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存在的历史地理环境

合集下载

中国的地理人文与民俗风情

中国的地理人文与民俗风情

中国的地理人文与民俗风情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国家,她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使得这个国家独具魅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地理人文和民俗风情,并展示这个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

一、地理环境中国拥有广袤的领土,东西横跨5个时区,南北跨越近60纬度。

这个国家地理上的多样性为中国的地理人文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中国境内有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还有奇特的地理地貌如喀斯特地貌、高原和高山。

这些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为中国的人文活动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条件。

二、人文风情1. 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如北京、上海、西安等。

这些城市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

北京的故宫、长城,西安的兵马俑、古城墙,上海的外滩等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2. 文化遗产中国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如敦煌壁画、丽江古城、黄山等。

这些文化遗产融合了中国的历史、艺术和传统,代表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敦煌壁画以其精美的绘画和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丽江古城则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黄山则以奇特的山水景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3. 传统节日中国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人团聚、合家欢乐是其最大的特点。

中秋节则以赏月、吃月饼的方式庆祝,寓意团圆和祈求丰收。

这些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人的情感和传统价值观。

三、民俗风情1. 传统民居中国的传统民居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结构,如四合院、土楼、风雨桥等。

四合院是中国古代民居的代表,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和家族的重视。

土楼是福建土楼群落的代表,形状奇特、历史悠久,被誉为“活的古代城堡”。

风雨桥则是江南水乡的特色建筑,桥面上设有屋顶,可以为行人提供遮风挡雨之处。

2. 传统服饰中国的传统服饰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如汉服、旗袍、唐装等。

汉服是中国汉族传统服饰的代表,色彩鲜艳、图案繁复,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美的追求。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有着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传统文化,而这些文化孕育于一种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之中。

首先,中国文化建立在广阔的地域条件上。

作为一个巨大的半洲,中国拥有着多样的气候、地形及土地,其特殊的地形条件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和多样的历史资料。

一方面,中国多山、多陆、多水,其高原、丘陵、山地、内陆洼地、河流、海湾等地理景观非常丰富,因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另一方面,多种分布的陆地丰富了中国的草原、丛林、沼泽等地理景观,让中国的古代文化有机会发展至一定高度。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多种文化思想。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文化思想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出博大精深、多元繁杂的文化样式。

从古代时期开始,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少文化思想,比如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和历家等;此外,更丰富的地理环境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引进了许多异域文化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在本土文化之上形成了新的文化思想,使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盛大。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不同时期传统文化不断发生演变,而这恰恰是社会历史背景引起的,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王朝随着政治中心的迁移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中国文化带来了快速的发展;此外,宋元明清时期的两次大变革,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影响,将最终形成中国历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思想体系。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广阔的地域条件、多种文化思想以及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各种丰富而博大精深的文化共同汇聚而成,使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上最悠久文明的国度,也使其独属於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促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影响力日益扩大。

中国文化生息繁衍的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生息繁衍的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生息繁衍的地理环境地理一般分为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人文地理和历史地理五种。

自然地理只有有了人类的活动之后,才会开始自然的人化。

本节四个内容:一、中国文化产生的自然和历史地理环境1、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华民族生息的地理环境十分独特,由此也孕育了独特的中国文化。

首先来看一看华夏祖先的发祥地黄河中下游(即通常所说的古代中原)一带和海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图片中国中原地形图):这里六面环山,地势险峻(图片秦岭和华山全景、华山1、华山2、华山苍龙岭、华山长空栈道、华山下棋亭),唯一的一个缺口河西走廊被人为的长城所阻隔。

在晋代以前,“中国”指的就是这一地区。

在古代,这一带湿润多雨,肥沃的泾渭冲积平原地带正好可以关起门来搞农业生产。

具有千余年帝都史的古代长安城就坐落在这个天然包围圈里的泾渭冲积平原上。

秦始皇统一六国,又征服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南至今越南北部和两广,西至陇山、川西和云贵高原,东到大海,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本规模。

西汉时期,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标志着控制漠北广大领域的匈奴已成为汉朝藩属。

张骞通使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西部疆域扩展到今天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又争取乌桓(今天辽宁一带)归汉,设立乌桓校尉;还开发西南夷,闽、粤、黔、滇都设置了郡县。

