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探讨论文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论文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论文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探讨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185-02摘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家政权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为其履行职能和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在添置新资产的同时加强对存量资产的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如何将这部分国有资产管好、用好,直接关系到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笔者就此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措施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概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以下特点:配置的非生产性和占用、使用的无偿性,使用目的的服务性,补偿和扩充资金来源的非直接性,高度分散、流动性差,而且单位平均占用份额少。

二、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国有资产家底不清在传统管理体制之下,大多数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存在着不记折旧、不评估、不核算、存量不清、产权混乱、帐实不符的现象。

有的单位疏于管理,国有资产被非法侵占;有的利用国有资产办企业、开公司、帐外设帐;有的单位利用占用的土地违规违法投资开发建设;有的单位国有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节等等。

如许多单位资产原始资料不全,房地产有房产证无土地证,或有土地证无房产证,甚至两证全无,“自留地”和“小金库”的资产更不能明确。

近几年由于城市基础设施改建,部分单位办公用房拆除,开发商将房屋建成使用后一直未给原单位办理房屋产权证明,使一些单位的固定资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帐面未能正确、及时核算。

政府转让或出让一部分固定资产涉及单位没有及时进行核销处理,造成帐实不符。

有的单位报废设备不到财务部门消帐,造成有帐却查不到资产的混乱状况。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课程名:《国有资产管理》论文题目:浅谈权能分解与组合理论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学院:经贸学院班级:财政0801班姓名:学号:浅谈权能分解与组合理论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概念、特征及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明确了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的界定,说明了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权能分解与组合的必要性,并解释了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权能的划分与组合的内容,包括所有权权能的划分与组合、经营管理权权能的划分与组合和收益分配权权能的划分与组合三个方面,说明了权能分解与组合理论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

关键词: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权能分解与组合按国有资产的性质分类,可以划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所谓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以保值为基础,已增值为目的,直接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国有资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具有增值性的特点,即通过对经营性资产的运用,可创造出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内容及特征(一)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概念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权益。

具体地说,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在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领域,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被依法经营或使用,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这一经济范畴的产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相联系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也自然是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相联系的范畴,它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以产权为基础,以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营运效益为目的。

以资产的占有和使用为对象进行的管理活动。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特征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以国家产权为基础,以提高营运效益为目标,以资产的占有和使用为对象进行的管理活动。

具有以下特征:1、以资产的国家所有为基础;2、管理目标的保值性和增值性;3、管理范围的全面性;4、企业资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5、管理本质的民主性。

(三)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1、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权的管理,所谓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权的管理,是指经营性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或其委托部门,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的原则,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经营权进行控制、监督和考核经营业绩的各项活动。

资产化管理论文(5篇)

资产化管理论文(5篇)

资产化管理论文(5篇)资产化管理论文(5篇)资产化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始终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由国家全部,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从经济学的视角上看,这是一种典型的托付关系,表现为全部权和掌握权的分别。

即虽然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名义上是国家全部,但实际上是各个单位行使着资产的掌握权。

在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下,托付关系中全部权人与掌握人存在着利益冲突。

在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中,在各国有资产的实际掌握人的潜意识里,这就是他们部门的财产,由此形成了“各自全部,各自为政”的利益安排格局,这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是不全都的。

同时由于我国国有资产还属于分散管理,监管手段相对落后、监管乏力,使得作为全部者的国家产权虚置,管理失控,消失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资产配置不合理,产权虚置,家底不清。

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完善,没有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相关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和配置资产时,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造成配置标准不统一,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资产管理与配置管理脱节,管配置的不把握资产的存量状况,管资产的不了解资产的配置状况,导致“出口”管理与“入口”相互脱节,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对单位使用非财政资金购置资产不受约束,一些单位购置资产不顾实际需要,超标准购建资产,不仅增加了购置支出,而且在使用和维护方面每年还需要花费肯定的资金,加重了单位的经济负担。

