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第1节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案新版苏科版.doc
九年级物理下册 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
![九年级物理下册 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https://img.taocdn.com/s3/m/0e7b483faa00b52acec7caa8.png)
四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设计意图】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物理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化和再认识.教材首先分析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能量,并分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化的事例,指出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最后阐述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实验规律,列举能量转化的实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守恒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对这些实例中的能的转化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定律的两个方面:转化与守恒.另外还要强调该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可列举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介绍,并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有关知识.教材中是以“水往低处流(黄果树瀑布)”“热水中的冰块”等引入“自发过程”及其方向性问题的,其中功热转换过程、热传导过程以及气体自由膨胀过程的方向性问题,在教学中应通俗且不违背科学地解释有关问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4、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能源与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
3.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1节 《电能 电功》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1节 《电能 电功》](https://img.taocdn.com/s3/m/e3d612cf5f0e7cd18525369a.png)
18.6
新式电能表
IC卡电能 表
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
电子式预付费电能表主要优点
●IC卡预付费用电,先买电,后用电;
●长期工作不须调校;
●一户一卡,具有良好的防伪性;
●剩余电量不足报警;
●超负荷报警;
●能记录用户所发生的最大负载;
●可显示用户的当前负荷;
●采用数码管显示,插卡即显示电量。
解析:1度=1kW·h=1000W·h,则 160W·h=0.16kW·h=0.16度 =0.16×3.6×106J=5.76×105J
知识点 2 电能的计量
电能表(电度表)是 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 间内消耗多少电能的 仪表。
计数器: 红框里的数字 是小数点后面 的数字。
计量单位:kW·h 即:度
转盘: 显示电路中是 否在消耗电能。
例2 阻值为4Ω的小灯泡同一个阻值为2Ω的定值电阻串联在6V
的电源上,则通电1min后,电流通过小灯泡所做的功为( A )
A.240J
B.360J
C.480J
D.720J
解:由题意可知,灯泡L与定值电阻R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
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 U 6V 1A R R 4 2
生产铅笔90支
2. 小明家六月份上半月的电能表示数如 图所示,小明家半个月消耗电能 ___1_0_0___kW·h,如果1度电的价格是0.5
07815
6月1日上午
元,半个月应付电费__5_0___元。
08815
解:由图可知,半个月消耗的电能:
6月15日中午
881.5kW·h-781.5kW·h=100kW·h=100度
(新)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公开课(教案)
![(新)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下《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f6c5e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8.png)
18.1 能源利用与社会开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从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来认识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
2.了解什么是能源,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3.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及使用情况,知道存在的能源危机问题,知道解决能源问题、节能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具体事例,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开展的关系。
2.能通过社会活动和英特网,收集信息,了解当地的能源使用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能源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并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未来。
2.通过对能源危机的认识,知道能源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发学生具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教学难点】判断所给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太阳能电动车,用手电筒照射,太阳能电动车转动了。
用手摇发电机发电,使小灯泡发光。
点燃蜡烛,蜡烛发光。
师:同学们,这几个实验中都表达了哪些能量转化?学生讨论、交流并答复。
生甲:太阳能电动车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动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蜡烛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师:对于能量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并答复。
生甲:人类可以利用哪些能量?生乙:我们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生丙:自然界的能量取之不尽吗?师:能量的来源即为能源,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能源的有关问题。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教师: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开展离不开能源。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日益美好的生活是以大量的能源消耗为代价的。
请学生交流和讨论:课前调查当地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使用能源的情况。
〔讨论完后让学生在黑板上每人写出一个例子,写在黑板的一角〕目的说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为后面的能源分类提供资料。
师生共同归纳:当前当地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所使用的能源有:木柴、煤炭、煤气、天然气、蜡烛、汽油、柴油、酒精、电、石油液化气、太阳能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09af5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b.png)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了解能源的分类,能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清洁与非清洁能源。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2.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展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特点。
【教法选择】讲授法、合作交流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找的与能源发展、分类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教学为一个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发展》,共需一课时,本节教材包括两部分:一是人类利用能源的前史、当前世界能源生产及其变化情况;二是能源的分类方法。
隐形的内容是结合能源的利用发展,认识能量及其转化。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能源的发展史已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平时的观察,学生也已经有了分析能量相互转化的知识准备和能力。
这些学生学习兴趣很浓,但不能自发的收集有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引入:小实验:怎样使电路中的灯泡亮起来?像电池这样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称为能源,人类生活、生产与能源关系密切,导入课题新课教学:(一)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我们来想办法:(1)如何能使木条变热?(2)如何能使小汽车动起来?(3)如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在学生方法展示的基础上,说出其中涉及到什么能源以及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3.阅读课本P82-83页,回答问题,根据“钻木取火”、“化石能源”、“电能”、“核能”几张图片,说出每一种新能源的出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4.学生说说,你知道还有哪些能源?(二)能源的分类1.学生自学课本P83“生活物理社会”关于能源的分类。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章《能源、材料与社会》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章《能源、材料与社会》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33c258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e.png)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相关的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例如,可以让学生讨论能源的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小组合作: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4.