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四章复习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2. 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
判断下列机构是否具有急回特性:
双曲柄机构和对心曲柄滑块机构适 当组合后,也可能产生急回特性。
机械原理
小结: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2. 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
1)急回特性的作用:节省空回行程的时间,提高劳动生产 率。 2)急回特性具有方向性,当原动件的回转方向改变时,急 回的行程也跟着改变。 3)对于有急回运动要求的机械,先确定K,再求θ。
∆DB1C1 中 : a + d ≤ b + c ∆DB2C 2 中 : b ≤ (d-a ) + c
(a ) 即 a+b≤c+d 即 a+c ≤ b+d
c ≤ (d-a ) + b (a ) + (b ),得 a ≤ c (a ) + (c ),得 a ≤ b
(b ) + (c ),得 a ≤ d
手摇唧筒
固定滑块3成为唧筒外壳,导杆4的下端固结着汲水活塞,在 唧筒3的内部上下移动,实现汲水的目的。
机械原理
2 .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 ) 运动副元素的逆换 4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将移动副两元素的包容关系进行逆换,并不影响两构件 之间的相对运动,但却能演化成不同的机构。
构件2 包容 构件3 导杆机构
4-2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机械原理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铰链四杆机构 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机架:固定不动的构件,如AD 杆 连杆:不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构件,如BC杆 连架杆: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构件,如AB、CD 杆 曲柄:能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如AB 杆 摇杆:不能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如CD 杆

机械原理第四章4-2

机械原理第四章4-2

升程:时间t = 0时,φ=0,s = 0 回程:时间t = 0时,φ=0,s = h
一、凸轮机构的基本名词术语
基圆 以凸轮轮廓最小矢径 r0为半径所作的圆。 A点位置:从动件开始上升 的位置 偏距圆 以O为圆心,e为半 径所作的圆。 观察从动件的一个循环过程: 观察从动件的一个循环过程: 推程运动角Φ 推程运动角 轮廓AB作用时,凸轮转过 的角度。∠BOB'= ∠AOB1 注意:∠BOA不是推程运 动角 远休止角Φs 远休止角 凸轮继续回转,以O为中心 的圆弧BC与尖底作用时,从 动件在最远位置停留,对应的 凸轮转角。∠BOC= ∠B1OC1
推程
ϕ ∈ [0, Φ]
s h O v A B
h h π s = R − R cos θ = − cos( ϕ ) 2 2 Φ
h h π s = 2 − 2 cos( Φ ϕ ) π hω π sin( ϕ ) v= 2Φ Φ π 2 hω 2 π cos( ϕ ) a = 2 2Φ Φ
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4.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4.2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4.3 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 §4.4 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 §4.5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及基本尺寸的设计 §4.6 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4.2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一、凸轮机构的基本名词术语 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三、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组合 四、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设计
加速度对凸轮转角的变化 是连续曲线,没有惯性力引起 没有惯性力引起 的冲击现象,运动平稳性好, 的冲击现象 可用于高速凸轮机构。
O v
Φ
Φ′
ϕ
O
A
B
ϕ
a
O
A B

机械原理第四章4-3.4

机械原理第四章4-3.4

1
ϕ ϕ
B B’
2
s0
ϕ ω
r0
O
sx
sy x s
f ( x, y,ϕ ) = 0
实际廓线:圆心位于理论廓线上的一系列滚子圆的包络线 以ϕ为参数的曲线族的包络线方程:
f ( xa , ya ,ϕ ) = 0 ∂f ( xa , ya ,ϕ ) = 0 ∂ϕ 滚子圆方程
y 内凸轮廓 实际廓线
其中
x B0 = e y B0 = s 0 =
r0 − e 2
2
s x = s sin ϕ s y = s co s ϕ
Y e
B0

x = ( s + s 0 ) sin ϕ + e co s ϕ y = ( s + s 0 ) co s ϕ − e sin ϕ
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 凸轮理论廓线方程 理论廓线方程, 凸轮理论廓线方程, 也可表示为: 也可表示为:
8
位移曲线
凸轮转角
注意: 注意: 从动件轴 线转过的角、 基圆上基圆半 径转过的角和 偏距圆上偏距 转过的角均为 凸轮转角。
2. 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将滚子 中心假想为 尖底从动件 的尖底。
η' 实际廓线
η 理论廓线 r0 η" 实际廓线 (凹槽凸轮用)

