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平法图集11G钢筋平法讲座完整版

合集下载

00100_11G101钢筋平法讲座ppt课件

00100_11G101钢筋平法讲座ppt课件
分为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三种方式。其中,绑扎连接简单易行,但 搭接长度较长;焊接连接节省钢材,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能;机械连接强度高 、质量稳定,但成本较高。
2024/1/26
10
03
11G101钢筋平法详解
2024/1/26
11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梁原位标注的内容及规定
17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钢筋加工控制
按照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 包括下料、弯曲、连接等,确保
加工精度和质量。
2024/1/26
钢筋安装控制
在安装过程中,确保钢筋的间距、 排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保证安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进行检查 和确认,确保钢筋安装正确、无松 动或变形。在浇筑过程中,注意保 护钢筋不受损坏。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钢筋平 法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产业升级。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将 进一步加强,为钢筋平法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广阔 空间。
2024/1/26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28
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长度 规定
2024/1/26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及规定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
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的 长度规定
12
板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板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2024/1/26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及 规定
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及规 定
扣筋和跨板受力筋的标注 及长度计算
13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课件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课件
一、材料变化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新规范)
一、材料变化
钢筋种类,老图集主要包括热轧HPB235级、HRB335级、 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四种,新图集主要包括HPB300 级、HRB335级、HRB400级、RRB400级和HRB500级钢筋 五种,并增加HRBF335级、HRBF400级、和HRBF500级三 个细晶粒热轧钢筋种类
小墙肢全程加密区的变化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增加QZ、LZ加密区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绑扎区域内箍筋加密变化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墙上柱构造变化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梁上柱平直段变化
区别在钢筋直径大于等于25 时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框架柱变截面变化
0.5和弯折长度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新增加框架柱变截≤1/6节点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增加下柱较大与上层直径构造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中柱柱顶增加锚板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边角柱节点选择更加灵活
边角柱顶层构造,老图集将梁柱分别表示,新图集采用组合形式。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剪力墙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增加固部位设计说明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新平法钢筋符号的表示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箍筋计算上的变化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保护层的变化
保护层概念的变化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保护层的变化
环境类别的变化
11G101钢筋平法图集
保护层的变化
保护层取值的变化

11G101-1梁钢筋讲解及实例图解说明

11G101-1梁钢筋讲解及实例图解说明

占据一层的 转换大梁, 有时梁上开 有洞口
框支柱
框支柱
混凝土剪力墙 不落地
框支梁 KZL 框支柱
井字梁
框架梁 KL
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 寸相同,无主次之分) JZL
井字梁 JZL
框架梁 KL
井字梁 JZL
框架梁 KL
井字梁 JZL
KL2-3(2A),此 处A代表悬挑
悬挑梁
悬挑梁
悬挑梁 XL
中处间上部上部通部筋长座 可未见筋、 只注集或跨 在写中者中 一钢标架)侧筋注立,标,的筋此上如注果支座右两支侧座梁上上部部钢筋相同,
右支座上部未标注, 此处钢筋同柱右侧
左支座上部 2 2负5+筋2左2支2座上部
左支座上部
• ②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 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 例:6 25 4/2 表示上部第一排4 25,第 二排2 25,见下图(a)
上部通长纵筋: 2根直径16mm
箍的筋II:级I钢级钢,直径 6mm的双肢箍,加密 区箍筋间距100mm,
非加密区箍筋间距 矩2形00截m面m框架梁 的尺寸:宽度 b=300mm,高度 h=500mm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左支座处上部纵筋为 4根直径16mm右的支I座I级处上部纵筋为4 钢(HRB335根)直(径包16mm的II级钢
①注写在梁下部跨中位置
②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 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6 25 2/4 表示下部两排钢筋, 最下排4 25,其上一排2 25,见图(a )
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 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筋写 在前面
• 例:2 25+ 2 22 表示上部只有一排钢筋 ,角部2 25,中间2 22,见图(b)

11G101平法解析钢筋节点构造做法

11G101平法解析钢筋节点构造做法

一、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 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规则和构 造详图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规则和构 造详图11G101-2
生效日期 2019.9.1 2019.9.1 2019.9.1
备注
04G101-3、06G1016、08G101-5同 时作废
钢筋弯折长度 梁跨净长
hc 在计算柱钢筋时为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在计算梁钢筋时: hc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11G101-1P53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种类 抗震等级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60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9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9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
术规程》JGJ3-2019 J1862019
•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19
三、适用范围(以1为例)
11G101-1
以03G101-1为例
• 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 • 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号

