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高速动车组)驾驶简介
高速列车基本概念及分类

高速列车基本概念及分类
高速列车是一种能够快速、安全、舒适地运行在高速铁路上的列车。
它通常由电力机车牵引,具有较高的速度和加速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高速。
根据列车的设计和运行速度,高速列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高速动车组:这是中国特有的列车类型,设计时速一般在250公里/小时以上,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小时左右。
2. 高速列车:这是国际上通用的列车类型,设计时速一般在200公里/小时以上,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小时左右。
3. 城际高速列车:这是连接城市之间的列车,设计时速一般在200公里/小时以上,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小时左右。
4. 市郊高速列车:这是连接城市和郊区的列车,设计时速一般在160公里/小时以上,最高时速可达250公里/小时左右。
总的来说,高速列车是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快速、安全、舒适的出行方式,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简述动车组列车六乘人员

动车组列车六乘人员简介1. 引言动车组列车是现代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出行舒适,每一列动车组都配备了六乘人员。
六乘人员是指司机、副司机、列车长、乘务长、安全员和服务员。
他们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动车组列车六乘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2. 司机和副司机司机和副司机是动车组列车的驾驶员,他们负责控制列车的行驶速度、方向和停靠等操作。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驾驶经验和技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在行驶过程中,司机和副司机需要密切配合,确保列车平稳运行,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乘客安全。
3. 列车长列车长是动车组列车的管理者,他负责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并确保列车按时发出、到达目的地。
他需要了解整个列车的运行情况,包括车辆、乘务和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列车长还负责与乘务长、安全员和服务员等其他六乘人员进行沟通协调,保证列车运行的顺利进行。
4. 乘务长乘务长是动车组列车的服务负责人,他负责组织和管理乘务工作。
他需要确保列车内的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如空调、灯光和卫生间等,并协助乘客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
乘务长还负责列车上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乘客出行安全。
在紧急情况下,乘务长需要指导乘务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
5. 安全员安全员是动车组列车的安全防护专家,他负责执行列车上的安全措施。
他需要定期检查列车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并确保紧急设备(如灭火器、应急照明等)处于良好状态。
在行驶过程中,安全员需要监控列车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安全隐患。
在紧急情况下,他还需要指导乘务人员和乘客进行安全疏散和救援工作。
6. 服务员服务员是动车组列车的乘务人员,他们负责为乘客提供各种服务。
服务员需要熟悉列车上的设施设备,并及时解答乘客的问题。
他们还负责列车上的餐饮服务,提供餐食和饮料等。
在紧急情况下,服务员需要协助安全员和乘务长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
7. 总结动车组列车六乘人员承担着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出行舒适的重要任务。
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操作说明

第2章 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操作说明版本:1.0文件名称 动力车操作说明 共 83 页 第 1 页 日期 2017-05修改记录版本号 更改日期 更改的主要原因 更改的章节与内容1.0 2017-05 初始创建 全部文件名称 动力车操作说明 共 83 页 第 2 页 日期 2017-05文件名称 动力车操作说明共 83 页 第 3 页日期 2017-05 目 录1概述 ............................................................................................................................................ 5 1.1 安全相关术语的定义 ......................................................................................................... 5 1.2 有资质的人员 ..................................................................................................................... 5 1.3 重要提示 ............................................................................................................................. 5 1.4 安全原理 ............................................................................................................................. 8 1.4.1 联锁系统...................................................................................................................... 8 1.4.2 紧急制动回路.............................................................................................................. 9 1.4.3 惩罚制动回路............................................................................................................ 10 2 启动和停止操作的位置方案 .................................................................................................. 12 3 启动操作 .................................................................................................................................. 14 3.1 动力车外部的检查 ........................................................................................................... 14 3.2 机械间的准备 ................................................................................................................... 15 3.3 在司机室内的准备 ........................................................................................................... 20 3.4 日常检查 ........................................................................................................................... 27 3.4.1 DK-2制动试验 ............................................................................................................. 27 3.4.2 CAB 制动试验 .............................................................................................................. 34 3.4.3 列供供电检查............................................................................................................ 41 3.4.4 撒砂试验.................................................................................................................... 42 3.4.5 泄漏试验.................................................................................................................... 43 3.4.6 监控系统试验............................................................................................................ 44 3.4.7 回到运用模式............................................................................................................ 44 3.5 修理工作之后的检查 ....................................................................................................... 44 3.5.1 用紧急制动排风阀试验紧急制动............................................................................ 44 3.5.2 使用紧急制动按钮试验紧急制动............................................................................ 45 3.5.3 端部照明.................................................................................................................... 47 3.5.4 车外照明.................................................................................................................... 48 3.6 内部照明 ........................................................................................................................... 48 3.6.1 司机室灯.................................................................................................................... 48 3.6.2 机械间灯.................................................................................................................... 49 3.7 信号设备 ........................................................................................................................... 49 3.7.1 风笛............................................................................................................................ 49 3.8 空调 ................................................................................................................................... 51 4 启动和牵引操作 ...................................................................................................................... 52 4.1 司机控制器 ....................................................................................................................... 52 4.1.1 方向开关.................................................................................................................... 52 4.1.2 牵引/制动手柄 .......................................................................................................... 52 4.1.3 牵引模式.................................................................................................................... 52 4.2 牵引操作 ........................................................................................................................... 53 4.2.1 要求............................................................................................................................ 53 4.2.2 过程. (5)3文件名称 动力车操作说明共 83 页 第 4 页日期 2017-05 4.2.3 防滑和防空转控制.................................................................................................... 54 4.3 制动操作 ........................................................................................................................... 54 4.3.1 动力制动.................................................................................................................... 54 4.3.2 自动制动.................................................................................................................... 55 4.3.3 单独制动.................................................................................................................... 55 4.3.4 单独制动控制器手柄从后往前的级位依次为运转位、制动区和全制动位。
高速动车组技术

