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课件

合集下载

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课件PPT课件

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课件PPT课件

. NMD TMD
8
.
9
.
10
核武器运载工具
.
11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1、光辐射 2、冲击波 3、早期核辐射 4、核电磁脉冲 5、放射性沾染
.
12
.
13
• (1)、光幅射:是爆炸后1~10秒时间内的闪 光及几千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 光和热。其杀伤破坏因素主要是“烧”和“爆”。 时间几秒钟,温度3000—4000℃;
.
28
危害途径一是射线直 射 伤 害 人 体, 其 次 是 通 过 污 染 空 气、 土 壤、 水 源 及 食 物 等 对 人 体 有 伤 害 作 用。 一定剂量的射线进入人体 后, 对 人 体 的 组 织 产 生 电 离 作 用, 致 使 细 胞 变 形、 组 织 损 伤, 引 起 人 体 器 官 功 能 紊 乱、 新 陈 代 谢 障 碍 等 疾 病。放 射 性 物 质 对 人 体 伤 害 的 规 律 是: 距 离 放 射 源 越 远, 受 照 时 间 越 短, 隔 离 的 “屏 障” 越 多, 受 到 伤 害 越 小。
.
14
• (5)、放射性沾染:对人员伤害有三个途径:
• ①体内照射。人员将放射性尘吸入食入体内引起 伤害,使人的造血器官及生理机能受到破坏,得 放射病。
• ②体外照射。处在沾染区的人员,受到射线的直 接照射,它对人员的伤害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的 大小。
• ③皮肤灼伤。带放射性的灰尘直接落到人身上或 接触了沾有放射性灰尘的物品,造成皮肤灼伤, 使皮肤出现红斑、水泡甚至溃烂。
里斯堡附近的三里岛电厂核
事故。
4、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位
于基辅市郊区的切尔诺贝利
核电站核事故

核武器及防护课件

核武器及防护课件
在核事故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 响应计划,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 援行动,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
处理。
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
国际组织合作
01
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核安全和
核能和平利用事业发展。
双边与多边合作
02
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核安全和核能技术
经验,共同应对核安全和核能发展挑战。
03
04
核能将继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 占加强核安全合作, 共同应对核恐怖主义等全球性
挑战。
新型核技术和核安全理念将不 断涌现,推动核能事业安全、
可持续发展。
核安全文化将更加深入人心, 成为保障核能安全的重要基石。
06
军民融合背景下我国核安全战略思考
我国核安全形势分析
国际核安全环境复杂 多变,面临多种威胁 和挑战。
非法核交易、核恐怖 主义等风险不容忽视。
我国核设施和核材料 安全保卫工作面临严 峻形势。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意义
军民融合是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 略举措。
军民融合有助于促进核科技创新和产 业发展。
军民融合有利于提升国家核安全整体 水平。
加强核安全体系建设举措
英国和法国分别于1952年和1960年成功试爆了 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三和第四个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冷战时期核武器竞赛
美苏核军备竞赛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进行了激 烈的核军备竞赛,双方不断研制 和部署各种类型的核武器,导致
全球核武器数量激增。
核威慑战略
美苏两国都采取了核威慑战略,即 通过展示自己的核武器实力来威慑 对方,防止对方发动核攻击。
人员培训与交流
03
加强人员培训与交流,提高核安全和核能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核生化武器简介与防护

