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校园家庭协作文献参考

校园家庭协作文献参考

校园家庭协作文献参考本文档旨在为校园家庭协作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份综合性的参考文献列表。

本文档涵盖的文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校园家庭协作的定义、理论基础、实践案例、效果评估等方面。

1. 校园家庭协作的定义与理论基础- Ary, D., & Algozzine, R. (2011). *Guiding School-Family Partnerships: What School Leaders Can Do*. SAGE ns.- Mapp, K. L., & Kuttner, P. J. (2013). *Partners in n: A dual capacity‐building framework for family–school partnerships*. SAGE Open, 3(4), zzzzzzzzzzzzzzzz.2. 校园家庭协作的实践案例- Bender, K., &中川, 宏晃. (2012). *学校と家庭の协力的伙伴关系における教育機材の提供に関する研究*. 情報教育研究, 20(1), 27-40.- Herold, B. C., & Paris, S. G. (2006). Family involvement in homework: What do we know? *Review of nal Research*, 76(4), 623-669.- Mapp, K. L., & Kuttner, P. J. (2013). *Partners in n: A dual capacity‐building framework for family–school partnerships*. SAGE Open, 3(4), zzzzzzzzzzzzzzzz.3. 校园家庭协作的效果评估- Mapp, K. L., & Kuttner, P. J. (2013). *Partners in n: A dual capacity‐building framework for family–school partnerships*. SAGE Open, 3(4), zzzzzzzzzzzzzzzz.- Swapna, G., & Kathleen, L. (2012). *Family involv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n, 27(4), 434-450.4. 其他相关文献- Bender, K., &中川, 宏晃. (2012). *学校と家庭の协力的伙伴关系における教育機材の提供に関する研究*. 情報教育研究, 20(1),27-40.- Herold, B. C., & Paris, S. G. (2006). Family involvement in homework: What do we know? *Review of nal Research*, 76(4), 623-669.以上文献仅供参考,具体选择需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进行筛选。

家校合作相关书籍

家校合作相关书籍

家校合作相关书籍家校合作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提供支持和指导。

这种合作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家庭和学校更好地合作,提供相关指导和建议,以下是几本关于家校合作的书籍推荐。

1.《家校合作:理论与实践》这本书是家校合作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深入研究了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从家庭和学校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共同制定教育目标等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家校合作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步骤。

2.《家庭教育学》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综合性教材,其中也包括了家校合作的内容。

作者系统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和评估指标,同时提出了家庭和学校之间如何合作的具体建议。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本书,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家校合作的关键要素,提高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效果。

3.《家校合作与学生成绩》这本书主要研究了家校合作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积极作用。

书中介绍了一些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如家庭作业辅导、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等,以及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这本书为家庭和学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家校合作与学生发展》这本书关注的是家校合作对学生综合发展的影响。

作者从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出发,研究了家庭和学校合作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书中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家校合作策略,如家长参与学校课程设计、学校与家庭共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等。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本书,了解家庭和学校如何协同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指导。

以上推荐的几本书籍可以帮助家庭和学校更好地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学生。

家园合作参考文献

家园合作参考文献

家园合作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1] 张韵.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10—18.[2] 曹丹丹.家园合作问题分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03,7、8:97—98.[3] 石伟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218—220.[4] 张晖.正确对待家园合作中不同类型的家长[J]. 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2008(421):17—19.[5] 南姣鹏.来自美国家园合作的启示—基于美国几种家园合作计划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122—125[6] 董卫花,印义炯.当代美国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启示[J].文山学院学报,2013(26):113—116.[7] 于晓威.国外家园合作方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9—30.[8] 宋广文,何非.家校合作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3):90—92.[9] 张满清.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教育不一致问题初探[J].长沙师范学校(专科)学报,2010(2):29—32.[10] 宋倩.关于儿童教育家校合作的思考与实践—幼儿教育阶段的家园合作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11] 孙涛,刘虹嘉.幼儿园加强家园合作的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16—31.[12] 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家庭与小区教育,2005(10):60—62.[13] 赵云,张雪琰,冉壮,李霖.家园合作中父母参与程度的调查—以武汉市两所幼儿园为例[J].教育导刊,2011(12):56—60.[14] 刘明.浅谈如何提高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积极性[J]. 商业文化·科教纵横,2007(7):139—140.[15] 许德玮.城市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09:23—26.[16] 田莉. 幼儿园班级工作中家园合作问题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2:12—(注:幼儿教育越显重要,但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参考文献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参考文献

