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试验学 发动机试验
汽车发动机试验学第二章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
Page 25
2.2 实验室环境系统
实验室消声与隔声系统
实验室一般只是在实验室墙壁周围装用吸音材料。另 外为降低发动机控制间的噪声,在控制台前面的观察窗 是双层、加厚、高强度的玻璃窗。
Page 13
Page 14
2.1 测试系统 测功机的选配
1. 被测发动机的工况范围应在测功机允许运行的工作范围 内,并处于性能较佳的位置 2. 测功机的响应速度和动态特性应满足被试发动机的要求 3.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Page 15
2.1 测试系统
测功机、发动机机组安装 1. 台架基础
汽车发动机试验
第二章 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
Page 1
发动机试验系统介绍
发动机试验系统主要组成 1. 试验测试系统——对发动机进行加载与测量装置, 包括测功机、燃料供应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冷却 系统、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2. 实验室环境系统——保证发动机在正常环境中运行 ,避免室内外噪声和排放物的污染,包括通风系统 、发动机排气系统、消声与隔声以及隔振系统。
Page 26
结束
谢谢
Page 27
Page 19
2.1 测试系统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2.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硬件
Page 20
2.1 测试系统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3.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软件
主控计算机系统软 件主要任务包括传感器 及测试设备的数据采集 和计算,控制外围设备 实现法规规定的试验流 程以及原始数据及计算 结果表格的打印输出。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高可靠性是其重要的用户性能指标。
因此,为了确保汽车发动机的可靠性,必须进行相应的可靠性试验。
一、可靠性测试的内容1、静态可靠性测试:主要通过对发动机本身及其所配件的拆装、外观检查、抗压测试等一系列静态测试,以确定发动机的各种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2、动态可靠性测试:主要是测试发动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可靠性,其方法通常是利用外部特定的机械设备进行动态加载,模拟发动机正常运行时的各种状态,检查发动机是否能够稳定发挥其功能。
3、热力学可靠性测试:主要是测试发动机加热运行时的热可靠性,其方法是将发动机置于特定的热环境中,检查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是否可以正常正常运行而不出现热故障现象。
二、可靠性测试的要求1、测试试验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测试设备应能够有效模拟真实的使用状况,避免极端情况的出现;3、测试结果应与实际使用状况相一致,使用前应对发动机进行充分的测试;4、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可靠性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5、应保证检测过程的安全性,裁减检测误差,使可靠性测试结果尽可能准确。
三、可靠性测试的方法1、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可靠性测试:过对发动机的累计耗用量、失效日期和失效概率等指标的统计,可以推断出发动机的可靠性,从而确定其可靠性水平。
2、采用物理学的方法进行可靠性测试:过分析发动机内部结构和装配关系,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缺陷,指出发动机的可靠性水平。
3、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可靠性测试:过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发动机在实际使用状况下的性能,从而可以准确预测发动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是确保汽车发动机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其内容包括静态可靠性测试、动态可靠性测试、热力学可靠性测试等,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测试,可以采用统计学、物理学、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多种测试方法,以确保发动机的可靠性。
汽车发动机接合的0-型试验
汽车发动机接合的0-型试验一、试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接合的0-型试验;2、了解有关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3、学会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二、试验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1、GPS数据采集系统:综合多颗已知卫星的数据计算接收的具体位置及其变化,并算得到实验车行驶的速度,加速度,时间,距离。
2、压力传感器3、温度计三、试验方法和步骤1、试验前准备工作(1)对实验车辆进行磨合试验(2)安装GPS系统,及压力传感器安装到制动踏板上(3)检测系统和试验车辆,选择合适的道路条件和天气条件(4)首先确认最热的车轴上的行车制动器的平均温度处于65℃-100℃。
2、试验步骤空载时的发动机接合的0-型试验(1)接通GPS系统与压力传感器。
(2)制动规定速度为v=80%*Vmax≦160km/h。
在附着条件良好的水平路面上将车辆加速至试验规定车速以上5km/h,采用相应的最高挡行驶,松开加速踏板但保持挡位不变,在车速下降至试验规定车速时进行行车制动。
(3)制动操作采用的制动控制力(或管路压力)与发动机脱开的0-型试验接近全力制动。
制动控制力应在整个制动过程中保持恒定,确保达到最大的制动强度。
但不会发生车轮抱死,直至汽车完全停止。
(4)制动次数(6)重复(2)(3)确认车辆在未发生车轮抱死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佳制动性能符合要求,最多重复5次。
(5)记录实验测试数据。