核生化武器简介与防护

2020/3/10
49
糜爛毒劑 (起泡劑)
傷害眼睛,肺臟及使皮膚起泡,糜爛遲滯部隊行動 毒劑 芥氣 (HD) ,路易士劑 (L),(HT),(CX),(HL) 味道 臭魚味,大蒜味 紅斑期 30分 水泡期 24時 潰傷期 1-6週 死亡期 2天 治療法 清水沖洗,BAL眼膏,M5油膏
2020/3/10
17
核子武器爆炸方式
空炸
面下炸
面炸
2020/3/10
18
影響核子武器威力之因素
爆炸方式 距離遠近 時間久暫 產量大小 天候影響 地形影響
2020/3/10
19
生物戰劑簡介
定義 凡能使人員,牲畜產生病毒危害或 死亡, 對植物及軍品可造成病變 損害及腐敗作用之病原菌 毒素等做為戰爭武器者 謂之
2020/3/10
1942.10 山西 強迫打針 似花柳菌苗
2020/3/10
24
731細菌部隊
日本關東軍防疫給水本部的別名。該單位由石井四郎所
領導,因此也稱之為「石井部隊」。731部隊也是在抗
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帝國陸軍於日本以
外領土從事生物戰細菌戰研究和人體試驗相關研究的秘
密軍事醫療部隊的代稱,也是大日本帝國陸軍在佔領滿
20
生物戰用於戰爭之先例#1
美國 南北戰爭
1763年 北美洲 法人 印地安人之戰
2020/3/10
21
生物戰用於戰爭之先例#2
第一次世界大戰, 美國運送馬匹給羅 馬尼亞騎兵時,德 軍間諜將馬鼻疽病菌種入 馬群,使之發生馬鼻疽 。 感染58,000匹馬
2020/3/10
22
生物戰用於戰爭之先例#3
1519年及阿茲特克之役

《核生化武器》PPT课件_OK

《核生化武器》PPT课件_OK
90年代以来,核武器发展进入转折时期,美、苏大部 分战术核武器被销毁或封存,但仍保持着核威慑的规模和 实力。
18
2、核武器的发展发展趋势
(1)有核国家将调整核战略力量
– 采取逐渐缩小规模,提高质量,慎重变化结构的原则进行。
(2)继续研制微型核武器
–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军正在研制的3种微型核武器:10吨当量的钻 地核武器;100吨当量的反弹道武器;1000吨当量的地地或空地核 武器。
(3)完善毒剂的使用技术和使用手段
– 如毒剂微包胶技术、气溶胶分散技术、多种毒剂配伍使用技术;发展密 集型和远程化学战剂投送系统。
27
28
生物武器
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各种 武器、器材的武器,包括装有生物战剂的炮弹、 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和航空布洒器等。
29
一、生物武器的特点
5.细菌病毒
它是细菌的代谢物,主要为大分子蛋白质,是剧烈的有毒物质,只要少 量就能使人中毒致病。其潜伏期短、致病时间快。
6.真菌
它的结构比细菌要复杂,是单细胞或多细胞植物,它能引起很多严重的 植物病以及其他传染病。
32
三、生物战剂的布洒方法

要使生物武器达到杀伤敌方人员、牲畜或农作物,可用飞机、火炮、火
(3)继续提高核武器作战性能
– 向命中精度更高,突防能力更强,抗核加固技术更成熟,反应能力 更灵活等方面发展。
(4)继续研制第四代核武器
– 这类武器不产生剩余核辐射,可作为常规武器使用。有干净聚变弹、 散光引爆炸弹、核电磁脉冲弹、冲击波弹、反物质弹、感生放射性 弹、粒子束武器、核同质异能素武器、金属氧武器、核激励x射线 激光武器等。
8
二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及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生化武器的防护PPT精选文档

核武器生化武器的防护PPT精选文档
13
2、核武器及其防护
(5)放射性污染。核 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沉降 物质对地面、水、空气、 食品、人体、武器装备 等造成的污染,称为放 射性污染。对于暴露的 人员,放射性物质的各 种射线将使其患放射病。 放射性污染通过空气、 水或食物进入人的口、 鼻、体内组织,也会引 起放射病。
14
防护核武器袭击
15
消除放射性污染
地面 利用铁锹铲除沾染 表层,利用扫帚、树枝等 清扫地表层。铲除和清扫 的尘土应集中掩埋。
人员 对暴露的皮肤,尤其 是对眼角、耳窝、鼻孔等部 位,可用清水和肥皂清洗或 进行全身洗浴。
粮秣、饮水和蔬菜 采用过筛、加工脱壳、水洗、风吹、去
掉表层等方法对粮秣进行消除,其消除率达90%以上;采用
8
七三一部队甚至在被捕的抗日爱国志士身上进行灭绝人性的梅 毒传染试验和染毒试验,被试验者无一生还。七三一部队在中国 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天地不容!
从1940年至1945年8月间,通过细菌试验惨死的被试验者多 达3000余人。1945年8月初,七三一部队预感到灭亡之日来临, 偷偷地把大批重要资料送进锅炉焚毁。8月10日晚,日军用毒气 残杀了300多名关押的尚存者,未毒死者则用枪打死,拖进事先 挖好大坑里焚尸灭证。
18
如何发现化学武器的袭击
• 飞机在城市上空低飞并布撒大量烟雾; • 有大片带色烟雾飘来; • 飞机通过后或炸弹爆炸后,地面有大片均匀的油状斑点; • 多数人突然闻到异常气味或眼睛、呼吸道感到有刺激等。
此外,若看到大范围内动物异常变化,如蜂、蝇抖 动翅膀,飞行困难,麻雀、鸡、羊等动物中毒死亡,花 卉、叶、草变色、枯萎或大面积发生异常现象时,都可 怀疑是化学中毒。
17
3、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核、化、生武器知识及防护资料