2021/4/9
29
2021/4/9
30
CRH5动车组
CRH5型动车组,是引进自法国阿尔斯通的高速列车。 该车型采用动力分布式设计,以同厂的Pendolino宽体摆式 列车为基础,但不装摆式功能,车体以芬兰铁路的SM3动 车组为原型。
组装是由长春车辆厂负责,同时也是转向架装配和
测试的地点。青岛四方厂提供牵引电机和列车控制设备, 同济厂提供牵引电机和牵引电力设备,辅助整流器和电池 等。
2021/4/9
26
• CRH380B
– 长客股份(110列):6201~6310; – 唐车公司(70列):6401~6470;
2021/4/9
27
CRH3技术参数
编组形式为,4M4T,可两列重联; 动力配置:2(2M+1T)+2T; 编组重量:380t; 编组长度:200m; 总牵引功率:8000kW; 动轴数:16; 单电机功率:500kW; 吨均功率:21.05kW/t; 运营时速:350km/h; 试验速度:380km/h;
高速动车组技术
第1章 动车组概述 第2章 高速动车组总体与转向架 第3章 高速动车组牵引与传动 第4章 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 第5章 高速动车组车辆装备
2021/4/9
1
第1章 动车组概述
• 2007年4月18日零点起,铁路第六次提速 正式付诸实施,在主要干线开行时速200 公 里 及 以 上 CRH 动 车 组 , 动 车 组 名 称 为 “和谐号”。
2021/4/9
16
CRH2动车组
CRH2动车组由南车四方联合日本川崎重工 生产,原型为日本新干线E2-1000,但做了改动:
动力配置从E2-1000的6M2T变为4M4T,牵引总 功 率 降 为 4800KW , 运 营 速 度 从 275km/h 降 为 200km/h。
动车组司机工作中取得的业绩和成果申报技师

动车组司机工作中取得的业绩和成果申报技师随着我国高铁事业的快速发展,动车组司机作为关键岗位,其工作业绩和成果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简要介绍动车组司机的工作内容,重点阐述业绩和成果的体现,以及申报技师的相关事宜。
一、动车组司机的工作内容简介动车组司机主要负责高铁、动车组的驾驶与操控,确保列车安全、正点运行。
他们需要掌握高速列车驾驶技能、熟悉线路、信号设备及应急预案,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二、业绩和成果的体现1.安全驾驶:动车组司机要确保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安全可靠,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累计安全驾驶里程。
2.提高运输效率:司机要努力提高动车组的使用率,降低故障率,缩短旅客列车的运行时间。
3.节能减排:动车组司机要通过精细化驾驶,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为绿色低碳出行做出贡献。
4.培训与传帮带:动车组司机还需承担培训新司机的任务,传承驾驶技能和经验。
三、申报技师的评审标准及流程1.申报条件:具备一定年限的动车组驾驶经验,安全驾驶记录良好,业务素质高。
2.评审标准:侧重于司机在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培训等方面的业绩和成果。
3.评审流程:所在单位推荐、上级部门审核、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
四、取得技师资格后的职业发展及待遇1.职业发展:取得技师资格后,司机可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晋升机会,如列车长、车队队长等。
2.待遇提高:技师享有较高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同时享有更多职业荣誉感。
五、建议和启示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动车组司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适应高速列车驾驶的需求。
2.注重团队合作:动车组司机要与团队密切配合,共同提高运输安全和效率。
3.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以敬业、诚信、奉献的精神,为我国高铁事业贡献力量。
总之,动车组司机作为关键岗位,其业绩和成果对于高铁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广大司机朋友珍惜机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申报技师,实现职业发展。
高速铁路动车组操纵与安全-第二章动车组运行与驾驶操纵

