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素质调查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我国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本次普查全面查清了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报告将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人口普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政府、社会和学术界提供参考。

二、人口总量与增长1. 人口总量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为14.11亿人,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亿人增加了7100多万人,增长率为5.38%。

其中,男性人口为7.23亿人,女性人口为6.88亿人。

2. 人口增长速度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从2010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53%,较上一个十年(2000-2010年)的0.57%有所下降。

这表明我国人口增长进入新常态。

三、人口结构1. 年龄结构(1)0-14岁人口:我国0-14岁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54%。

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2)15-59岁人口:我国15-59岁人口为8.96亿人,占总人口的63.35%。

与2010年相比,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

(3)60岁及以上人口: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

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

2. 性别结构我国男性人口为7.23亿人,女性人口为6.88亿人,性别比为104.61。

与2010年相比,性别比有所下降。

3. 城乡结构我国城镇人口为9.01亿人,占总人口的63.89%。

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四、人口分布1. 地区分布(1)东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为4.44亿人,占总人口的31.82%。

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

中国素质调研报告

中国素质调研报告

中国素质调研报告中国素质调研报告一、引言素质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

为了解中国人的素质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一项素质调研。

本报告将针对我国素质现状、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素质调研结果1. 素质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中国人的整体素质水平较高。

中国人注重教育,许多人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大多数人对家庭、社会公德有着较高的认识,尊重他人权益。

2. 素质优势中国人重视家庭观念,注重孝顺和友善。

在工作中,中国人勤奋好学,能够吃苦耐劳。

中国人也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这在日常生活和企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素质不足之处然而,我们的调研还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尽管大部分人对家庭和社会有着较高的价值观念,但个别人在道德规范上仍存在缺失。

一些人缺乏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私欲和自私自利的行为在一些地方得以滋生。

此外,素质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个别人在素质培养方面还存在盲目追求功利的现象。

三、素质提升建议1. 加强素质教育要提升整体素质水平,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学校和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行为规范。

同时,社会组织和媒体应该加大对公德心和道德观念的引导力度,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加强法治意识法律的力量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素质水平。

政府应加强法治宣传和法律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遵守法律的能力。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力的震慑作用,并确保法律的严格执行。

3. 培养创新意识素质提升需要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加强教育改革,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创新。

同时,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和资源,支持创新人才的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素质水平。

四、总结本报告通过素质调研发现,中国人整体素质水平较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提升整体素质水平,我们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加强法治意识、培养创新意识等建议。

我国人口素质调查研究报告

我国人口素质调查研究报告

我国人口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张恒中文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面临着更多的竞争与挑战。

特别是在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对内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外资逃离的问题,对外中国面临着美国及其盟友制造的各种问题。

为此,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并使得中华民族以富强、文明之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优劣、人才的多寡、教育的成败。

关键字:中国、教育现状、人口素质现状正文内容:一、关于素质素质之说在中国早有提及,虽然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衍生出其他的意思,但是其根本的意思却从未改变过:即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

1、素质的释义在《辞海》中对素质一词的定义分为三种:一是人的生理上的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对于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素质更多的是指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在社会上,素质一般定义为: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个人身体的健康程度;以及家族遗传与自己的惯性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层次的高低以及与职业技能所达级别的体现。

2、人口素质多数情况下,素质指的是个人的,是属于衡量个体的指标之一;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人口素质是衡量整个国家的指标之一。

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

人口素质所包含的方面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

正如哲学学说所言,思想决定人们的行为,是人们改变世界的核心动力;文化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软实力;身体决定人们改变世界的方式,是人们改变世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二、中国的人口素质人口学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指的是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它集中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1、中国人口素质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的刘铮教授是中国对人口素质研究较早的研究人员,在1985年出版的《人口理论教程》中便将人口素质与“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所联系在一起。

人口调查研究报告

人口调查研究报告

人口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人口总量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也是制定人口政策
的基础。

中国作为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之一,每年都进行人口普查,以便了解人口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研究内容
本次人口调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人口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分析
2. 性别比例的调查分析
3. 年龄组成的调查分析
4. 城乡人口分布的分析
研究结果
1. 截至本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总量为14.88亿人,比上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7.9%。

