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的分类
紫砂泥料种类简述
![紫砂泥料种类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01f39df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7.png)
紫砂陶,简称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茶具,造型 简练、大方,色泽淳朴、古雅。用其泡茶,使角的年代越久,壶身色 泽就愈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壶 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紫砂壶并不一定就是紫色, 高温烧成后呈现各种各样的奇丽的色彩,有朱砂红、枣红、紫铜、 海棠红、铁灰铅、葵黄、墨绿、青兰等等。紫砂壶不上釉,但胜似上 釉,色泽变化奇诡,丰富多彩。如朱砂紫、榴皮、豆青、海棠红、闪 色等等,皆是自然原色,质朴浑厚,古雅可爱。烧成后的紫砂壶保 温性和透气性均十分理想,是沏茶的理想用具,社会上称其“世 间茶具称为首”,并非夸张。
师在制壶前需要将生泥用木槌反复捶打数十次将其中的空气压 挤干净后方可制壶,这时的紫砂泥被称为“熟泥”。
我们在运用紫砂泥料时,一要看紫砂泥是否纯正;二要判断 泥料产地是不是黄龙山系;三要了解泥料的陈腐时间;四要分析 泥料的烧结温度是否合适;五要思考你聊得颜色、质感是否配合 砂壶的造型;六要掌握泥料的收缩比对壶身成型的难度。
47
首先了解一下从紫砂矿石到变成可以做壶的泥料的形成过 程:选矿— — —开采— ——陈腐— — —干燥— — —精选—— —粉碎—— —配 料— ——搅拌— — —练泥,这样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紫砂泥。
紫砂作为一种特殊的原料,在众多制作者的实践与摸索过 程当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紫砂壶的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越来 越高。宜兴的陶土品种繁多,广布于宜兴南部丘陵山区。丁山、张 渚、渚东为主要产地。当地一般把陶土分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 , 大类。白泥是一种灰白色为主颜色单存的粉砂质铝土质粘土;甲
2018-11
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
艺术鉴赏
紫砂泥料分类精辟版
![紫砂泥料分类精辟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968d5a2e3f5727a5e962b3.png)
底槽青(底皂青):原产于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因为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为紫里透红,早年间曾被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现为稀有泥料。矿石中间有不平均分布青绿色本山绿泥颗粒即俗称“鸡眼”或“猫眼”混合天生,烧成后泥质温润细腻,泥呈紫红中带有金色砂粒状小点,烧成后显猪肝色,泡养后泥质细腻红润,表面有油质感。一经泡养表面会有温润古朴的感觉,高温窑烧成后表面会有玄色铁质析出,俗称丽人痣。
红皮龙:又叫野山红泥,也有人称棕红泥。近年使用较多,也是目前黄龙山被盗取的泥矿里最多的。含赤铁矿较多,烧成后泥色呈棕红色,内有黄色颗粒矿砂点,颜色温润,轻易泡养,故常被人误以为早期净水泥,或是现在相对较差的底槽净水泥。
绿泥类:
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因大多夹杂在紫泥层,或是与紫泥共生,故实际采掘量极少,且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个色装饰泥。纯粹的本山绿泥无法单独成器,即便烧成时间一久也会泛起表面龟裂。
白泥:呈白色,微泛绿,成陶后呈
白色,生产于宜兴大潮山(洑东),原为日用陶所用原料,取其精细之泥为原料,加入金属氧化物后制成各种色泥或做化妆土用。
红泥类:
俗称“朱泥”、“朱砂泥”、“石黄泥”。因其成陶后,色似“朱砂红”故名。产于宜兴任墅赵庄山,嫩泥矿层底部,质坚如石,其含铁量高,产量甚稀。矿土外观呈砖红夹层,以黏土为主的粉砂岩土,可单独成陶。红泥收缩率大,烧成温度在1080℃左右,常制小件器物。七十年代中期,此种红泥甚缺,既改用川埠红泥加嫩泥替换,矿土呈土黄色,石质坚硬,成陶与其相似,八十年代以洑东红泥制壶,其玻璃相重,烧成温度在1050℃左右,成陶后色朱红,声脆亮。
图解紫砂泥料种类大全
![图解紫砂泥料种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24b33d926fff705cc170a74.png)
图解紫砂泥料大全现如今紫砂文化风横扫大江南北,紫砂爱好者日益增加;由于本人也非常喜欢紫砂文化,经常和朋友在一起沟通紫砂文化的魅力,但是真正的了解紫砂文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紫砂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买到一把紫砂壶,看到的只是一个壶而已,壶以外还有更有意义的东西。
曾在茶余后谈起一个话题:喜欢紫砂壶的朋友都是怎么样喜欢上紫砂壶的,回答都很简单,很多都是由于喝茶引发的爱壶,为了更清楚的了解紫砂本质,本文收集了紫砂泥料的一资料,供博友们学习!《底糟青》底糟青,为原矿紫砂。
产于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系四号井,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窑温:约1160度C / 收缩比:约11%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底槽青底槽青成品黄龙山石黄开产于黄龙山的嫩泥矿,近代用来做朱泥壶的原料,嫩泥矿中含砂量重,坊间常用来做仿古朱泥壶,颇受欢迎。
