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基础知识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推)断层
压性断层 根据受力性质分张 剪性 性断 (扭层性)断层
复合型断层
3、裂隙
裂隙又称为节理,指沿断裂面两侧没有发生 明显位移的断裂。
原生裂隙
根据成因次生裂隙构造裂隙张剪裂裂隙隙
非构造裂隙
三、陷落柱
岩溶陷落柱是煤系地层下部可溶性岩石在地 下水和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塌陷现象。
一、木棚子
二、金属支架
三、锚杆支护
锚杆的种类较多:
金属锚杆
木锚杆
竹锚杆
树脂锚杆
钢筋或钢丝绳砂浆锚杆
第五节 巷道掘进的辅助工序
一、通风工作 二、排水 三、辅轨 四、测量工作
局部通风机通风
第五章 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主要分为: 露天开采 井工开采 水力采煤 其它(煤炭汽化、液化等)
大型矿井:生产能力为 120万T/a、150万T/a、 180万T/a、240万T/a、300万T/a、400万T/a、 500万T/a及以上的矿井,300万T/a及其以上的矿 井又称特大型矿井。
中型矿井:生产能力为45万T/a、60万T/a、90万 T/a
小型矿井:生产能力为9万T/a、15万T/a、21万 T/a、30万T/a。
我国国有煤矿多为大、中型矿井;地方煤矿多为中 小型矿井;乡镇煤矿多是小煤窑,年产量在多小于 3万T/a。
第三节 矿井生产系统
(一)开拓巷道
1、井筒和平峒 2、井底车场 3、回风井 4、石门 5、运输大巷 6、回风大巷
(二)准备巷道
1、采区车场 2、采区煤仓 3、采区上山 4、采区下山
煤矿基本地质知识
煤矿基本地质知识第一篇:煤矿基本地质知识聚煤期:地质历史中形成煤炭资源的时期,也称为成煤期。
主要分为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新生代的古近纪和新近纪。
含煤岩系:在一定的古构造、古地理、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层、具有共生关系、多相组合的沉积岩系,简称煤系。
煤田:同一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煤层顶板:赋存在煤层之上的邻近岩层称为顶板。
煤层底板:赋存在煤层之下的邻近岩层称为底板。
根据岩层相对于煤层的位置及垮落性能,将煤层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老顶)。
伪顶:位于煤层之上随采随落的极不稳定岩层,其厚度一般在0.5米以下,多为炭质页岩、泥页岩,并非所有煤层都有伪顶。
直接顶:位于煤层或伪顶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采煤时移驾或回柱后能自行垮落的岩层,多为粉砂岩、泥岩等。
基本顶:又称老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通常为厚度及岩石强度大、难于垮落的岩层。
通常为砂岩、石灰岩、砂砾岩等。
夹矸:煤层中有时含有厚度较小的岩层,这些岩层称为夹矸。
根据煤层中有无较稳定的夹矸层,将煤层分为2类:简单结构煤层:这类煤层不含夹矸层,但可能有较小的矿物质透镜体和结核。
复杂结构煤层:这类煤层中含有较稳定的夹矸层,少则1—2层,多则数层。
煤层按倾角分为四类:近水平煤层小于8°;缓(倾)斜煤层8°至25°;中斜煤层25°至45°;急(倾)斜煤层大于45°。
煤层按厚度分类:薄煤层小于1.3米;中厚煤层1.3至3.5米;厚煤层大于3.5米。
第二篇:煤矿地质一、解释下列概念:1、沉积岩:在地表及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或某种火山作用所形成的物质经过改造而形成的岩石。
2、地质作用:促使地壳物质发生运动和变化的各种自然作用。
3、岩床:地下岩浆沿煤、岩层层面方向侵入的层状侵入体。
4、勘探程度:勘探区在不同阶段,在相应工程基本线距控制的基础上,对各种地质问题及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和查明程度5、矿井瓦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和围岩中释放出来的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
一、煤矿埋藏特征
1、煤层的厚度 煤层按厚度不同分成: (1)薄煤层:小于1.3m的煤层; (2)中厚煤层:厚度在1.3~3.5m的煤层; (3)厚煤层:厚度大于3.5m的煤层。 在生产工作中,习惯将厚度大于6m的煤层称特厚煤层。
2、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是指煤系地层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内的岩层。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的关系,断层又分为: ①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或基本平行; ②倾斜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或基本垂直; ③斜交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根据断层的组合形式不同,又可以有地堑、地垒、阶梯构造 等断层组。
断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较大。在断层带附近岩(煤)破碎, 顶板失去完整性,极易发生冒顶事故;断层又是地下水的良好通 道,可能使井下涌水量增加,甚至发生突水事故;另外断层带还 可能积聚大量瓦斯,从而引发瓦斯事故。
厚度基本稳定; (2)似层状煤层,其形状像藕节、串珠或瓜藤等,层位有一定的连
续性,厚度变化较大; (3)非层状煤层,形状像鸡窝或扁豆状,层位连续性差,常有大范
围尖灭。层状煤层比较方便,而非层状煤层常给开采带来一定难度。
煤层除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以外,在构造上也有很大差别,在 有的煤层中,有时含有厚度较薄且很不稳定的岩层,这类含在煤 层内的岩层称作夹石或夹石(矸)层。根据煤层中有无稳定的夹 石层,可将煤层分为两类,即简单结构煤层和复杂结构煤层。简 单结构煤层一般不含夹石层,复杂结构煤层含夹石层者1—2层, 多者可达几层或十几层。由于夹石层的存在,不仅使煤的灰分增 高,而且给开采带来一定的难度。
按照沉积顺序,先于煤生成的岩石是煤层底板,后生成的是煤层 顶板。在正常情况下,煤层顶板位于煤层之上,而煤层底板位于 煤层之下。当地质构造破坏较剧烈时,有可能发生倒转。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概述(ppt 45页)
二、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 经常性和及时性; ❖ 准确性和全面性; ❖ 系统性和统一性; ❖ 突出重点性
石门的编录
石门编录示意图
三、矿井生产中的“三量管 理❖ ”三量:
煤矿采掘生产的准备工作,包括水平开拓、采区准备和回采工作面的切割等 三个阶段。根据上述三个阶段的井巷工程的性质和用途,定为开拓巷道、准备巷 道和回采巷道;由三类巷道圈定的可采储量分别称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 采煤量,简称“三量”。
小井:<3m,通风、行人等 暗井、溜井(溜煤眼)
平硐;石门;平巷:总运输巷,煤层运输巷 总回风巷,煤层回风巷
主要巷道
倾斜巷道 斜井:主斜井、付斜井;上山、下山,溜眼
开采巷道
总运输巷,总回风巷; 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
