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对皮肤感染的保护作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作者单位: 610041 成都,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陈学军
( 现 在 四 川 省 人 民 医 院 皮 肤 性 病 科 工 作 , 610072) 、冉 玉 平 ] ; 日 本 顺 天堂大学医学部特应性疾病研究中心( Francois Niyonsaba)
2. 其他作用: hBD- 1 和 hBD- 2 由化学 因 子 受 体 CCR6 介导, 可在低浓度下趋化记忆 T 细胞和不 成熟树突状细胞。hBD- 2 还能趋化中性粒细胞和肥 大细胞, 促进前列腺素 D2 的合成[20]。hBD- 3 也能够 趋化单核巨噬细胞[21] 。
LL- 37 通过甲酰基肽受体- 1 ( formyl peptide re- ceptor like- 1) 受体介导, 可以选择性 地 趋 化 人 类 外 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 CD4+ T 淋巴细胞和肥 大细胞。hBD- 2 和 LL- 37 还可致大鼠腹腔肥大细胞
LL- 37 对绿脓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大肠杆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表皮葡萄球菌、金葡菌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显示出很好的抗菌活性 ( 最低抑 菌浓度<10 μg/mL) , 甚至在含 100 mM 氯化钠的培 养基中也如此。LL- 37 在 10 μg/mL 浓度下可以杀灭 几 乎 所 有 金 葡 菌 和 绿 脓 杆 菌 [3], 抗 大 肠 杆 菌 的 MIC 是 5 mM; LL- 37 还可以杀灭牛痘病毒。一些微生物, 如耐甲氧苯青霉素的金葡菌、变形杆菌和白念珠菌, 在含 100 mM 氯化钠的培养基中对 LL- 37 耐受, 但 在低盐培养基中敏感。Burkholderia cepacia 在高盐 和 低 盐 中 对 LL- 37 都 耐 受 。 当 LL- 37 浓 度 到 达 13 ~25 mM 时对一些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毒性。抗 菌肽之间还可以有协同作用。
防御素易于破坏带负电荷磷脂的细菌细胞膜, 而高等动物细胞只有很少阴离子磷脂成分, 使它不 易受到损伤。而 LL- 37 因不具有这种细胞选择性, 在杀灭细菌的同时, 对真核细胞也具有细胞毒性。人 类的血清可抑制 LL- 37 的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19]。 hBD- 3 比 hBD- 1 和 hBD- 2 有更广和更强的抗菌活 性, 与其带强正电荷、具有在溶液中形成二聚体的能 力以及其中极两性的结构特点密切相关。hBD- 3 在 溶液中是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hBD- 1 和 hBD- 2 则为 单体。LL- 37 的 α螺旋程度受 pH 的影响, 与其抗菌 活性相关。低于 pH 5.0, LL- 37 的螺旋成分逐渐减 少; 在 pH 2.0, 结构完全紊乱。相反, 超过 pH13, 其螺 旋结构依然保持[19]。LL- 37 的第 11- 32 个氨基酸残 基形成的 α螺旋的程度与 LL- 37 的抗菌活性有关, 但与溶血活性无关[16] 。
Cathelicidin 类 抗 菌 肽 为 哺 乳 类 动 物 特 有 , 含 12  ̄ 80 个氨基酸残基。LL- 37 是 hCAP- 18 的成熟 肽。hCAP- 18 由各种血液细胞、呼吸道、小汗腺、肠 道上皮 、口 腔 、舌 、食 道 、小 肠 、子 宫 颈 、阴 道 的 上 皮 组 织 、唾 液 腺 、附 睾 、睾 丸 、伤 口 、小 汗 腺 腺 体 和 导 管 上皮产生[13, 14]。IL- 1α和 IL- 6 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 产生 LL- 37[14]。hCAP- 18 的前肽( propeptides) 在骨 髓合成, 储藏于中性粒细胞的次级颗粒中。中性粒细
