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派诗歌分析与鉴赏

合集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20世纪50年代初,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____的《-架弹花机》等短篇小说,大多通过农村家庭和婚姻的矛盾,反映农民新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

2.在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____派”或“山西派”。

3.汪曾祺被看作是最后一位“京派”作家,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南联大时期就曾师从4.芭蕾舞《红色l子军》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本中 L与琼花的爱情描写。

5.“文革”后现代意识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食指、芒克、多多和根子等为主要成员的“诗派”。

6.“朦胧诗派”的得名,最初来自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7.《》是一篇极美的小说,讲的是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

8._ ___早期创作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曾被看作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9.王朔的小说大多随意而放纵,但也有严肃之作,他自己认为,他写得“最深沉”的一篇作品是《一____》。

10.____的作品里包含了通俗文学的诸多因素,成功地将消费和娱乐统一在他的写作行为中,因而被称为“中国当代商业写作第一人”。

11.____的儿子皮皮杀死了山峰的儿子,山峰杀死了皮皮,山岗杀死了山峰,山峰的妻子借助公安机关杀死了山岗……,这个“连环报”式的仇杀故事出自小说《现实一种》。

顾城诗歌鉴赏(完整版)

顾城诗歌鉴赏(完整版)

诗歌鉴赏
Q:“云”象征着什么?为什么说“我觉得” 呢?
A:“云”象征着自然。“远”、“近”: 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 衡量标准。“我觉得”就表现出了主观的意 念,说明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与客 观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 变“远”。强烈的感情因素迫使客观物理距 离变形,以适应和表达主观心理感受的真实。
打开窗子的声音
打开窗子的声音 你听见了 远处是海
光滑的船 伏在沙丘上 远处是 蓝蓝的海
你听 最小的声音 是海
船伏在沙丘上 远处是蓝蓝的一片
写作背景
顾城作为“童话诗人”渴望纯净的 世界。在这一首诗中,顾城就借大 自然之手,描绘出一番理想中浪漫 的风光,以表达诗人追求纯洁以及 憎恨黑暗的现实世界的思想感情。
童话诗人
他一生都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织 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著,也是他的魅 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他情愿 “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 守住的是他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 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 污染的远方出发”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 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 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 表现“纯净的美”。
知识链接:朦胧诗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 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 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 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 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 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 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朦胧诗
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 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 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 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 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 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 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 “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 之树的崛起。

《致橡树》说课稿

《致橡树》说课稿

《致橡树》说课稿《致橡树》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致橡树》。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致橡树》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本单元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这些诗歌的题材和风格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是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致橡树》是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成名作,也是我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作。

诗人用象征手法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新型的爱情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关于朦胧诗的一些知识,加深对意象和象征手法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2、教学目标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又经过第一单元前六首诗歌的学习,对诗歌的意象有了较为具体的印象,初步具备了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

因此,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①了解作家和朦胧诗的特点等文学常识;②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全文。

(2)能力目标①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能力;②初步培养学生深入品味诗歌意境与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领会作者新型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②提高审美情趣。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__主要通过多组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因此对各种意象的理解是进一步理解全文的基础和关键。

因此,我把对意象的理解作为教学重点的第一条。

②理解、概括作者抒发的新型爱情观。

(2)教学难点:本事是朦胧诗的代表作,意象多,并且有些意象较为含蓄,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懂,因此我把对意象的理解作为本事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水平,我采用诵读感悟法、探究阅读法、讨论法以及多媒体进行教学。

__意象较多,我在上课开始通过配乐朗诵、学生齐读、个人品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大意有初步了解;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明确各种意象的意思和作者抒发的爱情观。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鉴赏,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

2024北岛的诗《生活》解析合集

2024北岛的诗《生活》解析合集

北岛的诗《生活》解析合集目录•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歌内容分析与解读•艺术特色鉴赏与评价•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挖掘•跨文化对比与影响研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解读01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主要成就包括出版多部诗集和散文集,作品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国际诗坛具有广泛影响。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等多个国际奖项。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

北岛生平及主要成就《生活》创作背景及时代特征《生活》是北岛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短诗,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处于巨大变革之中。

诗歌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时代背景下的精神追求。

时代特征方面,该诗反映了当时人们面对生活压力和社会变革的复杂心态,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风格与流派归属北岛的诗歌风格以冷峻、深沉著称,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内心情感。

《生活》一诗体现了北岛诗歌的简洁明快和深刻内涵,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生活的无奈与坚韧。

在流派归属上,北岛被视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作品具有朦胧诗派的典型特征,如注重内心感受、追求诗意朦胧等。