注意:凸轮转角一般在理论廓线的基圆上度量,从动件位移 注意 为导路方向线与理轮廓线基圆交点至滚子中心之间的距离。
ω O r0
ϕ
B'
B
x s
当凸轮转过角ϕ时,滚子中心将自点B0移到B点 根据反转法原理,理论廓线B点坐标为: sin ϕ x B 0 s x x co s ϕ y = − sin ϕ co s ϕ y + s B0 y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3一. 基本概念31. 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2. 构件与零件33. 运动副34. 运动副的分类35. 运动链36. 机构3二. 基本知识和技能3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识别图3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性的判别33. 机构的结构分析4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6一. 基本概念:6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6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7一. 基本概念7(一)平面四杆机构类型与演化7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7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8第四章凸轮机构8一.基本知识8(一)名词术语8(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选用原则8三)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8二. 基本技能9(一)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9(二)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10(三)其他10第五章齿轮机构10一. 基本知识10(一)啮合原理10(二)渐开线齿轮——直齿圆柱齿轮11(三)其它齿轮机构,应知道:12第六章轮系14一.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14二.基本周转(差动)轮系的传动比14三.复合轮系的传动比15第七章其它机构151.万向联轴节:152.螺旋机构163.棘轮机构164. 槽轮机构166. 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177. 组合机构17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7一. 基本概念17(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17(二)构件的惯性力17(三)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矩)与总反力的作用线17二. 基本技能18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18一、基本概念18(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18(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18(三)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18(四)机构的平衡(机架上的平衡)18二. 基本技能18(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18(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18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18一、基本知识18(一)机械的效率18(二)机械的自锁19二. 基本技能20第十二章机械的运转及调速20一. 基本知识20(一)机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20(二)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20(三)机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20二. 基本技能20(一)等效量的计算20(二)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20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一. 基本概念1. 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机械原理第四章常用机构

机械原理第四章常用机构

B
B
AA
C γ
F”
FF”’ C γFα
F
F’
设计:潘存云
DD
当∠BCD最小或最大时,都有可能出现γmin
此位置一定是:主动件与机架共线两处之一。
机构的传动角一般在运动链 最终一个从动件上度量。
B2
A
l1
B1
l l C2γ2
2γ1
设计:潘存云
C1
3
D
l4
死点特性
摇杆为主动件, F 且连杆与曲柄两 γ=0 次共线时,有:
曲柄摇杆机构(crank-rocker)
何为曲柄摇杆机构? 既有曲柄又有摇杆的机构。如下动画中,两个
连架杆中一个是曲柄,一个是摇杆。
曲柄摇杆机构(crank-rocker)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雷达、缝纫机等就是有曲柄 摇杆机构构成的。
双曲柄机构(double-crank)
何为双曲柄机构? 两个连架杆都是曲柄的机构。如下动画
正弦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的实例
内燃机实例
曲柄滑块机构的实例
往复式抽水机
运动副转化机构的演化
曲柄滑块机构
2
2
1 4
31
2
4
3
1
34
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移动导杆机构
三、曲柄摇杆机构的演化
(1)取不同构件为机架,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双摇杆可以相互演化
2
1
3
4
曲柄摇杆
2
1
3
4
双曲柄
2
1
3
4
双摇杆
(2)曲柄存在的条件(GRASHOF)
滚子从动件
为减小摩擦磨损,在 从动件端部安装一个 滚轮,把从动件与凸 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变 成滚动摩擦,因此摩 擦磨损较小,可用来 传递较大的动力,故 这种形式的从动件应 用很广。

机械原理复习题(第3、4、5、8章)

机械原理复习题(第3、4、5、8章)

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第4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第5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第8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一、填空题:α=,则传动角γ=___________度,传动角越大,1、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040传动效率越___________。

2、下图为一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若以滑块3为机架,则该机构转化为机构;若以构件2为机架,则该机构转化为机构。

3、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4、曲柄摇杆机构中,当和共线时出现死点位置。

:5、曲柄摇杆机构中,只有取为主动件时,才有可能出现死点位置。

处于死点位置时,机构的传动角γ=__________度。

6、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极位夹角θ=,它的行程速比系数K=。

7、曲柄滑块机构中,若增大曲柄长度,则滑块行程将。

8、如下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70mm,150mm,110mm,90mm====。

若以a b c da杆为机架可获得机构,若以b杆为机架可获得机构。

9、如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机构以AB杆为机架时,为机构;以CD 杆为机架时,为机构;以AD杆为机架时,为机构。

