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作文辅导教案
2024年中考作文辅导课件
![2024年中考作文辅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091f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6.png)
浅浅晨风中,偶遇一群巷间孩童,我感受到了江南的纯
真和乐趣。
1.由事及理
午日当空,聒噪的蝉鸣此起彼伏。 村中的古井,聚集了劳累一上午的乡邻们。他们排 着队,有序地打着水,渴望着水给他们带来的清凉。 一个八九岁的小孩,拿着小铁桶来了,胆怯地排在 人群后面。他们意识到了,让小孩先打水。一个壮汉友 好地帮他打了满满一桶,给他送回家。他们目送走了小 孩,又恢复了原来的顺序。
道电光火石激起,这才是“群”的意义所在!
2.由景及人
“群”,“君”“羊”两字组成。“君”者,即为智者;“羊”者,即 为随大流之众。两种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群体。
生活又何不如此呢?前进的道路总是拥挤不堪,前方的美 好犹如那片花海般吸引着成群的行人前赴后继,身处这熙攘的 人群中,一旦松懈便再无奋进之可能。因此,有时另辟蹊径, 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你好!”阿姨笑着说:“我们刚搬过来,住在304, 你是……”“305。”我简短答道,希望尽快结束这有点 尴尬的对话。
“真巧,我们还是邻居。”阿姨脸上笑盈盈的,“不好 意思啊,这几天装修,比较吵,打扰你们了……”后面的 话,我没怎么听清,只觉得一阵燥热感浮在脸上。我一时 语塞,赶紧摇了摇手说:“没事,没事。”
3.由点及面
优秀作文标准(之二)
立意
由事及理 由景及人 由点到面
பைடு நூலகம்
简明叙事,揭示中心。 绘景状物,辐射到人。 刻画个体,拓展群体。
三、审题:精准明晰
1、审题眼
何谓题眼?就是揭示文章意义,体现文章中心,点明 重点或表现感情色彩的词语。
例如:让心开花 题眼:开花——比喻义,快乐起来、乐观起来、自信 起来、坚强起来、勇敢起来。 审题眼,同时关注其它重要要素。 重要要素:让——心开花,应有变化过程。不仅要由 “不开花”到“开花”的变化过程,还要有具体行为:怎 样让心“开花”。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3篇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13a16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5.png)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3篇中考作文指导1:中考作文复习之审题和立意审题和立意一:训练目的凡文皆有题,命题作文必须切合题意。
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审题,谨慎立意。
这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第一件大事,容不得丝毫粗心大意。
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要看到“标题”对文章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
这两个方面考虑的周密、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阻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
这是审题的关键。
审题要点:1: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
2: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
3:在把握标题重心的基础上,作细致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标题的含义。
此外,如果碰上“给文字材料作文”(含自拟文题的“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的意图,不要想到一点就匆忙下笔。
再说立意。
立意,指的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的过程,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材料、构思、表达都必须为主题服务。
“立意”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先审题而后立意。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立意也由它特殊讲究。
1:立意要深刻。
要对所写的事物作一点分析。
立意不是直觉的思维活动,不能单凭个人的意愿办事。
“立意”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
要挖掘出题目包含的深层含义,必须和社会、时代联系起来,揭示出文章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立意深刻,才能发人深思;发人深省,才能给人教育。
2:立意要新颖。
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无论写什么,都要有点创新。
表现的主题与众不同,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人云亦云”的文章是没有品味的文章,没有品位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3:立意要真实。
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感悟最深的主题来写才最有表现力。
照抄别人的思想、因循守旧都不能写出好文章。
写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情”和“意”密不可分。
写作时自觉地把“情”和“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文章就会变得更加真实。
审题和立意很难一步到位,草率的态度决不可取;特别是在限定时间的考场作文中,用于审题和立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更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疏漏,因此,在下笔的过程中如有所发现,就应当及时加以修正。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502ea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f.png)
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应试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2. 常见作文类型和解题思路3. 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4. 作文结构的安排和语言表达5. 修改和润色作文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讲解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作文得分要点,注意避免失分项。
2. 第二课时:常见作文类型和解题思路分析分析中考常见的作文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讲解各类型的写作技巧和解题思路。
3. 第三课时: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教授如何积累作文素材,包括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生活实例等,并讲解如何在作文中运用素材。
4. 第四课时:作文结构的安排和语言表达讲解作文结构的合理安排,如开头、结尾、过渡等,并教授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5. 第五课时:修改和润色作文的方法教授作文修改和润色的方法,包括检查内容是否完整、语言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晰等,并进行实例讲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写一篇作文,检验学习效果。
2. 课堂练习:随时抽取学生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写作方法。
3. 定期测试:进行作文写作测试,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作文范文和修改实例。
3. 中考作文真题及答案。
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提高写作灵感。
3. 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
4. 定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高速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作文真题和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命题特点和评分标准。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写作经验和心得,相互借鉴和学习。