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8%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黄龙山石黄原矿黄龙山石黄成品《黑铁砂》黑铁砂,为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原矿提练再加入锰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日久使用,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赞赏。
养壶者之最爱。
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鋉数日则如墨黑,泡茶好喝,评价好赞不绝口!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30度C / 收缩比约12%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黑铁砂内含矿物黑铁砂成品〈内紫外红》壶胚乃以清水泥为泥料,成型后再以红泥浆上浆"壶表",再让壶坏阴干入窑烧成;此作法在当时为早期壶很常见之泥料工艺壶身泡茶多日颜色变朱红色,现代壶已甚少见此作法。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1%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内紫外红成品《大红袍》由宜兴市洑东乡西面,在任途村与红卫村交介处小煤窑矿区,所开采的夹层嫩泥。
宜兴紫砂泥知识普及(15)紫砂矿料的种类
![宜兴紫砂泥知识普及(15)紫砂矿料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07cfc9e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d.png)
宜兴紫砂泥知识普及(15)紫砂矿料的种类紫砂矿料质性优良,种类繁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矿点和开采状况的变化及原料选用等因素的调整,紫砂矿料的品种在不断得到丰富,矿料的分类也在发生着潜在的变动。
紫砂矿体属粉砂质沉积岩,具有多种成层状构造。
在矿物的沉积过程中,同一泥层中总是含铁量高、颗粒粗的矿物先沉积下来,砂粒状的比片状的更容易沉积。
因此,同一泥层上部的紫砂矿料含铁量相对较低、其颗粒组成也相对较细。
同一泥层下部的紫砂矿料颗粒组成相对略粗,含铁量也相对高一些。
故同种紫砂矿料中有质性老、嫩等的差别。
紫砂矿料以前主要分为:紫泥、绿泥、红泥三大类,团泥没有作为紫砂矿料的单独分类,仅有少量品种被应用,《阳羡茗壶系》中记载的“老泥”,就是指出产于宝山矿区的团泥。
另外,有少量类似绿泥的被作为绿泥类应用,类似紫泥的被作为紫泥类应用,其余大多数团泥品种一般被作为甲泥类混用。
随着机械化的深井采掘和大规模的露天开采,紫砂矿料品种开始大量出现,团泥品种也在不断增加。
绿泥和紫泥都是以比较单一的直观颜色命名,尽管矿料表面可能受贴层影响,但团泥是由两种紫砂矿料融合共生而成,这与绿泥、紫泥等矿料有着本质的区别。
并且团泥矿料的外观特征及烧成后的胎质效果和绿泥、紫泥类矿料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因此,团泥现在被单独分类,作为紫砂矿料的第四大类。
紫砂矿料的名称,通常是由采掘人员根据采掘过程中比较直观的现象命名。
有的是以矿料产出时直观的颜色命名,如天青泥、绿泥、青灰紫泥等;有的是以矿料的自然存在状态或采掘时状况而命名,如团泥、降坡泥等;有的是以在泥层中的深浅状况或矿区地名来命名,如底槽青、南山紫泥等;还有部分是以矿料烧成后的呈色命名,如红泥、朱泥等。
各类紫砂矿料的定义范围很广,以前对紫砂矿料品种的区分比较笼统,并不太细分。
除特殊的品种外,对一些泥层薄、数量少的紫砂矿料基本不单独开采,通常是与甲泥类混用,或是挑选出来作混合料使用。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紫砂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紫砂矿料才逐渐得到细分,四大类矿料,细分之下,品种极多。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b3f06d9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6.png)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是一种把茶叶装入其中品茶的传统工艺器具,它需要搭配
不同性质的泥料才能烧出所需的质地和外形。
常用的紫砂壶泥料有:
1、徐州紫砂壶,主要由碳酸钙、珊瑚砂、黑泥煤等材料制成,泥
料呈灰色,质地细腻,并且具有少量蠕变的特性。
2、眉山紫砂壶,由碳酸钙、花瓣等材料组成,具有淡灰色的泥料,使用它可以烧制出更加柔软和弹性的质感。
3、浙江紫砂壶,泥料以黑泥煤,浙江火炉石和珊瑚砂组成,是一
种古老的泥料,它具有密度大、延展性强的特点,可以烧制出更加漂
亮的外形。
4、湖南紫砂壶,它的主要原料是砂岩、珊瑚砂、浙江火炉石等,
泥料呈现深灰色,质地细腻,具有落重的特点,可以烧制出华丽的纹理。
5、陕西紫砂壶,由碳酸钠、浙江火炉石等材料制成,泥料色泽偏黑,口感较干,具有抗蠕变、抗温性好的特点,可以烧制出坚实细腻
的壶体。
6、江西紫砂壶,以萤石、珊瑚砂、浙江火炉石等原料组成,外表
呈黑、红两色相间的泥料,可以烧制出更加光滑的外观,延展性亦更高。
7、大山紫砂壶,主要由碳酸钙、珊瑚砂、浙江火炉石等原料组成,包裹在壶体外表上呈淡灰色,可以烧制出更加强硬的质地和更加精致
的外形。
这7种泥料都是常用的紫砂壶泥料,由于每种泥料性质不同,可
以烧制出不同的效果,因此紫砂壶雕刻艺术家会根据不同作品的表现
要求选用不同泥料,以追求完美的创作效果。
紫砂泥料细分图解
![紫砂泥料细分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64a55eb3fd0a79563c1e726a.png)