采区巷道 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
掘进巷道 巷道迎头,两帮,顶棚;探巷
第七章 矿井地质
➢褶曲的判断
• 在构造简单、标志层明显的矿井;识别背、向斜并不困难; • 在构造复杂、岩层杂乱地区,要认真、具体进行分析。
➢褶曲观测内容
• 应系统查明:褶曲轴的位置、延伸方向、是否倾伏及倾伏方向、倾伏角大小; 两翼煤层、岩层产状; 褶曲宽度、幅度; 对煤厚的影响。
➢断层的观测与判断
• 应系统查明:断层的产状、延伸方向、断层断距,断层素描;
三、岩浆岩对煤层的影响
四、矿井瓦斯和地热
(一)矿井瓦斯
❖ 概述 瓦斯是影响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深部开采的三大障
煤矿地质知识讲解
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她是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地壳运动对煤矿床的形成及赋存条件有着重要影响。 地壳沿地球半径方秦向岭运动时,表现为地壳的缓慢上升或下降(海陆变迁),称 为升降运动。地球物质沿地球切线方向运动时,呈水平运动。表现为激烈的造山 运动。 2) 岩浆活动—是地下的岩浆沿地壳的裂缝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在上 升过程与围岩相互作用,不断改变自身的成分和状态直至冷凝的全部过程。
4) 地震作用—地震是地壳的快速颤动,是岩石能量积 累突然释放的结果。
在上述地质作用中,最活跃的、起主导作用的是 地壳运动。
7
神戶大地震破壞 (高速公路倒塌)
美國加州聖安德烈斯斷層
8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与地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是由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等 引起的地质作用。它能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和地壳表层化学元素产生 迁移、分散和富集。按作用方式分为:
常见矿物: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橄榄石、蒙脱石、伊利石、 方解石、白云石、褐铁矿、石膏、滑石、石墨等。 岩石的分类:
1、岩浆岩
岩浆岩是三大类岩石的主体,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岩浆是来自地壳深部或 地幔中的具有高温、高压的硅酸盐熔融体。岩浆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带上升,侵入到地 壳表层或喷出地表,便冷凝固结成坚硬的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化学风化作用空气中的氧和水溶液不仅使岩
石和矿物化學成分发生变化,而且使一部分被
溶液帶走,或使稳定的矿物变为不稳定的矿物,
这种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
1. 氧化作用 氧氣與各種礦物混合,產生 新的礦物。 黄铁矿FeS2(++)氧化成褐铁矿 Fe2O3.H2O(3+),由铜黄色变为褐红色,颜 色变深,结构变疏松。在地表称铁帽,地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走向地层还表现为地层重复或缺失。
化开采更为困难。
煤层的空间形态及展布方向用产状要素
二、地质构造
• 原始沉积的煤(岩)层,由于后来地质变迁、地壳运动而造成岩层空 间形态个产状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结构称为地质构造。
• 地质构造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单斜构造、褶曲构造、断裂构造。 • 单斜构造 • 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一个井田)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构造形态叫单
2)煤层的底板。
• 煤层的底板岩石可分为直接底和老底两种, 如图2-1b所示。
• a-煤层顶板;b-煤层底板 • 1-中粒砂岩;2-砂质页岩;3-炭质页
岩;4-煤;5-粘土岩;6-粉砂岩
• (1)直接底――以富含炭质的粘土岩最为常见, 厚度一般几十厘米。如果直接底的岩性是遇水后 膨胀粘土岩,则可造成巷道底板隆起(底鼓)现 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于支护,重者使巷道遭受 破坏。
着一个面,而是沿着一个破碎带发生时,这个带称为断层破碎带。②断层线。 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面在地面的出露线。它大致反映断层的延伸方 向。 • ③交面线。断层面与煤层底板面的交线。 • ④断盘。被断层面分开的两侧岩块。若断层面是倾斜面的,根据岩块与断层 面的相对关系,分为上盘和下盘。上盘位于断层面上方;下盘位于断层面下 方。 • ⑤断距。断层两盘相对移动的距离。未错开前的某点,错动后分裂为两点, 分别在两个盘上,测得两点的实际距离称总断距。 • ⑥落差。断层两盘上对应点的铅直断距,如图2-7所示。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
煤矿地质构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1.单斜构造 在一定范围内,一套岩层大致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并 且倾角变化不大的煤岩层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叫单斜构造。 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单斜构造往往是其它构造的一部分, 如褶曲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描述单斜构造空间位置和形 态最常用的方法是煤岩层的产状要素。 2.褶皱构造 岩层受地壳运动的作用,被挤压的弯弯曲曲,但仍 保持着连续完整性,岩层的这种构造形态叫褶皱构造。褶 皱构造是岩层柔性变形的结果。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是褶 曲,褶曲是褶皱构造的一个弯曲,褶曲有两种基本类型, 即背斜和向斜,背斜和向斜往往是相间存在的。
煤矿地质构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节理对煤矿安全与生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影响爆破效果和劳动生产率。由于节理的存在,在爆破时,会使大量的
爆生气体漏掉,影响爆破效果。在打眼时,如果用一字花钻头,很容易出现卡 钎子的现象,影响劳动生产率。为减小节理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可改用十字花 钻头,并使打眼的方向与主要的节理面尽可能地形成最大夹角。 ②使顶板破碎,容易引发冒顶事故。由于节理对顶板岩层的切割破坏,使 顶板岩层的整体性变差,强度降低,易于发生冒落,不利于顶板管理。因此, 当顶板节理发育时,应考虑适当缩小控顶面积和防顶步距。 ③使工作面淋水增大,恶化生产条件。由于节理的发育,使工作面的淋水 明显增大,恶化生产条件。同时,由于淋水可减小岩层断裂面间的摩擦力,容 易引起片帮和冒顶。此外,节理还是地下水的良好通道,有时可引起水灾。 ④影响工作面的布置。当节理面与工作面平行时,工作面很容易发生片帮事 故。若顶板岩层主要节理面与工作面平行或节理发育时,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给顶板管理造成困难。因此应严禁空顶作业。 ⑤容易引发瓦斯事故。节理发育地段是瓦斯涌出的良好通道和积聚的良好场 所。
