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患者急性期肠外营养策略的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监护患者急性期肠外营养策略的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10T12:31:06.8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作者:徐棵[导读] 重症监护患者其机体通常处于应激状态,且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急性期肠外营养策略和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60例急性期肠外营养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小剂量非蛋白热量和氮量治疗,对照组实施大剂量非蛋白热量和氮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第7天的血浆蛋白结果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第7天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4%,小剂量非

蛋白热量和氮量输注,能够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患者接受急性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配合小剂量非蛋白热量和氮量治疗,有助于患者血糖和血浆蛋白水平的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重症监护;急性期;肠外营养

重症监护患者其机体通常处于应激状态,且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从而改善机体状态,保证营养供给和代谢平衡。随着患者疾病逐步恢复稳定,营养物质的代谢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持续稳定的营养策略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重症监护患者急性期肠外营养策略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60例急性期肠外营养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4例,女26例,年龄32~72岁,平均(53.5±16.4)岁。其中,26例外伤术后、12例脑血管意外、5例休克、3例急性肠梗阻、14例重症胰腺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对比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禁饮禁食,实施经中心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每日输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卡文1440ml),根据需要氮量决定卡文输注的剂量,不足氮量以氨基酸补充,不足非蛋白热卡以葡萄糖液或脂肪乳液补足,控制输注时间为24小时,连续治疗6d。对照组氮量0.20g/kg/d,非蛋白热量30kcal/kg/d,实验组氮量0.10g/kg/d,非蛋白热量20kcal/kg/d,两组患者若出现微量元素、电解质、液体等供给不足的问题,可实施静脉通道补给。

1.3 观察指标

第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和治疗第7天等不同时点血浆蛋白和血糖等指标结果。其中,血浆蛋白包括前白蛋白和血浆白蛋白两类,血糖检测q4h的静脉血监测结果。第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尿路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资料均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t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化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时血浆蛋白结果比较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的血浆蛋白结果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治疗第5天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第7天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30例患者中,1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对照组30例患者中,1例肺部感染,2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0)。由此可见,小剂量非蛋白热量和氮量输注,能够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和肺部感染发生了的降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营养供给方法指的是按照患者需求根据特定比例配置营养,通过肠内或是肠外途径供给,包括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两类,也可采用EN与PN相结合的混合营养方式供给,从而保证患者多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糖类、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供给平衡。TEN和TPN两种营养供给方式各具优势和问题,但是,相比之下TEN更加有助于患者肠粘膜功能和结构完整性的维持和改善,进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源性感染和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率[3]。但是,对于胰腺炎、肠梗阻等肠道功能损伤的患者或是过敏性体质患者来说,其对于部分营养物质的耐受性较差或是容易过敏,因而容易出现腹胀、肠痉挛、呕吐和恶心等问题,此时TPN就更加具有应用价值[4]。

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营养物质和能量供给不足、手术创伤和应激等所致的高代谢都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进而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造成不良的预后[5]。另一方面,对于早期处于机体应激状态的患者,给予较多的蛋白质供给,其仍然会发生负氮平衡现象,若氮量供给过多,则对于患者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还有诱发应激状态的进一步加重,这一研究结果与本文相符。重症患者发病后,其机体保持高应激状态,进而提高能量的代谢速度,诱发机体超高代谢状态,提高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分泌量[6]。同时,因为葡萄糖载体(GLUT4)作用处于抑制状态,因而机体的糖利用率、血清反应性均会有所降低,这就会影响患者的葡萄糖耐受能力,并诱发乳糖水平和血糖水平的异常升高,影响机体对于胰岛素反应性和敏感性作用的发挥,这也是患者血糖水平升高的主要机制[7]。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患者接受急性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配合小剂量非蛋白热量和氮量治疗,有助于患者血糖和血浆蛋白水平的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佩芬,张应梅,唐纪文,等.重症监护患者急性期肠外营养策略的对比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0,9(2):120-121.

[2]倪映华,张慧芬,杨巨飞,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床药师肠外营养用药干预的评估[J].中国药学杂志,2016,51(17):1519-1520.

[3]全美盈,沈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肠外营养[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1):69-70.

[4]段建华. 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2):82-83.

[5]颜美霞,程瑞莲,张晴,等.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病人营养状态的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7,15(1):37-38.

[6]程一升,赵元琛,王永盛.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病人营养状态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4):216-217.

[7]葛良栋.早期肠内营养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14-12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