紫砂壶泥料详解(图)现如今紫砂文化风横扫大江南北,紫砂爱好者日益增加;由于本人也非常喜欢紫砂文化,经常和朋友在一起沟通紫砂文化的魅力,但是真正的了解紫砂文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紫砂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买到一把紫砂壶,看到的只是一个壶而已,壶以外还有更有意义的东西。
曾在茶余后谈起一个话题:喜欢紫砂壶的朋友都是怎么样喜欢上紫砂壶的,回答都很简单,很多都是由于喝茶引发的爱壶,为了更清楚的了解紫砂本质,本文收集了紫砂泥料的一资料,供博友们学习!《底糟青》底糟青,为原矿紫砂。
产于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系四号井,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窑温:约1160度C / 收缩比:约11%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底槽青底槽青成品黄龙山石黄开产于黄龙山的嫩泥矿,近代用来做朱泥壶的原料,嫩泥矿中含砂量重,坊间常用来做仿古朱泥壶,颇受欢迎。
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8%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黄龙山石黄原矿黄龙山石黄成品《黑铁砂》黑铁砂,为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原矿提练再加入锰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日久使用,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赞赏。
养壶者之最爱。
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鋉数日则如墨黑,泡茶好喝,评价好赞不绝口!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30度C / 收缩比约12%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黑铁砂内含矿物黑铁砂成品〈内紫外红》壶胚乃以清水泥为泥料,成型后再以红泥浆上浆"壶表",再让壶坏阴干入窑烧成;此作法在当时为早期壶很常见之泥料工艺壶身泡茶多日颜色变朱红色,现代壶已甚少见此作法。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1%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内紫外红成品《大红袍》由宜兴市洑东乡西面,在任途村与红卫村交介处小煤窑矿区,所开采的夹层嫩泥。
紫砂泥的种类有多少,我来告诉你
![紫砂泥的种类有多少,我来告诉你](https://img.taocdn.com/s3/m/442c39d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9.png)
紫砂泥的种类有多少,我来告诉你
紫砂泥的种类实际是没有具体的划分的,宜兴有宜兴的分类方法,喀左有喀左的。
但大类还是相同的,差别就在小类叫法上有区别。
下面先说大类,紫砂泥分为四大类:紫泥,红泥,绿泥,段泥。
一、紫泥:
紫泥
按照宜兴的分类法,其又分为
天青泥:泥中极品,稀少,矿料呈天青色,成品多以蓝、绿、灰基本色调为主;
天青泥
底槽青:矿料呈紫褐色有青绿色豆斑状(俗称“鸡眼”、“猫眼”),成品为紫红色;
底槽青
清水泥:矿料呈紫褐色有淡绿色斑点、斑纹状,成品为紫棕红色,高温呈紫黑、暗青色;
清水泥
普通紫泥。
二、红泥:按照宜兴的分类法,其又分
红皮龙:矿料呈浅暗红色,成品呈红色、暗红色;
红皮龙
大红袍:泥中极品,稀少,矿料呈大红色,现很多是矿料添加氧化铁调制的,成品成大红色;
大红袍
降坡泥:矿料呈黄中带红色;
降坡泥
朱泥:矿料呈黄色,成品呈朱砂色、朱砂紫、海棠红等;
朱泥
普通红泥。
三、绿泥:按照宜兴的分类法,其又分
本山绿泥:矿料呈淡绿色,成品呈浅黄、米黄色,故有人也称其为段泥,高温泛青绿色;
本山绿泥
本山绿壶
芝麻绿泥:矿料呈青绿色,成品有黑砂质点较多;
墨绿泥:矿料呈墨绿色。
墨绿泥
四、段泥:矿料呈近白色,夹深绿斑点,成品呈次鹅黄色。
段泥。
紫砂泥料——精选推荐
![紫砂泥料——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4e0936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3.png)
紫砂泥料紫砂泥料⼀,当地⼀般把陶⼟分为⽩泥、甲泥、和嫩泥三⼤类。
1)⽩泥是⼀种灰⽩⾊为主颜⾊单存的粉砂质铝⼟质粘⼟;⽩泥:呈⽩⾊,微泛绿,成陶后呈⽩⾊,出产于宜兴⼤潮⼭(伏东),原为⽇⽤陶所⽤原料,取其精细之泥为基料,加⼊⾦属氧化物后制成各种⾊泥。
2)甲泥是⼀种以紫⾊为主的杂⾊粉砂质粘⼟(通称页岩),未经风化,⼜叫⽯⾻,材质硬、脆、精;3)嫩泥则是⼀种以⼟黄⾊、灰⽩⾊为主的杂⾊粘⼟,材质软、嫩、细。
《阳羡茗壶系》记述:“嫩坭出赵庄⼭,以和⼀切⾊⼟乃粘埴可筑盖陶壶之丞弼也”。
嫩泥呈砖红⾊,原为⽇⽤陶所⽤原料,掺⼊紫砂泥中增加可塑性和降低烧结温度,如取其精细之泥可作辅助原料。
宜兴陶都所产的各种天然陶⼟,不论是甲泥或嫩泥,都含有多量的氧化铁。
含量多的约在百分之⼋以上,含量少的也在百分之⼆左右。
⼜因各种甲泥和嫩泥含铁量多寡不同,泥料经过适当⽐率调配,再⽤不同性质的⽕焰烧可以呈现颜⾊深浅不⼀的⿊、褐、⾚、紫、黄、绿等多种颜⾊。
这就是紫砂壶呈现各种瑰丽⾊泽的原因。
⼆,宜兴紫砂陶所⽤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
紫砂矿⼟产于宜兴丁蜀镇黄龙⼭,任墅西⾹⼭附近和伏东⼀带,呈结晶状,⽽被玻璃相少,具有教⾼的强度、抗热震性和透⽓性。
良好的结合性和稳定的可塑性,因此赋予了紫砂茗壶⼿⼯成型、拍、压、塑、镂、刻等多种⼯艺⼿法。
紫砂矿⼟俗称"⽣泥",形似块状岩⽯,矿⼟开采后须经数年露天堆放,风霜⾬雪,待其风化,松散成⼩颗粒⽅可开始加⼯使⽤。
