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细胞增生症

合集下载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李卉;林达;郭泽;杜文辉;张书梅【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和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 ~ 2016年收治的29例CM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改变和误诊情况.结果 29例患者年龄40 d ~ 49岁,≤2岁16例;皮疹形态多样,斑丘疹型CM(MPCM) 22例(75.86%),肥大细胞瘤3例(10.35%),弥漫型CM 4例(13.79%);2例伴有大疱,1例成人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临床误诊13例(44.83%).组织病理发现肥大细胞真皮弥漫性浸润13例,其中2例见表皮下水疱;浅层血管周围浸润16例.29例患者Giemsa染色均见异染颗粒.结论CM多见于儿童,皮损形态多样,其中MPCM最为常见,临床容易出现误诊,特别是成年人.临床需加强对不典型CM的关注,借助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misdiagnosis of the cutaneous mastocytosis (CM).Method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histopathologic changes (HE and Giemsa staining) and misdiagnosed cases of 29 cases of CM were 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 The age of the patients ranged from 40 days to 49 years.Sixteen patients were aged two years or younger.The clinical signs of CM were variant.There were 22 cases of maculopapular CM (MPCM) (75.86%),3 cases of mastocytoma (10.35 %),4 cases of diffuse CM(DCM) (13.79%),respectively.Two patients suffered from bulla and one adult patient had telangiectasia macularis eruptiva perstans.There were 13 (44.83%) cases of clinical misdiagnosis.Histologically,diffuse infiltration of the mast cells in the dermis was found in 13 cases,including 2 cases ofsubepidermal blister;16 cases demonstrated subtle infiltration within the papillary dermis.Purple metachmmafic granules in mast cells were shown by Giemsa staining in all cases.Conclusion CM is more often seen in children,especially in infants with varied lesions.MPCM is the most common form.CM is prone to misdiagnosis,especially in adults.To reduce the misdiagnosis,docto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atypical CM with help of the 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 and dye.【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7(038)009【总页数】3页(P1143-1145)【关键词】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临床特点;病理;误诊【作者】李卉;林达;郭泽;杜文辉;张书梅【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正文语种】中文肥大细胞增生症是以肥大细胞在多种组织或器官内增生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从出生到成人均可发病,临床表现复杂。

酷似炎症性肠病的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

酷似炎症性肠病的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

触 及 黄 豆 大 浅 表 淋 巴结 , 软 , 动度 好 ,常 , 于 右 锁 骨 中线 肋 缘 下 1 m 可 触 及 、 突 下 肝 5c 剑
1 m 可 触 及 , 稍 钝 , 面 光 滑 , 中 等 , 未 触 及 , 未 见 8a 缘 表 质 脾 余
拉 秦 ( 品名 : 迪 莎 ) gqd和 中 药治 疗 ( 体 不 详 ) 无 明 商 艾 l i 具 , 显 好 转 。人 院 查 体 : 命 体 征 平 稳 , 生 消瘦 , 面部 毛细 血 管 扩 张 明显 , 胸 部 皮 肤 见 3枚 可 疑 蜘 蛛 痣 , 侧 颌 下 、 下 均 可 前 双 腋
关键词
肥 大 细胞 增 生 症 , 统性 ; 结肠 炎 , 疡 性 ; 腹 泻 系 溃
S s mi atcts mikn n a yt cM s yoi Mi cigI f mmaoyB we Di ae A aeR p r L hj n H ig C E e o s l tr o l s s: e C s e ot IS u , A Yn, H N u N
泻 , 重 时 轻 , 时 颜 面 和 前 胸 部 皮 肤 潮 红 、 部 出 现 散 在 时 有 背 的斑 丘 疹 伴 皮 肤瘙 痒 , 自行 消退 。 0 5年 8月在 当地 县 医 可 20 院超 声 检 查 发 现肝 肿 大 。近 3年 消 瘦 明显 , 重 下 降 l 。 体 O 曾先 后 因上 述 症 状 到北 京 多 家 医 院就 诊 ,多 次 结 肠 镜 检 查
入 院 结 肠 镜 检 查 示 全 结 肠 黏 膜 呈 大 小 不 等 结 节 状 隆
起 , 管 网 、 肠 袋消失 , 血 结 回盲 部 、 结 肠 黏 膜 充 血 、 烂 , 升 糜 渗 出较 多 ,可 见 直 径 0 3 3 e 大 小 不 等 有 蒂 或 无 蒂 息 肉 ; -— m 横 结 肠 、 结 肠 、 乙状 结 肠 黏 膜 呈 结 节 样 改 变 . 膜 表 面 降 直 黏 无 明 显 充 血 、 烂 和 溃 疡 。 组 织 病 理 活 检 示 结 肠 黏 膜 急 慢 糜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ITD816V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ITD816V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ITD816V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Invasive Systemic Mastocytosis,ISM)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骨髓增生性肿瘤,其特点是肥大细胞异常增生和激活,导致全身多个器官的受累和功能异常。

该病患者往往伴有KITD816V突变,是一种常见的突变类型。

本文将介绍一例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该病例为一名男性患者,52岁,主要症状为皮肤搔痒、荨麻疹样皮疹、面部红斑、恶心、呕吐和腹痛等。

临床检查发现患者体表多处散在荨麻疹样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脾大可触及。

骨髓活检显示肥大细胞浸润。

进一步基因检测确认患者携带KITD816V突变。

根据以上症状和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治疗方面,患者首先接受了对症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

然而,由于病情进展迅速且存在器官功能受损的风险,进一步的治疗策略需要考虑。

根据文献综述结果,针对KITD816V突变,可选择使用靶向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然而,这些药物的疗效尚无确切证据,而且由于该病罕见性,临床试验难度较大。

因此,治疗决策需要患者和医生充分的讨论和权衡。

目前,对于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指导方针。

一般认为,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以及规范的随访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对于KITD816V突变患者,靶向药物可能是一种可选的治疗策略,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文献复习发现,对于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研究相对有限,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基于单个病例报告和小样本研究。

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不同治疗策略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总之,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伴KITD816V突变是一种罕见且具有挑战性的疾病。

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尚无明确的指导方针,而靶向药物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

(整理)试比较肥大和增生2种不同的病理过程

(整理)试比较肥大和增生2种不同的病理过程

1.试比较肥大和增生2种不同的病理过程肥大:肥大的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肥大深染,肥大组织与器官体积均匀增大。

肥大的细胞内许多细胞原癌基因活化,导致DNA含量和细胞器数量增多,结构蛋白合成活跃,细胞功能增强,但肥大产生的功能代偿作用是有限度的增生:增生时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和细胞核形态正常或稍增大。

细胞增生可为弥漫性和局限性,分别表现为增生的组织、器官均匀弥漫性增大,或者在组织器官中形成单发或多发性增生结节。

大部分病理性的细胞增生会因有关因素的去除而停止。

若细胞过度失去控制,则课演变为肿瘤性增生2.简述坏死的基本病变和类型㈠坏死的基本病变1细胞核的变化: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2细胞质的变化3间质的变化㈡坏死的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干酪样坏死、脂肪坏死、坏疽(干性,湿性,气性)㈢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3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作用: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结局: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后2-3天即可出现,自下向上或从周围向中心生长推进,填补创口或机化异物随时间的推移,肉芽组织按其生长的先后顺序逐渐成熟。

其主要形态标准为:间质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消失,部分毛细血管官腔闭塞、数目减少,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变成纤维细胞。

时间再长,胶原纤维量更多,发生玻璃样变。

至此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转化为老化阶段的瘢痕组织。

4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的利弊利: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坚固性弊:瘢痕收缩,特别是发生于关节附近和重要器官的瘢痕,常引起关节挛缩或活动受限,如十二指肠溃疡瘢痕课引起幽门梗阻;瘢痕性粘连,器官间或器官与体腔壁间的纤维性粘连常影响其功能;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又称肥大性瘢痕,如果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扩延称为瘢痕疙瘩(蟹足肿)5皮肤创生愈合的基本过程,常见类型伤口的早起变化,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一期愈合二期愈合6骨折愈合的过程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7不同类型的血栓及形态白色血栓(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混合血栓(主要由淡红色无结构的呈分支状或不规则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和充满小梁间纤维蛋白网的红细胞所构成。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5例临床病理分析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5例临床病理分析
『 图分 类 号】 R 5 . 中 7 82 4 f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10 — 9 3 20 )0 04 — 3 文 00 4 6 (0 8 1— 6 6 0
Cut e u maso y o i :a ln c pa ho og c l n y i o 5 a e an o s t c t ss ci i o t l ia a al ss f 1 c s s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 年 3 鲞箜 塑 』 08 7 Q
皇 Q 盟 b
! :
: Q
皮肤 肥 大 细胞 增 生 症 1 临床 病 理 分析 5例
许 霞 ・ ,潘 云 : ,王
医院皮肤性病科 ,四川 成都
论著
琳s ,李甘地 ,廖殿英
成都 6 0 4 ;2 10 1 .大理学 院附属 医院病理科 ,云南 大理 6 10 ;3 70 0 .四川大学华西 6 04 ) 10 1
e p e s d n ih o t o wev as s Al c s s h we n g tv san o x r s e i eg t u f t le c e . l a e s o d e ai e ti f r CDl nd S-I 0. Concu i ns Cu n o s m a - aa O lso : a t eu s
XU Xi a,PAN Yu n,W ANG Li n,LI Ga di LI n— , AO Din i g a -y n
( eate to a ooy D p r n f Pt l ,WetC i opt,S ha nvr t hn d 10 1 hn ) m h g s hn H sil i un U i sy eg u 6 0 4,C i a a c e i ,C a