02诗歌内容分析与解读1 2 3诗中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又透露出一种虚幻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生活的真实与虚幻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对生活的苦难感受,同时表达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生活的苦难与抗争通过对生活的多维度的描绘和思考,诗人在诗中探寻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生活》主题思想探讨意象运用与象征意义剖析意象的丰富性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网、路、梦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象征意义的深刻性诗中的意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网”象征着生活的束缚与困境,“路”象征着人生的历程与选择,“梦”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鉴赏诗歌的语言——语言风格(上课)

鉴赏诗歌的语言——语言风格(上课)

李清照——婉约缠绵
晏殊——含蓄、高雅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豪迈旷达、悲壮苍凉
( 4)宋代举子著苎麻袍。嫩凉:微凉,初凉。( )“月殿”句:比喻登科做官。宋制,各州折郡漕试解试均于八月举行,正桂子飘香 ( 1 2)“春蚕”句:典出欧阳修诗:“无 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考试 时。《避暑录话》:“世以登科为折桂。”( 5)鹏北海:典出《庄子•逍遥游》:“北 ( 7)青云去:一作“青云上”。 “青云直上”比喻人仕途顺遂,升迁很快, 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原意指行军时禁止士兵喧哗让他们含着竹片,这里 时间在农历秋季八月,即乡试,也叫秋闱;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 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 亦即官运亨通,迅速升到高位。 指考场一片寂静只听见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响声。( 3)“禹门”,即龙门,相传龙门为大 桂榜;考中者称举人。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乡试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礼部贡院 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一作“北 ( 8)举子:科举考试的应试人。 禹所凿。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闱(即会试)。 参加会试。 溟”,即北海,泛指北方的大海。( 6)凤朝(cháo)阳:典出《诗经•大雅•卷阿》:
(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 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 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 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舒婷《神女峰》诗歌赏析

舒婷《神女峰》诗歌赏析

舒婷《神女峰》诗歌赏析舒婷《神女峰》诗歌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舒婷《神女峰》诗歌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而去,谁还站在船尾衣群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981年6月长江《神女峰》是由当代女诗人舒婷写于长江的。

诗主要分为三段。

作者在第一段中将自己的动作描写出来,在第二段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第三段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神女峰是屹立在江边悬崖上的一座小山峰,有着美丽而忧伤的传说。

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千年传唱。

但是,可以从动作与情感上看出神女峰的传说并没有在作者心目中得到美丽的地位。

但在这游人争相一睹的"风景"面前,舒婷却感到了心酸和不忍:"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诗人以女性的慈悲和仁爱看到了"风景"背后的痛苦和残忍,对男性视觉中的贞节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心真能变成石头吗?"对渔妇"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的"无数次春江月明"表示无限惋惜。

并进一步对这种散发着男权气息的"妇道妇德"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神女峰》作为一首优秀的诗歌,无论在诗歌艺术性方面还是在主题意义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汪国真诗词鉴赏

汪国真诗词鉴赏

汪国真——成长中一个曾经无法绕过的名字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出现并且一时风靡。

接下来是"后朦胧诗"、"第三代诗"还有"第四代诗"。

80年代末90年代初诗坛或者说在诗坛之外出了一个汪国真。

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

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

这种的量化的哲理,十分适合中学生的思维特征。

中学生的人生经验较少,对自己所面临的人生问题,经常手足无措,而汪国真以诗歌的形式,给中学生们提供一种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这对于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来说些十分新鲜,而又简单实用。

据《南方都市报》《诗歌曾经的“黄金”年代》介绍:当年,洛湃的诗集曾与席慕蓉、汪国真的诗集一起,都以10万册为单位的销量席卷全国。

一手推出席慕蓉、汪国真和洛湃“热潮诗”的杨光治,还为此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从席慕蓉、汪国真到洛湃》。

汪国真的诗歌主要写的是友情,所以得到了较多的年轻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喜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还是不能忘记这个曾经感动过我们心灵的诗人。

另外,汪国真还是80后著名写手王寒星的启蒙者,“王寒星前期的诗歌创作主要受汪国真等人的影响,1998年当时他在长治卫校上中专,同学的一本盗版诗集让他认识了汪国真这个九十年代初成名的中年诗人。

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诗集出版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的最高。

