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作物中油脂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
油料作物概述2014

油料作物概述油脂是一种高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它的化学成分为脂肪酸和甘油酯。
植物油脂就广义来说包括一般食用油脂、工业用油脂和芳香油(或称挥发油)。
而狭义的植物油脂通常只指食用油脂和工业用油脂。
油脂按其通常存在的状态,可分为油和脂两类,在常温下是液体的脂肪称为油,常温下固体的脂肪称为脂,如可可脂。
第一节油料作物的用途人类对油料的最基本需求是食用。
食用植物油是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同时也是食品工业、烹饪行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
一. 食用和食品工业应用大多数植物油经过精练加工后,可直接用于烹调。
但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追求,油脂工业高品质食用油发展十分迅速。
如精炼油再经过脱色、氢化、冬化等过程加工为色拉油(salad oil)。
经分离加氢硬化制成起酥油(shortening)、人造奶油(margerine)、煎炸油等,或将不同的植物油按比例混合制成理想的调和油。
这些高质量食用油不仅直接进入家庭,而且也大量应用于食品工业和餐饮业,如冰淇淋、巧克力、糖果加工,面包、糕点、肉类食品的制作,或作为乳化剂用于饮料。
此外,利用精炼副产品油脚所制取的浓缩磷脂、粉末磷脂等,作为食品工业基础原料应用十分广泛,如加入油炸、面点、烘烤食品以及巧克力、人造奶油、饮料、奶粉、肉制品、冰淇淋、酱油等中,可以抗氧化、防老化及焦糊炭化、提高稳定性;保存维生素E,促进发酵,增强乳化作用和起酥性,改进分散性,改善风味和色泽的作用等等。
对大豆、花生植物蛋白产品利用,棉籽、菜籽饼粕的脱毒及蛋白质饲用和食用开发已经有了良好的进展。
特别是大豆,由于资源丰富、蛋白质功能价值优势强,因而发展很快。
目前以饼粕为原料加工的功能性蛋白产品主要有低温粕、浓缩蛋白、分离蛋白和膨化蛋白等。
二. 快速发展的工业用途现代社会中植物油已逐渐成为用途广泛、不可取代的工业原料。
如桐油大约是800多种工业的原料,菜油则有1000多种用途。
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判定[宝典]
![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判定[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298946e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e.png)
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鉴定09级制药工程一班李楠摘要:该文研究了用浸出法从油料作物花生中提取粗脂肪。
浸出法是一种较先进的制油方法,它是应用固液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的接触(浸泡或喷淋) ,使油料中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方法[1]。
其仪器主要为索氏提取器。
然后通过皂化反应,酸碱反应等鉴定出油脂的性质。
关键词:粗脂肪提取油脂鉴定Extraction of crude fat in oil crops and theidentification of the nature of oil09 Class1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eaching method used to extract fat from the peanut oil crops. Leaching method is a more advanced-oil method, which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olid-liquid extraction, the choice of some organic solvent to dissolve oil, after the contact of oil (soak or spray), so that fuel oil is extracted in the A method [1]. The mainly instrument is the Sechelt extractor. Then we can identify the nature of oil by specification, acid-base reaction.Key words: Crude fat Extraction Grease Identification正文: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高含油元宝枫籽油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

Vol. 35, No. 4Apr. 20202020年4月 第35卷第4期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 高含油元宝枫籽油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吴隆坤1张雪萍1贾有青1李 哲1范志军2(沈阳师范大学S 沈阳110034:(黑龙江省北大荒绿色健康食品有限公司2,佳木斯154007:摘要辽宁彰武地区种植着近万亩的元宝枫树,有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且籽粒饱满,含油率较高,具 有悠久的历史。
本研究针对沙漠边缘的元宝枫防护林种子的出油率进行测试,并对理化性质进行分析。
通过超声提取对超声温度、时间、料液比进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温度45 C ,时间为65 min ,料液比为1:5时,元宝枫油脂出油率为35.6% ;提取出油脂的色泽为(黄色:0.9,红色:2.8,灰色:1.1,蓝色:0.0),酸价 为 0. 674 mg/g,OSI 为 6.52。
关键词 超声辅助法 元宝枫 料液比 理化性质中图分类号:TS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3 -0174(2020)04 -0066 -05网络首发时间:2020 -04 -07 09:24:06网络首发地址:http ://kns . cnki. net/kcms/detail/11.2864. TS. 20200403.1029. 002. html元宝枫属械属植物,因翅果形状类似与中国古代的”金元宝"而得名,是中国的特有树种。
2018年 10月在陕西杨凌召开全国元宝枫联盟大会,会上以 元宝枫籽油含有的神经酸为主题,引起了医学界对 神经修复作用的热议[1-5] °元宝枫籽油中还含有单 宁、维生素E 、绿原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黄酮类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其成为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油脂[6-11] °在国内,元宝枫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和辽宁沙漠边缘,元宝枫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其抗旱能力 强,有防风固沙作用,且籽粒饱满,含油率较高,还能 能美化环境和榨油而带来经济效益,该研究的元宝 枫籽采集于辽宁彰武沙漠防护林区。