第一章 煤矿地质知识
第一章煤矿地质知识1.常见的沉积岩主要有哪几种?角砾岩、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及页岩、石灰岩2.什么叫地史?地层和地史的区别是什么?地壳的发展历史简称地史。
地层是在地史的发展阶段形成的沉积岩层。
3.简述煤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
在古代成煤时期,地球上气候温暖而潮湿,植物生长茂盛,特别是湖泊沼泽地带密布着茂密的森林或水土植物。
死去的植物遗体堆积在湖泊沼泽底部,随着地壳缓慢下沉逐渐被水覆盖与空气隔绝,在细菌参与的生物化学作用下,植物遗体开始腐烂分解,有的变成气体跑掉,有的变成液体流失,被保留下来的部分变成泥炭层。
植物遗体演变成为泥炭的过程称为泥炭化阶段。
第二阶段——煤化阶段。
随着时间推移,地壳继续缓慢下沉,泥岩层被水携带来的泥砂等物质覆盖,并且覆盖层逐渐加厚,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泥炭层逐渐脱水、压紧,碳的含量也逐渐增加,这时泥炭就变成了褐煤。
如果地壳继续下沉,覆盖岩层不断加厚,褐煤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引起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的变化,含碳物质进一步富集,氧和水分含量进一步减小,密度增大,颜色变深,硬度增加,逐渐地变成了烟煤,煤的这种变质过程称为煤化阶段。
4.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几种?常用的煤质指标和工业分类指标各有哪些?煤的物理性质包括光泽、颜色、条痕、硬度、脆度、密度和容量、导电性等。
煤的物理性质与煤中所含杂质有关,成分相同的煤的物理性质是随变质程度而改变的。
煤的化学组成主要是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
有机质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碳、氢、氧、氮和有机硫,还有少量磷等;无机质包括矿物质和水分,绝大多数是煤中的有害成分,对加工利用不利。
常用的煤质指标:水分W、水分A、挥发分V、发热量Q、胶质层厚度Y、含矸率工业分类指标:可燃基挥发分Vdaf(%)和胶质层的最大厚度5.反映煤岩层产关要素是什么?走向:煤层或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称为走向线。
倾向:煤层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向下的倾斜线的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
煤矿地质基础资料
煤矿地质基础资料1. 引言煤矿地质基础资料是煤矿开发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地质基础资料,可以了解煤矿所在地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矿产资源储量等信息,为煤矿的选址、设计和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煤矿地质基础资料的内容和获取方法,以及其在煤矿开发中的应用。
2. 地质基础资料的内容煤矿地质基础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地质构造资料地质构造资料是煤矿地质基础资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区域地质构造图、剖面图、地震测量数据等。
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可以了解煤矿所处的地质背景,包括断裂带、褶皱带、断陷盆地等,为煤矿的选址和设计提供依据。
2.2 矿床地质资料矿床地质资料主要包括煤层地质图、煤层剖面图、煤质分析数据等。
通过分析矿床地质,可以了解煤层的厚度、倾角、品位等特征,为煤矿的规划和开采提供依据。
2.3 地质灾害资料地质灾害是煤矿开发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地质灾害资料也是煤矿地质基础资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地质灾害资料包括矿井涌水、瓦斯突出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等信息,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2.4 环境地质资料环境地质资料主要是指煤矿开发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
环境地质资料包括水文地质、地下水动态、土壤污染等方面的资料,为煤矿的环境评价和环保措施提供参考。
3. 地质基础资料的获取方法获取煤矿地质基础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3.1 实地调查和野外勘探实地调查和野外勘探是获取地质基础资料最直接的方法。
通过野外地质勘察,收集和记录地质样品,进行地球物理测量,可以获取大量的地质数据。
3.2 文献资料查询文献资料是获取地质基础资料不可或缺的来源之一。
国内外煤矿地质调查报告、煤矿开发技术论文、地质专著等都是获取地质资料的重要渠道。
3.3 实验室分析和测试实验室分析和测试是获取地质基础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地质样品进行物理、化学、矿物学分析等实验室测试,可以获取对煤矿地质构造、煤层赋存和煤质特征等方面的深入了解。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
• 老顶(基本顶)———老顶指位于直接顶之上 的岩层。大都由坚硬的砂岩、石灰岩、砾岩等 岩石组成。难以垮落,一般只发生缓慢下沉或 弯曲变形。
2、断层构造 • 煤岩层在受到地质作用力破坏以后失去了原来
的连续性,出现了明显的位移叫做断层构造。 如图所示。根据断层的形状可将断层分为正断 层、逆断层和平推断层。 • 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 • 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 • 平推断层:煤层只是在层面内发生水平位移没 有垂直落差。
断层构造 a正断层; b逆断层;
复习思考题
1.煤层顶板是怎样划分的? 2.煤层按厚度是如何划分的? 3.煤层按倾角是如何划分的? 3.煤矿地质构造有哪些? 4.煤层产状三要素? 5.什么是断层?断层可划分为那几种? 6.什么是背斜、向斜? 7.断层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有哪些?
(六)岩浆侵入
由于地质作用,使岩浆侵入煤层(俗称火 成岩侵入),使煤层全部或部分遭到破坏。在 矿井中常见的有岩墙和岩床等小型侵入岩体。 岩浆侵入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完整性,从而 降低了回采率,使煤质变差,同时也给生产带 来困难。
小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煤层的埋藏特征和煤矿 常见地质构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两部分内 容。重点应了解和掌握煤层顶板的划分、煤 层按厚度和倾角不同的划分;煤矿地质三大 构造;煤层产状三要素;断层和断层的分类; 背斜和向斜以及断裂(断层)构造对煤矿安 全生产的影响。