核、化、生武器知识及防护资料

核、化、生武器知识及防护一、核武器与核事故(一)核武器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的各种效应起杀伤破坏作用的一种武器。

包括:原子弹、氢弹、中子弹。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途径光辐射:通过灼伤皮肤眼睛,烧伤呼吸道,引起大面积火灾等造成伤害。

冲击波:通过对内脏的挤压,对物体的抛掷、撞击造成杀伤作用。

早期核辐射:可以穿透人体杀死细胞,严重时引起放射性病。

④核电磁脉冲:可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与破坏,对人员无杀伤作用。

⑤放射性沾染:可通过放射性射线伤害人体细胞。

前四种杀伤破坏因素,一般均出现在爆炸后十秒时间内,称为瞬时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则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三)对核武器的防护由于核武器袭击范围广、杀伤破坏因素多、防护设施复杂,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护。

平时准备:制定家庭紧急撤离方案;准备简易防护器材和生活用品,如口罩、毛巾、雨衣等,掌握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

熟悉就近人防工事的位置、入口标志和疏散路线。

核武器袭击时的防护:一旦发现爆炸闪光、烟雾骤起,遭遇核武器袭击时,室内室外人员必须在杀伤破坏因素到达之前,迅速准确有效地做完防护动作,以求生存机会。

室内人员的防护:听到核武器袭击警报,家庭人员应迅速拉断电闸、关闭煤气或熄灭炉火、关闭门窗,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按预定方案,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人防掩蔽工事,并按指定位置坐好。

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应就近利用拐角或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

尽量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

室外人员的防护:室外人员应从防护较严重的瞬时杀伤因素着眼,防护的原则是减少暴露表面,争取厚重屏障重点保护头部、减少碎片杀伤。

发现爆炸闪光,应忌看火球,迅速进入各种人防工程防护,并不要随意进出或走动。

来不及进入民防工事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就;就近隐蔽防护。

地形地物较小时,面向爆心卧倒;无地形地物可利用时,背向爆心卧倒。

如果身边有江河、湖泊或池塘,应立即潜入水中防护。

对核武器的防护PPT课件

对核武器的防护PPT课件
对核武器的防护
抚顺县石文中学 苏菱
-
1
教学目的:
• 1、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对核武器的防护方法 和措施。
• 2、使学生了解发生火灾时的自救和互救的 方法。
-
2
教学重点:
针对核武器的杀伤因素,熟悉正确的防 护方法。
教学难点:
核袭击时的防护行动。
-
3
导言:
• 核爆炸后,虽然有较 大的杀伤破坏作用, 但它也有局限性和可 防性。只要我们熟悉 核武器的性能,采取 正确的防护措施,就 能避免或减少伤亡。
采取清水冲洗和剥皮 、土壤净化等 方法 ,而且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 检验符合食用标准方可食用
-
18
人员受伤后的救护方法 :
1、手压止血、止血带止血: 2、 毛巾包扎:
(1)头部包扎法。 (2)下颌包扎法。 (3)单肩包扎法。 (4)肘(膝)关节包扎法。
-
19
3、 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2)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
-
16
3.不许吃食物、喝水和饮料、吸烟
4.不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
5.乘车撤离时,关闭车窗, 盖严蓬布,加大车距,车上 人员不要随便下车
-
17
消除放射性沾染注意些什么呢?
服装上的放射性灰尘的消除:要站在上风处, 采用拍打、扫除、抖拂、洗涤等方法
人身体上沾染的消除:要尽快洗消
粮食、蔬菜和饮水沾染的消除:
低楼层的,从窗口顺绳撤出
.身上着火时,就地打滚, 压灭身上的火苗
-
24
六、练习: 1.当有敌核袭击的迹象时,人防指挥部 门会发出预备警报。我们应该做到:
(1)、立即切断电源
(2)、关上煤气或熄灭炉火