3. 模仿练习:让学生模仿优秀作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中考语文作文训练教案5篇
![中考语文作文训练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053f3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1.png)
中考语文作文训练教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作文训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语文作文训练教案1中考作文是限时作文常见一些考生的作文草草结尾,甚至只写了半篇,这显然是没有分配好考试时间,作文时间不够造成的。
所以,除了要注意科学分配考试时间以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速度。
那么怎样才能写得快呢?分析一下社会上文章写得快的人,大致有这样三个特点:(1)平时练得多。
有一位香港作家,就是写《金陵春梦》唐人,有十多年的时间,每天写一万多字的文章,平均每小时写两三千字。
他写作时在桌子上放一只表,以便加强时间观念。
我们平时如果经常练习写作,种种词语种种句式,种种篇章结构,甚至一些想法,一些材料,经常运用写起来自然就快了。
应考前时间短,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抓主要方面练一练,还是有好处的。
(2)心中有预制构件。
新闻写作都要快,有一位记者在介绍写作经验时说:在写作方法上,我常爱搞点预制构件,即在采访过程中或采访回来的路上,脑子里把某些材料构思成整段文字,并及时记录下来。
写稿的时候,常常能整段搬上去。
这样不但写稿时省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字往往比较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因为是在脑子热的时候写成的。
其实,许多下笔成文,或出口成章的人,都有类似的经验。
他们心里装的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块块观点材料统一的预制构件。
准备应考作文,也应当造点预制构件,即围绕一个中心,先做片断练习,然后组装成文。
这种练习做多了,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变换角度,改换文题,组成新的文章。
(3)走熟路。
记者写新闻,秘书写公文为什么快?为什么换一个作家去写这类文章,一开始倒写不快?因为记者、秘书常写这类文章,熟悉这类文章的路子。
应考作文是急就章,应当走熟路,不必独辟蹊径。
有人讲过一个爬山的故事,上山时走的缓坡,因为路长,到了山顶已日薄西山,因为急于下山,决定开新路,下陡坡,反而被围在半山腰下不来。
初中中考作文辅导教案
![初中中考作文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ff8f3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7.png)
初中中考作文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2. 常见作文类型和解题技巧。
3.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4. 作文修改和润色。
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避免失分。
2. 分析常见作文类型和解题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和立意。
3. 讲解写作方法和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转折、描写渲染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法可依。
4. 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
5. 批改作文,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6. 组织作文讲评,让学生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7.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和润色,提高作文质量。
8. 定期进行作文训练和检测,跟踪学生进步情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评分标准、解题技巧、写作方法和技巧等。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培养写作能力。
3. 示范法:教师示范优秀作文,让学生借鉴和学习。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讲评和修改,促进互相交流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成绩的提升:通过定期检测,观察学生作文成绩的提升情况。
2.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的写作表现。
3. 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检查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能力。
4. 学生反馈意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时间:本教案需在初中阶段进行,共计1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
2. 参考书籍:中考作文指导书籍。
3. 网络资源:优秀作文范文、写作技巧等。
4. 作文纸张和文具。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讲解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c3c40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a.png)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
2. 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质量。
3. 通过例文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和要求。
2. 写作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准备: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及相关资料。
2. 写作技巧的相关书籍或资料。
3.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作文知识和技巧。
2. 提问:作文在中考中的重要性是什么?二、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10分钟)1. 介绍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基本要求。
2. 分析评分标准中的各项指标,如内容、结构、语言等。
3. 强调评分标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作文应该达到的标准。
三、分析写作技巧(15分钟)1. 讲解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2. 介绍常用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的写法、过渡句的运用等。
3. 通过例文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技巧在实际作文中的应用。
四、互动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写作技巧进行练习。
2. 每组派代表分享练习成果,其他组成员给予评价和建议。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和评分标准。
2.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写作技巧,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和分析写作技巧,让学生明确了作文的要求和提高作文质量的方法。
在互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了写作技巧的应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中考真题语文作文教案5篇
![中考真题语文作文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b660e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4.png)
中考真题语文作文教案中考真题语文作文教案5篇有关于自己的作文书写,在进入中考倒计时之后,学生需要参考作文素材进行学习。
