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陶艺课件.ppt

陶艺课件.ppt
捏塑成型
通过手工捏塑,将陶土塑造成各种形 状,是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之一。
轮制成型
利用轮盘旋转的速度和力量,将陶土 拉坯成各种器形,具有规整、圆润的 特点。
泥条盘筑成型
将泥条一圈圈筑起,层层叠加,形成 各种器形,具有粗犷、自然的特点。
模具成型
利用石膏模具,将陶土填入模具中, 脱模后形成器形,具有规整、一致的 特点。
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与多元化
现代陶艺作品越来越注重个性表 达和多元化发展,艺术家们通过 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技艺,展现出
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跨界合作与融合
现代陶艺与其他艺术领域、设计行 业的跨界合作越来越多,为艺术家 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思路 。
科技与工艺的结合
现代陶艺在科技与工艺方面取得了 显著进步,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工 艺,提高了作品的制作效率和艺术 品质。
陶艺装饰技法
刻划装饰
彩绘装饰
利用刀具在陶器表面刻划出各种图案和文 字,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利用各种颜色在陶器表面绘制出各种图案 ,具有色彩丰富、艳丽的特点。
镶嵌装饰
化妆土装饰
将各种材料镶嵌在陶器表面,形成具有浮 雕效果的装饰,具有立体感、层次感的特 点。
利用化妆土在陶器表面进行施釉,形成具 有细腻、光滑的装饰效果,具有高贵、典 雅的特点。
国内外陶艺作品对比赏析
总结词
国内外陶艺作品在风格、技艺和文化内 涵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比赏析有助于深 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陶艺特点。
VS
详细描述
国内外陶艺作品在风格、技艺和文化内涵 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中国的陶 艺注重造型和装饰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浓 厚的东方文化特点;而西方的陶艺则注重 形态和色彩的表现,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观 念和文化传统。通过对比赏析,可以深入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陶艺特点和艺术价 值。

陶艺精品课程PPT课件

陶艺精品课程PPT课件
(3)《旋纹尖底瓶》(陕西西安半坡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 馆藏)
尖底瓶为古代盛贮器, 用以从河水中取水。
8
讨论问题:瓶子的设计为什么尖底 学生回答:因为这个瓶子口部重,将瓶子投入水中,口部向水 中沉,水灌进瓶中,瓶底重量增加,由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 竖起,瓶会自动抬起。灌水结束。 ,再用绳将瓶吊出水面, 从而实现取满水而滴水不漏。
教师提问:古代半坡出土的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鱼网纹图案, 看来,当时的人民把鱼视为神,作为他们的图腾崇拜,这是为什 么呢,他们的原始信仰为什么会是鱼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 思考讨论问题) 。祈求捕鱼丰收说(渔猎为生) 。祈求生殖繁盛说(生殖崇拜)
6
教师提问: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有着 密切的联系。说明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引导学生透视艺术 与生活的关系,复习以前的学习的艺术概论的基本观点的知识, 升华基本问题。)
(1) 《人面鱼纹彩陶盆》 (高16.5厘米 口径39.5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5
这个彩陶盆盆内壁用黑彩绘出 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 括成圆形,眼睛细而平直,鼻 梁挺直,嘴旁有两只变形鱼纹, 两耳旁也有两条小鱼,人头顶 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 加上鱼鳍形的装饰。
(2)《舞蹈纹彩陶盆》(高14厘米 腹径29厘米 底径10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
其边沿及内外壁均有彩绘;内
壁上绘有三组相同的舞蹈场面。
每组五人,手拉手跳舞,头上
有发辫状饰物,下身有尾尾巴
式的装饰。场面欢快热烈,极
具韵律感、节奏感。
7
讨论问题: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ω 学生回答:由于当时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的限制,没有 桌子、柜子,陶制的生活器皿是直接置于地面上,人们欣赏到 的大多是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看来这些陶器又实用,又 有观赏性。 (问题讨论之后,再次紧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基本理念。)