油脂的一般性质

油脂一般知识一、油脂的分类按照来源的不同,油脂可分为四大类:水产油脂:如鱼油、鱼肝油等;陆地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乳脂:如牛乳、羊乳等;植物油脂:是种类最多、产量最大、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一类,常见的品种有芝麻油、花生油、豆油、菜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棉籽油等。
二、植物油脂的分类1、根据加工精度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原油、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一级油等由低到高五个等级:原油―――俗称毛油,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
成品油――-毛油经处理符合国家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脂。
植物油等级是根据其精炼程度来区分的,一般是从色泽、透明度、气滋味、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280℃加热试验、溶剂残留等理化指标来判断,并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全精炼的油(一级、二级)经过脱水、脱酸、脱色、脱胶、脱臭、脱溶,水杂小,色泽浅,无味,酸价、过氧化值较低,无溶剂残留,烟点高;半精炼油(三、四级)经过脱溶、脱酸、脱胶处理,色泽较深,加热后油烟大,有些四级油透明度较差。
植物油精炼程度四级最低,一级最高,都符合国家直接食用标准。
2、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植物油可分为浸出油和压榨油两种:浸出油―――油料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
油料预处理后直接(或压榨后)与有机溶剂充分结合,提取制成成品油,是国际上通用的加工方法,优点是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缺点是有溶剂残留,但经过全精炼以后,基本上可以完全去除溶剂残留,降低水杂、色泽,提高透明度、烟点,常用于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
油脂工业使用的抽提溶剂,是国家专为油料加工生产的专用溶剂,与那些普通汽油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只要成品油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都是优质、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压榨油―――油料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
采用纯物理压榨方式,是我国传统加工方法,优点是安全,产品污染少,且营养成分不易受破坏,保持油脂中原有的气味,能保留油脂中的一些微量成分,缺点是出油率低,成本高并且较难去除黄曲霉毒素残留,常用于花生油、芝麻油等。
油脂专业知识

油脂知识一、油脂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
是油料在成熟过程中由糖转化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是油籽中主要的化学成分。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各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分布十分广泛,各种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油脂,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和动物皮下的脂肪组织,油脂含量丰富。
人体中的脂肪约占体重的10%~20%。
1、油脂的作用油脂是食物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1g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放出热量约39kJ,大约是糖或蛋白质的2倍。
成人每日需进食50~60g脂肪,可提供日需热量的20%~25%。
脂肪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生成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然后再分别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油脂同时还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但摄入过量脂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也可能会诱发乳腺癌、肠癌等恶性肿瘤。
因此在饮食中要注意控制油脂的摄入量。
主要用途是供食用,但也广泛用于制造肥皂、脂肪酸、甘油、油漆、油墨、乳化剂、润滑剂等。
所得的油脂可按不同的需要,用脱磷脂、干燥、脱酸、脱臭、脱色等方法精制。
二、油脂的性质油脂比水轻,比重在0.9~0.95之间。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汽油、苯、石油醚、丙酮、氯仿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油脂没有明显的沸点和熔点,因为它们一般都是混合物。
;动物的脂肪组织和油料植物的籽核是油脂的主要来源。
在室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的叫脂肪,油脂中的碳链为碳碳单键,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呈液态的叫油,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
1、什么是油脂的过氧化值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
是1千克样品中的活性氧含量,以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表示。
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
油脂氧化后生成过氧化物、醛、酮等。
氧化能力较强,能将碘化钾氧化成游离碘。
花生中粗脂肪的提取方法的比较及油脂性质的鉴定

花生中粗脂肪的提取方法的比较及油脂的性质鉴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粮食工程三班叶孔平 08092305 摘要:通过对粗脂肪的提取方法的比较来对比各种提取方法的优劣点,以不同的方法的提取实验来研究并选出最佳的提取方法,从而获得最好的提取效果,获得高产量的脂肪。
试验中采用了碱提取的方法,分别采用95%乙醇和石油醚作为提取剂来提取粉碎后的花生粒,并对提取出的粗脂肪进行称量,来对比出采用何种提取剂可以得到更高产量的粗脂肪。