2. 性别比例方面,男性占比为51.2%,女性占比为48.8%。

3. 年龄结构方面,0-14岁人口占比为17.95%,15-64岁人口占比为69.14%,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2.91%。

4. 城乡人口分布方面,城镇人口占比为60.6%,农村人口占比为39.4%。

结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总量仍然居高不下,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性别比例方面,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年龄结构方面,15-64岁人口占比最高,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城乡人口分布方面,城镇人口占比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这对于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国家统计局. (2021).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Data set]. 人民出版社.。

人口调查报告(一)2024

人口调查报告(一)2024

人口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本人口调查报告旨在探讨当前人口情况,分析人口结构和变化趋势,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人口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了解人口情况对于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人口调查结果。

一、人口规模1. 人口总量: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我国人口总量为X亿人。

2. 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X%,农村人口占X%。

城市化进程对人口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人口结构1. 性别比例:男性占人口总数的X%,女性占X%。

2. 年龄结构:分析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比例和趋势,揭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3. 教育水平: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X%,中等教育比例为X%。

4. 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X%,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5. 婚姻状况:已婚人口占总人口的X%,未婚人口占X%。

三、人口变动趋势1. 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为X‰,死亡率为X‰。

分析人口增长速度和原因。

2. 迁徙情况:城乡迁徙、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的分析,评估迁徙对人口结构和社会变化的影响。

3.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趋势及其对社会养老体系和经济发展的挑战。

四、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1. 政策因素: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及其对人口变动的作用。

2.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3. 环境因素:环境质量对人口分布和流动的影响。

4. 社会文化因素:人口结构和变动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和趋势。

5.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提高对人口结构和生育率的影响。

五、问题讨论和建议1.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体系的影响和挑战,提出相应对策。

2. 怎样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人口均衡发展。

3. 评估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可能的优化方向。

4. 如何提高教育水平,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

5. 探讨人口迁徙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提出相应管理建议。

总结:通过本次人口调查报告,我们了解到人口规模、结构和变动趋势,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和问题存在的挑战。

素质调研总结报告模板范文(3篇)

素质调研总结报告模板范文(3篇)

第1篇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人民群众的素质状况,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开展了本次素质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掌握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制素质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

3. 访谈法:对部分代表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意见。

4. 实地考察法:对部分社区、学校、企业等进行实地考察,直观了解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

三、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等方面。

2. 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知识、文化素养、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

3. 健康素质: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习惯、健康知识等方面。

4. 法制素质:包括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知识、依法维权能力等方面。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思想道德素质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民群众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在道德观念方面,部分人群存在道德滑坡现象,如诚信缺失、道德冷漠等。

2. 科学文化素质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人民群众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缺乏科学素养,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不足,创新能力较弱。

3. 健康素质健康素质方面,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生活习惯有待改善。

4. 法制素质法制素质方面,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法律知识掌握不足,依法维权能力有待提高。

五、存在问题1. 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地区之间素质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 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重视不够,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我国在人口方面调研报告

我国在人口方面调研报告

我国在人口方面调研报告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资源和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

人口调研报告是分析和研究一个国家人口状况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将针对我国人口方面的调研报告进行撰写。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人口资源。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总人口约为14亿人,占全球人口的近20%。

然而,人口的规模庞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同时生育率下降,导致老年人口占比不断上升。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人,老年人口比重超过了15%。

老龄化问题不仅对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而且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次,我国人口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7亿人,城镇化率超过了60%。

城市化进程对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同时,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带来了就业、住房、交通等问题的突出,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此外,我国人口的教育与技能结构亟待优化。

虽然我国的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但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以及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制的不完善,会导致一部分人口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较低。

这不仅制约了人才的储备和创新能力,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国人口问题还涉及到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人口中男性居多,导致“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

但是,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合时宜,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性别教育和优生优育政策的推进,实现性别比例的平衡。

综上所述,我国在人口方面面临着老龄化、城市化、教育结构和性别比例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全面和有效的人口规划和政策,加强人口统计和科研工作,提高资源配置和社会管理的能力,以推动人口状况的改善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人口调查报告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1一、很多外地人员选择来北京发展——外来人口的数量增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施,我们不难看到,近些年来,北京的人口在剧增。