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以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和素质。

家园合作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重要环境中形成互补和统一的育人力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家园合作的形式、家园合作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并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便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实践家园合作。

一、家园合作的重要性1.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家园合作能够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得到统一的育人指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 家园合作有利于增强家长对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品质。

参考文献:杨成琳. 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J]. 我国幼儿教育, 2016(12): 35-37.葛俊红. 家庭与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3): 14-15.二、家园合作的形式1. 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定期交流和交流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形式,包括家长会、家长陪伴活动等。

2. 家园合作还包括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例如家长参观日、亲子游戏等。

3. 家庭和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家长课堂、家长学校等形式进行教育交流和合作。

参考文献:金宝玲.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模式与策略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8): 39-40.张小梅. 家园合作的理论与实践[J]. 幼儿教育, 2019(10): 19-21.三、家园合作的策略1. 采用积极的家访方式,了解家庭背景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

2. 制定家园合作计划,明确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目标和责任,促进双方的共同努力。

3. 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的育儿技能和教育意识,使家庭成为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培养场所。

参考文献:徐美蓉. 基于情境的家园合作策略研究[J]. 幼儿教育, 2017(06): 23-25. 王丽君.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策略与实践[J]. 我国学前教育, 2018(02): 21-23.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家园合作对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家园合作的形式和策略对于实现良好行为的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

外国家校合作文献综述

外国家校合作文献综述

外国家校合作文献综述《外国家校合作文献综述》篇一:外国家校合作之初步探索在翻开外国家校合作的相关文献之前,我还以为国外的家校合作都跟电影里演的一样,家长就偶尔去参加个家长会,孩子们有啥问题老师单独解决就完事儿了。

但是实际深入文献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我先看到的是美国的情况。

美国有很多学校搞“家长志愿者”活动。

就拿我朋友小明在美国的经历来说吧。

有一次他跟我说他孩子上学那学校,家长可以去学校图书馆帮忙整理图书。

不过学校有严格的流程,家长要先网上报名,然后参加一个简短的培训。

有个家长可能是太兴奋了,报名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一个字母。

培训的时候还闹了个小笑话,把书的分类方式弄混了,搞得旁边的家长哈哈大笑。

但是这种志愿者活动把家长拉进了学校的运行过程。

家长在整理图书的时候,也能跟图书管理员交流,能知道孩子都借什么类型的书,间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英国也有不少有趣的家校合作方式。

一些学校会定期开展家庭学习日。

那天孩子和家长要按照学校给定的主题,一起完成一个小项目。

像有个学校的主题是“城市的绿色空间”,家长和孩子就得去调研附近的公园或者小块绿地,做个小报告。

有的家庭火急火燎的,快到截止日期了才跑去做调查。

结果爸爸带着孩子在公园里转的时候,把公园的名字都记错了,还好妈妈及时跟学校沟通解释这个乌龙。

这种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并不只是监督。

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充斥在文献当中,让我对外国家校合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哦,原来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篇二:外国家校合作之多元模式继续探究外国家校合作的文献,发现家校合作模式那是相当多元啊。

在日本,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是有条无形的紧密纽带的。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络簿特别详细。

我想起我邻居去日本出差遇到的事儿。

他说在当地的一个学校门口看到家长接孩子的时候,互相聊起联络簿上的事儿。

那个联络簿啊,每天老师会写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学习情况还有品德方面的问题或者进步。

家长呢,得回复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比如功课完成的是否拖拉之类的。

关于家庭与校园协同的参考读物

关于家庭与校园协同的参考读物

关于家庭与校园协同的参考读物1. 《家庭与校园协同育人模式研究》《家庭与校园协同育人模式研究》这本书通过分析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协同育人模式,探讨了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以提高孩子的研究成绩和发展潜力。

书中提供了一些实践案例和策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协同工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 《家校协同育人的艺术》《家校协同育人的艺术》这本书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协同育人如何成为一门艺术。