• 采掘工作面遇到陷落柱以后,一般都难以通过,不得 不采取工作面搬家从而绕过陷落柱的办法。导致了巷 道的报废,采掘失调。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
煤矿地质学知识点大一
煤矿地质学知识点大一煤矿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煤炭的形成、煤层的分布、煤炭资源的评价以及煤炭勘查与开采等内容。
作为大一学生,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煤矿地质学的基本知识点,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个方面。
一、煤的形成煤是由古代植物经过演化、压实形成的有机岩石,它是一种可燃的矿石。
煤的形成主要经历了植物残体的堆积、物质分解和压实化学反应等过程。
煤炭的形成与煤层的厚度、煤质等因素有关。
二、煤层的分布煤炭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但分布并不均匀。
煤层的分布与地质构造、沉积环境、煤质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
大一学生主要了解煤炭资源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包括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和内蒙古等地区。
三、煤炭的分类根据煤的形成过程和煤质特征,煤炭可以分为无烟煤、炼焦煤、褐煤和泥炭等不同类别。
它们在燃烧特性、能源利用以及煤炭加工利用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应用价值。
四、煤炭资源的评价煤炭资源的评价是指对煤层的储量、品质和可采性等进行评估。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质统计学和煤质分析等内容。
这些评价结果对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五、煤炭的勘查与开采煤炭的勘查是指通过地质勘查技术,对潜在的煤炭资源进行调查和确定,目的是为了实现煤炭的开采利用。
煤矿地质学的内容之一就是研究煤炭的勘查方法和技术,为煤炭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六、煤矿地质灾害防治煤矿地质灾害是指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如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爆炸、顶板事故等。
煤矿地质学通过研究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七、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煤炭的高效利用、清洁燃烧以及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等内容,为煤炭资源的应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煤矿地质学作为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涉及到煤的形成、煤层分布、煤的分类、煤的勘查与开采、地质灾害防治以及煤的可持续利用等知识点。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煤矿地质基础知识汇总一、什么是矿山地质工作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的地质工作,或者说,矿山建井开始至矿井报废关闭期间的一切地质工作,就叫做矿山地质工作。
;其性质有二:一是直接服务于矿山生产建设;二是贯穿于矿山开发的全过程。
二、矿山地质工作的目的:是研究和解决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1.保证矿山生产顺利、安全;2.充分利用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三、矿山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1.研究矿区、井田的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查明影响煤矿正常生产和建设的地质因素。
2.研究煤层的赋存状况、煤的物理化学性质,掌握煤层、煤质的变化规律。
3.分析矿井充水条件、预测矿井涌水量,预防和处理水文地质问题。
4.提供矿井生产、基本建设及新井移交生产所需要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时提交地质说明书、参加采掘设计的审查和生产计划的编制。
5.根据地质情况,与生产部门密切配合,指导掘进和回采工作的合理进行,监督煤炭资源的充分开采。
6.掌握地质储量变化,进行矿井储量管理,组织补充勘探,增加矿井储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7.研究和调查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
四、矿井地质工作阶段的划分建井地质工作:新井移交以前的地质工作;生产地质工作:新井移交以后的地质工作。
五、矿井地质工作的特点和要求1.要密切联系实际2.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3.要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4.要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变化井巷地质编录地质编录: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理原始地质资料的工作。
分为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两种。
原始地质编录: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部分。
综合地质编录:编制各种综合地质资料的工作。
包括编制各种地质图件、各类地质说明书、地质报告。
地质总结和地质预报等。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记录和描绘矿井原始地质资料的工作。
矿井原始地质编录包括:井筒、巷道、回采工作面及井下钻孔编录等。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概述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概述引言煤矿地质基础知识对于煤矿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矿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能源产业,而地质基础知识是煤矿勘探、开采和管理的必备条件。
本文将概述煤矿地质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的形成、成分和类型,煤层的分布和特征,以及煤矿地质调查的方法和常用工具等。
煤的形成与成分煤是一种主要由有机质构成的矿物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