结果表明,采用石油醚作为提取剂可以得到比用乙醇做提取剂提取得到的粗脂肪多出约5%的量,对花生中的粗脂肪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样品与提取剂的质量体积比1:24(g/ml),提取时间约为1h,提取温度105℃。
另外还做了油脂的化学性质检测的实验,分别做了油脂的皂化以及肥皂性质的实验和甘油的检查的实验。
关键词:花生;粗脂肪;提取方法;油脂;性质的鉴定Peanuts in crude fat the extraction methods of comparison And grease properties of identificationAbstract: Based on crude fat the extraction methods of comparative comparison of various extraction method the superiority of point, With different methods of extraction experiments to research and select the best extraction method, so as to achieve the best extraction effect, get high yield of fat. Used in the test alkaliextraction method, we adopt 95%C2H5OH ethanol ether as extractionagents to extract after smashing the peanut kernels, and extracted crude fat for weighing, come out with what comparison extraction agents can get higher yield of crude fa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troleum ether as extraction agents can be achieved than with ethanol extraction agents do get more extracted crude fat produces about 5% of the quantity of peanut the crude fat extract optimum condition for, Sample and extraction agent quality volume ratio host1:24 (g/ml), extracting time about 1h, extraction temperature 105℃. In addition also do grease chemical testing experiment, respectively of oil saponification and do experiments and glycerin soap properties of check of experiments.油脂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动植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之一。
植物油脂的提取

⑤微量杂质
微量金属、农药、黄曲霉毒素等。
1.油脂精炼的目的
毛油中某些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 储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尽量减少有害的杂质,尽 量保留有益的成分。
2.油脂精炼的主要工序
(1)毛油中悬浮杂质的脱除。 毛油中悬浮杂质的存在,对毛油的输送、暂存及油脂精炼 效果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在制油工艺之后将其从 毛油中去除。
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分离悬浮杂质的方法有:
①自然沉降 ②过滤
③离心分离
④分子膜分离法
其中过滤分离法使用较为普遍。
过滤分离法借助于压滤机、 输油泵、过滤介质,在重力
或机械作用下使液体穿过滤布,
杂质被截留成滤饼,从而达到 清除悬浮杂质的目的。
(2)脱胶
脱除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 深加工的效果。毛油中胶溶性杂质以磷脂为主,所以脱胶 常称为脱磷。
磷脂的结构?
脱胶的目的和方法 胶溶性杂质的危害:
(1)影响油脂稳定性(吸湿水解);
(2)影响精炼工艺效果(如引起乳化、增加脱色剂的用量、脱臭后 回色等); (3)影响油品的应用(加热时起泡沫);
脱胶方法:
(1)水化脱胶;
(2)酸炼脱胶;
(3)吸附脱胶; (4)热聚脱胶; (5)化学试剂脱胶;
脱胶的方法:
2、稀硫酸法
1、碱炼法脱胶: 碱性条件下,胶溶性杂质发生水解作用继而发生中和、凝 聚、吸附等作用而脱除。
其他脱胶法
2、吸附法脱胶: 利用吸附剂的表面吸附作用将油中胶杂脱除。 3、电聚法脱胶: 将油脂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高压电场使胶质发生凝聚。 4、热凝聚脱胶: 利用胶体杂质对凝聚剂和温度的不安定性,将其凝聚脱除。
植物油脂的加工

进行精炼和脱臭等处理,以保证其质量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工业用植
和稳定性。
物油的生产和使用也需要注意安全和环
保问题。
植物油在医药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植物油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某些植 物油具有消炎、止痛、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可用于制作药品 或保健品。同时,植物油中的天然成分具有滋润、保湿等功 效,可用于制作化妆品,如面霜、润唇膏等。
提取工艺
通过压榨或浸出等方法从 油料作物中提取油脂。
油脂精炼
提取出的油脂经过精炼处 理,去除杂质和异味,以 提高品质。
油脂储存
储存时需注意温度和湿度 控制,以防油脂变质。
植物油脂的加工技术
02
压榨法
压榨法是一种传统的植物油脂提 取方法,利用机械压力将油料中
的油脂挤压出来。
食用植物油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压榨和浸出两种方式。压榨是指通过物 理方法将植物油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浸出则是通过化学溶剂将油脂提
取出来,再进行分离和精炼。
食用植物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因植物来源、加工工艺和保存条件的不同 而有所差异。消费者在选择食用植物油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 进行选择,如注重口感、烹饪需求、营养成分等。
定的温度,以避免油脂变质。
光照控制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植物油,因为紫 外线会加速油脂氧化。
容器选择
选择清洁、干燥、密封性好的容器 来储存植物油,避免使用金属容器, 因为金属离子会加速油脂氧化。
05
植物油脂加工的发展
趋势与挑战
新型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冷榨技术