将规定车速/(km/h) 试验车速/(km/h) , 充分发挥出的平均减速度/(m/s2) 控制力/N ,制动距离(实测值/m,限值/m)车辆状态(车速大于15km/h时车轮抱死,超出3.5m通道,横摆角15°,异常振动)满载时的发动机接合的0-型试验重复空载时的实验步骤并将数据记录到表一中四、试验数据和整理1、试验要测量数据表1五、试验依据标准1、国标1)GB 21670—2008 《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GB 12676—2014 《商用车辆和挂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3)GB/T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实验方法》。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GB/T 19055-2003前言本标准与GB/T 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属于同一系列标准,系汽车发动机试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T 525-1999。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达淳、吴新潮、饶如麟、鲍东辉、周明彪。
引言本标准系在JBn 3744-84即QC/T 525-1999《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长期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的先进技术,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对QC/T 525-1999的重大技术修改如下:——拓展了标准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燃用汽、柴油的发动机,还适用于燃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醇类等燃料的发动机;——修改了可靠性试验规范,对最大总质量小于3.5t的汽车用发动机采用更接近使用工况的交变负荷试验规范;对最大总质量在3.5t~12t之间的汽车用发动机采用混合负荷试验规范,以改进润滑状态;冷热冲击试验过去仅在压燃机上进行,现扩展到点燃机,并增加了“停车”工况,使零部件承受的温度变化率加大;——修改了全负荷时最大活塞漏气量的限值,首次推出适用于不同转速范围的非增压机、增压机、增压中冷机的限值计算公式,使评定更为合理;——为使汽车发动机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对颗粒排放物限值的要求,修改了额定转速全负荷时机油/燃料消耗比的限值(由原来1.8%改为0.3%);——增加“试验结果的整理”的内容,并单独列为一事,要求对整机性能稳定性、零部件损坏和磨损等进行更为规范和详尽的评定;——增加“试验报告”的内容,并单独列为一章,明确试验报告主要内容,使试验报告更为规范。
——增加了附录A《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评定方法》,使评定更为准确和全面,——鉴于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物必须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在认证时按排放标准进行专项考核,故本标准不再涉及。
汽车试验学 教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汽车试验学的教材推荐: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大机械系列实用规划教材·汽车系列:汽车试验学》:这本书是关于介绍“汽车试验学”的教学用书,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汽车试验学的基本理论与试验方法,从基础知识到应用技术逐步深入进行讲解,涵盖了试验数据测量的基本知识、汽车工作状况基本参数的测量、汽车典型总成及整车的性能试验、汽车公害及检测等内容。
《汽车发动机试验学教程(第2版)》:这本书是对现代汽车发动机试验技术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专业教科书。
书中首先论述了进行汽车发动机试验所必备的台架系统、测试技术及法规、试验标准和试验内容及方法等基础知识;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国标规定的汽车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测试、发动机基本性能试验、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发动机排放试验;最后介绍了电控发动机匹配与标定试验,汽车发动机动态模拟试验技术,以及客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部分试验技术。
《汽车试验学——杨志华主编》:这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概论、机械量的电测量系统、典型汽车试验设备与设施、试验设计理论与方法、测量误差分析、试验数据处理、汽车整车性能试验、汽车总成与零部件试验、车辆先进测试系统和开发流程简介等。
以上书籍都可以作为学习汽车试验学的重要参考资料,选择哪一本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兴趣。
汽车发动机测试工作总结
汽车发动机测试工作总结
汽车发动机是整个汽车的心脏,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动力、燃油经济性和排放。
因此,对汽车发动机的测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汽车发动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工作,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些工作。
首先,我们对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进行了测试。
通过在不同转速下进行动力输出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输出功率和扭矩表现。
同时,我们还对发动机的加速性能进行了测试,以确保发动机在加速时的表现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并为汽车的动力系统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对汽车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进行了测试。
通过在不同负荷和转速下进行燃油消耗测试,我们可以评估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表现。
