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八单元 测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八、九单元测试卷一、我会填。

(24分)1.像……这样的数叫();的分子是(),分母是(),读作()。

2.里面有()个,()个;1里面有()个,()个()是。

3.3个加上7个是()个,就是()。

4.平常一周里,同学们上学的天数占一周的,休息的天数占一周的。

5.+()=1,。

6.在○里填上“>”“<”或“=”。

○17.把48个平均分成6份,1份是总数的,有()个;2份是总数的,有()个。

8.一堆苹果有15个,小明吃了这堆苹果的,他吃了()个。

二、我会判。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0分)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

()2.1-中的“1”可以看作9个。

()3.。

()4.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5.。

()三、我会涂,我会填。

(17分)1.有8个○,把其中的涂上红色,把其中的涂上绿色。

(8分)2.把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圈里。

(9分)91215202530424585四、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12分)1.2.五、我会算。

(16分)===== = 1-= 1-=六、我会解答。

(21分)1.一盒蛋糕共6个,小华和小明每人吃了1个,一共吃了这盒蛋糕的几分之几?(4分)2.小明跑步,他已经跑了全长的,还剩下几分之几没跑?(4分)3.一堆水果,第一次运走,第二次运走,第三次运走多少才能全部运完?(4分)4.学校门口挂了一行彩旗,其中只有一面红旗,笑笑从左边数起,红旗是第5面,从右边数起,红旗是第11面。

这行彩旗一共有多少面?(4分)5.谁吃得多?多几根?(5分)答案:一、1.分数25五分之二2.23953.104.5.14(或23或32或41)6.<=>7.8168.3二、1.✔2.✔3.×4.✔5.×三、1.2.四、1.2.五、110六、1.2.1-3.1-4.5+11-1=15(面)5.18÷9×4=8(根)18÷6×2=6(根)8-6=2(根)左边兔子吃得多,多2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第8章 分数的初步认识 (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一袋洗衣粉,用去了,用去的和剩下部分相比较:( ) A .用去的多B .剩下的多C .用去的和剩下的相等D .不能确定2.(2分)已知a ×=b ×37.5%=c ×1=1(a 、b 、c 均不为0),a 、b 、c 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是( ) A .aB .bC .cD .无法判断3.(2分)一根绳子,截去,还剩下米,截去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相比( ) A .截去的长 B .剩下的长C .无法比较4.(2分)关于两个分数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B .分母相同时,分子小的分数大C .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小 5.(2分)比0.6大,括号里可以填( )A .10B .11C .12D .136.(2分)五(1)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五(2)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两个班的女生人数( ) A .一样多B .五(1)班多C .五(2)班多D .无法比较7.(2分)如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A .B .C .8.(2分)下列图形中的阴影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的是( )A .B .C .9.(2分)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的是( )A .B .C .10.(2分)如果是真分数,而是假分数,那么a 是( ) A .7B .8C .9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0分) 11.(4分)在〇里填“>”“<”或“=”〇0.49〇〇400毫升〇升12.(4分)、、、0.45这四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13.(1分)在〇里填上>、<或=.〇;〇,选一个题来填后面的空,你是根据来填的.14.(2分)在、0.67、和0.675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15.(4分)下图中的苹果2个人分,平均每人分,也就是 个.3个人分,平均每人分 个.16.(2分)1里面有 个0.1;3个是 .17.(1分)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18.(2分)把一根3米长的木条平均分成7段,第三段占这根木条的 ,每段长 米.三.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9.(2分)一根绳子用去了它的,剩下的绳子一定比用去的短.(判断对错)20.(2分)和大小相等,但是它们分数单位的大小却不相等.(判断对错)21.(2分)比大又比小的分数有10个.(判断对错)22.(2分)吨的棉花和吨的铁不一样重.(判断对错)23.(2分)把24个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6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5分)24.(5分)小优和小白用一样多的画纸画画.画完后,小优的画纸剩下,小白的画纸剩下,谁用得多?25.(5分)蜂鸟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蜂鸟每分钟可飞行0.3km,而一般人骑自行的速度是每分钟km.蜂鸟与人骑自行车相比,谁的速度快?每分钟快多少千米?26.(5分)小明把一块蛋糕平均切成3块,吃去其中一块;小华把一块同样大的蛋糕平均切成12块,吃去其中3块.他们俩谁吃的多?27.(5分)一个假分数,它的分子是37,把它化成带分数后,分子是5,这个假分数可能是多少?28.(5分)欢欢和乐乐吃同样大小的一块西瓜.她们俩谁吃得多?29.(5分)把5罐饮料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喝这些饮料的几分之几?每人喝多少罐饮料?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30.(5分)涂一涂,比一比.31.(5分)把下面的长方形分成两部分,将其中一部分画上阴影,使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空白部分的.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32.(5分)将下列五个分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0.499,,33.(5分)看图填空.如图是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图形4的面积占正方形的,图形2和4共占正方形的,图6等于个图7,图7占正方形的,图5和6共占正方形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解:1﹣=因为>,所以用去的和剩下部分相比较,剩下的多.故选:B.2.解:因为a×=b×37.5%=c×1=1(a、b、c均不为0),所以a=1÷=,b=1÷37.5%=,c=1÷1=1,因为>1>,所以a、b、c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是a.故选:A.3.解:1﹣=<由于单位“1”相同,所以截去长度多于剩下长度.故选:A.4.解: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A符合题意;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B不符合题意;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C不符合题意.故选:A.5.解:因为20×0.6=12,10<12,11<12,13>12,所以比0.6大,括号里可以填13.故选:D.6.解:因为五(1)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五(2)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所以五(1)班女生人数=五(1)班全班的人数×,五(2)班的女生人数=五(2)班全班的人数×;因为两个班的人数的关系不确定,所以两个班的女生人数无法比较.故选:D.7.解:如图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故选:A.8.解:阴影部分表示;阴影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表示.故选:B.9.解: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的是.故选:C.10.解:要使是真分数,a>8,是假分数,a≥9,所以a是9.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0分)11.解:根据分析,可得:(1)>0.49;(2)因为=,故=;(3)因为=,=故<;(4)升=600毫升,故400毫升<升.故答案为:>,=,<,<.12.解:因为=0.5=0.4=0.0.5>0.>0.45>0.4所以>>0.45>.故答案为:,,0.45,.13.解:>;==,=,所以=;和,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填的.故答案为:>,=,分数的基本性质.14.解:=0.625、≈1.29,0.625<0.67<0.675<1.29,所以<0.67<0.675<,答: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故答案为:,.15.解:1÷2=4÷2=2(个)4÷3=(个)答:平均每人分,也就是2个.3个人分,平均每人分个.故答案为:,2,.16.解:1里面有 10个0.1;3个是.故答案为:10,. 17.解:如图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故答案为:.18.解:1÷7=3÷7=(米)答:第三段占这根木条的,每段长米.故答案为:,.三.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9.解:1﹣=,>,所以剩下的绳子一定比用去的短,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20.解:因为==所以和大小相等;因为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它们分数单位的大小却不相等 所以题中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21.解:由分数的基本性质可得,比大又比小的分数有无数个.故答案为:×.22.解:吨的棉花和吨的铁一样重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3.解:把24个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四.应用题(共6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5分)24.解:因为>所以小白剩下的画纸少;所以小白用得多.答:小白用得多.25.解:km=0.25km0.3km>0.25km0.3﹣0.25=0.05(km)答:蜂鸟与人骑自行车相比,蜂鸟的速度快,每分钟快0.05千米.26.解: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又因>所以小明吃得多;答:小明吃得多.27.解:37﹣5=3232=32×1=16×2=8×4这个带分数只能是1或2或4,1=2=4=答:这个假分数是或或.28.解:欢欢吃了一块西瓜的乐乐吃了一块西瓜的,化简后是原来两块西瓜大小相同,欢欢和乐乐都吃了一块西瓜的,她位吃得一样多答:她们俩吃得一样多.29.解:1÷8=5÷8=(罐)答:每人喝这些饮料的,每人喝罐饮料.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30.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31.解:把下面的长方形分成两部分,将其中一部分画上阴影,使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空白部分的.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5分)32.解:≈0.947,=1.5,=0.44因此1.5>0.947>0.499>0.44即>>0.499>0.44.故答案为:>>0.499>0.44.33.解:如图图形4的面积占正方形的,图形2和4共占正方形的,图6等于2个图7,图7占正方形的,图5和6共占正方形的.故答案为:,,2,,.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1.填一填。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一杯牛奶,喝了67,杯中还有().A.17B.16C.1杯2.图书角有32本书,其中故事书有14,故事书有()本。