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真题语文作文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考真题语文作文教案(篇1)很多时候,成功并不是非得做大事情。
你只要努力做好一点,哪怕只是提前一分钟,就可以走在别人前面,获取成功。
我有一个朋友,在深圳打工时,在一家快餐店送外卖,他每次给客户送餐,都遵守一个原则,按照顾客定好的时间,提前一分钟送到,从来不会迟到。
有一次,外面突然下起大雨,路面很多地方积水,他骑着摩托车,到市区得经过一段非常难走的路,眼看就要迟到,于是他毅然把摩托车停在街边,拦了一辆出租车,提前到达了地点。
当他手提盒饭,急急忙忙地冲上楼时,大家都愣住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坏天气,他还能够提前把快餐送到。
一盒快餐他赚一块钱,共送了十一盒快餐,扣除十块钱打的费用,这一趟他只赚了一块钱,但却赢得了客户的尊敬和信任。
快餐店打电话订外卖的很多,都是点他的名字,要求他亲自送。
经理很不解,一个外地普普通通的打工者,是靠什么获得这么多人的信任的。
他的理由却很朴实:“现在写字楼的白领,都是快节奏的工作,谁都不愿意多等一分钟,我应该准时让他们吃到订好的快餐。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要守约有信用。
后来,经过多年的打拼,他在深圳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生意,开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公司里有一条规定:和客户洽谈必须提前一分钟到达。
也正是因为提前了一分钟,使这个不起眼的小公司,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拥有了大量的客户群。
只有遵守时间,有信用的人,才能赢得市场。
提前一分钟,他凭借这个最浅显的道理,打败了他的竞争>对手,使他在竞争激烈的大都市里有了立足之地。
如今他已是身家千万的大老板,但不管是应酬还是工作,时间上都是提前一分钟到场。
提前一分钟,能够做到并始终如一的人少之又少。
提前一分钟的真诚,虽然微不足道,却让我们走向了成功。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教案7篇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73f5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3.png)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教案7篇中考语文作文专题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
(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初步了解海子的思想。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屏幕显示海子遗照)这里站着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国人,普通而没有特点的面孔并不会给人留下什么记忆。
然而他是才华卓越的诗人,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他就是海子。
二、关于海子:1.评价:“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
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
”(谢冕)“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西川)“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陈东东)2、生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诗人。
作品有长诗《土地》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师提供海子诗作《亚洲铜》等,学生也提供自己喜欢的海子的诗。
大家朗读欣赏,浅层次地了解海子。
三、小组协作,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步骤:1.教师提供自读思考题。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自读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诗人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人的幸福?明确: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个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个图景不离细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却又远离喧嚣地独立在大海边。
这是一个明亮温暖的画面,是诗人真诚拟想的情景。
但很明显,第三个内容与前两者似乎不大相容,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明确: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喜悦着,这种喜悦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中招作文考前指导教案模板
![中招作文考前指导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2b3f6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7.png)
中招作文考前指导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中招作文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
2. 指导学生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中招作文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备有中招作文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准备相关的写作技巧和范文。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纸笔,以及对中招作文的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中招作文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的重点。
2. 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写作结构、语言运用、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要点。
并通过范文讲解,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练习(30分钟)。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写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写作题目进行练习,以提高写作能力。
4. 评析(15分钟)。
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指出作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建议和改进意见。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写作的重点和技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作业布置。
布置写作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写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要求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写作,以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招作文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但也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语言表达不够准确、逻辑思维不够清晰等。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作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同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dfb96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a.png)
中考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素材积累和运用。
4. 提高学生作文的得分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基本要求: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