此后,中国历代王朝的疆域虽然时有盈缩(唐宋元明清的版图比现在要大得多,图片唐朝前期形势图),但基本趋势是逐渐扩大,不断巩固。

元代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版图。

明代时,经郑成功收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至清朝时,除了鸦片战争后被俄帝国攫取的北部和西北部大片领土外,今天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确定。

2、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图片中国地形图)中国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是:地域辽阔,地势地形复杂,古今地貌稳中有变,气候南北差异明显,四周天然障碍大,环境恶劣。

(1)四周环境:周边四至,东面是浩瀚大洋,北面是漫漫戈壁沙漠,西面是雪山高原,南面是崇山峻岭。

了解中国地理和文化

了解中国地理和文化

了解中国地理和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帮助读者对中国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中国地理中国位于东亚,东邻韩国和日本,南临东海和南海,西接中亚和西南亚的山脉,北界蒙古和俄罗斯。

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和湖泊。

最显著的是中国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这些山脉和河流的存在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理风貌,也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语言、食物、艺术、哲学、宗教和传统习俗等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国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

1. 语言和文字汉字是中国语言的独特之处。

汉字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进行交流和记录的主要工具。

而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汉字的书写形式美观优雅,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艺术的重视。

2. 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食材而闻名。

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等)以及其他地方特色菜系(如新疆菜、云南菜等)展示了中国各个地区的独特风味。

此外,中国的茶文化也是世界闻名的,茶叶作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品之一。

3. 艺术和文学中国艺术和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涵盖了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和京剧等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被誉为世界文学经典之一。

古代中国绘画和雕塑也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独特描绘方式和审美观。

4. 哲学和宗教中国哲学对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也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5. 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往往与家庭团聚、盛宴、烟花和庆祝活动相伴而来。

此外,中国的传统习俗如拜年、红包、舞龙舞狮也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元素。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因其多样性和独特性而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和赞赏。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从农业文明一开始,中国 人就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人的力量有限,但天给我 们下雨,地给我们长庄稼,只要 顺应天意而为就可以了。 替天行道。 大逆不道。
气候与农耕文明
• 一
• 二
节气文化
中医文化
• 安土重迁
天 人 合 一
黄河壶口瀑布 Hukou Waterfall of Yellow Rive
气 候
大部分处于北温带
历史真正的舞台
——黑格尔 干旱与洪水相间 气候多样,四季分明
以农耕为主。
人口
中国人口三大特点:
第一是分布不均衡 。
第二是人口迁移频繁。 第三是多民族融合杂居。
人口增加与农耕区的扩展 Population Growth and Expansion of Farming Areas

季风气候的影响
东部和中部地区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西部地区 不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可以得到来自海洋的水 得不到来自海洋的水分 汽 补充
夏季降雨频繁农作物可以生长Fra bibliotek常年干旱
普通农作物不能生长
小结:季风直接造成了中国东、西部的气候差异,也决 定了东、西部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
中国人常常把黄河称作“母 亲河”,就是因为黄河中下游地 区集中了许多早期中国人的聚落 和遗址,这里是中国文明的发祥 地。
想一想:
黄河中下游地区 成为中国文明发祥地 的气候条件是什么?
自然与人 Human and Nature
传统的牛耕 Traditional cattle-ploughing
现代农民使用的锄头 A modern farmer using the hoe
古代农具——锄头 Farming implement in ancient times: hoe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海洋对价值观的影响
海洋文化塑造了中国人敢于冒险、开放进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沿海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重视商业、 敢于探索新领域等。
海洋与海外交流
海洋文化在海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古以来,中国沿海地区与海外诸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频繁,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海洋文化也为中国带来了外来文化和科技的影响,丰 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环境
contents
目录
• 中国地理环境概述 • 中国历史地理发展 • 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 中国地理环境与历史事件 • 中国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 • 中国地理环境与国际关系
01
中国地理环境概述
地形地貌
山地高原
丘陵岗地
中国地形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 包括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高大山脉 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高原。
牧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尊重自然、崇尚力量和勇气等。
03
游牧与战争
游牧文化在战争方面也有显著影响,游牧民族凭借马匹和弓箭的优势,
形成了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对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概述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文化历史悠久。这种文化强调冒险、开放和进取,与内陆文化形成鲜 明对比。
03
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 的耕地和适宜的气候,农业文化源远流长。 这种文化强调稳定、勤劳和节俭,注重家庭和土地。
农业对价值观的影响
农业文化塑造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尊重长辈、崇尚节俭和 勤劳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家 庭观念浓厚、重视孝道等。
农业与科技发展
总结词
近现代时期,地理环境对中国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

