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简史资料
中国书法简史
五 书学鼎盛的唐代
隋代楷书,承传北朝墓志之精华,脱略更多的锋棱而 日趋温雅,若《龙藏寺》、《董美人》、《贺若宜》、 《苏孝慈》、《龙华寺》、《昭仁寺》、《孟显达》等, 已开唐人楷书之先。隋人章草书《出师颂》,今见者有写 本和拓本,其用笔简率中兼得老到。隋智永《真草千字 文》,则承前启后,为真草范本。
《峄山刻石》 为秦始皇登临峄 山时命李斯记颂 其德所立,唐时 已毁,现存者为 宋人转刻(称 《长安本》), 该篆书圆转遒正, 与《碣石颂》、 《会稽刻石》、 《泰山刻石》一 样,为标准秦篆, 是后世小篆之祖。
2 汉代
至东汉,隶书炉火纯青,彼时树碑之风甚烈,加之写手之层次多端,遂使各 地碑刻隶书面目丰富无比。《张迁碑》、《张寿碑》、《曹全碑》、《鲜于 璜碑》、《礼器碑》、《史晨碑》、《孔庙碑》、《朝侯小子残石》、《杨 叔恭残碑》、《熹平残碑》、《乙瑛碑》、《衡方碑》、《夏承碑》、《张 景碑》、《石门颂》、《西狭颂》、《孔庙碑》、《西岳华山庙碑》、《封 龙山颂》、《韩仁铭》等等,或朴拙或秀巧,或方刚或圆柔,或含蓄或张扬, 各臻妙绝。这些隶书虽然都是以称作"蚕头燕尾"的波笔捺脚为主要造型标志, 但能各具特征特色,拉开距离,这不能不令人惊叹于汉人的艺术创造力。隶 书仅就一种书体而言,在东汉获得了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绝后的鼎盛期。
南北朝最突出的成绩是楷书, 主要见于墓志碑刻当中。此一时期 上续汉魏之隶意碑风,下开隋唐之 楷体书韵。南朝名书家有羊欣、王 僧虔、陶弘景、肖子云等。北朝名 书家有崔浩、郑昭道、赵文渊等。
南朝墓志《爨龙颜碑》、《刘怀民墓志》、《肖胆碑》等, 方圆并济,已在碑体书中露出楷书灵秀之风。梁时《瘗鹤铭》 石刻,楷书而有行书、隶书笔意,开张纵逸,有摩崖气度。
二 开创先河的秦汉书法
中国书法简史
草书
草书包括章草(汉初)和今草(东汉末)两种,二者互有其 影响和各自的流派。
唐 怀素《自叙帖》
行书
行书大约是在 东汉末年产生 的,传为颖川 人刘德升所创, 是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 种字体,可以 说是楷书的草 化或草书的楷 化。
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 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 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 模”。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欧 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 四大家”。
赵之谦
浙江绍兴人。号悲庵、 梅庵、无闷等。青年时 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 海内。他是清代杰出的 书画篆刻家。他的篆刻 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取 精用宏,形成自己的风 格,人称“赵派”。他 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 方面的,可使真、草、 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 相互补充,相映成趣。
王铎
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 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其传世作 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他是书法史上一位杰 出的革新人物。他的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 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宋元—文人书法
苏轼
苏轼倡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划信手烦推求”的创作观念,推崇自 然本色的审美创造,掀起了“尚意”的旋风。存世作品有《赤壁赋》、 《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作是 《黄州寒食诗》。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米芾
中国书法简史
草书
章草于东汉时盛行,虽有连笔,但字
字独立。
《急就章》:是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
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 章》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 文,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职 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的百科全书。该文从 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 时,抄写规范精雅 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 本的功能。唐代以后,《急就章》的主导 蒙学教材地位方为《千字文》、《百家姓》、 《三字经》所代替。
中国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中国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中国书法艺术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其他文明。汉字作为书法的载体虽然历经种种变迁,但任然充满生 命力,汉字丰富的点画,线条和结构,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
主要书法字体 篆 隶 草 行 楷
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章草由隶书草化而来,使之省易简便,用笔仍然多沿袭隶书,在横画之末,
依然上挑,存留隶法。
今草是一种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适应隶书向楷、行体发展趋势和形体上的
变化,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成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体。
狂草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多变,在今草的基
楷书
魏碑书法笔划严谨、朴厚灵动,丰腴不失于板刻,上
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它的书法艺 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堪称汉碑 中的上品。
北魏司马绍墓志
楷书
楷书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在初、盛、晚唐三个时期分别出现了一位楷书大家:欧阳询、颜真卿 和柳公权,再加上元初的赵孟頫,四人被称为楷书四大家。
中国书法发展史课件资料
书法一、商周到战国书法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目前发现的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
