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目标及知识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庆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目标及知识汇总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单元的几位作家,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2、准确读写本单元古文中实词,注意实词的积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3、学会翻译重点词句。
过程与方法:
1、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以及《同步练习册》,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
2、学会文言文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
和情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古诗词背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背诵课外的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增加背诵量,使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
并从中得到更多的文化积累。
2、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
每课学习目标及知识汇总
说明:
1.学习层次四个★,就是四个层次的学生都要达标过关。一个★,就是A层学生必须达标过关。
2.练习册的阅读理解重点,也是课文学习要点,也就是本课的学习目标。
3.学习目标与知识汇总基本呈对应关系。
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运用本课古文中实词,注意实词的积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学常识。(★★★★)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3.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知识汇总】
一、文学常识识记(★★★★):
(一)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庄子》。《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
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二)B.体会《庄子》的特色(★★★)
二、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会写会读(认真的理解注解中的字词)
(三)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
(四)词性活用:
怒而飞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鲲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齐谐》者,志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五)古今异义的词:
野马也,尘埃也。古义:流动的雾气。今义:野生之马
南冥者,天池也。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今义:湖泊的名称。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波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六)一词多义:
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名列前茅。(名次)
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动词,叹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平息)
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⑷而:怒而飞。(连词,表修饰关系)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关系)
⑸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就)时则不至。(或者)
⑹以: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⑺其:其名为鲲。(代词,它的)不知其几千里也。(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他们)
3.课文学习要点:
(1)含义丰富的句子(★★★)
A、庄子在本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B、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有何作用?
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对大鹏的赞美,重点是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
如大鹏一样,它的腾飞也需要“凭借”。
(2)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及演讲的主要内容(★★★★)
A、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段中的想象的理解。
一是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呼应的,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
21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运用本课古文中实词,注意实词的积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学常识。(★★★★)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3.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知识汇总】
一、文学常识识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重点词语解释】(★★★★):
1、惠子相梁(做宰相)
2、或谓惠子曰(有人)(告诉)
3、庄子往见之(看望)
4、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京城)
5、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栖息)(竹实)(甘泉)
6、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
7、鯈鱼出游从容(悠闲自得)
8、是鱼之乐也(这)
9、安知鱼之乐(怎么)
10、固不知子矣(固然)
11、子固非鱼也(本来)
1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确定是)
【一词多义】(★★★★):
吓:仰而视之曰:“吓!” 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动词,威吓,恐吓。
之:庄子往见之代词,代“惠子”。
是鱼之乐也助词,“的”。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助词,主谓句,取诵句子的独立性。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