A.32 B.4本C.8本3.下图中,这些橘子的27有()个。

A.1 B.2 C.4 D.7 4.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A.28B.17C.185.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A.12B.13C.14D.15二、判断题6.阴影部分可以用14表示。

( )7.把一个蛋糕分成三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13。

()8.在13、15、17、19这四个分数中,13最大,19最小。

()9.三(3)班有男生30人,女生占全班总人数的25。

该班女生比男生人数多。

()10.一个长方形的13和一个正方形的13是相等的.()三、填空题11.把一筐苹果的14分给小班的小朋友,15分给中班的小朋友,16分给大班的小朋友,班分的苹果最多,班分的苹果最少。

12.12是个14,个18,个116。

13.右图,把线段AF平均分成5份, AB是AF 的; AB是BF的。

14.把1可以分成个115。

15.一条绳子剪去1米,还剩9米,剪去的占这条绳子,剩下的占这条绳子的。

16.王大伯用一块地的15种白菜,35种萝卜。

白菜和萝卜一共占这块地的,白菜地比萝卜地少占这块地的。

17.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八戒吃了5块,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 18.学校舞蹈队有学生24人,其中有13是男生。

舞蹈队有名女生。

19.一盒糖果有12颗,吃了16,还剩下颗。

20.下图中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空白部分占这个图形的。

四、作图题21.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形。

⑴画一个周长是14厘米的长方形。

⑵在你画出的这个长方形中用铅笔涂出它的12。

五、计算题22.看图列式计算。

23.直接写得数。

六、解答题24.一张纸,做小纸船,小芳用去它的14,小李用去它的28。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八单元 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八单元 测试卷(附答案)
答案
一、按分数涂上颜色
1.解:64÷8=8(棵)
8×3=24(棵)
答:苹果树有24棵。
二、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1) (2)0.3
三、填一填
3.七分之四;7份;4份4. ; ; ; 5. ;4; ;8
6. ; 7. 8. ; ; ; ; ; 9. 3 10. 7 11.3
四、在横线上填上“>”“<”成“=”
16. 、 、 、 这四个分数中, 最大, 最小。()
17. 、 、25%它们相等,意义也相同。
六、选一选(共7题;共7分)
18.下面的图形中,阴影部分不能用 表示的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9.乐乐和欢欢为明明庆祝生日,他们一起吃生日蛋糕。乐乐吃了这个蛋糕的 ,明明吃了这个蛋糕的 ,欢欢吃了这个蛋糕的 ,()吃得最多。
12.<;=;<;>
五、判断
13.正确14.错误15.正确16.错误17.错误
六、选一选
18. B 19. B 20. D 21. C 22. C 23. A 24. C
七、算一算
25. + = 160+230=390 400×8=3200 503×7≈3500
﹣ = 1﹣ = 282+306≈600 396×9≈360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按分数涂上颜色(共1题;共1分)
1.李爷爷的果园里有64棵果树,其中 是苹果树,苹果树有多少棵?
二、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共1题;共4分)
2.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圈出的部分.
(1)分数:________(2)小数:________
三、填一填(共9题;共9分)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含答案)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含答案)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写出阴影部分占全部的几分之几?(9分)123、( )( ) ( )二.看图写算式。

(16分)1 2、+ = ( ) - =3、 4、( )+( )=( ) ( )+( )=( )三.填空。

(20分)1、7个91是( )。

2个51是( )。

2、( )个61是65。

( )个91是953.根据算式填算理。

(1)73+72=( )( )个71加( )个71是( )个71,就是 。

+ ()()- ()()()()()()()()()()()()()()()()()()()()()()(2)85-82=( )( )个81减( )个81,剩( )个81,就是 。

(3)1-32=( )( )个( )减( )个31,剩( )个31,就是 。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8分)1、1是由( )个21组成的。

① 1 ② 2 ③ 4 2、下列分数最大的是( )。

① 101 ② 21 ③ 553、下列分数最小的是( )。

① 82 ② 43 ③ 834的一半,再一半,结果是( )。

① ②五.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0分)1、21+21=42( )2、53>52 52>42( )3、22=33=44=……=1 ( )4、一个西瓜分成2块,其中一块是整个西瓜的21确良 ( )5、有两个杯子,各装有半杯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就刚好是一杯水。

( )六.在○里填上“>”、“<”或“=”号(9分)1、52 ○ 532、105 ○ 1083、74 ○ 73()()()()4、65 ○ 855、103 ○ 536、33 ○ 227、1 ○ 99 8、84 ○ 42 9、21 ○ 54七.计算。

(9分)1、41 + 422、74 + 72 3、85 - 834、43 - 415、105 - 1016、1 - 657、1 - 21 8、21 + 21 9、54 - 54八.解答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分层单元测(基础卷)(解析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分层单元测(基础卷)(解析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卷)一、选择题。

1. 这些五角星的23是()个。

A. 4B. 6C. 8【答案】C【解析】【分析】一共有12个五角星,它的23表示把这些五角星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2份是多少,先用五角星的总个数除以3,求出每份的个数,再乘2就是这些五角星的23是多少个。

【详解】12÷3×2=4×2=8(个)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2. 两条2米长的绳子,第一条用去12米,第二条用去这根绳子的12,()。

A. 两条剩的一样长B. 第二条剩的长C. 第一条剩的长【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将这根绳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是这根绳子的12,长2÷2=1米。

则第二条用去1米。

比较两条剩下用去长度,用去长度较短的那根绳子剩下的长。

【详解】2÷2=1(米)12米<1米则第一条用去较短,剩下的长。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注意12米和这根绳子的12不相等。

3. 下图中,阴影部分可以用()来表示。

A. 18B.14C.1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通过平移可知,阴影部分相当于这个大长方形的一半,用分数表示是12。

【详解】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相当于长方形的一半,用分数表示是12。

故答案为:C【点睛】正确地理解方式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有2个水瓶各装有500克水。

①号瓶的水占瓶子的12,②号瓶的水占瓶子的15,两个瓶子相比较,()。

A. ①号瓶大B. ②号瓶大C. 一样大【答案】B【解析】【分析】①号瓶的水和②号瓶的水的质量是一样的,占得多的反而小,据此解答。

【详解】12>15,则②号瓶大。

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答此题注意水占瓶子越少,说明瓶子越大。

5. 两个分子都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八单元 测试卷(a)(含解析)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八单元 测试卷(a)(含解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八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一、按分数涂上颜色1.按分数涂上颜色。

二、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三、填一填3.的分子是________,分母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4.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________。

5.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________ ,3份是这条绳子的________ 。

6.4个加上3个是________个,就是________。

7.括号里最大面填写<________ ________<1 + ________<1 + ________<8.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小立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________,小立拿了这些铅笔的________.9.在计第1- 时,应把1写成________后再计算,计算结果是________。

10.再涂________块,涂色部分就占。

11.找规律填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在横线上填上“>”“<”成“=”12.在横线上填上“>”“<”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元________ 元________ ________1 ________ ________千克________ 千克五、判断13.把一块饼干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它的。