作者通过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帮助读者了解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家校之间更紧密的合作与沟通。

3. 《家庭与校园协同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家庭与校园协同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本书总结了家庭与校园协同教育的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

作者通过分析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协同育人模式,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教育模式。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以激发读者对协同育人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4. 《家庭与学校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家庭与学校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综合了家庭与学校协同育人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了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作者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指导和方法,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协同工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业和个性发展。

5. 《家庭、学校与社区协同育人模式研究》《家庭、学校与社区协同育人模式研究》这本书从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层面探讨了协同育人的模式和策略。

作者通过研究不同地区和背景的案例,总结了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合作模式,以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关于家庭与校园协同的一些参考读物,它们可以帮助你了解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与家庭和学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这些读物中的内容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学家校合作相关文献论文

小学家校合作相关文献论文

小学家校合作相关文献论文小学家校合作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11级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教育改革研究(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000)摘要:家校合作是新时代的发展呼吁下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探索家校合作对当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家校合作的角色定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家校合作的反思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家校合作的进展及其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2-02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

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

”[1]因此探索家校合作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参考了1999年至2051年校园cnki中的30篇期刊论文及万方数据中的20篇学位论文,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目前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

对此,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家校合作进行了解释。

徐锦俊从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意义上指出,“家校合作指学校与家庭在认识一致、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地共同促进学习型家庭的生成和发展。

”[2]刘衍玲,臧源,张大均,在其论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指出“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

”[3]周丹认为“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

小学家校合作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小学家校合作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小学家校合作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xx年xx月xx日•引言•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及问题•小学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目录•小学家校合作的实践模式•小学家校合作的创新探索•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1研究背景和意义23当前教育背景下,家校合作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相互合作、协调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梳理和分析小学家校合作相关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家校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目的和方法探讨当前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小学家校合作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采用文献综述法,收集关于小学家校合作的相关文献,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等,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

02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及问题03合作内容单一家校合作的内容多集中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关注较少。

小学家校合作现状01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家长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但参与程度不高。

02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家长与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信息传递不畅,难以形成合力。

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家校合作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障,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信息不对称家长与学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容易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

合作意识淡薄家长和学校都存在合作意识淡薄的问题,缺乏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家庭背景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家校合作的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背景学校领导力对家校合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学校领导力社会文化因素对家校合作的方式和程度具有一定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03小学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互补作用,家庭是学生性格、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环境,而学校则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教育。

互补性家庭和学校在学生的成长中相互依存,家长和教师需要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校合作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夏军英.昆山外来务工子女德育创新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2-14.[2]周利群.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3][4][8]赵忠心.外国家教之道[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42.[5]谢群锋.浅析家庭教育在“三结合”教育现实中的一些困惑教师[J].2013,(7):10-11.[6]Filp.Johanna.From mutual blame towards trust:Changing school-family relationship in Chile[J]. Childhood Education,1998(2):34.[7] Street,phiL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successful schools project[J]. Childhood Education, 1998:101.[9]周大平.求索中的家长委员会[J].教育与管理,2012,(22):40-41.[10]刘晓.基础教育“家校合作”的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1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3-54.[13]姜超.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透视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15] 陆春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0.[16]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36.[17]王华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河北大学师范大学,2013.[18]康艳.中小学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5):26.[19]安德志.论小学家校合作理论与学校管理的结合[J].教育与管理,2016,(1):23-25.[20]金文斌.外来务工子女家校合作教育关系探析——一昆山市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4):11-14.[21]李倩茹.协同教育视角下的家校合作建设[J].家校合作,2012,(12):12-14.[22]廖镇卿.浅谈小学家校合作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12):15-18.[23]刘红霞.家校合作建设:小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J].北京教育,2012,(1):8-10.[24]刘建军.小学网络家校合作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J].山东教育,2013,(2):6-9.[25]吕健,陈金浩.完善小学家校合作的教育功能[J].教学实践与管理,2010,(6):9-12.[26]李玲.家校合作建设与创新教育新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10-12.[27]方华.家校共育赢未来——对家校合作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2014,(1):11-13.[28]黄河清.英国家校合作探微[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0):22.[29]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12.[30]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401.[31]岳盼盼.构建小学家校合作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0):13-15.[32]梁蓉.论班导师制的实施[D].四川师范大学,2010.[33]邹强.国外家校合作问题研究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10):36-37.[34]黄河清.美国家校合作管窥[J].教育评论,2015,(6):24-27.[35]陈晓红.家校合作的特性、作用和再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8):11-13.[36]常慕佳,姚江林.浅析流行文化与小学生家校合作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6,(3):7-8.[37]蔡宏生,郑文慧.家校合作教育视野中的学校管理环境建设[J].家校合作,2015,(7):9-10.[38]丁兰华.论小学家校合作的德育功能[J].文化视点,2015,(9):11-13.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