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到了引发的作用。
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产生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且在夏商之际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到的最早的国家之一,文字起源很早。
在传说中多把仓颉作为造字之人。
据说他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
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充满了神话色彩。
现在关于文字起源的最早实物资料是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符号陶文。
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从书法的角度审查,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
也就是说,在书法上已经具有了用笔、结体和章法三个方面的书法要素。
甲骨文是在龟甲和兽骨上用锋利的东西镌刻的,这是向神灵祖先叩问吉凶,解疑释惑所记载下的文字。
甲骨文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大约在同一时期。
但后者都已经消亡,只有甲骨文与现代的汉字一脉相承流传了下来。
在现今发现的十万多块甲骨文中,可以见到的单字总数约4700个,已经解读出来的单字约1800个,为中国断代史和书法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
甲骨文和在它之后出现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占一个方形空间。
甲骨文的笔画和字的排列,也有上下、左右、分合、交叉、穿插、重叠、堆积、包裹等等方式。
每片甲骨文上字的排列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如果是多行的,行的排列则是自右而左,这与其后3000多年中汉字的排列样式是一致的。
商代甲骨文书体,因经锲刻。
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的影响,且可大致分为五期。
雄伟期,自盘庚至武丁约100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
中国书法简史(PPT)
傅山的《丹枫阁记》、邓石如 的《篆书轴》等。
07
近现代以来中国书法发 展概况
近现代书法变革与创新
碑学兴起与帖学衰落
清朝末年,碑学逐渐兴起,打破了帖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碑学注重金石气息,追求雄浑、古朴的艺术风格,对近现 代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法创新与探索
近现代书法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与探索。他 们借鉴碑学、民间书法等艺术元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 术风格,丰富了书法的艺术表现力。
02 03
汉朝书家及其作品
汉朝著名的书家有张芝、钟繇、皇象等。张芝的《冠军帖》开创了今草 的先河,钟繇的《宣示表》则是楷书的代表作之一,皇象的《急就章》 则是章草的代表作之一。
秦汉书家的艺术成就
秦汉书家们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 展,也为后世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4
沙孟海(1900-1992)
沙孟海是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学者。他的书法以篆隶见长,兼工楷行草各体,形成了古朴厚重 、气韵生动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沙孟海论书丛稿》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隋唐五代时期书法
楷书高峰——唐楷
初唐楷书
继承魏晋风骨,追求法度严谨, 代表书家有欧阳询、虞世南等。
盛唐楷书
注重气韵生动,追求个性张扬,代 表书家有颜真卿、柳公权等。
晚唐楷书
回归古朴自然,追求笔墨意趣,代 表书家有孙过庭、怀素等。
草书艺术化——狂草
狂草的形成
草书在唐代达到高峰,张旭、怀素等人将草书艺 术化,形成狂草。
大篆与小篆
大篆
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 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
中国书法简史介绍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以下是中国书法的简史概述:1.古代书法:-甲骨文和金文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56年):甲骨文是最早的中国书法,出现在商代晚期,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金文则出现在西周时期,是商代文字的延续和发展。
-篆书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随着战国时期的变革,篆书逐渐兴盛。
篆书以方正的形体和刚劲的笔画为特征,同时产生了小篆、大篆等不同风格。
2.秦汉书法:-小篆(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由秦始皇统一文字而成,被广泛使用。
小篆的形体规整,笔画丰富,成为后来书法演变的基础。
-隶书(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隶书是在小篆基础上演变而来,形成了一种笔画简练、结构紧密的书写风格。
隶书后来分为大隶和小隶两种流派。
3.魏晋南北朝时期:-草书兴起(公元220年-589年):随着社会变革,草书逐渐兴起。
草书形体自由,笔画激荡,强调书写的意境和个性。
4.唐宋时期:-楷书的发展(618年-1279年):唐代是中国书法的鼎盛时期,楷书逐渐成为主导性书体。
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为楷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草书的独立:草书在唐代进一步发展,并在宋代形成独立的书体。
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家兼书法家在宋代是著名的草书代表。
5.元明清时期:-元代(1271年-1368年):元代书法以怪诞奇特的风格为主,同时保留了前代书法的传统。
-明代(1368年-1644年):明代的书法注重笔墨工致,王宠、沈周等书法家在此时期崭露头角。
-清代(1644年-1912年):清代书法注重古体,强调传统的刚劲和秀美。
郑板桥、黄庭坚的书法在此时期影响深远。
以上仅为书法发展的大致轮廓,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众多的杰出书法家和不同的书法流派。