于 1997 年, 首次从银屑病患者皮损鳞屑中提取 到 hBD- 2, 浓度为 4 ~8 μg/g。hBD- 2 基因的 5′端侧 面区域含有对 hBD- 2 转录调节因子 NF- κB 的结合 序列[6], 可在有炎症的皮肤和肺组织表达, 亦可由促 炎症因子, 如肿瘤坏死因子- α、白介素( IL) - 1α、IL- 1β、十四烷酰 佛 波 醇 乙 酯 、脂 多 糖 、革 兰 阴 性 菌 、革 兰阳性菌、酵母菌和鼻病毒诱导表达 [7-9]。hBD- 2 在 口 腔 上 皮 则 为 组 成 性 分 泌 [ 10] 。
三、功能
1. 抗微生物作用: hBD- 1、hBD- 2、hBD- 3 和 LL- 37 均具有在炎症和感染部位迅速地对 抗 微 生 物 的 活性。因其来源、表达方式、结构的不同, 抗菌谱和抗 菌强度也有区别。
Valore 等 [5] 使用在尿液中检测阳离子肽的技 术, 从泌尿生殖道检测到具有不同氨基末端、大小从 36  ̄ 47 个 氨 基 酸 残 基 的 hBD- 1。 重 组 与 天 然 的 hBD- 1 在 毫 摩 尔 浓 度 下 对 大 肠 杆 菌 均 具 有 抗 菌 作 用。36 个氨基酸残基的 hBD- 1 对大肠杆菌的作用 最强, 甚至在高盐环境下也如此。而 39 个、42 个氨 基 酸 残 基 的 hBD- 1 在 高 盐 下 活 性 受 到 抑 制 , 100 mM 氯化钠可以明显抑制其抗菌活性。40 个和 44 个 氨基酸残基的 hBD- 1 的活性在尿中受到抑制。47 个 氨 基 酸 残 基 的 hBD- 1 在 30 mM 的 最 高 浓 度 下 , 在高盐和低盐中均具有活性。pH 5.5  ̄ 7.4 范围内对 其抗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356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 年 11 月第 31 卷第 6 期 F Med Sci Sect Dermatol Venereol, November 2005, Vol 31, No. 6
胞中嗜苯胺蓝颗粒( 或称初级颗粒) 中的一种丝氨酸 蛋白酶- 蛋白酶 3 可以使前肽裂解, 释放出成熟肽而 起作用。在微生物入侵时, 含蛋白酶 3 的嗜苯胺蓝颗 粒和次级颗粒经胞吐作用释放到胞外, 二者接触使其 裂解, 释放出成熟肽而起杀菌作用。人类致病菌所产 生的酶可以使 LL- 37 降解, 从而使 LL- 37 失活[3]。
最初也是从银屑病患者皮损的鳞屑中提取到的 hBD- 3, hBD- 3 的 浓 度 在 银 屑 病 患 者 是 正 常 人 的 10 ~30倍[11]。hBD- 3 表达于皮肤、扁桃体、心脏、骨 骼肌、胎盘、食道、气管、舌和其他口腔组织。肿瘤坏 死因子- α、干扰素- γ或细菌或鼻病毒可诱导角质形 成细胞或呼吸道上皮细胞表达 hBD- 3[9, 12]。在口腔 上皮 hBD- 3 为组成性分泌[10]。
hBD- 3 具有广谱抗多种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
白念珠菌活性, 包括多价耐药的金葡菌和耐万古霉 素的粪肠球菌, 但对 Burkholderia cepacia 和 P.gingi- valis 不敏感[18]。在含生理浓度氯化钠的磷酸盐缓冲 液 中 , hBD- 3 依 然 能 够 保 持 其 抗 金 葡 菌 的 活 性 , 但 此时也有轻度溶血活性[17]。hBD- 2 和 hBD- 3 还有抗 鼻病毒和 HIV 病毒的作用。
关键词 抗生素类, 肽; 防御素类; 亮氨酸; 氨基酸
皮肤处于人体与环境的交界面, 随时与病原微 生物保持接触, 但仍能保护机体免受微生物感染, 除 了屏障作用外, 主要得益于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的阳 离子抗菌肽的作用。阳离子抗菌肽为带正电荷的低 分子小肽, 在机体与环境的界面上能迅速灭活感染 因子, 对感染发挥早期迅速的防御作用。人类阳离子 抗 菌 肽 主 要 包 括 防 御 素 和 cathelicidin 类 的 18 000 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 hCAP- 18) 衍生的 LL- 37[1]。人 类防御素相对分子质量 3 000 ~6 000, 分 α防御素 和 β防御素( hBD) 。