儿童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儿童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DOI:10・2966/ji issn.1773-5323・2022.07・206 •病例报告•儿童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殷楚云邹尧阮敏刘晓明常丽贤竺晓凡1病例资料患儿,女,11岁,2019年9月23日因“发现皮肤出血点1月,发热6天”入院”入院前1月余出现皮肤出血点,伴有面色苍白,无发热、咳嗽、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按皮肤过敏予以外用药物治疗”22余天后出现发热,遂至当地儿童医院查血常规示:PLT 9x103/L,给予免疫球蛋白输注,无好转,遂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示:HU77n/L,WBC823x W^^L, PLT31xl63/L,CT示:两侧少量胸腔积液,脾大”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3岁时曾患“过敏性紫癜”,已治愈,有“免疫球蛋白”输注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可,中度贫血貌,双下肢可见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脏肋下2c叫脾脏肋下4c叫质均韧,无触痛,边缘锐利,心肺及神经系统查体均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WBC14.39xl03/L,RBC 2.45 xl01Z//L,HU77n/L,PCT9x10/L,幼稚细胞30%°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原始粒细胞增多(30%)易见大量片状分布肥大细胞(15%),不除外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合并克隆性造血非肥大细胞疾病(SM-AHNMD)°白血病免疫分型示:(1)异常细胞群约占有核细胞的20.3%;表达CD34、CDn7、HLA-DR、CD38、CD13、CD33、CD123;部分表达CD15、CD19;弱表达MPO,CD64;不表达CD16、CD11U,CD7,CD52,CD34,CD14,CD17,T dT,c CD77, cCD3;结论:符合AML表型,粒系SSC减小,以不成熟粒细胞为主,CD11/CD16、CD13/CD11U分化抗原表达异常;(2)另外有一群细胞,约占17%,高表达CD117,结合骨髓形态,考虑为肥大细胞,请结合形态学及遗传学检查”电镜:AML-M2U”白血病43种融合基因检测-AML7-ETO融合基因阳性”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ML基因、:TP53基因、BCR/ABL未见异常”染色体核型:46,XX,add(7)(q36),t(8;21)(q22;q22)[12]/46,XX[/°血液系统疾病基因: K/T基因编码序列发现D817Y错义突变”脑脊液常规生化及流式检测均未见异常”彩超:肝大,肝实质回声增强,胆囊壁厚,胆囊内轻度胆汁淤积,脾脏重度大,脾周肿大淋巴结,腹腔积液,胰脏、肾脏未见异常”根据以上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ICM)分析,AML-M2U诊断成立;根据2210年WHO关于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诊断标准[7],符合主要诊断标准:骨髓和/或其他皮外器官有多灶性致密性肥大细胞浸润(M 3个肥大细胞聚集)以及一项次要诊断标准:骨髓、血或其他皮外器官检出c-EP817密码子突变, SM诊断成立。

肥大细胞增生症ppt课件

肥大细胞增生症ppt课件
•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出现大疱时,应与遗传性大疱性表皮 松解症、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儿童大疱性类天疱疮 等鉴别。
• 肿瘤性与反应性肥大细胞增生的鉴别: 类胰蛋白酶、CD117免疫组化标记可以确认肥大细胞浸润, 检测CD25可以鉴别肿瘤性与反应性增生的肥大细胞。
诱发介质释放的因素
• 昆虫叮咬、搔抓、感染、辛辣食物、水生贝壳类 动物、摄入酒精和某些干酪、温度过高或过低、 身体疲劳、精神紧张、侵袭性操作、某些药物: 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镇痛药、水杨酸盐、普 鲁卡因、维生素B、奎宁、东莨菪碱、阿托品、 多粘菌素B等。
症; • ASM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 SSM冒烟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 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PD骨髓增殖性疾病; • AN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鉴别诊断
•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应与肥大细胞活化和介质释放有相 似临床表现的疾病相鉴别,如血管性水肿、类癌综合征、 嗜铬细胞瘤、血管活性肠肽瘤、骨转移瘤、胃泌瘤。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脏器受累的表现
• 皮肤表现:色素性荨麻疹最常见,也可为播散性皮肤肥大 细胞瘤
• 造血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 • 肝脾增大、门脉高压 • 淋巴结肿大 • 消化道吸收不良 • 溶骨性病变、病理性骨折
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CM)
• 常见于儿童 • 1岁内起病 • 病变仅局限于皮肤 • 有自发缓解趋势
肥大细胞增生症的治疗
• 目前对于肥大细胞增生症没有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 避免上述诱发因素,以免诱发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引 起一系列的症状。
• H1、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酮替芬、西替利嗪 • 白三烯抑制剂:孟鲁司特可缓解潮红、瘙痒、胃肠痉挛性
疼痛 • 色苷酸钠可减轻胃肠道症状 • 介质引起的过敏反应,首选肾上腺素。发生低血压、晕厥

世卫组织(WHO)骨髓瘤和急性白血病临床分型(2016版)

世卫组织(WHO)骨髓瘤和急性白血病临床分型(2016版)

世卫组织(WHO)骨髓瘤和急性白血病临床分型(2016版)整理:血液科那条鱼来源:肿瘤资讯自2008年世卫组织(WHO)血液肿瘤和淋巴瘤临床分型公布之后,骨髓瘤和急性白血病的某些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有了长足研究发展,包括基因表达分析和下一代基因测序,对完善疾病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策略帮助巨大。

因此,WHO纳入最新的临床研究、预后研究、形态学研究、免疫学研究和基因研究等数据,对2008版骨髓瘤和急性白血病临床分型进行修正和更新。

骨髓肿瘤和急性白血病WHO分型骨髓增生性肿瘤(MPN)慢性髓系白血病,BCR-ABL1阳性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纤维化前期/早期阶段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纤维化明显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未另作规定(NOS)骨髓增生性肿瘤,未归类肥大细胞增多症髓系/淋系肿瘤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A或FGFR1基因异常,或伴PCM1-JAK2髓系/淋系肿瘤伴PDGFRA基因重组髓系/淋系肿瘤伴PDGFRB基因重组髓系/淋系肿瘤伴FGFR1基因重组暂时分型:髓系/淋系肿瘤伴PCM1-JAK2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肿瘤(MDS/MPN)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BCR-ABL1阴性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肿瘤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DS/MPN-RS-T)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伴单系发育异常MDS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MDS伴单系发育异常和环状铁粒幼红细胞MDS伴多系发育异常MDS伴原始细胞过多MDS伴异常核型del(5q)未分类MDS暂时分型: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骨髓肿瘤伴生殖细胞倾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相关肿瘤AML伴重现型遗传异常AML伴t(8;21)(q22;q22.1);RUNX1-RUNX1T1AML伴inv(16)(p13.1q22) 或t(16;16)(p13.1;q22);CBFB-MYH11AML伴PML-RARAAML伴t(9;11)(p21.3;q23.3); MLLT3-KMT2AAML伴t(6;9)(p23;q34.1); DEK-NUP214AML伴inv(3)(q21.3q26.2) 或t(3;3)(q21.3;q26.2); GATA2,MECOMAML(巨核细胞)伴t(1;22)(p13.3;q13.3); RBM15-MKL1暂时分型:AML伴BCR-ABL1AML伴NPM1突变AML伴CEBPA等位基因突变暂时分型:AML伴RUNX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伴脊髓发育异常相关改变治疗相关骨髓肿瘤急性髓系白血病,NOSAML伴微分化型AML伴未成熟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纯红系白血病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全髓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骨髓肉瘤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骨髓增生一过性骨髓细胞生成异常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白血病系列不明性急性白血病急性未分化性白血病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伴t(9;22)(q34.1;q11.2); BCR-ABL1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伴t(v;11q23.3); MLL重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B/髓系,NOS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T/髓系,NOS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NOS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9;22)(q34.1;q11.2);BCR-ABL1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v;11q23.3);KMT2A重组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12;21)(p13.2;q22.1); ETV6-RUNX1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超二倍体核型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亚二倍体核型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5;14)(q31.1;q32.3) IL3-IGH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1;19)(q23;p13.3);TCF3-PBX1暂时分型:BCR-ABL1样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暂时分型: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iAMP21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暂时分型:早期前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暂时分型: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慢性髓系白血病加速期的诊断标准符合下列至少1项血液学/细胞学指标或TKI治疗响应条件·白细胞计数持续性增加(>10 x 10^9/L),且治疗无效。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IT_D816V_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IT_D816V_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