中国书法作为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的简介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的简介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可简单归纳为: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草书、行书(汉)→楷书(魏晋)中国书法发展史详细介绍如下:1、先秦书法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2、秦代书法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3、汉代书法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棍牢调真书、行书,至汉末,中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
4、魏晋书法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
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
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
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
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
5、南北朝书法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此时书法以魏碑最胜。
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
6、唐代书法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6、五代书法分裂混乱的局面持续五十四年,其间兵戈迭起。
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向。
7、宋代书法从公元960年至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
8、元代书法纵观元代书法,其成就大者还在真行草书方面。
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
这种以真、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
9、明代书法明代象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大盛的一代。
法帖传刻十分活跃。
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
10、清代书法是书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中兴期,上与大唐时代遥相呼应。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时代发展概述代表作品与作家夏、商、周、秦◆甲骨文、金文、石鼓◆帛书、竹简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
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
◆甲骨文已具备“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
◆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帛画是20世纪30年代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
汉代书法◆秦刻石与秦小篆◆汉代刻石◆汉代墨迹秦汉时期,汉字变迁更为剧烈、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所书《泰山》、《琅琊》、《峄山》等石刻,就是小篆的典型。
另外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
书法家随之大量出现,此一时期的书法成就给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书法遗存今天的有帛书、简牍书、还有壁画、陶瓶及碑上的刻字。
汉代的石碑艺术在这一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西汉较少而东汉却“碑碣云起”。
出现了象《张迁碑》为代表的方劲古朴类;以《曹全碑》为代表的飘逸劲秀类;还有如《礼器碑》和前、后《史晨碑》的端庄凝练类等著名的碑铭。
隶书书体在此时的碑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除了石刻外,近年出土的秦汉竹木简、帛书也十分丰富。
如《睡虎地秦简》、《长沙马王堆老子帛书》、《武威汉◆中国秦汉时期,汉字的变迁更为剧烈也最为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所书《泰山》、《琅琊》、《峄山》等石刻,就是小篆的典型。
另外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
◆东汉“碑碣云起”。
碑刻、拓片流传至今者(包括近所发现)的约有二百余种。
它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西狭碑》,《石门颂》,《熹平石经》,《裴岑碑》,《夏承碑》。
中国书法简史(PPT)
明清书法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传统
01
明清书法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注重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书法
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代表人物
03
董其昌、王铎、傅山等是明清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体
现了明清书法的继承与发展特点。
07
近现代书法
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是 宋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 们的作品体现了宋代书法 的尚意与创新精神。
元代书法的复古与个性
复古潮流
元代书法追求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注重对传 统书法的继承和发扬。
个性表现
元代书家在追求复古的同时,也注重表现自己的 个性和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代表人物
赵孟頫、鲜于枢等是元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 的作品体现了元代书法的复古与个性特点。
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汉代隶书的成熟与草书、楷书的形成
隶书的成熟
汉代是隶书成熟和鼎盛的时期,隶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 及。汉隶的笔法丰富多变,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
草书、楷书的形成
在隶书的基础上,汉代还出现了草书和楷书两种新的书体。 草书笔画连绵、流畅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楷书则 笔画平直、结构严谨,成为后世书法的主流。
书法艺术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魅力,研究中国书法简 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和艺术修养。