紫砂矿⼟⼤约要开采千吨陶⼟⽅能得1吨左右紫砂泥,须经⼈⼯精选,剔除矿⼟中的⽼块、夹⽯、废⼟和较明显的含硫、含铁物质,然后由矿⼟机械粉碎呈粉末状,并视产品的⼤⼩再选⽤适当的筛孔过筛(筛孔有60⽬、40⽬、32⽬和24⽬),加⽔练成块状,经⼈⼯锤炼或真空炼泥机压炼,排除泥中空⽓,放置数⽉⽅可成为供制坯⽤的熟泥。
1)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般在⼏⼗公分到⼀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呈紫⾊、紫红⾊,并带有浅绿⾊斑点,烧后外观颜⾊则呈紫⾊、紫棕⾊、紫⿊⾊。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e8e9cae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d.png)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泥料分为三大类:高岭土、珍珠泥和矿物土。
高岭土是以苏州市泰州市的澄泥作为原材料,经过大量的烧制,再
用传统的技术和工艺进行过滤,选取出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表里平衡的
适合陶瓷制作的高岭土.高岭土具有极好的导水性、透气性和回弹性,
能够让做陶件时体质轻盈,器形保持完整。
珍珠泥是以高岭土为原材料,结合白灰粉、风化石粉、红灰粉等,经过精心搅拌、慢火烧制而成,具有良好的烧成性以及烧后细腻结构
特点,上色时颜色也特别鲜艳明亮,形成一种“珍珠质感”。
矿物土是以各地的陶土经过淬火烧制而成,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
和抗渗性,是制作紫砂壶的重要泥料,也是现代紫砂壶制作的主要材料,闻名天下。
矿物土的烧后质地较细腻,表面光滑,有效地抑制了
传统的釉面的流失,因此紫砂壶烧制出来的外观特别美观,且烧制后
的紫砂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磨性,极受欢迎。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4e6517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1.png)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紫砂壶泥料是制作传统紫砂壶的重要材料,其种类多样,每一种都有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下面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紫砂壶泥料。
1. 青紫泥:青紫泥,色泽呈深紫色,质地与细腻,具有较高的收缩率。
此种壶泥烧成后,具有光洁度高、不吸水的特点,因此适用于制作装饰性较强的紫砂壶。
青紫泥的产地主要是江苏省宜兴市。
2. 红泥:红泥色泽鲜艳,随着烧制时间的增长,颜色会变深。
红泥的特点是含有较高的铁氧化物,因此烧成后具有一定的质地和韧性。
红泥的产地包括江苏、安徽和湖南等地,其中安徽歙县的红泥较为著名。
3. 朱泥:朱泥是一种较为珍贵的紫砂壶泥料,色泽鲜艳红亮,质地细腻。
制作朱泥壶需要炼制数十种不同比例的泥料,烧成后的朱泥壶具有光亮的表面和较高的密度,令人爱不释手。
朱泥主要产于江苏宜兴的阳羡镇。
4. 紫泥:紫泥是紫砂壶泥料中最常见的一类,颜色呈深紫或棕紫色,富含铁、锰等矿物质,因此烧制后的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透气性。
紫泥被广泛应用于茶艺场合中,因其能与茶液相互交融,使茶汤更加香醇。
5. 黄泥:黄泥,顾名思义,色泽呈黄色,是一种比较软化合态的壶泥。
黄泥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需要进行多次炼制、干燥等繁琐的过程。
烧制后的黄泥壶具有较高的密度和柔软的手感,广受紫砂壶爱好者的喜爱。
以上所介绍的只是紫砂壶泥料的几种常见类型,实际上还存在其他种类的泥料,如黑紫泥、绿泥等。
每一种泥料都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取决于制作壶的需求和个人喜好。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其制作过程需要借助优质的泥料,才能制作出精美的紫砂壶。
因此,在选择紫砂壶时,了解不同泥料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紫砂泥料大全
![紫砂泥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c3563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7.png)
紫砂泥料大全紫砂泥料是制作紫砂壶的重要原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紫砂壶的品质。
紫砂泥料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苏宜兴市,而且每一种紫砂泥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紫砂泥料种类及其特点。
一、紫砂泥料的种类。
1. 青紫砂泥,青紫砂泥是一种颜色呈青灰色的紫砂泥料,质地细腻,具有很高的透气性和吸水性。
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色泽淡雅,质地坚实,适合制作茶具。
2. 朱泥,朱泥是一种颜色呈朱红色的紫砂泥料,质地细腻,具有很高的韧性和抗压性。
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色泽鲜艳,质地坚硬,适合制作工艺品。
3. 紫泥,紫泥是一种颜色呈紫色的紫砂泥料,质地细腻,具有很高的抗温性和抗腐蚀性。
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色泽深沉,质地坚实,适合制作茶具。