2. 作文结构:引言、、结尾。
3.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4. 素材积累与运用:如何寻找写作素材,如何运用素材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5. 作文得分技巧:审题、立意、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中考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中考作文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作文写作的方向。
3. 讲解作文结构,让学生掌握作文的组织方法。
4. 讲解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作文内容。
5. 讲解素材积累与运用,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和运用素材。
6. 讲解作文得分技巧,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得分能力。
7. 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作一篇作文,检验学习效果。
8. 总结: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收集一组素材,分析其运用到作文中的作用。
3. 按照课堂所讲的作文结构,写一篇练笔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考作文要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结构的合理性。
3. 学生运用表达方式的丰富性。
4. 学生素材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5. 学生作文得分技巧的应用。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作文写作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作文写作技巧。
4. 实践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作文写作练习,教师即时指导。
七、教学资源:1.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集。
2. 作文写作技巧相关书籍。
3. 网络资源:关于作文写作的教程、素材库等。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作文写作指导讲义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作文写作指导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4f9f4cd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8.png)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作文写作指导讲义一、教学目标:1. 理解作文的重要性,认识到中考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地位。
2. 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和结尾。
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好词好句,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作文中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5. 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介绍作文的三个部分,引言、和结尾,并讲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写作要点。
2. 修辞手法: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讲解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作文更生动有趣。
3. 好词好句:提供一些常用的成语、谚语和优美的句子,让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5. 作文训练:布置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提供修改和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作文在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作文的重视。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和结尾,并讲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写作要点。
3. 讲解: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讲解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作文更生动有趣。
4. 讲解:提供一些常用的成语、谚语和优美的句子,让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5. 练习:布置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提供修改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和结尾。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使作文更生动有趣。
3. 学生能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好词好句,提升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5.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文字、图片和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文写作技巧。
讲解中考试卷语文作文教案
![讲解中考试卷语文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5adc7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0.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考试卷作文的评分标准及要求。
2. 提高学生作文构思、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写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 中考试卷作文评分标准及要求。
2. 作文构思、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文构思。
2. 如何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作文的认识。
2. 引出本节课主题:中考试卷作文讲解。
二、中考试卷作文评分标准及要求1. 评分标准:内容、结构、语言、表达、书写五个方面。
2. 内容:立意新颖、中心明确、材料充实。
3. 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前后连贯。
4. 语言:准确、生动、流畅、富有文采。
5. 表达:观点鲜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6. 书写: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格式规范。
三、作文构思1. 分析题目,明确主题。
2. 确定写作角度,选取合适的材料。
3. 构思文章结构,安排段落层次。
四、写作技巧1.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
2.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丰富文章内容。
3. 运用过渡词、句,使文章结构紧凑。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作文评分标准及要求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作文构思和写作技巧方面的困惑。
二、作文语言表达1. 语言要准确、生动、流畅、富有文采。
2. 运用多种句式,避免单调乏味。
3. 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三、作文书写规范1.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 格式规范,段落分明。
3.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四、课堂练习1. 题目:请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2.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点评与总结1. 学生展示作文,教师点评。