第59卷 第4期2023年08月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J O U R N A LO FQ I N G D A O U N I V E R S I T Y (M E D I C A LS C I E N C E S)V o l .59,N o .4A u gu s t 2023㊃经验介绍㊃[收稿日期]2022-06-23; [修订日期]2023-02-17[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 R 2019MH 096)[第一作者]吴春燕(1993-),女,硕士研究生㊂[通信作者]吴少玲(1971-),女,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㊂E -m a i l :q d w u s h a o l i n g@163.c o m ㊂顾华丽(1973-),女,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㊂E -m a i l :q d gu h u a l i @163.c o m ㊂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 I T D 816V 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吴春燕1,武智敏1,周春晓1,吴少玲2,顾华丽3(青岛大学,山东青岛 266071 1 医学部; 2 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3 附属医院急诊科)[摘要] 目的 探讨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 I T D 816V 突变的临床特点㊁诊治方法和经验㊂方法报告1例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 I T D 816V 突变病人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病因㊁临床特点㊁诊治经过及治疗经验㊂结果 病人经伊马替尼及阿伐替尼治疗后症状稍有改善㊂结论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 I T D 816V 突变病例较为少见,容易漏诊,应尽早明确分型诊断以指导治疗㊂[关键词] 肥大细胞增生症,系统性;阿伐替尼;病例报告[中图分类号] R 551.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2096-5532(2023)04-0607-03d o i :10.11712/jm s .2096-5532.2023.59.13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网络出版] h t t ps ://l i n k .c n k i .n e t /u r l i d /37.1517.R.20230925.1224.006;2023-09-27 08:47:20A G G R E S S I V ES Y S T E M I C M A S T O C Y T O S I S W I T H K I T D 816V M U T A T I O N :A C A S E R E P O R T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WUC h u n y a n ,WUZ h i m i n ,Z H O UC h u n x i a o ,WUS h a o l i n g ,G U H u a l i (D e p a r t m e n t o fM e d i c i n e ,Q i n g d a oU n i v e r s i t y ,Q i n g -d a o 26607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 O b j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f e a t u r e s ,d i a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m e th o d s ,a n d e x p e ri e n c e o f a g g r e s s i v e s y s t e m i cm a s t o c y t o s i sw i t h K I T D 816V m u t a t i o n . M e t h o d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r e p o r t s a p a t i e n tw i t h a g g r e s s i v e s y s t e m i cm a s t o c y t o s i s w i t h K I T D 816V m u t a t i o na n d c o n d u c t s a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t o s u mm a r i z e i t s e t i o l o g y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d i a g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e x p e r i e n c e . R e s u l t s T h e p a t i e n tw a s i m p r o v e d s l i g h t l y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w i t h i m a t i n i b a n d a v a p r i t i n i b . C o n c l u s i o n A g gr e s s i v e s y s t e m i c m a s t o c y t o s i sw i t h K I T D 816V m u t a t i o n i s r e l a t i v e l y r a r e i n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w h i c ho f t e n l e a d s t om i s s e dd i a gn o s i s ,a n d t y p i n g a n dd i a g n o s i s s h o u l db e c o n f i r m e d a s e a r l y as p o s s i b l e t o g u i d e t r e a t m e n t .[K E Y W O R D S ] m a s t o c y t o s i s ,s y s t e m i c ;a v a p r i t i n i b ;c a s e r e po r t s 肥大细胞增生症是一组以异常肥大细胞的克隆性增生以及异常肥大细胞在皮肤和(或)不同的皮肤外器官中积累而引起的异质性疾病,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 M )是其中的一大类疾病㊂2017年修订的世界卫生组织(WHO )分类将肥大细胞增生症列为一个独立的疾病类型,S M 又可划分出5种亚型,即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I S M )㊁冒烟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 S M )㊁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A S M )㊁伴发其他克隆性血液病的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 M -A HN )和肥大细胞白血病(M C L )[1]㊂S M 病人极为罕见,目前国内报道仍以个案为主㊂本文对我院收治1例K I T D 816V 突变阳性的A S M 病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病因㊁临床特点㊁诊治经过及治疗经验㊂1 病例报告病人,男,77岁㊂于2022年3月29日因乏力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门诊㊂病人1月前间断出现四肢乏力,无胸闷气促,无咳嗽㊁咳痰,无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胸闷㊁心悸,无腹痛㊁腹泻,无尿频㊁尿急㊁尿痛等不适㊂否认食物药物等过敏史㊂查体: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贫血貌,睑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㊁无压痛及反跳痛,肝缘肋下未扪及,脾缘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㊂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5.78ˑ109/L ,红细胞计数2.81ˑ1012/L ,血红蛋白86g /L ,血小板203ˑ109/L ,红细胞沉降率42mm /1h ;血钙水平2.20mm o l /L ;血免疫球蛋白λ轻链2.24g /L ,κ轻链/λ轻链1.16;尿免疫球蛋白κ轻链34.00m g /L ,免疫球蛋白L 轻链10.60m g /L ㊂脊柱㊁骨盆㊁头颅D R 正侧位检查示:脊柱㊁骨盆㊁头颅板障密度增高㊂骨髓涂片检查示:增生不良骨髓象,粒红两系增生欠佳,巨核细胞数量可,血小板易见㊂骨髓活检病理示:骨髓细胞容积80%,间质纤维增生明显,内见可识别粒红系细胞,比例大致正常,均偏成熟;巨核细胞可见,呈分叶核;骨小梁间见一类细胞呈片状增生,比例升高,核呈卵圆形,胞浆透亮或有颗粒感,H E 染色不易确切分类(图1)㊂特殊染色:网状纤维(M F3级),普鲁士蓝(-),M a s s o n 染色胶原化分级2级㊂骨髓内片状增生细胞免疫组化示:C D 117(+),C D 25(+),C D 2(+),C D 68(部分+),髓过氧化物酶粒细胞(-),L y s o z y m e 粒细胞(-),特殊染色甲苯胺蓝(+)㊂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骨髓内片状增生细胞为肿瘤性肥大细胞,倾向S M ㊂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查:成熟淋巴细胞0.3036,髓系原始细胞0.0004,幼稚及成熟粒细胞0.5566,成熟单核细胞0.0394,幼稚红细胞0.0262,B 祖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08青 岛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59卷细胞0.0021,嗜酸细胞0.0049,肥大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为3.26%㊂脱氧核糖核酸测序C -K I T (E X O N 17)突变检测示:K I T D 816V 阳性,融合基因初筛复查E T V 6-P D G F R A 阴性;细胞分子遗传检查染色体未见异常㊂根据2017修订版WHOS M 诊断标准确诊A S M ㊂予甲磺酸伊马替尼片400m g 每天1次口服治疗㊂伊马替尼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 D A )批准,用于治疗A S M 中K I T D 816V 未突变或突变状态未知的成人病人的药物[2-3]㊂本文病人基因检测提示K I T D 816V 阳性,由于K I T D 816V阳性病人常对伊马替尼耐药[4],遂改为阿伐替尼40m g 每天1次口服治疗㊂病人口服阿伐替尼治疗1个月后,精神㊁饮食㊁睡眠较前好转,未表现出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㊂因病人个人原因未再使用阿伐替尼,后未再规范随访㊂①H E 染色,放大100倍;②H E 染色,放大400倍㊂图1 病人骨髓活检病理2 讨 论S M 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克隆性血液系统肿瘤,目前S M的发病率尚不确切,但肥大细胞增生症的患病率估计为1/10000[5],成人病人常表现为S M [6],儿童则主要表现为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7-9]㊂A S M ㊁S M -A HN ㊁M C L 被称为晚期S M (A d v S M )[10]㊂S M 的预后及治疗与疾病的分型密切相关[11-14],其中A S M 的预后较差,诊断过程耗费时间长,病情进展快,误诊率高,因此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㊂目前研究认为,S M 发病与K I T 基因密切相关,几乎所有情况下都是由激活的K I T D 816V 突变驱动的,该突变导致肿瘤肥大细胞的生长和积累[15-16],超过80%的S M 病人可检测到K I T D 816的突变[10,17],在A d v S M 的K I T D 816V 突变更高达95%[18]㊂对于疑似S M 的病人,K I T 骨髓检测突变分析是诊断金标准,在骨髓抽吸不理想时可用外周血替代㊂2017修订版WHOS M 诊断标准包括1个主要诊断标准和4个次要诊断标准㊂1个主要诊断标准:骨髓和(或)其他皮外器官切片中检测到肥大细胞多灶致密浸润(ȡ15个肥大细胞聚集);4个次要诊断标准:①在骨髓或其他皮外器官的活检切片中,浸润的肥大细胞>25%为纺锤形或非典型形态,或骨髓穿刺涂片中>25%的肥大细胞为未成熟或非典型;②在骨髓㊁血液或其他皮外器官中检测到K I T D 816V突变;③骨髓㊁血液或其他皮外器官中的肥大细胞除了表达正常的肥大细胞标志物外,还表达C D 25,伴或不伴C D 2表达;④血清总类胰蛋白酶持续增高>20μg /L (在伴相关髓系肿瘤的情况下则该参数无效)㊂存在主要标准和ȡ1个次要标准,或存在ȡ3个次要标准时,即可诊断为S M ㊂本例病人骨髓病理㊁免疫组化㊁流式细胞学检查显示,骨髓中有多灶性的肿瘤性肥大细胞浸润>15个肥大细胞聚集,符合S M 的主要诊断标准;骨髓检测到K I T D 816V 突变,免疫组化检测C D 117(+)㊁C D 25(+)㊁C D 2(+)㊁C D 68部分(+),符合S M 的两项次要诊断标准,故S M 诊断成立㊂A S M 的诊断需要在符合S M 的诊断标准基础上,有1项或者多项C 类症状㊂C 类症状包括:①肿瘤性肥大细胞浸润引起的骨髓功能障碍,表现为ȡ1种血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数<1.0ˑ109/L ,血红蛋白<100g /L ,和(或)血小板计数<100ˑ109/L ;②可触及肝大伴肝功能损害㊁腹水和(或)门静脉高压;③骨受累,伴有较大溶骨性病变(ȡ2c m ),伴或无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引起的病理性骨折除外);④可触及脾大伴脾功能亢进;⑤由于胃肠道肥大细胞浸润导致吸收不良和体质量减轻㊂该例病人存在的C 类症状包括骨髓功能受损,表现为ȡ1种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86g /L ,故A S M 诊断成立㊂S M 病人临床常表现为反复出现的皮肤过敏反应㊁消化道溃疡㊁慢性腹泻㊁骨质疏松等㊂本文病人体型偏瘦,食欲一般,无皮肤过敏史㊂S M 病人临床常有皮肤过敏反应的表现,如面色潮红㊁荨麻疹㊁皮肤瘙痒或疼痛等,主要是因为肥大细胞介质组胺㊁类胰蛋白酶㊁白三烯㊁前列腺素㊁细胞因子等释放到外周组织导致[19],但A S M 病人皮损表现较少见㊂A S M 属于A d v S M ,目前除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暂无治愈方法[20-21]㊂与I S M 相比,A S M 的侵袭性更高,预后更差[16,22],A d v S M 病人的总生存期(O S )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中位O S ɤ3.5年[22]㊂一项对342例成人S M 的生存率研究和预后因素研究显示,I S M 病人的中位O S 为198个月,A S M 病人的中位O S 为41个月,S M -A HN 病人的中位O S 为24个月,M C L 病人的中位O S2个月[14]㊂因此,应对A d v S M 尽早进行治疗㊂若基因检测提示K I T D 816V 阳性,建议治疗首选阿伐替尼;若K I T D 816V 阴性,可口服伊马替尼治疗㊂虽然A d v S M 病人的预后较差,但近年来K I T D 816V基因突变的鉴定和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显著提高了A d v S M 的整体预后㊂在两项阿伐替尼治疗A d v S M 病人的研究中,E X P L O R E R1期研究显示所有的A d v S M 病人的中位O S46.9个月[23];P A T H F I N D E R2期研究显示,32例可评估的A d v S M 病人总缓解率(O R R )为75%[18]㊂以上两项研究显示,阿伐替尼的应用极大改善了A d v S M 病人的生存时间㊂并且阿伐替尼药物不良反应较小,仅仅表现为轻微疲劳㊁头痛㊁皮疹㊁带状疱疹㊁贫血㊁血小板减少等㊂2021年6月,F D A 已批准阿伐替尼用于治疗A d v S M ㊂因此,A d v S M 病人建议首选阿伐替尼㊂A S M 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疾病,国内报道较少,国外报道S M 较多,甚至不乏较大的临床试验,而在我国却罕见报道,这可能和S M 的病情较轻㊁临床症状多样,从而被漏诊误诊有关㊂因此,对于反复出现皮肤过敏反应㊁消化道溃疡㊁慢性腹泻㊁骨质疏松等病人,应高度怀疑S M 可能㊂应重视提高S M 的诊疗规范,重视病史采集㊁体格检查,强调分子检测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期吴春燕,等.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 I T D816V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609及免疫表型对S M的诊断意义,争取早确诊㊁早治疗㊁减少漏诊误诊[24]㊂[参考文献][1]P A R D A N A N IA.S y s t e m i cm a s t o c y t o s i s i na d u l t s:2021U p-d a t eo n d i a g n o s i s,r i s k 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m a n a ge m e n t[J].A m e r i c a n J o u r n a l o fH e m a t o l o g y,2021,96(4):508-525.[2]A K I NC,B R O C K OW K,D AM B R O S I O C,e t a l.E f f e c t s o ft y r o s i n ek i n a s e i n h i b i t o rS T I571o nh u m a n m a s t c e l l sb e a r i n g w i l d-t y p eo r m u t a t e d c-k i t[J].E x p e r i m e n t a l H e m a t o l o g y, 2003,31(8):686-692.[3]V E G A-R U I Z A,C O R T E SJE,S E V E R M,e t a l.P h a s eⅡs t u d y o f i m a t i n i b m e s y l a t ea s t h e r a p y f o r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y s t e-m i cm a s t o c y t o s i s[J].L e u k e m i aR e s e a r c h,2009,33(11):1481-1484.[4]R E I T E R A,G E O R G ETI,G O T L I BJ.N e w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nd i a g n o s i s,p r o g n o s t i c a t i o n,a n dt re a t m e n to fa d v a n c e ds y s t e-m i cm a s t o c y t o s i s[J].B l o o d,2020,135(16):1365-1376. [5]B R O C K OW K.E p i d e m i o l o g y,p r o g n o s i s,a n dr i s kf a c t o r s i nm a s t o c y t o s i s[J].I mm u n o l o g y a n d A l l e r g y C l i n i c so f N o r t hA m e r i c a,2014,34(2):283-295.[6]WO L F F K,K OMA R M,P E T Z E L B A U E R P.C l i n i c a la n dh i s t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a s p e c t s o f c u t a n e o u sm a s t o c y t o s i s[J].L e u k e-m i aR e s e a r c h,2001,25(7):519-528.[7]W I E C H E R ST,R A B E N H O R S T A,S C H I C K T,e t a l.L a r g em a c u l o p a p u l a r c u t a n e o u s l e s i o n sa r e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f a v o r a b l e o u t c o m e i nc h i l d h o o d-o n s e t m a s t o c y t o s i s[J].T h eJ o u r n a lo fA l l e r g y a n dC l i n i c a l I mm u n o l o g y,2015,136(6):1581-1590.e3.[8]L A N G E M,H A R T MA N N K,C A R T E R M C,e t a l.M o l e c u-l a r b a c k g r o u n d,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o f p e d i a t r i c m a s t o c y t o s i s:s t a t u s2021[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M o l e c u-l a r S c i e n c e s,2021,22(5):2586.[9]H E RMA N SM A W,P A S MA N SSG M A,A R E N D SNJT,e t a l.H i s t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r e i n s t r u m e n t a l t od i s-t i n g u i s hm o n o m o r p h i c f r o m p o l y m o r p h i cm a c u l o p a p u l a r c u t a-n e o u sm a s t o c y t o s i s i nc h i l d r e n[J].C l i n i c a l 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D e r m a t o l o g y,2022,47(9):1694-1702.[10]U S T U N C,A R O C K M,K L U I N-N E L E MA N S H C,e ta l.A d v a n c e ds y s t e m i cm a s t o c y t o s i s:f r o m m o l e c u l a ra n d g e n e t i cp r o g r e s st o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J].H a e m a t o l o g i c a,2016,101(10):1133-1143.[11]E S C R I B A N OL,A L V A R E Z-TWO S E I,SÁN C H E Z-MUÑO ZL,e t a l.P r o g n o s i s i na d u l t i n d o l e n t s y s t e m i cm a s t o c y t o s i s:a l o n g-t e r ms t u d y o f t h eS p a n i s hN e t w o r ko n M a s t o c y t o s i s i na s e r i e s o f145p a t i e n t s[J].T h eJ o u r n a l o fA l l e r g y a n dC l i n i c a lI mm u n o l o g y,2009,124(3):514-521.[12]P A R D A N A N IA,L I M K H,L A S H O T L,e t a l.P r o g n o s t i-c a l l y r e l e v a n t b r e a kd o w no f123p a t ie n t sw i t h s y s t e m i cm a s t o-c y t o s i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o t h e rm y e l o i dm a l i g n a n c i e s[J].B l o o d,2009,114(18):3769-3772.[13]P A R D A N A N IA,L I M K H,L A S H O TL,e t a l.WHOs u b-v a r i a n t s o f i n d o l e n tm a s t o c y t o s i s:c l i n i c a l d e t a i l s a n d p r o g n o s-t i c e v a l u a t i o n i n159c o n s e c u t i v ea d u l t s[J].B l o o d,2010,115(1):150-151.[14]L I M K H,T E F F E R IA,L A S H OTL,e t a l.S y s t e m i cm a s t o-c y t o s i s i n342c o n s e c u t i v e ad u l t s:s u r v i v a l s t u d ie s a n d p r o g n o s-t i c f a c t o r s[J].B l o o d,2009,113(23):5727-5736. [15]J A R A-A C E V E D O M,T E O D O S I O C,S A N C H E Z-MUÑO ZL,e t a l.D e t e c t i o no f t h eK I T D816V m u t a t i o n i n p e r i p h e r a lb l o o do fs y s t e m ic m a s t o c y t o s i s:d i a g n o s t i ci m p l i c a t i o n s[J].M o d e r nP a t h o l o g y,2015,28(8):1138-1149.[16]S HOMA L IW,G O T L I BJ.R e s p o n s e c r i t e r i a i n a d v a n c e d s y s-t e m i cm a s t o c y t o s i s:e v o l u t i o n i n t h e e r a o fK I Ti n h i b i t o r s[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 M o l e c u l a r S c i e n c e s,2021,22(6):2983.[17]A R O C K M,S O T L A R K,A K I NC,e t a l.K I T m u t a t i o na n a-l y s i s i n m a s tc e l ln e o p l a s m s: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o ft h eE u r o-p e a n C o m p e t e n c e N e t w o r k o n M a s t o c y t o s i s[J].L e u k e m i a, 2015,29(6):1223-1232.[18]G O T L I BJ,R E I T E R A,R A D I A D H,e ta l.E f f i c a c y a n ds a f e t y o f a v a p r i t i n i b i na d v a n c e ds y s t e m i cm a s t o c y t o s i s:i n t e-r i m a n a l y s i so f t h e p h a s e2P A T H F I N D E Rt r i a l[J].N a t u r e M e d i c i n e,2021,27(12):2192-2199.[19]岳万波,徐倩玥,余红.肥大细胞增生症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35(8):505-508. [20]V A L E N T P,S P E R R W R,A K I N C.H o wI t r e a t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d v a n c e ds y s t e m i c m a s t o c y t o s i s[J].B l o o d,2010,116(26):5812-5817.[21]U S T U NC,G O T L I BJ,P O P A T U,e t a l.C o n s e n s u so p i n i o no n a l l o g e n e i ch e m a t o p o i e t i cc e l l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i n a d v a n c e d s y s t e m i c m a s t o c y t o s i s[J].B i o l o g y o f B l o o d a n d M a r r o w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J o u r n a lo ft h e A m e r i c a n S o c i e t y f o rB l o o da n d M a r r o w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2016,22(8):1348-1356.[22]D E A N G E L O DJ,R A D I A D H,G E O R G E TI,e t a l.S a f e t ya n de f f i c a c y o f a v a p r i t i n ib i na d v a nc e ds y s t e m i cm a s t o c y t o s i s:t h e p h a s e1E X P L O R E Rt r i a l[J].N a t u r e M e d i c i n e,2021,27(12):2183-2191.[23]J A S O N G,R A D I A D E E P T IH,G E O R G E T R A C YI,e t a l.P u r e p a t h o l o g i cr e s p o n s e i s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i m p r o v e do v e r a l l s u r v i v a l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a d v a n c e ds y s t e m i c m a s t o c y t o s i sr e-c e i v i n g a v a p r i t i n i bi nt h e p h a s eⅠE X P L O R E R s t ud y[J].B l o o d,2020,136(S1):37-38.[24]郑丽媛,曲明辉,钟睿琦,等.特殊形态的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1,28(8):673-677.(本文编辑黄建乡)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ITD816V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ITD816V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ITD816V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KITD816V突变1例并文献复习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罕见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介绍一例罕见的疾病——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ystemic mastocytosis,SM)。