二、紫砂泥料的特点。
1. 质地细腻,紫砂泥料的颗粒细小,质地均匀,手感细腻。
2. 吸水性强,紫砂泥料具有很高的吸水性,可以使制作出来的紫砂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3. 抗温性好,紫砂泥料具有很高的抗温性,可以承受高温的冲击而不破裂。
4. 耐腐蚀,紫砂泥料具有很高的抗腐蚀性,可以长时间保存茶汤的原味。
5. 色泽鲜艳,不同种类的紫砂泥料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色泽各异,但都具有鲜艳的特点。
三、紫砂泥料的选购。
1. 了解品种,在选购紫砂泥料时,首先要了解各种不同品种的特点,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紫砂泥料。
2. 观察质地,选购紫砂泥料时,可以用手触摸其质地,质地细腻、均匀的紫砂泥料质量较好。
3. 选择正规渠道,在选购紫砂泥料时,最好选择正规的商家或者工艺品店,避免购买劣质产品。
四、紫砂泥料的保养。
1. 防潮防晒,紫砂泥料制作的紫砂壶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2. 定期清洁,使用后的紫砂壶要及时清洗干净,避免茶渍残留。
3. 注意防摔,紫砂泥料制作的紫砂壶质地较脆,使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摔碰。
以上就是关于紫砂泥料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砂泥料是制作紫砂壶的重要原料,选择合适的紫砂泥料对于制作高质量的紫砂壶至关重要。
紫砂泥料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
![紫砂泥料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c5553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a.png)
紫砂泥料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如下:
•天青泥。
其质细腻呈青蓝色,产于清代中期,现已失传。
•底槽青泥。
位于矿层底部,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
•红棕泥。
位于矿层中部,呈紫红色、紫色,隐现绿色斑点,质软致密,间有微小的云母闪烁。
•大红泥。
位于矿层中,少量出现。
云片状结构,呈紫红色泽,鲜艳明丽。
•本山绿泥类。
俗称“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
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
•百麻子泥。
色与本山绿泥相似,质地粗。
位于紫泥上层,且杂质较多,须精拣方可合用,成陶后现淡墨色。
•红麻子泥。
色似紫泥,质地粗。
位于紫泥上层,间夹星点麻子绿泥,成陶后呈桃红色。
•红泥类。
俗称“朱泥”、“朱砂泥”、“石黄泥”。
紫砂泥的种类
![紫砂泥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15f94891376baf1ffc4fadda.png)
紫砂泥紫砂矿土产于江苏宜兴市丁蜀镇黄龙山一带,成矿年代为古生代泥盆系,约三亿五千万年左右,位于江南古陆边缘,海、陆、湖交替的三亚类地带。
借助风力或水力的搬迁,一些细小的粘土颗粒及其他矿物形成沉积型粘土页岩。
大自然的神力为壶艺家配制了直接可用的陶瓷原料。
紫砂矿土主要由石英、粘土、水云母和赤铁矿组成,其制成紫砂成品泥具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烧成收缩率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而成为举世名陶。
紫砂矿土由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
统称“紫砂泥”。
并美称“五色土”、“富贵土”。
“人间珠宝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凡土”足见紫砂矿土之珍贵。
紫砂器的材质特点紫砂矿料由于矿区、矿层的不同,外观颜色、形态及化学成分等也各有差异。
即使是同一矿料,由于加工、制作、烧成等方式的不同,形成的色泽效果也不尽相同。
紫砂坯件经过不同窑温、不同气氛的火焰烧成后呈色丰富,如紫红、米黄、朱砂、紫褐、葵黄、青灰、暗肝色等;器表质感也会呈不同肌理,如梨皮、鲨鱼皮、桔皮、皮革状等效果。
若以不同泥料按不同的比例相互配合烧成后,又能呈现更丰富的色泽变化。
若在泥料中掺以粗砂,或调或铺,烧成后则谷绉周身,珠粒隐现。
紫砂器也在人为地调配下表现出更强烈的个性和时代色彩。
紫砂材质的欣赏性紫砂器材质的美感,首先来源于紫砂原料本质的优良,其次是凭借手工成型中精湛的制作工艺,再者是烧成温度和气氛的恰到好处,最后还需要使用过程中的静心养护。
这样才能使器表呈现出丰富的色调和特殊的肌理质感,粗砂不觉糙、细泥不觉腻,均匀而自然。
挺括而变化丰富的表面,既加强了造型的表现力,并且和自身形体相结合,也形成了一定的装饰性。
紫砂壶由于长期累月用于泡茶,茶汁、茶油会逐渐渗透到壶壁,增加了紫砂壶表面的水色光泽,形成“袍浆”。
这种紫砂特有亚光效果,主要来自胎质中莫来石结晶和残存石英颗粒晶体构成的微晶结构对光的吸收。
因微晶体对光能没有反射和散射作用,不产生紫砂器胎质表层的玄光,对人的视觉无刺激性。
紫砂壶泥料
![紫砂壶泥料](https://img.taocdn.com/s3/m/840cc346ad02de80d4d84059.png)
1.本山绿:【泥料特性】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
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
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判断标准本山绿泥含石英偏多,吸附水份相对偏多,在挥发过程中造成坯体的收缩大,也就是说泥料“爆”,烧制中容易开裂。