陶瓷制作基本知识ppt课件

陶瓷制作基本知识ppt课件
28
7.花釉:
两种以上 的颜色釉 交织而成.
29
三阳开泰
8.乳浊釉:
釉呈不透明的 乳浊状,一般用 于遮盖胎体的 不良呈色.
30
9.虹彩釉: 釉表面有一很薄的金属层,入射光和反射光相互干涉, 使制品表面呈一种特殊的虹彩,如贝壳内部的光泽.
31
10..盐釉: 将食盐从火孔中投入窑内,盐即刻变成雾化,
烧成温度 1200-1300 ℃, 吸水率在3%以下; 色白或黄白,胎厚不透明; 胎体上有各种颜色釉; 能经受温度急变; 不易碎,适易机械化洗涤
烧成温度高 (1250 -1450℃), 吸水率在0.5%以下; 色白,胎薄有透光性; 胎体上有无色透明釉; 不能经受温度的急变; 质脆易碎.
2
在陶瓷发展的历史上,先有陶后有瓷
5
陶 瓷 制 作 工 艺 流 程
6
一.陶瓷坯料制备
(一).坯用原料 粘土 瓷石 石英 长石
7
高岭土(Al2O3 、 SiO2 、 H2O 、 Fe2O3 、TiO2 )
高岭土俗称瓷土,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
不能单独成瓷,用量40~60%.
8
3.瘠性原料-石英
主要成分:SiO2
作用:降低坯收缩,减少干燥和烧成变 形;增加瓷的机械强度、白度和透光度.
烧成.
特点: 呈色淡,颜色种类少,不脱落.
19
贴花:将印好的花纸贴粘在制品上 喷花:用镂空的模板(纸或塑料薄膜)贴在 制品上,色料用压缩空气通过喷枪喷出 印花:用印包或皮印将花纹印到制品上
20
二.陶瓷釉及其制备
釉是附着在陶瓷胎体表面的玻璃 质层,使陶瓷表面光滑,不透水, 易清洁,并提高陶瓷的装饰性.
21
釉的熔融温度必须与坯体的烧成温度相适应 釉和坯体的膨胀系数尽可能地相符合

陶艺课件小学ppt

陶艺课件小学ppt

陶艺作品的评价标准
01
02
03
04
创意性
评价陶艺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 创意和个性,是否能够引人深
思。
技术性
评价陶艺作品的制作技艺是否 精湛,细节处理是否到位。
美观性
评价陶艺作品是否具有视觉美 感,能否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功能性
评价陶艺作品是否具有实用性 ,能否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陶艺作品的欣赏角度
造型
欣赏陶艺作品的形态、 线条、比例和构图,是
否具有美感。
色彩
欣赏陶艺作品的色彩搭 配和运用,是否和谐、
鲜明。
质感
欣赏陶艺作品的材质、 肌理和质感,是否给人
带来独特的触感。
内涵
欣赏陶艺作品所表达的 主题、情感和意蕴,是
否具有深度和内涵。
著名陶艺家及其作品欣赏
01
02
03
李茂宗
台湾著名陶艺家,其作品 以独特的造型和深邃的内 涵著称,如《旋》系列。
碗的制作
总结词
碗的制作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制作圆形器皿的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和手眼协调能力。
详细描述
在碗的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将粘土塑造成圆形。通过使用转盘或手捏的方式,学生可以逐 渐掌握制作圆形器皿的技巧。同时,他们还可以学习如何在上色时注意细节,使碗的外观更加精美。
茶壶的制作
总结词
03 陶艺制作示例
花瓶制作
总结词
通过学习花瓶制作,学生可以掌握陶艺的基本技巧,如揉捏 、塑形和上色等。
详细描述
在花瓶制作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学习如何揉捏粘土,将其 塑造成合适的形状。接着,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使用工具进行 细节处理,如刻划花纹或装饰边缘。最后,学生可以学习如 何给花瓶上色,以增加其美观度。

陶艺制作 ppt课件

陶艺制作  ppt课件
各种成型法
拉坯成型、 盘条成型、 泥板成型、 注浆成型、 印模成型、 手捏成型…
ppt课件
35
2.1 陶艺制作成型工艺—— 泥条盘筑法
2.1.1泥条盘筑法的概念
泥条盘筑法是用黏土泥条或泥绳制作器皿的一种技巧。 泥条盘筑是泥条相叠加、挤压、磊筑而成型的。
它是陶艺成型手段中最基本的方式手段之一。
它是人类从事陶瓷成型最早的手段之一,我 们可以从远古的彩陶、陶器,甚至陶塑明显 看到盘筑的痕迹。这种手法沿用至今,说明 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ppt课件
7
成型 : 泥——→ 揉泥——→ 各种成型法 ——→ 修 坯——→ 晾坯(干燥)——→施釉 ——→ 装窑烧制
ppt课件
8
1.1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1.1.4 陶艺制作工艺简介
简单制陶工具
ppt课件
9
1.2 传统陶瓷、民族民间陶瓷 和现代陶艺的欣赏
ppt课件
10
ppt课件
宋 青瓷 温酒器皿
ppt课件
19
空间思维的探索-----陶材创作
ppt课件
20
视觉、触觉的挑战-----陶瓷材料的多样表现
ppt课件
21
视觉、触觉的挑战-----陶瓷材料的多样表现
ppt课件
22
ppt课件
理性的设计---陶瓷材料的工业化美感
23
造型创意------视觉想象的嫁接
ppt课件
24
造型创意------视觉想象的嫁接
其可塑性较好,但含铁(杂质)较多, 耐火度较低烧结后呈铁红色或浅咖啡色,硬度较低。
ppt课件
6
1.1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1.1.3 陶艺制作工艺简介
陶艺制作工艺的基本流程:成型 ------ 烧制 成型 : 泥——→ 揉泥——→ 各种成型法 ——→ 修 坯——→ 晾坯(干燥)——→施釉 ——→ 装窑烧制