因而家校合作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在我国亦不例外。

众所周知,社会参与教育与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开展家校合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利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总是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定义、理论依据、国内外已有的方式和类型、现存的问题、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六个方面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一、家校合作的定义:(1)我国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2)而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家庭—学校—社区”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从理论到实践: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又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指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负有共同的责任,同时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二、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目前,家校合作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

刊登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0期(总第140期))上刘翠兰老师的《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一文,就试图从管理学、父母教育权的演变、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教师的新职业精神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等6个方面来分析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1.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管理中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

家校共育相关文献

家校共育相关文献

家校共育相关文献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互动,共同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角色都至关重要,只有两者紧密合作,才能实现孩子的全面成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

家庭不仅是孩子的温暖港湾,更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要提供情感上的关怀和教育上的引导。

而家校共育正是通过建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目标。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课堂,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学校不仅提供知识的传授,还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学校中,老师是孩子的引路人,他们不仅要教会孩子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和价值观。

而家校共育正是通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孩子在学校得到全面的教育,同时在家庭中得到持续的关怀和引导。

家校共育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沟通交流,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共同育人,才能使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实现家校共育呢?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机制,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

其次,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家长还应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与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最后,社会和学校应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为家庭和学校共育提供更好的支持。

家校共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通过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可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建立和谐家校关系的相关文献

建立和谐家校关系的相关文献

建立和谐家校关系的相关文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家庭能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生活中,将会给孩子的未来成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家庭与学校不能够形成伙伴关系来共同指导孩子的学业与终身发展,那么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对参与程度与学业成就的期望值就会不高。

其次,学校的老师们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了学习的种子,需要家长在家庭中进行浇灌与呵护,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使他们能够茁壮成长。

此外,家庭成员的参与,增加了孩子在学校与生活中的成功机会;同时,当家庭成员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已经帮助了孩子时,会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氛围。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提倡“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证明了下面的结论:当父母以各种方式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孩子的学业表现就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次,父母的参与过程对孩子的成功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无论家庭贫富、父母的文化程度、孩子的年龄阶段,父母的参与对孩子的学业成就与将来的职业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鉴于父母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历史性的《目标2000年教育法))(Goals2000:EdueateAmericaAct),将“父母参与”(parent involvement)列为第八项国家教育目标,即每一所学校将促成伙伴关系以增进父母的参与,进而促进孩子社交、情感与学业的成长。

这一国家教育目标预期达成的具体事项有三:每州将制定协助地方学区及学校的政策,建立促进伙伴关系的计划,以配合父母的需要,包括社会经济地位不利、双语背景或残障儿童的父母等;每校将积极鼓励家庭及父母参与,以协助孩子课业及学校决策;父母将协助确保学校获得充分支持,同时也要学校、教师保持高的业绩水准。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校的教师与行政人员会结合各地及学校的具体情况,主动采取不同的策略,促进父母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着重将学校教育有关的事项(包括学校的目标、计划、活动与程序;个别学生的进步情形;改善孩子学习的家庭活动等)传达给所有父母。

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参考文献

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参考文献

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参考文献这本书讨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以提高教育者的能力和改善学校。

这份报告总结了大量研究,证明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强调了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这篇研究分析了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原因,包括家长的动机、期望和教育背景等因素。

4. Deslandes, R., & Bertrand, R. (2005).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Is there an East Asian mode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7(2), 325-340.这篇研究探讨了东亚地区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动机和学业成就的影响,提供了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和学校合作的看法。