据相关数据显示,1991年至20xx年是外来人口大量增加阶段,这一阶段人口变动的主要特征是外来人口大量增加。

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常住人口继续增长,到20xx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492.7万人,与1990年相比增加406.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9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

1、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量的外地人员选择了来北京谋生和发展,而据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她们在来京之前的户口所在地也都是以经营店铺谋生的,在有了这方面的一些经验以后,她们选择来北京,以同样的职业,选择一个好的地理位置来经营店铺。

而至于他们为什么当初选择来北京谋生,有些人表示亲戚或朋友介绍,有些人认为北京是首都,挣钱多,有些人则表示不知道为什么。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的流动方面我做了一些查询,数据表示,1978—1987年间,人口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0%,而对中部地区的贡献仅为2.7%,同时,在这一时期,人口流动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却达到5.6%,这说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是改革开放之初十年间人口流动的更大受益者。

2、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补充一点,我个人认为可能一开始对于“首都”这个名词,对于一些外地人员来说,吸引力比较大,认为首都是最繁华的',在北京发展就成了每个人的理想选择。

可是不能盲目的随大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存方式。

因为现在北京的居住人口已经太多了,日常的堵车,房价的上涨都反映了一定的问题,今后应该实施一些措施来控制一些北京的人口。

量变引起质变,凡事都应该有个度,不能让改革开放这件好事到最后演变成对北京这个首都的负担。

【9A文】中国人口素质调研报告

【9A文】中国人口素质调研报告

我国人口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张恒中文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面临着更多的竞争与挑战。

特别是在美国20RR年次贷危机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对内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外资逃离的问题,对外中国面临着美国及其盟友制造的各种问题。

为此,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并使得中华民族以富强、文明之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优劣、人才的多寡、教育的成败。

关键字:中国、教育现状、人口素质现状正文内容:一、关于素质素质之说在中国早有提及,虽然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衍生出其他的意思,但是其根本的意思却从未改变过:即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

1、素质的释义在《辞海》中对素质一词的定义分为三种:一是人的生理上的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对于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素质更多的是指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在社会上,素质一般定义为: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个人身体的健康程度;以及家族遗传与自己的惯性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层次的高低以及与职业技能所达级别的体现。

2、人口素质多数情况下,素质指的是个人的,是属于衡量个体的指标之一;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人口素质是衡量整个国家的指标之一。

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

人口素质所包含的方面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

正如哲学学说所言,思想决定人们的行为,是人们改变世界的核心动力;文化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软实力;身体决定人们改变世界的方式,是人们改变世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二、中国的人口素质人口学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指的是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它集中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1、中国人口素质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的刘铮教授是中国对人口素质研究较早的研究人员,在1985年出版的《人口理论教程》中便将人口素质与“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所联系在一起。

人口数据分析报告及预测(3篇)

人口数据分析报告及预测(3篇)

第1篇一、引言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科学地分析人口数据,准确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合理的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我国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二、我国人口现状分析1. 人口总量截至2020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8.1%。

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 人口结构(1)年龄结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1%,比2018年提高0.6个百分点。

预计未来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

(2)性别结构:我国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男性人口为7.23亿,女性人口为6.88亿,性别比为104.6。

这一现象对婚姻、生育、教育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

(3)城乡结构:我国城乡人口差距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8.48亿,占总人口的59.6%;农村常住人口为5.62亿,占总人口的40.4%。

城乡人口结构不合理,导致城市人口压力增大,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3. 人口素质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77年,比2018年提高0.16年。

然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素质差距仍然较大。

三、我国人口发展趋势预测1. 人口总量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我国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约为14.8亿。

此后,人口总量将逐渐下降,预计2050年左右降至14亿以下。

2. 人口结构(1)年龄结构: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呈现“老龄化、少子化”趋势。

预计2030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20%。

居民素养健康情况调查分析报告3篇

居民素养健康情况调查分析报告3篇

居民素养健康情况调查分析报告3篇文明公民构成文明社会,居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有重要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居民素养健康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居民素养健康情况调查分析报告篇1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我院按照“2014年福建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工作要求,我院于4月8日-5月22日对辖区内的的50名居民进行了《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调查先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调查社区居民50名,其中男性27名,女性23名,其中最小13岁,最大73岁。