虽然财政部门每隔几年就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搞资产清查,造册登记,但各个单位和部门敷衍对待,草率填写,使政府始终无法核算其真实家底,即使财政部门拿到资产清查统计报表,由于没有考虑损失或者增值、折旧等因素,账面价值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经济上的意义。

其次,资产使用效率不高,闲置铺张现象严峻。

由于可以无偿占有、使用,各单位总想方设法多向财政要求资金,多占用国有资产,而不顾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由此引发单位、部门之间相互攀比,使资产配置不合理,造成单位间办公条件和福利的苦乐不均。

国有资产论文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国有资产论文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国有资产论文国有资产管理论文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分析国有资产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经济资产,二是物质资产。

国有资产最大特征就是这两种资产所有权都属于国家,即以国家的形式掌控。

国有资产是国家存在的保障,是国家统治机器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国家所要履行职能就不可能得到实现。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资产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克服“市场失灵”,也可以对经济活动经行干预。

国有资产不仅可以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均衡发展,纠正市场运行的“偏差”也可以提供私营企业不愿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此基础上,国有资产对市场经济的作用很大,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保证。

一、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弊端其一,国有资产缺少实质上的所有者。

依照我国现有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法规,不管是在中央还是地方,都无法在法律层面上找到国有资产的实质所有人,即缺少法律主体。

我国目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实行国有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

从客观上来说,国有资产的所有人是很明确的,所有人即全体人民。

但是归之于实际,这就出现了逻辑上的错误。

因为这会出现一个问题,人人都是所有者,但同时人人又都不是所有者,在“人人”这个内部,没有人来为国有资产负责。

这就在实际层面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实质所有者缺失“出资人缺位,责任主体不明”。

在我国政府内部,有七个部门宣称是国有资产终级所有者,也宣称对国有资产负责,这七个部门包括财政部、人事部、组织部等。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财政部负责国有资产的财政,人事部负责国有企业的人事,导致国有资产内部权力分散,各负责各的,在实质上造成国有资产所有者主体多元化但是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却不承担明确的责任,形成事实上国有资产无人负责的局面,缺乏一个明确的人格化的代表来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

其二,国有企业职能不明。

政府是国家经济体系的公共管理员,其主要职能是给社会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

只有把国家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来来管理,才能提高我国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

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体系研究论文

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体系研究论文

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体系研究论文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摘要: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国有企业发展迅速的今天,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的种类也在增长,而且在企业管理中难度也较大。

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防止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的流失,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体系的优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国有企业;实物资产;资产管理一、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特点实物资产是指经济活动中所创造的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的资产,是创造财富和收入的资产,为经济创造净利润;广义上它包括土地、建筑物、知识、用于生产产品的生产设备和运用这些资源所需技术人员,而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基本标准就是保证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的价值稳定或者增长。

我国对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有严格的规定:产权明确,详细;资源的分配要合理;资产的情况明细要公布;资产的使用需要出示说明。

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的管理体系特点:1、国有企业的信息资源比较全面,有固定的信息平台,可以随时调取信息;生产技术得到国家的支持;但是资金的使用容易受到限制,而且经营风险较高,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

2、国有企业的资产类型较密集,而且数量较多,高度集中。

国有企业的资产设备大多数都是智能化的,不需要人来操作,但是需要经常保养,对设备的养护费用较高。

所以国有企业在日常的生产运营中,需要对资产费用进行合理分配,各部门发挥其对应职能,提高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资产的利用最大化。

二、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体系的现状(一)实物资产管理数据不完全。

我国当前很多国有企业都存在这种情况:企业没有一个能够全面地收集有关实物资产的数据库,或者是收集上来的数据不够及时,数据出现错误,与实际情况不符。

而且收集上来的数据杂乱复杂,无法进行分类处理,更无法及时分析数据反馈给各部门,影响企业对实物资产的管理。

财务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手动对实物资产的数据进行核实,但是也会造成数据更新的延滞,因为数据不能同步,实物和财务报表上的项目不能够及时核实,增加财务管理人员的核实工作量,企业也不能够及时处理闲置的实物资产,造成资源的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摘要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才缺乏,国有资产财务账目不规范,外部监督检查机制弱化等常见问题,本文对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正常工作、履行职能的必要资产,其具有公共服务性、非增值性、使用无偿性、单位占用性、财政配置性、消耗性等基本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逐年大幅度增加。