5. Fan, X., & Chen, M. (2001).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analysi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3(1), 1-22.这篇元分析研究了家长参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多项研究结果,得出了家庭与学校合作对学生学业的积极影响。

这篇综述文章整合了多项研究,评估了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关系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提供了对合作伙伴关系的全面理解。

7. Jeynes, W. H. (2005).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to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Urban Education, 40(3), 237-269.这篇元分析研究了家长参与对城市小学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强调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对学生成功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文献参考

家校合作文献参考

家校合作文献参考篇一《家校合作:那些难忘的小事》提起家校合作,我就想起我小时候上学时的一件事。

那时候我在村里的小学读书,学校不大,老师和家长们都互相特别熟悉。

我们班有个同学叫二蛋,他学习成绩可差了,特别是数学,每次考试都不及格。

老师就想找他爸妈说说这事儿,看看怎么能帮帮他。

这老师啊,也没提前打电话通知啥的,下了课直接就奔二蛋家去了。

二蛋爸妈正在地里干活呢,看见老师来了,赶忙从地里出来,鞋上还都是泥。

老师也不在意,就在田埂上和二蛋爸妈聊起来。

老师说二蛋其实很聪明,就是上课有时候容易走神,作业也不认真做。

二蛋爸妈就说家里农活儿忙,平时也没怎么顾得上二蛋的学习,心里也觉得愧疚。

这一聊啊,老师和二蛋爸妈就商量好了一个办法。

每天晚上二蛋做完作业,他爸妈就算再累,也要检查一遍,然后把不懂的地方给记录下来。

第二天上课前,二蛋到了学校就去问老师那些疑难问题。

老师呢,在课堂上也更多地关注二蛋的表现,经常抽他回答问题。

慢慢地,二蛋的成绩开始有了起色,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数学竟然考了七十多分。

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巨大的进步啊。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来,家校合作是真的很重要。

学校和家庭就像是一个孩子成长的两条腿,少了哪条都不行。

老师了解二蛋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父母清楚二蛋在家的状态,双方这么一沟通一合作,二蛋的学习就像开了挂一样进步了。

要是学校和家庭各忙各的,互相不通气儿,那像二蛋这样的孩子,可能就一直成绩不好下去了。

篇二《家校合作:一场有趣的家长会》我还记得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了一次特别奇葩但超级有效的家长会。

一般的家长会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家长在下面听,可无聊了。

但他们班的这次不一样。

班主任张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合作”两个字,然后神秘兮兮地说:“今天咱们不开那种干巴巴的家长会,咱来玩个游戏。

”家长们都懵了。

张老师接着就把家长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负责讨论孩子一个方面的成长,比如学习习惯、品德教育、身体锻炼啥的。

我的小组是负责讨论孩子的学习习惯。

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参考文献

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参考文献

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参考文献引言家庭与学校是儿童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

它们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关于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相关参考文献,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主题。

参考文献1. 陈燕华. (2018).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研究. 教育研究, (3), 91-102.2. 高振宇. (2019). 家庭与学校合作模式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青年研究, (4), 56-65.3. 胡荣华. (2017). 家庭与学校合作研究综述. 教育导刊, (2), 35-42.4. 李丹. (2020). 家庭与学校合作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教育科学研究, (5), 78-85.5. 王丽丽, & 张华. (2016). 家庭与学校合作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心理科学, (3), 73-80.6. 赵明. (2018). 家庭与学校合作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社会科学研究, (4), 108-115.7. 郭丽娜. (2017). 家庭与学校合作模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教育, (1), 22-28.8. 刘洋. (2019). 家庭与学校合作研究的新进展. 教育理论与实践, (3), 32-38.9. 张婷婷. (2020). 家庭与学校合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 152-158.10. 杨敏. (2018). 家庭与学校合作研究综述. 教育评论, (5), 45-52.以上参考文献涵盖了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相关理论、实证研究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文献进行深入阅读。

结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以上参考文献,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与学校合作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实践。