调查点则为每村随机抽取5个人;共计10个调查点。

回收问卷53份,有效问卷50份,问卷有效率94.33%。

调查对象为全镇10个村的10~80岁常住人口。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率≧71%;对吸烟可导致哪种疾病的知晓率≧62.5%;对日常行为习惯的知晓率≧68.5%;健康技能掌握≦35.8%。

我镇村居民总体健康素养和3个方面健康素养均显示如下特征:(1)男性高于女性;(2)45岁以下年龄组高于45岁及以上年龄组;(3)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

通过调查,辖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及日常行为习惯的知晓率较一般,对健康技能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较差。

辖区居民普遍能接受卫生院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配合健康教育讲座及问卷调查。

我院今后将每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动态监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全面系统地掌握我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影响因素,为制定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提高我镇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居民素养健康情况调查分析报告篇2为全面掌握我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科学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及干预措施,根据市里安排部署,我区于2012年4月27日至5月20日对部分城乡居民进行了公民健康素养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基本查明了XX区城乡居民的在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行为、健康技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了当前并且预测了今后一个时期健康促进与健康干预的突出问题,为健康促进和疾病控制工作指明了方向。

最新-我国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精品

最新-我国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精品

我国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一、中国人口素质现状分析一身体素质现状分析。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是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综合国力的表现。

建国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从纵向比较来看,根据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在建国初期、1990年、2000年、2010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35岁左右、68.55岁、71.40岁、74.83岁。

表现出我国人口素质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尽管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是逐渐增加的,并且也都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我们国家与日本、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出生婴儿死亡率也是体现人口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在过去婴儿死亡率及其的高,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比较落后,再加上受到传统习俗的影响。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有能力有资本加大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资,而且人们也更加注重孕期检查等,婴儿死亡率明显下降。

表现在我国婴儿死亡率从2000年的3220‰下降到2012年的10.30‰,然而,我们同美国、日本等这些发达国家的婴儿死亡率相比还是低了不少,就比如日本在2000年婴儿死亡率达到了3.30‰,与同时期的中国相比,相差了将近30‰的比率。

近几年一些疾病的病死率依旧没有得到改善和好转。

例如,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死率从2011年开始出现到2013年一直是100。

鼠疫病死率从2009年的25到2012年的100,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加严重了。

艾滋病病死率从1990年的0.76到2008年的53.57再到2013年的6.61,我们见证了艾滋病从出现到很难治愈再到容易治愈的一个变化过程。

狂犬病病死率从2004年的100到2013年的96.25,期间也出现波动,依旧没有什么突破。

二科学文化素质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从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间的变化。

人口综合素质调查报告

人口综合素质调查报告

人口综合素质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大连市甘井子区人口调查时间:2014年3月调查地点:大连市甘井子区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参考资料调查人:导语: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行的人口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文盲半文盲贫困人口占一定比重,一些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不是很高。

因此,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仍然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的必要因素。

就专业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仅低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还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朝鲜、菲律宾等不发达国家,针对这一问题,我要就我居住的社区展开专业调查,研究出中国人素质低下的具体表现。

一、关于人口素质的界定人口综合素质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以及身体素质。

(一)、思想道德素质包括通过世界观、社会观、道德观、法纪观、社会公德、个人私德、思想品行、修养操守等几个方面。

例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尊老爱幼这些可比的指标,以及青少年犯罪率和刑事犯罪率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一个人口群体的思想素质水平。

还有中国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三热爱”,都能体现出思想道德建设。

(二)、文化科学素质包括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了解、对世事的关注以及各自提高文化素质方式,还有从培训中学到的文化科技知识等几个方面。

可以从个人文化水平,职业,以及各种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科技研究人员的比重,劳动者的文化构成,职工技术等级构成等来体现。

(三)、身体素质包括生病情况、锻炼情况以及身体状况。

衡量身体素质的标准有平均身高、体重、肥胖率、相对平均体力和耐力水平,此外还有残废低能人口比重、遗传病患者比重、传染病患者比重、婴儿死亡率、总死亡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等。