~10、在平面四杆机构中,和为反映机构传力性能的重要指标。

1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如果将杆作为机架,则与机架相连的两杆都可以作运动,即得到双曲柄机构。

12、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该机构的压力角为,其传动角为。

13、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在由N个构件组成的机构中,有个相对瞬心,有个绝对瞬心。

/二、判断题:1、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机构运动时,传动角是不变的。

()2、在四杆机构中,若有曲柄存在,则曲柄必为最短杆。

()3、平面四杆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1,且K值越大,从动件急回越明显。

()4、曲柄摇杆机构中,若以摇杆为原动件,则当摇杆与连杆共线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5、曲柄的极位夹角θ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也越显著。

()6、在实际生产中,机构的“死点”位置对工作都是不利的,处处都要考虑克服。

机械原理第4章

机械原理第4章
LAB最小,则 LAB+LBC>LCD +LAD ∴ LAB>50mm
LAB居中,则 LAD +LBC>LCD + LAB ∴ LAB<70mm
LAB最大,则 LAB+ LAD>LCD + LBC ∴ LAB>130mm 结果为50mm<LAB<70mm 或130mm<LAB≤LBC+LCD +LAD=250mm。
第4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Chapter 4 Planar linkages and design of linkages)
B A
M F C
E
D
基本内容
1.连杆机构的基本概念 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应用及演化; 2)平面四杆机构的特性。 2.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学习重点
1)连杆机构的特性; 2)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CD
2
对心曲柄 滑块机构
偏心曲柄 滑块机构
(2)双滑块机构
当LBC→∞时, →直线。


B 1 1
2

A A 4
2
B 3
C 4
C
3

1
2
B
3
C
4
A
双滑块机构种类:
2 1 4 3
B 2
1
A 4
3 C
2.扩大转动副
B
1 A 1 4 4 B A
2
C
2
C3
3
将B点转动副扩大
3.取不同构件为机架
A
1 2 3 4
C
B A B
2 B 4 1
A
C
2
3
C
C
4

机械原理_第4章__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_第4章__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图4.1 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
图4.2
绕线机排线凸轮机构
图4.3所示为录音机卷带装置中的凸轮机构。工作时,凸 轮1处于图示最低位置,在弹簧5的作用下,安装于带轮轴上 的摩擦轮3紧靠卷带轮4,从而将磁带卷紧。停止放音时,凸 轮1随按键上移,其轮廓迫使从动件顺时针方向摆动,使摩 擦轮与卷带轮分离,从而停止卷带。
1. 多项式运动规律
多项式运动规律的一般形式为
s = C 0 + C 1δ + C 2 δ 2 + C 3δ 3 + L + C n δ n
式中, δ 为凸轮转角;s为从动件位 为凸轮转角;s C C C C C 移; 0 , 1 , 2 , 3 ,…, n 为待定常数,可利用边 界条件来确定。 常用的有一次(n=1)多项式(即等速运动规律) 常用的有一次(n=1)多项式(即等速运动规律);二次 (n=2)多项式(即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五次(n=5) (n=2)多项式(即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五次(n=5) 多项式运动规律。
图4.10 改进等速 运动规律
图4.11 改进等加速等减速 运动规律
【例4.1】 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已知:从动件行程 h=20mm,推程运动角 δ t = 150° ,远休止角 δ s = 60°,回程 运动角 δ h = 120° ,近休止角 δ 's = 30° ;从动件推程、回程分 别采用简谐运动规律和摆线运动规律。试写出从动件一 个运动循环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方程。 解:(1) 从动件推程运动方程。 推程段采用简谐运动规律,故将推程运动角 δ t = 150° 5π /6、行程h=20mm代入简谐运动规律推程运 = 动方程式,可推出
● 4.4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解析法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解析法 曲线的设计—— ●4.4.1 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4.4.2 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理论轮廓 曲线方程 ●4.4.3 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4.4.4 滚子直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 ● 4.5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4.5.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 ●4.5.2 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4.5.3 滚子半径的选择 ●4.5.4 平底从动件的平底尺寸的确定 ● 小结