这些数据对于制定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和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对汽车发动机的排放进行了测试。
通过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尾气排放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排放水平。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发动机的环保性能和制定排放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汽车发动机测试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发动机的性能表现,为汽车的设计和研发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汽车的性能优化和环保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继续深入开展汽车发动机测试工作,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GB/T 19055-2003前言本标准与GB/T 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属于同一系列标准,系汽车发动机试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T 525-1999。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达淳、吴新潮、饶如麟、鲍东辉、周明彪。
引言本标准系在JBn 3744-84即QC/T 525-1999《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长期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的先进技术,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对QC/T 525-1999的重大技术修改如下:——拓展了标准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燃用汽、柴油的发动机,还适用于燃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醇类等燃料的发动机;——修改了可靠性试验规范,对最大总质量小于3.5t的汽车用发动机采用更接近使用工况的交变负荷试验规范;对最大总质量在3.5t~12t之间的汽车用发动机采用混合负荷试验规范,以改进润滑状态;冷热冲击试验过去仅在压燃机上进行,现扩展到点燃机,并增加了“停车”工况,使零部件承受的温度变化率加大;——修改了全负荷时最大活塞漏气量的限值,首次推出适用于不同转速范围的非增压机、增压机、增压中冷机的限值计算公式,使评定更为合理;——为使汽车发动机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对颗粒排放物限值的要求,修改了额定转速全负荷时机油/燃料消耗比的限值(由原来1.8%改为0.3%);——增加“试验结果的整理”的内容,并单独列为一事,要求对整机性能稳定性、零部件损坏和磨损等进行更为规范和详尽的评定;——增加“试验报告”的内容,并单独列为一章,明确试验报告主要内容,使试验报告更为规范。
——增加了附录A《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评定方法》,使评定更为准确和全面,——鉴于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物必须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在认证时按排放标准进行专项考核,故本标准不再涉及。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前言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是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防止故障、改善使用性能、预防事故和提高经济效益而对发动机进行的检测试验。
可靠性试验是以发动机为对象的动态或静态试验。
试验是以实际使用时的各种负荷为目标,通过科学的设计与试验程序确定的参数来评价发动机可靠性的试验,称为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有主要部件可靠性试验和系统可靠性试验之分。
可靠性试验可用于以下各类型发动机的研究开发项目:汽油机、柴油机、内燃机电喷(喷油泵、喷油器)系统等。
1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目的和任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汽车发动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工作的可靠性。
在现代汽车的生产中,可靠性已成为汽车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经济上考虑,发动机的可靠性是最大的经济效益所在,同时也是反映汽车制造质量水平的指标。
可靠性试验是利用机械或电子等手段模拟汽车的实际工况进行测试,其中以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最具代表性,通过可靠性试验可以确定出发动机是否存在隐患,检查出影响可靠性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隐患,减少不合格品,保证产品符合使用要求。
2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环境条件根据国家标准(GB50029-2005),发动机可靠性试验应在环境温度( 20±10)℃,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5%,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和分布不大于一般地区风速0.3 m/s的条件下进行。
在进行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时,必须满足上述环境条件,否则会影响可靠性试验的结果。
3.柴油机可靠性试验方法柴油机的性能特点是功率大、转速高,柴油机的转速可达20000转/分,有利于提高加速性能和传递动力。
但柴油机转速高,结构复杂,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润滑条件要求较高,并且易发生振动和噪声。
因此,柴油机的工作条件比汽油机要苛刻得多,要求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国家标准(GB50058-1997)规定,柴油机可靠性试验是根据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的原理,模拟实际工况进行,试验可在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汽车发动机测试工作总结