2. 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作文写作要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中考试卷作文评分标准及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同时,通过作文构思、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的讲解,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中考作文辅导教案
![中考作文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b9ea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8.png)
中考作文辅导教案教案标题:中考作文辅导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2. 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介绍。
2. 中考作文的基本写作结构和要素。
3. 中考作文常见题材和写作技巧。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中考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二步:介绍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15分钟)向学生详细介绍中考作文的要求,包括字数要求、题材要求、写作格式等。
同时,解释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评分标准提高作文质量。
第三步:讲解中考作文的基本写作结构和要素(20分钟)讲解中考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入、论述和结尾三个部分。
同时,介绍每个部分的写作要点和技巧,如开门见山引入、明确观点论述等。
第四步:分析中考作文常见题材和写作技巧(20分钟)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作文题目,总结出常见的题材和写作技巧。
例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记叙文的情节安排等。
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题材的写作技巧,提高应对不同题目的能力。
第五步:实践演练(30分钟)提供中考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实践演练。
要求学生按照所学的写作结构和技巧撰写作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老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同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第六步:讲评和反馈(10分钟)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进步。
教学资源:1. 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2.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3. 讲义和笔记。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2. 学生完成的实践作文质量和进步情况。
3. 学生对中考作文要求和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中考作文题目进行写作,并互相交流讨论。
2. 鼓励学生参加中考作文模拟考试,提前适应考试环境和压力。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中招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中招作文写作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a9733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f.png)
中招作文写作指导教案教案标题:中招作文写作指导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招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2. 提供针对中招作文写作的指导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在中招作文中表达清晰、准确、有逻辑性的观点。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中招作文的重要性,并解释作文在中招考试中所占的比重。
- 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重要性以及写作对于表达思想和观点的作用。
步骤二:解读中招作文要求(10分钟)- 详细解读中招作文的评分标准,包括内容要求、结构要求、语言要求等。
- 强调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观点、丰富的内容、恰当的语言和规范的表达等方面的重要性。
步骤三:分析中招作文题目(15分钟)- 给学生展示一些中招作文题目的例子,并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
- 解释如何理解题目中的要求,如何确定写作的角度和立场。
步骤四:构建作文框架(15分钟)- 向学生介绍一个基本的作文框架,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 强调引言的重要性,如何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明确的观点。
- 解释如何组织正文,如何展开论述,如何使用例证和论据支持观点。
- 提供一些常用的结尾句式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结束作文。
步骤五:写作实践(20分钟)- 给学生一个中招作文题目,并要求他们按照之前学到的指导和技巧进行写作。
-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关注他们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步骤六:互评和讨论(10分钟)- 学生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
-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解答和指导。
步骤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 总结中招作文写作的要点和技巧。
-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提升空间,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案延伸:-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中招作文范文,并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 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他们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提升写作能力。
教案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 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包括内容的连贯性、观点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5篇模版)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565a1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2.png)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教案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作文技巧中考作文专题训练之一—切题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1、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
2、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
教学难点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
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愿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