()14.3个和8个相等。

()15.一个长方形的和一个正方形的一样大。

()16.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校小。

()17.3个和7个一样大。

()六、选一选18.下面图中能表示的是()A.B.C.D.19.比大,比小的分数()A.没有B.有一个C.有无数个20.有一块饼平均分成6份,取2份是()A.B.C.21.小明吃了苹果的,小兰吃了桃子的,那么谁吃得多。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第⑧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工地上两根都是2米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用去部分比较()A.两根用去一样长B.第一根用去长C.第二根用去长D.无法确定2.一盘鱼,白猫吃了这盘鱼的,黑猫吃了这盘鱼的.()吃得多.A.黑猫B.白猫C.不能确定3.下列分数中大于的分数是()A.B.C.D.4.a×=b÷(a、b都大于0),则()A.a>b B.a<b C.a=b5.王爷爷种黄瓜的面积占菜地总面积的,种豆角的面积占菜地面积的40%,这两种蔬菜的面积相比,()A.黄瓜的面积大B.豆角的面积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6.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4份是这个月饼的()A.B.C.7.如图中,再涂()块,涂色部分就占这个图形的.A.2B.3C.48.如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A.B.C.二.填空题(共6小题)9.如果a×=b×=c×,且a、b、c不等于0,要使等式成立,把a、b、c这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10.的分数单位是,减少个这样的单位可以得到最小的合数.11.0.6,0.66,,66%,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12.已知a×=b×=c×,这里最大,最小.13.把4米长的彩带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分到这条彩带的,每人分到的彩带长米.14.里面有个;3个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5.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一份占其中的.(判断对错)16.同样的两杯水.小红喝了一杯的,小明喝了另一杯的,小红剩下的水多一些.(判断对错)17.两位同学完成相同的作业量,亮亮用了时,乐乐用了时,亮亮做得快.(判断对错)18.A×=B×,(A,B均不为0),则A<B.(判断对错)19.把米长的铁丝截成相等的9段,每段占全长的.(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0.用分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21.看图计算.①+=②﹣=五.应用题(共2小题)22.淘气喝了一杯牛奶的,笑笑也喝了一杯牛奶的.淘气说:“我俩喝得一样多.”笑笑说:“我比你喝得多”他们俩谁说得对呢?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可以用写一写、画一画或算一算等方式进行说明.)23.蜂鸟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蜂鸟每分钟可飞行0.3km,而一般人骑自行的速度是每分钟km.蜂鸟与人骑自行车相比,谁的速度快?每分钟快多少千米?六.操作题(共1小题)24.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七.解答题(共2小题)25.比较大小,在〇里填上“>”“<”或“=”.〇7.2÷0.9〇7.2÷1.2〇21〇26.比较和的大小.并写一写你是怎么想的?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分别算出两次用去的长度,进一步比较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2×=米;米<米;所以第二根用去的长.故选:C.【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第一根用去米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第二根用去是一个分率.2.【分析】把这盘鱼的数量看作单位“1”,两个分率的单位“1”相同,所以根据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两个分率的大小即可.【解答】解:因为<,所以黑猫吃得多.答:黑猫吃得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即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3.【分析】若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一半,则此分数等于,所以分子大于分母的一半,则分数值大于;据此解答.【解答】解:所以大于的分数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分数大小的方法的运用.4.【分析】把原式变为:a×=b×,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积一定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就小.【解答】解:把原式变为:a×=b×,因为<,所以a>b.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5.【分析】首先把两种蔬菜占菜地面积的分率比较大小,然后根据哪个分数越大,则这种菜的占地面积最多,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0.375,40%=0.4,0.4>0.375,即40%>,所以豆角的面积大.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6.【分析】把这个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其中4份是这个月饼的.【解答】解: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4份是这个月饼的.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7.【分析】把一个正三角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其中4份涂色,表示,表示其中的7份涂色,还需要涂7﹣4=3份涂色.【解答】解:如图再涂3块,涂色部分就占这个图形的.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8.【分析】A、把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阴影,表示.B、把一个正六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阴影,表示.C、把把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阴影,表示.【解答】解:A、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B、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C、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故选:C.【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二.填空题(共6小题)9.【分析】由题意知,a×=b×=c×,且a、b、c不等于0,要比较a、b、c的大小,可比较3个分数的大小,根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b×=c×,且a、b、c不等于0,因为<<,所以a>b>c.故答案为:a,b,c.【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10.【分析】把5化成假分数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取这样的23份.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因此,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它有2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合数是4,4=,即1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需要再减少23﹣16=7(个)这个样的分数单位.【解答】解:5=,5的分数单位是,它有2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合数是4,4=,23﹣16=(个),即减少7个这样的单位可以得到最小的合数.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合数的意义等.11.【分析】本题都化为小数,进而根据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0.,66%=0.66,因为0.>0.66>0.6,所以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0.6.故答案为:,0.6.【点评】解答此题应先化为小数,然后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12.【分析】令a×=b×=c×=1,即a×=1 a=b×=1 b=c×=1 c =1,解答即可.【解答】解:令a×=b×=c×=1,a×=1 a=b×=1 b=c×=1 c=1,因为所以a>c>b;a最大,b最小.故答案为:a,b.【点评】考查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应用.常用解法令等式等于1,然后依次求出各值再比较大小.13.【分析】把4米长的彩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个小朋友得到1份,每份是这条彩带的;求每人分到彩带的长度,用这条彩带的长度除以小朋友人数.【解答】解:1÷7=4÷7=(米)答:每个分到这条彩带的,每人分到的彩带长米.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14.【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表示其中的7份,即7个;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3个表示其中的3份,是.【解答】解:里面有7个;3个是.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把这个蛋糕看作“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一份是整个蛋糕的.【解答】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块,每一份占其中的.所以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一份占其中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属于最基本的试题.16.【分析】把杯子中的水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分别求出小红、小明各剩下的分率,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小红剩下这杯水的:1﹣=;小明剩下这杯水的:1﹣=;>;所以,小红剩下的水多一些;因此,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应用.17.【分析】两位同学完成相同的作业量,即工作总量一定,所以用的时间越长,做的就慢;反之,就快;据此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时间的大小即可.【解答】解:因为>,所以亮亮做得慢,乐乐做得快;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反比.18.【分析】根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A,B均不为0),所以A>B;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19.【分析】把这根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截成相等的9段,每段占全长的;求每段长,用这根铁丝的长度除以平均截成的段数.【解答】解:1÷9=÷9=(米)即把米长的铁丝截成相等的9段,每段占全长的或每段长是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四.计算题(共2小题)20.【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对题目中的图形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图1,此五角星被平均分成5份,其中阴影部分为2份,则阴影部分占这个五角星的;图2,此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2份,其中阴影部分为7份,则阴影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图3,图中三个相同的正方形,其中一个被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另外两个全部为阴影部分,则所有阴影部分是这三个正方形的2+=2.如图:【点评】本题能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21.【分析】①两个相同的正三角形,把每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表示.左图表示,右图表示,+==1.②两个相同的圆,把每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表示.左图表示,右图表示表从5份中拿走3份还剩下2份,即表示﹣=.【解答】解:①+=1②﹣=.【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同分母分母相加的算理.五.应用题(共2小题)22.【分析】由于两个杯子的大小不能确定,所以无法比较他们喝的牛奶谁喝的多;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如果两个杯子一样大,则喝的一样多;如果不同则喝的不一样多,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如果淘气和笑笑的杯子一样大,则他们喝的一样多;如果笑笑的杯子比淘气的大,则笑笑喝的多;由于两个杯子的大小不能确定,所以无法比较他们喝的牛奶谁喝的多;所以,他们俩说的都不对.【点评】只有在单位“1”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根据两个分率占单位“1”的多少进行比较.23.【分析】先把km化成0.25km,再与0.3km比较大小,进而求得二者的差得解.【解答】解:km=0.25km0.3km>0.25km0.3﹣0.25=0.05(km)答:蜂鸟与人骑自行车相比,蜂鸟的速度快,每分钟快0.05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般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简便.六.操作题(共1小题)24.【分析】(1)把10个三角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三角形的,表示其中3份涂色.(2)把12个蘑菇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蘑菇的,表示其中1份涂色.【解答】解:【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七.解答题(共2小题)25.【分析】(1)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2)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3)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比较大小;(4)把1化成分母是4的假分数,再比较大小.【解答】解:(1)=,=,<;所以,<;(2)7.2÷0.9=8,7.2÷1.2=6,8>6;所以,7.2÷0.9>7.2÷1.2;(3)2==;所以,=2;(4)1=,<;所以,1<.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分数、小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6.【分析】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即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解答】解:====因为>所以>.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即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点评】考查了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熟记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即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八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 一扇门宽1米,高2米,这扇门的周长是( )米。

2. 一个正方形池塘,边长是5米,这个池塘的周长是( )米。

3.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 )米。

4. 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和是4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5.小红把双臂伸开,从左手到右手长约120厘米,像小红这样的3个小朋友才能把一棵大树的树干围起来,这棵大树的树干约粗( )厘米。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它的边长是( )分米。

7.用2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8.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现在边长增加2厘米,周长是( )厘米。

二、判断题。

(对的画“ ”,错的画“✕”)1.用四条边围成的图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2.两个周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3.用同样长的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 )5.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则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边长8分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2个长方形,其中每个长方形的周长为( )分米。

A.16B.24C.322. 学校要安装一个儿童型的单杠(如图)。

至少需要钢管( )分米。

A.76B.38C.563.用一些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要用( )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A.2B.9C.44.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长方形,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与原来的正方形的周长相比,( )。