规范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各项事业的正常进行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需改进。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常见问题分析(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不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相当淡薄,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资金、轻实物”的思想,忽视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许多单位没有树立国有资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意识,把资产当做部门的私有资产,随意购置、处置,不讲使用效益的情况十分常见。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才缺乏。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国有资产购置、使用、调配、处置等制度,有的甚至没有建立内部资产管理制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此外,行政事业单位普遍不重视对国有资产管理人才的培养,大部分管理人员学历水平不高、专业技能陈旧,且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对资产管理的好坏、账务核算的优劣,没有严格的衡量标准,更无奖惩和监督措施,管理人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国有资产财务账目不规范,账实不符、资产虚假现象严重。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自建、购入、更新、维修所形成的资产,以及调入、捐赠等形成的资产往往采取不及时入账,甚至干脆不入账的方法,对于已经报废和处置的资产也不及时进行调账,结果是部分资产“无账可查”形成大量账外资产,部分资产“查账无物”虚增资产,造成账实不符,资产虚假现象十分严重。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试论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356-02摘要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将这部分国有资产的管理做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期望能给同行有所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等监管制度”的重大任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属于非经营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资产状况不清,家底不明,最近我们对本县的事业单位资料进行了清查,发现我县部分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国有资产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资产管理基础薄弱。

少数单位资产管理混乱,缺乏一套规范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也有部分单位还没有树立国有资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意识,认为资产就是部门的私有资产,随意购置、处置,不讲使用效益的情况依然存在。

2.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

不少单位没有建立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够健全,内部职责不清,也未建立单位负责人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机制和离任资产责任审计制度,造成资产使用、移交手续不全。

也有少数本单位的人员借工作调动,带走单位的固定资产。

有些单位没有设立资产管理人员,安排财务人员兼任资产管理人员,管账与管物同一人,不利于相互监督。

因为财务人员平时工作量大,主要精力放在财务管理上,疏于管理实物资产,使许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造成资产管理不到位。

3.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资产的核算不规范。

①少数单位不重视固定资产明细账,资产保管不善,导致资产流失严重,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情况严重。

②少数单位账面仅仅是反映固定资产原值总额,未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或卡片,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与账务管理脱节、有物无账、账卡不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③建设工程项目,如办公楼、教学楼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未及时决算,但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户中或仍在基建账户未及时结转存在大量账外资产。

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论文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论文国有资产是一个国家的财富和资源,是国家的命脉和基础,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稳定经济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国有资产,提高资产效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包括对国有资产的价值、使用、监管、流转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解决方案。

常见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主题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产流转、国有资产收益和国有资产评估等。

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益,一直是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是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国有企业是国家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加上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现代管理的要求脱节,导致国有企业竞争力下降,效益不佳。

因此,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并灵活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提高国有资产效益,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之举。

其次,国有资产监管是国有资产管理研究的另一个重大问题。

目前,国有资产的监管问题存在多个方面,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的规范运作以及国有资产的使用与流转等。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审计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管理,保障国家经济财产的积累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国有资产流转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国有资产流转,包括了国有资产的量化、市场化、流程化和规范化等方面,国有资产流转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资本化与现代化。

建议国家加强对于国有资产流转机制的规范,可以适当的减少国有资产的投资成本,将国有资产借助市场机制进行整合与再生。

第四,国有资产收益评估是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国有资产收益评估需要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对于部分大型企业,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利用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评估。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减少国有资产新流失论文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减少国有资产新流失论文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减少国有资产新流失摘要:国有资产流失早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围绕国有资产流失的新形式,探索在新形式下如何应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新形式新途径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经济。

但近些年来,国有资产流失甚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仅就国有资产流失的新形式谈点个人看法。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界定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产权被非法转变为非国有产权,脱离国家监控,人为造成非正常损失;国有产权应得的利润转化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利润;或被非法长期置于国家法定的监控体系之外,形成“体外循环”;或长期呆滞闲置形成损失浪费。