二.人口素质调查问卷我从中抽取了一些社会公认的重点问题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准备发放50份,投放地点小区门口,发放方式为随机调查。

人口调查报告范文4篇

人口调查报告范文4篇

人口调查报告范文4篇一、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是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人口形势发生了变化,需要建立能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机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全面推行计划生育30年来,我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也就是说,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从降低生育水平转移到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上来,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群众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低生育水平面临差较大的反弹压力。

同时,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接近更替水平,下降的空间非常小。

而人口基数比较大,即使是在严格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未来十几年全国人口每年仍将以1000万的速度递增,人口过多仍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

伴随着低生育水平的到来,相继发生了一系列新的人口问题,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离岗职工日薄西山日趋复杂,未婚青年怀孕甚至非法生育时有发生,老龄人口日渐增长,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等等,为此,必须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的新机制。

(二)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九九二年,党的xx大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这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势头影响到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当然也会影响人口再生产的整个过程。

随着社会、政治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管理机制,对短期内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效果突出,但对长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还需要探索;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得心应手,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则不很适应。

因此,必须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中,对现行的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实施综合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作机制。

人口素质研究报告

人口素质研究报告

人口素质研究报告一、引言1. 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首位,但人口素质整体不高,已成为制约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对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高素质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提高人口素质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描述当前我国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基数大,但素质不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差距较大;劳动力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短缺等。

在此基础上,阐述提高人口素质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研究目的与内容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我国人口素质现状,探讨影响人口素质的因素,提出提高人口素质的策略与措施。

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素质现状分析,包括总体状况和区域差异;•影响人口素质的因素,从教育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高人口素质的策略与措施,包括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社会保障与政策支持等;•结论,总结报告主要观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内容旨在为我国人口素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人口素质现状分析2.1 人口素质总体状况当前,我国人口素质总体上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但仍存在一些显著问题。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职业技能方面,高技能人才占比偏低,中低技能人才仍是主体。

我国人口素质的现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素质逐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职业技能素质有待加强。

虽然我国职业技能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高技能人才仍供不应求,中低技能人才过剩现象突出。

•健康素质逐步改善。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人口的健康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素质存在以下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中高等文化程度比例较低,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

人口调查报告(合集6篇)

人口调查报告(合集6篇)

人口调查报告(合集6篇)本站作者为你精心整理了6篇《人口调查报告》的内容,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人口调查报告》相关的内容。

篇1:人口调查报告近年来,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在大量增加。

掌握流动人口现状、特点、趋势,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对维护社会治安、创建平安文明社区、做好计划生育及对社区其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前不久,笔者对本街道暂寄住人口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就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流动人口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我街道下辖8个社区,总人口3万余人;辖区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区域流动人口1500多人,占人口总数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做生意的、打工的、投亲靠友的、逃避计划生育的、负案在逃等几种类型。

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流动,势必对街域的社会治安、经济发展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调查,辖区内被处罚的人员中有60以上的是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已成为辖区内刑事和治安案件的高发群体。

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为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街域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街道在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

目前,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

一是重视程度低。

有的社区及驻街单位,对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在他们看来“流动人口管与不管都一样,只要把经济发展搞上去就可以了。

”由于受这种思想的支配,导致了组织管理上的软弱无力,没有把此项工作真正纳入议事日程,虽然工作上也说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但管理责任、管理措施却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造成了工作上的流于形式。

二是畏难情绪大。

由于流动人口暂寄住的流动性较大,分布面大、且较为零散,从村屯到社区、从平房到楼房,只要有空闲房屋,就会有流动人口入住。

由于流动人口居住的不确定性,给社区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管理干部的畏难情绪。

人口实践报告(2篇)

人口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问题日益凸显。

为深入了解我国人口现状,探讨人口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组织了一次人口实践调查活动。

本次实践报告将从人口数量、结构、分布、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二、人口数量与增长1. 人口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9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8.2%。

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2. 人口增长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在近年来有所放缓。

从1970年代的3%左右降至2019年的0.38%。

这得益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育观念转变。

三、人口结构1. 年龄结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从1990年的7.6%上升至2020年的18.1%。