核、化学武器损伤课件模板-014(共15)

核、化学武器损伤课件模板-014(共15)

《核、化学武器损伤》:二、开放型放射性工作的安全 防护
二、开放型放射性工作的安全防护:
2。实验设备的去污:根据污染材料的性 质、特点选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去污。 玻璃器皿的去污,可先用清水冲洗,再浸 于3%盐酸或10%柠檬酸溶液中1小时,取 出用清水冲洗。若去污不满意,则再浸重 铭酸钾硫酸饱和溶液中15分钟,取出再用 清水冲洗。 金属器械的去污,可用清水洗涤,如不能 去污,则按不同金属选择去污剂。
《核、化学武器损伤》:二、开放型放射性工作的安全 防护
二、开放型放射性工作的安全防护:
(四)个人卫生防护 1。使用个人防护器材:根据开放型放射 性工作场所不同等级的要求,穿戴工作服、 工作帽、防护口罩、手套等。 2。注意个人卫生:离开工作场所,应进 行污染检查并认真洗手;在甲、乙级工作 场所操作的人员,工作完毕应进行淋浴。 在放射工作场所内严禁进食、饮水、吸烟 或存放食物等。
《核、化学武器损伤》:二、开放型放射性工作的安全 防护
二、开放型放射性工作的安全防护:
治理放射性“三废”,对于保护环境,保 障人民健康、促进农、牧、渔业发展和充 分利用资源,发展核能事业,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对于放射性“三废”处理方法,可归纳为 浓缩贮存和稀释排放两大类。 1。放射性“三废”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 一是浓缩倍数;二是去污倍数或净化倍数。 (1)浓缩倍数:放射性废物的原有体积 与处理后放射性浓集物体积之比。
《核、安全防护:
表10-5 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分级 工作场所级别等效日操作量(Bq)甲级> 1.85×1010乙级1.85×107~1.85×1010 丙级3.7×104~1.85×107 表10-6中所列的等效日操作量,是按一般 的湿式操作规定的,对于其它操作方式, 尚需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如干式发尘操 作方式为0.01,产生少量气体、气溶胶的 操作为0.1,一般的湿式操作为1,很简单 的湿式操作为10,在工作场所贮存为100。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概述PPT课件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概述PPT课件
12
第一节 核武器
应该如何对核武器进行防护? 敌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 敌核袭击时的行动和防护方法 敌核袭击后的行动
13
第一节 核武器
敌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有哪些? 建立现代化的警戒网 使用反导弹武器摧毁敌导弹核武器 筑起防核武器新长城 做好临战前的防护准备工作
14
第一节 核武器
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有哪些?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
第五章 核化生武器其防护
军事教研部 金 凤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第一节 核武器
核武器
3
第一节 核武器
教学目的:
学习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概要,如使 用历史、种类、当量表示方法,爆炸方 式及外观景象等;明确了解核武器的杀 伤破坏因素及其防护方法。
等。
24
第一节 核武器
思考题:
1、核武器有哪几种爆炸方式及外 观景象?
2、核武器有哪些杀伤破坏作用及 各占的比例?
3、怎样对核武器进行防护?
25
第二节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
26
第二节 化学武器
教学目的: 了解化学武器的使用历史,明
确化学武器的分类、性能、使用方 法,几种化学武器的特性及防护等。 (视频)
10
第一节 核武器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及外观景象?
地面爆炸(比高0-50) 视频1
地下爆炸
视频2
水下爆炸
视频3
空中爆炸
低空爆炸(比高60-120)
中空爆炸(比高120-200)
高空爆炸(比高200-250)