煤的形成是在地球进化的过程中,由植物残体在湖泊、河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中经过各种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而形成的。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其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一般在50%以上。
煤的成分比例及其它杂质的含量不同,决定了煤的质量和用途。
煤的类型与特征根据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杂质的成分、产地等因素,可以将煤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不同类型。
无烟煤的有机质含量高,煤质纯净,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较少;烟煤的含碳量较高,燃烧时煤灰较多;褐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多用作发电燃料;泥炭的有机质含量最低,通常用作土壤改良剂。
煤的特征还包括煤的色泽、纹理、硬度和可燃性等。
煤层的分布与特征煤层是指在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煤炭堆积体,是煤矿开采的主要对象。
煤层的分布受到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和岩性等因素的影响。
煤层往往呈现出分层状,被夹在页岩和砂岩等岩层之间。
煤层的厚度、倾角和走向等特征对煤矿的开采具有重要的影响。
煤矿地质调查方法与工具为了准确了解煤层的分布和特征,煤矿地质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煤矿地质调查是通过野外勘探、采样、测试和实验等方法,获得煤田地质信息的过程。
常用的煤矿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工程勘探等。
地质调查中使用的工具有测量仪器、勘探钻机、采样工具、地质示意图和剖面图等。
结论煤矿地质基础知识对于煤矿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的形成和成分决定了煤的质量和用途,煤的类型和特征与燃烧性能和煤炭加工有关。
煤层的分布和特征是指导煤矿开采的重要依据,地质调查为煤矿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方法。
煤田地质基础知识
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的先锋,地质资料(主要指煤层和岩层的埋藏情况)是矿井设计与日常生产的重要依据。
没有可靠的地质资料,矿井设计与生产就会陷入盲目状态。
煤矿地质工作包括煤田地质勘探和矿井地质工作,前者指找煤开始和最终获得一定精度的地质资料,以满足矿井设计的需要;后者指在建井和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查清地质情况,直接为生产服务。
第一节煤层埋藏特征与煤层分类一、概述(一)煤的形成虽然我国采煤和用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但人们一直不清楚煤是怎样形成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发明了显微镜以后,人们终于揭开了这个千年之谜:煤是由植物转变而来的。
植物是成煤的原始物质,它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
由低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泥煤,在我国俗称“石煤”(因其灰分即矿物质含量高,外观似黑色岩石而得名);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植煤,因其含有大量的腐植酸而得名。
在自然界,腐植煤占绝大多数,目前开采的也主要是腐植煤。
煤是由植物经过漫长的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
从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为煤的一系列演变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图1-1):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第二阶段,煤化阶段。
在泥炭化阶段,低等植物及浮游生物遗体经腐泥化作用形成腐泥,高等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形成泥炭;在煤化阶段,腐泥转变为腐泥煤,泥炭经煤成岩作用转变为褐煤,褐煤经煤变质作用转变为烟煤和无烟煤等。
褐煤、烟煤、无烟煤均属腐植煤类。
图1-1 成煤作用阶段划分(二)煤的分类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
按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可将煤炭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类,其煤化程度逐渐升高。
其中烟煤又可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以及贫煤,越往后煤化程度越高。
二、煤层埋藏特征(一)煤田和储量1.煤田在同一地史发展过程中,由炭质物的沉积并连续发育而造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煤田的范围、储量大小不一,小型煤田的面积不大,储量只有几百到几千万吨;大型煤田的面积有数千或数万平方公里,储量可达几亿到几百亿吨。
煤矿地质学基本常识
煤矿地质学基本常识吉煤集团办公室目录绪论 -------------------------------------------------------------------------------------------------------------------- 2一、煤矿地质学概述地质学 -------------------------------------------------------------------------------- 2二、煤矿地质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三、煤矿地质与煤矿建井、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及煤矿测量的关系第一部分矿物与岩石 ------------------------------------------------------------------------------------------------ 3一、矿物 ----------------------------------------------------------------------------------------------------------- 3二、岩石 ----------------------------------------------------------------------------------------------------------- 4 第二部分地史学的基本知识--------------------------------------------------------------------------------------- 9一、地质年代单位及年代地层单位的概念 --------------------------------------------------------------- 9二、地层的接触关系 ------------------------------------------------------------------------------------------ 