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2. 性别结构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据2020年统计,我国男性人口为7.23亿,女性人口为7.74亿,性别比约为93.3。

性别比例失衡可能导致婚姻、就业、养老等方面的社会问题。

四、人口分布1. 地域分布我国人口地域分布不均。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中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这种不均衡的人口分布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2. 城乡分布我国城乡人口分布不均。

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01亿,乡村常住人口为5.95亿。

城乡人口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

五、人口政策1. 计划生育政策自1979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计划生育政策逐渐调整为“全面二孩”政策。

2. 老龄化政策为应对老龄化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服务业发展等。

这些政策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养老负担。

中国各地区人口素质差异研究

中国各地区人口素质差异研究

中国各地区人口素质差异研究人口素质的高低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采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我国各地区人口素质的差异及其原因。

一、数据来源及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人口素质是人口某一特征或标志的概括,如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

它包括个体素质和社会素质,其中个体素质就是指个人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

不同个体素质的人组合成社会,形成统一的社会人口素质。

社会人口总体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社会成员个体素质的高低和不同素质的个体人口的构成比例。

(一)数据来源本文采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反映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素质的原始数据见表1。

(二)评价指标人口素质主要反映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遵循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1.身体素质方面,选取出生率、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这3个指标。

其中出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出生人数与同期内平均人数之比;而死亡率则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内平均人数之比;平均预期寿命是指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

2.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选取文盲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大专以上人口比例。

其中文盲率是指15岁或15岁以上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的比重;而大专以上人口比例是指学历在大专或大专以上的人口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比重,说明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就学情况。

3.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由于它难以量化,无法产生指标,因此对该方面因素不予考虑。

二、全国各地区人口素质差异的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低。

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表示,这个基本结构就称为公共因子(用fi表示)。

对于所研究的某一具体问题,原始变量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之和的形式,一部分是由所有变量共同具有的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组成,另一部分是每个变量独自具有的因素,即特殊因子。

人口素质调查报告

人口素质调查报告

人口素质调查报告篇一:人口素质研究报告(1)引言人口素质指的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又称人口质量。

它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

此次我要研究课题报告就是关于中国人口素质的分析,当然也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一些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素质出现了低潮期。

人口素质低下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建设。

广州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令我们触目惊心,一个稚嫩的生命因为人性的冷漠离开了这个世界;清华大学的“朱令门”和现在正在上演的复旦大学宿舍下药事件。

这一幕幕血的事实都在指向中国人现在的思想素质问题;近年来中国人口身体素质也呈现下滑趋势,其中肥胖率、青少年体能测试不合格率、中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发病率这些都在上升。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国人身体素质在亮红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中国现在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是专业科研人才还有很大的缺陷。

以上这些问题都在向我们说明中国人口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人口素质问题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所以我也就这一热点话题来阐明一下我的观点。

我国人口素质研究报告关键词:人口素质现状面临问题相应措施一、关于人口素质的定义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又称人口质量。

它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

通常称之为德、智、体。

思想素质是支配人们行为的意识状态,文化素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

对这一深刻问题的研究最早是北京大学的张纯元教授,他的《人口理论教程》中就曾提到过关于人口素质的定义“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这与我们如今的定义也是大致相同的,谈论的都是关于人口素质的见解“人口素质指的是人的总体素质,不仅仅是人们简单的思想素质,它还包括我们自身的各种素质,比如人体素质,文化素质等”。

下面我就中国人口素质的几个要点进行简单的概述。

(一)思想素质思想素质即我们的思想意识,是指人对社会善美丑恶以及其他现象的认识、行为和做法。

关于人口素质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人口素质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人口素质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2年1月15日——2012年2月13日调查地点:黑龙江省双城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调查对象:食品药品监督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调查方法:问卷、采访、参考资料调查人:范晨晨、张博、李欣婷关键词:人口、人口问题、持续发展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

又称人口质量。

它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

文化素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

人口群体是素质和数量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控制人口数量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而提高人口素质反过来又会促进控制人口数量。

人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层属性。

从各种因素的地位看,人既是人地相关系统中的主体,又是环境和资源的组成要素。

研究我国人口问题与社会持续发展对于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所以此次寒假我与同学进行了走访并对我国人口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从总体上看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人口平均身高和体重、儿童智力水平;人口文化程度;科技人员和熟练劳动者占人口的比重等。