所以,国有资产流失实质上是指凡占有、使用和管理国有资产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侵占私吞、隐瞒挤占、截留转移、呆滞浪费、毁损破坏国家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财产权力,或者本来应在国有经济主体内实现的利润,通过转移价格等方法流入到非国有主体中去。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新形式前些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是,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私下交易、低价转让、隐匿资产等。

但是目前国有资产流失又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花样、新方法、新手段,而且都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合法的旗号,甚至有的还被记在了单位和个人的成绩单与功劳薄上。

具体表现在:1、“扩张性流失”。

随着地方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到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那就是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快速扩张。

毫无疑问,那些资产规模较小、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将最有可能被重组、被兼并。

因此,处于边缘化的企业,纷纷加大了对地方企业和资源的收购、兼并、重组步伐,试图以这样的方式快速扩充资产、扩大规模,避免被重组、被兼并结果的出现。

正因为如此,这些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就会过多地考虑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产的增加,不计代价、不讲效果,在收购地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过程中,接受了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及解决路径论文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及解决路径论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优化路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也在不断的积累,但是我国的国有资产法并不完善,对这些资产的管理也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明确且科学的管理机制,这导致国有资产的交易和转让存在很多漏洞。

因此,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解决。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1.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仍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导致部分管理者不重视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甚至不按照规定行事,在处理资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漏洞。

比如,某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资产的转让时,不按规定向相关的部门申报,从而导致一些国有资产在转让过程中产权关系不明确,甚至出现资产流失的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管理者利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低价出售甚至无偿出售国有资产,从中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些都是监督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弊端。

2.重预算申报,轻日常管理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多数管理者重视预算申报,却忽视了最本质的日常管理工作。

国有企业的资产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其“国有”的特质,因此,我国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国有资产的购买、使用以及维护都要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审批。

在实际工作中,多数管理者都可以做好申报工作,及时申请预算,但是对资产的日常管理却并不重视,管理工作不到位,这自然引发了国有资产处理中的很多问题。

3.内部资产管理不规范企业内部资产的处理包括三个方面:资产的配置、资产的使用和资产的处置。

企业的管理者作为资产处理的主体,在工作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如在资产的配置方面,一些管理者常常不进行调查研究就随意对资产进行分配,导致很多资产不能物尽其用,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不到位,核算方法不够规范,因此资产不能得到妥善的管理;最后,在资产处置工作中,很多资产常常还未经过专业机构的价值评估就被低价处置,资产产权的转让也常常不按照正规程序,没有正规的审批文件。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措施浅析论文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措施浅析论文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措施浅析摘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作为资产管理内容中的一部分,其正确的配置管理对于提升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水平占据着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种类繁杂、用途复杂且渠道多元化,尽管经过了多次管理体制改革,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与社会脱节、资产配置效率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本文从我国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深层次地探究有效的资产配置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然而,配置管理仍存在诸如制度更新不及时、管理系统不够全面及工作推进力度不够等问题,面对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的现存状态,在新形势下,应着力进一步地提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水平。

1 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现存问题事业单位是我国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在促进我国当前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因为国有资产的重复建设、购置及利用率低下等原因,已成为我国资产配置中较难解决的一件工作,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1资产使用效益较低我国财政部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有明确的规定,但现实中,一些事业单位并未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规范单位收益等方面的配置。

长时期来,事业单位常常只关注国有资产的使用、占用以及处置,忽略单位资产和财务的管理,这直接导致资产浪费,造成资产使用率极低。

加之一些单位低价出租及无偿出借较为普遍,这些都直接导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使用、共享效益较低。

1.2资产配置不合理、不均衡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重复、随意购置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各单位所占资产和承担业务不同,直接导致了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失衡,尤其是人均资产,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级次、不同地区这种差距更为明显。

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论文(7篇)

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论文(7篇)

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论文(7篇)标题1:国有资产管理背景及历史沿革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资产管理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成为当前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公众和学者热议的话题之一。