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历史文化厚重、璀璨辉煌,涵盖了广袤的土地和多元的民族,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而中国的地理环境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紧密融合,相互影响、互相作用,推动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一、地域狭长的东亚文化圈地理环境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中国处于东亚文化圈的中心,东临大海,南接东南亚,北接蒙古和西伯利亚,西邻中亚和南亚,地域狭长,南北绵延五千多公里,东西纵深近四千公里。

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发展必然会受到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外来文化的融合,更通过吸收、转化和创新,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卓越成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雨,而正是源于中国卓越的文化传承,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丰富、传承最为深厚的国家之一。

中国文化是从周秦开始的,到汉朝时期,世风日盛,文化开花,三国魏晋时期,文学艺术更加丰富,盛唐时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它是中国文化的巅峰时期,贞观之治的开展,使得社会各个门类都有了重大进展。

而宋朝时期,新的文化观念和科技思想大力开拓,使得文化发展获得进一步壮大。

每一个朝代都在文化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三、宗教文化的多元发展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

中国的宗教文化发展与其他文化发展一样,与地理环境有关,也是中国文化传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宗教文化复杂多彩,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思想在中国都有一定的发展和影响,每种宗教思想通过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丰富了中国文化传承的多元性质。

四、文化传承的局限及挑战尽管中国文化历经沧桑,卓越成就显著,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文化传承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其次,中国过于注重传统文化的维护,对新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这种状况可能会对中国文化投射出负面影响。

中华文化的人文地理知识

中华文化的人文地理知识

中华文化的人文地理知识中华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结晶,融合了丰富多样的人文地理元素。

从古代所倡导的儒家思想、道家哲学,到民间传统艺术和风俗习惯,中华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人文地理背景之中。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华文化的人文地理知识。

一、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国地处于东亚大陆的东部,北濒渤海和黄海,东临东海,南界琼州海峡,西邻巴颜喀拉山和帕米尔高原。

山川纵横、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民族聚居和交流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丰富和繁荣。

二、中国传统的行政区划中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等,每一个行政区域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比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北京的文化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样,不同的行政区划在历史进程中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文化特点。

这些地域性的文化特点会反映在当地的建筑风格、方言语言、民间手工艺等方面。

三、中华文化的宗教信仰中国有着多元的宗教信仰,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道教、佛教和儒教。

道教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道的境界;佛教注重人们通过修行和慈悲来摆脱痛苦,追求解脱;儒教则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和谐。

这三个主要的宗教信仰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宗教信仰反映在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如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

同时,中国各地还有许多其他的宗教信仰,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给中国文化增添了更多的多样性。