人口素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先天遗传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体质、智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教育与学习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形成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我们要对人口素质的内涵进行认识。

中国对人口素质内涵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较早的是北京大学的张纯元教授,在《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把人口素质定义为“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这与《人口学词典》中的定义:“人口学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指的是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它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是一致的。

而梁中堂教授在《人口素质论》一书中认为“人口质量是人口所具有的各种构成的总和”;穆光宗则定义:“所谓的人口素质或者说人口质量,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还有吴忠观在《人口科学辞典》中指出:“人口质量,亦称人口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口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张恒中文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面临着更多的竞争与挑战。

特别是在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对内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外资逃离的问题,对外中国面临着美国及其盟友制造的各种问题。

为此,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并使得中华民族以富强、文明之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优劣、人才的多寡、教育的成败。

关键字:中国、教育现状、人口素质现状正文内容:一、关于素质素质之说在中国早有提及,虽然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衍生出其他的意思,但是其根本的意思却从未改变过:即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

1、素质的释义在《辞海》中对素质一词的定义分为三种:一是人的生理上的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对于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素质更多的是指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在社会上,素质一般定义为: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个人身体的健康程度;以及家族遗传与自己的惯性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层次的高低以及与职业技能所达级别的体现。

2、人口素质多数情况下,素质指的是个人的,是属于衡量个体的指标之一;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人口素质是衡量整个国家的指标之一。

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

人口素质所包含的方面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

正如哲学学说所言,思想决定人们的行为,是人们改变世界的核心动力;文化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软实力;身体决定人们改变世界的方式,是人们改变世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二、中国的人口素质人口学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指的是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它集中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1、中国人口素质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的刘铮教授是中国对人口素质研究较早的研究人员,在1985年出版的《人口理论教程》中便将人口素质与“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所联系在一起。

梁中堂、穆光宗两位教授同样是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先行者。

他们的看法也是相似,都认为:“人口素质,也称人口质量。

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功能和影响力。

”2、中国人口素质现状人口质量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人的身体素质。

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社会的认知思潮,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身体素质决定着社会的健康程度。

中国的人口质量自然是从这三大方面谈起:(1)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是人生观和社会道德观念。

自毛泽东主席起,中国人的人生观和社会道德观念会随着一次次的大事件而有所调整,从而适应社会的改变。

在毛泽东主席的时代,人人谈论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终生,讲究社会主义是带领着人们发展到老子所提到的“大同社会”里;在邓小平为主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时期,人人谈论的是社会变革,讲究的是社会改变;在江泽民为主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时期,人人谈论的是国企改革,思考着人生的未来;在胡锦涛为主的第四代领导核心时期,中国人谈论的是经济增长,国民经济总量增速持续高过10%。

(2)科学文化素质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直接影响。

考虑到科学文化知识的更新较快,所以就选择了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加以分析。

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接受大学教育的为3611人;接受高中教育的为11146人;接受初中教育的为33961人;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中接受大学教育的8930人;接受高中教育的为13716人;接受初中教育的为37916人;接受小学教育的为26177人;文盲为5465万人。

同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由99776亿增长到408903亿,增长率超过409.82%。

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教育程度对比图表(3)身体素质是发展的自然基础。

在建国之后,中国进行了数次人口普查,普查数据显示:在建国初期,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我国境内居民温饱难以解决,身体素质较差,青少年身体发育不良多达11%以上。

医疗水平也是面临着极大的空缺,各种常见病与地方病严重的影响着国民的预期寿命。

随着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在后续的抽样检查中呈现良好增长的趋势,人均寿命也从1981年的67.77岁增长到2010年的74.83岁。

中国近三十年的人口寿命图表中国在建国之后的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充分验证着梁中堂、穆光宗等人口素质研究学者的理论研究:即人口素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功能和影响力。

三、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中国的三十年黄金发展时期离不开同时期巨大的人口红利,在这三十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提升的速度之快,水平之高都是举世瞩目的。