反思与评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改进能力。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5.教学内容与过程: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能源知识。这种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形式,促进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对能源知识的应用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会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鼓励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观点。同时,我还会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这些过程和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能源知识,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和案例,创设与能源相关的实际情境,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展示能源利用和保护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电功》教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电功》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46750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6.png)
课题:18.1《电能电功》年级:九年级科目:物理审核:九年级物理组课型:新授概念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电能及其单位。
2、★知道电能表的作用、各参数的含义,并会读数、计算。
3、★知道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4、了解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会计算电功,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课前预习:1、亲身参与预习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课下提前完成以下几个活动:(1)观察生活中电能的应用情况。
(参考教材图18.1-3)明确:能列举出生活中大量运用电能的事例,说明它们的能量转化过程,明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观察电能表的表盘上的各个数字,阅读教材39页课文内容。
明确:逐步解释电能的单位“千瓦时”,搞懂“220V”、“10A”、“50Hz”、“1250r /kW·h”的物理意义。
(3)回忆电工师傅怎样收电费的?【基础知识教与学】(一)创境激学描述情景:夜幕下城市灯火通明、工厂里机器在运转、电风扇在转动、电焊工在电焊、人们在看电视……突然,停电了,一切是那样的寂静。
师:通过刚才的情景,同学们的感受是什么?生: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电。
师:对。
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太重要了,电也是一种能源,我们把它叫做电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能。
(二)学习任务:1.了解电能的来源、利用、单位,了解电能表。
学生阅读教材,解决以下问题:(1)电能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1kW·h=()=()J 。
注:1kW·h=1度。
(2)电能表是记录电路里消耗的()的仪表,小明同学家5月份共用电125度,合()焦。
(3)电流给蓄电池充电,是将()能转化为()能。
(4) 明确:电能表读数时以千瓦时为单位,最右边的一位是小数点后的数字。
上月底与本月底的读数之差即本月消耗的电能。
(5)电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电能便于输送,所以人们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又由于电能可以方便的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人类离不开电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079e8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e.png)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八章的第一节《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2.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历史及现状3. 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 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知道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历史及现状。
2. 使学生理解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源的分类及其利用方法。
2. 教学重点: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并讨论这些能源的利用情况。
2. 知识讲解:(1) 讲解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2) 讲解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历史及现状。
(3) 讲解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 讲解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实例,如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并分析其可行性。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历史及现状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并说明其分类。
(2) 分析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历史及现状。
(3) 论述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 提出至少两种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并分析其可行性。
2. 答案:(1) 常见的能源有: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
(2)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历史:从柴火、煤炭到石油、天然气,再到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功率18.2电功率第1课时认识电功率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电功率18.2电功率第1课时认识电功率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a2324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d.png)
第2节 电功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
2.理解电功率的公式tWP=UI ,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电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关系,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养成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学习用实验探究电功率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2、 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灯泡(不同规格2个)、电吹风机、脉冲式电能表一个等。
学生每组准备:3.8V 小灯泡、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等(每2生一组)【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演示实验】:分别把一只40 W 的灯泡和800 W 的电 吹风接在脉冲式电能表的电路中,观察、比较电能表脉冲指示灯闪烁的情况。
请思考:以上两种电流做功情况,存在 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导入新课】:看来,电流做功除了有多少之别,还有快慢之分,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观察、思考回答: 电能表脉冲指示灯闪烁的快慢不同。
说明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电流做功的快慢)不一样。
充满兴趣,进入本节课【投影展示】展示小灯泡的铭牌,如:“PZ 提问:你知道“220--25”分别表示的是什么灯泡25w【板书设计】§18.2 电功率一、电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P =tW其中P -电功率 W-电功t -时间3、单位:国际单位: W ,1W=1J/s换算关系: 1kW=103W 1W=103mW 二、 千瓦时的来历 1kW·h=1 kW×1h 三、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唯一)。
新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PPT课件
![新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d485116294dd88d1d26b04.png)
例: 汽油、电能、煤气、焦碳、 激光、沼气等
可再生能源 :
例: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 潮汐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
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
• (1)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 石油等
• (2)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 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62021/11/6November 6,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62021/11/62021/11/611/6/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持续发展 复习课
能能太核能
源源阳能源
与革能
家
可命
族
持
续
发
展
• 能源 • 化石能源 •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 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 • 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
一次能源:
例: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 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植物秸杆、 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 能、海洋能等
裂变
太阳能