四、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这些节日和习俗源于古代的宗教信仰、农耕文化和历史传统。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这些节日和习俗不仅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气候的寒冷对我国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 文化的产生也有影响,如生活中很多人和事, 都冠上了“寒”字:寒士、寒俊、寒舍、寒 门、寒窗、寒衣、寒暄、心惊胆寒、尸骨未 寒等
2、地形、地貌: 特征: (1)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山的风格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 二是险峻,如华山; 三是幽深,如青城山 四是奇特,如黄山 五是秀丽,如峨眉山
(2)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构成 “三大阶梯”
(3)三面是山,一面临海;
中国的地形地貌对文化的影响:
(1)中国的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极富 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
(2)中国的地形地貌,使中国文化更多地讲 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疆域的辽阔,带来了中国文化中心经常
恰恰因为与外部世界处于封闭隔绝的状态, 使 中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并由此 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具有极强的独立性。
比如中国的文字,从早期的甲骨文到金文再 到篆体字,在其诞生和发展成熟过程中,没 有受到任何外来文字的影响。中国表意的方 块字与世界上很多民族的字母拼音文字截然 不同,毫无共性之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 是中国文字的诞生发育,完全是在与外界文 明缺乏联系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生长发育在这样一种四周封闭 的“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中,理所当 然造成一种地理隔绝;特殊的地理条件,阻
断了中国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使中国传
统文化形成一种与生俱来的封闭性。这种封
闭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传播障碍和输入障碍:
一方面,中国文化要比较完备地向四周辐射
传播非常困难,障碍很大。另一方面,外来 文化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传入中国甚为艰难, 或者即便传入中国, 也因地理环境因素的抵消 耗损而量能不够,而缺乏巨大量能,外来文 化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作用就不是很大。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7)唐朝:唐朝全盛时,疆域东到 大海,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 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唐 大帝国的文化十分繁荣,主要成就是艺 术。
(8)元帝国: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 海,西南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 境内,东北达鄂霍次克海。元代的科技 和文学比较发达。元杂剧是文学史上首 次出现的宏篇巨著。
2、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
一是雄伟,二是险峻,三是幽深,四是奇特,五 是秀丽。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 构成“三大阶梯”。
中国特有的地形地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
二、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疆域、政区、民族和人 口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 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气候 中国气候有三个特点: 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二是季风气候明显。 三是大陆气候强。
中国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是节气文化与气候 二是中医文化与气候 三是诗词与气候。 问题:谁能举出气候对其他文化方面
的影响?
(2)西汉初年,采用“郡国并行制”。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基本保持州、
郡、县三级。
总的来看,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是中央集权 的郡县制。
(4)隋唐:恢复郡县两级制。
(5)宋朝:形成了:“路—州(府、军、 监)—县”三级制。
(6)元朝:确立了行省制度。行省之下 设路、府、州、县。
(7)明: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 (简称省,现行的省由此开始)。省 下设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
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愈 是远古,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 当今世界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1、世界气候变暖; 2、森林面积日益缩小; 3、物种的灭绝速度在加快;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多民族国家,其人文地理概况丰富多样。

本文将以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中国人文地理的方方面面。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中国地势东高西低,形成明显的地形梯度:东部为平原和丘陵,中部为山地和高原,西部为高山和盆地。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河流、湖泊和丰富的地质资源。

二、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历史遗迹众多,如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俑等,这些遗迹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辉煌和繁荣。

三、民族多样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目前承认的民族有56个。

汉族人口最多,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和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国多元文化的基础。

四、宗教与哲学中国有多种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是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

这些信仰和哲学体系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五、语言文字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拥有广泛的使用人群。

此外,中国还有各种少数民族的语言。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文字之一。

六、文学艺术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巨匠和经典作品。

古代的“诗经”和“红楼梦”,现代的鲁迅、鲁迅、莫言等作家的作品都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音乐、戏剧、舞蹈等,每种艺术形式都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七、传统节日和饮食文化中国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充满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活动。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拥有各种不同的菜系和烹调方法,代表了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和热爱。

八、中医与武术中医是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中国的地理与人文特征

古代中国的地理与人文特征

古代中国的地理与人文特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地理和人文特征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气候、地形、水系等自然要素,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而中国古代的文化、民族、宗教、哲学、科学技术等人文要素,则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面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地理环境古代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被自然环境分为不同的地域和气候带。

1.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平原地带,由黄河和深沟壑交错而成,从山西省、河北省到辽宁省,占据了中国最富饶的农业区域之一。

2.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平原地带,自西藏高原广泛分布到沿海地区。

在那里,由于丰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有着繁荣的经济文化中心和繁盛的城市。

3.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和农业中心之一。

其河流源头在青藏高原,并穿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七个省份。

黄河流域气候干燥、降雨少,但由于河水补给、农作物需要,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已演变出来:黄河地区是一系列王朝的发源地,例如夏商周等。

4.西南地区在中国西南,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与其它地区有较大的不同。

古代的西南地区,包含了今天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这里既有高山峻岭、陡峭峡谷,也有繁盛的平原和广阔的湖泊。

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自然环境、植被等,这个地区世代耕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形态。

