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PPT课件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PPT课件
诊断依据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血培养、导管尖端培养等)及影像学检查进行 综合判断。
预防措施重要性
01
02
03
降低感染发生率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 有效降低血管导管相关感 染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痛苦
感染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 痛苦和负担,预防措施的 实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
节约医疗资源
预防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可 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提高医疗效率。
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按照药物的抗菌谱、药代动力 学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不良 反应等,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相互 作用,特别是与导管材料、抗 凝药物等之间的相互作用。
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症状 、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药物不良反应。
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选择依据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导管 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 血流感染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皮肤微生物定植、导管接头 污染、血液反流至导管内等。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 免疫状态等)和导管因素(如导管类 型、留置时间、置管部位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局部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全身感染则可能出现发热、寒战 、低血压等症状。
明确改进措施的责任人、时间 表和实施方案
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医务人 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定期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和调 整,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成果分享和经验总结
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形式,分享 感染防控的成功经验和案例
建立感染防控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医 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VAP CRBSI CRUTI
减少耐药菌 的传播,加 强感染控制 预防措施
7
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问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
8
如何预防CR-BSI?
置管时: 留置导管术时采用大手术铺巾 洗必泰皮肤消毒 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 严格执行手卫生 抗菌导管 插管后的护理 每天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导管
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 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
19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
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碘伏消毒2次/日,但
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以后还需消毒 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对留置导尿管者 两周更换一次
10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置管后
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 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 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 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 日常护理。

23
病原菌在环境中生存的时间
微生物
不动杆菌属 艰难梭菌(孢子) 大肠杆菌 肠球菌类包括VRE
生存时间
3天-5个月 5个月 1.5小时-16个月 5天-4个月
流感病毒
诺如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
1-2天
8小时-7天 7天-7个月
24
护理活动中,容易被污染的物表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导管的种类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导尿管相关性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 在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日益广泛
▪ 机械通气大多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使得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 这与ICU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抵抗力低、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人工气道的建立密 切相关
预防VAP
▪ 气道管理及其相关的护理对预防VAP是非 常重要
▪ 需要足够人手 ▪ 建立VAP预防指引 ▪ 施行“呼吸机集束干预治疗” ▪ 专人管理/培训
呼吸机集束干预治疗
▪ 每天试停镇静药,并试行尽早脱机 ▪ 床头抬高30~45° ▪ 消化道溃疡预防 ▪ 深静脉栓塞预防
VAP的非药物预防手段
▪ 1、手部清洁: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 洗手是最简单但亦是最重要的方法去减低
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有关 ▪ 预防VAP的干预应该在: ▪ 插管后实时执行 ▪ 一直到拔管为止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 VAP的主要感染途径: ▪ 吸入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定植菌 ▪ 来自不恰当的呼吸治疗,如盐水冲洗,经
吸痰管带入,呼吸管路内积水,经雾化吸 入等造成病原菌的直接种植 ▪ 临近部位的感染播散到肺实质,如胸腔感 染, ▪ 病原菌经血行播散到肺部
气状态 ▪ 定期检查胃管是否准确放置 ▪ 观察肠道动力,如听肠鸣音,定时检测胃
残留量,调整给食量和速度,以避免返流 和误吸 ▪ 每次鼻饲前抽吸胃液,如抽出量>100ml,
VAP的非药物预防手段
▪ 4、及时清理呼吸回路中的冷凝水 ▪ 以免因积水过多,返流入患者气道内或湿
化器内
VAP的非药物预防手段
锁骨下静脉穿刺作为置管常用部位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处理措施
立即拔除导管,并进行抗生素 治疗。
预防建议
定期更换导管敷料,保持导管 接口清洁干燥,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
05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01
02
03
预防措施不足
目前对于导管相关感染的 预防措施还不够完善,缺 乏有效的预防策略和规范 的操作流程。
诊断标准不统一
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标准 不统一,导致感染的漏诊 和误诊率较高。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患者因长期住院接受化疗,留 置中心静脉导管,后出现高热
、寒战等症状。
感染诊断
血液培养阳性,诊断为导管相 关感染。
处理措施
立即拔除导管,并进行抗生素 治疗。
预防建议
定期更换导管敷料,保持导管 接口清洁干燥,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
案例二:导尿管相关感染
患者情况
患者因手术留置导尿管 ,术后出现尿频、尿急
置管操作规范与无菌原则
严格无菌操作
在置管过程中,遵守无菌原则,确保操作环境、操作者和导管的无菌状态。
规范置管操作
遵循标准的置管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感染的风险。
导管护理与敷料更换
定期清洁消毒
定期对导管的皮肤入口和出口进行清 洁消毒,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敷料更换
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敷料潮湿、污染 或过紧,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03
导管相关感染的控制
早期识别与诊断
早期识别
对疑似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患者,应尽早进行临床评估和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医学课件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医学课件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PICC) 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 (tunnel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经贵要、头、长度受患者 身材影响
≥8cm,长度受患者 . 身材影响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