机械原理第四章 力分析

机械原理第四章 力分析

FN21/2
G
FN21/2
式中, fv为 当量摩擦系数 fv = f / sinθ
若为半圆柱面接触: FN21= k G,(k = 1~π/2)
摩擦力计算的通式:
Ff21 = f FN21 = fvG
其中, fv 称为当量摩擦系数, 其取值为:
G
平面接触: fv = f ; 槽面接触: fv = f /sinθ ; 半圆柱面接触: fv = k f ,(k = 1~π/2)。
说明 引入当量摩擦系数之后, 使不同接触形状的移动副中 摩擦力的计算和比较大为简化。因而这也是工程中简化处理问题
的一种重要方法。
(2)总反力方向的确定
运动副中的法向反力与摩擦力 的合力FR21 称为运动副中的总反力, 总反力与法向力之间的夹角φ, 称 为摩擦角,即
φ = arctan f
FR21
FN21
机械原理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4-1 概述 §4-2 运动副中总反力的确定 §4-3 不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4-4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4-5 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4-1 概述
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有重力、摩擦力、惯性力等,根据对机械运动的影响,分为两类: (1)驱动力 驱动机械运动的力。 与其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或者成锐角; 其功为正功, 称为驱动功 或输入功。
放松:M′=Gd2tan(α φv)/2
三、转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G
1 径向轴颈中的摩擦 1)摩擦力矩的确定
转动副中摩擦力Ff21对轴颈的摩
擦力矩为 Mf = Ff21r = fv G r
轴颈2 对轴颈1 的作用力也用
ω12
Md O

机械原理第四章速度瞬心及其应用一类教资

机械原理第四章速度瞬心及其应用一类教资
结论:动瞬心线沿定瞬心线作无滑动的滚动。
4.4 共轭曲线与共轭曲线机构(自学)
构件1曲线K1和构件2曲线K2 在点Q高副接触。
构件1、2之间的速度瞬心在点P
瞬心线S1是速度瞬心P 相对于构件1的轨迹线。
瞬心线S2是速度瞬心P 相对于构件2的轨迹线。
曲线K2包络了曲线K1的各个位置, 称K2为包络曲线, K1为被包络曲线
(大小、方向相等)
确定瞬心小结
4.2 速度瞬心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P23

P13
P12
情形1:求线速度
已知凸轮转速ω1,求推杆的速度。
求解过程: ①直接观察求瞬心P13、 P23 。
③求瞬心P12的速度 。
V2=V P12=μl(P13P12)·ω1
长度P13P12直接从图上量取。
ω1
1
2
3
P12
2
3
4
ω2
v2
P14→∞
P34
例题:如图所示的带有一移动副的平面四杆机构中, 已知原动件2以角速度w2等速度转动, 现需确定机构在图示位置时从动件4的速度v4。
求解过程:确定机构瞬心如图所示
P24 在P23、P34 连线和P12、P14 连线上。
P24
P13
ω2
情形2:求角速度
求解过程:①瞬心数为
高副低代的含义: 根据一定条件对平面高副机构的中高副虚拟地用低副来代替的方法。
高副低代的条件: ①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不变; ②代替前后机构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不变。
高副低代的方法1
高副两元素均为圆弧
高副元素为非圆曲线
用一个含有两个低副的虚拟构件来代替高副,且两低副位置分别在两高副两元素接触点处的曲率中心。

《机械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机械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机械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这种能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又能做有用的机械功或完成能量、物料与信息转换和传递的装置称为机器。

◆无论机器还是机构,最基本的一点是都能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

从结构和运动观点看,二者之间并无区别,所以统称为机械。

◆机械零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

另一类则是在特定类型的机械中才能用到的零件,称为专用零件。

◆三个单元:装配单元、运动单元、制造单元1、零件:机械的制造单元,如螺钉、螺母、曲轴等。

通用零件: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

专用零件: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件。

2、部件:由一组协同工作的零件组成的独立制造装配的组合件,如减速器、离合器、制动器等。

部件是装配的单元。

3、构件:机构中形成相对运动的各个运动单元。

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零件组成的运动单元。

◆机器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支撑及辅助部分。

◆机械设计的程序:1.计划阶段 2.方案计划阶段 3.技术设计阶段 4.技术文件编制阶段◆判断高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自由度的计算公式:F=3n-2PL-PH◆复合铰链: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轴线处共同参与形成的转动副,称为复合铰链(两个转动副◆局部自由度:机构中与输出构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可忽略)◆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构件之间应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标箭头的都是原动件。

)✔原动件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若原动件数小于自由度数,则机构无确定运动。

若原动件数大于自由度数,则机构可能在薄弱处损坏。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转动运动转变成往复摆动运动双曲柄机构:等速转动变为变速转动双摇杆机构:主动摇杆的摆动变为从动摇杆的摆动(补充)曲柄滑块机构:转动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也可把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运动◆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①机构中是否存在整转副;②选择哪个构件作为机架。