Lab 受拉非抗震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LabE
含义 受拉抗震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La
受拉非抗震钢筋锚固长度
LaE
受拉抗震钢筋锚固长度
llE 纵向受拉抗震钢筋绑扎搭拉长度 ll 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拉长度
C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d
钢筋直径
hb
为梁节点高度

11G101混凝土结构平法图集(学习课件)

11G101混凝土结构平法图集(学习课件)

03G101锚固长度表
11G101锚固长度表
最小锚固有长度的变化
03G101: 250 11G101: 200
保护层的变化
03G101: 11G101:
保护层是从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保护层是从最外层钢筋的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影响:所有箍筋都发生变化,且对于多肢箍的长度计算将变得 更为复杂,拉勾也影响保护层的厚度.规范规定保护层大于50MM时需要做保 护层的防裂措施
规范参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 以及国外相应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从混凝土碳化、 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筋 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 筋、拉勾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新规范中 的保护层厚度比原规范实际厚度有所加大。规范中对结 构所处耐久性环境类别进行了划分;

纵筋绑扎搭接区加密
抗扭腰筋搭接也在其中……

非框架梁上部纵筋伸入跨内的长度
支座处设计是否按铰接应按设计说明思考!
梁 框架梁,屋面框架梁端部支座为梁箍筋做法
图集未说明主筋做法, 一般设计详细的图纸, 会注明做法
梁 集中力处附加箍筋及吊筋
规范规定:
梁集中力处应全部由抗剪 横向钢筋承担;
也就是说,一般的有主梁 梁相交的,都应附加横向钢筋 (吊筋或附加箍筋),但是需 要由设计标注。
对应环境等级的修改,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 (mm)也进行了修改,对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 层厚度稍有增加,而对恶劣环境下的保护层厚度则增幅 较大。
v 注: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 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 值应增加5mm;
箍筋增加非抗震具体做法
一般非框架梁为非抗震.

11G101平法施工图详解精讲

11G101平法施工图详解精讲

G101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要点之一平法基本原理平法应用理论三要点:1.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

2.创造性设计内容由设计工程师按照数字化、符号化的全新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

3.重复性设计内容(主要为节点构造和构件主体构造)依据《广义标准化》思路和《构造原理》新理论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构造原理要点提示之一:分清本体构造与节点构造1、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分为“本体构造”和“节点构造”两大部分。

明确分为两部分的工程意义之一,是解决错把本体构造当成节点构造的问题。

2、关于本体构造的关键点:①纵向钢筋的延伸长度(截断点);②纵向钢筋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③横向钢筋的设置规格;④横向钢筋的构造形式;⑤本体加强构造,如:剪力墙边缘位置加强(暗柱、端柱及框支梁),剪力墙楼层位置加强(暗梁),主梁在次梁交叉部位加强(附加箍筋或吊筋);等等。

3、关于“名义构件(伪构件)”的概念:名义构件为非独立构件,如剪力墙边缘暗柱、端柱、暗梁、边框梁等,其实质为构件本体边缘或特定部位加强构造,与节点连接构造完全不同。

构造原理要点提示之二:分清节点主体构件与节点客体构件4、掌握“节点构造”的关键,为根据构件与构件之间的支承关系,判断谁为节点主体构件,谁为节点客体构件,如基础支撑柱,基础为节点主体柱为节点客体;柱支承梁,柱为节点主体梁为节点客体;主梁支承次梁,主梁为节点主体次梁为节点客体;梁支承板,梁为节点主体板为节点客体。

5、关于节点主体构件:节点属于节点主体构件,节点主体构件的功能是支承节点客体构件;任何情况下节点主体构件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必须完全贯通节点。