汽车发动机测试工作总结
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测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汽车发动机测试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关键的工作环节。
首先,汽车发动机测试工作通常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个阶段。
静态测试主要包括发动机的性能参数测试,如功率、扭矩、燃油经济性等;动态测试则是指将发动机安装到汽车上进行实际道路测试,包括加速、制动、爬坡等测试项目。
在进行发动机测试工作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仪器,如发动机台架、测功机、排气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准确地测量发动机的各项性能参数,并对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在测试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测试流程和标准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除了对发动机本身进行测试,还需要对发动机与汽车其他部件的配合工作进行测试,以确保发动机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汽车的性能要求。
总的来说,汽车发动机测试工作是汽车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对发动机进行全面、准确的测试,能够确保汽车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汽车产品。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验指导书
实验一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常用工具的认识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工具和量具的种类和作用;2、掌握常用工具和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3、认识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整体结构;4、认识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的名称、安装位置;5、熟悉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主要机件的装配关系和运动情况;6、理解发动机常用术语。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各种扳手、活塞环装卸钳、气门弹簧装卸钳、千斤顶、黄油枪;钢板尺、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量缸表、塞尺;完整的汽车发动机模型、丰田8A 发动机、夏利2000型轿车。
三、实验内容1、讲解拆装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讲解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和读数原理;3、介绍发动机的作用;4、对应可以运动的发动机模型,讲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5、对应发动机模型和实物,讲解发动机主要部件的名称和安装位置;6、对应发动机模型和实物,讲解发动机常用术语,夏利2000型轿车8A发动机性能参数如附表1所示。
四、实验要求1、针对所讲授的实验内容,能完全理解并掌握。
2、每位同学可以实际操作各种扳手;3、对各种量具进行正确的读数;4、通过实验内容的讲授,针对夏利2000型轿车,可以自行解决以下问题:(1)判断出该发动机的位置和形状;(2)判断出该发动机气缸排列方式和气缸数;(3)判断出该发动机的冷却方式;(4)判断出发动机的前和后端,及发动机旋转方向;五、思考题发动机的位置在车上主要有哪几种形式?附表1夏利2000型轿车8A发动机性能参数表实验二气缸内径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量表的使用方法。
2、能够使用内径量表(量缸表)测量出气缸内径并进行圆度和圆柱度的计算。
二、实验设备及工量具1、设备汽车发动机1台,2、工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量表(量缸表)各一个。
三、试验内容气缸磨损的检查。
四、实验操作及步骤气缸磨损(圆度、圆柱度)的检查气缸磨损检验的工艺流程:1、安装量缸表(1)根据汽缸直径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接杆装入量缸表的下端。
发动机实验报告
篇一:发动机实验报告柴油机性能试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柴油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
了解电涡流测功机、油耗仪、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负荷特性试验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绘制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并分析其经济性。
二、实验原理当转速n保持不变时,柴油机某些性能参数随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关系称为负荷特性。
三、实验设备 1.试验用柴油机一台。
2.功率测量设备:电涡流测功机3.燃油消耗量测量:油耗仪4.转速测量传感器。
5.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6. fc3000发动机测控系统。
四、实验步骤 1.开机(1)检查发动机和测功机各连接件的螺丝和螺栓的松紧度、如发现过松须将其拧紧。
(2)先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
(3)将油耗仪电源打开。
(4)将启动稳压电源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中,合上开关。
(5)打开控制台电源、将控制台下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励磁电源开关打开、(注意:如果测功机冷却水未开、当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时会出现报警现象、这时需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复位可消除)(6)将启动钥匙顺时针转到底启动发动机,逐步将转速升高至标定转速。