机械原理总复习题及解答第四章

机械原理总复习题及解答第四章

机械原理总复习题及解答第四章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4.1填空题4.1.1.设计滚⼦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中⼼的轨迹称为凸轮的廓线;与滚⼦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廓线。

4.1.2.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上距凸轮转动中⼼的最⼩向径。

4.1.3.根据图4.1的??22d d s 运动线图,可判断从动件的推程运动是_____________,从动件的回程运动是______________。

图4.1题4.1.9图4.1.4.在设计滚⼦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中,若出现时,会发⽣从动件运动失真现象。

此时,可采⽤⽅法避免从动件的运动失真。

4.2判断题4.2.1..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其推程运动⾓等于凸轮对应推程廓线所对中⼼⾓;其回程运动⾓等于凸轮对应回程廓线所对中⼼⾓。

( )4.2.2.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进⾏合理的偏置,是为了同时减⼩推程压⼒⾓和回程压⼒⾓。

( )4.2.3.当凸轮机构的压⼒⾓的最⼤值超过许⽤值时,就必然出现⾃琐现象。

()4.2.4.凸轮机构中,滚⼦从动件使⽤最多,因为它是三种从动件中的最基本形式。

()4.2.5.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作中,其压⼒⾓始终不变。

()4.2.6.滚⼦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和压⼒⾓应在凸轮的实际廓线上来度量。

()4.2.7.滚⼦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

因此,只要将理论廓线上各点的向径减去滚⼦半径,便可得到实际轮廓曲线上相应点的向径。

()4.2.8.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推程的始点、中点及终点存在柔性冲击。

因此,这种运动规律只适⽤于中速重载的凸轮机构中。

()4.2.9.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是指从动件在推程中按等加速运动,⽽在回程中则按等减速运动,且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4.2.10.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推程起始点存在刚性冲击,因此常⽤于低速的凸轮机构中。

()4.2.11.在对⼼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时,对应的凸轮廓线是⼀条阿⽶德螺旋线。

机械原理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图示等加速—等速—等减速组合运动规律
组合运动规律
组合后的从动件运动规律应满足的条件: 1. 满足工作对从动件特殊的运动要求。 2. 各段运动规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在连接点处其值应分别相等,避免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
,这是运动规律组合时应满足的边界条件。 3. 应使最大速度vmax和最大加速度amax的值尽可能小,以避免过大的动量和惯性力对机构运转造成
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
(1)选取适当的比例尺,作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并将推程和回程区 间位移曲线的横坐标各分成若干等份。与移动从动件不同的是,这 里纵坐标代表从动件的摆角, 单位角度。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
若同时作出这族滚子圆的内、外包络线 h'和 h" 则形成槽凸轮的轮廓曲线。
由上述作图过程可知,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 轮机构的设计中,r0指的是理论廓线的基圆半 径。需要指出的是,从动件的滚子与凸轮实 际廓线的接触点是变化的。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
偏置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具体设计 步骤演示
凸轮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
反转时,凸轮机构的运动: 凸轮固定不动,而让从动件连同导路一起 绕O点以角速度(-ω)转过φ1角 。 此时从动件将一方面随导路一起以角速度 (-ω)转动,同时又在导路中作相对移动 ,运动到图中粉红色虚线所示的位置,从 动件向上移动的距离与前相同。 从动件尖端所占据的位置 B 一定是凸轮轮 廓曲线上的一点。若继续反转从动件,可 得凸轮轮廓曲线上的其它点。
基本概念
偏距 凸轮回转中心至从动件导路的偏置距离 e。
偏距圆 以e为半径作的圆。
基本概念
行程 从动件往复运动的最大位移,用h表示 。
基本概念
推程 从动件背离凸轮轴心运动的行程。

《机械原理》第四章课后答案(孙恒版)

《机械原理》第四章课后答案(孙恒版)

《机械原理》第四章课后答案(孙恒版)回复关键词:机械原理即可获取其他章节答案资源第4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4-1何谓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对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的步骤如何?答: (1) 动态静力分析是指将惯性力视为一般外力加于相应构件上,再按静力学方法进行分析的过程。