当时汪国真那种特有的细腻和温暖感染了不满十七岁的王寒星。

他开始了一定程度上的仿照式写作。

”可以说,汪国真的诗歌影响了很多的年轻人,他不愧是“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

后来,汪国真去玩书法、画国画,甚至摇身一变成为作曲家,虽然至今他还被称为"诗人",但是他本身的热闹已经跟诗歌没有多大关系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新诗的悲哀。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汇总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汇总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1、了解题目背景首先我让同学注意题目;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象杨炯的从军行,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其次看“注释”;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却是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住关键词语,感悟形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诗歌往往借形象与形象的组合来传情表意;阅读时,先要辨别诗中所绘形象,再抓住关键词语,细细玩味,挖掘形象的内在意蕴;如夜一诗通过对静谧、美丽的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了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现代诗歌鉴赏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新诗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儿,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总的说来,一种讲究格律,谓之格律诗,一种比较自由,即自由诗.自由诗形式自由,诗行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韵,可用标点也可不用标点;格律诗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但不是像旧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大体说来,诗行要求有比较整齐和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有的诗不分节,有的诗分为若干节,分节的诗,各节的行数要大致相等.诗歌的艺术概括力最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诗歌的语言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二诗歌的形象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三诗歌的情感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四诗歌的艺术特色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二诗歌欣赏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捕捉诗歌深邃的意境美;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捕捉到诗的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二、品味诗歌含蓄之美;钱钟书先生曾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诗歌讲究的是曲折回环,不能把想说的全部说出来,而是借助于意象表现出来,给人以回味,这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正是其含蓄的内涵,也是我们需用心体会的地方;三、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欣赏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很好地感受诗的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古诗的节奏很有规律,一般说来,五言诗每句三顿;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含蓄美和音韵美,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三现代诗歌欣赏首先:应该先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其次:斟酌其用词及句法构成;再次:考虑“平仄”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顺口或是通顺;最后:以自己的观点及认知,综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领会及具体章法;逐一点评;针对第三及第四点个人意见讲解如下:如何考虑“平仄”,先总体考虑其整首诗歌是否蹩脚,是否读起来不顺畅,那么肯定是其用词或是句子构成间存在矛盾之处;然后再逐句进行斟酌,推敲具体是哪里存在问题;注:一首好的诗歌,不仅是给人一种美丽的氛围和意境,更是读起来都让身心愉悦,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效应,给读者以新的视角及态度;四如何鉴赏现代诗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现代诗则反映了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包括了“五四”时期始创和发展起来的新诗和现代人写的旧体诗;阅读大量的现代优秀诗篇,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大有裨益;那么,如何鉴赏现代诗呢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见语文读本,是艾青1933年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自传体抒情诗;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当然并非所有的诗歌都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内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二要把握形象;现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徐志摩的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抓住诗的开头这两个令人难忘的形象很重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实际上是以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我们读到这样的艺术形象,就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沁人心脾,仿佛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般;接着诗中写一遍又一遍互道珍重,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读者与作者身同感受那悠悠离愁和那千种风情;我们抓准了诗中的形象,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或诗歌的主旨;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如99年高考阅读鉴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形象,使人体味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了;四要品味语言;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每节开头分别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品味语言还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品析,并借助想像和联想,才可能进一步读懂其深层含义,领略诗歌语言的魅力;如李瑛的雨中:“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车篷;”一个“拧”,一个“掠”,多么生动传神,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品味语言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和语体色彩等;五要分析技巧;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如上文所举例子中,赠日本女郎运用比喻和反复,乡愁运用比喻和排比,雨中运用拟人;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最后直抒胸臆;由此可见,诗人是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抒发丰富的情感的;六要重视诵读;鉴赏诗歌,无论是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还是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澜,可以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反复诵读,还可以读出诗歌的音乐美,特别是讲究节奏的现代诗歌;情的形象;“意”即思想感情.