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艺术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艺术》导学案
一、阅读材料理解画家创作意图
材料一:《呐喊》
画家生平:
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体弱多病。蒙克的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安德烈结过婚,但在婚礼後不过数月也死了。眼看着身边的双亲和骨肉兄弟接二连三地不断死去,这对蒙克的精神打击是很厉害的,一个悲痛尚未过去,另一个悲痛接踵而至。这已经超过了精神打击,而是到了深度精神折磨的程度。死亡的残酷烙印永远地刻在了蒙克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当年蒙克的心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压抑又悲观的原因了。蒙克说:“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并且他们伴随我一生。
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
创作背景:
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
蒙克的艺术含有的悲观和消极的因素,是他生活的时代所造成的。他的功绩在于揭示同时代人的隐蔽的心灵,把人们心底里的美和丑、痛苦和欢乐揭示在绘画中。他充分发挥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促进了西方绘画朝写意、象征的方向发展。
蒙克所描绘的世界是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他刻意表现死亡、忧郁和孤独,描写上世纪末的艺术家在充满矛盾与痛苦的现实中,其孤独的心灵对人生产生的怀疑和焦虑。
二、阅读材料理解西方现代艺术对传统绘画的反叛
材料二:《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泉》
法国画家马塞尔·杜尚(1887—1968),1905年,18岁的杜尚为了逃避兵役,装模作样学画版画,侥幸成了一名艺术家。没有人料到,这个三心二意的青年会成为改写西方艺术史的千载大家,穿越时空。
1917年,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杜尚之所以把小便池命名为《泉》,除了它确实水淋淋的外表之外,也是对艺术大师们所画的泉的讽刺。2004年《泉》击败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和波普艺术家沃霍尔的《金色玛丽莲》,被推选为现代艺术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品。
1919年,杜尚用铅笔给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加上了式样不同的小胡子,于是“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成了西方绘画史上的名作。此画又名《L.H.O.O.Q》;是法语elle a chaud au cul的快读谐音,暗喻画面形象是淫荡、污浊的;杜尚将达·芬奇的经典名作当作公然嘲讽的对象,展示了他真正渺视传统、无视约束的品性;他把反艺术推向了极致,给后继的艺术运动以新的启迪。这种嘲弄审美原则、赞扬荒唐行为、宣传反艺术的态度对后来的艺术思想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三、阅读材料找到对应的特征的流派:
1.现实主义(Realism)
泛指艺术对于自然的忠诚。十九世纪中后期起源于法国的艺术运动,主张以准确观察为基础,表现普通民众以及他们的日常现实生活
2.印象派(Impressionism)
起源于1860年代的法国。因莫奈的画作《印象•日出》而得名。着重于展现光影的改变而否定轮廓
3.野兽派(fauvism)
20世纪崛起特点:色彩大胆鲜艳,笔法率直奔放领军人物:马蒂斯
4.立体派Cubism
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代表人物:毕加索、布拉克。典型特征:将事物还原成一个个立方体来表现。毕加索,《弹曼陀铃的少女》,1910
5.未来主义(Futurism)
发端于20世纪的意大利的艺术思潮。强调对科技、工业化等元素的表现在《漫画》中,苍蝇拍挥舞时的一系列痕迹都定格在画作上体现了未来主义表现运动轨迹的特点,巴拉,《系着皮带的狗》,1912
6.抽象主义(Abstract Art)
一种与具象艺术相对的风格样式。纯粹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要素。之后提到的至上主义、行动绘画、极少主义,都带有鲜明的抽象特点。代表人物:康定斯基、蒙德里安
7.形而上主义(Metaphysics)
特征:把真实与非真实犹如缠绵的梦境融合在一起。追求绘画的哲学意味。充满一种描绘冷漠孤寂的神秘感和梦幻效果表现出物体超越时空的性质,可以说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8.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 起源于法国,盛行于1920年代
特征:以潜意识和超越现实的梦幻为创造源泉/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达利,《记忆的永恒》,1931
9.极少主义(Minimalism)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70年代
特征: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又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代表人物:诺兰德、斯特拉·麦卡特尼(服装设计师) 诺兰德,《桥》,1964
四、阅读材料理解西方现代艺术转向现代的动力源:
材料三:摄影的发明:
材料四:世界大战、现代大工业发展
材料五:宗教的衰落
在之前人们崇敬上帝,任何违背或蔑视与神或与上帝有关的东西,就被视为背叛或要遭到上帝的惩罚。
西方的绘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但是如此长的过程却怎么也脱离不了宗教这个身影。因此,也有人认为,艺术是宗教的产物,常为宗教服务。先来回顾一下西方的古代艺术,从古埃及到古希腊,再到古代的欧洲艺术就不难发现,他们对于艺术的本身关注的很少,而是从它们的寓意来划分艺术的范围:为活人的艺术只局限于耶稣、宗教徒、神话,为逝去的人讲究来世的理念。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虽被提倡,但是人的精神还是依附于神的理念。17、18世纪欧洲的艺术虽然有巴洛克、洛可可,但是宗教的意味犹存。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精神依托越来越远离宗教。从虚无回到了真实可感的的现实世界。在艺术领域,艺术家不再刻意表现上帝、女神、宗教徒,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题材更为广阔,表现方法更为多样,表达思想也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