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古诗文诵读之点滴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行古诗文诵读之点滴经验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灿烂的中华文化因古诗文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靠古诗文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古诗文代代承递,精深的汉语汉文借古诗文光大发扬。中华古诗文是中国人民永远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宝库永恒的亮点。

正因为如此,进一步加强古诗文的教学,就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2002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具体要求诵读古典诗词,背诵一定数量篇目,把“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列为总目标,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三年来,加强古诗文诵读的正确决策得到广大师生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拥护及各届人士的赞赏。作为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指导学生诵读、欣赏古诗文、摘抄古诗文名句名篇、进行古诗词背诵比赛、学习古诗词个别曲目进行演唱,可谓千方百计,呕心沥血,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古代诗文毕竟与当代中小学生有时代的隔膜和语言的障碍,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青少年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如何培养阅读较易文言文的能力?如何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如何从古诗文中汲取民族智慧?如何用现代眼光审视、评价古诗文?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使古诗文教学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难点。

实践证明,学习古代诗文,基本的方法是诵读、积累、领悟。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文言语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

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笨方法,但是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积累是领悟规律、培养能力的基础。古人重视“积学以储宝”,欧阳修《赠学者》更作过恰切的比喻:“学既学与心,犹木之敷荣。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基。”植树必须固本荣枝,使根、干壮实,茎、叶繁茂,才能开出鲜艳之花,结出丰硕之果。学习古诗文更要丰富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对“积累”的内涵可以理解宽一些,既要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的审美趣味,更要积累语言的素材,积储古代诗文的优美篇章。“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丰厚的积累,才能全面提高语言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领悟是养成语感的关键。英国作家洛克说:“阅读公供给知识的材料而已,要把它据为已有,还要靠思索的力量。”

领悟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开动脑筋思索。陶渊明读书,常常“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领悟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运用猜测、比较、分析、鉴别等方法,而达到“会意。诵读、积累、领悟三种方法,相辅相成,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又是记忆与理解的统一。朱熹曾用诗歌比喻读书的道理: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外弄潺潺。”诗人认为:漫步寻找,不用心思,真正的源头胆行不到的,只有扶着手杖,随处追寻潺潺的水流,方能悟出万派归宗的真理。这首诗启发我们:

古诗文有其规律,关键在于读者要做有心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时积累阅读体验,爱渐领悟其规律。

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学习古代诗文主要靠诵读、涵泳、感悟。宋代学者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这确是基本经验,但也未必是惟一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