二、人文特征古代中国的人文特征精深博大,自其民族、文化、哲学、教育、科学技术,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1.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汉族则是最为主要的民族。

除了汉族外,还有藏族、维吾尔族、彝族、苗族、哈尼族、回族等。

这些不同民族的协调合作,反映在中国的多元文化中: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饮食、宗教等都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2.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人文资源之一,代表着中国的精神面貌和传统。

中国文化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包括中医、武术、文学、音乐、绘画等。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 化的,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较明显 的有 :1.湖泊的发育和消亡。 2.水道和水系的变迁。 3.海陆变迁 。4.黄土高原的变迁。5.沙漠的变迁。
(六)、气候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国 土的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
中 国 1.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刮北风,夏季多 气 刮南风,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候 有 2、大陆气候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 三 年温差较大。 个 特 3.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点
其次,自然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否的 唯一标准条件。
常用公文参考模 版
常用公文参考模版—通知
【指示性通知】
关于XXXXXX(拟采取措施)的通知 XXXX(主送单位):
根据XXXXXX(依据),为了XXXXXX (目的主旨),经研究,决定XXXXXX(拟 采取的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XXXXXX 二、XXXXXX ……(通知的具体内容) XXXXXX(提出希望和要求)
入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形成的,或者说 己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许多少数民族还在中 原建立过政权,其中蒙古族和满族还统治过整个 中国,但无论是汉族还是非汉族建立的政权,都 包容其他民族,都是由多民族共同构成的统一体, 也即多元一体。
(1).中华民族是指多种民族、多种来源。 上古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民族和周 边的少数民族,如北狄、西戎、南蛮、东 夷等之间在长年的互相冲突、互相交流中 逐渐融混成为难解难分的一体,形成了华 夏族的前身
(印章) XXXX年X月X日
【周知性通知】
关于成立XXXX(机构)的通知 XXXX(主送单位):
为了XXXXXX(目的),根据XXXXXX (依据),决定成立XXXXXX(机构),负 责XXXXXX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秦汉以后,郡县制成为国家的基本行政区
划制度。 东汉末期,改为州——郡——县三级制。 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合并、撤销了 一些州县,将州改为郡,重新实行郡、县 二级制。 唐代开元年间在全国设置了十五道。安史 之乱后在州上设方镇,形成方镇(道)— —州——县三级制。 宋代设路——州(府、军、监)——县三 级制,全国先后设十五路至二十四路。
666.37 400
唐代版图
安南 唐 岭到 朝 一南 高 带海 宗 。诸 时 岛期 ,面 西积 到为 巴 尔 客 什 湖万 ,平 东方 北公 抵里 达, 黑疆 龙域 江东 以到 北大 外海 兴,
1251.19
北宋版图
448.54 北 宋 面 万积 平: 方 公 里 。万 平 方 公 里 , 辽 面 积 为 283.56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人文地理环境 1、疆域、政区
疆域 各代不一。公元221,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国家。公元前210年,秦朝的疆域北起 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 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 东至于海。 此后历代中原王朝虽然时有盈缩,但基本的趋势 是逐渐扩大,逐渐巩固,不少王朝还拥有过今天 中国领土以外的疆域。现在的疆域定型于乾隆年 间:“桑叶”→“雄鸡”。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二)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只有中国文化开始便在一个复杂而广 大的地面上展开。有复杂的大水系, 到处有堪作农耕凭藉的灌溉区域,诸 区域相互间都可隔离独立,使在这一 个区域里面的居民,一面密集到理想 适合的浓度,再一面又得四周的天然 屏障而满足其安全要求。如此则极适 合于古代社会文化之萌芽与成长。但 一旦其小区域的文化发展到相当限度, 又可藉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而相互间 有亲密频繁的接触。因此中国文化开 始便易走进一个大局。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原
• “所有权和生产性实业的原则就孕育在这当 中” • “闭关自守,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 明” • 航海“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因为这里 的居民生活所依靠的农业,获得了四季有 序的帮助,农业也就按着四季进行;土地所 有权和各种法律关系便跟着发生了—换句 话说,国家的根据和基础,从这些法律关 系开始有了成立的可能”。
中国文化存在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南北文化差异 南







