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知识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棕榈油知识简介,希望对这里的朋友有帮助
从棕榈果(Oil Palm Fruit)的果肉和果仁榨出的原油经精炼、除臭和漂白后制成棕桐油产品是各
种甘油脂的混合物。作为油脂的一个种类,是比较完整的能量来源,它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饱和脂肪酸高,棕榈油所含的亚油酸适中,它不象其它氧化油样有反式脂肪酸异构体。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食品、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比如可造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还可以生产化妆品、肥皂等,棕榈产品一般分为棕榈软脂(Palm olein )、棕榈油(Palm oil)、棕榈硬脂(Palm stearin)和棕榈仁油(Palm kernel oil)等,其中进口最常见的、最多的是前三种。
1 棕榈油产品理化指标透析
在进口合同中,棕榈油系列产品所列合同指标都有水分和杂质、熔点、色泽、游离脂肪酸、碘价、密度等多项理化指标。
1.1 熔点
所谓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纯物质的熔点应该是一定的,而天然油脂是混合物,它没有固定的熔点,仅有一定的温度范围。棕桐油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成分比较复杂,并且还具有多晶型及导热性能等特点,因而对测试熔点的要求十分严格。通过测定棕榈油产品的熔点,可以判断所检油的质量成分,对掺假检验有很大的帮助。通常熔点随着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精炼之后的一般情况下,棕榈软脂的熔点为24℃ max、棕榈油的熔点为33~39℃ 、棕榈硬脂的熔点为44℃ min,棕榈仁油的熔点为25~30℃ 。
如果我们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所检的产品其熔点不在范围内,则可以判断此种油脂混有其它油,一般情况下。棕榈油产品的熔点越低,其价格就越高,因此在价格上,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硬脂。我们通过不同的温度试验,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油的固体成分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表中可见棕榈软脂在25℃ 时已全无固体成分。在夏天温度超过25℃ 时现场抽样检验,直接观察即可略知被检油的掺假程度,如果油中混有白色固体状物质则可理解为是不纯的棕榈软脂这点对现场抽样检测评定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当然,精确的熔点测定必须在实验室中进行。
1.2 碘价
碘价是测定油脂不饱和程度的最常用的指标,是以加到100g油中碘的克数称之。(为了便于反应的进行,以氯化碘或溴化碘代替碘),棕榈油的碘值根据不同产品品种而不同,下列为棕榈油系列产品的碘价的产品指标,方法为Wijs法。棕榈软脂:56min;棕榈油:50—55;棕榈硬脂:48max(-般在21~48.0之间);棕榈仁油:18max。通过测定碘价,也可以判断所检棕榈油是否掺假或掺假程度如何,油中所含的饱和硬脂越高碘价越低。一般低于50的棕榈软脂可能掺入棕桐油,同时可结合熔点、密度等其它指标来综合分析。
1.3 密度/比重
脂肪酸和甘油酯的密度和比重小于1,并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饱和脂肪酸的密度和比重比相应的不饱和酸为小。不饱和程度愈高,则密度和比重愈大。共轭脂肪酸的密度和比重大于非共轭酸,
含有羟基、酮基取代酸的密度和比重最大。棕榈油系列产品的密度由于其脂肪酸组成不同而各不相同,通过密度仪检测并换算到60℃时的条件,四种油的密度如下:棕榈软脂:0.8848;棕榈油:0.8842;棕榈硬脂:0.8825;棕榈仁油:0.8918。一般说来,同一种产品相对密度越低,棕榈油产品的精度越高,但棕榈仁油例外。
1.4 折光指数