2.实验(1)机器发动起来后,首先将控制模式选定“n/m”方式,将转速设定为2200r/min,扭矩设定为最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
(2)将扭矩设定为次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将控制切换到“m / n”模式, 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 待工况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
(3)按上述步骤逐渐减小负荷测量,直到负荷特性曲线上的实验点全部做完,共做10个工况。
在试验中,每调节一次负荷,应同时调节油门位置,使转速保持不变。
各次测量均需同时记录下列参数:功率pe、扭矩te,燃油消耗量b、燃油消耗率be、排烟温度、机油温度等,一起填入表1所示的表格中。
汽车试验学课件 第8章 汽车总成与零部件试验
第8章 发动机性能试验
依据标准:GB/T 18297-2001 《汽车发 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总体试验内容: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 能试验方法》规定了汽车用发动机性能台架 试验方法,包括“各种负荷下的动力性、经 济性试验方法”,“无负荷下的起动、怠速、 机械损失功率试验方法以及活塞漏气量、机 油消耗量试验方法等。
(1)怠速转速波动率ψ2按下式计算:
式中:ni max——怠速的最高转速,r/min; ni min——怠速的最低转速,r/min; ni m ——怠速的平均转速,r/min。
(2)按怠速质量(即运转的平顺性及怠速持续能力)给出的 评分及评语
评语 分数
怠速质量
优秀
9
不太感觉发动机在怠速运转
很好
8
清晰地感觉到在运转,但运转平顺
• 发动机功率试验分为总功率试验和净功率试验, 其区别在于发动机工作所需的附件不同。进行功 率试验时,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柴油泵齿条处于 最大位置,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均匀地选择不少 于8个点的稳定工况点,其中必须包括最大转矩 点。测量各稳定工况点的转速、转矩、油耗量, 并计算功率和燃料消耗率等,绘制发动机性能曲 线。
暖机/热机起动评分 环境温度不限
9 7 5 3 2 2 2 2 2 1
二.怠速试验 1.试验目的
评定发动机的怠速质量,即发动机处在低温冷机 及热机状态下,无负荷时,评定发动机怠速运转的平 顺性(如转速波动量)及运转持续性(不熄火)。 2.试验条件
发动机所带附件按表2-1规定。利用汽车标准悬 架及垫块将发动机安装在台架上,使其悬置与汽车一 样。发动机与测功机不相接。试前发动机的怠速系按 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操作及设置,一旦试验开始, 人不再操纵发动机如油门等,任其自行运转或熄火。
发动机试验
发动机实验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号:1008180141姓名:阳维一、实验目的①、了解发动机实验台架主要仪器设备的功能、组成结构、工作原理;②、学习内燃机性能实验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③、应用课堂学习的相关理论,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二、实验概述发动机诸性能特性中有一个叫做负荷特性,它是指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经济性指标的有效比燃油消耗量随发动机负荷的变化关系。
利用这一变化曲线,可最全面地确定发动机在各种负荷和转速时的经济性。
衡量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工程技术人员用有效比燃油消耗量这一个指标,简称油耗率,用ge表示,它指每小时单位有效功率消耗的燃油量,单位是g/kw.h。
由于发动机转速是经常变化的,需要测定发动机不同转速下的负荷特性,才能全面评价不同转速和不同负荷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发动机负荷特性的读取在试验台架上进行。
以汽油机为例,启动发动机后逐渐开启节气门,直至最大,同时调节载荷使发动机保持某一转速稳定运行,测定此工况下发动机输出功率及燃油消耗量。
然后再关小节气门,调整载荷使发动机保持转速不变再测定。
如此依次进行下去,直到发动机能保持稳定工作的最小节气门开度,得到不同负荷和转速下的燃油消耗量。
不同转速下的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变化的趋势是差不多,只是具体数值的不同。
图2.1发动机负荷特性三、实验原理及方法发动机原理实验系统框图如图3.1所示。
测控系统通过测功机调节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同时测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各种运行参数。
图3.1实验系统框图四、实验仪器设备与条件发动机原理实验所使用的汽车动力装置实验台架为南京理工大学“211”建设项目之一,主要有电涡流测功机,转速转矩测试仪,油耗仪,冷却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等组成,用于进行汽车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0KW,最高转速为6000r/min),变速器等汽车动力装置部件或总成性能及其控制的实验研究,可测试经济性,动力性以及传动效率等性能。
匹配其他相关设备或传感器后,还可测量发动机排气成分,发动机示工图等。
发动机性能试验课程设计
发动机性能试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发动机性能试验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2. 学生能掌握发动机性能试验的主要参数,如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不同类型发动机的试验方法和步骤;4. 学生能解释发动机性能试验数据,分析其与发动机性能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操作发动机性能试验设备,完成试验前的准备工作;2. 学生能运用专业软件收集、处理发动机性能试验数据;3.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案,并进行初步的试验数据分析;4.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发动机性能试验,并提出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发动机性能试验产生兴趣,增强对汽车工程领域的热爱;2. 