生物武器及其防护ppt课件

生物武器及其防护ppt课件
2019 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9
-
15
• 无人驾驶的生物战剂投放飞机
2019 16 返回
生物武器的性能特点
1、 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病;某些生物战剂,如鼠疫杆菌等,有很强传染性, 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群中传播,长期流行。 2、 污染面广 形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 3、 不易被发现 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所投昆虫、动物容易 和当地原有昆虫混淆,不易被人发现。
2019 -
22
5、 杀虫、灭鼠。杀虫可用打、捕、烧、熏或喷 洒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等方法。灭鼠可采 用药杀或打、捕、挖、灌等方法。使用药物时, 应注意安全,妥善处理带菌昆虫和动物尸体。 无论是敌投的还是当地的昆虫、鼠类,都是生 物战剂传播的媒介物,均能传播多种疾病。所以, 平时对当地的鼠类和有害昆虫也要经常进行灭杀, 以减少战时生物战剂可能利用的传播媒介。
2019 11
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1、 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的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人 体,感染致病,如鼠疫、天花等。 2、 误食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 霍乱等。
2019
-
12
3、 接触带菌物品 生物战剂可直接经皮肤、粘膜、伤口进 入人体,如炭疽杆菌等。 4、 被带菌昆虫叮咬 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而致病。
2019 7
核化生武器效费比
平方公里面积大量杀伤(美元)
常规武器 2000
核武器 800
化学武器 生物武器 600 1
2019
-
8
生物战剂
• 第一代生物战剂——利用传染病毒进行 的细菌战 • 第二代生物战剂——利用人工技术培养 病菌进行的生物战

核化生防护

核化生防护

1 核武器防护
(一)核武器杀伤破坏效应→3.早期核辐射
• 早期核辐射(又称贯穿辐射),是核武器所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 是核爆炸最初十几秒内放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射线。作用于人体时,无特殊 感觉,能破坏人的组织细胞,使人得急性放射病。早期核辐射能使光学玻璃变 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性能。
1 核武器防护 (二)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1.室外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
• 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时应注意: 必须利用地形地物背向爆心的一 侧,尽量利用坚固、稳定的地形 地物,避开易倒塌、易燃烧、易 爆炸的物体,以免造成间接伤害。
1 核武器防护
(二)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2.室内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
• 室内人员防护的原则是:利用坚固的建筑部位和家具,减少暴露,设置屏 障,保护重点部位,减少碎片杀伤。
• 室内人员正确的防护方法是:发现闪光后应立即利用墙角卧倒,最好在靠 近墙角的桌下或床下卧倒。应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以免玻璃碎片使人 员击伤或造成其他间接伤害。冲击波过后,应立即抖落身上的尘土,迅速 进入人防工程进行防护。若没有人防工程,也可以进入冲击波袭击后未倒 塌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防止放射性灰尘进入室内。
1 核武器防护
(二)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3.放射性沾染区的人员防护方法
• 在人员沾染区行动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或面具、扎三口(即领口、 袖口、裤脚口)、穿雨衣或斗篷、戴手套、穿雨靴;不要随便接触沾染物 品,不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严禁在沾染区吃东西、吸烟和饮水。
• 行进时,应按照专业人员设置的标志,避开沾染程度较高的地域。应选择 路面结实、街道较宽的背风墙侧行。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脚步要 轻,尽量减少灰尘扬起,快速行进,尽量缩短在沾染区的时间。