推动书法艺术创新和发展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反思,可 以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和 发展,为书法艺术注入新的活 力和内涵。
02
先秦书法
甲骨文与金文
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最早成体系的汉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其笔画瘦硬,字形大小不一,结构随意自然,具有古朴率真的艺术风格。
中国书法简史
内容摘要
这一时期,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书体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 等人,他们的作品被誉为“书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进一步繁荣。唐朝的楷书尤为出色,被誉为“唐楷”。同时,草书和行书也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著名的书法家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他们的作品至今仍为世人 所传颂。 宋元明清时期,书法艺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宋代的苏轼、米芾等人,他们的书法作 品既有古意又有新意;元代的赵孟頫,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元四家”之一;明清时期的董其昌、 文徵明等人,他们的书法作品既有文人气息又不失法度。 现代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和理念。现代书法家们不仅注重技法的锤炼, 还注重书法艺术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简史》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书法的历 史和发展,更让我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和文化底蕴。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 热爱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更加敬佩那些为书法事业付出心血的书法家们。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书法,让这门古老的艺 术形式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内容摘要
《中国书法简史》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书法艺术的历史长卷,更是一部深入人心的文化瑰宝。通过 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加热爱和珍视 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
精彩摘录
《中国书法简史》是一部深入揭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历程的杰出著作,其精彩 摘录如下,展示了书法的历史脉络、艺术魅力以及文化价值。
在书中,我最为感动的是那些关于书法家们的故事。他们不仅技艺高超,更有 着坚定的信仰和追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经典作 品,不仅体现了书法家们的精湛技艺,更传达了他们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 解。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
书法课课件中国书法简史ppt课件
03
02
01
隶书起源于秦代,是狱吏程邈在狱中整理大篆、小篆字形时创造的一种新字体。
隶书的起源
隶书在汉代得到广泛发展,成为官方文书和经典文献的主要书写字体。
发展历程
隶书字形扁平,笔画粗细变化明显,具有波磔之美。
字形特点
04
CHAPTER
五代书法的特点
五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宋代及以后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代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06
CHAPTER
宋元明清书法
黄庭坚
其书法以行草见长,纵横捭阖,气势磅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苏轼
作为“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苏轼的书法自然流畅,气韵生动,追求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米芾
徐渭
徐渭的书法追求个性和情感的表达,用笔狂放不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邓石如
邓石如是清代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书法以篆隶为主,用笔厚重古朴,具有鲜明的碑学特色。
伊秉绶
伊秉绶的书法以隶书见长,用笔方整严谨,气势雄浑,是清代碑学的重要代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通过学习中国书法简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学习中国书法简史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教材、听讲、记笔记、思考和讨论等。同时,还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魏晋南北朝书法
要点三
魏晋书风概述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书家辈出,风格多样。此时的书风追求自然、飘逸,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衍化出不同风格和流派。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先秦时期的书法艺术在先秦时期,书法艺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呈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
甲骨文是一种古代中国的文字形式,最早出现在甲骨上,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的起源。
甲骨文简洁而古朴,线条刚劲有力,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文字的认知和书写技巧。
金文则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文字形式,其字体优美流畅,开启了汉字书法艺术的新篇章。
秦汉时期书法的发展秦汉时期,书法艺术逐渐成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如颜真卿、柳公权等。
颜真卿擅长行书,其作品《颜勤礼碑》气势磅礴,墨迹遒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其作品《兰亭序》被誉为楷书的典范之作,成为后人学习的楷书范本。