第二节 动车组牵引手柄及起动操作
二、起动动车组操作
1 确认“关门灯”点亮。 2 将换向手柄置“前进”位。 3 将制动手柄置“运行”位。 4 鸣笛(限鸣区段除外)。 5 将牵引手柄置“P1~P10”位,加速前进。
第三节 动车组途中运行作业过程
一、中途站继乘换班操作
1.交班司机
2.接班司机
1 动车组停车状态。 2 制动手柄置“B7”位,确认BC压力:T 车 [ 定 员 : ( 180±20 ) kPa ; 空 车 :
一、出库检查程序
7 将制动手柄移动至“快速”位,主控继电器(MCR)工作。将MON显示器页面切换至 “电源电压页面”,确认控制电压表大于77V。电压不足必须充电后方可出库。
8 确认各显示灯显示正常(VCB及电气设备灯亮)。 9 MON显示器切换至“车辆信息”页面,确认EGS断开。 10 扳动受电弓上升开关“PanUS”,通过MON确认受电弓升起。 11 按VCB合(VCBCS)开关,通过故障显示灯(VCB灯熄灭)、网压电压表,确认VCB闭合。 12 APU自动启动,确认直流电压约100V。 13 确认CIR无线装置电源状态正常,ATP正常启动。 14 确认MR压力大于780kPa。
第三节 动车组途中运行作业过程
二、折返点换乘操作(不入库,在折返车站进行)
2.接班司机 8 断开VCB,降下受电弓,进行换弓操作。 9 按压紧急制动复位开关(UBRS),故障显示灯“紧急制动”灯熄灭。 10 设定列车车次及始发站等参数。 11 下车确认前照灯已点亮。 12 进行制动系统试验。
三、中途站换端操作
侧门锁,进入非操纵端司机室。
3 确认司机室各防护用品、设备及灭火器齐全、良好。 4 确认MR压力大于600kPa。
CRH5A动车组简介及车型特征

CRH5A动车组简介及车型特征CRH5A动车组简介及车型特征所谓动车组就是由动⼒车和拖车或全部由动⼒车长期固定地连挂在⼀起组成的车组。
按动⼒配置⽅式可为动⼒集中和动⼒分散两种⽅式,动⼒集中⽅式与上述铁路客运列车的动⼒配置相同,可以在两端配置动⼒车,⽽中间全部为拖车。
如法国TGV和德国ICE-1均采⽤动⼒集中配置⽅式。
动⼒分散⽅式动车组的动⼒配置有两种模式:⼀种是完全分散模式,即动车组中的车辆全部为动⼒车;另⼀种是相对分散模式,即动车组编组中⼤部分是动⼒车,⼩部分为⽆动⼒的拖车。
⼀、动车组的组成1.车体动车组车体分为带司机室车体和不带司机室车体两种。
它是容纳乘客和司机驾驶的地⽅,同时,⼜是安装与连接其他设备和部件的基础。
为使车体轻量化,⾼速动车组车体通常采⽤铝合⾦和不锈钢材料制造,⽽铝合⾦将是今后动车组车体的主导材料。
2.转向架动车组转向架分为动⼒转向架和⾮动⼒转向架。
动⼒转向架的车轴可以是全动轴,也可以是部分动轴。
转向架置于车体和轨道之间,⽤来牵引和引导车辆沿轨道⾏驶与承受和传递来⾃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载荷,并缓和其动作⽤⼒。
转向架是保证列车运⾏品质和安全的关键部件。
转向架⼀般由轮对轴箱装置、构架、弹簧悬挂装置、车体⽀承装置和制动装置所组成。
对于动⼒转向架还包括牵引电动机及传动装置。
3.车辆连接装置车辆编组成列车运⾏必须借助于连接装置,其中,机械连接包括车钩缓冲装置和风挡等;同时还有车辆之间的电⽓和空⽓管路的连接、⾼压电器连接、辅助系统和列车供电连接、以及控制系统连接等。
4.制动装置制动装置是保证列车安全运⾏所必需的装置。
动车组常采⽤动⼒制动与空⽓制动的复合制动模式,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动⼒制动控制系统(再⽣制动)和空⽓制动控制系统。
此外还有电⼦防滑器及基础制动装置等。
5.车辆内部设备车辆内部设备是指服务于乘客的车内固定附属装置,如车内电⽓、供⽔、通风、取暖、空调、座席、车窗、车门、⾏李架、旅客信息服务系统等。
最全的CRH知识(铁路人必看)