学生认识到发动机性能试验在汽车研发中的重要性,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4. 学生关注发动机性能试验技术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工程及相关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发动机性能试验的理论与实践。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对发动机性能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发动机性能试验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性能试验基本原理:介绍发动机性能试验的目的、意义,分析发动机性能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发动机性能试验概述2. 发动机性能试验设备与操作:学习发动机性能试验设备的功能、结构及操作方法,了解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发动机性能试验设备与操作3. 发动机性能试验参数与测量:讲解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主要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发动机性能试验参数测量4. 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与步骤:学习不同类型发动机的试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试验方案的制定。
汽车发动机实习报告
汽车发动机实习报告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汽车发动机的研发和测试工作。
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因此,我在实习期间深入学习了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调试方法,并参与了相关的测试和数据分析工作。
首先,我对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发动机是由缸体、活塞、曲轴、气门、点火系统、供油系统等部件组成的,而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来实现能量转换。
通过学习,我深刻理解了发动机内部各部件的作用和相互配合关系,为后续的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参与了发动机性能调试和测试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发动机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流程,包括功率输出测试、燃油经济性测试、排放性能测试等。
通过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了解了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特点和优化空间,为发动机的性能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还参与了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工作。
通过对发动机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我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不仅对汽车发动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广阔和复杂,未来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的来说,汽车发动机实习期间,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汽车发动机技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
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将成为我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为汽车工程技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汽车试验学总结
一、汽车试验学的发展阶段:①第一阶段,从第一辆汽车的研制开始至福特公司建成的“汽车流水生产线”,汽车试验主要以研发性试验和道路试验为主,主要方法是操作体验和主观评价;②第二阶段,从福特公司建成全世界第一条汽车总装生产流水线至20世纪40年代,在此阶段,道路试验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有实力的大公司开始建设汽车试验场,汽车试验由手工生产阶段的操作体验、主观评价发展为仪器检测、客观评价;③第三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汽车试验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推动了试验技术的发展,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在现代汽车试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丰田公司创立精益生产方式开始,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公司开始拥有自己的汽车试验场;④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汽车工业发展不仅保持了大规模、多品种和高科技,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更科学、更合理的生产组织管理制度,汽车试验技术也得到了同步的提高和完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对汽车试验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汽车试验的目的与分类:1.汽车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考核,使其缺陷和薄弱环节得到充分暴露,以便进一步研究并提出改进弈剑,以提高汽车性能。
2.①按实验目的分:研究型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品质检查试验;3.②按对象分:整车性能试验,总成试验,零部件试验;4.③按试验产所分:实验室台架试验,试验场试验,室外道路场地试验。