利用低温压榨提取植物油 脂,能够保留植物油中的 营养成分和天然风味,提 高油品质量和附加值。
压榨法通常适用于含油量较高、 易于提取的油料,如菜籽、花生
无患子油脂的提取、理化性质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无患子油脂的提取、理化性质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刘光斌;赵晓霞;胡冬南;刘苑秋;黄长干;黄忠;杜天真;熊春兰;董振浩【摘要】研究了无患子油脂的提取条件、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油脂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体积与种籽质量比5∶1,提取时间为2h,提取温度为70℃,无患子得油率为42.0%;无患子油脂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山嵛酸、芥子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91.85%,其主要理化性质为酸值:4.1 mg KOH/g、皂化值:184.83 mg KOH/g、碘值:110.16 gI2/100 g、折光率:1.480 8,脂肪酸组成、质量分数及理化性质等符合生物柴油标准.应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无患子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油醇物质的量比1∶6、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60℃,转化率为93.6%.并对无患子生物柴油性能进行了检测,它与0#柴油、国标GB/T 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相接近,它是一种理想的0#柴油的替代品.【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3(028)003【总页数】6页(P59-64)【关键词】无患子油;提取;理化性质;生物柴油【作者】刘光斌;赵晓霞;胡冬南;刘苑秋;黄长干;黄忠;杜天真;熊春兰;董振浩【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南昌33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5.5能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寻找可再生能源显得迫切需要,而生物柴油的应用和推广有助于解决能源的短缺[1]。
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苏教版选修5学案:专题5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油脂

第二课时油脂[课标要求]1.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2.掌握油脂的性质和用途。
1.油脂是甘油与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2.油脂属于酯类,在常温下呈液态的为油,呈固态的为脂肪。
3.油脂(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在脂肪酶或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4.油脂的催化加氢反应又称为油脂的氢化或油脂的硬化。
油脂的概述1.组成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人类摄入的营养物质中,油脂的热能最高。
2.结构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3.分类同酸甘油酯(单甘油酯):R1、R2、R3相同;异酸甘油酯(混甘油酯):R1、R2、R3不同。
天然油脂是以混甘油酯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
4.油和脂肪(1)油: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叫油,油水解得到的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烃基中不饱和键较多。
(2)脂肪:常温下呈固态的油脂叫脂肪,脂肪水解得到的主要是饱和脂肪酸,烃基为饱和烃基。
1.下列属于油脂的是()解析:选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应是由形成的三元酯,且每个羧酸分子中碳原子数一般在十几个以上。
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是指油和脂肪,它们不属于酯类B.大多数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油脂是一种有机溶剂,可溶解多种维生素解析:选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A错误。
油脂的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硬脂酸甘油脂在脂肪酶催化的条件下水解,方程式为2.皂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油脂与碱作用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产物高级脂肪酸盐可用于制造肥皂。
3.氢化反应含有不饱和键的油脂可以通过催化加氢的方法转变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我们把此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或“油脂的硬化”,得到的产物称为“氢化油”或“硬化油”,可以用来制肥皂,也可以用来生产人造奶油。
[特别提醒](1)油脂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均可以发生水解,1 mol 油脂完全水解的产物是1 mol 甘油和3 mol 高级脂肪酸(或盐)。
油料作物中油脂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

三、实验用品
1. 仪器: 恒温水浴(或电热套) 粉碎机 天平 直形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 索氏提取器一套 蒸馏头 接受弯管 温 度计 布氏漏斗 吸滤瓶 烧杯 量筒 试管和试管架 2. 药品 石油醚(60-90℃) 30%氢氧化钠 饱和食盐水 95%乙 醇 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5%硫酸铜 5%氢氧化钠 10%盐酸 20%菜油四氯化碳溶液 20%猪油四氯化碳溶液 10%氯化钙 10%硫酸镁 3. 其他 黄豆粉 滤纸 沸石
水,然后各加菜油1-2滴,充分振动后观察结果,记录现象并
说明原因。
(3)油脂的不饱和性试验
取两支试管,向一支试管中加入10滴20%菜油四氯化碳溶液,
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0滴20%猪油四氯化碳溶液,然后分别滴加