最全的CRH知识(铁路人必看)中国铁路开行的CRH动车组已知有CRH1,CRH2,CRH3,CRH5,CRH380A,CRH380B,CRH6。
中国铁道部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CRH 动车组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
CRH1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加拿大庞巴迪的合资公司——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T)生产。
原型车以庞巴迪为瑞典AB提供的Regaina C2008为基础。
CRH1B为16节大编组动车组。
CRH1E为16节车厢的大编组卧铺动车组。
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
2009年9月28日,BST公司在北京与铁道部签订了80列时速350~380公里动车组订单,其中16辆编组的EMU动车组60列,8辆编组的EMU 动车组20列CRH2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日本川崎重工,引进技术)负责国内生产。
以川崎重工业新干线E2-1000型动车组为基础,2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200KM/h,最高速度250KM/h)。
CRH2-B 为16节长大编组动车组,在CRH2A基础上扩编至16节。
CRH2E 为16节长大编组的卧铺电力动车组,CRH2C(300公里级别)作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用车在2008年8月投入使用。
标称时速300公里,最高营运时速为350公里。
CRH3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负责国内生产。
以西门子ICE3(Velaro)为基础。
300公里级别(营运速度350KM/h,最高速度394KM/h)。
作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用车在2008年8月投入使用,且京津城际列车大多数为CRH3型列车。
CRH3D以CRH3C为基础的16节车厢的大编组座车动车组。
CRH5中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法国阿尔斯通,引进技术)负责国内生产。
以法国阿尔斯通的Pendolino宽体摆式列车为基础,但取消了装设的摆式功能,而车体以法国阿尔斯通为芬兰国铁提供的SM3动车组为原型。
动车组司机培训复习资料

动车组司机培训复习资料动车组司机培训复习资料一、动车组司机的职责和要求动车组司机是负责驾驶高速动车组列车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动车组司机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驾驶技术:动车组司机需要掌握列车的驾驶技术,包括起动、制动、转向等操作。
他们需要熟悉列车的各种仪表和控制系统,并能够根据列车的运行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操作。
2. 安全意识:作为动车组司机,安全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列车运行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他们还需要熟悉列车的安全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3. 素质要求:动车组司机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他们需要保持良好的体力和耐力,以应对长时间的驾驶工作。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抗压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动车组的基本知识1. 动车组的组成:动车组是由机车和车厢组成的列车。
机车是动车组的动力源,负责驱动列车运行。
车厢则用于乘客乘坐和货物运输。
2. 动车组的分类:根据使用的动力系统不同,动车组可以分为电力动车组、柴油动车组和混合动力动车组等。
电力动车组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柴油动车组使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混合动力动车组则同时使用电能和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
3. 动车组的驾驶操作:动车组的驾驶操作包括起动、制动、转向等。
起动是指将列车从静止状态加速到运行状态,制动是指将列车减速或停车,转向则是指调整列车的行进方向。
三、动车组的安全知识1. 列车的安全设备:动车组配备了多种安全设备,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例如,列车上设有紧急制动装置,司机可以通过操作该装置来紧急制动列车。
列车还配备了防护装置,用于防止列车出轨等意外情况发生。
2. 突发情况的处理:动车组司机需要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例如,当列车发生故障或遇到危险情况时,司机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概括五种列车驾驶模式以及运用条件