语言: 北齐南繁; 人的性格: 北爽南细; 哲学: 北孔南老; 经学: 北学深芜,南学约简; 学术: 北重考述,南究义理; 宗教: 北儒南道; 音乐: 北刚南柔(梁启超说:北乐悲壮,南乐靡 曼” ) 戏曲: 北宜和歌,南宜独奏; 书法: 北书雄健,南书秀雅。北方为方笔之祖,南方 系圆笔之宗; 饮食: 南米北面,南甜北咸;
• 小国宜于共和政体, • 中等国宜于由君主治理, • 大帝国宜于由专制君主治理。
• “亚洲有一些大帝国,它们出现在幅员辽阔 的大平原上,在这种地理条件下,为了防 止形成割据的局面,就只能实行专制制度, 而且只能实行一种极端严酷的奴役的统治; 而在欧洲,天然的区域划分形成了许多不 大不小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法治 是很有利于保国的;所以没有法治,国家便 将腐化堕落,而和一切邻邦都不能相比”。
(二) 民族、人口
• (1)民族: • (2)人口: 历史上,中国人口有两大特点: 第一是分布不均衡 ; 第二是人口迁移频繁。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 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从世界范围来看, 人类文化是千姿百态的,丰富多彩 的,……因此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特 征,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
• 认为人的体质、心理状态、人口和民族分
布、智力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 强
弱、社会的发展,乃至社会问题的多寡和 种类、宗教信仰、婚姻家庭形态都受地理 环境的控制和支配。这就完全抹煞了作为 社会行动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 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的外部因素对 文化的影响
• 1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力的结构和布局
的”。
• 早在《礼记·王制》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 者异俗”
• 一个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对这个民族的生产
和生活方式和民族的文化特殊和社会心理产生很
大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 1、关于环境决定论 • 环境决定论认为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
国画: 北画擅工笔,南画擅写意; 器乐:北方 多鼓吹,南方多丝竹; 禅宗:北讲渐修,南主顿悟; 文学:北尚豪壮,重乎气质。南崇清丽,贵于清绮; 武术: 南拳北腿; 建筑: 南敞北封; 园林: 南私北皇; 交通: 南船北马; 工业: 南轻北重; 农业: 南稻北麦; 政治: 南下北上(南方意识形态多次挺进北方,北 方政治军事力量多次南下统一大陆); 犯罪: 北抢南骗(北方多暴力型,南方多智慧型) 社会: 南经北政;
海岸区域
•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 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三 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绝对
性和相对性
• 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作用是有一 定的决定意义,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 会的决定性不是绝对的。
• 也是通过对人的自然需要量的影响表现出 来的。
• 2地理环境影响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制度 的变迁
• 3地理环境影响社会性的民族性格 • 高原 • “自有历史以来,阿非利加洲本部,对于 世界各部,始终没有任何联系,始终是在 闭关之中;它是拘束于自身之内的黄金地, 幼年时代的地方还笼罩在夜的黑幕里,看 不到自觉的历史的光明。它孤立的性格不 但由于它的热带性,而在本质上也是由于 地理环境所造成”。
• 这一论点萌芽于古希腊时代,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已开始 注意人与气候的关系。
•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认为人类特性产生于气候;
• 柏拉图(Platon)认为人类精神生活与海洋影响有关。 •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认为地理位置、气 候、土壤等影响个别民族特性与社会性质; • 希腊半岛处于炎热与寒冷气候之间而赋予希腊人以优良品
• 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是德国地理
学家F.拉采尔(F. Ra-tzel),他在《人类地理 学》一书中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地理环境的产 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 限制,地理环境从多方面控制人类,对人类生理
机能、心理状态、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状况均有
影响,并决定着人类迁移和分布。因而地理环境 野蛮地、盲目地支配着人类命运。
• 在没有肥沃土壤存在的地方,就无从产生 农业生产力; • 在没有原始森林存在的地方,就无从产生 林木砍伐的生产力; • 在没有地下矿藏存在的地方,就没有采掘 业的生产力。
• 2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存亡和社会的兴衰
• 首先,人类和人类社会是在合适的地理环 境下产生的。 • 其次,文明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 • 再次,局部地区社会的兴衰也是由地理环 境的变化引起的。
• 1881年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H.T.Buckle)在两 卷本的《英国文明的历史》(1857~1861)一书中 认为个人和民族的特征服从于自然法则,认为食
物、气候、土壤和“自然界总貌”,是社会发展
的决定性因素,是影响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重
要外部因素,并认定印度的贫穷落后是气候的自
然法则所决定的。
性,故天生能统治其他民族。
• 16世纪初期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J.博 丹(Jean Bodin)在他的著作《论共和国》 中认为地理环境决定民族性格、国家形式 和社会进步,民族差异起因于所处自然条