A.没变B.减少了C.增加了四、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单位:米)五、拼图填空。

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8厘米,宽都是4厘米,拼成下面的图形:周长: 周长:六、解决问题。

1.新新家有一张艺术照。

(1)如果给艺术照加上塑胶框,需要框条多少分米?(2)如果每分米框条8元,买这些框条需要多少钱?2. 妈妈的腰围是72厘米,这条裤子能穿吗?3.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5米,宽是4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8章 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8章 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章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在,,这三个分数中,分数单位最小的一个是()A.B.C.2.若<<,则a、b、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a>b>c B.c<b<a C.b<a<c3.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无法比较4.一条绳子,对折三次,其中一段是这条绳子的()A.B.C.5.下列各数,满足小于大于数是()A.B.C.D.没有6.6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全长的()A.B.C.米7.一根7米长的绳子被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A.B.C.D.8.鱼缸里红金鱼数量的等于黑金鱼数量的,等于花金鱼数量的,哪种金鱼的数量最多()A.红金鱼B.黑金鱼C.花金鱼二.填空题(共8小题)9.把一根10m长的木条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m,每段是这根木条的.10.把一条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份,每份长米,每份占这根铁丝的.11.在横线上填上“>”“<”或“=”.112.里面有个;6个是.13.一个带分数分数单位是,再添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这个带分数是.14.将24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15.小红在分蛋糕时想到了一个分数,分母是5,分子比分母少4,这个分数是,读作,说明小红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份.16.如图,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份,其中阴影部分是它的.空白部分是它的.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母是14的最简真分数有7个.(判断对错)18.把一条绳分成5段,其中一段是这条绳的.(判断对错)19.把一张纸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张纸的.(判断对错)20.如果苹果比梨多,梨比苹果一定少.(判断对错)21.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甲截去,乙截去米,剩下的绳子一定不同样长.(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1小题)22.根据分数,用铅笔涂色.五.应用题(共6小题)23.两袋同样重的大米,第一袋吃掉千克,第二袋吃掉.哪一袋大米吃掉得多?24.一条花边长3m,把它平均分成4份布置学习园地,每份的长度是多少米?每份是全长的几分之几?25.有60块糖果,平均装到5个袋子里,其中的4袋糖果占总数的几分之几?26.红红和宁宁做作业,宁宁用小时做完,红红用小时做完.谁做得快?27.某食品店有三种数量相同的冷饮.星期五销售情况如下:第一种:售出第二种:售出第三种:售出这个食品店要进货,应该多进哪种冷饮?为什么?28.张梅和李兰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张梅走了全程的,李兰走了全程的,谁离两地的中点近一些?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在,,这三个分数中,分数单位最小的一个是.故选:A.2.【解答】解:因为<<,即分子相同,所以a>b>c;故选:A.3.【解答】解:第一段占全长的1﹣=;因为<,所以第二段长.故选:B.4.【解答】解:一条绳子,对折三次,这条绳子被平均分成8份,其中一段是这条绳子的.故选:C.5.【解答】解:A:>>,所以不符合要求;B:=,=>>即:>>,符合要求;C:=,=>>即:>>,所以不符合要求;B是正确的,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B.6.【解答】解:1÷7=答:6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全长的.故选:B.7.【解答】解:1÷5=答:每段绳子的长是全长的.故选:C.8.【解答】解:1×÷=1×÷=因为>1,所以花金鱼数量最多.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9.【解答】解:10÷5=2(m)1÷5=答:每段长2m,每段是这根木条的.故答案为:2,.10.【解答】解:5÷6=(米)1÷6=答:每份长米,每份占这根铁丝的.故答案为:,.11.【解答】解:(1)<(2)>(3)1=(4)<故答案为:<,>,=,<.12.【解答】解:里面有5个;6个是.故答案为:5,.13.【解答】解:最小的合数是4,4=,即2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28﹣5=23即原分数是2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3答:这个带分数是3.14.【解答】解:24÷6=4(支)1÷6=答:每人分得4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故答案为:4,.15.【解答】解:5﹣4=1,这个分数是读作:五分之一答:这个分数是,读作五分之一,说明小红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5份.故答案为:,五分之一,5.16.【解答】解:如图把这个圆平均分成8份,其中阴影部分是它的.空白部分是它的.故答案为:8,,.三.判断题(共5小题)17.【解答】解:分母是14的最简真分数有:、、、、、共6个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8.【解答】解:把一条绳平均分成5段,其中一段是这条绳的这里没说平均分成5段,其中一段不能表示这条绳的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9.【解答】解:把一张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0.【解答】解:设梨的数量为“1”,则苹果的数量为1+=÷=即如果苹果比梨多,梨比苹果一定少.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1.【解答】解:剩下两根绳子哪根长不一定.原因:当这两根绳子长都是1米时,1米的就是米,两根绳子截去的一样长,剩下的也一样长;当这两根绳子长小于1米,小于1米的也小于米,第一根截去的短,剩下的长;当这两根绳子长大于1米,大于1米的也大于米,第一根截去的长,剩下的短.这这两根绳子的长度不定,因此,剩下两根绳子哪根长不确定.故答案为:×四.操作题(共1小题)22.【解答】解:五.应用题(共6小题)23.【解答】解:因为第二袋吃掉,所以第二袋吃掉的重量=第二袋大米的重量×,因为每袋大米的重量不知道,所以无法确定哪一袋大米吃掉得多.答:每袋大米的重量不知道,所以无法确定哪一袋大米吃掉得多.24.【解答】解:3÷4=0.75(米)1÷4=答:每份的长度是0.75米,每份是全长的.25.【解答】解:4÷5=答:其中的4袋糖果占总数的.26.【解答】解:小时>小时答:小红做的快.27.【解答】解:8、2、9的最小公倍数是72======>>即>>或因为,>,<所以>>.答:这个食品店要进货,应该多进第一种冷饮.因为第一种冷饮销售量大.28.【解答】解:﹣=﹣=因为>,所以李兰离两地的中点近一些.。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8小题)1.工地上两根都是2米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用去部分比较() A.两根用去一样长B.第一根用去长C.第二根用去长D.无法确定2.一盘鱼,白猫吃了这盘鱼的,黑猫吃了这盘鱼的.()吃得多.A.黑猫B.白猫C.不能确定3.下列分数中大于的分数是()A.B.C.D.4.a×=b÷(a、b都大于0),则()A.a>b B.a<b C.a=b5.王爷爷种黄瓜的面积占菜地总面积的,种豆角的面积占菜地面积的40%,这两种蔬菜的面积相比,() A.黄瓜的面积大B.豆角的面积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6.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4份是这个月饼的()A.B.C.7.如图中,再涂()块,涂色部分就占这个图形的.A.2B.3C.48.如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A.B.C.二.填空题(共6小题)9.如果a×=b×=c×,且a、b、c不等于0,要使等式成立,把a、b、c这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10.的分数单位是,减少个这样的单位可以得到最小的合数.11.0.6,0.66,,66%,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12.已知a×=b×=c×,这里最大,最小.13.把4米长的彩带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分到这条彩带的,每人分到的彩带长米.14.里面有个;3个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5.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一份占其中的.(判断对错)16.同样的两杯水.小红喝了一杯的,小明喝了另一杯的,小红剩下的水多一些.(判断对错) 17.两位同学完成相同的作业量,亮亮用了时,乐乐用了时,亮亮做得快.(判断对错)18.A×=B×,(A,B均不为0),则A<B.(判断对错)19.把米长的铁丝截成相等的9段,每段占全长的.(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0.用分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21.看图计算.①+=②﹣=五.应用题(共2小题)22.淘气喝了一杯牛奶的,笑笑也喝了一杯牛奶的.淘气说:“我俩喝得一样多.”笑笑说:“我比你喝得多”他们俩谁说得对呢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可以用写一写、画一画或算一算等方式进行说明.) 23.蜂鸟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蜂鸟每分钟可飞行0.3km,而一般人骑自行的速度是每分钟km.蜂鸟与人骑自行车相比,谁的速度快?每分钟快多少千米?六.操作题(共1小题)24.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七.解答题(共2小题)25.比较大小,在〇里填上“>”“<”或“=”.〇7.2÷0.9〇7.2÷1.2〇21〇26.比较和的大小.并写一写你是怎么想的?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分别算出两次用去的长度,进一步比较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2×=米;米<米;所以第二根用去的长.故选:C.【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第一根用去米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第二根用去是一个分率.2.【分析】把这盘鱼的数量看作单位“1”,两个分率的单位“1”相同,所以根据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两个分率的大小即可.【解答】解:因为<,所以黑猫吃得多.答:黑猫吃得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即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3.【分析】若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一半,则此分数等于,所以分子大于分母的一半,则分数值大于;据此解答.【解答】解:所以大于的分数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分数大小的方法的运用.4.【分析】把原式变为:a×=b×,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积一定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就小.【解答】解:把原式变为:a×=b×,因为<,所以a>b.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5.【分析】首先把两种蔬菜占菜地面积的分率比较大小,然后根据哪个分数越大,则这种菜的占地面积最多,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0.375,40%=0.4,0.4>0.375,即40%>,所以豆角的面积大.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6.【分析】把这个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其中4份是这个月饼的.【解答】解: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4份是这个月饼的.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7.【分析】把一个正三角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其中4份涂色,表示,表示其中的7份涂色,还需要涂7﹣4=3份涂色.【解答】解:如图再涂3块,涂色部分就占这个图形的.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8.【分析】A、把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阴影,表示.B、把一个正六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阴影,表示.C、把把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涂阴影,表示.【解答】解:A、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B、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C、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故选:C.【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二.填空题(共6小题)9.【分析】由题意知,a×=b×=c×,且a、b、c不等于0,要比较a、b、c的大小,可比较3个分数的大小,根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b×=c×,且a、b、c不等于0,因为<<,所以a>b>c.故答案为:a,b,c.【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10.【分析】把5化成假分数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取这样的23份.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因此,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它有2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合数是4,4=,即1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需要再减少23﹣16=7(个)这个样的分数单位.【解答】解:5=,5的分数单位是,它有2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合数是4,4=,23﹣16=(个),即减少7个这样的单位可以得到最小的合数.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合数的意义等.11.【分析】本题都化为小数,进而根据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0.,66%=0.66,因为0.>0.66>0.6,所以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0.6.故答案为:,0.6.【点评】解答此题应先化为小数,然后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12.【分析】令a×=b×=c×=1,即a×=1 a=b×=1 b=c×=1 c=1,解答即可.【解答】解:令a×=b×=c×=1,a×=1 a=b×=1 b=c×=1 c=1,因为所以a>c>b;a最大,b最小.故答案为:a,b.【点评】考查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应用.常用解法令等式等于1,然后依次求出各值再比较大小.13.【分析】把4米长的彩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个小朋友得到1份,每份是这条彩带的;求每人分到彩带的长度,用这条彩带的长度除以小朋友人数.【解答】解:1÷7=4÷7=(米)答:每个分到这条彩带的,每人分到的彩带长米.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14.【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表示其中的7份,即7个;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3个表示其中的3份,是.【解答】解:里面有7个;3个是.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三.判断题(共5小题)15.【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把这个蛋糕看作“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一份是整个蛋糕的.【解答】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块,每一份占其中的.所以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一份占其中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属于最基本的试题.16.【分析】把杯子中的水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分别求出小红、小明各剩下的分率,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小红剩下这杯水的:1﹣=;小明剩下这杯水的:1﹣=;>;所以,小红剩下的水多一些;因此,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应用.17.【分析】两位同学完成相同的作业量,即工作总量一定,所以用的时间越长,做的就慢;反之,就快;据此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时间的大小即可.【解答】解:因为>,所以亮亮做得慢,乐乐做得快;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反比.18.【分析】根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A,B均不为0),所以A>B;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19.【分析】把这根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截成相等的9段,每段占全长的;求每段长,用这根铁丝的长度除以平均截成的段数.【解答】解:1÷9=÷9=(米)即把米长的铁丝截成相等的9段,每段占全长的或每段长是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四.计算题(共2小题)20.【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对题目中的图形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图1,此五角星被平均分成5份,其中阴影部分为2份,则阴影部分占这个五角星的;图2,此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2份,其中阴影部分为7份,则阴影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图3,图中三个相同的正方形,其中一个被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另外两个全部为阴影部分,则所有阴影部分是这三个正方形的2+=2.如图:【点评】本题能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21.【分析】①两个相同的正三角形,把每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表示.左图表示,右图表示,+==1.②两个相同的圆,把每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表示.左图表示,右图表示表从5份中拿走3份还剩下2份,即表示﹣=.【解答】解:①+=1②﹣=.【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同分母分母相加的算理.五.应用题(共2小题)22.【分析】由于两个杯子的大小不能确定,所以无法比较他们喝的牛奶谁喝的多;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如果两个杯子一样大,则喝的一样多;如果不同则喝的不一样多,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如果淘气和笑笑的杯子一样大,则他们喝的一样多;如果笑笑的杯子比淘气的大,则笑笑喝的多;由于两个杯子的大小不能确定,所以无法比较他们喝的牛奶谁喝的多;所以,他们俩说的都不对.【点评】只有在单位“1”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根据两个分率占单位“1”的多少进行比较.23.【分析】先把km化成0.25km,再与0.3km比较大小,进而求得二者的差得解.【解答】解:km=0.25km0.3km>0.25km0.3﹣0.25=0.05(km)答:蜂鸟与人骑自行车相比,蜂鸟的速度快,每分钟快0.05千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般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简便.六.操作题(共1小题)24.【分析】(1)把10个三角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三角形的,表示其中3份涂色.(2)把12个蘑菇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蘑菇的,表示其中1份涂色.【解答】解:【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七.解答题(共2小题)25.【分析】(1)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2)根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3)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比较大小;(4)把1化成分母是4的假分数,再比较大小.【解答】解:(1)=,=,<;所以,<;(2)7.2÷0.9=8,7.2÷1.2=6,8>6;所以,7.2÷0.9>7.2÷1.2;(3)2==;所以,=2;(4)1=,<;所以,1<.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分数、小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6.【分析】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即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解答】解:====因为>所以>.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即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点评】考查了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熟记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即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培优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培优卷)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培优卷)一、选择题(满分16分)1. 一人一包同样的饼干,哥哥吃了一包饼干的13,弟弟吃了一包饼干的23,()吃的多。

