度。

试验表明,在25℃~30℃之间,喷施后的微生物活体农药防治效果要比在10℃~15℃之间的高出1到2倍。

误区二:在干燥的天气下施用。

如晴天上午10点钟到下午4点钟前等高温干燥的天气条件下施用,农户反映效果不佳。

这主要是因为环境湿度不够。

如白僵菌,作为真菌杀虫剂,制剂主要含白僵活孢子,施用后通过直接接触虫体,或在用物上被害虫吃入消化道,在适宜的条件下孢子萌发,在虫体内繁殖,产生白僵菌素等,导致害虫缓慢死亡。

死亡虫体上的菌丝和分生孢子,通过接触或借助于气流又传播至其它健康虫体上侵染,从而造成流行,引起大量个体死亡。

落入土壤的白僵菌还能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再侵染虫体,继续起杀虫作用,后效明显。

因此,最好选择阴天、雨后或早晨等湿度大时施用。

误区三:不避太阳光。

没有避开高温、强太阳光的中午施用,引起药效下降。

微生物活体农药,最怕强太阳光照射。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而且紫外线的辐射对伴孢晶体还能产生变形降效作用,因此要选择在下午4点钟以后或者阴天使用,效果会大大发挥。

误区四:使用后遭大雨冲刷。

芽孢最怕大暴雨冲刷,因为暴雨会将喷施的菌液冲刷掉。

如果喷施后5小时~6小时遇到小雨,不但不会降低药效,反而可提高防效作用,因为小雨对芽孢发芽大为有利,害虫一旦食后会加速其死亡。

所以要根据天气预报确定施用时间。

误区五:与杀菌剂混用。

如块状耳霉菌,作为一种真菌杀虫剂,药效是通过块状耳霉菌的活孢子作用来实现的。

施用后活孢子侵染蚜虫并致死,可持续传染,引起群体大量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菌肥的十大误区
随着农户种植模式转变、施肥用药习惯的转变,农作物生产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为了应对新问题,用户将注意力转向了微生物肥料产品。

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目前,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接种剂(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菌肥)、生物有机肥(菌肥)三类。

在使用过程中,微生物肥料在提高土壤生物肥力、防控根部病害、提高产品品质作用显著,但是也有用户反映效果不稳定,同一批次的品种在不同作物、不同时期、不同用量的情况下效果差异很大。

经过调查发现,引起效果不稳定有产品本身的问题,也有储运和用户使用的问题。

因用户不正确使用造成微生物肥料效果降低的现象十分常见,农户使用这类肥料中存在诸多误区,主要体现在观念和使用方法上。

第一部分:7个观念误区
误区1:靠见效速度评价产品好坏,认为见效快的就是好菌剂或菌肥。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除了会分解土壤中难溶及被固定的元素,增加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物质,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外,还能产生植物生长刺激素和拮
抗某些致病微生物的作用,可减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肥料效果的发挥与微生物菌群繁殖速度、菌群数量关系紧密,菌群生长存在周期,这一点是与化学肥料和植物调节剂的最大区别,这也就出现了微生物肥料速效性不如化学肥料与植物调节剂的现象。

见效慢并无意味着菌剂及菌肥是无效果的,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作物长势明显改善的品种也未必是好的菌肥或菌剂,其中也不乏一些添加了植物调节剂的品种。

误区2:种类混乱,分不清使用的是菌剂还是菌肥。

农用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益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作用;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微生物菌肥包含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生物有机肥是指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与主要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

菌剂、菌肥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中营养物质及有机物料的含量,使用中需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对路产品。

误区3:认为一种产品中菌的种类越多、菌种数量越大越好。

复合菌剂的使用效果会受到不同菌种生长习性的影响,盲目的复合,极易造成菌种间的拮抗,影响效果发挥。

菌衡量标准为“有效活菌数(CFU)”,单位为“亿/g或亿/ml”,数量不能代表全部,不但要看菌数量,还要看有效活菌的数量,使用后起作用的只有活菌,有益活菌数量越大效果会表现越好。