件的不同,不同类型的人需要不同型式的
政府。
• 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 神》(1748)一书中详尽而系统地发挥了关于地 理条件、气候影响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影
• 钱穆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这样说道:“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
类型的文化,是属于平行发展、交流甚少、
互不冲突、各有偏重、各具特色的两大文 化系统。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 西方文化则属于地道的滨海商业文化。” 这种差异和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一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 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气候 。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二是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刮北风,夏季 多刮南风,降雨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三是大陆气候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气温年差较大。 (1)气候与人口 (2)气候与中医 (3)气候与文学
认为自然条件是经济与文化地理分布的决定性因
素。
• 进入20世纪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人与
环境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是环境变化
的作用者。于是,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
人地关系论学说,对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异
议或否定。
• 地理环境决定论对于社会学摆脱宗教神学
的影响和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起
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把自然界与社 会的相互关系完全归因于自然条件的决定 性作用,把社会发展及人的活动单纯地看 作是对自然界的适应,把社会发展的动力 归因于社会之外的自然界。
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
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
的一种理论思潮。简称“环境决定论”。
• 环境决定论者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 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归结于地理环 境决定政治体制,他们是主张地理环境在 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的社会学流派,又称地理学派。
2、地形、地貌
• 一是多山 ;二是多水;二是地势西高东低 。 • 中国特有的地形地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孔子说“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 特别是魏晋以后,文人墨客盛行游山玩水,在文 学界形成了山水诗派,在绘画界有山水画派。许 多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诗歌和绘画,成为流传 千古的名作。也就是说,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 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极富特色的中 国山水文化。
• ◎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疆域、政区、 民族和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影响 • (一)疆域、政区 1.疆域:西汉、唐代、元代、清代几个 朝代的疆域都超过了中国当今的“雄鸡 式”疆域
• • • • • • • • • • •
2.政区 (1)商周:地方分权的分封制。 (2)西汉初年,采用“郡国并行制”。 东汉:州、郡、县三级制。 (3)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 (4)隋唐:郡、县二级制,唐代后期形成了 “道—州—县”三级制。 (5)宋朝: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6)元朝:行省—路—府—州—县 (7)明清:省、府、县 (8)近代:省、道、县三级制; 国民党:省、县二级制 (9)现代:省、地、县;省、市、县
• 3地理环境对自然性的民族性格的影响 • 所谓自然性的民族性格,就是直接由自然 环境决定的那些民族性格; • 所谓社会性的民族性格,就是直接由社会 环境决定的那些民族性格。
外部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 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 寒冷的空气会增加纤维末端的弹力,并有 利于血液从这些未端回归心脏。寒冷的空 气还会减少这些纤维的长度,因而更增加 它们的力量;反之,炎热的空气使纤维的末 端松驰,使它们伸长,因此减少了它们的 力量和弹力。寒冷使“心脏的动作和纤维 末端的反应都较强,分泌比较均衡,血液 更有力地走向心房;在相互的影响下,心脏 有了更大的力量。心脏力量的加强自然会 产生许多效果”
• 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 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 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
李约瑟做出结论:“如果中国人有欧美的地理 环境,而不是处于一个广大的、北面被沙漠切断, 西面是寒冷的雪山,南面是丛林,东面是宽广的 海洋的这样一个地区,那情况将会完全不同。那 将是中国人,而不是欧洲人发明科学技术和资本 主义。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名字将是中国人的名字, 而不是伽利略、牛顿和哈维等人的名字。”李约 瑟甚至说,如果那样,将是欧洲人学习中国的象 形文字,以便学习科学技术,而不是中国人学习 西方的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