人类 α- 防御素包括 6 种, 即由 中性粒细胞产生的人类中性粒细胞肽 1 ~4 和由小 肠潘氏细胞产生的人类防御素 5 和 6。hBD 也包括 6 种, 即 hBD- 1 ~hBD- 6。hBD- 1 ~hBD- 4 由包括角 质 形 成 细 胞 在 内 的 上 皮 细 胞 产 生 , 而 hBD- 5 和 hBD- 6 主 要 由 附 睾 产 生 [2]。LL- 37 是 人 类 惟 一 的 cathelicidin 类 的 18 000 的 人 类 阳 离 子 抗 菌 蛋 白 的 成熟肽, 是在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具有 α螺旋结构的 阳离子抗菌肽, 因含有 2 个亮氨酸( leucine) 起始的 37 个氨基酸残基而得名。hCAP- 18 由各种血液细胞 和 上 皮 组 织 产 生 [ 3] 。
一、来源与分布
1995 年, 首次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液 中提取到 hBD- 1[4], 以后又在尿液中发现[5]。研究显 示, hBD- 1 不仅在泌尿生殖道, 而且在消化道、呼吸 道组成性地分泌 , 其 mRNA 在 胰 腺 、肾 脏 和 各 种 上 皮 组 织,包 括 唾 液 腺 、气 管 、前 列 腺 、胎 盘 、胸 腺 、乳
二、编码的基因、空间结构和所带电荷
hBD- 1 和 hBD- 2 由 DEFB1 和 DEFB2 基 因 编 码 。 DEFB1 基因和人类 α防御素基因相邻, 位于 8 号染色体 8p23, 约 150 000 ~200 000[15]。编码 hBD- 3 的 基 因 也 位 于 第 8 号 染 色 体 8p23 [12]。编 码 人 类 cathelicidin hCAP- 18 的 基 因 位 于 第 3 号 染 色 体 [3]。 hBDs 的空间结构均为 β片层结构。LL- 37 的第 11- 32 个氨基酸残基形成中极两性的 α螺旋[16]。hBD- 1、hBD- 2 和 hBD- 3 所带电荷数依次递增[17] : hBD- 1 ∶4+; hBD- 2 ∶6+; hBD- 3 ∶11+; LL- 37 则为 6+。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 年 11 月第 31 卷第 6 期 F Med Sci Sect Dermatol Venereol, November 2005, Vol 31, No. 6
355
·综述·
抗菌肽对皮肤感染的保护作用
陈学军 Francois Niyonsaba 冉玉平
摘要 皮肤频繁与环境中的微生物接触而不被感染, 阳离子抗菌肽起了重要作用。人类阳离子抗菌 肽主要包括防御素和 cathelicidin 类的 18 000 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衍生的 LL- 37。为此, 综述角质形成细 胞产生的人类防御素 1、2、3 和 LL- 37 的抗炎抗菌特性和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本文主要缩写: hCAP- 18: 人 类 阳 离 子 抗 菌 蛋 白 , hBD: 人 类 β 防御素, NK: 核因子, IL: 白介素
通讯作者: 冉玉平, E-mail:ranyuBiblioteka Baiduing@hotmail.com
腺、睾丸和小肠中组成性的表达。雌、孕激素可能影 响 hBD- 1 的表达[5]。编码抗菌肽的基因有组成性表 达和诱导性表达两种表达形式。组成性表达是一种 持续性表达。诱导性表达是在正常情况下基本不表 达或表达水平很低, 而在炎症和( 或) 感染诱导下表 达增强。由于 hBD- 1 的基因组序列不包括转录调节 因子— ——核因子( NF) - κB 和活化剂蛋白 1, 使 它 只 能 组 成 性 地 表 达 [ 6] 。
天然 hBD- 2 具有抗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 90% 杀菌浓度 ( MBC90) 均为 10 μg/mL] 以及白念珠菌 ( MBC90 为 25 μg/mL) 的活性。hBD- 2 抗革兰阴性菌 包括大肠杆菌的活性为 hBD- 1 的 10 倍, 但它不能 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称金葡菌) 。浓度超过 100 μg/mL 时 , hBD- 2 具 有 抑 制 金 葡 菌 作 用 [7]。 所 以 hBD- 2 的抗菌谱以革兰阴性菌和酵母菌为主。