A. 哥哥B. 弟弟C. 一样多【答案】B【解析】【分析】因为两人吃同样的饼干,所以要比较谁吃的多,只需要比较13和23的大小即可。

【详解】13<23则弟弟吃的多。

故答案为:B。

【点睛】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2. 如下图所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A. 无法确定B. 13C.12【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所示,将左边的涂色部分平移到右边。

将这个图形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13。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13。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关键是明确将整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以及涂色部分占其中几份。

3. 下面涂色部分可以用34表示的是()。

A.B.C.【答案】C【解析】【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占其中的几份用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

【详解】A.,把五角星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份占1份,分数表示14;B.,把三角形分成了4份,阴影部分占3份,但不是平均分,不能用34表示;C.,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阴影部分占3份,分数表示为34;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 制作同一个零件,王师傅用14小时,李师傅用15小时,赵师傅用16小时,他们三人()做得最快。

A. 王师傅B. 李师傅C. 赵师傅【答案】C【解析】【分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越大,分数越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6<15<14,赵师傅用时最少,故答案选:C。

【点睛】时间用得越少,速度越快,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一根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占总长的(),每段绳子长是()厘米。

A. 12、1 B.14、1 C.13、2 D.14、10【答案】D【解析】【分析】将这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就是将这根绳子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占它的14,是4÷4=1分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⑧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10+=()A. 9B. 10C. 5D. 42.在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A. B. C.3.把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现在的长度是原米的()。

A. B. C.4.某种商品,降价后的价格是90元,比原价降低了,求原价.列式正确的是()A. 90÷(1﹣)B. 90÷(1+ )C. 90×(1﹣)D. 90×(1+ )二、判断题5.一件商品降价,那么现价就是原价的。

6.+=7.左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8.制作同样的零件a利用了的时间,b利用了的时间,a的速度比b快。

()三、填空题9.的分子是________,分母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10.把千克的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千克的________。

11.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绳子是全长的________,每段绳子长________米。

1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整个图形的________分之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四、解答题13.合唱队.(1)参加合唱团的共有________人.(2)男同学占总人数的________,女同学占总人数的________.(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回答.14.在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公顷。

五、应用题15.张师傅做一批机器零件,原计划每天做50个,6天完成。

实际每天多做10个。

实际每天做的零件占这批零件总数的几分之几?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10+故答案为:B【分析】整数与分数相加,和用带分数表示,用整数作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分数作带分数的分数部分即可.2.【答案】B【解析】【解答】解:在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把整个长方形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1份,即可得分数值。