唐宋时期书法的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和代表作品。
王羲之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其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其行草结合,遒劲有力,开创了一种新的书法风格,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深远。
宋元明清时期书法的传承与创新宋元明清时期,书法在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形式。
米芾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行草书法潇洒自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褚遂良是元代著名书法家,其草书结体工整,气势磅礴,展现了元代书法的雄浑风采。
文征明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其行草结合,刚中带柔,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
当代书法的发展与展望当代书法继承传统,又注重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和流派。
从传统的楷、草、行、隶发展到今天的新书体、新技法,书法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当代书法家不断探索书法艺术的新境界,以时代的需求和审美观念为指导,不断与时俱进,为中国书法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和精神积淀。
[转载]中国书法简史
[转载]中国书法简史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建都于大都(今北京),至元十六年(1279年)灭南宋,至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朱元璋所灭,统治中国98年,传十帝。
作为第一个君临华夏的少数民族,元朝的通统治者虽然还执行民族等级、歧视政策,但他们也深知汉文化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因而汉文化的发展没有停滞,反而有推进。
书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元灭南宋后,即将其内府图书礼器辇运大都,并特许京官借阅,其中有王羲之《王略帖》、孙过庭《书谱》和怀素《自叙》等巨迹。
元代不少皇帝如英宗、文宗、顺帝等都有书名。
元初功臣,如宰相耶律楚材(契丹人)及汉人翰林承旨姚枢、翰林学士王磐、国子祭酒许衡、太保刘秉忠等也都擅书,这无疑是一个很有利于书法发展的环境。
特别重要的是,为了搜罗汉族知识分子为新朝服务,程钜夫在至正二十三年(1286)奉世祖之命下江南访求“遗逸”,列赵孟钣冢玻次荒纤我琶裰祝鼍俑实郏雀悦项的崛起提供了机遇,也为元代文化艺术尤其是书法艺术的发展寻找了一个领路人,决定了元代书法的主流。
但并非所有华夏俊才都被吸纳到了朝廷,相反,在元代,隐逸文人的数量相当可观,其中的才俊之士,往往游戏人生、游戏艺术,从而实际上走了一条与主流书风大不相同的道路,形成了元代书法重要的一个侧翼。
一、赵孟睢⑾视谑嗉翱赂笫榧元代书法最具影响力的,是以赵孟钗椎摹⒁愿垂懦鲂挛缆返氖榧胰禾濉赵孟睿ǎ保玻担础保常玻玻肿影海潘裳┑廊耍趾潘廊恕⑴凡ǖ龋莱啤罢运裳薄K翁孀忧赝醯路际浪铩N庑耍ń裾憬州)人,后人称“赵吴兴”。
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
他出仕后,从元世祖到元英宗,共经历了五个皇帝,先后在济南、浙江任职,又在中央担任兵部侍郎、集贤直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职,“荣际五朝,名满四海”。
卒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所以后世又称他为“赵集贤”、“赵承旨”、“赵文敏”、“赵魏公”等。
《元史·赵孟畲匪担骸埃ㄈ首冢┮哉悦项比唐李白、宋苏轼子瞻。
中国书法简史
夏、商、周
金文
金文,就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 的铭文,又称“钟鼎文”、 “大篆”、“籀文”。
在甲骨文盛行的商代,青铜器 铭文的书风受甲骨文的影响, 商代金文近似甲骨文体势。
周代的金文无论从文字还是书 法,均与甲骨文拉开了距离。 “尊礼尚施,事鬼神敬而远 之。”因此,甲骨文退下了 历史的舞台,钟鼎文走上了 历史舞台并成为主角。
商周时期
散氏盘 西周晚期
西周晚期 散氏盘
散氏盘铭
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 的青铜器,其铭文结 构奇古,线条圆润而 凝炼,因取横势而重 心偏低,故愈显朴厚。 其“浇铸”感很强烈, 表现了浓重的“金 味”,因此在碑学体 系中,占有重要的位 置。 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 石评说:“篆体至周 而大备,其大器若 《盂鼎》,《毛公 鼎》,…… 结字并取 纵势,其尚横者唯
汉代书法
——汉碑风尚及隶书的形成
• 汉代书法 篆书----隶书 • 汉代的石碑艺术在这一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西汉较少而东
汉却“碑碣云起”。 • 《张迁碑》----方劲古朴类; • 《曹全碑》----飘逸劲秀类; • 《礼器碑》和前、后《史晨碑》----端庄凝练类 • 隶书书体在此时的碑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除了石刻外,近年出土的秦汉竹木简、帛书也十分丰富。如
此石书法古拙奇瑰, 气势开张,丰筋力 满,趣味横生,熔 篆籀之意写隶,清 方朔《枕经堂金石 书画题跋》:“以 篆为隶,结构简劲, 意味古雅。”西汉 传世书迹甚少,通 过此石,可窥西汉 书风。
西汉刻石
莱子侯刻石
东汉刻石
清代朱彝尊在《跋汉华山碑》 中把汉隶分成三种类型风格: 方正、流丽、奇古。其实从 形制上可以分为碑刻和摩崖 两大类。从艺术特点上可以 把其分为:典雅、秀逸、拙 朴、雄浑、纵肆、平整、古 峭、奇谲。它们的代表作品 分别为: 《史晨碑》《乙瑛碑》, 《礼器碑》、《曹全碑》, 《张迁碑》,《西狭碑》, 《石门颂》,《熹平石经》, 《裴岑碑》,《夏承碑》。
中国书法简史
刻划符号
二、中国书体演变简历
仓颉、结绳 甲骨文
金文(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章草、今草)
行书
楷书
甲骨文:甲骨文也称“契文”或“卜辞文字”,是 指殷商时期占卜记 事时契刻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 这种文字是中国 书法史上有实证 的最古老且相对 成熟的文字。
• 钟鼎文:钟鼎文又称“钟鼎 款识”、“金文”或“铜 器铭文”,是商、周时代 铸刻在钟、鼎、盘、簋等 青铜器上的文字。字凹为 款,字凸为识,是立体的 文字表现形式。代表作有 《利簋》、《大盂鼎》、 《墙盘》、《散氏盘》、 《虢季子白盘》。
• 柳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 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
• 永字八法 •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 • (3)竖为弩(用力也); •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 •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 •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 •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 三 起一成文说