(2)对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学分析的步骤如下:①对机构作运动分析以确定在所要求位置时各构件的角加速度和质心加速度,求各构件的惯性力;②对机构进行拆分杆组,如有高副,应先进行高副低代;③从外力全部已知的构件组开始分析,逐步推算出未知构件;④对机构进行动态静力计算,求出运动副反力和平衡力的变化规律。

⑤如需考虑摩擦,可采用逐次逼近的方法。

4-2何谓质量代换法?进行质量代换的目的何在?动代换和静代换各应满足什么条件?各有何优缺点?静代换两代换点与构件质心不在一直线上可以吗?答: (1) 质量代换法是指为了简化构件惯性力的确定,把构件的质量按一定条件用集中于构件上某个选定点的假想集中质量来代替的方法。

(2)进行质量代换的目的简化惯性力的确定,代换后只需求各集中质量的惯性力,而无需求惯性力偶矩。

(3)动代换和静代换应满足的条件①动代换满足的条件:a.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b.代换前后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c.代换前后构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不变。

②静动代换满足的条件:a.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b.代换前后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

采(4)动代换和静代换的优缺点①动代换的优缺点:a.优点代换后,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都不会发生改变;b.缺点其代换点的位置不能随意选择,则会给工程计算带来不便。

②静代换的优缺点:a.优点代换后,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都不会发生改变;b.缺点其代换点的位置不能随意选择,则会给工程计算带来不便。

②静代换的优缺点:a.优点两个代换点位置均可以任意选取,引起的误差能被一-般工程接受,常为工程上所采纳;b.缺点代换后,构件的惯性力偶会产生- -定误差。

机械原理复习要点

机械原理复习要点
▲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 (AD或AB)
K V 2 C1C 2
V1
C1C 2
t2 t1
t1 t2
180 180
1、平面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即
机构, 机构

机构。
2、组成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

其他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的相邻构件为
,则最短杆为

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如果将
杆作为机架,则与机架
相连的两杆都可以作____
运动,即得到双曲柄机构。
4、在
机构中,如果将
杆对面的杆作为机
架时,则与此相连的两杆均为摇杆,即是双摇杆机构。
5.在
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
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时,则不论取哪个杆作为
,都可以
组成双摇杆机构。
6.导杆机构可看做是由改变曲柄滑块机构中的
C
B
A
D
θ 180°+θ
B2
作者: 潘存云教授
A B 180°-θ
1
D
第1章 绪论
1、 机构与机器的区别 2、 零件与构件的区别 3、 机器的分类 4、 工作机的组成
第2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运动副(高副、低副) 2、约束及自由度 3、运动链 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数=自由度。
5、自由度的计算(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
6.机构分级
而演变来
的。
7、将曲柄滑块机构的
改作固定机架时,可以得到导杆
机构。
8、曲柄摇杆机构产生“死点”位置的条件是:摇杆为
件,曲柄为
件或者是把
运动转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潘存云教授
r Md Mf ω12 2 G FR21 Mf F21
φ 1 v21
2 G
作者:潘存云教授
φ——摩擦角, 方向:∠FR21 V12 =(90°+φ) 摩擦角, (90° 摩擦角 方向:
ϕ =arctan f
摩擦锥——以FR21为母线所作圆锥。 为母线所作圆锥。 摩擦锥 以 结论:移动副中总反力恒切于摩擦锥。 结论:移动副中总反力恒切于摩擦锥。
力分析实例: 力分析实例: a)求使滑块沿斜面等速上行所需水平力 求使滑块沿斜面等速上行所需水平力F a)求使滑块沿斜面等速上行所需水平力F 根据平衡条件:F 根据平衡条件 F + FR21+G = 0 n N 大小: 大小:? ? √ FR21 φ α1 v F 方向: 方向:√ √ √ F21 α G 2 F=Gtan(α+φ) tan(α+φ 作图 得: F= tan(α+φ) b)求使滑块沿斜面等速下滑所需水平力F’ b)求使滑块沿斜面等速下滑所需水平力F 求使滑块沿斜面等速下滑所需水平力
1、作用在机构上的力
驱动力——促使机构运动的力 促使机构运动的力。 促使机构运动的力
特征: 特征:力与受力点速度方向相同或 成锐角。 成锐角。
阻抗力——阻止机构运动的力 阻止机构运动的力。 阻止机构运动的力
特征: 特征:力与受力点速度方向相反或成 钝角。 钝角。
有效阻力 阻抗力 有害阻力
§4-2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
d2 d2 M ' = F ' = G tan(α − ϕ ) 2 2
为正值, 若α>φ,则M’为正值,其方向与螺母运动方向相反, α>φ, 为正值 其方向与螺母运动方向相反, 是阻力; 是阻力; α<φ, 为负值, 若α<φ,则M’为负值,方向相反,其方向与预先假定 为负值 方向相反, 的方向相反,而与螺母运动方向相同, 的方向相反,而与螺母运动方向相同,成为 放松螺母所需外加的驱动力矩。 放松螺母所需外加的驱动力矩。
α πd2
F = G tan(α + ϕ )
F——螺纹拧紧时必须施加在中径处的圆周力,所产生 螺纹拧紧时必须施加在中径处的圆周力, 螺纹拧紧时必须施加在中径处的圆周力 的拧紧所需力矩M为 的拧紧所需力矩 为
d2 d2 M =F = G tan(α + ϕ ) 2 2
d2 M
拧松时直接引用斜面摩擦的结论有 F F ' = G tan(α − ϕ ) 从端面看 F’ ——螺纹拧松时必须施加在中径处的圆周力,所产 螺纹拧松时必须施加在中径处的圆周力, 螺纹拧松时必须施加在中径处的圆周力 生的拧松所需力矩M’为 生的拧松所需力矩 为
可直接引用矩形螺纹的结论: 可直接引用矩形螺纹的结论:
d2 拧紧: 拧紧:M = G tan( α + ϕ v ) 2
d2 G tan( α - ϕ v ) 拧松: 拧松: M ' = 2