3.【答案】B【解析】【解答】解:现在的长度是原来的。

故答案为:B。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钟面被分成两部分(见图),阴影部分占整个钟面的几分之几?()A. B. C.2.如图,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A. B. C.无法确定比例3.小刚有15个苹果,分了给小敏,小敏分得()个苹果。

A.3 B.5 C.104.李大伯养了35只兔子,其中是白兔,白兔有()只。

A.5 B.21 C.255.一堆水果共49千克,卖了,还剩下()千克。

A.21 B.7 C.28二、填空题:6.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用去了3份,用去了。

7.在、、中,最大的分数是(________),最小的分数是(________)。

8.中,占总数的,占总数的。

9.加上2个是。

1里面有()个。

10.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三次,打开后,每一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

11.用分数表示各图的涂色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括号里填上“>”“<”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三、填空题13.涂色表示各图下面的分数。

四、口算和估算14.计算。

== 1-======五、解答题:15.涂一涂,想一想。

(1)把其中的3份涂成黄色,5份涂成红色,剩下的涂成蓝色。

(2)黄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16.小丽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这本书的,还有几分之几没有看?17.公园有一群蝴蝶,白蝴蝶占总数的,黑蝴蝶和白蝴蝶同样多,其他的都是花蝴蝶。

(1)白蝴蝶和黑蝴蝶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详解】答:阴影部分占整个钟面的. 故选A.2.A【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把右边阴影部分平移到左边空白部分,组成阴影部分的面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3=故答案为:A【点睛】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图形,可将阴影部分的半圆移到左边或右边进行分析观察。

(常考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一条彩带,剪掉全长的,还剩下()。

A. B. C. D.2.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A. B. C.3.贝贝买来一桶饮料,第一次喝了全部的,第二次喝了剩下的,这时还剩下全部的()。

A. B. C.4.在、、中最小的数与最大的数分别是()A. ,B. ,C. ,5.一根彩带,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

两次一共用去的彩带与全长的一半相比,结果怎样?()A. 比一半短B. 比一半长C. 正好是全长的一半D. 无法确定6.如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为()A. B. C. D.7.18个苹果,拿出它的,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得()个.A. 3B. 6C. 98.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的形状(如图),它是原来纸的()A. 4倍B.C.9.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沿折线剪开后,每一部分占整张长方形纸的()A. B. C.10.下面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

A. B. C. D.11.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中的阴影部分,错误的是()A. B. C.12.把这块巧克力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3个小朋友能分得这块巧克力的()A. B. C. D.二、填空题13.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1份是苹果总数的 ________,有________个苹果。

14.一张纸,淘气剪了这张纸的,笑笑剪了这张纸的,淘气比笑笑多剪了这张纸的________,他们一共剪了这张纸的________,还剩下这张纸的________没有剪。

15.一个分数,分母是最小的两位数,分子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分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16.在横线上填上“>”“<”或“=”.4时________240分 700+3________700×3________ ________17.里面有________个;5个________是.18.在横线里填上“>”“<”或“=”.58分钟________1小时 475+262________700 ________23×4________24×3 600________6×10 1 + ________119.一根8米长的绳子,反复对折三次,每段绳子有________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九单元测试题含答案3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九单元测试题含答案3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九单元测试题含答案3套第八、九单元过关检测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我会填。

(2、6、7题每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1.57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它里面有( )个17。

2.38是3个( ),1里面有( )个14,( )个15是1,3个( )( )是1。

3.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5份是这条绳子的( )。

4.小明喝了一瓶橙汁的15,还剩下这瓶橙汁的( )。

5.在12、13和112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6.1-49可以看作( )个19减去( )个19,等于( )个19,就是( )( )。

7.妈妈买了12支中性笔,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中性笔的( )( ),每份是( )支;5支是这些中性笔的( )( );3份是( )支。

8.果盘里有16个草莓,明明一次吃了这些草莓的38,明明一次吃了( )个草莓。

9.在里填上“>”“<”或“=”。

510310 1916 11515 273710.妈妈在超市排队等候付款。

小丽数了数,发现无论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妈妈都排在第8。

这个队伍一共有( )人。

11.三(1)班所有同学都参加了歌唱或舞蹈兴趣小组,其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28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25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7人。