• 宋代郑樵《通志·六书略》中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 ”字演变而来的。根据是《说文解字》“始一终亥”,是 建筑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哲 学思想之上的。
汉字真正的源头:
•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
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 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 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 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 的依据。 • 汉字是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始萌芽的,经历了马家 窑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到商代的甲 骨文金文时,就已经形成了一套以象形图画为主导的文字 符号系统。
中国书法发展史
南北朝碑刻的多样性
总结词
南北朝时期,碑刻书法呈现出空前的多样性,各种风格并存,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艺术 资源。
详细描述
南北朝时期的碑刻书法,如《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风格各异,既有雄浑豪 放,又有婉约秀丽。这些碑刻不仅展示了当时书法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世的书法创作提
供了丰富的借鉴。
佛教文化对书法的影响
推崇科学与民主
新文化运动强调科学和民主,这影响了人们对书 法的审美观念,促使书法家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 创新。
推动书法艺术的现代化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促使一些 书法家开始探索书法的现代化之路,尝试将传统 与现代相结合。
当代书法的多元发展
01
多种风格并存
当代书法呈现出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既有传统的楷书、行书、草书等,
行草书的代表人物
宋代书法家如米芾、黄庭坚等,他们 的行草作品独具特色,对后世行草书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 们的作品也展现了行草书的艺术魅力 和审美价值。
05
元明清:书法的个性化与 流派的形成
元代书法的发展特点
继承与创新
元代书法在继承宋、唐书法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既有古意, 又有创新。
石。
碑刻艺术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还推动了书法 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自觉
王羲之与行书
总结词
王羲之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行书作品被誉为“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对后世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
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如《兰亭序》等,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将行书推向了全 新的高度。他的书法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标志着书法从实用向艺术 的转变。
中国书法发展简史
中国书法发展简史先秦书法:指秦代以前(公元前221年以前)的书法。
但由于文字的演变以及书法的发展,这个时期也可以包括秦代书法。
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秦代书法:秦统一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了笔画规整、比划简单的小篆,并将其作为官方字体。
隶书则在民间盛行。
在篆书和隶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著名的碑刻,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范本。
汉代书法:西汉末年,书法家张芝将篆书、草书结合,创造了草书的一种,后人称为“章草”。
汉代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重要的时期,篆书、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等各类书法都得到了发展。
同时,汉代也是中国书法理论初步繁荣的时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理论家。
东晋书法:书法家王羲之将楷书规范化,使其成为日后楷书的标准,称为“今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书法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王羲之、钟繇、王献之等著名的书法家。
隋唐五代书法:隋唐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楷书、草书、行书等各类书法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
唐太宗李世民提倡书法,其书法师承王羲之,尤其是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宋代书法:宋代的书法以行书和草书为主,代表人物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
宋代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流派,如苏东坡、黄庭坚等。
同时,宋代也是中国书法理论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理论家。
元代书法:元代的书法以草书为主,代表人物有赵孟颊、鲜于枢、康里巎巎、杨维桢,其中赵孟颊被誉为“楷书四大家”之一。
元代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流派,如赵孟頫等。
同时,元代也是中国书法理论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理论家。
明代书法:明代的书法以行书和草书为主,代表人物有董其昌、文徵明、唐寅、祝允明、王铎等。
shufajianshi
《孙秋生造像记》
《始平公造像记》
楷书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使用频率最高、学书
者最多、最能体现方块汉字特点、最为实用 的书体。从魏晋至今,楷书一直保持着它的 正统地位。到了唐朝,楷书发展到它的鼎盛 时期,因而这一时期以楷著称,对后世影响 巨大的书法家也最多。其中最杰出的有“初 唐四家”薛稷、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 、 盛唐颜真卿,晚唐柳公权,合称唐楷六大家。 他们都是自成一家,各有创新。