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边加入边振动,直到溴的四氯化碳溶 液不褪色,记录两者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消耗量,比较现象并 说明原因。 (4)滤液甘油检验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种类繁多,一般不溶 于水,易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热酒精、苯、四氯化 碳、丙酮等有机溶剂。 其中乙醚溶解油脂的能力强,应用最多,但它的沸点低、 易燃,因此,本实验采用石油醚作溶剂,用索氏提取器从 油料作物中提取油脂,此提取过程中除油脂外,还有许多 杂质,如:磷脂、色素、脂溶性维生素、一部分有机酸等 一并被浸提出来,故此方法所得提取物为粗脂肪。 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最大的不足是耗时过长,如能将样品 先回流1~2次,然后浸泡在溶剂中过夜;次日再继续抽提, 则可明显提高提取率。
HH-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
操作指南:调整水平度,插上电源,启动“
索氏提取仪
由冷凝管、 抽提管和 平底烧瓶 三个部件 组成,通 过标准磨 口相对接。
从花生中提取油脂实验总结

从花生中提取油脂实验总结从花生中提取油脂实验总结概述:花生是一种常见的豆类植物,含有丰富的植物油脂。
提取花生油是一项常见的实验,在化学实验室、食品工业以及家庭厨房中都有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从花生中提取油脂的实验步骤、原理和应用,并对该实验的观点和理解进行总结。
文章正文:1. 实验步骤从花生中提取油脂的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花生:选取一定量的花生,并彻底清洗,确保其表面没有杂质。
2) 研磨花生:将清洗后的花生研磨成粉末状,以增加油脂的暴露面积。
3) 提取花生油:将研磨后的花生粉末与适量的溶剂(如正己烷)搅拌混合,使油脂溶解于溶剂中。
然后使用离心机将混合物离心分离,得到花生油和溶剂混合物。
4) 蒸发溶剂:利用蒸发仪等设备,将溶剂从花生油中蒸发,使得油脂纯净。
2. 实验原理提取花生油的实验原理是利用物质的相溶性差异进行分离。
在实验中,溶剂(如正己烷)的极性较低,而花生油中的油脂分子则具有一定的极性。
因此,当溶剂与花生粉末接触并搅拌时,溶剂能够溶解花生油中的油脂,形成溶剂和油脂的混合物。
随后,通过离心分离混合物,得到油脂和溶剂的分离。
最后,利用蒸发仪等设备,将溶剂从花生油中蒸发,得到纯净的花生油。
3. 实验应用提取花生油的实验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用于生产植物油。
花生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
此外,花生油在烹饪、调味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提取花生油的实验,可以了解油脂的提取过程和原理,为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通过提取花生油的实验,我们了解了从花生中提取油脂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该实验利用溶剂的相溶性差异,分离花生油中的油脂。
这项实验不仅在食品工业中有实际应用,也为我们了解油脂的提取过程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知识。
花生油的提取过程是相对简单的,但对于提高油脂的纯度和质量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观点和理解:从花生中提取油脂的实验是一项有趣而且有实际意义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油的提取过程和理论知识。
油脂专业知识

油脂知识一、油脂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
是油料在成熟过程中由糖转化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是油籽中主要的化学成分。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各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分布十分广泛,各种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油脂,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和动物皮下的脂肪组织,油脂含量丰富。
人体中的脂肪约占体重的10%~20%。
1、油脂的作用油脂是食物组成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1g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放出热量约39kJ,大约是糖或蛋白质的2倍。
成人每日需进食50~60g脂肪,可提供日需热量的20%~25%。
脂肪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生成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然后再分别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油脂同时还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但摄入过量脂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也可能会诱发乳腺癌、肠癌等恶性肿瘤。
因此在饮食中要注意控制油脂的摄入量。
主要用途是供食用,但也广泛用于制造肥皂、脂肪酸、甘油、油漆、油墨、乳化剂、润滑剂等。
所得的油脂可按不同的需要,用脱磷脂、干燥、脱酸、脱臭、脱色等方法精制。
二、油脂的性质油脂比水轻,比重在0.9~0.95之间。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汽油、苯、石油醚、丙酮、氯仿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油脂没有明显的沸点和熔点,因为它们一般都是混合物。
;动物的脂肪组织和油料植物的籽核是油脂的主要来源。
在室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的叫脂肪,油脂中的碳链为碳碳单键,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呈液态的叫油,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
1、什么是油脂的过氧化值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
是1千克样品中的活性氧含量,以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表示。
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
油脂氧化后生成过氧化物、醛、酮等。
氧化能力较强,能将碘化钾氧化成游离碘。
花生油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实验报告