•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 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 太阳能的利用 • 太阳能的特点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5e858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e.png)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8.1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8章第1节《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 理解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能够对不同能源进行分类和描述。
2. 让学生掌握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能够分析能源利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3. 让学生理解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能够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开发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源的分类和特点,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难点: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如电、煤、石油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能源的使用是否对环境有影响。
2. 知识讲解:(1)能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讲解能源的定义,即能够进行有用功的物质资源。
然后讲解能源的分类,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并介绍各类能源的特点。
(2)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讲解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如化石能源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石油的开采和运输会污染土壤和水体等。
(3)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讲解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能源的充足程度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利用的效率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等。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如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石油泄漏会污染海洋生态系统等。
4. 随堂练习:(1)能源的定义是什么?(2)请列举两种可再生能源和两种化石能源。
(3)能源利用对环境有哪些影响?(4)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1. 能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定义:能够进行有用功的物质资源分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特点:各类能源的特点2. 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变暖石油泄漏:污染土壤和水体3. 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充足程度: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生活水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能源的定义是什么?2. 请列举两种可再生能源和两种化石能源。
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3137aea2161479171128ce.png)
(3)乙图中,两灯泡并联,两灯的电压相同;a 电流表测通过 L1 的电流,b 电 流表测量通过 L2 的电流;L1 灯较 L2 灯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 L1 灯的电流做功 小,因 a 电流表的示数小于 b 电流表的示数,故得出的结论:在电压、通电时间 相同时,电流越大,电流做功越多。
(2)“10(20) A”是指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 10 A,额定最大电流为 20 A。
电能表工作时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最大电流。 (3)600 revs/(kW·h)是指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பைடு நூலகம்1 kW·h 的电能,
电能表上的转盘转 600 圈。
读 数:电能表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用户在这一段时间内用 电的度数,注意最后一位数字为小数。
通电 2 min 消耗的电能是( C )
A.0.025 kW·h
B.2.5 kW·h
C.90 J
D.1.5 J
【解析】 电流做的功为 W=UIt=2.5 V×0.3 A×2×60 s=90 J=3.6×90106
kW·h=2.5×10-5 kW·h,因为灯泡消耗的电能与电流通过灯泡做的功相等,所以,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对电能和电功的理解
[2018·湖南湘西州]以下所列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
为机械能的是A( )
【解析】 在常见的家用电器中,电风扇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电水 壶、电饭煲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视机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
【归纳总结】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用 电器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其他形式的能量,就是一个电流做功的过程。
苏科版九下物理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案
![苏科版九下物理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faf5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0.png)
苏科版九下物理 18.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而幼儿园阶段正是孩子们性格、习惯、认知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我十分重视每一次的教学活动,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能源的利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基本概念和利用方式。
2. 让孩子们认识能源利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源的基本概念和利用方式,能源利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能源利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视频、图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作业本、画笔、彩纸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动画片,让孩子们了解能源的基本概念和利用方式,引导他们思考能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观察和分析身边的生活场景,讨论能源利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实践环节: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用画笔和彩纸制作出自己心中的理想能源社会,引导他们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能源的基本概念和利用方式,能源利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能源利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孩子们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以及他们在活动中是否存在问题。
同时,我还会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让他们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成长。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a7e09873c1ec5da51e27040.png)
四、能源转化的基本规律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一、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二、核能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三、太阳能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5页 0093页 0151页 0188页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二、电磁波及其传播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核能 四、能源转化的基本规律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一、信息与信息传播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二、电磁波及其传播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三、现代通信
202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十八章 能源Leabharlann 可持续发展
北京四中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18章第1节电能、电功
![北京四中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18章第1节电能、电功](https://img.taocdn.com/s3/m/34ca5a8aaf1ffc4fff47acd1.png)
交流,创设学生进行信息思想交流的情境,在小组间巡看,参
的有关电能的
与学生小组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资料拿出来,分
1、电能的 来源及应
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信息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形成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在信息与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体会从 生活走向物理,提高学习兴趣。 ) 【设置疑问】
固所学知识。
【练一练】 手机、数码相机等常用充电电池作为电源,某手机 电池的电压为 3.6 V,容量为 750 mA·h。它充满电后所储存的 电能是 _______J。
三、 盘点 收获
引导学生小结,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见附件 1)
6
学生发言。,
四、 达标 测试
检查、巡视 (见附件 2)
五、 布置
助学“小试身手、自主评价”
用电器工作的实质?