“象”即形象物;这也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附着在一定的物象上,二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物是情感的载体;所以,通过诗中物象的分析.可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可以正确解答诗歌的一些鉴赏题;请看现代诗人艾青的<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要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我们就不能不重视所咏之物——礁石;礁石的特点是坚硬的,作者把它放到一个又一个的浪中,但礁石依然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石已不是一种简单的物,它已蕴涵了作者的情和志,象征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抓住了礁石这一物象,中华民族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对前途充满希望,百折不回的形象就突现出来了,诗歌的意境之美也就抓住了;同时,我们也可以概括出这首诗的主题,即本诗表现出了一种不怕厄运,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4.以理解诗;有些诗歌,我们可以从推敲作者所表达的哲理或事理方面来鉴赏;如阅读臧克家的<有的人这一首诗,我们只要弄清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个问题,全诗的主旨就明确了;在高考现代诗歌鉴赏中,以理解诗也是一种方法;例如1999年第lO题,分析B这个备选项是否正确,就可以从抓事理方面人手;诗中作者用“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这几个字来修饰限制“土地”,可见诗人所写的“土地”并非和平时期的土地,而是正在遭受着磨难的土地;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的人民.也就生活在苦难之中;挣扎在苦难中的人民能逆来顺受,一点都不愤恨吗道理非常明确:他们一定又悲又恨;加上诗中用“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来象征这种情感,用“温柔的黎明”来象征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这样,我们就可以判定备选项B是恰当的;又如要判断这一题的C项是否正确,我们也只需弄清,作者为什么愿意“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原因;通过下文的阅读,我们发现,作者之所以愿意这样,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既然爱得深沉,为她献身也是情理中的事,所以,我们可以判定C项也是恰当的;5.以文解诗;文学性强也是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现代诗歌虽然在形式、押韵方面比古诗自由,但现代诗歌也同样具有语言委婉、概括,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色;所以,鉴赏现代诗歌.不得不注意它的文字特点;例如分析纪念与“四人帮”作坚决斗争而惨遭杀害的张志新烈士的<重量>一诗:“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到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分析这首诗,我们就要抓住这首诗的文学语言来看;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作者把英勇献身的烈士和“苟活者”进行了对比,表达出了自己强烈的爱憎之情.充分揭示出了革命者与“苟活者”生命价值的巨大反差,前者重如泰山,后者轻如鸿毛.从而达到了歌颂烈士的目的;又如判断1999年高考第lO题D项分析是否恰当,我们也要注意分析这首诗的文学特点;诗人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激情而又深沉的意境;所以,我们要抓住比喻手法的运用情况来分析;诗中诗人把自己比喻为一只鸟,表达出了要为土地歌唱.即使死了也要腐烂在土地里的深情;通观全诗,比喻句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句为止,最后两句已不是比喻的内容,诗人回到了直抒胸臆上;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判定.D项的说法是不恰当的,D项是该题的答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现代诗歌的鉴赏是高考的一项新内容,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地探索和灵活地把握各种鉴赏方法,以达到现代诗歌的鉴赏和审美目的;一测试要点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阅读诗歌对提高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都有很大的好处,因此,高考十分重视有关诗歌鉴赏的测试;那么,鉴赏现代现代诗歌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背景;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在狱中写成的,艾青因参加革命而被捕,在铁窗内,他看到窗外雪花纷飞,想起了自己的保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当然对有些诗歌背景了解得不特别细致也不会影响对其内容的理解,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第二,要把握诗歌的形象;现代诗歌总会在诗中塑造艺术形象,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从而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如2000年试题诗歌鉴赏题,阅读郑敏的诗金黄的稻束;这首诗用象征的手法塑造了“金黄的稻束”这一艺术形象;“金黄”指稻束的成熟,那么,“金黄的稻束”就是指劳动的成果和结晶了;全诗由“金黄的稻束”这一中心形象引发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了探寻劳动的意义,表现了对人类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理解了这一点,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的主旨;第三,要理解诗歌的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行间;所以必须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如99年高考试题阅读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形象,使人体味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了;第四,要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要求凝练而概括,用最恰当的字句充分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共有四个小节,每节开头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 高考现代诗歌鉴赏的考点主要也是设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双桅船作者:舒婷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哪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双桅船赏析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象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品作业本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品作业本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品作业本一、现代诗歌欣赏在现代诗歌欣赏部分,学生将接触到各种风格的现代诗歌,包括朦胧诗、意象派、现代派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诗歌,学生将学习如何欣赏现代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并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古代诗歌欣赏在古代诗歌欣赏部分,学生将接触到唐宋诗词、元曲等不同时期的古代诗歌。