概括五种列车驾驶模式以及运用条件概括五种列车驾驶模式以及运用条件引言:列车驾驶模式是指列车驾驶员在驾驶列车过程中所采用的控制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进步,现代列车驾驶模式也不断演进和创新。
针对不同的运行环境和条件,目前存在着多种列车驾驶模式。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五种常见的列车驾驶模式,以及它们的运用条件。
一、手动驾驶模式手动驾驶模式是最传统也是最基础的驾驶模式。
在手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需要亲自掌握控制手柄、踏板等控制装置,对列车进行驾驶和操作。
此模式适用于交通运输量较小、运行速度较慢的情况下。
手动驾驶模式的主要优点是驾驶员拥有全面的控制权和决策权,但同时也存在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和误操作。
二、半自动驾驶模式半自动驾驶模式是在手动驾驶模式基础上引入了部分自动驾驶技术的一种驾驶模式。
在半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仍然需要参与列车的操作和驾驶,但某些功能由自动化系统控制,如自动制动、自动加速等。
这种驾驶模式可以提高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
半自动驾驶模式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等。
三、全自动驾驶模式全自动驾驶模式是指列车完全由自动化系统进行操作和控制,驾驶员不需要参与具体的驾驶过程。
这种驾驶模式适用于运行速度较快、运输量较大的情况下。
全自动驾驶模式可以通过激光雷达、相机等传感器获取列车周围的信息,并通过实时计算和决策来进行驾驶。
全自动驾驶模式的优点是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也存在技术成本高和系统失效等风险。
四、备用驾驶模式备用驾驶模式是指在正常驾驶模式出现故障或意外情况时,列车可以切换到备用驾驶模式。
备用驾驶模式可以通过备用控制系统或备用传感器来实现列车的驾驶和操作,以确保列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备用驾驶模式的运用条件是在存在备用系统或设备的情况下,并要求备用系统与正常驾驶系统具备协同性。
五、人机共驾模式人机共驾模式是指驾驶员与自动化系统进行协同驾驶的一种模式。
在人机共驾模式下,驾驶员仍然保留一定的控制权和决策权,但自动化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助力和决策支持。
CRH动车组

动车组应有专门检修、运用基地,根据需要设备检修库、临修库、供动车组停放的库线、应又相应设备对转 向架、车下设备、车上及车顶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清洗作业。
动车组日常运用的整备、清洁、和排污作业在运用基地完成。
编组
CRH1A型 CRH1B型
最早用于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里的快速铁路,后来也使用于高速铁路。
动车组
CRH1由来
探索
安全提示
2003年6月,铁道部党组明确了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进程的新路子。 CRH年8月23日,铁道部装备现代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技术引进项目的操作方式与实施策略。 2003年11月29日,铁道部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加快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实施纲要》。 2004年4月1日,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题,形成《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 题的会议纪要》,明确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基本原则,确定重点扶持国内几家机 车车辆制造企业、引进少量原装、国内散件组装和国内生产的项目运作模式。 轨道区别2004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与铁道部联合印发《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引进与国产化实施 方案》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引进与国产化实施方案》。 2004年8月,铁道部公开招标采购时速200公里动车组项目。 2005年10月,铁道部公开招标采购时速300公里动车组项目。 2006年7月31日,国内首列国产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下线。
四.加快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工业现代化步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颁布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007年4月1日起实施的版本)第146-149条之规 定,解释如下:
动车组按牵引动力方式分为内燃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按动力配置方式分为动力集中方式动车组和动力分散 式动车组。
《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则》(2015)214

TG/JW105— 2015CRH系列动车组操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动车组是高速铁路运输工具,动车组司机担负着驾驶动车组、维护列车安全正点的责任,是铁路运输的主要技术工种。
为使动车组司机操纵规范化、标准化,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动车组司机队伍,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动车组司机和各级机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规则,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遵章守纪、按标作业、平稳操纵、安全正点。
第三条应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动车组司机心理(生理)状态调节,完善动车组司机操纵运行信息分析,利用操纵模拟仿真等设备,规范和提高动车组司机操纵水平。
第二章段(所)内作业第一节出勤第四条出乘前必须充分休息,严禁饮酒,按规定着装,准时出勤。
第五条出勤时,动车组司机应携带工作证、驾驶证、岗位培训合格证(鉴定期间由机务段出具书面证明)和有关规章制度,到机车调度员处报到,接受指纹影像识别、酒精含量及身体机能测试,按规定领取司机报单、司机手账、添乘指导簿、列车时刻表、运行揭示等行车资料和备品。
第六条认真核对运行揭示及有关安全注意事项,结合担当列车种类、天气等情况,做好安全预想,并记录于司机手账。
认真听取出勤指导,将司机手账交机车调度员审核并签认。
第七条办理运行揭示和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以下简称LKJ)专用IC卡(以下简称IC卡)交付手续时,对揭示内容和IC卡数据录入情况,必须实行出勤机班与机车调度员双审核、双确认的签认把关制度(值乘未装备LKJ的动车组时,可不办理IC卡交付手续)。
第二节动车段(所)接车第八条动车组司机按规定时间到动车段(所)调度室签到,领取主控钥匙、司机室门钥匙,根据动车段(所)调度的通知参加出库联检,办理电务车载设备检测合格证交接、签认《动车组出所质量联检记录单》。
第九条动车组在动车段(所)或折返地点停留出发前需要进行全部制动试验。
一级修检修作业后的动车组在出发前司机不再进行全部制动试验(需进行全部制动试验时,由动车段(所)调度通知司机)。
高速动车组简介1-1