陶艺课ppt课件

陶艺课ppt课件
02
材料
陶艺制作需要用到各种天然矿物原料,如粘土、 长石、石英等,以及各种添加剂和色料。
02
陶艺制作流程
准备阶段
01 准备工具
包括陶艺工具、防护工具和清洁工具等,确保工 具齐全且完好。
02 选择材料
根据制作需求选择合适的陶土、釉料和其他辅助 材料。
03 环境布置
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符合陶艺制作的环境要 求。
国际陶艺作品
总结词
国际陶艺作品展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陶艺风格和文化特色,反映了全球化的艺术交流 和融合。
详细描述
国际陶艺作品不仅展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陶艺风格和文化特色,也反映了全球化的艺 术交流和融合。这些作品通常采用当地特色的材料和技术,融入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 ,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非洲的彩绘陶器、美洲的印第安陶器、东南亚的砂石
感谢观看
烧制阶段
01
02
03
烧制设备
选择合适的窑炉或烧制设 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烧制温度
根据作品需求和釉料特性 ,控制适当的烧制温度和 时间。
烧制过程管理
注意烧制过程中的火候、 气氛等因素,确保作品烧 制成功。
03
陶艺制作技巧
拉坯技巧
拉坯是陶艺制作的基本技 能之一,通过旋转轮盘, 用手将粘土塑造成所需的 形状。
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 制,以确保作品烧制稳定和达到预期 效果。
烧制技巧对于陶艺作品的最终质量和 效果至关重要,能够决定作品的硬度 和耐久性。
04
陶艺作品欣赏
传统陶艺作品
总结词
传统陶艺作品通常以手工制作为主,注重造型和装饰,具有浓郁的文化和历史气息。
详细描述
传统陶艺作品通常采用天然原料,经过手工捏塑、雕刻、上釉等工序制作而成,其造型和装饰 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和历史气息,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特色。例如,中国 的紫砂壶、日本的茶器、欧洲的瓷器等都是传统陶艺的代表作品。

陶艺课件ppt

陶艺课件ppt
陶艺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陶艺简介 • 陶艺材料与工具 • 陶艺制作技法 • 陶艺装饰技法 • 陶艺作品赏析 • 陶艺实践与创作
01
CHAPTER
陶艺简介
陶艺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陶艺是一门以粘土、长石、石英 等天然矿物为原料,通过成型、 干燥、烧制等工艺制作陶瓷的艺 术形式。
特点
陶艺作品具有独特的质感和美感 ,表现形式多样,既可以是实用 器皿,也可以是纯艺术品,具有 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陶艺的分类与风格
分类
陶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实用与观赏、材料、工艺、用途等。其中,按照实用与观赏的标准,陶艺 可分为实用型和观赏型两大类。实用型陶艺又可以分为日用器和陈设器,观赏型陶艺则可以分为雕塑、壁饰、装 置艺术等。
风格
陶艺的风格多样,既有传统风格,也有现代风格。传统风格的作品多以实用性为主,注重造型和装饰的精美和细 腻;现代风格的作品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装饰手法,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艺 术效果。
现代陶艺作品赏析
总结词
现代陶艺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艺术特点。
详细描述
现代陶艺作品在形式、材料、技艺等方面都有所突破 ,艺术家们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新的制陶技术,创作 出更具现代感和个性化的陶艺作品。同时,现代陶艺 作品还更加注重与环境、文化、社会的互动,成为表 达艺术家思想观念和情感的重要媒介。
作品展示平台
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如展览 、比赛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 感。
交流与互动
反馈与评价
鼓励学生和观众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 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进 一步提高创作水平。

陶艺课件(1)