核生化武器及其防护

核生化武器及其防护
氢 弹:亦称聚变弹或热核武器。最大可达数千万吨TNT当 量,杀伤因素与原子弹基本相同,多作为战略核武器的核弹头, 主要由热核装料,氘化锂和引爆装置小型原子弹等组成。
中子弹:亦称增强辐射弹。炸时释放的能量不大,但核辐 射能力很强,主要用于杀伤大规模集结的军队,特别是装甲车 辆内的人员,是一种理想的战术核武器。
对化学事故的防护
正确的防护包括个人防护和集体防护。一旦确认或怀疑化学毒气泄漏时, 在及时防护好自己的同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向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报警。
利用人防工事进行防护
坚固的工事,完善的防护设施,为军民提供在 核生化环境下作战、生产、医疗和生活场所。
室外人员 防护原则和方法
(核武器)
室外人员发现核爆炸闪光,切忌看火球。应迅速卧倒,在开阔 地带应背向爆心方向卧倒,重点防护头部。卧倒姿势应为:两手交 叉于胸下,两肘前伸,头自然下压夹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嘴(有 条件时应堵耳),两腿伸直并拢,当感到有热空气到来时应憋气, 尽可能利用浅色衣物遮盖身体,尤其是暴露的皮肤。
11细菌细菌病毒病毒立克次体立克次体毒素毒素真菌真菌22生物战剂分类生物战剂分类66类类2828种一核生化武器的简介一核生化武器的简介二核生化武器的威胁二核生化武器的威胁一预有准备一预有准备11思想准备思想准备22物质准备物质准备11器材和药品的准备器材和药品的准备22设施和装备的防护准备设施和装备的防护准备33组织准备组织准备建立统一防护指挥机构建立统一防护指挥机构建立防护小组建立防护小组建立抢救抢修队三三核武器防护的对策核武器防护的对策预有准备预有准备防护的技术措施防护的技术措施积极摧破积极摧破利用各种手段积极摧破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积极摧毁伊军生化武器系统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积极摧毁伊军生化武器系统从根本上遏制了伊拉克由化学威慑向化学实战的转从根本上遏制了伊拉克由化学威慑向化学实战的转防护包括群众性防护和防护兵专业保障和防护组织指挥三个要素群众性防护是我军对核武器防护的重要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核武器
应该如何对核武器进行防护? 敌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 敌核袭击时的行动和防护方法 敌核袭击后的行动
第一节 核武器
敌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有哪些? 建立现代化的警戒网 使用反导弹武器摧毁敌导弹核武器 筑起防核武器新长城 做好临战前的防护准备工作
第一节 核武器
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有哪些?
1、建立现代化的警戒网
第二节 化学武器
毒剂的杀伤形式? 1、初生云团; 2、再生云团; 3、毒剂液滴;
第二节 化学武器
毒剂的中毒途径? 1、吸入中毒; 2、食入中毒; 3、皮肤接触中毒;
第二节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的杀伤特点?
第一节 核武器
思考题:
1、核武器有哪几种爆炸方式及 外观景象?
2、核武器有哪些杀伤破坏作用 及各占的比例?
3、怎样对核武器进行防护?
第二节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
第二节 化学武器
教学目的: 了解化学武器的使用历史,明
确化学武器的分类、性能、使用方 法,几种化学武器的特性及防护等。 (视频)
第二节 化学武器
采用预警卫星、超视距雷达、远程跟 踪雷达等组成全国性或地区性的警戒网, 日夜担负着发现、识别、报警、捕获、 跟踪来袭目标的任务。
第一节 核武器
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有哪些?
2、使用反导武器摧毁敌导弹核武器
(1)导弹反导弹 (2)激光反导弹 (3)粒子束反导弹
第一节 核武器
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有哪些?
3、筑起防核武器的新长城
第二节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的分类? 1、按毒害作用分类; 2、按杀伤作用时间长短分类; 3、按杀伤速度分类; 4、按杀伤后果分类;
第二节 化学武器
毒剂的战斗状态? 1、气态; 2、气溶胶态; 3、液态; 4、粉末态;
第二节 化学武器
毒剂的散布方式? 1、爆炸分散法; 2、加热蒸发法; 3、飞机布洒法;
第一节 核武器
敌核袭击时的防护动作和方法?
(2)在开阔地时的防护动作
见闪光,核爆炸,背向爆心快卧下; 双手交叉叠于胸前,闭眼收腹闭嘴;热 浪来时停呼吸,保存自己好杀敌。
第一节 核武器
敌人核袭击后的行动?
1、严防放射性沾染的伤害 核爆炸后尽量利用工事来保