但是,在2010年之后的数年时间里,中国面临的问题随之而来:青少年占人口总量比例与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比例图标1、超低生育率在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6%,而这一数据在前几次的人口普查中分别是33.6%、27.7%、22.9%。

这些占比数据正在不断的提醒着我们,中国未来的劳动人口正在不断的减少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生育本质是劳动力资源的生产与再生产。

未来劳动人口的减少就意味着我国廉价人力成本的优势会渐渐消失。

2、人口老龄化在国际社会上,对于老龄化社会有着清楚的定义,即: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7%。

对于中国而言,这个数据在中国官方2014年发布的第一步老龄产业蓝皮书中的是15.5%,达到了2.12亿60岁以上的人口。

而根据预测,2030年这一数据会达到23.3%,2050年会达到30%。

3、人口素质依旧偏低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人口为7.7亿,在2010年中创造了36万亿美元的社会财富,而中国的9.3亿劳动人口在同年创造了6万亿美元的社会财富。

在二十世纪比拼的是人口数量,庞大的人口基数必定诞生庞大的劳动人口。

中国凭借着庞大的人口红利搭上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并创造了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三十年。

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不能掩饰我国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尴尬,劳动人口技能低下严重影响着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以国人最为追捧的iPhone手机为例,中国作为iPhone的总装工厂,最终获得的劳工成本约为4-4.5美元,仅为其成本的1.8%左右。

而处理器、显示屏这类成本高昂的元件,中国也仅仅是收取低廉的加工费用。

四、总结1、经济的转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4》、美国编辑的《世界概况》中显示,中国劳动人口在三大产业中的人口分布和产值情况。

可以看出来,中国的三大产业所吸收的劳动人口几近相当,但是产值占比却相差甚远。

第一产业吸纳三成劳动人口但产值仅占全国的10%,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是远远大于第一产业的产值的。

所以说,中国现阶段所要做的便是优化产业配置,使得现阶段庞大的劳动力可以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

其次是促使第一产业的升级,政府对于第一产业的投入近些年来不断增大,而第一产业的劳动人口极为庞大,所以,第一产业的内部升级是未来一段时间人口红利再次释放的一处潜在点。

相比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过去的十余年间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的重要推动引擎。

相关数据统计,2008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每增长一个点,带动的就业人数约为61万人,但是背后的代价却是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浪费;而同时期的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点,带动的就业人数为70万人。

与冷冰冰的数据变化同样有意思的,是中国富豪榜的变化。

2014年中国富豪榜前三甲分别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的掌舵人,而2013年的首富是万达地产掌舵人,2012年为消费品牌的巨头哇哈哈掌门人,而2011年为建筑设备制造商三一集团拿下。

2、人口素质对于经济在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便注意到人类社会中80%的财富会流入20%人口的手中,这便是二八Array法则的雏形。

在国际社会中,二八法则同样适合。

2014年,全球经济总量和排名前二十国家经济的占比能说明一些问题。

2014年全球经济总量达到77.301958万亿美元,而排名前二十的国家的经济总量之和达到了50.475161万亿美元,占比超过了65%。

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巨大,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依靠的是投资拉动经济的后续影响,部分产业依靠的依旧是廉价的人力资源,以数量胜过质量。

中国的经济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粗狂型发展之后,终于是迎来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时代。

投资拉动经济时代,只是简单的考虑投资、考虑就业岗位增加、考虑居民收入的增加,却没有想到如何提升国内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态势,将经济增长的大头放在了对外贸易上。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极为脆弱,一旦外部需求减弱,则经济的增长也会随之减弱。

而消费拉动经济时期,考虑的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投入资本,更多的是要考虑更多。

中国在入世这么多年后,国内消费市场上的产品玲琅满目,功能新颖齐全,价格也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变得极为透明化。

所以,要吸引消费者掏出金钱来购买企业的产品,企业就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否则企业必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品质。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升,而国民素质的提升也离不开国家的富强。

参考资料:[1]马建堂、盛来运等.中国统计年鉴 2014.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2]cherish霓. 中国劳动力结构的现状. 百度文库,2014[3]上海证券报. 从2014走到2015:中国经济结构之变.中国质量新闻网,2015[4]IMF. 2014年世界各国GDP排名,2015年4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