陶艺课件(1)
1、手转盘 轮盘,由两部分组成,底座和盘面。
之间有轴承相连。由于可以转动,所以 在创作过程中,尤其是绘画和喷釉色时 非常方便。
2、泥工刀 这种工具种类繁多,商场上既有买 的各式各样固定的专用工具,也有 很多是自己利用生活用品改制的代 用品。
3、拉坯机 拉坯机,又称辘轳,以前一般为木质,操作者用脚蹬踩 来带动转盘,手在盘面上进行创作。现在多为电动,用 脚一踩既可转动,而且速度可以调节。
手捏成型
手捏成型
手捏成型
2、盘条成型法:
3、陶板成型法
4、拉坯成型法
5、雕塑挖空法
想一想
如何将已成型的陶器 装饰得更漂亮?
一、刻、印压
二、贴花
三、 画、嵌花
四、镂空
陶器的装饰方法
一 、刻、印压 二、 贴花 三、 画、嵌花 四、 镂空
作品欣赏
胎用
,火 距
经以的早今
火烧烤成为前 的 原 始实践中发明要 追 溯 到约一万年前
中 国 造 型
耐社了一, 艺
火的陶器会人面鱼纹以黏土制成容彩 陶百 八 十 多 万舞蹈纹彩我们的祖先在 盆器泥碗年陶盆长期
术 的 源 头 , 最
陶艺的基础知识
▲五大名窑的情况(官、钧、汝、哥、定) ▲制作陶瓷的材料(瓷泥、黄土、紫砂、黑土、
陶艺
杨彪
秦 始 皇 结束,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国 造 型 艺 术 翻 开 了 灿 烂 第 一 页向往注入到造型和纹饰中,使其具备半坡遗址养起萌芽状态的审美观念陶器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阶这些多姿多彩的原始陶器为中用的前提下,先人又将对美的追求和状的石器,并在打制过程中逐渐培大部分陶器是日常生活用品,在实人 类 为 了 生 存 , 不 断 打 制 各 种 形
二、成型方法

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陶艺课件

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陶艺课件

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陶艺课件陶艺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塑造、烧制陶土,创造出美丽的陶器。

作为小学美术的一部分,四年级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和学习陶艺,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为了辅助教学,我们设计了这份陶艺课件,旨在向学生介绍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课件目录:1. 什么是陶艺2. 陶艺的历史和文化意义3. 陶艺的基本工具和材料4. 陶艺的制作过程5. 陶器的纹饰与装饰6. 陶器的分类7. 陶艺作品的展示与评价8. 陶艺的保养和收藏1. 什么是陶艺陶艺是一种利用陶土制作陶器的技艺,它结合了艺术和手工的特点。

陶土是一种自然材料,经过处理和烧制后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物。

2. 陶艺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陶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使用陶器。

陶艺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也是各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陶艺,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陶艺传统和技术。

3. 陶艺的基本工具和材料陶艺需要使用到一些基本工具和材料,比如陶轮、刷子、刮刀等。

陶轮是制作陶艺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塑造陶土。

除此之外,陶艺还需要用到陶土、釉料、瓷颜料等材料。

4. 陶艺的制作过程陶艺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陶土:将陶土捏成坯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造型。

2)装饰陶土:使用刷子、刮刀等工具在陶土上做出纹饰和装饰。

3)干燥和修整:将陶器放置在通风处晾干,并进行修整和打磨。

4)烧制陶器:将干燥的陶器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

5)上釉和二次烧制(可选):上釉可以增加陶器的光泽和美观度,而二次烧制可以使釉料更加牢固。

5. 陶器的纹饰与装饰陶器的纹饰和装饰是陶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不同的纹饰和装饰,可以使陶器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常见的纹饰和装饰方式包括刻画、模印、贴花等。

6. 陶器的分类陶器可以根据用途和制作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用途,陶器可以分为储存器皿、餐具、装饰品等。