所以本山绿泥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各色装饰泥。
但现在市场做小件产品的本山绿泥一般也加入紫泥,烧制后可以看到颗粒,这是紫泥中的“砂”,而本山绿泥不含“砂”,这可以作为一个判断标准。
“团泥”,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
本山绿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矿。
共生的意义是自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特别是可塑性和烧成温度不会有很明显的差异。
本山绿泥梨皮泥壶团泥原矿毕竟数量少,现在宜兴制壶人大部分都用本山绿泥加紫泥来人工调配,形成非自然“团泥”,也就是现在说的段泥。
人工调配的段泥是可以使用的,其实它要比原矿要难掌握和控制,美中不足是紫泥颗粒明显,感觉杂了一些。
新的段泥,也许是因为处理的问题,确实不如老的段泥,目视没有象老段泥那么玉润的质感。
段泥是烧不出本山绿泥颜色的,本山绿泥烧出来是很娇嫩的一种纯纯的黄颜色。
段泥也是最难烧的,烧不到位就吐黑,而且容易惊开。
段泥的烧成温度在1170度左右,烧成温度比较高,如温度没有烧到位段泥比较容易“吐黑”,所以一般原矿段泥都要烧到有点发青才好。
有人云:“金黄段泥,此泥产于黄龙山龙身骨处,原矿色泽油亮,截断面细腻呈青色,烧成后黄色:1170℃呈金黄色,1200℃呈青黄色,1250℃呈青色(原矿原色)。
”配比附录另附:(1)本山绿泥与紫泥相拼,制成团泥,也就是现在说的段泥。
(2)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氧化钴,制成墨绿泥。
(3)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铬锡黄,制成枇杷黄色。
(4)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铬绿,制成菜茄泥。
各种紫砂泥料图鉴大全
![各种紫砂泥料图鉴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9f8858da26925c52dc5bf32.png)
各种紫砂泥料图鉴大全紫砂泥料为紫泥、朱砂泥、本山绿泥等三种,而以紫泥为主。
三种泥料皆可单独成陶,又能互相掺合配制成不同色调!由矿里采掘而来的泥料,外观类似岩石,不能用水直接膨润,经陈腐后能风化成细碎的颗粒。
传统的加工方法是用石磨碾碎过筛,加水拌和后经人工翻复捶炼直至到达理想的可塑性制成成品泥!现在是采用抛球式雷蒙粉碎机粉碎,过筛后加水拌和经真空练泥机制成成品泥!宜兴紫砂壶驰誉于国际,一直是收藏家的最爱。
朱-泥、红泥、紫泥、绿、缎、黑铁砂其统称为紫砂。
因紫砂质地好,其烧制成器后,它的吸水率和排气率适中,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紫砂茶壶在洗涤时,冷热急变性好,不易爆裂,不易爆裂,比一般陶瓷器更适于用作茶具。
紫砂壶之美,除了独特造型美外,还有其裸露在外的特有的肌理线条和材质色泽美。
紫砂泥包括紫砂、红泥、本山绿泥〔段泥〕三种,统称『紫砂泥』。
紫、红、黄三种基泥,由于矿区、矿层的不同,加工过程的差异,以及培烧时温度等诸因素,其发色变幻莫测,变化微妙,巧夺天工。
【晒泥与陈腐】晒泥:把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露天曝晒,任凭日晒风吹雨淋,因刚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其硬无比,性质刚烈,须露天曝晒,任凭日晒风吹雨淋自然风化瓦解,风化时间越久越好。
陈腐:开采后的紫砂泥矿,经晒泥、筛选、辗碎、收集泥粉、过筛、和水搅拌、真空成条、把紫砂泥矿炼制成熟泥后,放置在阴湿的地方,需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不令枯燥,湿泥经过陈腐,成为「腐泥」。
让水份均匀分布,使泥料腐化,有机物质分解产生胶质,这种方法就是「养土」。
养土的好处:可提高可塑性,减少在成型过程和生坏阴干时的开裂,其烧制成器后表皮结晶温润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
【赵庄山朱泥】石黄嫩泥是从宜兴市丁山赵庄山石黄嫩泥矿中精选出来的嫩泥原料,内含二氧化硅、石英等多种特殊天然矿物成份. 朱泥绝对算上乘好泥,赵庄老朱泥,系由赵庄山嫩泥矿的底层"黄石黄"中之精华挑拣提练而成;外观呈咖啡黑色,陶之乃现沉重之红锈色,有饱经沧桑之质感,色调朱红而不妖艳,使用日久益现沉蕴古老气息,故以产地之名命之;为濒临绝灭珍贵之名泥。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91a1af7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8.png)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泥料在古老的传统手工制作技术上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它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一、自然泥料:指的是从自然界中收集的陶土或金属矿石,比如黏土、米白土、陶土、粗粒泥及水泥等。
这些自然泥料具有良好的烧制特性,是制作紫砂壶所必需的原料。
二、人造泥料:指调配成形的陶瓷原料,如高岭土、琉璃土、硼砂陶土、碳酸钙陶土、硅酸钙陶土等。
这些泥料以挤压成形,烧制将形成独特的紫砂壶,具有极强的延时真空性能,能够使用者感受到深沉的力量和温暖的触感。
三、垫料:紫砂壶的制作中需要用到的垫料有三种:补钙垫料、抗碱垫料和增益垫料。
四、异型料:指与紫砂壶泥料不同质地的陶瓷体,如烧窑砂泥、印染泥、珐玻料等。
它们有助于紫砂壶的美观效果,使壶身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和花纹特征。
五、附加料:指的是与紫砂壶泥料混合,以提高壶的烧制特性,如猪油料、糊料、块状料等。
以上就是紫砂壶泥料的主要种类。