花生油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实验报告一、目的要求1.掌握液-固萃取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用油重法测定油料作物种子的含油量;3掌握空气浴干燥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形成的酯。
油脂的特点是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如乙醚、石油醚、氯仿、丙酮、苯等,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则不溶于以上的溶剂中故可借此将油脂和它们分开。
将含油脂的样品放在索氏(Soxhlet)提取器中,用脂溶性溶剂反复抽提,即可把油脂浸提出来。
由于浸出的物质除油脂外,还含有一部分类似脂肪的物质,如游离脂肪酸、磷酸、蜡色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等,因此称为粗脂肪。
提取粗脂肪的方法常用的有残余法和油重法等。
残余法适用于谷类、油料大批样品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它是将样品经脂溶性溶剂反复抽提,使全部脂肪除去,再从样品剩余的残渣量计算出粗脂肪的含量。
油重法适用于准确测定油料作物种子的粗脂肪含量。
它是国际标准推荐方法,仲裁时以油重法为准。
即将样品放在索氏提取器中,经乙醚反复抽提使脂肪萃取出来,然后蒸馏除去脂肪中的乙醒,经空气浴叫干燥后再称取油脂的质量。
花生中含油量达40~61%本实验以乙醚作溶剂,用油重法测定花生的含油量。
三、仪器用品索氏提取器、水浴锅、托盘天平、研钵、蒸发皿、玻璃漏斗、蒸馏装置、滤纸等。
澳、氢氧化钠等。
四氢化碳、乙酥、荐牛仁、猪油、桐油。
四、实验步骤1.样品的准备先将被抽提的固体样品花生仁)在100~110℃的烘箱内烘2-4小时,冷却后,研成粉末。
称取花生粉14g,装入事先准备好的滤纸筒内2.抽提在索氏提取器的烧瓶中加入乙醚约达到容积的一半,再把提取器各部分连接好,借助漏斗从冷凝管口加入乙醚至虹吸管高度的23处,然后放在热水浴中加热(水浴温度大约75~80℃)抽提。
在抽提过程中,应保持恒温,使乙醚每20min左右循环一次为度。
抽提2小时后,停止加热(本实验只提取部分油脂,若提取全部油脂约需7~8小时)。
取下提取器,改为蒸馏装置,回收乙醚。
第5章 油脂及其理化性质的测定

二 测定脂类的方法之二- - -酸分解法 适应范围及特点
适用:脂肪包含于组织内部(如面粉及其焙烤 制品);脂类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形成结 合脂;一些容易吸潮、结块、难以烘干的食 品。 不适用:含大量磷脂和含糖量较高的食品。 因为,含磷脂较多的一类食品(如鱼类、贝 类、蛋及其制品),在盐酸溶液中加热时, 磷脂几乎完全分解为脂肪酸和碱,使测定结 果偏低;而对含糖量较高的食品,因糖类遇 强酸易炭化影响测定结果。
二 测定脂类的方法之二- - -酸分解法 测定方法
② 提取、回收溶剂、烘干、称重
取出试管加入10mL乙醇,混合。冷却后将混合物 移入100mL具塞筒中,用25mL乙醚分次冲洗试管,洗 液一并倒入具塞量筒内。加塞振摇1min,将塞子慢慢 转动放出气体,再塞好,静置15min,小心开塞,用 石油醚-乙醚等量混合液冲洗塞及筒口附着的脂肪。 静置10~20min,待上部液体清晰,吸出上层清夜于已 恒 量 的 锥 形 瓶 内 , 再 加 入 5ml乙醚于具塞量筒内振 摇,静置后仍将上层乙醚吸出,放入原锥形瓶内。将 锥形瓶于水浴上蒸干,置95-1050C烘箱中干燥2h,取 出放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
第一节 概述
5.4.1 概述 5.4.2 脂类的测定方法 5.4.3 索氏提取法 5.4.4 酸水解法 5.4.5 罗紫-哥特里法 5.4.6 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 5.4.7 氯仿—甲醇提取法
一 概述
食品中的脂类:主要包括脂肪(甘油三 酸酯)以及一些类脂,如脂肪酸、磷脂、 糖脂、甾醇、脂溶性维生素、蜡等。
二 测定脂类的方法 - - -1 油重法(索氏提取法)
适用范围与特点 此法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的脂 类含量较少,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 块的样品的测定。 索氏提取法测得的只是游离态脂肪,而 结合态脂肪测不出来。
中药学专业实验指导(十三五)

实验十一硫代硫酸 钠的制备
实验十硫酸亚铁铵 的制备
实验十二元素及其 化合物性质
实验一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
一实验报告的要求 二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
实验二仪器的认领和基本操作训练
实验目的 仪器、试剂及其他 实验内容 实验注意事项 预习要求 思考题
实验三电解质溶液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及其他 实验内容 实验注意事项 预习要求 思考题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十五醛和酮的性质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十六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十七糖类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一化学分析实验 基本常识
实验二称量操作
实验三重量分析基本 操作
实验四葡萄糖干燥失 重的测量
1
实验五生药灰 分的测定
2
实验六容量分 析器皿的校准
3
实验七苯甲酸 的含量测定
4 实验八混合碱
溶液各组分的 含量测定
5 实验九 KBr的
含量测定(莫 尔法)
实验十中药明矾含量 的测定
实验十一双氧水中过 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一沉淀 二过滤 三洗涤及沉淀的转移 四沉淀的干燥与灼烧
实验四葡萄糖干燥失重的测量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实验内容与步骤 注意事项 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思考题
实验五生药灰分的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实验内容与步骤 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思考题
实验六容量分析器皿的校准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实验内容与步骤 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氏提取仪安装
搭建装置:用铁架台、2只十字夹、2只龙爪、2根乳胶管和1套索 氏提取仪来搭建装置。 注意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来搭建,参见下图。 固定点分别是平底烧瓶的颈部和提取管的颈部,索氏提取仪的高度以 平底烧瓶的瓶颈略高于恒温水浴锅的液面为宜。 注意:用龙爪夹玻璃仪器时,要先用手找好感觉,不能太紧(否则会 夹破)也不能太松(否则会打滑而导致索氏提取仪的标准磨口接口漏
气)。
左: 烧瓶的安装(注意高度) 右: 提取管的安装
左:冷凝管的安装 右:水浴加热中的索氏提取仪
2.