按照制作方式,陶器可以分为手工制作和工业制作。

陶艺课程ppt课件

陶艺课程ppt课件

手拉坯成型
通过手工拉坯的方式,将 泥料拉成所需器型。
模具成型
利用石膏模具进行成型,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泥条盘筑法
将泥条层层叠加、盘筑成 器型,具有独特的艺术效 果。
装饰手法与运用
雕刻装饰
在坯体表面进行雕刻,形成凹凸 有致的纹理和图案。
彩绘装饰
用各种颜料在坯体或釉面上进行 绘画,增加色彩和层次感。
釉料装饰
工具与设备
制作陶艺需要用到各种工具和设备 ,如拉坯机、切割机、打磨机、雕 刻刀等,以及烧制陶瓷所需的窑炉 和温度控制设备等。
03
陶艺制作工艺流程
泥料选择与处理
泥料种类
选择适合陶艺制作的泥料,如紫 砂泥、高岭土等。
泥料处理
对泥料进行筛选、混合、陈腐等 处理,以提高泥料的可塑性和结 合性。
成型方法与技巧
陶艺特点
具有独特的造型、色彩、 纹理和装饰效果,兼具实 用性和审美性。
陶艺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建 筑装饰、文化创意产业等 领域。
陶艺历史与文化
古代陶艺
古代陶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历了 夏、商、周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和演变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陶瓷文化。
中外陶艺交流
中外陶艺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促进了 不同国家和地区陶艺风格的相互借鉴 和融合。
06
陶艺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成果回顾
1 2
学员掌握了陶艺基本技能和知识
包括陶艺历史、制作流程、装饰技巧等。
完成了多个陶艺作品
学员在课程期间,通过动手实践,完成了多个具 有个人特色的陶艺作品。
3
提升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陶艺课程不仅教授技能,更注重培养学员的审美 能力和创造力,使学员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 我。

美术《陶艺》课件

美术《陶艺》课件
堆塑技法
用泥料在陶坯表面堆塑出各种形状和图案,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立 体。
镂空与堆塑结合
将镂空和堆塑技法结合起来,创作出更加复杂和精美的作品。
施釉与彩绘技法
施釉技法
在陶坯表面施加釉料,通过烧制形成光滑、亮丽 的表面效果。
彩绘技法
在施釉后的陶坯上进行彩绘,增加作品的色彩和 装饰效果。
特殊釉料与彩绘
使用特殊釉料和彩绘技法,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 和韵味的作品。
审美价值
陶艺作品通过独特的造型、色彩、肌理和装饰等 艺术手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教育价值
陶艺制作需要耐心、细心和创造力,对于培养人 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 要的教育意义。同时,陶艺也可以作为一种媒介 ,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
02
陶艺材料与工具
Chapter
陶艺主要材料
04
陶艺装饰技法
Chapter
刻划技法
刻划线条
01
利用刀具在陶坯表面刻划出各种线条,表现不同的肌理和装饰
效果。
刻划图案
02
在陶坯表面刻划出各种图案,如花卉、动物、人物等,增加作
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刻划文字
03
在陶坯表面刻划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增加作品的文
化内涵。
镂空与堆塑技法
镂空技法
通过在陶坯上镂刻出各种形状,使作品产生通透感,增加层次和 变化。
色料
色料是用于给陶瓷着色的 材料,可以通过添加不同 金属氧化物来获得不同的 颜色。
添加剂
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陶瓷性 能的材料,例如增塑剂、 增强剂、防火剂等。
陶艺制作工具
刀具是用于切割、雕刻和修饰陶 艺作品的工具,包括刻刀、刮刀 、削刀等。

陶艺精品课程PPT课件

陶艺精品课程PPT课件
16
1、 泥 陶艺是以泥为主要表达媒介的艺术形式。作者要对泥的体
验、对泥性的感受是驾驭泥的可塑性的主要方式。通过了解, 才能达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泥,分为陶泥与瓷泥。它是某些矿物质风化的产物。如: 云母、石英、长石、高岭土、方解石以及铁质的有机物等。 必须具有较好的可塑性耐火性。
我们知道泥粉是松散的粒子状,当加入适当的水分时,经 揉和便具备了可塑性。一般来说,练好的泥存放越久,它的 粘性越好。可塑性越强,干燥时收缩率也就越大。
11
4、 明清紫砂茶壶 紫砂茶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 宜兴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质地致密且 有细微气孔,透气而不渗水。用此种壶泡茶,茶叶的色、香、 味皆蕴,因而,史书上留下了“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 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的评语。
5、 明清瓷器 花瓶可不都是用来插花的,明清时期的花瓶就成了皇帝赏赐功 臣的器物了,那么,它的装饰,欣赏的意味更浓一些。
教师问题:这些陶俑是做什么用的ω 学生回答:殉葬用品。俑,用来殉葬的泥制的小人。
10
3、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釉彩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 经过烧制,便形成黄、绿、褐、等多种色彩,制作工艺十分复 杂。唐三彩的题材很多,有器皿,有动物(马匹,骆驼),有 人物(武士俑,仕女俑),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 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 分丰满。讨论问题: (1) 前两幅图的骆驼,人物,服装,乐器好像都不是中原之物, 什么社会原因?(ωDωD民族融和) (2) 后两幅图中女子体态有什么特点,什么社会原因? (ωDωD肥胖,社会审美风尚“以肥为美”)这两个问题再一 次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
21
陶艺的装饰丰富多彩。陶艺成型后,装饰效果是创作者个人意 念的进一步发展,有以泥质本身效果来表现肌理的素陶;也有 在未烧的坯上,用色料彩绘的釉下装饰;也有在已烧好的瓷胎 上进行加彩的釉上装饰;还有施颜色釉来作装饰的颜色釉装饰。 这些装饰方法之间还可以相互穿插使用,使陶艺作品展现出更 加丰富的综合装饰。因此,装饰手段同整个陶艺创作过程密不 可分,制作者必须根据造型来考虑装饰手段,这样才能使陶艺 的表现新颖别致。