学生将学习如何欣赏古代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并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散文阅读与鉴赏在散文阅读与鉴赏部分,学生将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散文,学生将学习如何阅读和鉴赏散文,理解散文的文体特征和艺术手法,并提高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四、小说阅读与鉴赏在小说阅读与鉴赏部分,学生将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小说,包括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小说,学生将学习如何阅读和鉴赏小说,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并提高对小说的鉴赏能力。

五、古文阅读与鉴赏在古文阅读与鉴赏部分,学生将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古文,包括经、史、子、集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古文,学生将学习如何阅读和鉴赏古文,理解古文的文体特征和思想内涵,并提高对古文的鉴赏能力。

六、写作技巧与实战在写作技巧与实战部分,学生将学习到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构思、选材、组材、表达等。

通过练习和实践这些技巧,学生将提高写作水平,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七、口语交际与表达在口语交际与表达部分,学生将学习到各种口语交际技巧和方法,包括口头表达、口语交际礼仪、演讲技巧等。

通过练习和实践这些技巧,学生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

八、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部分,学生将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

这些活动包括语文竞赛、语文实践活动、语文研究性学习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将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九、课外拓展阅读在课外拓展阅读部分,学生将接触到更多的课外读物,包括文学名著、科学科普读物等。

赏析舒婷《致橡树》赏析

赏析舒婷《致橡树》赏析

赏析舒婷《致橡树》赏析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福建省泉州⼈,当代⼥诗⼈。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

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福建省⽂联⼯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集《⼼烟》等。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

她的诗注重⾃我表现,追求⼼灵的⾃由,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道主义为核⼼的⼈⽣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处境的关怀。

她的诗富于想象,⽽且刻意有新的创造,能在⼀些常常被⼈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在艺术表现上往往采⽤暗⽰、局部或整体象征的⼿法,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给读者留下了⼴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从⽽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枝炫耀⾃⼰;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像险峰,增加你的⾼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光,甚⾄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株⽊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

每⼀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听懂我们的⾔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像⼑,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像英勇的⽕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终⾝相依。

这才是伟⼤的爱情,坚贞就在这⾥: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地。

创作背景舒婷的《致橡树》是和蔡其矫聊天时出的灵感。

当时蔡其矫说有的⼥性漂亮,但没有头脑,有的⼥性有头脑,但⼜不漂亮,还有些⼥性既漂亮⼜有才华,可是不温柔。

舒婷听后就很⽣⽓,怎么男⼈看⼥⼈的眼光这么挑剔,⼥性也有⾃⼰的想法,也对理想中的伴侣有所希冀。

所以,那天回到家,舒婷⼀⼝⽓写成了《致橡树》,那天她还发着⾼烧。

朦胧体名词解释

朦胧体名词解释

朦胧体名词解释
朦胧体,也被称为“朦胧诗”,是一种以语言朦胧为主要特征的文体。

它兴起于现代西方诗坛,并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成为中国当代诗坛的一种新诗思潮。

朦胧诗以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为抒情内核,其风格与建国以来的新体诗有所不同,它以意象的朦胧性代替了形象的确定性,以隐喻和变形代替了以往诗歌的直述和实写,以意象群的系统建构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结构。

此外,它还以心理情绪的表现代替了实景实事的再现,以朦胧美的多义性、多样化和多元化代替了单一的社会功利性价值判断。

在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朦胧诗代表诗人有舒婷、梁小斌、杨炼等。

然而,这种诗体也曾产生过一些消极影响,因为一些评论家认为它过于晦涩和怪癖,甚至可能引起读者的困惑和反感。

总的来说,朦胧体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诗歌形式,它的出现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舒婷组诗诗歌鉴赏

舒婷组诗诗歌鉴赏

这也是一切作简者介舒婷(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代表之一)原名龚佩瑜,女,汉族,1952年5月生,福建晋江人。

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入选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2008年,获得《诗选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08年度十佳诗人”荣誉。

2012两岸诗会桂冠人物奖得主。

2018年12月19日,获得“玉润四会”女性诗歌奖杰出贡献奖。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

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陪伴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双桅船真实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优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盼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神女峰虚无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一切北岛这是也一切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顾城诗案件鉴赏

顾城诗案件鉴赏

顾城诗案件鉴赏标题:顾城诗案的深度鉴赏1993年10月8日,新西兰激流岛上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国文坛的离奇命案,著名“朦胧派”诗人顾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其妻谢烨则因头部被斧头砍伤而身亡。

这起案件不仅改变了顾城和谢烨的生命轨迹,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顾城诗歌的深度思考。

顾城的诗歌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朦胧派”风格。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象深远,常常以童心看世界,给人以洗礼和慰藉。

然而,顾城诗歌的美好背后隐藏着阴暗、痛苦的现实。

这正是导致顾城走向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顾城的个人生活一直备受争议。

他的崇拜者认为他是一个纯洁天真的孩子,因为内心承受着过多的痛苦折磨而酿成大错。

然而,也有人认为顾城自始至终都伪善、丑恶且病态,是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寄生”在妻子身上的“吸血巨婴”。

顾城不仅婚内出轨,甚至成为杀妻弃子的恶魔。

这种矛盾性贯穿于顾城的诗歌中,使其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现象。

在顾城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完美世界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挣扎与逃避。

他的诗里有唯美的爱恋、自然与美好,也有对现实的挣扎与逃避。

这些诗歌一方面勾勒出他渴望的完美世界,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忧郁。

这种撕裂的人格正是顾城悲剧命运的写照。

综上所述,顾城诗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现象。

对于顾城的评价,人们往往陷入非黑即白的争论中。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顾城的诗歌创作和个人生活都充满了复杂性。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无数读者,而他的悲剧命运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在评价顾城时,我们应该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他的作品和人生,从中汲取艺术的灵感和人生的教训。