希望这些文献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关于家庭与校园协同的参考读物

关于家庭与校园协同的参考读物

关于家庭与校园协同的参考读物1. 《家庭与学校合作:促进儿童发展的关键》- 作者:鲁宾逊·埃弗里特- 出版年份:2015年- 内容简介:本书探讨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案例和实证数据,提供了实用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2. 《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合作:理论与实践》- 作者:杰瑞米·德瑞恩- 出版年份:2012年- 内容简介:本书探讨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协同合作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介绍了建立有效合作关系的策略和方法,帮助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区成员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会能力的提升。

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张晓红- 出版年份:2009年-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探讨了如何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合作。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原则和实施路径,帮助家庭和学校实现协同发展,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4. 《家庭与学校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指南》- 作者:陈芬- 出版年份:2014年-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介绍了家庭与学校协同育人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重点讨论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方式、沟通技巧和合作模式,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家校协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瑞兰- 出版年份:2017年- 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家校协同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方法,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协同育人。

以上是关于家庭与校园协同的参考读物,这些书籍将为您提供关于家庭与学校合作的重要性、合作策略和方法、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等方面的知识和指导。

关于基础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关于基础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关于基础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家校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它一直在持续不断地重新定义教育,成为实现全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家校合作为学校、老师和家长提供了一种相互协作的模式,是促进学术成就和融入学校文化、app«家庭成员参与学习过程的必要桥梁。

家校合作的实践表明,它具有强大的联系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增进他们的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教育水平。

通过家校合作的实践,学校可以发现家长的状况,他们的经济和社会背景,这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制定准备适合他们的教育计划,从而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

在学习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对孩子做出更有效的指导,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帮助他们熟练地处理学习问题。

因此,家校合作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责任感,提高课外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家校合作也有助于家长承担责任,为孩子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培养其良好的品行观念。

另外,家校合作对培养优秀教师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全面发展他们的职业生涯。

通过家校合作,教师可以系统地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教育质量。

最后,学校应当协助家长了解其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家长更好地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不是把学习任务全部交给家长。

家校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必须在教育的正确思想准则的精神指导下,继续实施,以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发展。

(完整word版)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完整word版)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

因而家校合作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在我国亦不例外。

众所周知,社会参与教育与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开展家校合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利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总是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定义、理论依据、国内外已有的方式和类型、现存的问题、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六个方面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一、家校合作的定义:(1)我国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2)而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家庭—学校—社区”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从理论到实践: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又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指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负有共同的责任,同时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二、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目前,家校合作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

刊登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0期(总第140期))上刘翠兰老师的《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一文,就试图从管理学、父母教育权的演变、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教师的新职业精神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等6个方面来分析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1.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管理中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

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参考文献

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参考文献

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参考文献这份文档提供了关于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参考文献,旨在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双方的优势,追求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并避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学术文献2. Hoover-Dempsey, K. V., & Sandler, H. M. (2005). Final performance report for OERI grant #R305T: The social context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A path to enhanced achievement. Peabody College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3. Henderson, A. T., & Berla, N. (Eds.). (1994). A new generation of evidence: The family is critical to student achievement. Center for Law and Education.4. Desforges, C., & Abouchaar, A. (2003). The impact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parental support, and family education on pupil achievements and adjust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report No. 433.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政府报告1. 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2008). The impact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children's education. Research report DCSF-RR019.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4). Dual capacity building framework for family-school partnership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3.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1997). Parent involvement: Title I,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学校指南1. National PTA. (2010). Building successful partnerships: A guide for developing parent and family involvement programs.2. Harvard Family Research Project. (2010). Family involvement makes a difference in school success.这些参考文献提供了关于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研究报告、政府报告和学校指南。

家校合作文献参考

家校合作文献参考

家校合作文献参考《家校合作:共育未来的桥梁》在教育的世界里,家校合作就像一座神奇的桥梁,连接着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对孩子成长超级重要的“岛屿”。

可别小看了这座桥,它要是建得好呀,那孩子就像开了挂似的茁壮成长。

我曾经就亲眼见识过一座特别成功的“家校合作之桥”。

那是我邻居家的事儿,邻居家的小孩叫小豆包,这小名儿起得就特别可爱。

小豆包上的那所学校,老师可有想法了。

有一次学校要搞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这老师呀,就想让孩子们都能深度参与进来,不仅在学校里学,回家还得练。