同时,我们将进行文献复习,以进一步了解该疾病。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系统疾病,起源于骨髓的肥大细胞,在全身多个组织中出现异常增生。

这种疾病通常与KITD816V突变有关。

我们报道的病例是一位52岁的男性患者,主诉多年来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红疹、瘙痒和全身不适。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肝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并且肝功能、肾功能也出现异常。

骨髓穿刺检查显示细胞增生紊乱,肥大的细胞异常增多,进一步检测发现患者携带KITD816V突变。

根据这些表现,患者被诊断为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对于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治疗,现在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

通常情况下,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以及控制细胞增生。

针对KITD816V突变的目标治疗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在进行文献复习时,我们注意到有关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多为小样本病例报告。

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骨髓移植两种。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CD25单克隆抗体以及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骨髓移植在一些患者中也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然而,更多规模较大、随机对照的研究还是有必要的。

此外,许多研究也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诊断和监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包括骨髓穿刺、免疫组化和基因分析等方法。

由于该疾病罕见且症状多样化,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罕见且复杂的疾病,其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

通过对本文患者病例的报道和文献复习,我们希望能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肥大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有哪些?

肥大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有哪些?

肥大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关节疼痛、骨痛、丘疹、斑疹、虚脱、瘙痒、呕吐、溃疡、腹泻、水肿、皮肤瘀点、皮肤瘀斑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病人有关节痛,骨痛和过敏样症状。

其他还有刺激H2组胺受体所致的症状(胃酸和粘液分泌增加)。

病人因此常有消化道溃疡和慢性腹泻问题。

组织活检可见组胺含量极高,与肥大细胞聚集程度相一致。

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时,尿内组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也高,血浆内组胺可升高。

有报道血浆内类胰蛋白酶、肝素、前列腺素D2(PGD2)浓度升高。

本病约1/2患者在生后6个月前发病,1/4发生于青春期前。

皮肤损害包括斑疹、丘疹、结节、斑块、水疱或大疱。

偶见毛细血管扩张,瘀点或瘀斑。

初起时类似荨麻疹,但不消退,皮损持久存在,并逐渐呈鹿皮色或石板色。

用力划或摩擦皮肤时常发生风团和风团周围红斑(Darier征)。

损害常稍高起,结节可为坚实性,散发或互相融合,表面呈淡褐色蜡样外观。

临床上1/3到1/2的患者的正常皮肤划痕时皮肤绘纹症阳性。

服用组胺释放剂如酒精、吗啡或可待因或大面积摩擦后,由于组胺大量释放可发生严重症状,如瘙痒、全身弥漫性潮红,甚至虚脱、头疼、心动过缓、低血压,伴发疲困、食欲减退、腹泻和关节疼。

本病在临床上可分以下几型:1.孤立性肥大细胞瘤出生时或生后第1周出现孤立性结节。

旱丘疹或高起圆形或卵圆形斑块,直径可达20mm。

表面光滑或稍呈疣状(橘皮状)。

损害上可见水肿、风团、水疱甚至大疱。

有时亦有发生数个肥大细胞瘤者。

大多数孤立性肥大细胞瘤在10岁前自然消退。

2.儿童型泛发性肥大细胞增生症通常见于生后第1周,表现为玫瑰色瘙痒性风团状轻度色素斑疹、丘疹或结节。

损害为卵圆形或圆形直径5~15mm小等,可互相融合,颜色淡黄到褐红。

疾病早期常见水疱或大疱形成。

通常青春期前,皮损在数年内自然消退,但亦有持续到成人期者。

本病有可能发生系统性损害,但发生恶性系统性疾病者极罕见。

3.成人型泛发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具有典型风团的淡褐色丘疹和结节最常见,播散发生于全身,特别是上臂、小腿和躯干部。

肥大细胞增多症怎样治疗?

肥大细胞增多症怎样治疗?

肥大细胞增多症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肥大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治疗肥大细胞增多症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肥大细胞增多症应该吃什么药。

*肥大细胞增多症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通常见于儿童或成人。

单个的肥大细胞瘤可自然消退。

色素性荨麻疹在青春期到来前可完全消退或基本好转。

这些状态很少发展为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对瘙痒通常只要用H1 抗组胺药治疗即可(见上文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

全身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的症状需用H1 抗组胺药或H2 抗组胺药。

由于认为前列腺素尤其是PGD2 参与与肥大细胞有关的症状,故可小心一试阿司匹林疗法;阿司匹林及其同类药物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同时,可使白三烯生成增加。

如果胃肠道症状未能很好控制,应口服色甘酸钠200mg,每日4次(2~12岁儿童100mg),每日4次(每日不超过40mg/kg)。

尚无使组织肥大细胞减少的有效治疗方法。

1.可应用抗组胺剂和抗5-羟色胺剂如赛庚啶可减轻荨麻疹瘙痒和发红。

2.口服甲氧补骨脂素和UVA照射,可使大多数病例皮损消退,但停药后常复发,但亦有报告1/4的病例疗效持续达5年之久。

3.损害内注射曲安奈德(确炎舒松)或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封包,亦可使皮损消退,但停药后即复发。

4.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心痛定)10mg,3次/d,可使所有症状在24h内缓解。

5.口服色甘酸可控制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腹泻;色甘酸对胃肠症状更有效,对皮肤损害其抗组织作用亦较好。

*2、预后本病的预后与:病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病发病年龄及其类型,在儿童发生单个损害的肥大细胞增生病者通常在数年内消退,一般10岁左右即自愈。