导管病原菌定植(catheter colonization):导 管头部(5cm)、皮下部分(5cm)或导管接头处定 量或半定量培养,确认有微生物生长(>15菌落形 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 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是指出口 部位2cm内的红斑、硬结和(或)触痛;或导管出 口部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可伴有其他感染 征象和症状,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隧道感染(tunnel infection):指导管出口部位, 沿导管隧道的触痛、红斑和 /或大于2cm的硬结, 5 .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


皮下囊感染(pocket infection):指完全植入血管 内装置皮下囊内有感染性积液;常有表面皮肤组 织触痛、红斑和/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 或表面皮肤的坏死。可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指留置血管 内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 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 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 6 .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流行病学

感染发生率 各种类型导管的血行感染发生率不同, 发生血行感 染率较高的分别为切开留置的周围静脉导管及带 钢针的周围静脉导管,而经皮下置入静脉输液及 中长周围静脉导管的感染率较低;以导管感染发 生百分率来计算,长期留置隧道式带套囊透析导 管发生感染率最高,周围静脉留置针发生感染率 最低。导管相关血行感染不仅与导管类型有关, 还与医院规模,置管位置及导管留置时间有关。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单孔导管 若使用全胃肠外营养,应用一个中心静脉
插管或留一孔作为胃肠外静脉营养专用 对需要长时间(30日以上)使用者,使用经
隧道置管或非植入性血管装置
27
选择导管插入部位
选择最适宜插入部位能降低感染危险性 评价感染危险性和器械复杂性,选择恰当
的穿刺部位 除非有医学上的反指征,对非隧道置管法
17
CRBSI影响因素
医院规模 病房 导管类型 插入部位 持续时间
18
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即可诊断) 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
炎的表现)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除外
理化因素所致)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烧>38℃,局部有压痛,无其
皮肤穿刺之前,不使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 等穿刺时,不在穿刺部位常规使用抗菌油膏
30
导管与导管部位护理
使用无菌纱布或透明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在下列情况下须更换,变潮湿、松动、有
脏物或检查穿刺部位时 不将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作为导管穿
刺部位常规护理工作的一部分 预防导管栓塞保持导管通畅能减少感染的 机会 除非生产厂家有说明,常规使用抗凝剂冲 洗中心静脉导管
一旦取得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应尽可能降 级换用敏感的窄谱抗生素
如最初的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不伴免疫缺陷或 心脏瓣膜病),抗生素一般应用10-14天
若拔除导管后,患者仍持续存在菌血症或真菌血 症,或伴有心内膜炎、化脓性血栓时,应延长治 疗时间,应用4-6周,伴有骨髓炎时,应用6-8周
23
CRBSI的治疗
他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 导管管尖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