老师就跟家长们商量,给每个家长详细布置了任务。

比如说,家长要陪着孩子一起研究一种传统手工艺,像剪纸啥的。

小豆包的妈妈那可真是个行动派。

当天晚上就翻箱倒柜,找出了各种彩纸、剪刀,拉着小豆包就坐在了小桌子前。

小豆包开始还懵懵懂懂的,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妈妈就跟他一起在网上找教程,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剪纸图案,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

妈妈就从最基础的折纸开始教小豆包,每折一下都小心翼翼的,还不停地跟小豆包解释这是为啥要这样折,折错了会有啥后果。

小豆包呢,眼睛瞪得大大的,听得可认真了。

在剪的过程中,小豆包的小手不太灵活,剪得歪歪扭扭的。

妈妈没有着急,而是耐心地握着他的小手,一点点地移动剪刀。

剪断了一小点的时候,小豆包都快哭了,觉得自己搞砸了。

妈妈却笑着说没关系,这就像小兔子被小虫子咬了一口,更有特色了呢。

经过一晚上的努力,一个虽然不太完美但充满爱的剪纸小兔子诞生了。

第二天到了学校,同学们都拿出了自己的手工作品。

有的是捏的面人儿,有的是编的中国结。

大家一边展示一边讲自己和家长一起做的过程。

小豆包也不怯场,拿着小兔子讲得眉飞色舞。

这活动之后呀,小豆包对传统文化可有兴趣了,而且他和妈妈的关系也变得更亲密了。

你看,通过这件事儿就知道学校和家庭要是合作好了,能让孩子收获多少快乐和成长啊。

家校合作就该是这样,互相配合,没有那谁指挥谁的事儿。

学校若能多给家长些具体的方向,家长能积极参与,那孩子在这两座岛屿之间走来走去,就能收获各种知识和爱,稳稳地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 夏军英.昆山外来务工子女德育创新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2-14.
[2]周利群.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3][4][8]赵忠心.外国家教之道[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42.
[5]谢群锋.浅析家庭教育在“三结合”教育现实中的一些困惑教师[J].2013,(7):10-11.
[6]Filp.Johanna.From mutual blame towards trust:Changing school-family relationship in Chile[J]. Childhood Education,1998(2):34.
[7] Street,phiL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successful schools project[J]. Childhood Education, 1998:101.
[9]周大平.求索中的家长委员会[J].教育与管理,2012,(22):40-41.
[10]刘晓.基础教育“家校合作”的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1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
[12]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3-54.
[15] 陆春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0.
[16]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36.
[17]王华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河北大学师范大学,2013.
[18]康艳.中小学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5):26.
[19]安德志.论小学家校合作理论与学校管理的结合[J].教育与管理,2016,(1):23-25.
[20]金文斌.外来务工子女家校合作教育关系探析——一昆山市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4):11-14.
[21]李倩茹.协同教育视角下的家校合作建设[J].家校合作,2012,(12):12-14.
[22]廖镇卿.浅谈小学家校合作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12):15-18.
[23]刘红霞.家校合作建设:小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J].北京教育,2012,(1):8-10.
[24]刘建军.小学网络家校合作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J].山东教育,2013,(2):6-9.
[25]吕健,陈金浩.完善小学家校合作的教育功能[J].教学实践与管理,2010,(6):9-12.
[26]李玲.家校合作建设与创新教育新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10-12.
[27]方华.家校共育赢未来——对家校合作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2014,(1):11-13.
[28]黄河清.英国家校合作探微[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0):22.
[29]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12.
[30]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401.
[31]岳盼盼.构建小学家校合作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0):13-15.
[32]梁蓉.论班导师制的实施[D].四川师范大学,2010.
[33]邹强.国外家校合作问题研究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10):36-37.
[34]黄河清.美国家校合作管窥[J].教育评论,2015,(6):24-27.
[35]陈晓红.家校合作的特性、作用和再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8):11-13.
[36]常慕佳,姚江林.浅析流行文化与小学生家校合作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6,(3):7-8.
[37]蔡宏生,郑文慧.家校合作教育视野中的学校管理环境建设[J].家校合作,2015,(7):9-10.
[38]丁兰华.论小学家校合作的德育功能[J].文化视点,2015,(9):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