紫砂壶的制作需要精湛的技艺和多种不同的泥料,只有恰到好处的搭配才能诠释出紫砂壶的完美审美。
紫砂泥料分类排名是怎样的?紫砂泥料特性介绍
![紫砂泥料分类排名是怎样的?紫砂泥料特性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d0a72c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1.png)
紫砂泥料分类排名是怎样的?紫砂泥料特性介绍如今随着大家对紫砂壶的喜爱程度加深,大家也都更愿意去学习紫砂泥料的相关知识。
紫砂泥料是紫砂壶的原料,可以分成很多种类,这些种类中有好有坏。
那么,你知道紫砂泥料分类排名是怎样的吗?你了解过紫砂泥料特性都有哪些吗?今天,爱藏网的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紫砂泥料分类排名是怎样的,一起来详细了解紫砂泥料特性都有哪些吧。
紫砂泥料分类排名是怎样的?1、紫泥(青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产地是黄龙山。
特点:①原料:紫色、紫红色、或带有浅绿色斑点②烧制成陶:紫色、紫棕色、紫黑色③产量大,在三大泥料当中占绝大多数,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
2、绿泥(本山绿泥):是紫泥层中的夹脂,产地是黄龙山。
特点:①原料:浅绿色②烧制成陶:米黄色、奶油黄③泥质嫩,耐火低,产量少、多作“化妆土”,即是作为装饰着色料材料。
单独成陶极少。
3、红泥(石黄):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产地是黄龙山。
特点:①原料:黄色、红色、含少量白色云母碎片②烧制成陶:晴白色、朱红色③产量少,多作“化妆土”。
紫砂泥料特性:1、紫砂泥料可塑性强,可以随意徒手捏作,凭空加工成型。
制作时泥料粘合力强,又不粘手粘工具。
2、紫砂泥料收缩率小,成品率高,从生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率约8%左右。
3、紫砂泥料能单独成陶,可以不需加配其它原料。
4、紫砂泥料是双重气孔结构,开口和闭口气孔,所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即贮香功能,又不会渗漏。
5、在冷热急变的情况下,紫砂泥料不炸不裂。
6、紫砂泥料砂质传热缓慢,不易烫手,保温性能好。
7、紫砂泥壶成品外表平整光滑富有色泽,不需要施釉。
8、紫砂泥壶泡茶时,开水淋茶身,静观外表,皆有一定轻微程度,若隐若现的紫光游离在胎土内,质朴典雅。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紫砂泥料辨别及问题解答
![紫砂泥料辨别及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9da3286b6c175f0e7cd137ad.png)
泥料的介绍紫砂的分类从颜色分可以分成紫泥,红泥,团泥。
不管是哪一种泥料,都必须符合几个共同特征,表面具有颗粒质感,断面在显微镜下气孔曾双重气孔。
紫砂泥料的优劣,主要也体现在以上的特征上,经过泡养,颗粒质感圆润,饱满,砂感丰富。
双重气孔可以保证紫砂器皿的透气性,和相对的隔热性质。
市面上一些劣质泥料通常是用普通的有色黏(陶)土,粉碎后假如色料拼配而成,就颗粒结构看,缺乏原矿紫砂矿料质感的丰富性,断面结构也非常单一,玻相充分,没有紫砂泥料砂质颗粒的不均匀状态。
优质矿料也在加工成泥的流程也必须科学,合理。
现在丁山许多“练泥人”没有理解紫砂的特性,在练制过程中不注意颗粒结构的合理搭配,一味的机械粉碎过筛,导致泥料质感过分均匀,不仅机械强度降低,而且破坏了颗粒分布的合理结构,致使紫砂表面的质感单一,不能充分展示紫砂材质美感。
紫泥矿料中最典型的结构可以从半壶底皂青泥料看出,泥料的颗粒,气孔,泡养以后的质感等都充分展示了紫砂材质的原始美感朱泥是大家争论比较多的泥种。
其实我们只要牢牢把握住“颗粒质感以及透气”这两特性,就很容易区分。
所谓的“无朱不皱”是对朱泥的误解,只要看一些历史作品,就不难发现,历史上许多朱泥作品并不是这样的。
关键还是选矿和炼制的方法,矿选好,炼制方法得当,在加制作者对朱泥泥性把握,就不会产生“无朱不皱”的现象。
团泥料相对要比紫泥和朱泥更为直观。
好的团泥矿料是天然的紫泥和绿泥共生矿料,但紫泥偏多,颜色就偏红,高温下偏青,偏灰,相反绿泥成分高,烧成颜色偏黄,高温下偏灰白。
颗粒结构的特征是“骨多肉少”砂感强烈,表面质感十分丰富。
劣质“团泥”烧成后颜色发暗,有晦涩感或者特别艳丽但没有质感,几乎看不见砂质。
典型的就是市面上“黄朱泥“敲击声音清脆,透气性很差,表面没有砂质感。
好的泥料应该纯,净.烧成后要友质感.在制作过程中,对制作艺人来说可塑性要强.成品率要高过去因为窑炉的局限性.还要求泥料吃火要相对底些.紫砂材料的双重气孔就是团状颗粒和微小粒子在烧成过程中相互融合团状颗粒中的结构性气孔和微小颗粒的气孔结合产生的链状气孔.双重气孔并不是只有紫砂材质.紫砂有地域性.至少目前还没有发现其它地方有和宜兴紫砂质感相仿的泥料.好的泥料,应该质感丰富,色泽谦和,不招摇,应该含蓄,内敛.紫砂材质表面应该又颗粒质感,断面显微结构应该有特殊的双重气孔结构。
各种紫砂壶分类归纳
![各种紫砂壶分类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a74d5f2172ded630b1cb6c8.png)