( 现 在 四 川 省 人 民 医 院 皮 肤 性 病 科 工 作 , 610072) 、冉 玉 平 ] ; 日 本 顺 天堂大学医学部特应性疾病研究中心( Francois Niyonsaba)
2. 其他作用: hBD- 1 和 hBD- 2 由化学 因 子 受 体 CCR6 介导, 可在低浓度下趋化记忆 T 细胞和不 成熟树突状细胞。hBD- 2 还能趋化中性粒细胞和肥 大细胞, 促进前列腺素 D2 的合成[20]。hBD- 3 也能够 趋化单核巨噬细胞[21] 。
LL- 37 通过甲酰基肽受体- 1 ( formyl peptide re- ceptor like- 1) 受体介导, 可以选择性 地 趋 化 人 类 外 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 CD4+ T 淋巴细胞和肥 大细胞。hBD- 2 和 LL- 37 还可致大鼠腹腔肥大细胞
LL- 37 对绿脓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大肠杆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表皮葡萄球菌、金葡菌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显示出很好的抗菌活性 ( 最低抑 菌浓度<10 μg/mL) , 甚至在含 100 mM 氯化钠的培 养基中也如此。LL- 37 在 10 μg/mL 浓度下可以杀灭 几 乎 所 有 金 葡 菌 和 绿 脓 杆 菌 [3], 抗 大 肠 杆 菌 的 MIC 是 5 mM; LL- 37 还可以杀灭牛痘病毒。一些微生物, 如耐甲氧苯青霉素的金葡菌、变形杆菌和白念珠菌, 在含 100 mM 氯化钠的培养基中对 LL- 37 耐受, 但 在低盐培养基中敏感。Burkholderia cepacia 在高盐 和 低 盐 中 对 LL- 37 都 耐 受 。 当 LL- 37 浓 度 到 达 13 ~25 mM 时对一些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毒性。抗 菌肽之间还可以有协同作用。
防御素易于破坏带负电荷磷脂的细菌细胞膜, 而高等动物细胞只有很少阴离子磷脂成分, 使它不 易受到损伤。而 LL- 37 因不具有这种细胞选择性, 在杀灭细菌的同时, 对真核细胞也具有细胞毒性。人 类的血清可抑制 LL- 37 的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19]。 hBD- 3 比 hBD- 1 和 hBD- 2 有更广和更强的抗菌活 性, 与其带强正电荷、具有在溶液中形成二聚体的能 力以及其中极两性的结构特点密切相关。hBD- 3 在 溶液中是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hBD- 1 和 hBD- 2 则为 单体。LL- 37 的 α螺旋程度受 pH 的影响, 与其抗菌 活性相关。低于 pH 5.0, LL- 37 的螺旋成分逐渐减 少; 在 pH 2.0, 结构完全紊乱。相反, 超过 pH13, 其螺 旋结构依然保持[19]。LL- 37 的第 11- 32 个氨基酸残 基形成的 α螺旋的程度与 LL- 37 的抗菌活性有关, 但与溶血活性无关[16] 。
Cathelicidin 类 抗 菌 肽 为 哺 乳 类 动 物 特 有 , 含 12  ̄ 80 个氨基酸残基。LL- 37 是 hCAP- 18 的成熟 肽。hCAP- 18 由各种血液细胞、呼吸道、小汗腺、肠 道上皮 、口 腔 、舌 、食 道 、小 肠 、子 宫 颈 、阴 道 的 上 皮 组 织 、唾 液 腺 、附 睾 、睾 丸 、伤 口 、小 汗 腺 腺 体 和 导 管 上皮产生[13, 14]。IL- 1α和 IL- 6 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 产生 LL- 37[14]。hCAP- 18 的前肽( propeptides) 在骨 髓合成, 储藏于中性粒细胞的次级颗粒中。中性粒细