陶艺精品课程PPT课件

陶艺精品课程PPT课件

炸裂、变形
01
可能是由于温度升降过快、陶土成分不均等原因导致,需要调
整烧制速度和陶土配方。
气泡、针孔
02
可能是陶土中杂质未除尽或烧制过程中气氛控制不当导致,需
要提高原料纯度和改善气氛控制。
色差、色斑
03
可能是陶土成分不均或烧制温度不均匀导致,需要改进原料配
方和窑炉结构。
06
陶艺作品欣赏与评价
经典陶艺作品欣赏
施釉技巧与方法
详细讲解施釉前的准备工作、施釉技巧和方法,包括浸釉、浇釉、 喷釉等多种方式。
釉料装饰效果
展示不同釉料和施釉技法所呈现出的装饰效果,如色彩丰富、光泽度 高等。同时,介绍釉料在烧制过程中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05
陶艺烧制工艺
烧制原理及设备介绍
烧制原理
通过高温处理,使陶土中的矿物质 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固化、瓷 化、着色的效果。
设备介绍
电窑、气窑、柴窑等,各种窑炉的 加热方式、温度控制、气氛控制等 各有不同。
烧制温度与时间控制
温度控制
根据陶土的成分、作品的厚度和大小 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烧制温度,一般 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个阶段。
时间控制
烧制时间的长短也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 和效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烧制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艺技能。
装饰加工
运用刻划、压印、镂空等装饰 手法对作品进行美化,提升作
品的艺术价值。
陶艺作品成果展示与交流
作品展示
将学生的陶艺作品集中 展示,供师生欣赏和评
价。
交流分享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 程和心得体会,互相学
习和借鉴。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 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工具的准备
• ①方板:40cm×50cm木版。见图 • ②纸张一般选择易吸水的报纸、素描纸或木灰等。 • 用途:置于坯体底部,易于吸水,利于坯体收缩,防止底部开裂。见

制作工具的准备
• ③毛笔:选择笔毛较多,笔头短而平。 • 用途:用于打湿和涂泥浆 • 用法:醮泥浆转动笔杆,让泥浆自然附在坯上。 • ④塑料筒:选择小塑料桶或小陶瓷钵 • 用途:用于装水或装泥浆
(4)要保证在内壁把每根泥条捏合在一起,并使其光滑,这一点很 重要。如果需要外表也光滑,那么就应在器皿的外面把泥条衔接好。
(5)每层泥条,不应在相同的点连接,否则坯壁会支撑不住。在连接时, 应在泥条的末端以一定的角度切断,以使切口相互吻合。
(6)需要的话可以使用模板,虽然这么做会是器皿显得比较呆板机械、 无生气,但可以保证获得预先确定的形状。如果器皿的形状是朝外 伸展的,那么每一根泥条都应该放在前一根泥条靠外边一点的地方。
2、 工艺技巧 工艺技巧是现代陶艺完美表现的语言和手段, 是艺术的媒介。中学中学学科网
学科网
现代陶艺从工艺上分,中学学科网
大致可以分为原料工艺、成型工艺、烧成工艺。 从功能上分,可以分为公共艺术和个人艺术。
1.1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1.1.2 陶瓷材料介绍
泥---- 泥性的语言 火---- 泥的重生