三(1)班一共有( )人。

二、我会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把一个月饼分成6块,每块是这个月饼的16。

( ) 2.因为3<4,所以13<14。

( ) 3.15+35=410( ) 4.一根10米长的绳子,剪下了310,还剩710。

( ) 5.甲筐苹果的12比乙筐苹果的13多。

( )三、我会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 )的涂色部分不能用13表示。

2.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了它的13,第二根剪去了它的14,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相比,(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个加上就是1.A.9 B.5 C.42.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每一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A.B.C.D.3.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无法比较4.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的形状(如图),它是原来纸的( )A.4倍B.C.5.下面图形中,( )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A.B.C.6.在、、中最小的数与最大的数分别是( )A.,B.,C.,7. +可以直接相加,是因为两个加数( )A.分子相同B.分母相同C.都是真分数D.都是最简分数8.下列分数的分数单位最大的是( )A.B.C.9.6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A.B.C.米10.在“助残日”爱心捐款活动中,万老师捐出了月工资的,黄老师也捐出了月工资的.比较两位老师捐的钱,结果是( )A.两人捐的一样多B.万老师捐的多C.黄老师捐的多D.无法确定谁捐的多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份的数就是.12.请你写出一个大于,小于的最简分数,这个分数是.(只需写出一个)13.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14.把3m长的铁丝对折3次,现在的长度是原铁丝长度的.15.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减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16.在横线里填上“>”或“<”.17.小红在分蛋糕时想到了一个分数,分母是5,分子比分母少4,这个分数是,读作,说明小红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份.18.比较大小:、、、、、、、三.判断题(共5小题)19.1吨的等于2吨的.(判断对错)20.一张油饼分给两个人吃,每人吃了油饼的.(判断对错)21.一块饼干,小明吃了,剩下.(判断对错)22.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判断对错)23.分数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一定不相等.(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5小题)24.一堆核桃,第一次运走了吨,第二次运走了这一堆的.哪一次运走的多?25.从甲地到乙地,小王用了时,小李用了40分,小张用了时,三人谁的速度最快?26.一根木料长3米,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个木料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几分之几米?27.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一根减去m,另一根剪去全长的,两根绳子剪的长度相等吗?说说理由!28.新年联欢会上,淘气小组4个人要平均分一袋糖果.这袋糖果一共有2千克.(1)每人能分到多少千克?(2)每人分到这袋糖果的几分之几?五.操作题(共2小题)29.涂一涂,比一比我发现: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30.画阴影表示出下面的分数.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要求几个加上就是1,先求出几分之几加上是1,用1减去即可,然后再求出它是由几个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1﹣=;里面有4个;所以,4个加上就是1.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然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2.【分析】把这张正方形纸面看作单位“1”,把它对折1次,被平均分成2份,对折2次被平均分成4份,对折3次被平均分成8份.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每一部分是这张纸的.【解答】解: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这张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8份,每一部分是这张纸的.故选:C.【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关键是明白: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这张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8份.3.【分析】由题意第二段占全长的,可知第一段占全长的1﹣=,比较出和的大小,就求出答案.【解答】解:第一段占全长的1﹣=;因为<,所以第二段长.故选:B.【点评】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第二个条件,这根木头的长度为单位“1”,把它分成两段.4.【分析】根据题意,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一次,是原来纸的,两次后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的形状(如图),它是原来纸的×=;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张长方形的纸每对折一次,得到纸的面积就是上一次的.5.【分析】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意义分析各选项中的图形,即能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选项A,长方形被分成4份,是平均分成,所以阴影部分用表示;选项B,图中的三角形被分成3份,是平均分成,所以阴影部分能用表示;选项C,图中的三角形被分成3份,但不是平均分成,所以阴影部分不能用表示;故选:B.【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数意义中“平均分”这个要素.6.【分析】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因为>>,所以在、、中最小的数与最大的数分别是,.故选:A.【点评】考查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7.【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可知,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即可.【解答】解: +=,所以+可以直接相加,是因为两个加数分母相同.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应用.8.【分析】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此分数的分数单位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0份,每份是,取其中的3份,此分数的分数单位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9份,每份是,取其中的18份,此分数的分数单位是.通过比较即可确定哪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最大.【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分数单位最大的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分数单位的意义及(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9.【分析】把这条6米长的铁丝看作单位“1”,它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全长的.【解答】解:1÷7=答:6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全长的.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10.【分析】此题从分数上看,都是把工资总数看作单位“1”,捐出的钱数都是用工资总数乘对应的分率,且=,但有一个前提没有明确,两位老师的工资总数不一定相同,由此即可求解.【解答】解:由于两位老师的工资总数不一定一定相同,因此无法确定谁捐的多.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明白:捐出钱数与工资总数、对应分率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二者只选其一无法比较.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取这样的5份是.【解答】解: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6份,表示这样 5份的数就是.故答案为:单位“1”,6,5.【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12.【分析】最简分数:在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有的分数为最简分数.本题可先将这两个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后,再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确定.注意=,=.【解答】解:一个大于,小于的最简分数,这个分数是(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点评】考查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完成本题要注意答案是不唯一的.13.【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取这样的13份.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因此,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合数是4,4=,即1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需要再加上16﹣11=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故答案为:,5.【点评】分数(m、n均为等于0的自然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n就是这样分数单位的个数.14.【分析】将根铁丝原长当作单位“1”,由于每次对折后的长度都是对折前的,所以,对折三次后的长度是原来的:1×××=.【解答】解:1×××=答:现在的长度是原铁丝长度的.故答案为:.【点评】在此类问题中,对折n次后的长度是原来长度的()2.15.【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它有这样的19份.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因此,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2=,即1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需要再减去19﹣12=7个这个样的分数单位.【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2=,即1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需要再减去19﹣12=7个这个样的分数单位.故答案为:;19;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注意最小的质数是2.16.【分析】(1)(2)(6)(8)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3)(4)(5)(7)分母相同,分子大则分数大.【解答】解:(1)>(2)<(3)<(4)>(5)>(6)>(7)>(8)<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17.【分析】首先求出分子,分子比分母少4,则分子是5﹣4=1,据此写出此分数;分数的读法为:先读分母,中间的分数线读作“分之”,最后读分子;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用分数表示;据此解答.【解答】解:5﹣4=1,这个分数是读作:五分之一答:这个分数是,读作五分之一,说明小红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5份.故答案为:,五分之一,5.【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数的结构、读法及分数单位的意义等基础知识.18.【分析】先分子通分,再根据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因为=、=、=、=、=、=、=、=,所以>>>>>>>.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1吨的是1吨×=吨,2吨的是2吨×=吨,二者相等.【解答】解:1×=(吨)2×=(吨)即1吨的等于2吨的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类题为常考题型,常以填空、选择、判断题的形式出现.20.【分析】一张油饼平均分给两个人吃,求每人吃油饼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用除法计算.但此题没有“平均”两个字,所以错误.【解答】解:1÷2=但是由于没有“平均”两个字,每人吃的或多或少,就不一定是.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21.【分析】把这块蛋糕看作单位“1”,小明吃了,剩下1﹣=.【解答】解:一块饼干,小明吃了,剩下1﹣=.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22.【分析】大于而小于的分子为1的分数只有;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分母都乘2就是、,大于而小于的分子为2的分数有:,;分母都乘3就是、,大于而小于的分子为3的分数有:、、.,、的分子、分母可以都乘1、2、3……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1个、2个、3个……即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解答】解:大于而小于的分子为1的分数只有、的分子、分母都乘2就是、,大于而小于的分子为2的分数有:,、的分子、分母都乘3、,大于而小于的分子为3的分数有:、、……因此,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两个小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两个分数之间有无数个分数.23.【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和的大小相等,分数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一定不相等,说法错误.【解答】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和的大小相等,分数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一定不相等,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单位: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四.应用题(共5小题)24.【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①这堆核桃的质量少于1吨;②这堆核桃的质量等于1吨;③这堆核桃的质量多于1吨;进一步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①这堆核桃的质量少于1吨,这一堆的少于吨,第一次运走的多;②这堆核桃的质量等于1吨,这一堆的等于吨,两次运走的一样多;③这堆核桃的质量多于1吨,这一堆的多于吨,第二次运走的多.【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25.【分析】因为三个人行驶的路程一定,所以谁用的时间最短,则谁的速度就最快,据此比较他们的时间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时=45分钟时=35分钟45分钟>40分钟>35分钟所以小张用的时间最短,则小张的速度最快;答:小张的速度最快.【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26.【分析】把这根木料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求每段的长度,用这根木料的长度除以平均分成的段数.【解答】解:1÷4=3÷4=(米)答:每段是这个木料的,每段长米.【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27.【分析】如果这两根绳子的长度都是1米,1米的就是米,剪去的长度相等;如果这两根绳子的长度都小于1米,小于1米的也小于米,另一根剪去的短;如果这两根绳子的长度都大于1米,大于1米的也大于米,另一根剪去的长.由于绳子的长度不知,因此,剪去的长度是否相等无法确定.【解答】解:两根绳子剪的长度是否相等,无法确定.理由如下:当这两根绳子的长度都是1米,1米的就是米,剪去的长度相等;当这两根绳子的长度都小于1米,小于1米的也小于米,另一根剪去的短;这两根绳子的长度都大于1米,大于1米的也大于米,另一根剪去的长.【点评】第一根剪去的米是一个固定的长度,第二根剪去的全长的,不是一个固定的长度,它受绳子长度的影响.因此,在不知绳子长度的情况下,无法确定第二根剪去的长度.28.【分析】(1)把2千克糖果平均分给4人,用糖果的质量除以人数.(2)把这袋糖果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人1份,每份是这些糖果的.【解答】解:(1)2÷4=0.5(千克)答:每人能分到0.5千克.(2)1÷4=答:每人分到这袋糖果的.【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五.操作题(共2小题)29.【分析】(1)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把每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每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一个长方形的.表示左图其中7份涂色;表示右图其中3份涂色.根据涂色份数的多少即可对这两个分数进行比较.(2)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把每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每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一个正方形的.表示左图其中2份涂色;表示右图8份全部涂色.根据涂色份数的多少即可对这两个分数进行比较.(3)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把每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左图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1份涂色;右图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1份涂色.根据涂色面积的大小即可对这两个分数进行比较.(4)是两个相同的圆,把每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左图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1份涂色;右图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1份涂色.根据涂色面积的大小即可对这两个分数进行比较.然后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答】解:我发现: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小.故答案为:大,小.【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同分母的比分子,分子大的就大;同分子的比分母,分母大的反而小;分子、分母都不同的,首先通分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30.【分析】(1)把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5份涂色.(2)把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14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11份涂色.(3)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表示其中4份涂色.【解答】解:【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2020三下·未央期末)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的是( )A. B. C.2.(2020三上·镇平期末)下面图中能表示的是( )。

A. B. C.3.(2019三下·苏州期末)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3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 )。

A. B. C.4.(2019三上·大田期末)下面涂色部分不能用分数表示的是( )A. B. C. D.5.甲、乙两人完成同样的作业,甲要用小时,乙要用小时,( )。

A. 甲先完成B. 乙先完成C. 同时完成6.小云和小丽喝同一种饮料,小云喝了,小丽喝了,( )的饮料剩的多。

A. 小云B. 小丽C. 无法比较7.下列图形中的阴影部分不表示的是( )。

A. B. C.二、判断题8.(2020三上·保定期末)把一张纸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 )9.(2020三上·温县期末)一张油饼分给两个人吃,每人吃了油饼的.( )10.(2020三上·巨野期末)不是分数.( )11.(2020三上·侯马期末)把一张纸平均分成7份,4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 )12.(2020三上·石碣期末)一个西瓜,小亮吃了这个西瓜的,还剩没吃。

( )13.(2020三上·苏州期末)姐妹俩看同一本书。

姐姐看了全书的,妹妹看了全书的。

姐姐看得多一些。

( )14.(2020三上·天峨期末)把一条绳分成5段,其中一段是这条绳的.( )三、填空题15.(2019三下·竹山期末)把1元平均分成10份,3份是1元的________,写成小数是________元。

16.(2019三下·龙华期末)读作________;九分之八写作________,再添上________就是1。

17.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________________18.(2020三下·盐城期末)把24个梨平均分给8人,三人分的这些梨的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个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八单元测试卷一、分别用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和未涂色部分。

( )( ) ( )( )( )( ) ( )( )二、填一填。

1.==12.( )个是,( )个是。

3.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4.把1条绳子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3份是这条绳子的。