护自己,减少放射性沾染的伤害, 不在沾染地方停留、休息和吃东 西,穿戴好防护器材,扎好“三 口”,快速通过或绕过沾染地带。
第一节 核武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 的时间?
1945年8月6日、9日, 日本广岛和长崎(视频)
第一节 核武器
核武器的种类?
第一代: 原子弹 第二代: 氢弹 第三代: 中子弹 第四代:金属氢武器、核同质异 能素武器和反物质武器
第一节 核武器
第 一 颗 原 子 弹 试 爆 成 功
第一节 核武器
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有哪些?
物质准备: 掩:利用工事、山洞、坑道等对物资器材
进行掩蔽、遮盖; 盖:用防火布和耐火材料遮盖露天堆放的
物资装备,水井要加盖,防止污染水源; 埋:把能埋的物资、装备、粮食等埋入地
下; 涂:在露天堆放的物资器材表面涂上白灰、
防火漆,防止光辐射引起燃烧; 包:用塑料袋、麻布袋、纸箱等将粮食、
第一节 核武器
敌人核袭击后的行动?
2、组织沾染检查和消除工作 (1)对人员、武器装备进行沾染检查,
然后组织进行全身洗消或局部消除,没 有条件洗澡更换衣服的,应组织拍打、 扫拂等方法消除沾染减少伤害。(2) 对粮食、蔬菜的消除可采取多冲洗几次 的方法进行。(3)对饮水的消除沾染 可用土壤净化法、过滤法、三防净水袋 等。
食品和药品包装好,防止放射性物质沾染。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核武器敌核袭击时的防护动作和方法?
1、疏散隐蔽 (1)当国家进入临战状态时,对大中城 市的人口要进行疏散,到山区、农村隐 蔽。 (2)留守城市的人员,当听到报警信号 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关好门窗,携带 个人防护用具和生活用品按指定的路线 进入人防工事迅速隐蔽。
第 一 颗 氢 弹 爆 炸 成 功
第一节 核武器
核武器的威力表示方法?
核武器的威力用“TNT”当 量表示的简称“当量”。当量是指核 爆炸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重量的 TNT炸药所放出的能量,用TNT炸药的 重量来表示核武器的威力。
第一节 核武器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及外观景象?
地面爆炸(比高0-50) 视频1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
第五章 核化生武器其防护
军事教研部 金 凤
第一节 核武器
核武器
第一节 核武器
教学目的:
学习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概要,如使 用历史、种类、当量表示方法,爆炸方 式及外观景象等;明确了解核武器的杀 伤破坏因素及其防护方法。
第一节 核武器
定义:
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是利用 自身进行的原子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 能量,产生爆炸作用,造成大规模杀伤 破坏效应的武器。
地下爆炸
视频2
水下爆炸
视频3
空中爆炸
低空爆炸(比高60-120)
中空爆炸(比高120-200)
高空爆炸(比高200-250)
超高空爆炸(比高250以上)
第一节 核武器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哪些? 光辐射(35%) 冲击波(50%)视频 早期核辐射(与核电磁脉冲共5%) 核电磁脉冲(小于0.01%)视频 放射性沾染(10%)视频
化学武器的使用历史: 化学战早期:毒气战(1915.04.22) 二战时期化学武器:1937-1945 侵华日军大量使用毒剂。
第二节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概述: 战争中用以毒害人、畜的化学
物质,叫做毒剂。将毒剂装填在炮 弹、炸弹、火箭弹、导弹、飞机布 洒器等兵器中使用,以杀伤有生力 量的武器,称为化学武器。
修筑各种防御工事——人防坑道、掩 蔽部、地下室。
第一节 核武器
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有哪些?
4、做好临战前人员物资防护的准备工 作
人员:(1)要准备生活必需品和防护用具 (2)要了解人防工事的位置、入口、
标志和行动路线 (3)要听懂报警信号 (4)要服从人防部门的指挥
物资:掩、盖、埋、涂、包
第一节 核武器
第一节 核武器
敌核袭击时的防护动作和方法?
2、发现核爆炸闪光时的行动 (1)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
A、 利用高地背向爆心迅速卧倒。 B 、室内人员可躲在背向爆心的墙角边, 最好是框架结构的水泥柱边,注意避开 易倒塌的建筑物和易燃易爆物品。 C 、遇到有水塘、河流等立即跳入水中, 短暂隐蔽二十秒也可减轻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