于 1997 年, 首次从银屑病患者皮损鳞屑中提取 到 hBD- 2, 浓度为 4 ~8 μg/g。hBD- 2 基因的 5′端侧 面区域含有对 hBD- 2 转录调节因子 NF- κB 的结合 序列[6], 可在有炎症的皮肤和肺组织表达, 亦可由促 炎症因子, 如肿瘤坏死因子- α、白介素( IL) - 1α、IL- 1β、十四烷酰 佛 波 醇 乙 酯 、脂 多 糖 、革 兰 阴 性 菌 、革 兰阳性菌、酵母菌和鼻病毒诱导表达 [7-9]。hBD- 2 在 口 腔 上 皮 则 为 组 成 性 分 泌 [ 10] 。
三、功能
1. 抗微生物作用: hBD- 1、hBD- 2、hBD- 3 和 LL- 37 均具有在炎症和感染部位迅速地对 抗 微 生 物 的 活性。因其来源、表达方式、结构的不同, 抗菌谱和抗 菌强度也有区别。
Valore 等 [5] 使用在尿液中检测阳离子肽的技 术, 从泌尿生殖道检测到具有不同氨基末端、大小从 36  ̄ 47 个 氨 基 酸 残 基 的 hBD- 1。 重 组 与 天 然 的 hBD- 1 在 毫 摩 尔 浓 度 下 对 大 肠 杆 菌 均 具 有 抗 菌 作 用。36 个氨基酸残基的 hBD- 1 对大肠杆菌的作用 最强, 甚至在高盐环境下也如此。而 39 个、42 个氨 基 酸 残 基 的 hBD- 1 在 高 盐 下 活 性 受 到 抑 制 , 100 mM 氯化钠可以明显抑制其抗菌活性。40 个和 44 个 氨基酸残基的 hBD- 1 的活性在尿中受到抑制。47 个 氨 基 酸 残 基 的 hBD- 1 在 30 mM 的 最 高 浓 度 下 , 在高盐和低盐中均具有活性。pH 5.5  ̄ 7.4 范围内对 其抗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356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 年 11 月第 31 卷第 6 期 F Med Sci Sect Dermatol Venereol, November 2005, Vol 31, No. 6
胞中嗜苯胺蓝颗粒( 或称初级颗粒) 中的一种丝氨酸 蛋白酶- 蛋白酶 3 可以使前肽裂解, 释放出成熟肽而 起作用。在微生物入侵时, 含蛋白酶 3 的嗜苯胺蓝颗 粒和次级颗粒经胞吐作用释放到胞外, 二者接触使其 裂解, 释放出成熟肽而起杀菌作用。人类致病菌所产 生的酶可以使 LL- 37 降解, 从而使 LL- 37 失活[3]。
最初也是从银屑病患者皮损的鳞屑中提取到的 hBD- 3, hBD- 3 的 浓 度 在 银 屑 病 患 者 是 正 常 人 的 10 ~30倍[11]。hBD- 3 表达于皮肤、扁桃体、心脏、骨 骼肌、胎盘、食道、气管、舌和其他口腔组织。肿瘤坏 死因子- α、干扰素- γ或细菌或鼻病毒可诱导角质形 成细胞或呼吸道上皮细胞表达 hBD- 3[9, 12]。在口腔 上皮 hBD- 3 为组成性分泌[10]。
hBD- 3 具有广谱抗多种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
白念珠菌活性, 包括多价耐药的金葡菌和耐万古霉 素的粪肠球菌, 但对 Burkholderia cepacia 和 P.gingi- valis 不敏感[18]。在含生理浓度氯化钠的磷酸盐缓冲 液 中 , hBD- 3 依 然 能 够 保 持 其 抗 金 葡 菌 的 活 性 , 但 此时也有轻度溶血活性[17]。hBD- 2 和 hBD- 3 还有抗 鼻病毒和 HIV 病毒的作用。
关键词 抗生素类, 肽; 防御素类; 亮氨酸; 氨基酸
皮肤处于人体与环境的交界面, 随时与病原微 生物保持接触, 但仍能保护机体免受微生物感染, 除 了屏障作用外, 主要得益于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的阳 离子抗菌肽的作用。阳离子抗菌肽为带正电荷的低 分子小肽, 在机体与环境的界面上能迅速灭活感染 因子, 对感染发挥早期迅速的防御作用。人类阳离子 抗 菌 肽 主 要 包 括 防 御 素 和 cathelicidin 类 的 18 000 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 hCAP- 18) 衍生的 LL- 37[1]。人 类防御素相对分子质量 3 000 ~6 000, 分 α防御素 和 β防御素( hBD) 。人类 α- 防御素包括 6 种, 即由 中性粒细胞产生的人类中性粒细胞肽 1 ~4 和由小 肠潘氏细胞产生的人类防御素 5 和 6。hBD 也包括 6 种, 即 hBD- 1 ~hBD- 6。hBD- 1 ~hBD- 4 由包括角 质 形 成 细 胞 在 内 的 上 皮 细 胞 产 生 , 而 hBD- 5 和 hBD- 6 主 要 由 附 睾 产 生 [2]。LL- 37 是 人 类 惟 一 的 cathelicidin 类 的 18 000 的 人 类 阳 离 子 抗 菌 蛋 白 的 成熟肽, 是在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具有 α螺旋结构的 阳离子抗菌肽, 因含有 2 个亮氨酸( leucine) 起始的 37 个氨基酸残基而得名。hCAP- 18 由各种血液细胞 和 上 皮 组 织 产 生 [ 3] 。