10 第三部分地质构造 -------------------------------------------------------------------------------------------------- 10一、地质构造的概念二、单斜构造三、褶皱构造四、断裂构造五、断层 ---------------------------------------------------------------------------------------------------------- 10六、岩浆岩侵入体 --------------------------------------------------------------------------------------------- 16 第四部分煤、煤层、煤系和煤田 ------------------------------------------------------------------------------- 17一、煤 ------------------------------------------------------------------------------------------------------------- 17二、煤层 ---------------------------------------------------------------------------------------------------------- 19三、煤系 ---------------------------------------------------------------------------------------------------------- 20四、煤田 ---------------------------------------------------------------------------------------------------------- 20 第五部分矿井水文地质 ------------------------------------------------------------------------------------------- 21一、一般概念---------------------------------------------------------------------------------------------------- 21二、地下水的分类 --------------------------------------------------------------------------------------------- 21三、矿井涌水量的计算方法--------------------------------------------------------------------------------- 22四、矿井充水因素 --------------------------------------------------------------------------------------------- 22 第六部分矿井资源储量及其管理------------------------------------------------------------------------------- 24一、一般概念---------------------------------------------------------------------------------------------------- 24二、煤炭资源储量估算 --------------------------------------------------------------------------------------- 27三、三量管理---------------------------------------------------------------------------------------------------- 29 第七部分规程、规范、法规部分------------------------------------------------------------------------------- 30一、防治水(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五十一条—二百九十三条) ---------------------------------- 30二、探放水钻孔布设原则 ------------------------------------------------------------------------------------ 32三、回采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32四、矿井地质预报及其形式--------------------------------------------------------------------------------- 33五、矿井原始地质编录 --------------------------------------------------------------------------------------- 33六、我公司技术管理规定关于保护煤柱留设规定----------------------------------------------------- 33煤矿地质学基本常识绪论一、煤矿地质学概述地质学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壳的科学。
个人整理的煤矿地质资料知识
个人整理的煤矿地质资料知识从传统时期至今,煤矿开采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呼声越来越高,但作为目前主要的燃料之一,煤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考虑到开采能源的安全和可持续性,个人整理煤矿地质资料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1.煤的基本知识煤是一种化石燃料,一般形成于地下一千米左右的白垩纪或第三纪大陆演化过程中。
它是由植物残渣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作用下形成,主要成分为碳、氢、氧、氮、硫和水。
煤的分类与组成根据固定碳和热值的含量可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四类,从“软煤”到“硬煤”的级别较之有差异。
在煤的质量检测中,固定碳含量的多少是衡量煤品质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
2.形成地质背景在理解煤炭的开采,必须了解煤的形成地质背景,因为它有助于我们了解煤的含量、品质、结构、分布以及在采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煤床是经过数百万年的生物体残留物在地质过程、压力、温度、氧化或还原等作用下形成的。
在地质过程中,不仅矿床形成要素的物质发生了有序的利用,而且还有时空相互的互动,如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岩浆侵入、断裂等。
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下,煤的组成、分布、矿床类型均可能呈现出区别于其他煤矿的特点。
3.地质条件对采煤的影响在采煤过程中,地质条件是对矿井安全、生产效率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地质条件方面如下:(1)煤层厚度,是影响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条件。
不同厚度的煤层需要采取不同的开采方式和设备。