影响产品使用效果的因素除了菌的种类及数量外,菌的纯度至关重要,当产品中霉菌杂菌数及杂菌率超标时也会影响应用,国家标准规定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杂菌率分别为:液体≤10.0%,粉剂≤20.0%,颗粒≤30.0%;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杂菌率标准为:液体≤15.0%,粉剂≤30.0%,颗粒≤30.0%:市场上少数不合格产品中会含有致病菌,本意是用有益菌修复土壤,使用了不合格品种,反而会引起致病菌繁殖,导致病害发生。

误区4:一个季节使用一次就可以,一次使用作用可持续多年。

部分微生物菌种施入土壤后会大量繁殖,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成为优势菌群,但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如化肥的超量使用、杀菌剂的使用、焖棚、高温等,都会导致有益菌死亡,从而影响有益菌群在土壤微生物系统中的地位,要继续保持有益菌群的地位,就需要在作物的生长期多次使用微生物肥料来补充有益菌。

误区5:不注重菌的种类,认为一种菌可以解决多种问题。

少数用户在选购微生物肥料时只注重是不是含菌,而不关注菌的种类,缺乏对症用菌的意识,使用了不对症的菌品种,产品效果难以发挥,难以达到用户目的。

现阶段在农业部获得登记的微生物品种有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

不同品种具有的功能不同,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会体现在六个方面:提供或活化养分功能;产生促进作物生长活性物质能力;促进有机物料腐熟功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功能;增强作物抗逆性功能;改良和修复土壤功能。

要结合需求、菌种特点、菌种功能选用对症的产品。

误区6:超过保质期使用就没有效果。

农用微生物菌剂国家标准规定,“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及“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液体制品保质期为3个月,粉剂及颗粒制品为6个月。

超过保质期并不意味着产品没有效果,要区别对待。

在实际应用中,也发现了一些特例,如荧光假单胞菌剂制品(液体),超过保质期使用非但没有减效,作用较之前更突出,有待进一步研究。

误区7:微生物肥料可以替代化肥
土壤肥力由生物肥力、化学肥力、物理肥力三部分组成,使用微生物肥料后能提高土壤的生物肥力,可以间接促进化学肥力和物理肥力的提高。

使用微生物肥料不能完全替代化肥,但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部分化肥的投入。

第二部分:3个使用方法误区
误区1:习惯与化学农药混用,降低活性。

微生物肥料中含有活菌成分,将微生物肥料与杀细菌药剂混合使用且长时间放置,极易影响菌的活性降低并造成部分菌死亡。

误区2:重视使用,轻视使用量,用量不足,效果打折扣。

使用微生物肥料产品能取得好的效果,前提是要用足量。

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接种的外来有益菌要形成优势菌群,需要经历来自环境的考验和土壤原有微生物的竞争,为了促进有益菌的繁殖需要人为创造有利于有益菌生长的条件,如改良酸化土壤,调整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物理肥力;增加微生物菌的数量等。

误区3:使用方法亟待改进,使用时期掌握不当,错过最佳用肥期
微生物肥料使用方式灵活多样,液体菌剂可以用来拌种、浸种、喷施、蘸根、灌根;固体菌剂可以用来拌种、蘸根、混播、混施,不同的使用方式对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应避免在土壤表层撒施、高温强光下喷雾,做底肥、沟施、穴施、灌根使用时采取局部用肥的方法会有利于肥效的发挥,与未腐熟的畜禽粪混合使用时,腐熟过程中的高温对菌剂活性和数量会产生影响,建议将畜禽粪腐熟后再混用。

为更好的发挥微生物肥料效果,避免单一方式的使用,建议根据菌种的特性将以上方法组合使用。

微生物肥料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菌繁殖的基础上的,繁殖需要时间,为了更好的发挥肥料效力,应避免在作物已经出现脱肥或需肥高峰期使用,应将用肥提前到种植前或需肥高峰期来临前10-15天。

随着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应用量在逐年增长,熟悉微生物肥料的特性,通过正确使用保证稳定的肥效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