朦胧诗歌鉴赏

朦胧诗歌鉴赏

朦胧诗歌鉴赏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朦胧诗歌鉴赏这档子事儿。

你说朦胧诗歌啊,就像是那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模模糊糊却有着别样的美。

它可不是那种直愣愣把啥都告诉你的,而是跟你玩捉迷藏,让你自己去琢磨,去探寻那其中的奥秘。

咱就好比走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周围都是些若隐若现的风景。

有时候你觉得好像抓住了点啥,可再仔细一瞧,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朦胧诗歌不就是这样嘛,让你心里痒痒的,非得使劲去想,去感受。

你看那北岛的诗,简短的字句,却有着深深的韵味。

就像那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哇,这话说得多带劲啊!你乍一听可能不太明白,但你要是多咂摸咂摸,就能体会到那种对现实的批判和对高尚的追求。

这就像你吃一颗怪味豆,一开始觉得怪怪的,可越嚼越有味道。

还有顾城,那充满想象力的诗句,就像给你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幻世界的门。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多妙啊!这就好比你在黑夜里走路,突然看到了一点亮光,那惊喜,那激动,不就是这种感觉嘛!鉴赏朦胧诗歌,可不能心急,得慢慢来。

就像品一杯好茶,你得先闻闻香气,再小口小口地喝,感受那滋味在嘴里散开。

你要是咕噜咕噜一口闷了,那可就啥都尝不出来了。

你得用心去感受那些模糊的意象,去联想,去思考。

也许一个词,一个句子,就能让你联想到好多好多的东西。

这多有意思啊,就像在自己的脑子里开了一场盛大的派对。

比如说舒婷的《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这凌霄花一下就把那种依附的形象给立起来了。

你想想,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或者事儿呢?鉴赏朦胧诗歌,其实也是在挖掘我们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们通过诗人的眼睛去看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也在审视我们自己的生活。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吗?总之啊,朦胧诗歌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盒,等着你去打开,去发现里面的珍宝。

别害怕那层朦胧的面纱,勇敢地去揭开它,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咱可别错过了这么好的东西,对吧?大家都去好好品品朦胧诗歌吧!。

现代诗歌及鉴赏

现代诗歌及鉴赏

现代诗歌及鉴赏1. 《再别康桥》——徐志摩- 诗歌原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鉴赏:- 意境美: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绝美的康桥晚景图。

从河畔的金柳到水底的青荇,从榆荫下的潭水到斑斓的星辉,每一处景色都仿佛带着梦幻般的色彩。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康桥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空灵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康桥的独特魅力。

- 音乐美:整首诗的节奏韵律非常优美。

诗句排列整齐,每节诗的行数、字数基本相同,且押韵自然。

如“来”“彩”“娘”“漾”等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如同耳边奏响的一曲优美乐章,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情感真挚: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之情。

徐志摩曾在剑桥大学留学,康桥的美景和那段时光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诗中他用轻柔的笔触,将自己对康桥的热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离别时的惆怅之情细腻地表达出来,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2.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诗歌原文: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鉴赏:- 主题的温暖与向往:诗的主题充满了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新高考现代诗歌鉴赏之“朦胧诗”

新高考现代诗歌鉴赏之“朦胧诗”

一、新高考现代诗歌鉴赏之“朦胧诗”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种诗歌流派,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江河、食指、芒克等先驱者为代表。

●含义:所谓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一些特征。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象征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考点解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分析诗歌的意境等。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主要包括:1.理解诗歌语句的意思,根据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诗歌的主旨;2.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3.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技巧点拨★★答题思路一、抓住情感语言,掌握情感基调1.抓住两种“情语”:(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2.知道“情语”出现的位置:像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中也会出现。

像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3.关注“情语”表达的特殊性:正常情况下,诗人用什么情语,就表达出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就不一定真的表达“喜悦”之情,可能是反语。

因此,不必将“情语”直接拿来就用,还要结合原文语境作准确的理解。

当然,这种“口是心非”的表达方式较为少见。

二、抓住具体抒情方式,领悟含蓄、隐晦的情感古诗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对于考试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间接抒情,因为它表达的情感含蓄、隐晦,给情感的把握带来不小的难度。

在解题过程中须区分具体的间接方式,对症下药。

1.借景抒情:抓景语悟情语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的抒情方式,从景物描写中挖掘出思想情感是每一个考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主要途径是通过细读,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色调是什么(指冷色调与暖色调),它们又与情感有着怎样的正关联或负关联。

2.托物言志:抓物语悟情志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

应抓住描写物象的语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彩、味道)和内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联系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准物与志的契合点。