一、来源与分布
1995 年, 首次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液 中提取到 hBD- 1[4], 以后又在尿液中发现[5]。研究显 示, hBD- 1 不仅在泌尿生殖道, 而且在消化道、呼吸 道组成性地分泌 , 其 mRNA 在 胰 腺 、肾 脏 和 各 种 上 皮 组 织,包 括 唾 液 腺 、气 管 、前 列 腺 、胎 盘 、胸 腺 、乳
二、编码的基因、空间结构和所带电荷
hBD- 1 和 hBD- 2 由 DEFB1 和 DEFB2 基 因 编 码 。 DEFB1 基因和人类 α防御素基因相邻, 位于 8 号染色体 8p23, 约 150 000 ~200 000[15]。编码 hBD- 3 的 基 因 也 位 于 第 8 号 染 色 体 8p23 [12]。编 码 人 类 cathelicidin hCAP- 18 的 基 因 位 于 第 3 号 染 色 体 [3]。 hBDs 的空间结构均为 β片层结构。LL- 37 的第 11- 32 个氨基酸残基形成中极两性的 α螺旋[16]。hBD- 1、hBD- 2 和 hBD- 3 所带电荷数依次递增[17] : hBD- 1 ∶4+; hBD- 2 ∶6+; hBD- 3 ∶11+; LL- 37 则为 6+。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 年 11 月第 31 卷第 6 期 F Med Sci Sect Dermatol Venereol, November 2005, Vol 31, No. 6
355
·综述·
抗菌肽对皮肤感染的保护作用
陈学军 Francois Niyonsaba 冉玉平
摘要 皮肤频繁与环境中的微生物接触而不被感染, 阳离子抗菌肽起了重要作用。人类阳离子抗菌 肽主要包括防御素和 cathelicidin 类的 18 000 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衍生的 LL- 37。为此, 综述角质形成细 胞产生的人类防御素 1、2、3 和 LL- 37 的抗炎抗菌特性和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本文主要缩写: hCAP- 18: 人 类 阳 离 子 抗 菌 蛋 白 , hBD: 人 类 β 防御素, NK: 核因子, IL: 白介素
通讯作者: 冉玉平, E-mail:ranyuBiblioteka Baiduing@hotmail.com
腺、睾丸和小肠中组成性的表达。雌、孕激素可能影 响 hBD- 1 的表达[5]。编码抗菌肽的基因有组成性表 达和诱导性表达两种表达形式。组成性表达是一种 持续性表达。诱导性表达是在正常情况下基本不表 达或表达水平很低, 而在炎症和( 或) 感染诱导下表 达增强。由于 hBD- 1 的基因组序列不包括转录调节 因子— ——核因子( NF) - κB 和活化剂蛋白 1, 使 它 只 能 组 成 性 地 表 达 [ 6] 。
天然 hBD- 2 具有抗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 90% 杀菌浓度 ( MBC90) 均为 10 μg/mL] 以及白念珠菌 ( MBC90 为 25 μg/mL) 的活性。hBD- 2 抗革兰阴性菌 包括大肠杆菌的活性为 hBD- 1 的 10 倍, 但它不能 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称金葡菌) 。浓度超过 100 μg/mL 时 , hBD- 2 具 有 抑 制 金 葡 菌 作 用 [7]。 所 以 hBD- 2 的抗菌谱以革兰阴性菌和酵母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