四、缎泥: 缎泥,古称团泥,有人说黄龙山、青龙山之间有团山,产出泥料为团泥,也有人说团泥类矿 烧成后多呈黄缎色,故称为缎泥。 黄金段泥汉方壶 缎泥一般为共生矿,绿泥与紫泥共生矿,绿泥与红泥共生矿,烧成后有米黄色、棕黄色、赭 灰色、褐紫色等,历史上的壶呈古铜、棕黄、冷金黄等色的均为缎,实际上是一种含铁粘土质粉砂岩的统称,也被称为五色土,可 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各有细分,色泽、泥性各有不同。 泥料全解 一、紫泥 1、 天青泥:号称泥中极品,不多见。 2、 底槽青:因通常处于紫泥泥层底部,矿料一般呈紫褐色致密块状,有青绿色豆斑状(俗 称“鸡眼”),烧成后呈紫红色。 底槽清 3、 清水泥:一般为紫褐色致密块状,有云母碎片,矿料上带淡绿色斑点、斑纹状,烧成后 呈紫棕红色,高温呈紫黑、暗青色,一般指单一矿料仅加石黄等练成的紫泥。 清水泥 4、 紫泥:为较常见之典型紫砂泥;呈紫棕色,玩家惯呼“黑紫泥”,为最广泛市场接受的 泥料之一。 紫泥 二、绿泥: 1、 本山绿泥,一般指黄龙山优质绿泥,呈淡绿色致密块状,烧成后呈浅黄、米黄色,高温 泛青绿色。 本山绿 2、 芝麻绿泥,呈青绿色致密块状,烧成后胎质中含黑砂质点较多,故称为“芝麻绿泥”, 有白麻子泥、红麻子泥。 绿泥 3、 墨绿泥,因矿料呈墨绿色,故称“墨绿泥”,烧成后呈米黄色、浅黄色,高温透青。 三、红泥: 1、 红皮龙,一般产于黄龙山浅表碎石层中,也称野山红泥,呈浅暗红色致密块状,烧成后 呈红色、暗红色,红皮龙相对石英含量较高,云母杂质也比较多,透气性能好,泡茶易上手, 亲和力佳,温度简单易掌握,使用愈久愈发红润,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 2、 大红袍,经过窑烧会变成大红色,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泡茶柔顺好喝,经过泡茶 养成色泽艳红非常讨喜。大红袍红豔夺目,气质高雅,令观者满受瑞气临身,鸿运当头之意; 为濒临绝灭之极品朱泥。 大红袍乐道壶 3、 降坡泥,降坡泥系修建陶都路时,在青龙山与黄龙山交界处降坡工程中产出,故名降坡 泥,练製后出现老味十足、橙红中泛黄的烧成样貌,让人观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经泡养后更 是老味横生。 降坡泥 4、朱泥,矿料呈黄色致密块状或团块状,质地均匀细腻,烧成后呈朱砂色、朱砂紫、海棠 红等,因收缩变形较大,所以成品率很低,适宜做小品。熟泥极细腻,朱泥朱红微嫣具绵密 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 风韵令爱壶人神醉。 朱泥水平壶 5、 红泥,有大红泥、小红泥之分,有老、嫩之分,呈浅黄色、青黄色致密块状,烧成后呈 红色透黄,高温呈暗红色。 小红泥南瓜壶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d665fe0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5.png)
紫砂壶泥料的种类紫砂壶泥料的种类有很多,比如高岭土、雪花石英、紫砂山油、涤纶灰、三芝土、苏里古土、太原泥、宽泥、钙质膨润土、黑土、五彩砂,等等。
高岭土是日本最负盛名的泥料之一,表面呈现出一种类似玉石般的淡金色,由于其松散结构,使整体熔炉容易达到高温,耐窑性强,质感柔软,质地致密且脆而不脆,因此在紫砂陶器中多被使用。
雪花石英,也叫做流石,是一种带有白色、灰色和浅黑色斑点的淡黄色泥料,具有高度的熔点和质地细腻,可以抗压至1500度以上,能抗划痕,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质地,可以制作出精美细致的紫砂壶。
紫砂山油,这是一种淡黄色的砂土,具有极强的耐热性,在1600度以上仍不会凝固,质地细腻,抗划痕性强,因此常被用于制作精美的紫砂壶。
涤纶灰,也叫涤纶粉状灰尘,这是一种来自天然矿物沉积的灰尘,来自天然化石,具有抗震性能和耐热性,由于其质地细腻,因此可以制作出精美紫砂壶。
三芝土,三芝土是台湾的一种优秀的泥料,主要由水质高的泥土组成,具有耐热性、耐冲击性和抗氧化性,因此可以制作出精致耐用的紫砂壶。
苏里古土,一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优质粗粒泥料,具有耐热性和高熔点,熔点可以达到1400度,它有可能制作出密度高、质感良好的紫砂壶。
太原泥,太原泥是一种来自中国山西的泥料,质地细腻,具有抗划痕性,可以达到1200度的熔点,制作出的紫砂壶具有良好的手感,耐热性和强韧性也非常不错。
宽泥,宽泥是一种常见的泥料,主要由粘土、黏石和砂砾组成,其抗划痕性强,且可以达到1400℃的熔点,可以制作出精致耐用的紫砂壶。
钙质膨润土是由于海水淡化的作用而形成的,其松软结构可以使紫砂壶有较好的质地,耐窑性可达到1350度,而且质感柔软,因此常被用于制作精美的紫砂壶。
黑土,一种常见的火山岩沉积物,具有抗震、耐热、抗划痕等特性,其最高可以达到1200度,可用于制作精美紫砂壶。
五彩砂,这是一种色彩明亮丰富的砂土,来自森林土壤,由于其高熔点,强度大,因此常被用于制作精美紫砂壶,耐热性可达到1000度,具有良好的抗张力和抗拉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泥料的分类
紫砂壶是由紫砂泥抟制而成,紫砂泥是一种含铁粘土质粉砂岩的统称,也被称为五色土,颜色变化丰富,有紫色,黑色,绿色,黄色,天青色,红棕色等等。
喜欢紫砂的朋友们可能
经常听到“底槽清”、“本山绿”、“红皮龙”等等泥料名称,听着名字是熟悉,但是紫砂泥到
底是怎样分类的呢?且看善壶君一张图让你看懂!
总体而言,紫砂泥料传统的分类为:紫泥、绿泥、红泥三大类,缎泥为共生矿,一般未单独分类。
紫泥、绿泥、红泥是根据矿岩的基本颜色或者烧成之后的颜色命名,这每一大类中又各有细分,色泽、泥性各有不同。
紫泥1.天青泥,号称泥中极品,古不多见,久已绝迹。
2.底槽青,因通常处于紫泥泥层底部,故名有老嫩之分,矿料一般呈紫褐色致密块状,有青绿色豆斑状(俗称“鸡眼”、“猫眼”),烧成后呈紫红色。
3.清水泥,一般为紫褐色致密块状,有云母碎片,矿料上带淡绿色斑点、
斑纹状,烧成后呈紫棕红色,高温呈紫黑、暗青色,一般指单一矿料仅加石黄等练成的紫泥。
4.普通紫泥,一般指拼紫,为紫泥矿料添加少量氧化锰炼制而成。
绿泥1.本山绿泥,一般指黄龙山优质绿泥,呈淡绿色致密块状,烧成后呈浅黄、米黄色,高温泛青绿色。
2.芝麻绿泥,呈青绿色致密块状,烧成后胎质中含黑砂质点较多,故称为“芝麻绿泥”,有白麻子泥、红麻子泥。
3.墨绿泥,因矿料呈墨绿色,故称“墨绿泥”,烧成后呈米黄色、浅黄色,高温透青。
段泥缎泥(段泥),古称团泥,有人说黄龙山、青龙山之间有团山,产出泥料为团泥,也有人说团泥类矿烧成后多呈黄缎色,故称为缎泥。
缎泥一般为共生矿,绿泥与紫泥共生矿,绿泥与红泥共生矿,烧成后有米黄色、棕黄色、赭灰色、褐紫色等,历史上的壶呈古铜、棕黄、冷金黄等色的均为缎泥。
不过,任何同种原矿泥料,经过不同的陈腐,不同的烧制方式、不同的窑温和烧制时间长短以及泥料的粗细都可以改变成品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