油脂的折光指数,随组分的原子种类、数量和分子结构——功能团和键的性质而变化,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一般是双键增加的折光率增高。碘价与折光指数成正相关。碘价、酸价、皂化值与折光指数的关系可见如下分式:
nD=1.4643—0.000066(Sv)一0.0096(Av/Sv)+0.0001111(Iv)
式中:Av——酸价; sv一皂化值; Iv——碘价
下面是四种棕榈产品的折光指数:
棕榈软脂:1.4586~1.4592;棕榈油:1.4490~1.4550;
棕桐硬脂:1.4472~1.4510;棕榈仁油:1.4480~1.4520。
与棕榈硬脂相比,棕榈软脂的不饱和度更高,即双键更多,故折光率较高。
1.5 脂肪酸含量
天然脂肪酸根据碳键结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别( 和脂肪酸,②不饱和脂肪酸,③取代酸。其特点有:①一般为直链一元羧酸;②分子中碳原子绝大多数是偶数,其中以十六碳及十八碳脂肪酸分布最广,数量最多;③主链上含有取代基的脂防酸只存在于少数几种天然油脂中,食用油脂中一般不含有取代酸,只有当油酸变质时由于氧化作用会产生一些羧基取代酸。棕榈油各种产品脂肪酸含量各不相同,我们利用气相色谱法对进口的马来西亚棕榈油进行了脂肪酸的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从表中可看出,棕榈软脂与棕榈硬脂中棕榈酸(16:0)、硬脂酸(18:0)、棕榈油酸(16:1)、油酸(18:1)、亚油酸(18:2)组分相差很远,而棕榈油是介于两者之间,特别是从油酸和棕榈酸的组分可以明显看出各油品之间的差异。
1.6 水分和杂质
水分和杂质是棕榈油产品的重要理化指标,它可以衡量棕榈油产品的精炼程度,一般它的含量越低,表明精炼程度越高。在进口合同指标中,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仁油的水分和杂质指标小于0.1%,棕榈硬脂的水分和杂质指标小于0.2%。
1.7 游离脂肪酸和酸价
由于棕榈油在精炼过程中采用高温真空工艺,蒸汽几乎可带走全部游离脂肪酸,所以游离脂肪酸是评价棕榈油的最佳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其值越低表示精炼程度越高,所含的有害物质也越低。近几年来通过我口岸检验的几百批棕榈油中,其游离脂肪酸结果基本上是:棕榈软脂、棕榈油、棕榈仁油小于0.1%,棕榈硬脂小于0.2%。而有时检测到游离脂肪酸超标,经过分析有下面几个原因:
①太阳爆晒下运输,特别是夏天经高温爆晒后突然的雷雨(东南亚气候常见)可使游离脂肪酸急剧上升,一旦升高很难降回。②若只抽容器(大轮或铁桶)的底层,会造成游离脂肪酸检验结果偏高,因为下层含较多的棕榈硬脂。因此应按标准从上中下按一定的比例抽取混合样。③ 由于棕橱油产品在实验室检测时,往往需要加热,也常因骤热而人为地提高游离脂肪酸值,影响检测结果,酸价的检测方法和游离脂肪酸相同,它和游离脂肪酸有着一定的换算关系:酸价×0.453=游离脂肪酸(以棕榈酸计,%)
另外,当检出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低而水分含量高时,要注意其容器(铁桶或船舱)是否藏有水分。
裹I 各棕榈产品温度和固体成分的美系
1.8 色泽
色泽是反映棕榈产品漂白程度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它一般使用5.25in罗维朋比色槽进行测定。在进口时,棕榈软脂、棕榈油的色泽指标为红:3max;黄:30max;棕榈硬脂为红:3max;棕榈仁油为红:1.5max。经实验室检测并与SGS检验公司比较,一般到达目的地后棕榈油的色泽比产地装运前的色泽高一些。其主要原因是油脂的反色现象,因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气温较高,且装运的容器(大轮或铁桶)难免会有微量的Fe 存在。因此棕榈油产品在生产及存放时与其接触,使油酸分子在双键处发生氧化,产生初期过氧化物;在较高温度时,过氧化物又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产生氧化物、氧原子、臭氧、臭氧化物,最后油酸断链为羧酸(壬酸、壬二酸等),体系中羧基增多。而断链产物(含羧酸)越多,颜色愈深,铁是上述反应的强助氧化剂,且能使油酸的颜色加深。其次如果油脂中存在微量杂质,也会因加热或氧化而使颜色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