6、关于节点客体构件:节点不属于客体构件,节点客体构件本体是从节点边缘起算;节点客体构件的钢筋如何进入节点,应根据其与节点主体的关联方式决定。

构造原理要点提示三:节点形状与连接配筋方式7、应分清节点关联形状为宽主体节点、宽客体节点、双侧同面(等宽度)节点、还是单侧同面节点。

11G101-1钢筋学习讲座 共43页

11G101-1钢筋学习讲座 共43页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
剪力墙竖向钢筋变截面连接构造
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
约束边缘件构件YBZ构造(一)
约束边缘件构件YBZ构造(二)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纵筋连接构造(一)
剪力墙上、暗梁、边框梁侧面纵筋及拉筋构造
剪力墙洞口补强构造(一)
剪力墙洞口补强构造(二)
折梁构造
悬梁构造(一)
悬梁构造(二)
悬梁构造(三)
悬梁构造(四)
有梁楼盖楼(屋)面配筋构造
有梁楼盖楼(屋)面配筋构造
有梁楼盖不等跨板上部贯通纵筋连接构造
悬挑板、折板钢筋构造
悬挑板阳角放射筋Ces构造
11G101与06G901的区别 (一)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搭接构造
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
钢筋保护层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
非抗震
抗震
la=ξ alab laE=ξ aE la
注:
1、la不应小于200。
2、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ξ a按下表取用,当多 于一项时,可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
3、ξ aE为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 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 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地下室外墙DWG钢筋构造(水平钢筋)
剪力墙水平钢筋做法(一)
剪力墙水平钢筋做法(二)
剪力墙水平钢筋做法(三)
剪力墙水平钢筋做法(四)
剪力墙水平钢筋做法(五)
剪力墙水平钢筋做法(六)
剪力墙水平钢筋做法(七)
• 当墙体水平钢筋伸入端柱的直锚长度≧laE( la )时,可不必上 下弯折,但必须伸至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其它情况,墙 体水平钢筋必须伸入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然后弯折。

11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附图PPT课件

11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附图PPT课件
KL
框架柱不落地
柱的力传递到 下方的梁
框架柱不落地
框支梁 柱的力传递到 下方的梁
框支柱
框支梁 KZL
框支柱
框支柱
混凝土剪力墙 不落地
两层楼板
框支柱
框支梁 KZL
占据一层的 转换大梁, 有时梁上开 有洞口
框支柱
框支柱
混凝土剪力墙 不落地
框支梁 KZL 框支柱
井字梁
框架梁 KL
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 寸相同,无主次之分) JZL
φ8 @100(4)/200(2)表示加密区为直 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非加密区 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2肢箍筋,箍筋 为II级钢。
③ 非框架梁、悬挑梁、非抗震梁采用不同箍 筋间距和肢数,用斜线“/” 分开;先写支 座端部箍筋,后写跨中钢箍筋
12φ8 @100/200(4)表示 梁两端加密区各有12根直径8mm间距 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4肢箍 筋,非加密区箍筋根数根据间距和梁剩余部 分长度计算。
长筋 •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6)梁顶面标高高差
返回
1)梁编号
• 梁类型代号 • 序号:阿拉伯数字1,2,3,4…… • 跨数:柱或墙为梁的支座,相邻的两个
支座之间为一跨 • 有无悬挑代号:一端悬挑注写A,
两端悬挑为B
返回
屋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WKL
非框架梁 (两端为梁)
L
楼面框架梁 (两端为柱)
返回
2.配筋图
• 配筋图表达梁断面形状、尺寸和标高, 钢筋的位置、直径、形状和数量等,它 包括立面图、断面图和钢筋详图三部分。
• (1)立面图表达梁的长度、立面形状 和钢筋位置;

11G101平法讲座(详细)

11G101平法讲座(详细)

(2)现浇钢筋砼楼梯
11G101-2
(3)现浇钢筋砼基础
11G101-3
11G101-1
一.图集背景
1、编制背景依据 2、发布时间 3、适用范围
11G101讲解
一、图集背景
1、编制背景依据
11G101讲解
一、图集背景
1、编制背景依据
11G101讲解
唐山大地震
11G101讲解
汶川大地震
11G101讲解
按照新规范、新平法设计的图纸 11G101讲解
新平法的背景
新平法应用手册
二、相关变化
1、钢筋类型变化 2、保护层变化 3、锚固计算 4、机械锚固
11G101讲解
二、相关变化
1、钢筋种类的变化
钢筋 牌号 种类 名称
一级 HPB23 普通
钢5
钢筋
二级 钢
普通
HRB33 钢筋
5
涂层
钢筋
三级 钢
HRB40 0
03G101-4 • 11G101-2替代03G101-2 • 11G101-3替代03G101-3、
03G101-5、03G101-6
11G101讲解
03G1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质 [2003]17号通知
• 2003年2月15日正式实施
一、图集背景
3、适用范围
11G101讲解
03G:6本 11G:3本
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
11G101讲解
屈服强度 300MPa 335MPa 335MPa 400MPa 400MPa 400MPa 400MPa 500MPa 500MPa
二、相关变化
1、钢筋种类的变化
短时间内 交流出现 混乱混乱