三、试验标准的分类1.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制定2.国际区域性标准:欧洲经济委员会ECE(Economic Commission of Europe)和欧洲共同体EEC(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3.国家标准:我国国家标准简称GB;美国国家标准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Institute);日本国家标准简写JIS4.行业标准:我国汽车行业标准简写为QC,交通行业JT;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Societyof Automotive Engineer);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最严格的汽车安全法规;日本汽车工程师协会JSAE(Japanes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制定的日本汽车工业通用标准JASO(Japanese Automobile Standards Organization)5.企业标准:各汽车生产企业、汽车试验场,根据本身特点,参考相应国际、国家标准制定的,只限于本企业内使用,通常企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发动机耐久性试验标准
发动机耐久性试验标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也是汽车性能的核心之一。
发动机的耐久性是评价发动机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发动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工作状态,需要进行发动机耐久性试验。
发动机耐久性试验标准是对发动机进行耐久性测试的指导性文件,它对于确保发动机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发动机耐久性试验标准需要明确规定试验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的内容。
试验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试验标准中进行详细规定。
试验的内容包括发动机的负载条件、转速范围、工作时间等,这些内容对于评价发动机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试验标准中进行详细规定。
其次,发动机耐久性试验标准需要明确规定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试验的方法包括试验台架的搭建、试验设备的选择、试验参数的设置等,这些方法对于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试验标准中进行详细规定。
试验的要求包括试验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定等,这些要求对于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试验标准中进行详细规定。
再次,发动机耐久性试验标准需要明确规定试验的评定标准和结果处理方法。
试验的评定标准包括试验过程中的监测指标、试验结果的评定标准等,这些评定标准对于评价发动机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试验标准中进行详细规定。
结果处理方法包括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归档等,这些结果处理方法对于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试验标准中进行详细规定。
最后,发动机耐久性试验标准需要明确规定试验的质量管理和试验的报告要求。
试验的质量管理包括试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试验数据的验证和审查等,这些质量管理对于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试验标准中进行详细规定。
试验的报告要求包括试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试验数据的呈现和解释等,这些报告要求对于确保试验结果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试验标准中进行详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2部分负荷性能试验及万有特性试验
1、部分负荷性能试验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种: ①在发动机转速不变的条件下,测量不同功率时的燃 油消耗率和燃油消耗量,其曲线图如图所示。可用来 评价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②在节气门开度不变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即部分速 度特性试验,多用于汽油机。
13.3.4燃油消耗量的测量
燃油消耗量是发动机经济性的主要指标。在评价燃油 消耗多少时,则用燃油消耗率,它表示每千瓦小时消 耗多少克燃油。 测量的方法有:容积法、质量法
1、容积法
容积法常用的仪器由测量装置和显示仪两部分组成。 其测量装置如图13-3-8所示。 在测量时,先选定计量单元的容积,按下测量键, 自动打开电磁阀MV4,同时关闭进油阀MV2,到测定 开始时,记录时间。测量结束后,即可知消耗计量单 元容积的燃油和消耗的时间t,则可计算出燃油消耗 量Gf 。这种装置多用于汽油发动机台架试验,由于 是定容积测量时间,不能作瞬态油耗测量。
13.4.3电控柴油机的标定
电子控制的柴油喷射系统是对喷油量与喷油 定时随运行工况的实时控制,是实现柴油喷 射过程柔性控制的有效手段,而柴油机电控 喷油系统的标定要解决在满足一定约束的前 提下,达到最佳的动力性或经济性、排放性 目标的各种优化问题。
系统的控制功能包括: 喷油量控制——在发动机整个转速范围内都能 精确地控制喷油量; 怠速转速等的控制——保证怠速运转稳定;起 动喷油量的控制——保证低温起动性能; 喷油量各缸均匀性的控制——根据各缸转速波 动情况分别调整每一缸喷油量,使之喷油均匀; 喷油定时的控制——依据柴油机的运行状态及 环境条件精确控制喷油定时;此外还可包括故 障自动诊断及安全装置等。
③根据计算或道路试验获得的使用特性数据进行试验, 它代表汽车 有使用工况,用于评价汽车使用的燃油 经济特性,具有实用意义。 2、万有特性试验 万有特性试验是将发动机四个主要参数—转速、功率、 转矩和燃油消耗率绘制在一个曲线图上,它可以表示 发动机在整个工作范围内主要参数的相互关系,用它 可以确定发动机的最经济的工作区域。
第三篇 汽车总成与零部件试验
第十三章 发动机试验
§13.1 概述 §13.2 试验台的要求与组成 §13.3 发动机一般性能试验 §13.4 发动机性能匹配调整试验