三、转动副中的摩擦
轴径 轴承
轴径摩擦
作者:潘存云教授
直接引用前面的结论有: 直接引用前面的结论有: F21 = f N21 = f kG = fv G
F21=f N21 当材料确定之后, 当材料确定之后,F21大小取决于 F21 法向反力N 法向反力 21 一定时, 而 G一定时 , N21 的大小又取 一定时 决于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 决于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 N”21 平面接触: N21=-G 平面接触: F21=f N21= f G 槽面接触: 槽面接触: N’21 +N”21 +G =0 N’21 = N”21 = G / (2sinθ) F21 = f N’21 + f N”21
很显然,反力与载荷成正比。
1 2 △N21
N21
作者:潘存云教授
>|N =kG >| 21|
G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有: k =1~π/2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有: π F21 = f N’21 = f k G = fv G 同理, 为当量摩擦系数。 同理,称 fv为当量摩擦系数。 结论:不论何种运动副元素,有计算通式: 结论:不论何种运动副元素,有计算通式: F21= f N21 = fv G 摩擦力增大了,为什么? 增大了? 非平面接触时 ,摩擦力增大了,为什么? 是 f 增大了? 原因:是由于 分布不同而导致的。 原因:是由于N21 分布不同而导致的。
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 FI1 =-m1 as1 MI1 =- Js1α1 合力: 合力:F’I 1=FI 1 , lh 1= MI1 / FI 1 若质心位于回转中心: 若质心位于回转中心: MI1 =- Js1α1
§4-3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 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概述: 概述: 摩擦产生源-运动副元素之间相对滑动。 摩擦产生源-运动副元素之间相对滑动。 缺点: 摩擦的缺点 效率↓ 磨损↑ 强度↓ 精度↓ 摩擦的缺点: 效率↓ 磨损↑ 强度↓ 精度↓ 寿命↓ 发热↑ 寿命↓ 发热↑ 润滑恶化 卡死。 卡死。 优点: 优点: 利用摩擦完成有用的工作。 利用摩擦完成有用的工作。 如摩擦传动(皮带、摩擦轮) 离合器(摩托车) 如摩擦传动(皮带、摩擦轮)、 离合器(摩托车)、 制动器(刹车) 制动器(刹车)。 研究目的: 减少不利影响,发挥其优点。 研究目的: 减少不利影响,发挥其优点。 低副——产生滑动摩擦力 产生滑动摩擦力 低副 运动副中摩 擦的类型: 擦的类型: 滑动兼滚动摩擦力。 高副——滑动兼滚动摩擦力 高副 滑动兼滚动摩擦力
构件运动形式不同,惯性力的表达形式不一样。 构件运动形式不同,惯性力的表达形式不一样。 1) 作平面运动的构件: 作平面运动的构件: FI2 =-m2 as2 MI2 =- Js2α2 合力: 合力:F’I 2=FI 2 lh 2= MI2 / FI 2
lh F’I 1 B F’I 2 F FI 1 1 I2 2 2) 作平移运动的构件 S2 M I2 3 MI 11 S α2 FI =-mi asi 1 lh 2 C as3 A α1 a 3) 作定轴转动的构件 as2 F作者:潘存云教授S3 I3 s1