五、高速动车组对牵引功率的需求
高速动车组需要的牵引
功率N为右图所示:
式中 Q-动车组总质量 (t); ω-动车组的单位阻力 (N/t); νmax-动车组的最高运行速 度(km/h); k-裕量系数。
Q vmax k N 3600
(kW )
动车组运行时的阻力由动车组运行基本阻力和各种附加阻 力组成。动车组基本阻力是指动力车及其拖车的运行基本 阻力,它由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和机械阻力所组成。 动车组的基本阻力随运行速度的不同而异。低速运行时, 以机械摩擦阻力为主;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左右时,空 气阻力占运行基本阻力的70%;如果运行速度进一步提高, 空气阻力所占的比例还将增大。空气阻力与动车组运行速 度的平方值成正比。 动车组之所以需要很大的牵引功率,就是因为动车组运行 速度越高,空气阻力越大。而这一随运行速度提高而迅速 增大的空气阻力就成为高速动车组运行时的主要阻力。
动车组总长:214000mm
适应站台高度:800~1250mm
车体最大长度:头车26950mm 中间车26600mm
车体最大宽度:3331mm 车体最大高度:4040mm
受电弓位置:2号车和7号车
CRH1型动车组——一等车与二等车
CRH1型动车组——餐车与酒吧
CRH2
目录
一、国产动车组简历 二、动车组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三、动力分散式电动车组EMU 四、高速动车组的主要技术特点 五、高速动车组对牵引功率的需求 六、CRH系列高速动车组 七、司机室设备简介
一、国产动车组简历
1998年5月,我国首列双层内燃动车组在唐山机车车辆 工厂问世,拉开了我国城际动车组研制的序幕。
我国铁路干线内燃动车组主要技术参数表
高速铁路列车驾驶员操作规程

高速铁路列车驾驶员操作规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成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速铁路的安全与稳定运行离不开驾驶员的精准操控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
本文将介绍高速铁路列车驾驶员的操作规程,旨在提高高速铁路列车驾驶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保障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
1. 高速铁路列车驾驶员的背景要求高速铁路列车驾驶员是一项高负责、高技术要求的工作。
驾驶员应具备以下背景要求:1.1 高速铁路知识和技术能力:驾驶员应熟练掌握高速铁路列车的技术特点、性能参数和操纵要领,了解高速列车的安全原理和运行规范。
1.2 严谨和责任心:驾驶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够科学分析和判断各种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并能快速作出正确的决策。
1.3 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能够承受长时间连续驾驶的压力,不受外界干扰和压力影响。
2. 高速铁路列车驾驶员的操作规程2.1 准备工作驾驶员在接到任务前,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2.1.1 确认路线和目的地:了解列车行驶的路线、沿途的重要车站和道岔情况,核对车次和目的地信息。
2.1.2 检查列车状态:仔细检查列车的各项参数和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列车完好无损,安全可靠。
2.1.3 跟岗学习:新驾驶员应跟随资深驾驶员学习相关操作规程和驾驶技巧,并熟悉高速铁路线路的特点和运行要求。
2.2 驾驶操作2.2.1 启动准备:驾驶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车速准备启动列车。
启动前,应确认车门关闭、制动系统正常、通信设备正常等。
2.2.2 加速行驶:在启动后,驾驶员应根据列车的载重情况、线路要求和运行计划,逐渐增加速度,并保持列车的平稳行驶。
2.2.3 小幅调速: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应根据信号指示和线路条件进行小幅调速,确保列车的平稳行驶。
2.2.4 正线行驶:在高速铁路的正线行驶中,驾驶员应保持车速和车间距的稳定,随时注意前方信号和隧道、桥梁等特殊路段的通行要求。
2.2.5 进站减速:接近车站时,驾驶员应减速控制列车的车速,并保持车辆与站台的平稳对接,确保乘客的安全上下车。
高铁列车驾驶员职位职责