5.一个分数的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6.2天是一个星期的,9个月是一年的。

三、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

( )2.+=( )3.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小。

( )4.有一张纸,剪去它的,还剩下这张纸的。

( )5.===……=1 ( )四、在○里填上“>”“<”或“=”。

○1 ○○○○○○五、根据图形列式计算。

1.( )+( )=( )2.( )-( )=( )六、算一算。

+= += -= -=-= 1-= 1-= += -= 七、用分数表示图形中涂色部分。

(8分)( ) ( ) ( ) ( ) 八、解决问题。

1.一张长方形纸的涂蓝色,涂红色的大小和蓝色相同,涂蓝色和红色的部分共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10块,小可吃了2块,妈妈吃了3块,爸爸回后,又吃了4块。

(1)爸爸和小可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2)小可比妈妈少吃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3)这个西瓜吃完了没有?3.某小区绿化带,的地种了柏树,剩下的种松树,种松树的地占整个绿化带的几分之几?4.一杯牛奶,喝了,还剩几分之几?5.小明、小文和小军去打靶,小明打了子弹数量的,小文打了子弹数量的,剩下的是小军打的。

(1)小明和小文一共打了子弹数量的几分之几?(2)小军打了子弹数量的几分之几?第八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二、1.5 8 2.5 5 3.3 7 七分之三 4. 5. 6.三、1.✕ 2.✕ 3.✕ 4.√ 5.√四、> = > < < < > > <五、1. 2.1六、 1 0七、八、1.+= 2.(1)+=(2)-=(3)++=<1 没吃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九单元测试题含答案3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九单元测试题含答案3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九单元测试题含答案3套第八、九单元过关检测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我会填。

(2、6、7题每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1.57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它里面有( )个17。

2.38是3个( ),1里面有( )个14,( )个15是1,3个( )( )是1。

3.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 ),5份是这条绳子的( )。

4.小明喝了一瓶橙汁的15,还剩下这瓶橙汁的( )。

5.在12、13和112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6.1-49可以看作( )个19减去( )个19,等于( )个19,就是( )( )。

7.妈妈买了12支中性笔,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中性笔的( )( ),每份是( )支;5支是这些中性笔的( )( );3份是( )支。

8.果盘里有16个草莓,明明一次吃了这些草莓的38,明明一次吃了( )个草莓。

9.在里填上“>”“<”或“=”。

510310 1916 11515 273710.妈妈在超市排队等候付款。

小丽数了数,发现无论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妈妈都排在第8。

这个队伍一共有( )人。

11.三(1)班所有同学都参加了歌唱或舞蹈兴趣小组,其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28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25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7人。

三(1)班一共有( )人。

二、我会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把一个月饼分成6块,每块是这个月饼的16。

( ) 2.因为3<4,所以13<14。

( ) 3.15+35=410( ) 4.一根10米长的绳子,剪下了310,还剩710。

( ) 5.甲筐苹果的12比乙筐苹果的13多。

( )三、我会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 )的涂色部分不能用13表示。

2.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了它的13,第二根剪去了它的14,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相比,(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按分数涂上颜色
1.小李和小张玩打靶游戏,共有30枚子弹,小李打了子弹的,小张打了子弹的,小李和小张各打了多少枚子弹?
二、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圈出的部分.
(1)分数:________ (2)小数:________
三、填一填
3.9.07读作________,九分之七写作________。

4.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5.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它有________个,再填________个就等于1。

6.6个是________,再添上________个就是1.
7.一堆粮食运走了吨,还剩,运走了这堆粮食的________,这堆粮食共有________吨。

8.=________=________
9.今年比去年增产,今年产量相当于去年的________ .
10.一根8米长的绳子,反复对折三次,每段绳子有________米。

11.有一串数,,,,,,,,,…这串数从左开始数,第________ 个数是.
四、在横线上填上“>”“<”成“=”
12.在横线上填“>”、“<”、或“=”.
6×128________125×6 5900克________59千克96÷2÷4________96÷8 ________
五、判断(共5题;共5分)
13.甲数的等于乙数(甲乙不等于零),那么甲数比乙数大。

14.一根绳子长米,用去后,还剩下.(判断对错)
15.与元一样大。

16.如果a>b(a,b都是自然数,且b≠0),那么
17.一块巧克力分给3个小朋友吃,每人吃到这块巧克力的。

()
六、选一选
18.哪个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
A. B. C. D. 都不能
19.比大而比小的真分数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个
20.如图,把一个大正方形看作单位“1”,则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A. B. C. D.
21.下图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A. B. C.
22.两根长度相等的铁丝,第一根剪去米,第二根剪去全长的,那么剩下的长度()。

A. 第一根比第二根长
B. 第一根比第二根短
C. 两根同样长
D. 无法比较
23.1-=()
A. B. C. D.
24.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里,那么盐占盐水的()
A. B. 10% C.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七、算一算
25.直接写得数.
210×3=983+117≈ 300×9=231+469= 298×9≈
840﹣240=﹣=+ =1﹣=+ =
八、解决问题
26.爸爸买了两块同样的比萨饼,把其中的一块平均分成6小块,爸爸吃了1小块,妈妈也吃了1小块,把另一块平均分成3小块,小明吃了其中的1小块。

哪一块剩下的多?
27.下图是动物园为小动物们建的新房平面图,已经设计好的猴子房(A)和熊猫房(B)分别占总面积的和。

请你在剩下的空间里,设计一下(用粗线条隔开,并标上相应的字母):老虎房(C)占,狮子房(D)占,狗熊房(E)占。

28.拖拉机厂6月份上半月生产拖拉机210辆,下半月生产拖拉机190辆。

上半月完成了全月产量的几分之几?下半月完成了全月产量的几分之几?
29.某学校七月用水比九月少,八月比七月多用,七月共用水120吨。

).八月份和九月份中哪个月用的水量多多多少吨?请先画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30.妈妈把一块长1米的布分成三块。

第一块长米,第二块长米,剩下的那块长多少米?
31.贝贝、莉莉和晶晶三个小朋友共同买了一个大蛋糕,把蛋糕平均分成24块,贝贝吃了这个蛋糕的,莉莉吃了这个蛋糕的,晶晶吃了这个蛋糕的,她们三人中谁吃得最多?分别吃了几块?
九、挑战题
32.小光喝了一杯橙汁的,然后加满水,又喝了这杯的,请问小光喝的这杯橙汁喝完了吗?如果没有喝完,剩下的橙汁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答案
一、按分数涂上颜色
1. 解:30÷6=5(枚)小张打的子弹数:5×5=25(枚)。

答:小李打了5枚,小张打了25枚。

二、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 (1)(2)0.3
三、填一填
3. 九点零七;
4. ;;;
5. ;九分之二;2;7
6. ;3
7. ;
8. ;9. 10. 1 11.111
四、在横线上填上“>”“<”成“=”
12. >;<;=;<
五、判断
13.正确14. 正确15. 错误16. 正确17. 错误
六、选一选
18. C 19. D 20. D 21. C 22. D 23. C 24. C
七、算一算
25. 210×3=630 983+117≈1120 300×9=2700 231+469=700 298×9≈2700
840﹣240=600 ﹣=+ = 1﹣=+ =1
八、解决问题
26. 第一块中的6小块可看成3份,一份是2小块,所以吃了,还剩1- = ,小明也吃了另一块的
,还剩1- = ,一样多。

27. 解:老虎房12格,狮子房9格,狗熊房6格,如图:
28. 解:210+190=400(辆)210÷400= ,190÷400=
答:上半月完成了全月产量的,下半月完成了全月产量的.
29. 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八月份的用水量:
120×(1+)=120×=140(吨)
九月份的用水量:
120÷(1-)=120÷=120×=135(吨)
140吨>135吨,八月份的用水量多些,
140-135=5(吨).
答:八月份的用水量多些,多5吨.
30. 第一块和第二块总长占这块布的+=
剩下的部分等于:1-=-=(米)
答:剩下那块布长米
31. 因为>>,所以晶晶吃得最多。

贝贝:24÷12=2(块)
莉莉:24÷8=3(块)
晶晶:24÷8×3=9(块)
答:晶晶吃得最多。

贝贝吃了2块,莉莉吃了3块,晶晶吃了9块。

九、挑战题
32. 没有喝完;第二次喝的橙汁是的一半就是,所以还剩1- - = 。

答:小光喝的这杯橙汁没有喝完。

剩下的橙汁是原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