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法。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
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
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
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
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初中中考作文辅导教案
![初中中考作文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4dbd6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b.png)
教案:初中中考作文辅导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式的能力,提高作文的语言水平。
4. 教导学生如何进行素材积累和运用。
5.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构思和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结构:开头、中间和结尾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3. 词汇和句式:同义词、反义词、固定搭配、复杂句式等4. 素材积累:时事热点、名人名言、经典故事等5. 审题、构思、修改三、教学过程:1. 讲解作文结构,强调开头、中间和结尾的重要性。
2. 举例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进行练习。
3. 教授词汇和句式的运用,提供例子进行讲解。
4. 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分享时事热点、名人名言和经典故事。
5. 教授审题、构思和修改作文的方法,进行实战演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结构、修辞手法、词汇句式等理论知识。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及时反馈并进行修改。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作文练习和考试进行评估。
2. 学生对作文知识的掌握,通过提问和课堂互动进行评估。
3.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通过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度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及相关作文辅导书籍。
2. 课件:PPT或其他演示文稿。
3. 网络资源:时事热点、名人名言等。
4. 写作练习:作文题目、范文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
2. 积累时事热点、名人名言和经典故事,为写作准备。
3.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词汇和句式的运用能力,培养素材积累和修改作文的习惯。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c6b94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1.png)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掌握作文评分标准。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构思、修改等写作环节,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2. 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3. 作文构思与结构安排4. 作文修改与润色方法5. 优秀作文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中考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解读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使学生明确作文要求。
3. 示范: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修改等环节。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作文构思练习。
5. 反馈: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四、课后作业:2. 观察生活,选取一个素材,进行作文构思练习。
3. 对照优秀作文,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质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考作文要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文构思、立意、修改等方面的进步。
3. 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审题技巧,提高作文立意的深度。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作文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注重作文的真情实感,提高作文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进阶2. 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应用3. 作文真情实感的体现4. 作文案例分析与讨论5. 写作练习与点评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作文写作技巧。
2. 讲解:讲解作文审题与立意的高级技巧,提高学生的作文立意能力。
3. 示范: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修辞手法练习。
5. 反馈: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四、课后作业:2. 运用所学修辞手法,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语言表达能力。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作文写作指导讲义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作文写作指导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c3736d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7.png)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教案作文写作指导讲义一、教案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
2.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作文质量。
3. 通过课堂实践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2. 作文开头、结尾和过渡的写作技巧3. 人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的技巧4. 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结构安排5. 作文修改和润色技巧三、教学过程1. 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
2. 举例分析作文开头、结尾和过渡的写作技巧,并进行课堂实践。
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人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的技巧,并进行练习。
4. 讲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结构安排,并进行课堂实践。
5. 分析作文修改和润色技巧,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升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实践环节,观察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2. 课后布置作文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作文质量。