琅 琊 刻 石
2.小篆(唐篆)
在唐代篆书中,李阳冰成就最 高的,谓之“铁线描。”
3.小篆(清篆)
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
吴熙载
赵之谦
4.现代篆书
(三)隶书
1.隶书(汉隶) 隶书,历史上也称左书、史书、八分,是打破篆书 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并改变其笔道形态以便书写的 字体。相传这种字体是秦代一个叫程邈的隶人创造 的,所以称隶书。篆书的草写即发展成隶书。秦代 的隶书称秦隶或古隶,它把篆书的曲线条变为直线 条,圆转笔画变为方折,纵势字形变为横势。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两汉,是汉代官方的正式 书体,直到魏晋楷书广泛流行之后,才被楷书所取 代。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
(今山东)人,曾官至晋右军将军,故又称 “王右军”。祖父王正,官尚书郎,父亲王 旷,官淮南太守,从父王敦,官太尉,从父 王导,官司徒。他出生于这样一个仕宦世家。 七岁开始学书,拜师于卫夫人(卫铄,晋女 书法家,擅长隶、正、行三体。)也曾从叔 父王廙学书法。学书于李斯、蔡邕。其楷书 学钟繇,草书学张芝。
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因此, 从产生至今,一直盛行不衰。“书圣”王羲 之就以行书著名于世。行书的特点是多圆少 方,多露锋少藏锋。
王羲之《兰亭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 骨 文
甲 骨 文
甲 骨 文
2.金文
金文,也叫钟鼎文、铜器铭文,是古代刻铸
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在青铜器上铸铭文,始 于商代,盛行于两周。金文较之商代的甲骨 文进一步稳定,更趋规范化和符号化。金文 的形体结构有疏有密,比甲骨文要方正整齐, 笔画的分布也更讲究均匀对称;在用笔上, 笔道一般比甲骨文粗,因而显得雍容厚重。
结构平稳凝重,疏密匀称,一丝不苟。章法
整齐划一,每个字大小一样,排列方正,横 竖成行,给人以整齐美。秦代把这种书体广 泛应用于刻石颂德。当时主要的刻石有泰山 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之罘刻石、碣 石刻石、会稽刻石六处。据传它们大都出自 李斯之手。
泰 山 刻 石
会 稽 刻 石
会 稽 刻 石
琅 琊 刻 石
2.隶书(汉隶) 隶书,历史上也称左书、史书、八分,是打破篆书 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并改变其笔道形态以便书写的 字体。相传这种字体是秦代一个叫程邈的隶人创造 的,所以称隶书。篆书的草写即发展成隶书。秦代 的隶书称秦隶或古隶,它把篆书的曲线条变为直线 条,圆转笔画变为方折,纵势字形变为横势。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两汉,是汉代官方的正式 书体,直到魏晋楷书广泛流行之后,才被楷书所取 代。
中国书法简史
主讲:卜弋帆
书法作为必修课走进中小学课堂。
教育部于2011年8月26日通知,通知中说: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 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 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 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 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 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2,楷书的结体法则比隶书紧密。重心的安放,笔 道的长短、正斜,两笔相交的角度大小,点画之间 的照应关系,合体字中不同部件的位置与比例等等, 都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如隶书随意,有较大自由。 3,楷书的基本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用笔变化多。 楷书比隶书增加了斜勾、挑、折等基本点画,而且 每种基本点画的个性特征都比隶书鲜明。它依赖毛 笔的弹性、锋芒和书家多种用笔方法,形成各自迥 然不同、风格各异的字体。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
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 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 育。
书法教学的要求: 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 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 明确写字的基本要求。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 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 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 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 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 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 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
序》,“天下第二行书”指颜真卿《祭侄文 稿》。行书易于辨认,又独具体态、灵活多 变,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 因此,从产生至今,一直盛行不衰。“书圣” 王羲之就以行书著名于世。行书的特点是多 圆少方,多露锋少藏锋。
王羲之《兰亭序》
颜真卿《祭侄文稿》
3.书法家——钟卫二王 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成就最高。当时最杰出的两 位书法家是钟繇和卫觊。魏开国之初的两座名碑 《上尊号奏》和《受禅表》,分别为钟、卫所写。 二人都师法于蔡邕、刘德升。艺术成就都显赫,艺 术风格略有不同,所以西晋书法家都是传授的钟、 卫两家。到了东晋以后,江琼、崔悦、卢谌一派, 受学于卫觊,在河西一带数代传习,于是,以卫觊 为代表,书法在北方形成强大的潮流,出现北碑雄 强的书风。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
(今山东)人,曾官至晋右军将军,故又称 “王右军”。祖父王正,官尚书郎,父亲王 旷,官淮南太守,从父王敦,官太尉,从父 王导,官司徒。他出生于这样一个仕宦世家。 七岁开始学书,拜师于卫夫人(卫铄,晋女 书法家,擅长隶、正、行三体。)也曾从叔 父王廙学书法。学书于李斯、蔡邕。其楷书 学钟繇,草书学张芝。
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
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 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 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 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 美情趣。