本篇论文主要从国有资产管理的背景和历史沿革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国有资产管理的背景。

在政治方面,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一直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也逐渐得到完善。

经济方面,随着国家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小企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国有资产的管理背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社会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民众对国有资产的权益保护、监督等方面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其次,我们需要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沿革进行深入了解。

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1983年,《关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制度和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贯彻国家工业计划管理条例的通知》等文件先后颁布,建立了国营企业的收益分配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

1986年颁布的《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更是对国有资产持续进行监督和管理,规定了各级政府和企业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对于国有资产的交易、使用和处置也做出了详细的限制和要求。

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于国有资产监管的力度,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也得到了不断优化和完善。

毕业总结:通过对国有资产管理背景及历史沿革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企业要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积极落实企业的责任义务,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政府也应该加强对于国有资产的监管和管理,保障国家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标题2:国有资产经营与监管模式的研究分析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监管模式是国家资产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篇论文主要从国有资产经营和监管两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国有资产管理中问题与对策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中问题与对策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2-000-01摘要随着我国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成为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就如何确保国有资产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策国有资产管理是指国家对国有资产的形成、使用、和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它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也代表着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当前不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使一些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上的认识不够清晰,存在着职责不清、管理松懈等众多问题。

其中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实物资产的管理不规范、不及时在对实物资产进行管理时,由于许多企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基本建设完成之后,没能及时进行竣工决算,对新增资产没能及时登记,对报废资产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对国有资产的报批、捐赠、出售和调拨,没能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或者对一些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各种材料等登记不健全,造成帐帐、帐卡、账实不符。

对于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和设备的购置缺少相应的市场调查、和内外部专家的评审,更没有执行严格的立项、可研、决策程序,导致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损失。

2.在现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到过去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单位的国有资产防范意识不强,其防范机制不够健全,缺乏依法保护单位利益,规避风险的意识,以采购物资、联营、多种经营等方式,向单位和个人借款,并长期挂账。

或者长期单方违规挂账、虚增收入,费用长期不处理,素以核销债券,从而导致虚盈实亏和潜亏挂账现象的发生。

另外,由于缺乏明确的催收、回收和报告等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人员之间的职权划分不明确,对于已经形成的清理催收不利,尤其是在进行人员机构调整时,各项业务没有交接,造成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资产管理探讨论文一、国有资产介入企业的国际比较世界各国对国有类企业一般都是根据国有资产对企业的介入程度来进行分类的。

简单的比如美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对象分为完全归国家所有的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英国分为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企业、公私合营的国有控股公司等;意大利分为国有控股、参股的公司,由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垄断的国有自治公司,由地方政府所有、经营公共设施的市政企业,由政府部门主管但自主经营的非股份制国有化企业;法国的国有资产涉及到从事工商业活动的行政性公共事业机构、工商业性质的公共事业机构和企业、国家掌握部分股份的混合公司。

具体分类则是从企业的法律地位与其提供的产品、服务价格的角度进行分类。

还有一些国家国有资产介入企业的方式就相对细化一些。

丹麦国有资产主要以三种方式体现:一是由政府确定其产业方向,但在微观经营和机构、人事上有较大自主权的国有企业。

二是根据特别法建立、来源于传统公共机构或私人非营利性组织的独立机构。

这些非盈利性机构由一个非完全商业性的董事会来进行管理并受到政府法规的监督。

三是国有控股公司。

主要指受公司法约束的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作为控股股东,可依法组建公司的董事会以实现运转。

在日本,与国有资产相关的企业可以分为直营事业、特殊法人事业和第三部门等三种基本类型。

直营事业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

特殊法人事业是指按照国家特别法律设立的法人经营的国有企业。

通常国家需要实施,但又因制度、监督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直接由国家经营的,则设立实行特别监督的独立法人,以实现实质性的自主经营。

根据不同的投资主体,特殊法人可以分为由中央政府直接全部投资建立的特殊法人、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共同投资建立的特殊法人、由国家和私人企业共同投资建立的特殊法人以及由国有企业投资建立的特殊法人四种基本类型。