五、教学资源1.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文档2. 相关写作技巧和方法的PPT3. 作文案例和示范文章4. 作文修改和润色技巧的指导文档教学课时:45分钟/节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中考作文的认识和体会,了解学生的写作基础。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评委,对作文案例进行评分,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七、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提高作文质量。
2.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使作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作文的原创性和独特性。
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2. 课堂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3. 反馈指导法: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作文质量。
九、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1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第1-4课时: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
第5-8课时:讲解作文开头、结尾和过渡的写作技巧,并进行课堂实践。
中考语文 作文辅导教案
![中考语文 作文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d12d07192e45361166f519.png)
中考作文辅导第一章审清题意的能力【能力定位]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
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可谓切中肯綮。
确实,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首先把好审题这一关,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不对题,文不对“体”。
即使文字功底很好,也难免“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在平时训练、测试甚至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中,这样的例子都不鲜见。
【要点阐释】审清题意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每道优秀的命题都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
揣摩命题意图,就是分析命题者“为什么命这个文题”,探究命题的依据和出发点。
善于揣摩命题意图,写作时才能深谙“行情”,投命题者“所好”。
命题的依据有:(一)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
特别是课文阅读,它是语文学习之“本”。
有联系课文思想内容的,如《不要畏惧困难》,审题时可联系《愚公移山》揣摩命题意图。
有联系课文写作特点的,如《我最敬佩的人》,审题时可联系《谁是最可爱的人》揣摩命题意图。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
学生的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科技生活、想像生活等。
面对此类文题,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联系当前的社会背景去审视题目。
比如:“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惰性、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我终于战胜了_’填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这个命题既切合学生自身实际,又反映了当今社会一个热门话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如果命题已对文体有明确要求,就务必要按要求作文。
如果命题对文体无明确要求,就要从下面几方面人手辨明表达体裁。
(一)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题中含“记”“忆”“访”“传”“纪事”“巡礼”“见闻”“赞”“颂”“歌”“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题中含“议”“论”“说”“谈”“辩”“驳”“评”“析”“感”“看法”“启示”“谈起”等词语,即写议论文;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性质”“怎样”“制作”“方法”“技巧”“(某物)自述”等,即写说明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辅导第一章审清题意的能力【能力定位]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
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可谓切中肯綮。
确实,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首先把好审题这一关,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文不对题,文不对“体”。
即使文字功底很好,也难免“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在平时训练、测试甚至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中,这样的例子都不鲜见。
【要点阐释】审清题意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每道优秀的命题都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
揣摩命题意图,就是分析命题者“为什么命这个文题”,探究命题的依据和出发点。
善于揣摩命题意图,写作时才能深谙“行情”,投命题者“所好”。
命题的依据有:(一)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
特别是课文阅读,它是语文学习之“本”。
有联系课文思想内容的,如《不要畏惧困难》,审题时可联系《愚公移山》揣摩命题意图。
有联系课文写作特点的,如《我最敬佩的人》,审题时可联系《谁是最可爱的人》揣摩命题意图。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
学生的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科技生活、想像生活等。
面对此类文题,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联系当前的社会背景去审视题目。
比如:“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惰性、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我终于战胜了_’填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这个命题既切合学生自身实际,又反映了当今社会一个热门话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如果命题已对文体有明确要求,就务必要按要求作文。
如果命题对文体无明确要求,就要从下面几方面人手辨明表达体裁。
(一)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题中含“记”“忆”“访”“传”“纪事”“巡礼”“见闻”“赞”“颂”“歌”“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题中含“议”“论”“说”“谈”“辩”“驳”“评”“析”“感”“看法”“启示”“谈起”等词语,即写议论文;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性质”“怎样”“制作”“方法”“技巧”“(某物)自述”等,即写说明文。
(二)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以通过试加标志词的办法辨明文体,也可以从文题的含义发现它对文体的要求。
一般来说,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题的,要写记叙文,如《最难忘的一天》、《校园见闻》、《我和同桌》、《抉择》等;要求阐发某种主张、论述某个道理的题目,要写议论文,如《机遇·天才·成功》、《要虚心“纳谏”》、《爱国主义,还是军国主义?》等,这些题目,或展示出论题,或直接点明论点,都是不难辨认的;要求介绍、解说客观事物、事理等知识的题目,写说明文。
有些命题较为含蓄,要通过分析加以辨识。
如《火车头》这一题目,不加分析,就难以把握它的文体。
不过,在这里.显然它是一种比喻,比喻现实生活中起带头作用的先进人物,自然是要求写记叙文。
(三)对不限文体的文题(话题作文),要尽量充分分析可以运用的体裁,然后根据自己的长处,选用一种合适的文体,绝不能写成非驴非马的文章。
三、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命题对选材的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审题时要分析文题的各个限制条件,避免出现“跑题”现象。