鉴赏现代诗300字

鉴赏现代诗300字

鉴赏现代诗300字一、关于现代诗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

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朦胧诗古已有之,并非当代专有。

其实,朦胧诗只是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朦胧诗的第一特征是“不直白”。

“不直白”在诗人而言,是一种创作习惯或思维习惯;对阅读者而言,则增加了解读介入的机会。

二、鉴赏诗歌应关注的内容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具体来说,鉴赏现代诗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诗歌的语言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

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

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诗歌语言形成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相对而言,现代诗用白话写成,且较少用典,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

但是,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2. 诗歌的形象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的。

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

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鉴赏时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想象,构建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不是实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挖掘形象的内涵。

诗歌鉴赏-朦胧诗

诗歌鉴赏-朦胧诗

19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七 年后离异。
1976年“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
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报考电
影学院时曾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
整理ppt
13
1978年:再次焕发诗人创造力,并首次使用笔 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 人格健全的诗人。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整理ppt
10
贺敬之.回延安
一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整理ppt
3
例文简析
一代人 顾城
黑夜 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远 你看云时近
整理ppt
4
例文简析
回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整理ppt
5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颉、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
反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理ppt
1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9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楼道, 洗餐具,保持最低的生活费,抽低价的烟。
1992年: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邀请, 因身体原因未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朦胧派诗歌分析与鉴赏赵春明(河西学院中文系08级6班甘肃张掖734000)摘要:朦胧诗派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流行开来,并出现了一批新诗人,如:北岛、顾城、舒婷、芒克、江河等。

他们出生在文革时期,对那一个时代发生的一切都十分的熟悉。

他们用自己的诗作诅咒了那一个黑暗专制的时代,把理想和憧憬也写进了自己的作品当中。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改变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在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强烈的现代生命意识及对历史、文化的探索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我在文章中主要列举出了当时的朦胧诗派的三位重要诗人和其作品,并对其作品做了分析和比较,让读者能深入了解到三人诗歌的风格和思想内容。

关键词:朦胧诗; 时代背景;诗歌特点;诗人间比较H azy futurist poetry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Zhao ChunMing(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hexi 08 6 class level in gansu zhang ye 734000)Abstract:dim poetry in the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 popularity, and a batch of new poets, such as: the north island, attend to city and self-identity, the awn grams, rivers, etc. They generally bor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 era in which all very familiar. They use their poems curse the time of a dark, and also the ideal written into his own works. As a kind of tide of new poetry and aesthetic features of different traditional poetry, the poetry simple diagrams depict the reality, the traditional mode, the policy of poetry as an important way to life in philosophy meaning are unprecedented increase, "Person" as the core, the thought in the art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strong modern life consciousness of history, culture and explore three aspect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 mainly enumerate the dim poetry poet and the three important works, and the work don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let the reader can be learned three poetry style and content.Keywords:poetry; Background; Poetry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oet朦胧诗是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一种传承,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十年代的象征诗派、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四十年代的九叶诗派、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台湾现代诗派、七十与八十年代之交的朦胧诗派和八十年代后期崛起的新生代诗,朦胧诗在其中有着它的特殊历史使命。

在中国粉碎了“四人帮”,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思想开始解冻的时候,新一代诗人开始怒吼。

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舒婷的《致橡树》等一批名作相继问世,打开了朦胧诗的序曲。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他是我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朦胧诗潮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醒的人的意识独树一帜,这种人的意识体现在:忧患情绪、怀疑和批判精神、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呼唤,具有明显的超前性。

北岛诗歌人的意识又是与特定的时代以及他所接受的艺术影响密不可分的。

因为其思想的独特,北岛诗歌在中国新诗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回答》写于一九七三年,一九七六年“四五”运动中,诗人把它贴到了天安门。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封顶。

”……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

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

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

诗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蓄丰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这首诗通过对专制时代的政治死难者的悼念(“看吧,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反思历史(“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然后在此基础上第一次向苍茫大地喊出了“我——不——相——信”的叛逆的声音。

这声音回荡在中国的上空,激起一代中国青年心中无数的波浪,蒙昧主义的历史铁幕,被一声诗的怒吼撕开了第一道口子。

北岛用他强健的笔触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张力。

它将抽象的伦理观念与平易的意象相结合,产生了一种超现实的思想力量。

不仅如此,其强烈的悲剧感更是让人透不过气来。

冷峻的反讽、浓郁的悲愤、炽热的感情,如火山喷发一般使人惊心动魄。

诗中许多意象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镀金的天空”、“冰川季”、“冰凌”、“黑海”、“好望角”等等,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性。