v G d1 d2 d3 F v G l
螺纹的拧紧——螺母在 和 G的联合 螺母在F和 的联合 螺纹的拧紧 螺母在 作用下,逆着G等速向上运动 等速向上运动。 作用下,逆着 等速向上运动。 螺纹的拧松——螺母在 和 G的联合 螺母在F和 的联合 螺纹的拧松 螺母在 作用下,顺着G等速向下运动 等速向下运动。 作用下,顺着 等速向下运动。 拧紧时直接引用斜面摩擦的结论有: 拧紧时直接引用斜面摩擦的结论有:
应用: 当需要增大滑动摩擦力时, 应用 : 当需要增大滑动摩擦力时 , 可将接触面设计 成槽面或柱面。 如圆形皮带( 缝纫机) 成槽面或柱面 。 如圆形皮带 ( 缝纫机 ) 、 三角形皮 螺栓联接中采用的三角形螺纹。 带、螺栓联接中采用的三角形螺纹。 对于三角带: 18° 对于三角带: θ=18° fv=3.24 f
动 摩 擦 有润滑剂 无润滑剂
0.15 0.2 ~ 0.3
0.1 ~ 0.12 0.1 ~ 0.15 0.15 ~ 0.16 0.16
0.28
0.1 0.16 ~ 0.18 0.15 ~ 0.18 0.15 0.15 ~ 0.21 0.15 ~ 0.20 0.3 ~ 0.5 0.8
0.05 ~ 0.1 0.05 ~ 0.15 0.07 0.07 ~ 0.12 0.07 ~ 0.15 0.04 ~ 0.1 0.12 ~ 0.15 0.5
2.三角形螺纹螺旋中的摩擦 三角形螺纹螺旋中的摩擦
β
作者:潘存云教授
β G △N △N △N β G β △N
矩形螺纹——忽略升角影响时,△N近似垂直向上 忽略升角影响时, 近似垂直向上, 矩形螺纹 忽略升角影响时 近似垂直向上 ∑△N=G = 三角形螺纹 —— ∑△N△cosβ=G, β-牙形半角 β , 比较可得: 比较可得:∑△N△cosβ=G=∑△N β = ∑△N△=∑△N /cosβ β 引入当量摩擦系数: fv = f / cosβ 引入当量摩擦系数 当量摩擦角: 当量摩擦角: φv= arctan fv
一、移动副的摩擦 1. 移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法向反力; 法向反力 G——铅垂载荷 N21——法向反力 铅垂载荷; 铅垂载荷 F——水平力, 水平力, 水平力 F21——摩擦力。 摩擦力。 摩擦力
G
擦 系 数
N21 F21 1 F 2 v21
由库仑定律得: 由库仑定律得: F21=f N21
摩擦副材料 摩 静 摩 擦 有润滑剂 无润滑剂 钢-钢 钢-铸铁 钢-青铜 铸铁- 铸铁-铸铁 铸铁- 铸铁-青铜 青铜- 青铜-青铜 皮革- 皮革-铸铁或钢 橡皮- 橡皮-铸铁
G θ N’21
N21
作者:潘存云教授
1 v21 F
G2
θ θ N’21 N”21 1 2
作者:潘存云教授
G
= ( f / sinθ) G θ)• θ) = fv G fv——称为当量摩擦系数 称为当量摩擦系数
柱面接触: 柱面接触: 矢量和: 矢量和:N21=Σ△N21 =-G Σ 代数和: 代数和:N’21= Σ|△N21| △
螺纹的用途: 螺纹的用途:传递动力或联接 从摩擦的性质可分为: 从摩擦的性质可分为:矩形螺纹和三角形螺纹
1.矩形螺纹螺旋中的摩擦 矩形螺纹螺旋中的摩擦
作者:潘存云教授
假定载荷集中在中径d2 圆柱面内,展开 假定载荷集中在中径 圆柱面内, 斜面其升角为: 斜面其升角为: tanα=l /πd2 =zp /πd2 式中l—导程, 螺纹头数 螺纹头数, 螺距 式中 导程,z—螺纹头数,p—螺距 导程 螺旋副的摩擦转化为 斜面摩擦。 斜面摩擦。
Md ω12 2
r G FR21 M f F21
作者:潘存云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