陶土——岩石风化后沉积下来的黏土。
其可塑性较好,但含铁(杂质)较多, 耐火度较低烧结后呈铁红色或浅咖啡色,硬度较低。
1.1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1.1.3 陶艺制作工艺简介
陶艺制作工艺的基本流程:成型 ------ 烧制 成型 : 泥——→ 揉泥——→ 各种成型法 ——→ 修 坯——→ 晾坯(干燥)——→施釉 ——→ 装窑烧制
2.6.3 釉烧工艺
釉烧也是广为人知的一种烧制方法,通常是在素烧和上釉之后 的第二次烧制。为的是把釉料融化到器皿上。这次烧制的温度是由 釉料和器皿本身的黏土决定的,以下是常用的温度范围。
陶器(包括红黏土、红泥陶土) 900℃——1100℃ 高温陶 1100℃——1200℃ 跖器和瓷器 1200℃——1400℃
造型创意------视觉想象的嫁接
造型创意------视觉想象的嫁接
陶质雕塑-------雕塑造型与陶瓷语言的结合
材料肌理的运用
泥板造型
陶质雕塑-------雕塑造型与陶瓷语言的结合
特殊造型方法与创意构思的结合
单元独立造型的组合 掌握特殊的连接方法
陶艺语言的延伸 釉彩装饰的新探索
泥性语言的展现
(1)把扶正的粘土起往,用双手的中指指起适当大小的一块。双手扶 住泥块,右手拇指从顶部中心点压下。
(2)左手辅助,右手拇指从底部中心外扩,井平整底部。
(4)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左手中指与右手拇指相对,从底部向上 缓缓提起,保持匀速,将坯体拉高。将坯体拉高、同时注意要 整体带动,保持四线平整,形状固定后双手夹薄皮条将口缘压光。
2.6.4 装窑
在装窑釉烧时,需要特别小心。与素烧时不同陶器之间相互 不能接触,否则釉料一旦融化,它们就可能粘连在一起。
景德镇把烧窑前的工作俗称为“满窑”。满窑操作的关键在于合 理安排火路,保证全窑通风流畅,以使窑火能充分燃烧;否则, 如果通风不畅,极易导致“生熟”不匀,甚至引起倒窑事故。景德镇 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表明,窑室后部装大器匣钵,前部装小器匣 钵,“前紧后松”是最合理的火路安排。
(7)相反,如果器皿的行政是向内收缩的,那么每一根连续的泥条应放 在前一根泥条靠里边一点的地方。
(8)泥条也可以同时形成器皿的结构和装饰,图中的软泥条就被做成波 浪形状的装饰图案,这是需要在器皿的内部将泥条密封抹平。在运 用泥条进行装饰时,要特别注意内部的密封,否则在泥坯干燥后或 烧制时,器皿会有裂缝或完全破裂。
陶瓷的原料 泥: 陶泥、瓷泥、粗泥、细泥…… 釉: 高温釉、低温釉、有色釉、无色釉(透明)……
1.1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1.1.2 陶瓷材料介绍
1. 粘土原料的分类 2. 粘土的外观性状 3. 高温对粘土的影响 4. 陶土的加工、回收
瓷土——又称高岭土,
是天然岩石经过风化分解后形 成的较纯净黏土。 含铁极少,耐火度高,烧结后 呈白色,硬度高。中学学科zxxk
在陶艺的成型技法中,手捏法 是最基本的方法。徒手捏制可以最 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也 一如我们儿时的玩泥巴游戏一样原 始、简单。
大件的陶艺作品的坯体应该是 空心的,并要有一个通气孔。
手捏成型的作品,由于坯壁薄 厚不易控制,一般仅限于小型作品。
2.4.2手捏成型工艺简介
1.先将泥捏成一个圆筒形状,泥壁厚度均匀。 2.装上四肢也应该是空心的。
2.5.3注浆成型法简介:
注浆成型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技巧,近年来在陶艺创作中也广 泛采用。这也是有效降低成本的生产方法,可以制作大批量的陶器。
模塑成型法——多样性、灵活性
探索在“沉降型”模具中进行装
饰性的可能性,在完成造型的同时
又保留了制作过程的痕迹。
(1)
(2)
(3)
2.6 陶艺窑炉烧成工艺
2.6.1 陶瓷烧成工艺概念 陶瓷的烧成工艺是指在各种窑炉中用有控制的、持续的温
成型 : 泥——→ 揉泥——→ 各种成型法 ——→ 修 坯——→ 晾坯(干燥)——→釉 ——→ 装窑烧制
1.1 陶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1.1.4 陶艺制作工艺简介
简单制陶工具
1.2 传统陶瓷、民族民间陶瓷 和现代陶艺的欣赏
宋 青瓷 温酒器皿