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皂化—肥皂的制备
取5ml菜油于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6 ml 95%乙醇和10ml 30 %NaOH溶液,放入沸石,装上球形冷凝管,在电热套中加热 回流约30 min(需要检查皂化是否完全),该溶液即为皂化液。
待稍冷后,将皂化液倒入盛有30 ml饱和食盐水的小烧杯中,
边倒边搅拌,此时即有肥皂析出浮于溶液表面。 冷却后进行减压过滤,滤饼为肥皂,滤液留下用于检验甘油试
验.
(2)肥皂的性质
取少量肥皂置于小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边加热边搅拌,使肥 皂溶解为均匀的肥皂水溶液。 ① 取一支试管,加入约2mL肥皂水,然后向试管中滴加10%盐 酸5-10滴,充分振动后观察结果,记录现象并说明原因。 ② 取两支试管,都加入约2mL肥皂水,然后向一支试管中滴 加10%氯化钙另一支试管中滴加10%硫酸镁各5-10滴,充分振 动后观察结果,记录现象并说明原因。 ③取两支试管,向一支试管中加2mL水另一支试管中2mL肥皂
样品 向日葵种籽 向日葵种仁 蓖麻种籽 蓖麻种仁 芝麻种籽 油菜种籽 花生种仁
含油量(%) 23.5~45.0 40.0~67.8 45.1~58.5 50.7~72.0 46.2~61.0 41.1~42.9 40.2~60.7
样品 大豆种籽 油桐种仁 玉米谷粒 小麦谷粒 稻子谷粒 豌豆种籽
含油量(%) 10.0~25.0 47.8~68.9 3.0~9.0 1.6~2.6 1.3~2.4 0.7~1.9
1. 油脂提取 将洗净、晾干黄豆放在100-110℃烘箱中烘3-4小时,冷却后, 粉碎至颗粒小于50目筛。准确称取5g样品,将已称好的样品 放入干燥过的滤纸筒内,将包好的滤纸筒放入提取器内。 将洗净索氏提取瓶烘干,冷却后称量,将石油醚加到提取瓶 内约为瓶容积的1/2~2/3,连接提取器和冷凝管,然后通入 冷凝水,将提取瓶放在恒温水浴锅(或电热套)上加热提取, 在温度控制下,滴加石油醚的速度保持在 2-3 滴/秒,提取时 间为 2h左右。 最后一次虹吸以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后拆下仪器,取出滤 纸筒,把提取器中剩余的液体倒入提取瓶内,再改用蒸馏装 置,将提取瓶再放在热水浴上进行蒸馏,回收提取瓶中的石 油醚。待温度计读数下降,即停止蒸馏,取下提取器和冷凝 管,再在热水浴上蒸去残留的石油醚,将置有粗脂肪的提取 瓶放入105士2℃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后称量,计算粗脂肪的 含量。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种类繁多,一般不溶 于水,易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热酒精、苯、四氯化 碳、丙酮等有机溶剂。 其中乙醚溶解油脂的能力强,应用最多,但它的沸点低、 易燃,因此,本实验采用石油醚作溶剂,用索氏提取器从 油料作物中提取油脂,此提取过程中除油脂外,还有许多 杂质,如:磷脂、色素、脂溶性维生素、一部分有机酸等 一并被浸提出来,故此方法所得提取物为粗脂肪。 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最大的不足是耗时过长,如能将样品 先回流1~2次,然后浸泡在溶剂中过夜;次日再继续抽提, 则可明显提高提取率。
油料作物中油脂的提取及油脂的 性质
一、实验目的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和掌握用索氏(Soxhlet)提取器提 取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和掌握粗脂肪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油脂的一般性质。
二、实验原理
油脂是动植物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脂含量高低是油料作物品质的一 个重要指标。 表1-1几种干的植物种子和种仁中油脂的百分含量
油脂受酶作用或在酸碱催化下易被水解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皂化 反应方程式如下:
O CH2OCR1 O CHOCR2 O CH2OCR3 CH2OH R1COOH
+
3 NaOH
CHOH CH2OH
+ R2COOH
R3COOH