也有持续到成年而不退的,而少数患者还可发生广泛皮疹。

幼儿发生的广泛性色素性荨麻疹预后最好,一半以上病例在少年时期皮疹自行消退,后来发病的预后稍差一些,成人则很少自退,但呈良性,仅极少数病例恶变。

出现水疱并不影响预后。

少数病人不论是婴儿或儿童发病者均可发展为系统性病变,但仅极少数病例发生死亡。

肥大细胞增生症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

肥大细胞增生症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

肥大细胞增生症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岳万波㊀徐倩玥㊀余㊀红[摘要]㊀2016年WHO更新了肥大细胞增生症(mastocytosisꎬMC)的分型和诊断标准ꎬ一些方法已经得到验证并应用于临床ꎬ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ꎬ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ꎬ细胞减灭术ꎬ造血干细胞移植等ꎮ本文对该病的分型㊁发病机制㊁目前常用和新兴治疗方法进行综述ꎮ[关键词]㊀肥大细胞增生症ꎻ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ꎻ㊀靶向治疗ꎻ㊀造血干细胞移植Mastocytosis:pathogenesisandtreatmentYUEWanboꎬXUQianyueꎬYUHongXinhuaHospitalAffiliatedto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ꎬSchoolofMedicineꎬShanghai200092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YUHongꎬE-mail:smallgrass6@163.com[Abstract]Theclassificationanddiagnosisofmastocytosis(MC)wererenovatedbyWHOin2016.SomenewtherapieshavebeenusedintreatingMCꎬsuchastyrosinekinaseinhibitorꎬmonoclonalantibodytargetedtherapyꎬcellreductionꎬ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ꎬetc.Theclassificationꎬpathogenesisꎬthecommonandnewtherapiesarereviewedinthisarticle.[Keywords]㊀mastocytosisꎻtyrosinekinaseinhibitorꎻtargetedtherapyꎻ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 ̄tation㊀㊀肥大细胞增生症(mastocytosisꎬMC)是以肥大细胞在皮肤或其他组织器官异常增生为特征的一组疾病ꎮ该病发病率为0.01%ꎬ并且以每年5~10/百万的增长率逐年递增ꎮ2/3的患者为儿童ꎬ发病率无性别㊁种族㊁环境㊁社会经济学差异[1]ꎮMC的预后及治疗与疾病分型密切相关ꎮ本文对该病的分型㊁最新的发病机制㊁目前常用和新兴治疗方法进行综述ꎮ1㊀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分型和诊断标准随着对MC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进一步认识ꎬ2016年WHO更新了MC的分型[2]和诊断标准ꎮ具体分类为: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cutaneousmasto ̄cytosisꎬCM)㊁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ystemicmasto ̄cytosisꎬSM)㊁肥大细胞肉瘤ꎮ皮肤型又分为斑丘疹型(或称色素荨麻疹型MPCM)㊁皮肤弥漫型(DCM)㊁皮肤肥大细胞肉瘤ꎮ系统性又被分为惰性(ISM)㊁隐匿性(SSM)㊁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血液系统肿瘤(SM-AHN)㊁侵袭性(ASM)㊁肥大细胞白血病(MCL)ꎮWHO于2001年制定了SM的诊断标准[3]ꎬ并先后于2008㊁2016年更新ꎬSM最新诊断标准见表1ꎮ表1㊀2016年WHO关于SM诊断标准[3]主要诊断标准骨髓和/或其他皮外器官有多灶性致密性肥大细胞浸润(ȡ15个肥大细胞聚集)次要诊断标准1㊁骨髓或其他皮外器官活检切片有>25%梭形或不典型形态肥大细胞浸润ꎬ或骨髓涂片幼稚或不典型肥大细胞>25%2㊁骨髓㊁血或其他皮外器官检出c-kit816密码子点突变3㊁骨髓㊁血或其他皮外器官肥大细胞表达CD2和/或CD25ꎬ同时也表达CD1174㊁血清类胰蛋白酶持续增高>20ng/mL(有克隆性髓系疾病时则无效)㊀㊀注:凡有主要标准+一项次要标准ꎬ或有3项次要标准ꎬ均可诊断为SM2㊀病因及发病机制正常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CD34+多能干细胞ꎬ以CD34+/CD117+无颗粒单核细胞形态进入外周循环ꎬ之后在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ꎬSCF)的调控下ꎬ获得形态和功能上的成熟[4]ꎬ表达FcεRI㊁类胰蛋白酶㊁糜酶和组胺ꎮ在此调控过程中ꎬ干细胞因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ꎬ200092通信作者:余红ꎬE-mail:smallgrass6@163.com子与其受体(stemcellfactorreceptorꎬSCFR)结合是重要一环ꎮc-Kit作为SCFR重要成员之一ꎬ与SCF结合后可激活下游信号分子ꎬ产生强大的级联式反应ꎮ迄今为止ꎬ二聚化结构及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㊁JAK-STAT等十几条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均被证实与c-Kit的活化密切相关[5]ꎮCD34+多能干细胞表达一套早期造血和髓系标记物ꎬ以及多种细胞因子㊁趋化因子受体和粘附分子ꎮ在肥大细胞成熟过程505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㊀2019年8月第35卷第8期中ꎬ其中一些分子表达保持不变或增加(如CD117㊁CD45㊁CD13)ꎬ而另一些分子则表达减少甚至不再表达(如CD2㊁CD25)ꎮ目前认为ꎬMC的发病与KIT基因突变密切相关[5]ꎮKIT获得性突变导致干细胞因子受体(SCFR)独立活化ꎬ无性扩增ꎬ呈现不受控制的激活状态ꎮc-Kit与SCF结合后ꎬ经多条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ꎬ产生级联式反应ꎬ破坏其表面分子的表达(最常见的为CD2㊁CD25高表达)ꎬ继而引起肥大细胞异常增殖ꎬ组织或器官肥大细胞负荷量增加ꎬ引起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发病ꎮ根据肥大细胞侵犯的部位不同分为皮肤型和系统性ꎮMC中KIT相关基因突变本质是CD2㊁CD25异常表达ꎮCD25更具有特异性ꎬ诊断SM的敏感性高达100%ꎬ特异性为99%[6]ꎬ是诊断SM最可靠的免疫组化标记物ꎮ此外ꎬ通过其他生物途径抑制肥大细胞凋亡也可能参与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发病ꎬ但目前尚未被证实ꎮ患者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KIT表达基因816位点的[7]缬氨酸转变为天冬氨酸ꎬ该突变位于磷酸转移酶受体上ꎬ可导致肥大细胞膜旁区域构型改变(二聚化)进而使细胞活化ꎮ高于80%的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中均有KITD816V突变ꎬ还有20多种其它位点突变也可导致发病ꎬ如V560GꎬD815KꎬD816YꎬVI816_816ꎬD816FꎬD816Hꎬ和D820Gꎬ但突变概率远较D816V小ꎮKIT突变效应[8]对MC临床表现的影响与突变细胞的成长阶段有关ꎬ发生在多能干细胞阶段倾向于恶性SMꎬ相反发生在成熟肥大细胞阶段突变则会偏向良性ꎮ分子层面上ꎬ免疫表型可反映骨髓肥大细胞的成熟状态ꎬ且与预后相关[9]ꎮ例如ꎬ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ISM)具有较好的预后ꎬ其特点是免疫表型较为成熟ꎬ其中包括CD117ꎬFCεRI高表达ꎬCD34㊁CD2㊁CD25低表达ꎮ相比之下ꎬ侵袭性较强ꎬ预后较差的变异型ASM和MCL通常表现出不成熟的免疫表型特征ꎮ其中包括CD25㊁CD123和HLA-DR表达的增加ꎬCD117和FCεRI以及细胞质酶的表达降低ꎮ除KIT基因外ꎬ尚有其他相关基因与MC发病相关ꎮ2017年一项样本量为70个SM患者的新一代基因测序发现:最常见的受累基因[10]是TET2(47%)ꎬSRSF2(43%)ꎬASXL1(29%)ꎬRUNX1(23%)ꎬJAK2(16%)ꎬN/KRAS(14%)ꎬCBL(13%)ꎬ和EZH2(10%)ꎮ这些突变并不特异ꎬ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㊁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DS)中也可出现ꎬ而且似乎先于KIT相关位点的突变ꎬ并与KITD816V共表达ꎬ这种现象在SM-AHN患者中尤为常见ꎮ例如ꎬ肿瘤抑制基因TET2突变与KITD816V具有协同作用ꎬ增强其致癌能力ꎬ导致侵袭性SM的发病ꎮ3㊀MC的治疗MC的预后及治疗方法与疾病分型密切相关ꎮ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多于儿童时期发病ꎬ>80%仅累及皮肤ꎬ预后良好ꎬ且青春期前可自愈[11]ꎮ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则大多成人阶段发病ꎬ可持续终身ꎮSM均有皮外累及ꎬ最常见的是骨髓㊁胃肠道ꎬ淋巴结㊁脾脏㊁肝脏也会受累ꎮMC通常为良性ꎬ仅少数是恶性疾病ꎮ一项用PubMed和Ovid数据库对过去15年内(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发表的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12]ꎬ共审阅了634篇论文ꎬ得出以下结论:皮肤型肥大细胞增多细胞肉瘤的完全缓解率为10%(95%CI:4.8%~15.1%)ꎬ色素性荨麻疹的完全缓解率是1.9%(95%CI:0.5%~4.3%)ꎮ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无法得到完全缓解ꎮCM的治疗原则大多为对症治疗[13]ꎬSM的治疗仍在探索阶段ꎬ基于MC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释ꎬ近年来新兴治疗方法逐渐从理论向临床过渡ꎮ3.1㊀经典疗法㊀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CM)临床症状是肥大细胞介质(组胺ꎬ类胰蛋白酶ꎬ白三烯ꎬ前列腺素ꎬ细胞因子)释放到外周组织导致的ꎮ常见的症状有:面色潮红㊁荨麻疹㊁皮肤瘙痒或疼痛㊁组织水肿㊁低血压㊁急性胃黏膜损伤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14]ꎮ临床上可根据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肥大细胞介质或组织活检诊断ꎮ治疗主要是避免诱发因素和药物抑制肥大细胞介质释放引起的临床症状ꎮ目前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㊁抗组胺药物㊁PPi㊁口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ꎮ常用的药物有色甘酸钠ꎬ口服可用于缓解皮肤瘙痒或疼痛及胃肠道症状ꎻ外用可减轻皮肤瘙痒症状ꎮ该疗法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2岁以上儿童的肥大细胞增多症ꎬ剂量不应超过每日80mg/Kg[11]ꎮ3.2㊀新的治疗方法3.2.1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㊀由于超过80%MC患者体内均存在KITD816V突变ꎬTKI的前景很诱人ꎮ米哚妥林(PKC412):是常用的多重激酶抑制剂ꎬ包括酪氨酸激酶3㊁PKC㊁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PDG ̄FR)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㊁KIT(不论突变位点)ꎬ均有抑制作用ꎮ国外一组临床实验剂量为100mgbidꎬ总体有效率达到60%[15]ꎮ实验发现米哚妥林治疗SM可使肝功能好转ꎬ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增加ꎬ体重回升ꎻ但缺点是会导致胸腔积液㊁低白蛋白血症ꎮ鉴于其有效率高㊁使用范围广㊁副作用发生率低ꎬ可提倡作为晚期SM和MCL患者的一线药物ꎮBLU-285:是KITD816V选择性抑制剂ꎬ临床实验第一阶段结果较为乐观ꎬ患者耐受好ꎬ改善的症状有:过敏反应减少ꎬ白蛋白增加ꎬ体重增加[16]ꎮ超过605ChinJLeprSkinDis.Aug2019ꎬVol.35ꎬNo.83/4的患者肥大细胞数量减少ꎬ83%患者血清胰蛋白酶下降ꎮ药物不良反应小ꎬ仅有轻微疲劳ꎬ头痛ꎬ皮疹ꎬ带状疱疹ꎬ贫血ꎬ血小板减少等ꎮ该药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ꎮ伊马替尼:是广谱酶抑制剂ꎬ对KITꎬPDGFR(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ꎬBCR-ABL基因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ꎬ但是没有KITD816V的抑制活性ꎮ伊马替尼是其他类型KIT突变(F522CꎬK5091ꎬV560GꎬV559Gꎬ和del419)的候选药物ꎮ因此ꎬ美国药监局规定伊马替尼仅用于ASMꎬ而不用于KITD816突变型和不明突变位点的SM[17]ꎮ其他药物仍在临床实验阶段ꎬ如达沙替尼㊁尼罗替尼㊁伯舒替尼㊁帕纳替尼等ꎮ因有效率低㊁不良反应大ꎬ尚不推荐用于临床[18]ꎮ3.2.2㊀启动和凋亡靶点㊀STAT5-PI3K-AKT-mTOR是肥大细胞内常见的信号转导通路ꎬ可分别作为靶点ꎬ应用抑制剂ꎬ用于SM的治疗ꎮPI3K是一种脂酶ꎬ是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ꎬ突变的KIT活化PI3Kꎬ活化的PIK3反过来使AKT磷酸化ꎬ进而促进mTOR表达ꎬ加速肥大细胞的增殖ꎮKIT还可以通过JAK/STAT[19](非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ꎬ促进肥大细胞增殖ꎮ然而实验表明AKT抑制剂仅在体外有效ꎬSTAT5抑制剂仅在体内高浓度时有效ꎮ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已被证实ꎬ用于KITD816V突变型的SMꎬ可抑制肥大细胞的增殖ꎬ其优点在于半衰期长ꎬ安全剂量范围大ꎮ缺点是不良反应较多ꎬ如:淋巴囊肿㊁发热㊁头痛㊁水肿㊁高血压等ꎮ一般用法为:负荷量6mg/dꎬ维持剂量2mg/dꎬ最大给予量不超过40mg/d[19]ꎮ表观遗传蛋白BRD4也是潜在位点ꎮASM和MCL患者中高表达BRD4ꎬ其抑制剂JQ1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细胞生长受限和凋亡ꎬ该效应可被PKC4112和ATRA(全反式维甲酸)增强[20]ꎮ体内是否有效尚需进一步临床实验ꎮBim是一类肿瘤抑制基因ꎬ可被KITD816V突变负调节ꎬ米哚妥林和硼替佐米可增强Bim表达ꎬ米哚妥林㊁硼替佐米和奥巴克拉(Bcl2家族)可抑制肥大细胞增殖ꎮMCL-1在肥大细胞中表达有抗凋亡作用ꎬ其抑制剂也是一个有前景的靶点ꎮNF-kB和NFAT均在突变的肥大细胞中高表达ꎮNF-kB抑制剂IMD-0354可显著降低MC自然增殖ꎮ体外实验表明KIT抑制剂可协同NFAT促进细胞凋亡[21]ꎮ3.2.3㊀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㊀色瑞替尼已被用于霍奇金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ꎮ可通过诱导MC细胞凋亡ꎬ与米哚妥林协同抑制MC的增殖[22]ꎮ其药物毒性与剂量成正相关ꎬ现仍需进一步实验确定其效果和米哚妥林联合方法ꎮCD52(阿仑单抗)在大鼠体内和体外有效ꎬ但没有临床实验ꎮCD33(吉妥单抗)体外有效ꎮCD123(白细胞介素3受体亚族)ꎬ相关临床实验正在进行[23]ꎮ3.2.4㊀细胞减灭术㊀SM的晚期形式(即ASMꎬSM-AHN和MCL)ꎬ因具有侵袭性临床病程伴器官损害ꎬ会缩短患者生存期ꎮ除了旨在防止肥大细胞释放介质的治疗外ꎬ患者还可能受益于细胞减灭治疗ꎬ以减轻肿瘤负荷并改善器官功能[24]ꎮ克拉屈滨对各型SM中均有疗效ꎬ可通过减少肥大细胞数量ꎬ改善系统性损害症状ꎮ治疗剂量是0.14mg/Kg静注或者皮下维持5天ꎬ4~12周后重复一次ꎮ主要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和机会性感染[24]ꎮ很长一段时间ꎬIFN-α被认为是晚期SM的一线治疗药物ꎬ但是效果不确切ꎬ准确的使用剂量和治疗时间尚不明确ꎮ已知的不良反应有疲劳㊁抑郁和血小板减少ꎮ一般使用剂量为0.5~10Uꎬ每周3次[25]ꎮ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关键ꎬ晚期SM的预后较差ꎮ晚期SM细胞减灭术治疗包括2-氯脱氧新阿甘(克拉屈滨)㊁IFN-α㊁传统化疗药物(阿糖胞苷㊁氟达拉滨)ꎬ但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ꎬ且不良反应较大ꎮ3.2.5㊀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㊀HSCT是SM唯一可能根治的疗法ꎬ疗效好ꎬ脊髓抑制状态下移植预后更好ꎮ但具体治疗过程目前存在较多争议:a㊁移植前是否进行减瘤或应用克拉屈滨ꎻb㊁移植后是否应用药物(如米哚妥林)维持治疗ꎻc㊁是否所有的进展快的侵袭性SM和肥大细胞白血病都能在HSCT中受益ꎮ尤其是>60岁和存在并发症的患者ꎬ移植相关死亡率相当高[26]ꎮ因此ꎬ对于许多患者来说ꎬHSCT并非首选ꎮ3.3㊀肥大细胞增生症中过敏反应的处理[27]㊀MC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相当高(20%~49%)ꎬ部分与IgE相关ꎬ主要诱发物[28]有膜翅目昆虫ꎬ食物和药物ꎮ尽管机制尚不清楚ꎬ但是奥马珠单抗[26]对顽固性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效果较好ꎬ也可用于缓解对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症状ꎮ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通过与血清游离的IgE结合形成复合物ꎬ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表面与IgE的信息传递ꎬ进而降低肥大细胞活性与反应性ꎮ但是奥妥珠单抗并不能减少肥大细胞的数量ꎮ由于过敏反应常导致低血压甚至休克ꎬ因此一些学者建议患者佩戴肾上腺素笔[27]ꎮ综上所述ꎬ近两年ꎬ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发病机制㊁分类㊁诊断标准和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ꎮ基于其分子通路的进一步研究ꎬ新的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ꎮ然而MC的诊疗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如突变对肥大细胞功能的具体作用机制㊁造血干细胞移植705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㊀2019年8月第35卷第8期的指征和合适的药物干预方法㊁治疗药物准确剂量和联合策略等ꎮ参考文献[1]LeMꎬMiedzybrodzkiBꎬOlynychTꎬetal.Naturalhistoryandtreatmentofcutaneousandsystemicmastocytosis[J].PostgradMedꎬ2017ꎬ129(8):896-901.[2]AlexanderZꎬAlexanderBꎬAnnaSꎬetal.Systemicmastocy ̄tosiswithgeneralizedskininvolvement[J].TheLancetꎬ2017ꎬ389:10072.[3]MatitoAꎬAzañaJMꎬTorreloAꎬetal.Cutaneousmastocyto ̄sisinadultsandchildren:newclassificationandprognosticfactors[J].Immunology&AllergyCliniNorthAmꎬ2018ꎬ38(3):351-363.[4]张敏ꎬ翟志芳ꎬ宋志强ꎬ等.肥大细胞增生症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ꎬ2017ꎬ17(20):3987-3991. [5]MetcalfeDDꎬMekoriYA.Pathogenesisandpathologyofmastocytosis[J].AnnualReviewPathology:MechanismsDiseaseꎬ2017ꎬ12(1):487-514.[6]AfrinLꎬMolderingsGJ.Aconciseꎬpracticalguidetodiag ̄nosticassessmentformastcellactivationdisease[J].WorldJHematolꎬ2014ꎬ3(1):1.[7]MitchellSGꎬBuntingSTꎬSaxeDꎬetal.Avariantc-KITmutationꎬD816Hꎬfundamentaltothesequentialdevelop ̄mentofanovarianmixedgermcelltumorandsystemicmas ̄tocytosiswithchronicmyelomonocyticleukemia[J].PediatricBlood&Cancerꎬ2016ꎬ64(4).doi:10.1002/pbc.26282. [8]KristensenTꎬBroesby-OlsenSꎬVestergaardHꎬetal.Com ̄parisonofgDNA-based\rꎬversus\rꎬmRNA-based\rꎬKIT\rꎬD816Vmutationanalysisrevealslargedifferencesbetweenbloodand?bonemarrowinsystemicmastocytosis[J].BrJHaematolꎬ2017ꎬ178(2):330-332.[9]NaumannNꎬJawharMꎬSchwaabJꎬetal.Incidenceandprognosticimpactofcytogeneticaberrationsinpatientswithsystemicmastocytosis[J].GenesChromosomesCancerꎬ2018ꎬ57(5):252-259.[10]WagnerNꎬStaubachP.Mastocytosis-pathogenesisꎬclinicalmanifestationandtreatment[J].JDeutschenDermatologis ̄chenGesellschaftꎬ2018ꎬ16(1):42-57.[11]KasimovN.Mastocytosisinchildren[J].CurrentAllergy&AsthmaReportsꎬ2017ꎬ17(11):80.[12]LeMꎬMiedzybrodzkiBꎬOlynychTꎬetal.Naturalhistoryandtreatmentofcutaneousandsystemicmastocytosis[J].PostgraduateMedicineꎬ2017ꎬ129(8):896-901. [13]SiebenhaarFꎬAkinCꎬBindslevjensenCꎬetal.Treatmentstrategiesinmastocytosis[J].Immunol&AllergyClinicsNorthAmericaꎬ2014ꎬ34(2):433-447.[14]AkinC.Mastcellactivationsyndromes[J].JAllergyClinImmunolꎬ2017ꎬ140(2):349-355.[15]StoneRMꎬManleyPWꎬLarsonRAꎬetal.Midostaurin:itsodysseyfromdiscoverytoapprovalfortreatingacutemyeloidleukemiaandadvancedsystemicmastocytosis[J].BloodAdvꎬ2018ꎬ2(4):444-453.[16]Schneider-StockR.BLU-285-thebreakthroughintreat ̄mentofpatientswithaggressivesystemicmastocytosisand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J].AnnalsTranslationalMed ̄icineꎬ2018ꎬ6(11):232.[17]BairdJHꎬGotlibJ.ClinicalvalidationofKITinhibitioninadvancedsystemicmastocytosis[J].CurrentHematologicMalignancyReportsꎬ2018:1-10.[18]ArockMꎬWedehGꎬHoermannGꎬetal.Preclinicalhumanmodelsandemergingtherapeuticsforadvancedsystemicmastocytosis[J].Haematologicaꎬ2018ꎬ103(11):1760-1771.[19]SacheinSꎬJamieHEꎬDeanMꎬetal.OccurrenceofJAK2andCALRmutationsinpatientswithsystemicmastocytosisandthrombocytosis[J].ClinicalLymphomaMyelomaLeuke ̄miaꎬ2017ꎬ17.[20]GeunaEꎬRodaDꎬRafiiSꎬetal.Complicationsofhyper ̄glycaemiawithPI3K-AKT-mTORinhibitorsinpatientswithadvancedsolidtumoursonPhaseIclinicaltrials[J].BritishJCancerꎬ2015ꎬ113(11):1541-1547.[21]EpelboymYꎬKeraliyaARꎬTirumaniSHꎬetal.Differencesintheimagingfeaturesanddistributionofnon-indolentandindolentmastocytosis:asingleinstitutionexperienceof29patients[J].ClinImagingꎬ2017ꎬ44:111-116.[22]MochizukiHꎬThomasRꎬMoroffSꎬetal.Hiroyukimochi ̄zuki&rachaelthomas&scottmoroff&matthewbreenꎬGe ̄nomicprofilingofcaninemastcelltumorsidentifiesDNAcopynumberaberrationsassociatedwithKITmutationsandhighhistologicalgrade[J].ChromosomeResꎬ2017ꎬ25(2):129-143.[23]VaesMꎬBenghiatFSꎬHermineO.Targetedtreatmentop ̄tionsinmastocytosis[J].FrontMedꎬ2017ꎬ4:110. [24]GotlibJꎬPardananiAꎬAkinCꎬetal.Internationalworkinggroup-myeloproliferativeneoplasmsresearchandtreatment(IWG-MRT)&europeancompetencenetworkonmastocy ̄tosis(ECNM)consensusresponsecriteriainadvancedsys ̄temicmastocytosis[J].Bloodꎬ2013ꎬ121(13):2393-2401. [25]MartinelliGꎬManciniMꎬDeBCꎬetal.SETD2andhistoneH3lysine36methylationdeficiencyinadvancedsystemicmastocytosis[J].Leukemiaꎬ2018ꎬ32(1):139-148. [26]ValentPꎬAkinCꎬMetcalfeDD.Mastocytosis:2016upda ̄tedWHOclassificationandnovelemergingtreatmentcon ̄cepts[J].Bloodꎬ2017ꎬ129(11):1420-1427.[27]SchuchAꎬBrockowK.Mastocytosisandanaphylaxis[J].ImmunolAllergyClinNorthAmꎬ2017ꎬ37(1):153-164. [28]GülenTꎬLjungCꎬNilssonGꎬetal.Riskfactoranalysisofanaphylacticreactionsinpatientswithsystemicmastocytosis[J].JAllergyClinImmunolPractꎬ2017ꎬ5(5):1248-1255.(收稿:2019-03-11㊀修回:2019-05-24)805ChinJLeprSkinDis.Aug2019ꎬVol.35ꎬNo.8。