19
CRBSI临床诊断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处理PPT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处理PPT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处 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导管相关性感染概述 •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措施 •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处理方法 •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案例分析 •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处理展望
01
导管相关性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RI)是指在使用血管内导管 过程中所引发的感染,包括局部和全身性感染。
利用新材料技术,在导管表面涂覆抗菌物质,降低感染风险。
实时监测系统
利用传感器和远程监控技术,实时监测导管状况和患者体温变化, 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自动化清洁消毒设备
开发自动化设备,对导管进行高效清洁和消毒,减少人工操作误差 。
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
01
02
03
加强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 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 技能。
多学科合作,持续改进,提高预防效果
详细描述
预防导管相关感染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医 生、护士、感染控制人员等。应持续改进预 防措施,如研发新型导管材料、改进插管技 术等。同时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 对导管相关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05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 处理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新型抗菌涂层导管
感染的危害与影响
危害
导管相关性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增加了患 者的病死率。
影响
导管相关性感染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 济负担;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其生活质量。
02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11
预防VAP的护理
降低口咽 部和消化 道的定植
?经常口腔卫生 ?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 ?通气时间较长的病人避免鼻腔插管
防止口咽 部分泌物
吸入
?半卧位 ?经常校正鼻饲管位置,调整进食速度
和量,以避免返流 ?使用超过幽门的鼻饲管:如十二指肠、
空肠管 ?使用ETT管,能进行声门下吸引
12
预防VAP的护理
4
感染的来源及传播途径
病人的医院感染主要来自本身的 正常菌群,工作人员,其他病人 以及未经消毒灭菌的器械及污染 的环境。
5
常见感染问题
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问题 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MDROS 免疫抑制剂患者感染问题 医院感染暴发问题Outbreak
6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气管、尿路、 减少耐药菌
血管导管
3
医院感染的特点
? 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G-)菌为主(78.6%),革兰氏阳 性(G+)菌(21.3%)
? 耐药方面: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G-菌杆菌中 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敏 感率100%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耐药
?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78%),其次为血液、尿液、 胃肠道、手术切口及皮肤粘膜感染
的产生,优
化感染治疗
VAP CRBSI CRUTI
减少耐药菌 的传播,加 强感染控制 预防措施
7
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问题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
8
如何预防CR-BSI?
置管时: ? 留置导管术时采用大手术铺巾 ? 洗必泰皮肤消毒 ? 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部位穿刺 ? 严格执行手卫生 ? 抗菌导管 ? 插管后的护理 ? 每天评估:是否需要继续留置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演示课件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演示课件
39
覆盖透气透明无菌贴膜
40
填写置管日期、置管人
敷料:穿刺点应覆 盖无菌纱布或者无菌、 透明、透气的专用贴膜。 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或 者有污物时应该及时更 换。
41
七、输液护理
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导管及更换 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 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再触摸该 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 1、无针装置至少应与输液装置同时更换。频于每72小时更换,不
消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 氯己定的海绵敷料。
23
一、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
( 一 )建立专业化的、固定的医护队伍
缺乏置管和护理经验,护理人员不足,人员流动等均可增加CRBSI 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经严格培训和主动教育,强化标准化的无菌操作 等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51-62]。 具体措施包括: 1.明确插管指征、正确操作和维护程序及正确感染控制措施。(ⅠA) 2.对进行导管插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和遵从程度进行周期性 评估。(ⅠA) 3.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和维护的 人员才能被指派本项操作。(ⅠA) 4.确保ICU适当的护理人员的水准。观察性研究表明,没有经验的护士 或患护比例增加,与ICU中插管相关血液感染(CRBSI)相关。(ⅠB)
1. 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 应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 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 70%酒精。(ⅠA)
2. 尚无研究比较酒精+氯己定和酒精+聚维酮碘皮肤消毒 作用差异。(未明确)
3. 根据生产商的规定,应保证在进行插管时皮肤表面的 消毒剂已干燥。(ⅠB)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护理课件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护理课件
定期对导管进行评估和维护,确 保导管通畅,降低感染风险。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导管相关性血 流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教育,
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03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 护理
感染发生后的护理措施
导管维护
定期更换导管敷料,保 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 燥,避免导管受压、扭
曲或牵拉。
监测体温
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 ,及时发现感染征象。
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家庭护理建议
营养与饮食
指导家属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如定期 更换敷料、监测体温等。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膳食,保证营养摄 入,增强机体免疫力。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 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肢 体功能恢复。
04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 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抗生素治疗
根据感染的具体病菌种 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 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
疗。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 施,如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等。
患者教育及心理护理
知识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 合治疗。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导 管相关局部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流 感染。
发生原因与机制
原因
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导管维护不当、 患者免疫力低下、医疗操作不规范等 。
机制
细菌通过导管接口或导管腔进入血液 ,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发热、寒战、白细胞升高、导管局部红肿热痛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和护理ppt课件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和护理ppt课件

“When we all work together, we all win togethe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护士应做到
接头及肝素帽无须频繁(<72小时)更换;发现有污渍或 残留血液时及时更换。
使用导管及液路开口前后必须使用消毒剂消毒(70%乙醇 或安尔碘或洗必泰);尽量少开口开放次数。
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含有脂肪乳的 液体必须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
不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封管按照CVC封管流程。
3. 仅指定经过培训且有能力进行外周和中心血管内置管和维护的 人员从事本操作。 (IA类)
4. 确保重ICU具有适当的护理人员水平。观察性研究表明,在护士 对患者的CVC进行管理的ICU,较高比例的“非专科护士”或 较高的病人/护士比与ICU的CRBSI相关 (IB类)
2011年美国CDC指南 CRBSI预防中,加入维护的Bundle
严格无菌操作及手卫生规范。 更换敷料时按CVC导管维护流程进行。 无菌纱布常规1-2天更换一次;贴膜常规一周更换二次。
敷料若出现松动、潮湿或沾污时,及时更换敷料。 输注血液、血液制品、脂肪乳,输液管路24小时内必须更
换;输注丙泊酚给药装置12小时更换一次;无针给药装置 尽量与输液管路同时更换;尽量保持输液管路密闭性。
3) 某些较少见的情况下,其他部位的感染可能经血液播散至 导管;
4) 由于输入污染的液体导致CRBSI。
4
教育、培训和人员配置
1. 教育医护人员明确血管内导管的应用指征、置入和维护导管的 正确操作、以及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正确预防措施。(IA类)
2. 对进行血管内导管置管和维护的全体人员进行定期的知识和依 从性评估。 (IA类)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其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其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22
CRBSI的处理