(2)煤的性质,是关键的技术参数和安全生产方面的考虑。
煤的可燃性、膨胀性、水分含量、自燃性等特性会对采矿安全和煤炭利用带来潜在的危险。
(3)周围岩性,高岭土含量以及裂缝发育的岩层都可能会影响采煤方式的选择、煤的接触面积和矿井稳定性的评估。
(4)地质构造、断层以及地温和地应力,是影响矿井运行的重要因素。
在不同的构造和地质环境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支护措施,以确保采煤安全。
4.开采技术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对于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和保障煤炭质量,双重起着重要作用。
矿井地质基础知识
矿井地质基础知识一、地壳与地质作用㈠地壳及岩石从古到今,人类的活动,都在地壳的表层进行。
煤正是埋藏在地壳的表层。
组成地壳的是岩石,岩石是由一些矿物颗粒组成。
矿物是一种或多种元素在地质作用下自然形成的产物,每一种矿物均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因此,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是不均匀的,同一种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可以有很大的差别。
按生成的方式,岩石可以分三大类:1. 岩浆岩岩浆岩又称为火成岩,它是由岩浆冷凝而成。
地壳深处压力和温度都很高,各种物质熔化成岩浆。
当这种高温高压的岩浆沿着地壳裂缝移动到表层或喷出地面时,便冷凝成岩浆岩。
如花岗岩、玄武岩等,都是最常见的岩浆岩。
2. 沉积岩地表原有岩石经风化、剥蚀成碎屑,并经流水的搬运,在湖泊、沼泽地带沉积下来,这些沉积物经过压紧、胶结等作用形成沉积岩。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
3. 变质岩变质岩是已经形成的各种岩石,在地下深处受到重力、地壳运动或岩浆侵入的高温作用,产生物理化学变化,改变了原来的成分和性质而变成的岩石。
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
煤属沉积岩类。
在煤矿中遇到的主要是沉积岩,有些煤矿有岩浆岩侵入现象。
㈡地质作用与地壳运动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促使地壳发生运动和变化的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有些地质作用进行得很激烈、明显,例如地震和火山爆发;而更多的地质作用则进行得很缓慢,需经历若干万年、亿年才显现出变化的结果根据引起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不同,可将地质作用分为两大类:动力主要来自地球本身内部的内力地质作用,动力主要来自于太阳的外力地质作用,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1. 外力地质作用它主要由于太阳辐射能引起。
地表岩石经过长期风吹雨打、日晒和温度变化、生物活动等,逐渐被破坏剥离或分解,通称为风化剥蚀;风化剥蚀的产物,随风流或水流搬运,当到低洼开阔的地方风流或水流减缓、搬运作用减弱时,剥蚀产物则沉积下来,即所谓的沉积作用。
沉积物在低洼地带一层层的堆积,越来越厚,下面的沉积物被上面的压紧,进而胶结成一个整体岩层,就是沉积岩。
第一节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一、煤的埋藏特征
断盘:被断层分的两侧岩块。如果断层面 是倾斜的,根据岩浆块与断层面的相对关系, 分上盘(位于断层面上方的一盘)和下盘(位 于断层面下方的一盘)。 落差:指某一方向的剖面内,被断层错开 的同一煤层之间的高程差。一条断层在不同方 向的剖面内的落差不同,在不同的地段落差也 不同。
根据断面上下两盘相对移动的方向分为三 类: 正断层:岩层断裂后,上盘相对下降,下 盘相对上升。 逆断层:岩层断裂后,上盘相对上升,下盘 相对下降。 平推断层:岩层断裂后,上、下两盘作水平 移动。
※直接顶 控制
直接顶的完整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1)岩层本身的力学性质。 2)直接顶岩层内部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 当工作面自开切眼向前推进一段距离后,假如没 有支护,直接顶悬露达到一定的跨度,就要开始垮落, 这时直接顶的跨距称为初次垮落距。《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 严禁空顶作业。直接顶不能任其自然垮落。当工作面 推进距离达到初次垮落距时,要进行初次放顶。采煤 工作面初次放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采煤区(队)长要 亲临现场进行指挥。
(五)煤层厚度
煤层厚度是指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垂直距离, 又称为煤层的真厚度。 根据煤层结构将煤层厚度分为: 一、煤的埋藏特征 (1)总厚度,它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层及夹 矸层厚度。 (2)有益厚度,它是指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 分层厚度的总和。
一、煤的埋藏特征
(3)可采厚度,它指达到国家规定的最底可采 厚度以上的煤分层之和。
一、煤的埋藏特征
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1)断层破碎带是径流的良好通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往往沿通道流入井下,使涌水量增加,在水文地质复杂 的矿井还可能引起突水事故。 (2)瓦斯矿井中,在断层破碎带附近,容易聚集大量 瓦斯,可能会造成瓦斯突出事故,给生产带来危险。 (3)断层及其附近,由于岩石破碎,降低了岩石强度, 容易发生垮落冒顶,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注意安全。
煤矿生产技术基础知识
大井与小井、新井与老井的关系。浅部建小井。 三、井田划分方法 1、垂直划分-煤层倾角较小或近水平煤层划分。
2、水平划分-煤层倾角较大或及倾斜煤层划分。
+652
1矿 2矿 + 452
3矿
+400
第二节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矿 井 储 量
一、矿井储量
远景储量 工业储量-矿井建设,设计的重要依据。 可采储量-工业储量减去固定煤柱损失的部分。
第一节 煤田的划分
一、煤田划分的步骤 煤田-划分为若干个井田-矿井-合并归一 个行政机构管理为矿区。 二、划分的原则 1、合理的技术开采条件-每个井田有合 理的边界和尺寸,有足够的储量。 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井下构造,地面 建筑设施。
3、统筹兼顾全面规划-要考虑井田深部与浅部、
上下山车场 采区石门 区段平巷 开切眼
准备巷道-为整个采区服务的巷道
采煤巷道-为工作面采煤服务的巷道
第三章 矿井开拓方式
主要以井筒的形式为依据分为斜井、立 井、平硐。 建井的原则 有条件建平硐先建平硐,无条件建平硐 建斜井,无条件建斜井建立井。
第一节 斜井开拓
斜井单水平分区式 斜 井 开 拓 方 式 斜井单水平分带式 斜井多水平分区式
生产系统 运输系统 通风系统
1 5 12 11
4
20
风门 密闭 调节风门 新风 乏风