§13.1 概 述
发动机性能试验是发动机研究、设计及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 分,它能测定发动机各项性能数据。在研究设计过程中,用试验 来检验设想的理论;对于发现的问题,通过测试找出存在问题的 本质和规律性,提供改进的方向和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测 试检验产品的质量。
§13.2 试验台的要求与组成
13.2. 1、试验台的基本要求
1、安装在试验台上的发动机能模拟实际的使用条件; 2、全球安装、调整、检查和更换发动机零件; 3、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能完成不同机型、不同试验目的的 试验项目; 4、有发动机正常工作的监测仪表和测定内燃机各项性能参数 的精密测量仪表; 5、操作简便可靠,自动化水平高,减轻试验人员劳动强度; 6、有良好的通风、消音、消烟、隔振设施。 发动机试验台简图
发动机的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耐久性和排放性。 发动机性能试验的内容:分为一般性能试验、性能匹配调整试验 和研究性试验。 发动机性能试验的主要内容有:功率试验、部分负荷性能试验、 性能匹配试验、使用特性试验、各种专项试验及出厂试验等。
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转速、功率、转矩、燃油消耗等。
还有一种是活塞型容积式油耗仪,燃油流过时推动活塞——曲 轴组运转,曲轴带动转速检测器,取出对应流量的脉冲信号, 计算出流量值。邻接的活塞,起着三通阀的作用。对应流量的 脉冲信号,计算出流量值。
由于这种测量装置是连续计量的,能定时测量容积流量,所以 它可用于测瞬时流量。
2、质量法
质量法是直接测出 燃油消耗质量。 采用天平、秒表等 Nhomakorabea
2、电力测功机
电力测功机根据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的不同可制成 交流电力测功机或直流电力测功机。 它们都是利用转子与定子间的磁通作为工质来传递转 矩的。它们与电机的最大不同是:将 定子外壳制成摇摆式结构。加有力臂,连着载荷单元, 电力测功机既能拖动发动机运转,又能作为负载运转, 应用范围大。但结构复杂,价格较贵。 转速的测定:现代的测功机都 附有转速测量装置, 用于测量转速,进行特性控制,还可为计算功率提供 转速信号。一般广泛采用磁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量发动 机转速。
§13.3 发动机一般性能试验
13.3.1 发动机功率试验
发动机功率试验确定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如最大功率及 其相应的转速、最大转矩及最低燃油消耗率等,以及这些主要 性能指标的变化特性。 功率试验分为总功率试验和净功率试验。 总功率试验时,发动机仅带有能保证其工作的附件,如化油器、 润滑油泵、点火组件等,没有这些附件发动机就不能工作。它 表示发动机运转时能产生的最大性能指标。 净功率试验时,发动机应安装在整车上工作时所配备的各种附 件,而且这些附件应该是原生产装备件,安装位置应尽可能地 与实际安装情况相同。它表示发动机装在汽车上运转时曲轴端 能输出的最大有效性能。随着汽车排放法规日趋严格,为了达 到最佳排放值,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匹配调整试验必须在净 功率试验状态下进行,所以现代发机的性能指标常用净功率指 标来表示。
电控柴油机优化标定的分类 ①局部优化:局部优化只在特定的发动机运行状态 下进行,与其他运行状态无关。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 情况,此时目标函数与约束的变化只与控制参数的变 化有关。例如,为寻找某一特定转速下发动机可能产 生的最大转矩时,选择供油量为控制参数,其他控制 参数如供油提前角不变,为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需没 置一止匕约束条件如烟度限制、排温限制、最大缸内 压力限制等。这些约束被称为状态约束,它们只作用 于这一特定的运行状态,其他运行状态可以有不同的 定义。 ②整体优化:整体优化不是在某一运行状态下,而 是在一系列发动机运行状态下进行。最典型的是在一 个排放试验循环内进行优化,通过优化达到在满足排 放法规的前提下,追求特定性能的目标。标定工作优 化问题可以有发动机运行状态、控制参数、目标和约 束四个方面。整体优化的结果依赖于试验循环内不同 工况下控制参数的变化。
怠速工况点火提前角调整试验足在保持怠速工况稳 定运转的条件下,测定最低排放值(CO、HC)的最佳 点火角度和相应的油耗量。依据所测数据,绘制图 4—2.20所示的怠速点火调整特性曲线,对应每种 怠速的位置均可绘制一组曲线。
13.4.2 电控喷射汽油机的匹配试验及标定 汽油机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排放性能相互之 间的制约使电控汽油机的匹配试验非常复杂,需 要对安装电子控制系统的汽油机进行喷油特性、 点火提前特性、怠速稳定性及瞬态过渡工况各参 数的综合试验,令电子控制系统获得最佳控制参 数,使得在控制系统精确控制下的汽油机获得满 意的性能。 1、喷油特性MAP的制取 2、点火特性MAP的制取
§13.4 发动机性能匹配调整试验
现代汽车发动机对动力性、燃料经济性、排放性的要求日益 严格,提高和改善这些性能的关键足完善燃烧过程,其核心 就是对一些重要部件的结构参数进行合理的匹配凋整、优化 组合,找出最佳方案,使发动机能发挥出最大的性能潜力。
13.4.1 分电器特性匹配试验
分电器持性匹配试验是指在发动机运行条件(转速、节气门 开度)一定的工况下,测试出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 值随点火提前角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曲线,为分电器与发动机 的性能匹配提供依据。 分电器特性匹配试验包括:怠速工况点火提前角调整试验、 离心特性点火提前角调整试验和真空特性点火提前角调整试 验。
功率试验时,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柴油机调速器处于最大 位置,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均匀地选择不少于8个点的稳定 工况点,其中必须包括最大转矩点。测量各稳定工况点的 转速、转矩、油耗量,并计算功率和燃料消耗率等。绘制 出如下图所示的性能曲线图。
如果功率试验时不能在标准状态的试验室内进行,则可用 修正公式进行修正,换算到标准状态的数值。
13.3.3 转矩和转速的测量
发动机的转矩和转速是直接测量得来的,而功率 由计算得出。 1、水力测功机 水力测功机的结构如图所示,外壳作成摇摆式,内 腔流水,当发动机带动转轴5旋转时,转轴上的叶轮 搅动水,水获得动能,靠摩擦力再将力传给外壳, 外壳获得的力由载荷单元来平衡。即可测知转矩的 大小。载荷单元现都用一个精密拉压力传感器,它 将力的信号传递给二次仪表,再乘以力臂即能得出 转矩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