如果患者合并严重疾病状态(如低 血压、低灌注状态和脏器功能不全 等),或者在导管穿刺部位出现红肿 化脓等表现,或者出现无法用其他原 因解释的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应 该拔除导管。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穿 刺部位感染都导致导管相关感染,但 明确增加了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性。
23
CRBSI的处理
15
CRBSI的处理

当临床出现可能的导管感染表现时,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导管本身的处理、 全身或局部抗生素使用以及必要的检 查和化验,治疗方案的制定除了参照 临床表现、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微生 物流行病学资料以外,不同导管的类 型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16
CRBSI处理

临床拟诊导管相关感染时,应当考 虑临床相关因素后再做出是否拔除或 者更换导管的决定,这些因素主要包 括:导管的种类、感染的程度和性质、 导管对于患者的意义、再次置管可能 性及并发症以及更换导管和装置可能 产生的额外费用等。
24
CRBSI的处理

念珠菌血症在血行感染中所占的比例呈 明显增加趋势。多项研究显示,念珠菌血 症时保留感染的导管会显著增加持续菌血 症的几率以及病死率;立即拔除导管可提 高抗真菌治疗的效果,缩短念珠菌血症的 时间,并降低病死率。因此当放置中心静 脉导管的患者出现念珠菌血症时应立即拔 除导管,同时进行导管尖端与血液样本的 定量或半定量培养。
17
CRBSI处理