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就是我们通常所用的肥皂,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 生成肥皂,这种作用称为皂化。油脂皂化所得的甘油溶解于水,而肥 皂在水中则形成胶体溶液,当加入饱和食盐水后,肥皂即被析出(盐 析),由此可将甘油和肥皂分开。 生成的甘油可用CuSO4的NaOH溶液检验,得深蓝色溶液。 肥皂水溶液中加入盐酸时,肥皂即生成游离的脂肪酸,高级脂肪酸在 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析出沉淀。 高级脂肪酸的钙、镁盐不溶于水,所以肥皂水遇钙、镁离子就生成钙 盐、镁盐沉淀而失效,因而硬度高的水洗衣服时,肥皂消耗多且不易 洗净。 天然油脂中的高级脂肪酸有饱和的和不饱和的,而油中含不饱和高级 脂肪酸较多,因此可与溴起加成反应。
(%)
油脂化学性质现象记录和解释。
油脂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
原因
注释
[1] 也可用油菜籽、花生米等。 [2] 也可以用其它动植物油。 [3] 加入乙醇可增加油脂的溶解度,使油脂和碱形成 均匀溶液,加快皂化反应的进行。 [4]检查皂化是否完全的方法:取一支试管加入5 mL左 右蒸馏水,取出几滴皂化液,用力振荡,静置,观察 有无油滴,若无油滴则表明已皂化完全。
HH-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
操作指南:调整水平度,插上电源,启动“
索氏提取仪
由冷凝管、 抽提管和 平底烧瓶 三个部件 组成,通 过标准磨 口相对接。
四、实验步骤
准备工作:将恒温水浴锅的水温事先加热(80℃)。务必保证提取管和烧
瓶内干燥、洁净;若否,将其洗净并置于干燥箱内120℃烘干。 折滤纸斗:取一张Ø11cm的滤纸,折成筒状,再将其一端折起来封死,便
取两支试管,向一支试管中加1mL滤液,另一支试管中1mL蒸 馏水,然后在2支试管都加入5滴5%氢氧化钠溶液和3滴5%硫酸 铜溶液,充分振动后观察结果,记录现象并说明原因。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
油脂提取产量和得率。
滤纸 斗质 量
滤纸 斗+ 样品 (g) 质量
(g )
样品 质量
烧瓶 烧瓶 粗脂 虹吸 提取 样品 +粗 质量 质量 时间 次数 中粗 (g) 脂质 (g) (g) (min) 脂的 量(g) 含量
水,然后各加菜油1-2滴,充分振动后观察结果,记录现象并
说明原因。
(3)油脂的不饱和性试验
取两支试管,向一支试管中加入10滴20%菜油四氯化碳溶液,
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0滴20%猪油四氯化碳溶液,然后分别滴加
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边加入边振动,直到溴的四氯化碳溶 液不褪色,记录两者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消耗量,比较现象并 说明原因。 (4)滤液甘油检验
做成了滤纸斗。(不必事先折,在提取时折滤纸)
1. 油脂提取 将洗净、晾干黄豆放在100-110℃烘箱中烘3-4小时,冷却后, 粉碎至颗粒小于50目筛。准确称取5g样品,将已称好的样品 放入干燥过的滤纸筒内,将包好的滤纸筒放入提取器内。 将洗净索氏提取瓶烘干,冷却后称量,将石油醚加到提取瓶 内约为瓶容积的1/2~2/3,连接提取器和冷凝管,然后通入 冷凝水,将提取瓶放在恒温水浴锅(或电热套)上加热提取, 在温度控制下,滴加石油醚的速度保持在 2-3 滴/秒,提取时 间为 2h左右。 最后一次虹吸以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后拆下仪器,取出滤 纸筒,把提取器中剩余的液体倒入提取瓶内,再改用蒸馏装 置,将提取瓶再放在热水浴上进行蒸馏,回收提取瓶中的石 油醚。待温度计读数下降,即停止蒸馏,取下提取器和冷凝 管,再在热水浴上蒸去残留的石油醚,将置有粗脂肪的提取 瓶放入105士2℃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后称量,计算粗脂肪的 含量。
三、实验用品
1. 仪器: 恒温水浴(或电热套) 粉碎机 天平 直形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 索氏提取器一套 蒸馏头 接受弯管 温 度计 布氏漏斗 吸滤瓶 烧杯 量筒 试管和试管架 2. 药品 石油醚(60-90℃) 30%氢氧化钠 饱和食盐水 95%乙 醇 3%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5%硫酸铜 5%氢氧化钠 10%盐酸 20%菜油四氯化碳溶液 20%猪油四氯化碳溶液 10%氯化钙 10%硫酸镁 3. 其他 黄豆粉 滤纸 沸石
六、 实验思考与讨论
1. 索氏提取器有哪几部分组成?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2. 索氏提取法提取的为什么是粗脂肪? 3. 做好本实验应注意哪些事项? 4. 油脂为什么能使溴水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