文题一般从时间、处所、数量、领属、关系、对象等方面限制选材的范围,如《明天的我》,限制了时间“明天(未来)”、对象“我”。
命题作文既有限制又有自由。
因此,明确了文题的限制条件以后还要进一步拓展自由发挥的余地。
一是要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展开文题,以便选择最佳入笔处。
如《好消息》,以“谁的好消息”为发散点,可以从我的、同学的、老师的、班级的、学校的、家庭的、街道的等角度展开;以“好消息的内容”为发散点,可以从学习、体育、文娱、生活等方面展开。
二是要展开合理的想像和联想,使写作内容更生动、更形象、更丰富。
如《梦想成真》,审题时可以想像将来具体的时间、环境,想像具体的人物、事件。
可见,在文题的限制之中,也有可以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
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明确了选材范围之后,还要把握题意的重点。
把握题意重点,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捕捉和推敲题眼。
题眼就是文题的关键词。
所谓“捕捉和推敲”,即指在审题时要紧抠题目中的每个字眼进行思考,尤其要对其中的关键字眼进行反复的推敲,深入的思考。
其一,对一些字面意思较浅的题目,要抓准题眼,把握好立意和选材的重点。
如《我终于学会了XX》,在审题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在“XX”处填上一种本领(如“摄影”、“拉提琴”、“打字”、“游泳”等),还要注意“终于”二字的含义,它指在学习某一技能的过程中曾遇到挫折和失败,而自己努力不懈,最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因此写作时就应突出自己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意志,要重点表现这一过程的艰难与曲折。
标题的语言结构不同,其中的重点字词所处的位置也不同:是偏正结构的题目,重点往往在偏上,如《诤友》(“诤”)、《我家的新鲜事》(“新鲜”)等.这些重点词多为形容词;是主谓结构的题目,其重点往往在谓语上,如《我陪王奶奶过春节》(“陪”)、《妈妈教我干家务》(“教”)、《这堂课真有趣》(“有趣”),《学贵多问》中的“贵”,揭示了多问对于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等,这些重点词多为动词或形容词;有的题目主谓结构中包含着偏正结构,其重点词有时就不止一个了,如《改革之年喜事多》(“喜”“多”);是并列内容的题目,重点则在二者或几者之间的关系上,如《我和同桌》(重点表现两人互帮互助,情同兄弟或姐妹的亲密关系)。
其二,对于一些字面意思较深或含有比喻、象征意义的题目,则要深入分析,抠出其确切含义。
如《我的忘年交》(“忘年交”,指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面对“大潮汐”老师们》(“大潮汐”指当前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经济大潮)、《邂逅》(指久别的亲友、师生、同事等偶然相遇)、《启明星》(含象征意义,指给人以教育,以启迪,使人从愚昧走向聪慧的人)等。
另外,对于材料作文,这种审题方法也很适用。
不管材料长短,其主旨总在个别句子或字词上,抠准了它们,也就弄清了题意.把握了写作的重点。
(二)把握内在关系。
题目是并列短语的,题意的重点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上。
如《我和班集体》要求写“我”与“班集体”的关系,“我”怎样为班集体争光,班集体又怎样关心和帮助“我”。
题目是主谓短语的,要注意主语和谓语内容上的联系。
如《勤能补拙》就不能只谈“勤”的可贵,还要谈它能“补拙”的功效。
(三)吃透文题的隐含义。
隐含义即题目的深层含义,它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象征义。
如《蜜蜂赞》,题旨不在介绍蜜蜂,而是要赞美它那种勤劳无私的精神以及具有蜜蜂精神的劳动者。
二是比喻义。
如《推倒墙是桥》,比喻人与人之间要消除隔阂,相互沟通。
三是引申义。
如《“水滴石穿”的启示》,要求根据水滴坚持不懈、日久穿石的自然现象借题发挥,阐明道理。
五.明确要求。
作文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写作“要求”。
这些“要求”有时除了涉及立意选材等内容方而外,还涉及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幅、书写形式等方面。
有些“要求”富有“弹性”,有些则是硬性规定、审题时必须看清弄准,写作时自始自终记在心中。
提高审题能力,切实吃透题意,还必须熟练运用一定的审题方法。
一、比较异同法遇到眼熟的文题,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干扰,这就需要联系近似的题型相比较,分析各自的特点。
如《我爱老师》,可以跟《我的老师》。
《我和老师》相比较。
第一题重点写“我”对老师的爱,第二题重点写“老师”是怎样的人,第三题重点写“我”与“老师”的关系。
二、补足因素法因素,即文章中的已知条件。
条件多的文题,题意就明白具体;条件少的文题,题意就隐蔽空泛。
命题者为了增加审题难度,以考察写作者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常常故意减少文题中的已知条件。
遇到这样的文题,在不改变原题题意的前提下,写作者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给原题适当补足一些新因素,使题旨显露出来。
如《早晨》这个题目,含义很广,可在“早晨”二字前增加一些限制或修饰语,如“学校的”、“都市的”、“乡村的”、“军营的”、“工厂的”等,题目的含义和写作的角度就具体了。
再如,《追求》这个题目可以在前面加主语“xX”,在后面加上可供支配的宾语,使之成为某某“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或“追求理解”等,这样也就明确了写作内容。
又如《我的梦》,其中的“梦”比较抽象,它不指晚上所做的梦,而是指人的某种幻想和希望。
我们可将“梦”的具体内容补出来,变成“我的梦是当上飞行员”,“我的梦是考上XX大学”等;再如写《盼》,在题前补足“我的”、“家庭的”、“社会的”等因素,题旨就明白了。
运用这种方法,千万不要画蛇添足或擅改原题。
三、大题小做法“大题”是指范围大的题目,一般字数少,不带修饰语;“小做”是指从小的角度来取材立意,力求以小见大。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强,限制少,题目大,但还需要审题并注意方法,如“化大为小”【材料】你热爱生活吗?你关心生活吗?生活是个大课堂。
只要把目光投向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美化心灵,树立志向,……【要求】请以“关注生活”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叙生活中的某种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悟;可以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介绍生活中的某种新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这是一个以“关注生活”为内容范围的话题作文题。
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步骤:一是拓展,即以“生活”为由头生发开去,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
如“生活”一词,我们可以用增加定语的方式加以拓展,由此就可以派生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等等。
如此一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可以与“生活”相关,自己与父母兄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接触可以与“生活”相关,自己与叔叔阿姨、老师同学、亲朋好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的交往也可以与“生活”相关,……进行这样的内容拓展后,就不会感到没有材料可写了。
二是聚焦,即在前一步“面”的拓宽的基础上,进行“点”的选择。
因为在写作时,我们不可能将生发联想到的所有材料都写出来,这时就需聚焦在拓展的某一个内容、某一个方面,选择一点来写,原则是自己熟悉的、丰富的和可写的。
三是挖掘,即对自己确定的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在求新求异、求精求深上加以突破。
例如该题,如果仅仅停留于某个生活故事的叙述,那就不免有些浅显,但假如能像题目要求中那样,在记叙某种经历中抒发自己的感悟,在论述某个问题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介绍某种新事物时,作出自己的评价,……如此这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果及因,那才能真正有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文章才会写得有血有肉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