周围静脉导管:周围静脉导管是引 起导管相关感染常见的原因之一。由 于周围静脉导管留置相对容易,操作 创伤较小,所需费用较少,所以如果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 同时留取导管尖端及两份不同部位的 血标本进行培养(最好在应用抗生素 药物之前,其中一份血标本来自经皮 穿刺)。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35
四、插管部位皮肤准备
1. 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 应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 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 70%酒精。(ⅠA)
2. 尚无研究比较酒精+氯己定和酒精+聚维酮碘皮肤消毒 作用差异。(未明确)
3. 根据生产商的规定,应保证在进行插管时皮肤表面的 消毒剂已干燥。(ⅠB)
7
+ 导致: 发病率增加
死亡率增加 住院时间增长 医院成本增多
8
+ VAP可分为: + 早期VAP:发生于插管后48~96小时,一
般与抗生素敏感性细菌有关 + 后期VAP:发生于插管后96小时,一般与
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有关 + 预防VAP的干预应该在: + 插管后实时执行 + 一直到拔管为止
9
+ VAP的主要感染途径: + 吸入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定植菌 + 来自不恰当的呼吸治疗,如盐水冲洗,经
呼吸道之过滤功能减 弱 + 令患者之咳嗽反射及 力度减弱 + 令患者气道粘膜纤毛 运动功能减弱 + 刺激粘膜分泌增加
4
+ ETT能让定植的细菌更容易进入患者下呼吸 道
+ 插管后12小时,口腔内的分泌物及粘液(包 括其中的细菌)会在插管表面形成一层生物 膜,而生物膜上的细菌会因以下情况被传送 到患者的肺部
38
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
9.保证插管部位护理与插管材料相匹配。(ⅠB) 10.对于>2个月的患者使用暂时性短期导管,在采用基础
预防措施后,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率仍较高, 则可使用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ⅠB) 11.尚无其他类型氯己定相关敷料推荐意见。(未明确) 12.更换敷料时,肉眼观察插管部位或在敷料外进行触诊。 若患者有压痛感、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表现提示局部或 血流感染,应立即揭开敷料检查插管部位。(ⅠB) 13.鼓励患者及时报告插管部位任何变化或任何新的不适。 (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RBSI预防和控制要点---置管时 • CRBSI预防和控制要点---置管后
.
CRBSI预防和控制要点---置管时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巾 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帽子 – 需盖住所有头 发;口罩 – 需紧密盖住口鼻;无菌隔离衣,无菌手套‘病人必须被一件大的无 菌罩单从头到脚覆盖并只留一个小小的开口给导管放置。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肿瘤二科 李海香
.
.
.
• 导管相关性感染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 染CRBSI)
.
局部感染的症状
• 穿刺点局部红、肿、热、痛 • 挤压局部有脓性分泌物
.
局部感染的处理
离心方向挤出脓液 碘伏消毒 外敷庆大霉素或碘伏消毒液 两天换药一次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定义
最大化的无菌措施
.
•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 生规范》
(1)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 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 点皮肤。
(2)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 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 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 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 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
•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 (1)成人置管首先PICC,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 静脉; (2)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小儿:与其他穿刺点比较,股静脉置管发生机械损伤的几率 低,感染率相当。
.
CRBSI的诊断
CRBSI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突发的寒战和高热,体温平均高达39.5℃ ,可 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沿导管皮下隧道附近偶可有红斑、硬 结、触痛或化脓。 诊断标准:有留置静脉导管史、临床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温>38.5℃)、 寒战,外周血像升高、导管尖端及血培养至少可获得1个阳性的结果;导 管端经半定量培养≥ 15个菌落/导管段,或定量培养≥10个菌落/导管 段,具有临床感染迹象,并且和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出相同种类和抗菌谱的 病原菌,无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
• CRBSI的危险因素 • CRBSI的诊断 • CRBSI的预防与控制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 置管的部位 • 导管留置时间 • 导管与接头的特性与种类 • 患者年龄与疾病 • 细菌定植 • 无菌操作与置管技术
.
CRBSI的危险因素
• 置管的部位
• 置管部位的不同是引起 CRBSI的危险性主要因素之 一
导管与接头的特性与种类
(1)导管的类型包括单腔、双腔、三腔及多腔 (2)有研究表明,随着管腔数目和多接头装置的增加,感染危险性 增加。
患者年龄与疾病
(1)患者的年龄、病情及免疫功能与CRBSI密切相关; (2)年龄≤1岁或≥60岁、急性、重症病人、较严重基础疾病、使 用免疫抑制剂、白细胞减少、手术病人感染发生率高;
无菌纱布覆盖 • 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 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 当立即更换。 • 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PORT
隧道型CVC
留置时间
48小时-30天 1年3年或以 Nhomakorabea 6个月-1年
CR-BSI发生率 5.3/1000 0.51/1000 0.21/1000 2.77/1000
置入者
医生置入 护士置入
医生
医生
.
不同导管CRBSI的发生率
• 周围静脉导管:0.05% • 周围动脉导管:0.17% • 血透导管:0.24% • 中心静脉导管:90%(几乎占全部)
•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出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患者 出现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 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 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 敏结果的致病菌。
.
中心静脉器材的感染率
急性期CVC PICC
.
预防和控制CRBSI要点
• CRBSI预防和控制要点---置管时 • CRBSI预防和控制要点---置管后
.
CRBSI预防和控制要点---置管后
穿刺部位护理 导管接头的护理 保持管道通畅 输液装置更换 导管的更换原则
.
CRBSI预防和控制要点
---置管后穿刺部位护理
• 敷料选择 (1)应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 (2)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
• Kairaitis研究表明,股 静脉置管较锁骨下静脉及 颈内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 高
14 12 10
8 6 4 2 0
股V
颈内V 锁骨下V
颈部出汗 较多,活 动大,易 受痰液、 呕吐物污 染
研究证明 CRBSI发 生率最低
.
导管留置时间
导管留置时间是CRBSI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导管留置时间 延长可增加导管细菌定植及CRBSI的发生率; 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国内薛春华研究显示,置管第8~14天CRBSI发生率最高。
.
提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症状特点
• 没有其他明确的局部感染 • 正在使用血管内留置器材 • 穿刺点局部炎性表现甚至化脓 • 细菌培养为革兰氏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
菌等 • 冲洗导管后立即发生发热或寒颤 • 常规抗生素较难控制感染 • 一旦拔除导管,症状显著改善
.
预防和控制CRBSI要点
.
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 (1)消毒方法: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
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 (2)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
后,再进行置管操作。 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 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 进行置管操作。
.
细菌定植
细菌在管腔内的定植也称为生物膜的形成,是造成导管无法长期留 置的原因。 (1)生物膜是细菌吸附于导管壁后,分泌糖蛋白复合物,是细菌相 互粘连形成的膜状物。 (2)抗菌药物难以渗透生物膜内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显著降低。
无菌操作与置管技术
(1)医护人员置管无菌操作与操作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置管后 CRBSI的发生率。 (2)操作时间过长、置管困难及穿刺部位的盲穿时最主要的相关因 素 (3)Connie等报道,肠球菌属引起的置管感染与医护人员的手污染 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