青瓷
穿带瓶 仿青铜器造型
明青花 盖罐
明青花 龙纹瓶
泥条盘筑的语言特征
• 相比较其它陶艺成型手段,泥条盘筑的语言 特征表现为严谨性、敦厚性和朴实感。通过 实践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它是一种理性的方 式,由不得作者情感的肆意渲泄。毕竟从头 到尾它靠手来完成。它不同于拉坯所体现出 的流动性、柔软性和迷离性,也不同于泥板 成型的敏感性、脆弱性和冷峻性。
• 最后一点须要强调的是对肌理的认识和理解。 肌理作为现代艺术中重要的语言特征之一已 经得到充分的论证和认同,不同的成型方式, 其肌理不同、语言自然不同。通过实践我们 可以明显感觉认识到第一种盘筑法非常理性。 第二第三种相比显得更加郭厚和朴实。
各种成型法
拉坯成型、 盘条成型、 泥板成型、 注浆成型、 印模成型、 手捏成型…
2.1 陶艺制作成型工艺—— 泥条盘筑法
2.1.1泥条盘筑法的概念
泥条盘筑法是用黏土泥条或泥绳制作器皿的一种技巧。 泥条盘筑是泥条相叠加、挤压、磊筑而成型的。
它是陶艺成型手段中最基本的方式手段之一。
它是人类从事陶瓷成型最早的手段之一,我 们可以从远古的彩陶、陶器,甚至陶塑明显 看到盘筑的痕迹。这种手法沿用至今,说明 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3.向前段捏出前伸的大嘴。 4.加上眼睛、牙齿、尾巴等细节。
2.5 陶艺制作成型工艺——模制成型法
2.5.1模制法的概念:
模制法是以模具为依托的陶器成型的方法。现代陶艺使用 模具时一般可分为印坯模和注浆模。
2.5.2各式印模法简介:
{阴模
印坯模 阳模
—— 通常用于盘子和浅盘的成型。
—— 通常用于制作内部较深的器皿,如杯子、 圆柱体等造型器物。
2.1.2 泥条盘筑的方法和制作工艺简介
(1)将卷曲的黏土捏成粗的泥条。
(2)在一个多孔且不沾的面板上用手搓泥条要确认泥条被彻底搓圆,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形成器皿的泥条是圆的而不是扁的或椭圆形的。 要保持泥条的均匀厚度,使它们能顺利制成一件作品。
(3)可以用你的手指把泥条与底座牢牢地捏合在一起。如果可能, 应在转台和木板上做这些,用另一只手在一旁扶者坯壁以防止器 皿的形状向外扩展。
制作工具的准备
2.2.2 泥板成型法工艺简介
1. 滚压法:
(1)泥块放在一块布上,然后用滚子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滚压。如对 泥板的厚度没把握,可用木条放在旁边作参考。
(2)待泥板干到一定程度后,按尺寸切好。
(3)在底板上涂上泥浆,泥板相互拼接。 (4)拼接时要用泥条将泥板交接处压紧。 (5)完成拼接后,用刀片将边修平。
制陶要经过许多阶段,毫无疑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烧制阶段。
值得探究的成型技巧
陶艺技法新探索-----窑变
第 2 章 陶艺制作及成型方法
漫长的陶瓷工艺发展过程中,成型工艺已形成了一整套 完备的、科学的技术。要做好每一件陶艺作品,其间必然包 含了许多技术环节,每一个环节对于完成好一件作品都是至 关重要的。陶瓷器物成型法中有多种成型工艺。泥条盘筑技 法就是人们在长期陶瓷制作中形成的一种最简单、实用的型 成法。在这一章节中,我们重点学习陶艺的基本成型方法。
2.3.2拉坯成型法工艺简介
拉坯 —— 在快速转动着的轮子上,将手探进柔软的粘土里,开洞。 借助螺旋运动的惯力,让粘土向外扩展、向上推升,形 成环形墙体……这就是拉坯!
拉坯成型是陶瓷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较为先进的成型工艺, 是陶瓷历史上一个重大的革命。
用拉坯的方法可以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 碗、罐子等等,它的特点是作品挺拔、规整,器物的表面会留下 一道道旋转的纹路。
度对黏土或黏土和釉料进行处理的过程,使之板结坚硬,成为 陶瓷。每一种烧成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6.2 素烧工艺 素烧是将黏土转化成永久陶瓷的第一步,通常在施釉前进行素烧。 一般情况下,素烧温度要达到900℃——1100℃,这是由所用
黏土的类型和其孔隙率来决定的——温度越高,孔隙率越低。
窑炉内的温度应逐渐升高,温度至少达到400度以后烧制 的速度才可以加快一些。
2. 拍片法
(1). 先将黏土放在泥案上,用泥拍的背面从黏土的中间向四周拍打。 (2). 而后将黏土翻转过来。 (3). 再用泥拍的正面斜下方用力均匀有序地拍打至所需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