11G101-1图集及讲解

11G101-1图集及讲解
47
梁支座纵筋的长度规定
❖ 4.2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的锚固长 度,本图集的构造详图中按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考 虑。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 对于带肋钢筋为12d,对于光面钢筋为15d。
❖ 4.3非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和端支座的锚固长度, 本图集的构造详图中规定对于带肋钢筋为12d,对于光面钢筋 为15d。
❖例 6Φ25 2(-2)/4, 2Φ25+3Φ22(-2)/5Φ25,
38
梁平法标注
Φ10@100/ 200(4) Φ8@100(4) /150(2) 13Φ10@150/200(4) 18Φ12@150(4)/200(2) 6Φ25 2(-2)/4 2Φ25+3Φ22(-3)/5Φ25 6Φ25 2/4 6Φ25 4/2
14
目录
2
梁平法
2.1 梁平法----平法规则 2.2 梁平法----配筋构造 2.3 梁平法----钢筋算量
15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梁 内 有 什 么 钢 筋 ?
16
钢筋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箍筋 纵筋
双肢箍 多肢箍 上部筋 下部筋 中部筋
附加筋
其他钢筋
17
吊筋 拉筋
上部通长筋 支座负筋
架立筋
构造钢筋 受扭钢筋
❖ 例: 13Φ10@150/200(4), 18Φ12@150(4)/200(2),
31
集中标注——通长筋
❖ 四、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 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什机么械情连况接下有或架对立焊筋接?连
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
❖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 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 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 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G钢筋平法讲座完整版下载地址:
/share/home?uk=506855081 目录
第一章平法钢筋图识读
第一节建筑施工图概述
第二节房屋建筑制图标准
第三节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及步骤
第四节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内容
第二章钢筋平法基本知识
第一节平法简介
第二节钢筋预算的一般知识
第三节箍筋、拉筋的样式及计算
第四节特殊钢筋的长度计算
第三章平法施工图识读规则
第一节框架柱的制图规则
第二节剪力墙的制图规则
第三节梁类构件的制图规则
第四节板类构件的制图规则
第五节基础类构件的制图规则
第四章框架柱的平法规范要求及计算步骤
第一节抗震框架柱生根计算
第二节计算柱纵筋插筋案例分析
第三节抗震柱嵌固部位构造计算
第四节抗震中间层柱纵筋构造计算
第五节抗震顶层柱纵筋构造计算
第六节计算顶层柱纵筋案例分析
第七节非抗震框架柱的节点构造要求
第八节特殊形式柱的纵筋计算
第五章剪力墙平法规范要求与计算
第一节剪力墙柱的规范要求与计算
第二节剪力墙身的规范要求与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梁的规范要求与计算
第四节剪力墙计算实例解析
第六章梁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计算
第一节抗震框架梁的平法规范与计算分析
第二节非抗震框架梁的平法规范与计算分析第三节非框架梁的平法规范与计算分析
第四节梁类构件其他节点平法规范与计算分析第七章板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计算
第一节板底钢筋计算
第二节板面钢筋计算
第三节板面支座负筋计算
第八章基础构件平法规范要求与计算
第一节基础“点”构件计算
第二节基础“线”构件计算
第三节基础“面”构件计算
第九章钢筋算量软件的运用
第一节鲁班钢筋翻样软件的设计原理
第二节鲁班钢筋翻样软件的操作流程
“世界上不存在结果,只存在一个接一个的过程,或者说无数的结果汇集成了过程。

平法极其重视过程,因此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平法创始人陈青来教授对平法的一段经典阐释。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钢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的方法。

从1996年96G101标准图集推出,到最新的09G101标准图集,平法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岁月。

随着平法在全国的普及和向纵深发展,人们对平法的理解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疑问和不解也在不断的产生。

按照陈青来教授的说法,平法追求的是合理,而从不追求完美。

因此,平法追求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平法会不断地否定自身,不断的修正与进化。

本书也正是按照这种过程的思想,结合作者多年现场钢筋平法技术应用与平法技术讲座的经验,结合与工程造价、现场技术人员互相沟通和交流的体会而完成的。

书中内容丰富,通俗浅显,准确到位,易学习,易掌握,易实施,能极大地提高读者对平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