特别是“死海里千帆相竞”,就是对文革十年群魔乱舞、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白色恐怖、正义不彰的高度概括。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北岛的青年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

造反派的身份曾经使这批小青年头脑发热过一段时间,然而,随着运动的非理性推进,社会秩序的日益混乱,他们目睹了劣质的政治模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的正常要求的践踏,感悟到个人在社会的急风骤雨中的无奈……一些有头脑的红卫兵开始思考这场运动的社会心理后果,反思它的功过是非,思索个人和民族的命运。

北岛早期的诗歌,本质上其实就是对“文革”教训的形象总结。

顾城(1956—1993,北京人)是朦胧诗派的又一重要作者,他的诗歌与其说是“文化”意义的人的觉醒,不如说是“生命”意义的人的本能的歌唱。

顾城13岁随父母下放,一边放猪,一边写下早期虽然稚嫩却充满灵性的诗篇。

由于顾城的诗充满独异的直觉和感性,较难进行确定的解读,因而成为朦胧诗人中被争论最多的一个。

顾城的诗歌创作体现这样的一个审美特征:诗人由于种种原因从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中逃离了出来,躲进自己儿童时代的亲历和体验中,又借用儿童的眼睛和心态来直觉地把握成年人的生活,感悟现实的世界。

这样就使诗歌的意象染上孩子的稚气与纯真,却又暗藏着诗人思想成熟而深邃的美,构成顾城那奇特的梦幻般的诗歌童话意境。

走进顾城诗歌的童话世界,不难发现,“孩子”的愿望遥远地矗立在灰暗现实和苦难人生的对岸。

童话的纯净、美好和梦幻般的理想主义色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那个“世外桃源”。

顾城诗歌中的童话世界就是诗人独出心裁开辟出来的种植自我精神的“田园”。

他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彩色的蜡笔那样美丽”。

他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

他想涂去一切不幸,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于光明”。

他还“画下了东方民族的渴望”。

最后,他还想“把自己也画上纸角上”,再“画下一个树熊/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坐在静静的树枝上”,“孩子还想唱自己的歌,直到世界恢复了史前的寂寞”。

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有和孩子眼睛一样蓝的天空,天空中飞着风筝和小鸟。

白天有为我拉纤的太阳,夜晚月亮洒着干干净净的月光。

天地之间吹着“淡紫色的风”,大地上“画满窗子”。

大地上还长满了“鲜黄的油菜花”、蒲公英和狗尾草。

大地长麦子/也长诗人。

在这个童话世界里,“露水能看见微笑/爱情没有痛苦”,“爱人没有见过阴云”。

在这里,“幻影的梦”可以放在狭长的贝壳里,心可以放在金黄色的麦秸织成的摇篮里,“让时间拖着/去访问世界”。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黑夜”是对现实状况的一种象征。

‘黑’是一种反面的力量,是诗人灵魂压力的来源。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这是社会、现实对我的异化,使我的眼睛也变黑了。

而‘我’又被夹在“黑夜”与“黑眼睛”两个意象的中间,我受困受伤害的状况是可以想象出来的。

但诗人却表态,“不用说了,我不会屈服”。

这已经体现出人与环境的不可调和的悲剧,但更具有悲剧意味的是,“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黑夜”本来就没有光明,诗人却偏要固执地在“黑夜”里寻找光明。

这就陷入了自身逻辑性的背反。

悲剧的美就在这里诞生。

“黑夜”的现实对顾城心灵的过度挤压,迫使诗人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逃离现实,“出世”的民族无意识在冥冥中不断呼唤诗人的灵魂回归自然。

外部势力的逼迫和内心的无意识愿望的痛苦呼唤,共同把诗人推向现实生活的苦难边缘。

生命的悲剧意识,促使诗人沿着陶渊明式那种“田园”式的民族集体无意识走进自然,走进梦幻,走进超验的感觉,并用自然、梦幻和超验感觉中的意象,在现实生活中编织一个纯净的诗歌童话,创造了属于诗人自己的一个精神的家园。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人)。

综观舒婷的诗歌,有一个较为突出的情感特色——以‘爱’为表现主题。

‘爱’始终是她诗歌的内核。

这种‘爱’包括自爱和爱人。

《致橡树》更明确地提出了一种独立理想的爱情,它是建立在人格独立基础上的人际关系,诗中一连串的假设和随后的否定,表现了对隶属、依附的轻蔑。

只有这样的爱情——这样的人际关系,才有价值,才值得肯定,才能分担风雨共享霞霓。

舒婷不倦地追求着人生价值和独立的人格尊严的实现,用自己的爱的方式去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