电能的测 【过渡】
量——电
有谁知道你家里一个月要交多少电费吗 ?
能表
【课件展示】缴纳电费通知单
学生小结:用 电器用电是将 电能转化为其 他形式的能。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电 费单,从中寻找 有用的信息。
【想想议议】 1. 供电部门在收电费之前根据什么来确定用户所用的电量
的?
2. 由以上通知单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出示例题,练习用公式计算电功。
板演,其他学生 在作业本上解 题。然后由其他 学生纠正错误。
例 1:一把电烙铁接在 220V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 350mA, ( 设计意图 :
问通电 30min 消耗了多少电能?
学生互评,利于 发现和纠正自
师点评学生完成情况,强调单位换算。 【课件展示】:规范的解题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90e591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8.png)
4.注重节能意识培养:本案例在教授电能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通过讲解节能方法、技巧,让学生明白电能的珍贵,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通过实物展示和PPT演示,介绍电能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3.讲解电功的计算公式,分析电功与电能的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介绍节能的方法和技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转化的具体例子;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能的概念和应用,我将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系列与电能相关的情境,如家庭用电、工业用电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电能的存在和作用。通过展示电能的用途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电能知识点的关注度。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针对电能知识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电能的计量单位、电能如何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何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电能的本质,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电能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电能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https://img.taocdn.com/s3/m/ca11028901f69e314232940a.png)
一、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教学为一个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材料准备—交流讨论”的模式,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人类利用能源的简史、能源分类以及未来能源趋势,并重点结合能源利用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相互交流和讨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拓展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3.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展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2.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教具、器材]
能源图片
[课前准备]让学生分组收集人类利用能源资料(火的利用、化石能源利用、电能利用、核能)[教学过程]
板书
一、能源发展历史
(1)火的利用机械能—内能
(2)化石能源的利用内能转--机械能。
(3)电能的利用电能---机械能
(4)核能的发现
二、能源的分类。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8章第1节电能的产生考点手册(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8章第1节电能的产生考点手册(新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21e499f7ec4afe05a1dfbe.png)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一节电能的产生知识点一电池精练版P16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由于制作材料、工作原理、用途的不同,电池有很多种类。
(1)水果电池提出问题:利用水果能否制成电池?如果能,它产生的电流又是怎样的?设计并进行实验:取一个西红柿、一个铜片、一个锌片、一副耳机和两小段导线,如图所示,先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西红柿中,再把两根导线分别与耳机的两个接线脚相连,其中的一根导线连接在铜片上,另一根导线刮擦锌片,从耳机中会听到“嚓嚓”的响声。
探究分析: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各种元素。
将铜片和锌片插入西红柿中,就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
铜片和锌片分别相当于电池的两极,当导线与锌片刮擦时,耳机中通过了强弱变化的电流,所以发出“嚓嚓”的响声。
用其他的水果代替西红柿,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注意此电流比较微弱,不能使小灯泡发光。
(教材第159页迷你实验室答案)进一步实验还会发现,这种利用水果制成的电池只能提供短暂的电流,而要提供持续的电流需利用其他电源。
总结归纳:利用水果可制成水果电池,水果电池只能提供短暂电流。
(2)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通过化学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根据所用的材料不同,化学电池分为锌锰干电池、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银锌电池等。