三、斜井形式选择 1、井筒倾角来决定选择提升设备 串车提升a≤25度;箕斗提升、20度<a<35度;无级 绳提升a≤10度;带式运输机提升a≤17度。 2、斜井由空间位置和煤层赋存条件决定 (1)煤层斜井-见效快,井筒保护困难。 (2)底板斜井-井筒易维护,不需要保护煤柱。 (3)穿层斜井-减少水平石门工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层底板可分为直接底和基本底。直接底位于煤层之下,厚 度数十厘米至数米,多为泥岩、页岩或黏土岩。有的直接底遇水 膨胀,容易发生底鼓现象,致使巷道遭到破坏。基本底是位于直 接底之下的较坚硬岩层,常为厚层状砂岩、砾岩或石灰岩。
3、煤层的形态与结构 (1)层状煤层,其层位有显著的连续性,厚度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或 厚度基本稳定; (2)似层状煤层,其形状像藕节、串珠或瓜藤等,层位有一定的连 续性,厚度变化较大; (3)非层状煤层,形状像鸡窝或扁豆状,层位连续性差,常有大范 围尖灭。层状煤层比较方便,而非层状煤层常给开采带来一定难度。
1)单斜构造 岩(煤)层受地质作用力的影响,产生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形态, 这样的构造形态称为单斜构造。单斜构造往往是其他构造形态的 一部分,或是褶曲的一翼,或是断层的一盘。
2)褶曲构造 岩(煤)层在地壳运动中受水平方向挤压力的作用,呈现波状 弯曲,但依然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构造形态称为褶曲构 造。岩(煤)层褶曲构造中的每一个弯曲为一个基本单位,称为 褶曲,褶曲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岩(煤)层向上弯拱 的褶曲称为背斜;岩(煤)层向下弯拱的褶曲称为向斜。在自然 界中,背斜和向斜在位置上往往是彼此相连的,褶曲是由于地壳 运动所产生的水平挤压形成的,因此,在褶曲两翼必然存在一个 压应力,当地壳运动停止后,由于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恢复原来状 态的趋势,所以又产生了一个拉应力。因此,在褶曲构造带势必 储存一个应力能,我们把它叫做构造应力。据测定,构造应力是 原始应力的20倍,这就给顶板管理和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在有冲击地压的煤层中困难就更大。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的关系,断层又分为: ①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平行或基本平行; ②倾斜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或基本垂直; ③斜交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根据断层的组合形式不同,又可以有地堑、地垒、阶梯构造 等断层组。 断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较大。在断层带附近岩(煤)破碎, 顶板失去完整性,极易发生冒顶事故;断层又是地下水的良好通 道,可能使井下涌水量增加,甚至发生突水事故;另外断层带还 可能积聚大量瓦斯,从而引发瓦斯事故。
4、煤层的产状要素 煤层原始生成时呈水平状态,但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煤层及 岩层由水平状态变成为倾斜或弯曲状态。描述煤层的储存状态和 位置用产状要素来表示。煤层产状要素就是它的走向、倾向和倾 角。这3个要素就能表示出煤层在空间的位置。
(1)走向。煤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所 指的方向就是走向。 (2)倾向。在煤层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向下延伸的直线叫做倾斜 线,倾斜线的水平投影所指的方向称为倾向。 (3)倾角。煤层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倾角。倾角的大小反映 煤层的倾斜程度,倾角变化在0°~90°之间。煤层倾角越大,开 采难度越大。
(1)伪顶:位于煤层之上随采随落的极不稳定岩层,其厚度一般在0.5m 以下,多为炭质页岩和泥质页岩等。 (2)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直接位于煤层(无伪顶时)之上,具有一定的 稳定性,移架或回柱后能自行跨落的岩层,多由砂质岩等组成。 (3)基本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其厚度及岩石强度较大,是坚硬 又难以跨落的岩层。通常由粗砂岩、砾岩、石灰石等组成。在采煤过程 中,基本顶是顶板管理的主要对象。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
一、煤矿埋藏特征
1、煤层的厚度
煤层按厚度不同分成:
(1)薄煤层:小于1.3m的煤层;
(2)中厚煤层:厚度在1.3~3.5m的煤层;
(3)厚煤层:厚度大于3.5m的煤层。
在生产工作中,习惯将厚度大于6m的煤层称特厚煤层。
2、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是指煤系地层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内的岩层。 按照沉积顺序,先于煤生成的岩石是煤层底板,后生成的是煤层 顶板。在正常情况下,煤层顶板位于煤层之上,而煤层底板位于 煤层之下。当地质构造破坏较剧烈时,有可能发生倒转。 根据顶板岩层相对于煤层的位置及开采过程中岩层变形、跨落 的难易程度,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3种类型。
根据采煤技术特点,煤层倾角分为4类: 近水平煤层 缓倾斜煤层 倾斜煤层 急倾斜煤层 <8° 8°—25° 25°—45° >形成初期,一般都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并在一定范围 内是连续完整的,后来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使岩层的形态发生 了变化,出现了倾斜、褶皱,有的还发生了断裂或延断裂面产生 了位移,使岩层失去了完整性。这种有地壳运动造成的岩石的空 间形态(如褶曲、断层等)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形态多种 多样,大致可分为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煤层除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以外,在构造上也有很大差别,在 有的煤层中,有时含有厚度较薄且很不稳定的岩层,这类含在煤 层内的岩层称作夹石或夹石(矸)层。根据煤层中有无稳定的夹 石层,可将煤层分为两类,即简单结构煤层和复杂结构煤层。简 单结构煤层一般不含夹石层,复杂结构煤层含夹石层者1—2层, 多者可达几层或十几层。由于夹石层的存在,不仅使煤的灰分增 高,而且给开采带来一定的难度。
3)断裂构造 岩层受地质作用力后遭到破坏,失去了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 形态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裂隙或节 理。 断裂面两侧的岩层发生了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1)断层面。岩层发生断裂位移时,相对滑动的断裂面。 (2)断盘。断层面两侧产生相对位移的岩体称为断盘。如果 断层面为倾斜时,通常将断层面以上的断盘称为上盘,断层面以 下的断盘称为下盘。 (3)断距。断层的两盘相对位移的距离。断距可分为垂直断 距(两盘相对位移垂直距离)和水平断距(两盘相对位移水平距 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