高铁列车驾驶员职位职责高铁列车驾驶员是负责高速铁路列车的操控和驾驶的专业人员。
他们承担着保证列车安全运行以及乘客出行安全的重要任务。
高铁列车驾驶员的职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列车驾驶操作1. 听从调度指令:高铁列车驾驶员需要根据行车计划和调度指令,准确把握列车开行的时间、路线和速度等要求。
2. 审查列车准备:在每次驾驶前,高铁列车驾驶员需要认真审查列车的装备和技术状态,确保列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包括检查列车车门、车窗、灯光等各项设备是否正常。
3. 安全驾驶:高铁列车驾驶员按照规定速度、编组和通行线路等要求,按时、准确地驾驶列车行驶,确保乘客的安全。
二、应急处置能力1. 危机意识:高铁列车驾驶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危机意识,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快速作出正确反应,并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列车安全。
2. 紧急制动: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高铁列车驾驶员需要迅速做出制动反应,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确保列车及时停稳,避免事故发生。
三、技术维护和故障排除1. 监测设备:高铁列车驾驶员需要定期检查列车设备的运行情况,监测列车各项设备是否正常,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2. 维修处理:在发生列车设备故障时,高铁列车驾驶员需要及时联系相应的维修人员,配合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和设备维护。
四、沟通协调能力1. 与调度员联络:高铁列车驾驶员需要与调度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接受调度员的指导和安排,确保列车安全运行和乘客出行的畅通。
2. 与乘务员配合:高铁列车驾驶员需要与乘务员保持密切配合,及时了解车上乘客的情况,并为乘务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五、技术知识更新1. 学习培训:高铁列车驾驶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参加相关培训和考试,以适应新技术和新工作要求。
2. 遵守规章制度:高铁列车驾驶员需要严格遵守列车运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积极参与安全技能和应急演练。
总结起来,高铁列车驾驶员是负责高速铁路列车操纵和驾驶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熟练的驾驶技巧、卓越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概括五种列车驾驶模式以及运用条件