①干电池a.分类:根据电池体积大小可分为:1号、2号、5号、7号等,但它们提供的电压都是1.5V。
b.构造:化学电池主要由正极(导体)、负极(导体)和糊状电解质组成,如图所示是锌锰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其中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
c.使用电池时应明确以下三点:第一,多数化学电池为一次性的,且在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流会减弱;第二,不同型号电池的性能不同,新旧电池的性能也不同,因此不能把不同型号或新旧不同的电池混合使用;第三,废电池中含有汞、锂、镉等元素,随便乱丢会污染环境,应分类投入专用回收箱内,集中处理。
d.干电池也有能多次使用的,使用时注意观察电池的标注,只能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教学为一个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材料准备一交流讨论”的模式,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人类利用能源的简史、能源分类以及未来能源趋势,并重点结合能源利用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相互交流和讨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拓展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
关系。
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3、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展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2、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教具、器材】
能源图片
【课前准备】让学生分组收集人类利用能源资料(火的利用、化石能源利用、电能利用、核能)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点评
时间分配
—、新课引入在广袤无垠的太空里,有一颗蔚蓝色的
球形天体,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地球是现今
人类知道的唯一具有生命繁衍和高度文明发
展的天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兴盛、
工业革命的兴起,掌握了技术的人类无节制
的开发着自然界的资源,导致环境不断恶
化,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能源、人口、粮食、环境、资源已被列为困扰人类的五大问题,其中能源问题至关重要。
问:同学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称为能源呢?什么是能源呢?
总结: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
举例:电、煤炭、石
油、
天然气、风、水、阳光
等
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
趣,给予鼓励
二、能源发展历史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和能源息息相
关,可以说,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
开发的、利用能源的历史。
接下来我们沿着
能源的轨迹来看一看人类文明进步历程!课
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分组收集资料了,下面我
们结合书本分小组汇报讨论人类发现开发利
用能源的历史。
1、火的利用
提出问题:原始人钻木取火伴随能量转换
吗?
在摩擦取火的一段漫长岁月里人类又逐步学
会了使用畜力、风力驱动车船,也取得进
步,伴随什么能量转换?
翻开书本82页,阅读1
—5段。
第一组:开始利用能
源,掌握人工取火的方
法。
(加些有关人工取火
的故事)
讨论回答:有,机械能
转化为内能。
答:机械能内部相互转
化的过程
注意引导学生从能量
角度分析能源利用!
2、化石能源的利用
蒸汽机是人类利用能量的新的里程碑,引入恩格斯的话。
提出问题:我们前面学过蒸汽机和内燃机,它们伴随什么能量转化?
总结:人类利用能源的过程,离不开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3、电能的利用
问: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化石能源吗?那么又是什么能源呢?
请第三组收集电能的利用历史的同学作介绍(选代表,下面同学可补充)
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电能的机器?(举例)总结:各种机器可以看成能量转换器,都伴随能量转换。
4、核能的发现第二组:整合资料,讨
论讲解这时期人类利用
化石能源的各种新型热
机和有关事例。
回答问题:内能转化为
机械能。
答:不是,是电能。
第三组介绍收集的资
料:
1、伏打发明电池
2、1820年丹麦物
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
磁效应。
3、1821年,英国
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感
应电流。
思考讨论问题:这些历
史都实现了哪些能量转
换?
第四组同学整理资料讨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
地位
教师可做适当补充
论核能的发现以及核能发电的先进技术和优势书本第二节对核能作详解
三、能源的分类为了研究和描述方便,也为了交流和实际使
用方便,人们对能源进行了分类。
请阅读课
本回答下列问题:
(1)能源可以怎样分类?各举例
(2)结合实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阅读课本生活物理与社
会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
能力
四、教学小结下面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我们这堂课的所学
的知识。
让学生回答:这堂课学
到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
结
五、作业1、课后WWW第一题2、你认为风能、太阳能、核能以及你
想到的能源,哪些可以作为今后的理想
能源?
3、调查自己家庭目前的能源使用状况
和能源使用的变迁,必须说明是那几种
能源,每种能源的特点和类别•板书
•一、能源发展历史
(1)火的利用机械能一内能
(2)化石能源的利用内能转一机械能
(3)电能的利用电能一-机械能
(4)核能的发现
二、能源的分类
【教学资源】《九年级物理课本》、《物理教学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