前言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书法是我国特 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造型方式 和表现力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被誉 为东方艺术的代表。 所谓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具体来说,是 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 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具有实用和艺 术的两重性。
一、先秦书法
1.甲骨文 甲骨文又叫卜辞或殷墟文字,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 甲兽骨上的文字,用来记录占卜、祭祀等活动。 1899年才被发现(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都废 墟),先后出土十五、六万片。从书法的角度看, 甲骨文质朴古雅。大多是刀刻的。其线条瘦劲犀利, 有直有曲,有方有圆。其结构以横竖、斜角线条为 主,附有曲线。排列成行,字行有自右向左,也有 自左向右。章法布置毫不做作,错落自然,或疏落 错综,或谨严有致。文字结构长短、大小不一,但 已讲究规整、均衡。
皇 象 《 急 就 章 》
今草由张芝创立。他看出了章草便捷有余、
美观不足的弱点,他大胆革新,在章草的基 础上创造了今草。在一幅字中,今草不仅可 以上下字相连,而且还可以大小相间,粗细 杂糅,正斜相倚。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 快写体,今草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传世 著名今草碑帖很多,如王羲之《十七帖》、 智永《正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墨迹》 等。
2.行书
行书是伴随着楷书的流行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它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楷书的直接快写 体。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没有楷书那样 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 于楷法的叫“行草”。行楷,如《怀仁集王 羲之书圣教序》;行草,如王羲之《丧乱 帖》、王献之《十二月帖》等。
其中,“天下第一行书”指王羲之《兰亭
王羲之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
质朴书风,创妍美流便之体,遂臻神妙,自 成一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其成就主要在楷书、行草,传世作品很多, 由于社会动乱,真迹无存,现在能见到的均 为摹本、临本。其中小楷代表作有《乐毅 论》、《黄庭经》、《曹娥碑》,行书代表 作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草书 代表作有《十七帖》等。
王 羲 之 《 十 七 帖 》
智永《真草千字文》
孙过庭《书谱》
狂草,是比今草更加潦草狂放的草书。它不
大计较一笔一字的工拙,而着意力求通篇气 势的畅达雄放。笔势连绵回绕,离合聚散, 大起大落,变态无穷。如张旭《残千字文》、 怀素《自叙帖》等都是典型的狂草作品。
怀素《自叙帖》
三、魏晋南北朝书法
1.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末,盛
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是由 隶书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端庄、工整的字 体。楷是楷模、法式的意思,所谓楷书,就 是标准字体。楷书虽蜕化于隶书,但与汉隶 相比,具有突出的特点:1,从总体上看,隶 书多呈平扁,楷书多呈长方,因而隶书的章 法多取直行横势,楷书的章法多取直行纵势。
礼 器 碑
曹 全 碑
隶变是古今文字的一个分水岭,是汉字形体演变过 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书法从东汉开始进入了繁荣期。东汉时期的几个特 殊现象,为书法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第一,纸 的发明完成。第二,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第三, 出现了知识分子群体。第四,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 论著作。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崔瑗的《草书 势》。此外,还孕育出第一位书法理论家——蔡邕, 也是著名学者、文学家,他著有《笔赋》、《笔 论》、《篆势》、《九势》等。
走向和疏密布白都已有了严格的法度,偏旁 部首的写法和位置也基本固定了。笔法全用 “玉箸”篆的等粗细的线条,圆润平和,但 柔中有刚。朴茂浑古,圆活奔放。显示出一 种极为成熟的、富有修养的艺术匠心,是大 篆的典范之作。近代吴昌硕临写石鼓文最佳, 把篆书推入顶峰。
石 鼓 文
二、秦汉书法
1.小篆(秦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由李 斯等创制了小篆,作为全国的官方标准字体。小篆 的创立,使我国文字走向了规范化和统一化。 小篆在古文字中属于纯线条化的字体。它的笔画无 论横竖,都是粗细均等的线条,字形取纵势,呈长 方形,圆润婉通,具有简捷明快、端庄典雅之美。
周代金文风格各异,有凝练厚重、雄奇挺拔
的,如《大保簋》、《大盂鼎》等;有圆润 工整、柔和健美的,如《静簋》、《墙盘》 等;有质朴端庄、遒健舒展的,如《大克 鼎》、《毛公鼎》等。金文中,有的字是凹 下的,有的字是凸出的。凹下的阴文叫 “款”,凸出的阳文叫“识”,所以金文也 统称为钟鼎款识。
散 氏 盘
卫觊,字伯儒,河东安邑(今山西)人,魏
书法家。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他 的《受禅表》雄伟冠时(魏隶典范)。
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特殊现象是:师承风尚和
家族关系。两晋时代最为突出,出现了几大 书法世族,比如,陆氏(陆机)、卫氏(卫 瓘、卫恒)、索氏(索靖)和王、谢、郗、 庚四大家等。一个名门望族,在文学艺术上 往往父子相传,兄弟争胜,一家一种风格, 世代传承。这里只讲“二王”。王氏家族 (东晋)书法家最多,最著名的当数书圣王 羲之、其子王献之。
3.草书 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 章草是一种伴随汉隶盛行而产生、并带有隶书笔意 的草书。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点画较简略,书写 便捷,带有隶书笔意。字的大小均匀,字字独立, 上下两字绝不连笔,章法取直行纵势。著名的章草 碑帖有皇象本《急就篇》、索靖《出师颂》等。章 草成就最大的是东汉书法家张芝,被称为“草圣”。 他临池学书,水为之黑,可见功夫之深。后人把学 习书法叫做临池,就出自这个典故。章草在张芝的 时代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