概括五种列车驾驶模式以及运用条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列车驾驶模式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从传统的人工驾驶到全自动驾驶,列车的驾驶模式越来越多样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概括五种列车驾驶模式,并探讨它们的运用条件。
1. 人工驾驶模式人工驾驶模式是最传统的列车驾驶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列车的驾驶员需要全程操控列车的运行,包括加速、制动、转向等。
这需要驾驶员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具备丰富的驾驶经验。
人工驾驶模式在复杂的环境下表现得更为稳健和灵活,如在窄曲线、陡坡等条件下。
2. 半自动驾驶模式半自动驾驶模式是人工驾驶模式与全自动驾驶模式的过渡阶段。
在这种模式下,列车驾驶员需要在指定的路段进行手动操控,而在其他路段则由系统自动驾驶。
这种模式适用于交通量较大的区段,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
3. 全自动驾驶模式全自动驾驶模式是列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之一。
在这种模式下,列车系统完全接管了列车的驾驶,包括加减速、停站、开关门等操作。
这种模式需要高度可靠的自动控制系统和精准的环境感知技术,以确保列车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都能安全运行。
4. 无线电闭塞模式无线电闭塞模式是一种基于通信技术的列车驾驶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列车会通过与信号系统的无线电通信来获取前方线路的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驾驶决策。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频繁变更行车计划的区段,如高密度的城市铁路交通。
5. 超声波检测模式超声波检测模式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进行列车驾驶的模式。
列车会通过超声波装置感知轨道的状态,避免出现轨道异常或障碍物影响列车运行。
这种模式适用于复杂的天气条件下,如雨雪天气或大雾天气,可以提高列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不同的列车驾驶模式都有其适用的运用条件,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运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模式。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列车的驾驶模式将会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列车驾驶模式在运用条件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行信号:二长声 列车、机车车辆、单机开始退行时 紧急停车信号:连续短声 司机发现(或接到通知)邻线发生障碍,向邻线上运 行的列车发出 制动试验信号: 一短声:表示机车正在施加制动 二短声:表示机车正在缓解. 要道信号:两短一长 列车、机车车辆出入段或接近人工扳的道岔时.
响墩 和火炬信号
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间距离为4m的中间。 线间距离不足4m时,设在两线路中心线最 大间距的起点处。
如果车辆停留在警冲标以外,很容易引起 车辆侧面冲突事故。
道岔表示器 道岔表示器的显示方式如下: 1.昼间无显示;夜间为紫色灯光——表示 道岔位置开通直向
2.昼间为中央划有一条鱼尾形黑线的黄色 鱼尾形牌;夜间为黄色灯光——表示道岔 位置开通侧向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在动车组上 的自动化应用程度越来越高,列车运行的安 全保障也越来越可靠。动车组的技术发展主 要表现在功率、速度和舒适性的提高、单位 功率重量的降低以及电子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 相对于以往的机车和动车组来说,司机对于 列车的操纵越来越简便。
动车组的启动顺下走行部状态。包 括裙板锁闭是否良好,牵引拉杆、液压减震器、 抗蛇行减震器、车钩等紧固螺栓是否松动.检查轮 对踏面有没有擦伤(擦伤部分长度不能超过25MM, 深度不能超过1.5MM) 2 在操纵台上用司机钥匙激活司机室,等待列车激 活过程中检查灭火 器和逃生用具状态. 3 等待列车配置完成后,在IDU上登录个人密码, 检查并排除IDU故障综述中所显示的影响列车运 行的故障.
10 仔细检查确保厂房内没有什么情况阻碍 列车移动,确认牵引安全回路和紧急制动 安全回路已经建立,缓解停放制动并通过主 控手柄启动列车运行. 11 列车启动后马上在低速时检查制动性能.
整车厂房内列车移动时的注意事项
1 动车前严格按照试验程序检查车辆状态, 确认各系统工作正常 2 仔细检查车底有无影响列车移动的因素 (铁鞋、登车梯、外接电源、风源及其他人 员作业情况)
3禁止超速 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在尽头线行车时 速度不得超过10Km/h,列车与线路尽头需要留 有10米的安全距离。当安全距离因工作需要不 足10米时,必须严格控制速度。
轨道衡:由于在整车试验厂房P股道Q股道分别 有两个轨道衡(称重试验台),限速规定是上三 下四,即上轨道衡时速度不得超过3Km/h,下 轨道衡时速度不得超过4Km/h。
脱轨表示器
昼间为带白边的红色长方牌;夜间为红色 灯光——表示线路在遮断状态
昼间为带白边的绿色圆牌;夜间为月白色 灯光——表示线路在开通状态
手信号
列车运行时,有关人员应遵守下列手信号的显 示: 1.停车信号:要求列车停车。 昼间——展开的红色信号旗; 夜间——红色灯光。
昼间无红色信号旗时,两臂高举头上向两 侧急剧摇动:
响墩爆炸声及火炬信号的火光,均要求紧 急停车。(停车后如无防护人员,机车乘 务人员应立即检查前方线路,如无异状, 列车以在瞭望距离内能随时停车的速度继 续运行,但最高不得超过20 km/h。在自动 闭塞区间,运行至前方第一个通过信号机 前,如无异状,即可按该信号机显示的要 求执行;在半自动闭塞区间,经过1 km后, 如无异状,可恢复正常速度运行。)
应该了解和掌握的部分铁路信号
信号可分为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 视觉信号的基本颜色: 红色——停车; 黄色——注意或减低速度; 绿色——按规定速度运行。 听觉信号:号角、口笛、响墩发出的音响 和机车、轨道车的鸣笛声
视觉信号
警冲标
警冲标是用来指示机 车车辆停车时,不准 向道岔方面或线路交 叉点方面越过,以防 止停留在该线上的机 车车辆与邻线上的机 车车辆发生侧面冲撞 的标志。
夜间无红色灯光时,用白色灯光上下急剧 摇动。
2.减速信号:要求列车降低到要求的速度。 昼间——展开的黄色信号旗;夜间——黄 色灯光。
昼间无黄色信号旗时,用绿色信号旗下压 数次;夜间无黄色灯光时,用白色或绿色 灯光下压数次。
听觉信号
列车鸣笛时,长声不少于三秒,短声不超过一秒, 声音间隔为一秒。重复鸣示时,间隔不少于五秒。 起动注意信号:一长声 1.列车起动或机车车辆前进时(双机牵引或使用补 机时,本务机车鸣笛后,补机应回答,本务机车 再鸣笛一长声后起动) 2.接近车站、鸣笛标、曲线、道口、桥梁、隧道、 行人、施工地点、黄色信号、引导信号、容许信 号或天气不良时
4 厂房内高压供电正常后,按升弓按钮,检查高 压系统、供风系统、电池供电系统等工作正常 5 风压升至620千帕以上后,缓解ATP和LKJ的制动, 进行制动测试(可以通过IDU和制动测试按钮两种 方式启动制动测试) 6 进行主控手柄测试、牵引测试和操纵台指示灯 测试.
7检查前照灯、雨刷、遮阳帘等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8 检查司机安全装置(DSD)的功能是否正常(各系 统功能正常时禁止切除安全保护装置,盲目运行) 9 所有检查完成后关闭此司机室,到另一司机室重 复以上检查.途中检查客室照明、厕所镜子锁闭、 门、灭火器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