白血病的五种类型

白血病的五种类型

白血病的五种类型虽然我们把血液性的肿瘤俗称为白血病,但这个类型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白血病的类型都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介绍白血病的类型吧,希望能帮到大家。

白血病的类型一、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一种进行性恶性疾病,其特征为大量的类似于淋巴母细胞的未成熟白细胞。

这些细胞可在血液、骨髓,淋巴结、脾脏和其它器官中发现。

主要表现:发热、出血、贫血、肝脾肿大等。

诱因:急性白血病与电离辐射、化学制剂、药物、病毒和遗传有关。

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根据细胞形态学和临床预后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亚型:L1型:以小淋巴细胞为主,胞浆极少,高核,浆比例,核形规则,染色质均匀致密,核仁不清晰。

L2型:大多数细胞体积是小淋巴细胞的2倍,部分细胞大小有明显异质性,胞浆中等,嗜碱,染色质呈弥漫细致或密块状,核仁清晰,一个或多个。

L3型:由均匀一致的大细胞组成,胞浆丰富,深嗜碱,含多数明显室泡,核圆形,染色质细而致密,核二清晰,一个或多个。

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种骨髓性白细胞(而非淋巴性白细胞)异常增殖的血癌。

其特点是骨髓内异常细胞的快速增殖而影响了正常血细胞的产生。

临床特点:发病快,数周或数月,主要表现贫血,出血,骨痛,疲劳、发热、肝脾大。

一组在形态、遗传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不同的异质性肿瘤。

成人多见,15-39岁为发病高峰。

四、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1、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呈全血细胞减少,偶见原始细胞,一般无肝、脾肿大,骨髓增生减低,有核细胞减少,原性细胞&gt;30%,骨髓活检增生低下。