根据名称不同,特殊法人又可分为事业团体、公社、公团、公库、营团、金库、特殊公司、地方公社以及其他特殊法人(如海外经济合作基金、国立剧场、日本贸易振兴会)等九种基本类型。

第三部门是指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企业共同投资建立的国有企业,一般体现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如果从行业方面进行分析,各国国有资产一般都介入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或公共事业类产业。

比如,日本包括铁路、邮政、造币、电信、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以及金融、烟草、盐业等行业;英国则不仅仅涉足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还广泛进入制造业等竞争性行业;法国包括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加工制造、银行和保险以及公用基础设施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经济地位的行业,这使法国成为西方国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意大利以石化、冶金、机械、运输工具制造、水电供应、电讯等资本密集型部门为主,分布也非常广泛;瑞典涉及金融、房地产、博彩及文化、卫生等多个行业。

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日本由各个政府主管部门和大藏省直接执行国有资产管理事务,由国有资产中央审议会和地方审议会负责回答执行机关的询问、提出建议,由监察机关负责对国有资产在运营、处置、管理等方面的监督;美国、英国则多由政府提名安排这类企业的董事会,并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由董事会作为连接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桥梁,使政府的政策意图通过董事会得到贯彻执行,又使企业享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意大利在国家参与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中央专门机构综合管理国有资产所有权、各控股公司分散管理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瑞典国有企业所有权由议会拥有,议会授权政府,由国有企业局等部门进行管理。

管理方式上,各国区别比较大。

在美国,不论是否属于公司型的国有企业,政府的管理都相对较严,除了对总统直接负责的企业外,一般由政府有关的部、处以及根据国会各种决议设置的专门常设委员会管辖。

政府还通过有关部门的行政指令确定企业的投资规模与方向,利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对企业活动进行调节,由国家派遣监督员或监督团,对企业实行财物监护。

同时,政府还有权决定企业的劳动人事、产品定价及利润分配制度,以确保国家对企业发展及分配方面的决定权。

当然,企业也拥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自行设立董事会等管理机构以及自主经营程度不等的权利。

还有大批国有企业被出租给私人垄断组织自主进行生产经营,政府提供生产资料、工资、管理成本等生产费用并获得产品。

政府对国有混合公司,除委派代表参加企业董事会外,还实行以主承包商为首的、由政府作为产品计划的招标人,按照择优原则执行的系统组织的承包合同制。

政府根据企业产品的种类和用途,成立生产周期长、系统配套复杂、技术风险大的军事生产部和周期短、结构简单、见效快的民用生产部,使之自成系统。

在开发新技术过程中,政府指导企业工作,并向国有混合公司提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承担研究失败的风险,放手让企业之间进行竞争。

此外,政府还由行政服务总局承担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包括各项政府公用事业的维护与管理。

法国则由政府各部门、议会和审计院三个方面分别实行管理和监督。

国家对企业的直接控股权由财政经济部门持有,间接控股权由国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持有。

财政部是国有企业财政方面的主管部门,决定企业获得的财政拨款数量和国家的参股范围从而影响企业发展方向,其他相应政府部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

政府通过控制企业领导层或董事会、向企业派驻国家稽查员和主管部门代表监督国有资产的经营情况,通过议会的调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就重大投资、收入分配及价格制定等方面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通过审计院对国有企业的账目进行事后稽核并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

法国政府还根据企业的竞争性、规模效益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标准,把国有企业分为垄断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两种,对能源、通信等基础产业往往通过投资规模、产品和劳务的定价以及薪酬标准来严格管理企业,对加工业、建筑业、商业和服务业等竞争性国有企业,政府则通过控制企业领导人和资产总量来对其进行较为宽松的监督,以促进其竞争力。