2、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多形核淋巴细胞占10%以上,属T细胞型。

3、浆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浆细胞&gt;20%或绝对值&ge;2.0&times;109/L,骨髓象浆细胞明显增生,原始及幼稚浆细胞明显增多,伴形态异常。

男婴生来患有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气温上升就会长水泡

男婴生来患有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气温上升就会长水泡

男婴生来患有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气温上升就会长水泡
据美国《纽约每日新闻》4月1日报导,英国一个18月大的男婴生来患有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气温略微上升或是悄悄冲突他的身体都会导致他身上长出苦楚难忍的水泡。

这种疾病为他和妈妈的日子带来了巨大的苦楚和困扰。

肥大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肥大细胞增生性疾病,其特色为安排学上肥大细胞增生性滋润。

这种病大概在50万人中会呈现一例,病况杂乱且难以操控,至今尚无一人治好。

可是,不幸的是,这种稀有的病居然被英国南威尔士的男婴杰伦特·伯恩斯(Geraint Burns)碰上了。

杰伦特的妈妈Angharard称,杰伦特生来身体上就有许多水泡和大面积皮疹。

医师置疑他被感染,立刻将他送到重症监护室。

皮肤学专家为杰伦特做完皮肤活体安排查看后,承认他患有肥大细胞增生性疾病。

这是Angharard万万想不到的,因为她的怀孕进程满有把握,并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

现在,杰伦特现已18个月大。

可是,每一天他跟妈妈都活在苦楚与他人惊讶的眼光中。

因为病症,杰伦特的皮肤看起
来像是被大面积烧伤。

每逢妈妈抱他出去,他们都会引来路人惊讶的眼光。

并且,许多人会误认为这是Angharard对他照料不妥引起的。

此外,杰伦特的皮肤特别软弱,温度的改变或是悄悄的冲突都会使他身上长出大面积苦楚难忍的水泡。

据悉,因为杰伦特是生来就患有这种疾病,很有期望在七八岁的时分主动恢复。

Angharard也表明,自己的最大愿望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抱着儿子,像其他孩子相同静静地享用阳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不同亚型的治疗
• ISM的患者主要是避免诱因、控制介质释放症状及手术治 疗 • 对ASM、MCL患者,应给予化疗,干扰素-a单用或合并糖 皮质激素是治疗ASM的常用方案,克拉屈滨、酪氨酸激酶 抑制剂(伊马替尼等)、阿糖胞苷、氟达拉滨、羟基脲等均 可用于治疗ASM • 克拉屈滨可用于各种类型的SM,可使多数患者的症状缓 解 • 伊马替尼适用于无KIT D816V突变的ASM、MCL及SM— AHNMD患者。 • 对脾大伴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选择脾切除术。
• 根据累及的范围分为两类: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 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CM)
肥大细胞增生症MC(2000年WTO分类方法)
① 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 ② 皮外肥大细胞瘤 ③ 肥大细胞肉瘤 ④ 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⑤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伴克隆性非肥大细胞系的血液病 ⑥ 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⑦ 肥大细胞白血病 附其他分类法: ① ② ③为局灶性MC, ④ ⑤ ⑥ ⑦为系统性MC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2002年WTO皮肤MC分类)
• 斑丘疹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色素性荨麻疹),占75% • 斑块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肥大细胞瘤),占17% • 结节性皮肤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假黄瘤性皮肤肥大细胞 增生) • 播散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占8% • 毛细血管扩张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脏器受累的表现
• 皮肤表现:色素性荨麻疹最常见,也可为播散性皮肤肥大 细胞瘤 • 造血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 • 肝脾增大、门脉高压 • 淋巴结肿大 • 消化道吸收不良 • 溶骨性病变、病理性骨折
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CM)
• • • • 常见于儿童 1岁内起病 病变仅局限于皮肤 有自发缓解趋势
斑丘疹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色素性荨麻疹)
实验室检查
• 骨髓穿刺涂片:查找肥大细胞,姬姆萨或甲苯胺蓝染色(+) • 病理组织切片:皮肤、淋巴结、骨等组织活检,查找肥大 细胞,甲苯胺蓝染色(+) • 免疫组化肥大细胞标志物:类胰蛋白酶、CD117(+), 肿瘤性肥大细胞标志物:CD25(+),CD2(+) (除外肥大细胞白血病) • 基因检测:KIT-D816V • B超:肝、脾、腹膜后淋巴结 • 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发现骨骼的成骨性或溶骨性破坏, 胃肠道X线造影可见消化性溃疡及肠道粘膜粗糙水肿等现 象。 • 生化学检查:血浆类胰蛋白酶、血中及尿中组胺含量明显 增高 • 血细胞分析:贫血、血小板减少
鉴别诊断
•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应与肥大细胞活化和介质释放有相 似临床表现的疾病相鉴别,如血管性水肿、类癌综合征、 嗜铬细胞瘤、血管活性肠肽瘤、骨转移瘤、胃泌瘤。 •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出现大疱时,应与遗传性大疱性表皮 松解症、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儿童大疱性类天疱疮 等鉴别。 • 肿瘤性与反应性肥大细胞增生的鉴别: 类胰蛋白酶、CD117免疫组化标记可以确认肥大细胞浸润, 检测CD25可以鉴别肿瘤性与反应性增生的肥大细胞。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不同亚型预后
• • • • ISM预后较好,生存时间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ASM预后不佳,中位生存时间为41个月; MCL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时间仅2个月; SM.AHNMD预后主要与其伴发的血液病有关,中位生存 时间大约24个月。
结束语
• 遇到不明原因的皮肤潮红、发热、低血压、休克、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应考虑可能是系统性肥大 细胞增生症。 • 骨髓活检,甲苯胺蓝染色、CD117、CD2 、CD25阳 性有助于诊断。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亚型诊断流程及分型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诊断流程及分型图注解
• • • • • • • • • • • • SM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ISM惰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AHNMD伴发其他克隆性血液病; MC肥大细胞; MCL肥大细胞白血病; MCL.AHNMD伴发其他克隆性血液病的肥大细胞白血病; ASM.AHNMD伴发其他克隆性血液病的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 症; ASM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SSM冒烟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PD骨髓增殖性疾病; AN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诱发介质释放的因素
• 昆虫叮咬、搔抓、感染、辛辣食物、水生贝壳类 动物、摄入酒精和某些干酪、温度过高或过低、 身体疲劳、精神紧张、侵袭性操作、某些药物: 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镇痛药、水杨酸盐、普 鲁卡因、维生素B、奎宁、东莨菪碱、阿托品、 多粘菌素B等。
肥大细胞增生症的治疗
• 目前对于肥大细胞增生症没有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 避免上述诱发因素,以免诱发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引 起一系列的症状。 • H1、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酮替芬、西替利嗪 • 白三烯抑制剂:孟鲁司特可缓解潮红、瘙痒、胃肠痉挛性 疼痛 • 色苷酸钠可减轻胃肠道症状 • 介质引起的过敏反应,首选肾上腺素。发生低血压、晕厥 等严重症状时给予糖皮质激素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诊断标准
SM的诊断需满足主要标准和1项次要标准 或满足3项次要 标准(表1)
主要标准 次要标准
骨髓或其他组织切片中有多灶性 致密的肥大细胞浸润(≥15个肥大 细胞聚集), 类胰蛋白酶、免疫组化等特异性 染色确认是肥大细胞
①组织切片或骨髓涂片中有>25%梭形或不典型肥 大细胞浸润 ②存在KIT D816V突变; ③CDll7+肥大细胞上有CD2和(或)CD25表达; ④血清类胰蛋白酶持续>20ng/L。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B型表现和C型表现
B型表现
C型表现
①骨髓中肥大细胞超过30%,血 清类胰蛋白酶水平>200μg/L; ②骨髓造血组织增多、脂肪组织 减少,但不够MDS、MPD诊断标 准,血象大致正常; ③器官肿大:肝、脾、淋巴结增 大(淋巴结>2 cm),但无器官功能 受损
①血细胞减少:ANC<1×109/L,Hb<100 g/ L,或PLT<100×109/L, 但无明显肥大细胞系以外的恶性血液病; ②肝脏肿大,伴肝功能异常、腹水和(或)门静 脉高压; ③骨受累:有较大溶骨性病变和(或)病理性骨 折; ④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 ⑤胃肠道:吸收不良伴体重下降和(或)低蛋白 血症
肥大细胞增生症
宜春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陈 希 林
肥大细胞增生症(MC)
• 是一种皮肤、骨骼、淋巴结、内脏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 以肥大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较为少见的疾病。 • 表现为肥大细胞在一个或多个器官中聚集,其症状主要由 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和/或肿瘤性肥大细胞在各个器官的浸润 引起。通常为良性过程,只有少数是恶性疾病。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的诊断
• 典型的皮肤损害和Darier征 • 合格的皮肤活检标本中见到多灶或弥漫性浸润的典型 肥大细胞,姬姆萨或甲苯胺蓝染色(+) • 对弥漫性皮肤病变者,还应做骨髓活检和穿刺,24 小时尿中介质测定及骨髓扫描、胃肠道检查。
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的诊断
• 有或无典型的皮肤损害和Darier征 • 骨髓涂片细胞化学及免疫组化标记以确诊 • 血浆类胰蛋白酶升高,常>20ng/mL.(重要线索,但超敏反 应、骨髓肿瘤时也升高) • 腹部B超及X线骨骼检查显示系统受累
系统性肥大细Βιβλιοθήκη 增生症(SM)罕见,多见于成人 脏器受累+有或无皮肤受累 无自发缓解趋势 根据临床经过:可呈惰性 高度侵袭性 • 临床表现:可无明显症状 有介质释放+多脏器受累 • • • •
肥大细胞介质释放综合征
• • • • • 皮肤:潮红、瘙痒。 消化道: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循环系统:心悸、胸闷、血压下降。 神经系统:头痛、晕厥、抽搐 其他:乏力、骨骼肌肉疼痛、恶液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