意大利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层次非常清晰,整个管理体制分为三个层次:首先由经济计划部际委员会制定控股公司的政策目标、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审查控股公司提出的国家拨款申请、协调政府不同部门的政策等;其次由政府专职管理国家参与制企业的机构——国家参与部,以人事任免、监督企业发展与规范等形式,通过各大控股公司全面管理国家在各个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所拥有的股权,监督和协调国家参与制企业的活动;最后意大利的三大国家控股公司伊里公司(IRI,即工业复兴公司)、埃尼公司(ENI,即国家碳化氢公司)和埃菲姆公司,负责管理国家拥有的企业股份,督促国家参与制企业执行政府指示,指导、协调企业的投资、经营和生产活动,向企业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人才、技术服务,并通过控股公司购买或出售企业股份、行使股权,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此外,日本倾向于集权式的管理模式。

在大规模民营化之前,日本的国有企业实行的是行政机关直接经营的国营企业组织形式。

由政府主管部门决定企业的人事任命,尽管各个企业有独立核算的财务会计制度,但在财务处置上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和监督,且其工作人员受国家公务员法的约束。

企业预算的制定、执行、结转以及资金的筹措、使用等方面,均需得到主管大臣的许可,利润部分需全部上缴国库,未经批准企业不得动用,亏损由政府弥补。

英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在人事上通过政府任免董事会成员,通过规定国有企业的财务处置权限,并要求企业努力完成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盈利、扭亏等财务指标,以及财政部从财务和企业发展方向上从宏观上确定财政拨款、审批主管部门投资报告。

瑞典国有企业局通过影响国有企业的董事会、要求国有企业按照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标准编制年度报告,并由专家进行分析评价。

韩国则由财政经济部国库局持有国家在所有政府投资企业的股份,并委托给相关行业部门行使股东权利。

新西兰财政部和有关行业的部作为国有企业的两个国家股东,共同监督和控制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分配。

同时,财政部委托独立的机构对国有企业实行外聘型监督和评估。

丹麦的财政部负责预算、决算、劳资制度,决定法律上拥有批准或拒绝投资借款权的独立机构和公司的投资决策,并与相关部门通过公司董事会中的代表对企业经营实施间接影响,这种原则上独立的国有企业,通过限定了包括经济目标在内的主要目标及其责任后,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与保障的国际比较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维护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各国在实践过程中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不断完善。

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方式,来决定国有企业的建立、撤销或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掌握财权控制联邦预算等间接方式来制约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国会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常设委员会或临时特别委员会,对有关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调查,审议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种议案。

日本通过特别事业法规定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范围、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规定了各管理机关的职权及权力行使方式,国有资产管理都是在这个法律框架内运行的。

在英国,议会立法决定国有企业的建立、改组、废除以及非国有化等重大问题,法律明确了国有企业的职责、机构框架、权利、义务,议会委托相关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具体管理,同时议会实施监督。

法国拥有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体系,其完备系统的国有资产法律体系为处理国有资产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不论是国有资产的企业组织形式与领导体制,还是国有资产的财务、税收、审计及劳资规划等各个方面,都受到法律的严格保障,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全面实现了法制化。

瑞典的议员有权出席国有控股企业股东大会并发表意见,目的还是为了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进行监督。

除了系统化的法律法规,还有一些个别的法律,对国有资产经营中的一些问题加以限制和规范。

韩国财政经济部根据《证券和交易法》的一项授权法令,有权指定任何从事“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的公司为“公共性质的公司”,该法律限制代理投票,并允许公司章程将其他个体股东的表决权限制在3%。

同时,推行集中审计制,指定审计与检查委员会为惟一的授权审计机构。

这不仅提高了经营绩效,也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经营的监管。

新西兰在《国有企业法》中对其国有企业的董事会与国家的关系做出了规定,董事会有权任命国有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和高层管理人员,这从根本上理顺了国有资产管理的人事体制问题。

丹麦对于公司的创建或管理,在特别法中都有所论述,对不同的公司比如国有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从而使国有资产管理的政治化有效地向法制化转变。

四、小结综观世界各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与特点,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到,对国有资产进行一个合理的布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并辅之以严格、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核心问题,而国有资产的绩效增长则是实现宏观经济体系快速、稳定发展的有效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